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蜉蝣是什麼動物

蜉蝣是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2022-06-19 09:29:16

㈠ 蜉蝣是浮游生物嗎

不是。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體形較小或中等,細長,體壁柔軟。頭部小,觸角短,剛毛狀。復眼發達,雌性的復眼常左右遠離;雄性的復眼常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復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於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單眼3個。口器為咀嚼式,因成蟲不取食,沒有咀嚼能力,上顎退化消失,下顎也退化,常有下顎須。胸部以中胸最大,亞成蟲和成蟲都能夠在空中飛行。成蟲體壁薄而有光澤,常見為白色和淡黃色。有翅一對或兩對,飛行時振動頻率很小。前、後胸小而不顯著,翅有兩對,呈三角形,脆弱,膜質,多為前翅大,後翅小,亦有後翅退化者,休息時豎立在身體背面。蜉蝣翅脈相及翅的關節不發達,翅脈最為原始,翅脈極多,多縱脈和橫脈,呈網狀。翅的表面呈摺扇狀。足細弱,僅用於攀附。跗節1一5節,末端有爪1對。
腹部11節,第11節僅存窄環形背板。雄性第10節後緣有1對由前足延長形成的抱器,3一4節,少數1節,用於在飛行中抓住雌蟲。在其內側有二對短小簡單的陽莖。雌性生殖孔1對,開口於第7、8腹節之腹面。卵巢按節排列。兩性生殖孔均成對。腹末有1對分節的長絲狀尾須,第11節背板常延長形成中尾絲。尾須和中尾絲細長多節,與纓尾目昆蟲相似。

㈡ 蚍蜉是什麼動物

蚍蜉學名:白蟻。
白蟻是自然環境中存在的能夠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的昆蟲之一,隸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網翅總目,是一種半變態完全社會性昆蟲。
地球陸地2/3面積上有白蟻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各大洲中僅南極洲尚未發現白蟻活動的痕跡。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凈初級生產量佔到陸地生態系統的50-60%。白蟻巢群中具有多種不同品級的個體,各品級白蟻各司其職、分工協作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

㈢ 浮游是什麼動物

浮游動物是漂浮的或游泳能力很弱的小型動物。浮游動物隨水流而漂動,與浮游植物一起構成浮游生物。浮游動物幾乎是所有海洋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從單細胞的放射蟲和有孔蟲到鯡、蟹和龍蝦的卵或幼蟲,都可見於浮游動物中。終生浮游生物(如原生動物和橈足類)以浮游生物的形式度過全部生命,暫時性浮游生物或季節浮游生物(如幼海星、蛤、蠕蟲和其他底棲生物)在變成成體而進入棲息場所以前,以浮游生物形式生活和攝食。

浮游動物是一類經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製造有機物的異養型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幼體的總稱,在水中營浮游性生活。它們或者完全沒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遠距離的移動,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動力。

㈣ 蜉蝣是什麼東西

蜉蝣:

1、蜉蝣目(英文:mayfly,學名:Ephemeroptera)通稱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折疊。

蜉蝣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27mm,觸角短,復眼發達,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

2、蜉蝣成蟲不進食,蛻皮後,它們的消化道內充滿了空氣—最後一次蛻皮之前,中腸魚端癒合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臘腸狀的氣球。裡面全是空氣,使得幼蟲能輕易浮到水面上來。

蜉蝣幼蟲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棲息地,大部分存在於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少數可在鹹水中生存,有一種甚至在陸地上生存,成蟲生活一般在飛行中度過。除南極洲,北極高緯度地區和部分海洋島嶼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3、蜉蝣是一類原始而美麗的昆蟲,起源於石炭紀,距今至少已有2億年的歷史,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主要分布在熱帶至溫帶,全世界已知約30-50種,我國已知約36種。

4、蜉蝣體形細長,體璧柔軟。復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短,剛毛狀。口器咀嚼式,但上、下顎退化,沒有咀嚼能力。翅膜質,翅脈網狀。前翅很大、三角形。後翅退化,明顯小於前翅。翅脈原始,休息時翅豎立在背後面。

雄蟲前足延長,用於在飛行中抓住雌蟲,以利於交配。腹部末端兩側著生1對長的絲狀尾須,一些種類還有1根長的中尾絲。蜉蝣成蟲常在溪流、灘湖附近活動。根據其對水域的適應與要求,可用於檢測水域的類型和污染程度。

5、蜉蝣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是昆蟲中唯一有2個具翅成蟲期(亞成蟲與成蟲)的類群。蜉蝣變為亞成蟲後還要脫皮成為成蟲,而亞成蟲形似成蟲,但體表、翅、足具微毛,色暗,翅不透明或半透明,前足和尾須短,不如成蟲活躍,這種特殊的發育過程被稱為「原變態」。

蜉蝣的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棲息地,濾食水中藻類及顆粒食物,或是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水生的稚蟲要在數星期至1年,或更長的時間內經歷10~50次的蛻皮才能進入蜉蝣特有的陸生、有翅、亞成蟲階段。

亞成蟲隨後經過蛻皮,變成成熟的成蟲。亞成蟲及成蟲不飲不食,壽命極短,只能存活數小時,多則幾天,它們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用於交配,故有「朝生暮死」之說。

㈤ 蜉蝣是什麼動物

蜉蝣是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折疊。蜉蝣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到27毫米,觸角短,復眼發達,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

蜉蝣成蟲不進食,蛻皮後,它們的消化道內充滿了空氣—最後一次蛻皮之前,中腸魚端癒合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臘腸狀的氣球。裡面全是空氣,使得幼蟲能輕易浮到水面上來。

蜉蝣幼蟲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棲息地,大部分存在於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少數可在鹹水中生存,有一種甚至在陸地上生存,成蟲生活一般在飛行中度過。除南極洲,北極高緯度地區和部分海洋島嶼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㈥ 什麼是「蜉蝣」

「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很多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那這是真的嗎?
蜉蝣為原變態類的水生昆蟲,屬於蜉蝣目。從外貌上看和蜻蜓有相似之處,但體型相對要小很多。其體長一般為3至27毫米,身形細長柔軟,頭部靈活,有較大的復眼,觸角短且呈剛毛狀。

關於蜉蝣朝生暮死的說法,其實並不完全符合事實。蜉蝣一生要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時期。蜉蝣交配後,將卵產在水中,一段時間後孵化成稚蟲。蜉蝣的稚蟲期時間較長,可達數月或1年以上,最長可蟄伏3年。稚蟲長年生活在水下,主要在淡水湖或溪流中,食物主要是水中草類、藻類和孑孓(蚊子的幼蟲)等。所以,就某種程度來說,蜉蝣還是一種有益的昆蟲。

在稚蟲期,蜉蝣要經歷20多次蛻皮,才能慢慢長大,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顯著的亞成蟲期。當蜉蝣的幼蟲生長到半成熟期時,胸部背面會長出發達的翅芽,但此時,它們的足、尾須等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因此,被稱為亞成蟲。亞成蟲出水後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或石塊上,再經過24小時左右的時間完成蛻皮,最終成為成蟲。
蜉蝣成蟲的壽命很短,少則幾小時,多則1至2天,少數能超過10天。蜉蝣一旦變為成蟲,其口器就會退化,失去進食的功能。因而,成蟲期的蜉蝣便會處於不吃不喝的狀態,只能依靠之前積蓄在體內的能量來維持生命,所以,蜉蝣生存時間就變得短暫了。
蜉蝣的生命雖然不是很長,但也並非朝生暮死,你了解了嗎?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㈦ 蜉蝣是什麼動物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折疊。蜉蝣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27mm,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而已。
蜉蝣成蟲不進食,蛻皮後,它們的消化道內充滿了空氣,最後一次蛻皮之前,中腸魚端癒合起來,形成一個封閉的臘腸狀的氣球。裡面全是空氣,使得幼蟲能輕易浮到水面上來。蜉蝣幼蟲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棲息地,大部分存在於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少數可在鹹水中生存,有一種甚至在陸地上生存,成蟲生活一般在飛行中度過。

㈧ 蜉蝣和蚊子有什麼區別

蜉蝣和蚊子的區別

1、所屬科屬不同

蜉蝣: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蜉蝣目昆蟲的統稱

蚊: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動物

2、形態不同

蜉蝣:

蚊是小型昆蟲,成蚊體長約1.6~12.6mm,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分頭、胸、腹3部分。

㈨ 蜉蝣是什麼

蜉蝣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有翅昆蟲,雖然說有翅膀,但是蜉蝣的翅不能折疊,蜉蝣的幼蟲都是生活在水中,成蟲則是不能吃任何食物的,因此蜉蝣成蟲的壽命十分短暫,最短的僅僅只能活幾個小時,可以說這樣的壽命是很多動物生物都甘拜下風的。基本上就是剛出生就要離去了。

雖然蜉蝣的壽命十分短暫,但是蜉蝣的發展歷史卻十分悠久,根據科學家研究,蜉蝣大概在2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甚至出現的時間比這還要早。可以說蜉蝣算是活化石了,同時也很難想像壽命這么短暫的蜉蝣卻是2億年前的生物。

蜉蝣的作用比較明顯的就是一個,那就是衡量一個地區環境污染程度,曾經有人發現,蜉蝣對缺氧和酸性環境非常敏感,因此一個地區的蜉蝣數量可以作為衡量這個地區環境污染的標尺。

當然了蜉蝣也是有危害的,早在2014年的時候因為大量的蜉蝣入侵美國,直接導致當地的一些交通受到了影響,大量的蜉蝣密密麻麻,讓道路的能見度降低,導致美國當時發生了幾起比較嚴重的交通事故。但是總的來說蜉蝣危害不是太大,主要是前面提到的蜉蝣壽命很短。

閱讀全文

與蜉蝣是什麼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10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6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