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萊州景觀
雲峰山 千佛閣游樂園 毛紀墓 大基山 神仙洞 三山島景點區
雲峰山
雲峰山又名文峰山,位於萊州市區東南7.5公里處,因主峰東西兩側各有一峰,形同筆架,又稱筆架山。其西連高望山,東接寒同山,可北望滄海,南眺群峰。雖海拔僅300餘米,卻山岩聳秀,林壑優美,景色宜人。入春,蒼松滴翠,桃吞丹霞;夏來,槐花如雪,幽香清冽;秋天,松濤波涌,霜染楓紅……
秀美的雲峰山不僅景色宜人,更以其擁有眾多的北朝刻石而蜚聲藝苑,馳名中外。這些北朝刻石世傳為南北朝北魏光州刺史鄭道昭的手書碑記、詩賦、題名等,是書法藝術的稀世珍寶。
雲峰山共有歷代刻石35處,其中北朝刻石17處(北魏16,北齊1),另有宋明清刻石18處。除一處明代石刻在山陽,其餘均在山陰與極頂。刻石多處突兀岩石側面,以山勢取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或矗立,或斜依,或偃卧,由山腰散布至山巔,形成天然碑林。其中最負盛名的《鄭文公下碑》,刊於永平四年(511),刻面稍經加工,高2.65米,寬3.67米,為山中諸刻石之冠。碑文正書51行,行29字,計1243字,記述滎陽鄭氏家族歷史及鄭道昭父鄭羲生前事略,其書法謹嚴渾厚,剛勁秀美,堪稱一代名作。由於石質堅優,刻工精巧,刻石雖距今一千四百餘年依然字跡清晰點劃稜角分明,雄風偉貌存。全碑除殘損幾字外,余皆保存完好。堪稱全國書苑的一支奇葩,古代書藝術的瑰寶。
雲峰山刻石是北魏書法藝術三大寶庫(另有雲門造像題記和鄒縣四山摩崖刻經)之一,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書體介乎隸楷之間,被譽為"隸楷之極",被日本書法界評為"中國名碑第一神品",是研究我國字體演變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閣游樂園
千佛閣游樂園,位於萊州市區文化東路,集娛樂、購物、休閑於一體。景區級別為A級。主要有牌坊、千佛大殿、羅漢堂、城隍廟、文廟、四公祠、文山和動物園區。千佛殿塑有千手千眼菩薩,有善財、龍女、韋馱、散脂隨侍。三廟用巧制的模型再現廟宇舊制,在殿外擺有唐代、宋代文物,使人眼界大開。四公飼塑造的是清於七清廉自重的萊州太守揚震;忠貞不屈、甘為一城人獻身的萊州知府朱萬年;清忠耿亮的東閣大學士毛紀;重修千佛閣的張忻、張瑞父子。文山由千噸臨胸巧石築成,山頂噴泉飛花、山腰瀑布輕跌。文山周圍是珍禽猛獸,文山曲水兩側,是150米長的鄉賢長祠,記載著萊州籍出士入仕的名臣和歷代重大事件。新文化名人館展示了新文化名人的業績。千佛閣還建有十二米長的九龍壁,大理石浮雕的九條雲龍活靈活現。千佛閣不僅有精美的文物景觀,還濃縮著一部萊州史,使人在觀賞的同時,也增長著見識。
毛紀墓
毛紀為萊州籍人士,明代官至內閣大學士,首輔宰相。據記載,毛紀在朝為官清廉,頗有政績。毛紀告老還鄉後留下很多民間傳說,呂劇《姊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經上演宣傳,在齊魯大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毛紀死後葬於萊州城西西山張村旁的山崗之上,陵園當初規模宏大,至今仍留有石獸、石馬,皇帝諭祭石碑等。1994年曾由民間籌資進行過修復,雖不似當初規模,但也是萊州市重要景點之一。從城區向西行駛2公里穿過西山張村,即到達毛紀墓。
大基山
大基山,位於萊州市東南12公里處,主峰海拔478米。該山群峰環抱,中為幽谷,山上松柏槐桃李等三十多種,植物密布,構成了流芳溢翠的林海景觀。自古至近代,有道士和道姑在此修身養性,至今仍留有道觀、道庵的遺跡。宋末元初的著名道士、全真教七真人之一丘處機曾在此修煉,並在西山摩崖留有題刻,故此山谷稱為道士谷。大基山自山谷至山頂分布歷代摩崖刻石24 處,北魏光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鄭道昭於公元512年在此山留下珍貴題刻12處。主要刻石有《登大基山詩》、《中明之壇》等,同雲峰山鄭道昭刻石構成一體,同為國際書法旅遊專線,1988年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大基山林場被山東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2002年,東北隅村委開始開發建設我市大基山旅遊項目,主要內容是修復山上古文化遺跡。經過近兩年的時間,已恢復修建了大基湖、先天觀、白雲庵、太清宮(含太清殿、五祖殿、七真祠、玉皇殿)、泰山聖母廟、光月祠、東萊山祠、聖水泉、二侯祠、霽月樓等景觀。2004年五一黃金周期間,進行試營業,受到遊客的好評。現在到大基山游覽,便可欣賞到:太清宮高大的殿堂內重修起老子像,重新繪制了在國內失傳三百餘年的「八神」、「九仙」圖像。玉皇殿依舊制修造全真教五祖的像,七真祠塑起王重陽和其他七位高徒的像等等,充分體現出了大基山豐厚的道教文化底蘊。
神仙洞
寒同山神仙洞屬於道家石窟,位於城區東南方向。洞窟由人工鑿成,為元代所鑿,共有6個石洞,洞內供奉道家諸仙石雕塑像36尊。洞分上下兩層,上層
四洞較大,下層兩洞較小,36尊石雕塑像所用材料均為雪花白大理石,造形圓潤,神態肅穆端莊,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真教七真人之一劉長生曾在此山修煉,從元代至民國一直有王姓道士世代在山上居住修煉,解放後下山還俗,近幾年仍由原王姓道士在山上管理。神仙洞向下至山林數百米,生長著一片楓樹,深秋季節,遠看像一片紅火,在游覽神仙洞、參觀名勝古跡之餘,也可觀賞深秋紅葉。
從城區沿三藍路向南行駛13公里向左拐約七里路,即可到寒同山下,從山林沿石徑小路約行20分鍾可到達石洞。
三山島景點區
三山島,位於萊州市城北27公里處的萊州海灣,因其有三個山峰,且三面環海,一面承陸而得名。三山主峰海拔70米,俯臨海岸,雖不甚高,卻風光秀麗,氣勢非凡,自古為海上名山,有東海"三神山"之稱。三山,即是戰國秦漢時帝王祭祀八神中第四神陰主的所在地。為求仙和尋長生不老之葯,秦始皇當年東游海上,曾到三山祠欲見陰主神人。漢武帝多次遠行至東海萊海濱,曾在三山立"三山亭"以觀海。二千多年來,曾有無數文人、墨客來此山觀海訪古尋幽,詠詩勝贊三山之勝。
三山共五峰,唯其中三峰毗連高聳突兀。三峰形如偃月,中峰稍前、左右峰稍後,相依拱立,山勢南緩北陡,臨海嶙峋危立,山上有飛來峰、神仙洞,曾有"盞石"、"仙人坑"、筷子、手掌印痕,傳為秦始皇祭祀所留。
萊州市黃金海岸旅遊度假區項目位於萊州市三山島以西海濱地區,總控制面積20平方公里,將以「龍文化」為主題,以膠東海洋民俗文化為基調,充分考慮當地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以唯一性和經典性為設計與建設標准,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海濱主題風景區。項目一期工程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計劃兩年完成。主要是依託當地優良的海水、沙灘、松林等自然資源,以現代休閑娛樂和海洋民俗風情為基本內容,以山、海、湖、林、島為景觀背景,建成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海濱景區。建設內容包括歡樂金沙灘、天遠台、瀟灑營帳區、東海神廟、景觀峽谷、自然生態區。
B. 萊州馬家莊動物園什麼時侯開萊州馬家莊動物園什麼時侯開館
摘要 野生動物猛獸區國慶正式開園
C. 萊州馬家莊動物園開了嗎
你好朋友,萊州馬家塬動物園現在暫時還是沒有開的,如果想到玩兒的話可以到別的動物園去看一看,希望能幫助到你。
D. 萊州的旅遊景點
雲峰山
又名文峰山,俗稱筆架山,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萊州市南15華里處。雲峰山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畫。春來,蒼松滴翠,百花吐艷;初夏,刺槐花開,皚皚雪白;秋日,松濤波涌,霜染楓紅。「春桃」、「夏槐」、「秋楓」為三時絕景。雲峰山名勝古跡眾多,自山麓至山頂,分布歷代刻石37處,聞名於海內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鄭道昭於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了寶貴題刻17處,均刻在山內險峻的摩崖之上。鄭道昭被譽為「北方之聖手」,著名的《滎陽鄭文公之碑》高2.8米,寬3.6米,為魏碑之冠。另有《論經書詩》、《觀海童詩》等亦為名刻。其字體承隸啟楷,書法謹嚴渾厚,蒼勁飄逸,歷來為金石家、書法家所推崇,是研究中國字體演變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國內外著名書法家、學者接踵而至,訪謁碑林,並留下了大量的書畫墨寶。日本書道學者對雲峰刻石更是推崇備至,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學童,每年來此訪碑者絡繹不絕。雲峰刻石不僅是書界聖地,更成了連接四海友誼的橋梁。
毛紀墓
毛紀為萊州籍人士,明代官至內閣大學士,首輔宰相。據記載,毛紀在朝為官清廉,頗有政績。毛紀告老還鄉後留下很多民間傳說,呂劇《姊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經上演宣傳,在齊魯大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毛紀死後葬於萊州城西西山張村旁的山崗之上,陵園當初規模宏大,至今仍留有石獸、石馬,皇帝諭祭石碑等。1994年曾由民間籌資進行過修復,雖不似當初規模,但也是萊州市重要景點之一。從城區向西行駛2公里穿過西山張村,即到達毛紀墓。
千佛閣
千佛閣游樂園,位於萊州市區文化東路南側,集娛樂、購物、休閑於一體。景區級別為A級。主要有牌坊、千佛大殿、羅漢堂、城隍廟、文廟、四公祠、文山和動物園區。千佛殿塑有千手千眼菩薩,有善財、龍女、韋馱、散脂隨侍。三廟用巧制的模型再現廟宇舊制,在殿外擺有唐代、宋代文物,使人眼界大開。四公飼塑造的是清於七清廉自重的萊州太守揚震;忠貞不屈、甘為一城人獻身的萊州知府朱萬年;清忠耿亮的東閣大學士毛紀;重修千佛閣的張忻、張瑞父子。文山由千噸臨胸巧石築成,山頂噴泉飛花、山腰瀑布輕跌。文山周圍是珍禽猛獸,文山曲水兩側,是150米長的鄉賢長祠,記載著萊州籍出士入仕的名臣和歷代重大事件。新文化名人館展示了新文化名人的業績。千佛閣還建有十二米長的九龍壁,大理石浮雕的九條雲龍活靈活現。千佛閣不僅有精美的文物景觀,還濃縮著一部萊州史。
大基山森林公園
這里群峰環抱,中為幽谷,又名道士谷。山上松柏槐桃李等三十多種,植物密布,構成了流芳溢翠的林海景觀。1992年,大基山林場被山東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上千年來,此處是道士、道姑修身養性的去處,至今仍留有道觀廟宇古跡,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全真教七真人之一邱處機曾在此修煉,並在西山摩崖留有題刻。大基山主峰海拔478米,自山谷至山頂分布歷代摩崖刻石達24處。著名書法家、北魏光州刺史鄭道昭於公元512年在此山留下題刻12處,其主要刻石有《登大基山詩》、《中明之壇》等,均刻在山內險峻的摩崖之上。1988年1月13日,這里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同雲峰山鄭道昭刻石聯成一體,成為了國際書法旅遊專線,每年接待日本書法團體約600人次。
神仙洞
位於城區東南方向,屬於道家石窟。洞窟系元代人工鑿成,共有6個石洞,洞內供奉道家諸仙石雕塑像36尊。洞分上下兩層,上層大四洞,下層兩小洞,36尊雪花白大理石雕塑像為省級保護重點文物,它造形圓潤,神態肅穆端莊。寒同山神仙洞傳說全真教七真人之一劉長生曾在此山修煉。在神仙洞向下至山林數百米處,有一片楓樹林,在深秋季節,遠看像一團火。如在深秋來,在游覽神仙洞時參觀名勝古跡之餘,也可觀賞深秋紅葉。
崮山
崮山位於驛道鎮庄李家村西1.5公里,相傳西漢大將韓信曾隱居於此,故又稱韓信山。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山勢陡峭,頂部較平,側觀崮山群峰,好似一個「睡美人」,當地百姓也稱秀女峰、龍女峰,海拔422.8米,總面積11平方公里。
E. 萊州動物園在哪
是千佛閣吧!在新開的十八超市南邊!婦幼保健醫院旁邊,汗!最好是不要去,很差勁!
萊州好像就沒什麼可玩的地方,反正我在萊州這么長時間就沒見有什麼可玩的!
F. 萊州市旅遊景點有哪些
萊州市旅遊景點有以下地方:
萊州大基山
您可以從太清宮、黃帝廟開始游覽。那是一個主要的建築群,然後順著山道往上走去聖母廟、大基寶塔。
雲峰山
到雲峰山主要觀賞山景和北魏石刻。雲峰山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畫。雲峰山名勝古跡眾多,自山麓至山頂,分布歷代刻石37處,聞名於海內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書法家鄭道昭於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了寶貴題刻17處,均刻在山內險峻的摩崖之上。
您可以沿著登山小徑而上,主要景觀包括:雲峰牌樓、鄭道昭紀念館(介紹鄭道昭生平及後世的紀念活動)、鄭文公碑亭(這里的文公系指鄭道昭的父親-鄭羲,謚號為文)、著名的《滎陽鄭文公之碑》、《論經書詩》、《觀海童詩》等為名刻。登上300多米的山峰,可以遠眺峽谷的景色。
三山島黃金海岸
三山島村離市區大約有29公里。是萊州的真正海邊和漁港。黃金海岸的金沙灘離三山島村有兩公里。金沙灘附近有一個很大的度假區。
三山島村
您可以在海濱浴場洗海水澡,摸水底下的石頭,吹海風,挖沙坑,出海釣魚,是自駕游的好去處。而且當地的海鮮很多,螃蟹,海蝦,海參等。20米水域內基本都是綠色的海水。
G. 山東萊州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雲峰山又名文峰山,位於萊州市區東南7.5公里處,因主峰東西兩側各有一峰,形同筆架,又稱筆架山。
千佛閣游樂園,位於萊州市區文化東路,集娛樂、購物、休閑於一體。景區級別為A級。主要有牌坊、千佛大殿、羅漢堂、城隍廟、文廟、四公祠、文山和動物園區。千佛殿塑有千手千眼菩薩,有善財、龍女、韋馱、散脂隨侍。
毛紀墓
毛紀為萊州籍人士,明代官至內閣大學士,首輔宰相。據記載,毛紀在朝為官清廉,頗有政績。毛紀告老還鄉後留下很多民間傳說,呂劇《姊妹易嫁》的主人公毛紀經上演宣傳,在齊魯大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毛紀死後葬於萊州城西西山張村旁的山崗之上,陵園當初規模宏大,至今仍留有石獸、石馬,皇帝諭祭石碑等。1994年曾由民間籌資進行過修復,雖不似當初規模,但也是萊州市重要景點之一。從城區向西行駛2公里穿過西山張村,即到達毛紀墓。
大基山,位於萊州市東南12公里處,
寒同山神仙洞屬於道家石窟,位於城區東南方向。洞窟由人工鑿成,為元代所鑿,共有6個石洞,洞內供奉道家諸仙石雕塑像36尊。
三山島,位於萊州市城北27公里處的萊州海灣,因其有三個山峰,且三面環海,一面承陸而得名。三山主峰海拔70米,俯臨海岸,雖不甚高,卻風光秀麗,氣勢非凡,自古為海上名山,有東海"三神山"之稱。
H. 萊州有什麼風景區
山東龍山風景區,位於萊蕪市萊城區東北茶業口鎮境內,總面積240萬平方米。龍山因其獨特的自然形態而得名。當你登山觀望,蜿蜒起伏的自然山勢,猶如一條巨龍靜靜盤卧,山腳下的龍潭,恰似一顆鑲嵌在崇山峻嶺中的明珠,形成相為呼應,蔚為壯觀的「游龍戲珠」的奇特景象。龍山景區,原始的植被,林木茂密,溪水淙淙,奇花異葩俯拾皆是;百米大峽谷,層瀑疊泉,白雲繚繞,石趣天然,百鳥互鳴。金龍潭――碧波盪漾,錦粼波動,潛心垂釣,美不勝收。譚龍道場――古建築群,氣勢恢宏,神靈活現,栩栩如生,遊人可進行宗教朝覲,許香還願,祈求福壽平安。
I. 萊州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
萊州市中的景色點有著很多,而其中也包括有千佛閣、毛紀墓等等,而且也有大基山森林公園。東臨招遠市,對此萊州著名景點介紹到底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盤點萊州最著名景點毛紀墓毛紀為萊州籍人士,明代官至內閣大學士,首輔宰相。據記載,毛紀在朝為官清廉,頗有政績。
萊州景點有哪些著名的神仙洞位於城區東南方向,屬於道家石窟。洞窟系元代人工鑿成,共有6個石洞,洞內供奉道家諸仙石雕塑像36尊。洞分上下兩層,上層大四洞,下層兩小洞,36尊雪花白大理石雕塑像為省級保護重點文物,它造形圓潤,神態肅穆端莊。寒同山神仙洞傳說全真教七真人之一劉長生曾在此山修煉。在神仙洞向下至山林數百米處,有一片楓樹林,在深秋季節,遠看像一團火。如在深秋來,在游覽神仙洞時參觀名勝古跡之餘,也可觀賞深秋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