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節肢動物的特徵是什麼有什麼動物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代表動物:蜘蛛、蜈蚣、蝦、蟹、蚊、蠅)
節肢動物門分為甲殼綱,昆蟲綱和蛛型綱
動物界最大的一門。全世界約有100萬余種。身體兩側對稱。由
1
列體節構成,異律分節,可分為頭、胸、腹3部
,或頭部與胸部癒合為頭胸部
,或胸部與腹部癒合為軀幹部
,每一體節上有一對分節的附肢。附肢有雙枝型和單枝型兩類。節肢動物的重要特徵是體外覆蓋著幾丁質的外骨骼,又稱表皮或角質層
。在相鄰體節之間的關節膜上
,角質層非常薄,易於屈折活動。附肢的關節也可活動。節肢動物在生長過程中要定期蛻皮。前後兩次蛻皮之間的階段叫做齡期。循環系統為開管式。水生種類的呼吸器官為鰓或書鰓,陸生的為氣管或書肺或兩者兼有。原始的節肢動物靠體表交換氣體。神經系統為集中型鏈狀神經系統。有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平衡和視覺等感覺器官。眼有單眼和復眼兩種。復眼由個眼組成,能感知外界物體的運動和形狀,能適應光線強弱和辨別顏色。
多數節肢動物雌雄異體。陸生種類常行體內受精,而水生種類有很多為體外受精。一般是卵生,也有卵胎生;此外,還有孤雌生殖、幼體生殖和多胚生殖等形式。
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節肢動物門分4個亞門:已滅絕的三葉動物亞門、現存的螯肢動物亞門、甲殼動物亞門和單枝動物亞門,下分19綱。
節肢動物外骨骼可以形成化石。從距今約7~10億年前的伊迪卡拉動物群中即已發現了節肢動物化石,從早寒武世開始三葉蟲大量出現。許多節肢動物化石曾作為標准化石用於地層對比和指示沉積環境。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現生種類已知有100多萬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節肢動物在水體、陸地、空中都可生活。
節肢動物是兩側對稱的真體腔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一般分頭(cephalon)、胸(thorax)、腹(abdomen)或頭、胸、尾(pygidium)三部分。每一體節通常具一對附肢。附肢又分成若干以關節連接的分節即肢節(podomere),故名為「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神經、排泄、循環系統較發達,感覺器官齊全,大多數節肢動物都具有眼。眼有單眼或中眼、復眼之分。復眼由許多類似單眼的小眼體組成,能感受外界物體的形狀和運動,是真正的視覺器官。節肢動物的呼吸器官,因適應各種環境,可有各種變化。水生類型用鰓或書鰓呼吸。陸生類型用類似書鰓但內陷並有小孔與外界相通的書肺或用分枝狀的氣管呼吸。有些類型用體面直接呼吸。節肢動物一般雌雄異體,卵生。
❷ 生活中常見的節肢動物有哪些
節肢動物種類非常多,統稱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全世界約有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動物種數的80%。
節肢動物中最大的一類就是昆蟲類,其次是甲殼類。常見的節肢動物有:蝦、蟹、蚊、蠅、蝗蟲、蜜蜂、螳螂、蟑螂、蝴蝶、蜻蜓、瓢蟲、蟬、蜘蛛、蠍子、蜈蚣、潮蟲、蠶、飛蛾,以及已滅絕的三葉蟲等,都屬於節肢動物。
幾種節肢動物
❸ 節肢動物包括哪些動物
節肢動物包括甲殼綱(如蝦、蟹)、三葉蟲綱、肢口綱(如A)、蛛形綱(如蜘蛛、蜱、蟎)、原氣管綱(如櫛蠶)、多足綱(如馬陸、蜈蚣)和昆蟲綱等。
❹ 節肢動物包括了哪些動物類群
答:節肢動物是動物界最大的一個門,共有110--120萬現存種,占動物的總種數的4/5.分兩亞門、6綱.
1、原節肢動物亞門:
①有爪綱---代表動物:櫛蠶.
2、真節肢動物亞門:
②肢口綱---代表動物:中國鱟(血液藍色)
③蛛形綱---代表動物:蜘蛛
④甲殼綱---代表動物:蝦
⑤多足綱---代表動物:蜈蚣
⑥昆蟲綱---代表動物:蚊、蠅
❺ 節肢動物有哪些主要的類型
節肢動物進化至少要追溯到6億年前,生物學家沒有把握是哪一種節肢動物最早進化的,因為到寒武紀時主要種群已經出現。寒武紀是有化石保存下來,能鑒別不同物種的最早時期。現在,已有11個主要的節肢動物的類別得到公認:甲殼綱、蛛形綱、昆蟲、多足綱。
節肢動物的分支
大多數節肢動物,其軀干被懸在成對的有關節的腿之間——腿的數目同種類有關。原始的節肢動物如蜈蚣,由許多節環構成,每節都有一對腿。在較高級的節肢動物如昆蟲中,只有三對腿,位置在胸廓段。節肢動物變更它的腿是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塔蘭圖拉毒蛛用它強健的腿挖洞,而祈禱螳螂在它們的前腿上有尖銳的突起,好捕捉並抓牢獵物。
關節
節肢動物的角質層形成了遍布其周身的特殊的甲片,為了易於活動,關節處的角質層更薄、更柔韌。肌肉固定在角質層上,對著角質層拉動,就能使肢干運動。有些節肢動物的關節如昆蟲中的翼關節,含有一種橡膠樣的物質,被稱為節肢彈性蛋白,它能儲存能量,並高效率地再釋放出來,使得昆蟲能飛行。
運動
當它行走時,一個節肢動物就向前擺動它的腿,並將其放在地面上。動物同一邊的腿有序地活動著,這樣,呈現出來的運動「波」就沿著,這樣,每邊總有足夠的腿同地面接觸,防止動物跌倒。
有毒的球丸
有些千足蟲長著多達300條的腿,當它們要強行通過泥土或落葉堆時,這么多腿就會給它很大的推力。雖然有些是食肉動物,但它們主要以植物為食,大多數千足蟲行動緩慢,有著特殊的抗敵自衛手段。有的從它們節肢上的腺體中產生出毒素,如氰化物和苯醌,而另一些能蜷繞成很緊的球丸,呈現在潛在敵人面前的就成了帶著很厚的角質層的甲殼球丸。
❻ 節肢動物有哪些
包括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
1、蝦
蝦(Shrimp),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節肢動物,屬節肢動物甲殼類,種類很多 ,包括南極紅蝦、青蝦、河蝦、草蝦、對蝦、明蝦、龍蝦等。 蝦具有很高的食療營養價值,可以有蒸、炸等做法,並可以用做於中葯材。
2、蟹
蟹(學名:crab),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殼動物,尤指短尾族的種類(真蟹)。亦包括其他一些類型,如歪尾族的種類約有4700種。其分布見於所有海洋、河流及陸地。蟹的尾部與其他十足目(如蝦、龍蝦、螯蝦)不同,捲曲於胸部下方,背甲通常寬闊。第一對胸足特化為螯足。
3、蜘蛛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蛛形綱(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或Araneae)所有種的通稱。除南極洲以外,全世界分布。從海平面分布到海拔5,000米處,均陸生。
蜘蛛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豐富的捕食性天敵,在維持農林生態系統穩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視。蜘蛛多以昆蟲、其他蜘蛛、多足類為食,部分蜘蛛也會以小型動物為食。跳蛛視力佳,能在30厘米內潛近捕獲獵物。
4、蚊
是昆蟲綱雙翅目之下的一個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
5、蠅
雙翅目環裂亞目蠅科昆蟲的通稱。全世界已知約3000種,中國已知約500餘種。該科分若干亞科,其中絕大部分非吸血性,而螫蠅亞科則為吸血性。兩類的主要區別在於口器。
❼ 常見的節肢動物有哪些
蝦、蟹、蚊、蠅、蝴蝶、蜘蛛、蜈蚣以及已滅絕的三葉蟲等。
節肢動物兩側對稱,異律分節,身體以及足分節,可分為頭、胸、腹3部,或頭部與胸部癒合為頭胸部,或胸部與腹部癒合為軀幹部,每一體節上有一對附肢。體外覆蓋幾丁質外骨骼,又稱表皮或角質層。附肢的關節可活動。生長過程中要定期蛻皮。循環系統為開管式。水生種類的呼吸器官為鰓或書鰓,陸生的為氣管或書肺或兼有。神經系統為鏈狀神經系統,有各種感覺器官。多雌雄異體,生殖方式多樣,一般卵生。生活環境極廣泛。全世界約有120萬余種,可分5亞門:三葉蟲亞門Trilobitomorpha、螯肢亞門Chelicerata、甲殼亞門Crustacea、六足亞門Hexapoda、多足亞門Myriapoda,其中昆蟲綱Insecta就有100萬種,約占動物界總種數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