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一下,沙漠中有哪些動物
沙漠中的動物有好多種的:比如大家最為熟知的沙漠里的動物就是有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駱駝的身體構造彷彿就是為沙漠而生的一樣!駝峰可以裝好多物品,身體內的水囊可以提供自身很長時間的飲水!所以駱駝是沙漠中最重要的運輸工具!還有沙狐,毒蛇,狼等各種動物!
⑵ 沙漠有什麼動物
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有:駱駝、沙鼠、蜥蜴、蠍子、響尾蛇、螞蟻、芝麻蛇、鴕鳥、大象、獅子、狼。
⑶ 沙漠里有什麼兇猛的野獸
沙漠里有駱駝、沙鼠、蜥蜴、蠍子、響尾蛇、螞蟻、芝麻蛇、鴕鳥、大象、獅子、狼。大多數沙漠動物可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物的水、減少皮膚呼吸、高張力尿的形成、夜行性、通過發汗和喘氣的氣化熱發散、與沙地相似的體色以及扁平而寬大的腳等。此外,對於飢餓的耐受性要比近緣種大得多,同時大都具有移動能力,這些都與獲得密度低且分散分布著的食餌有關聯,也是一種適應現象。
⑷ 稀有動物有哪些在沙漠里
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有:駱駝、沙鼠、蜥蜴、蠍子、響尾蛇、螞蟻、芝麻蛇、鴕鳥、大象、獅子、狼。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都是家畜。沙鼠(Gerbillinae)是一個包含共15屬約110個物種的亞科,廣泛分布於非洲、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的荒漠、草原、山麓荒漠、戈壁和沙漠。蜥蜴(Lizard),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多數以昆蟲為食,也有少數種類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數卵胎生。蜥蜴與蛇有密切的親緣關系,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種類),方骨可以活動。蠍子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蠍目種類的統稱[1],蜘蛛亦同屬蛛形綱。它們典型的特徵包括瘦長的身體、螯、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後腹部)。陸地上最早的的蠍子約出現於四億三千萬年前的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註:任何蠍子都有毒,毒性大小不同。毒性最小的蠍子:八重山蠍(澳鏈尾蠍)Liochelesaustralasiae。世界上的蠍子約有1700餘種,常用以入葯、泡酒的為東亞鉗蠍Mesobuthusmartensii(Karsch),對風濕類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亦稱馬氏正鉗蠍,屬蠍目的鉗蠍科(Buthidae)。東亞鉗蠍數量最多,分布最廣,遍布10餘省。其它入葯蠍:西藏琵蠍ScorpiopsTibetanus;其它泡酒蠍:條斑鉗蠍(蒙古正鉗蠍)MesobuthusEupeus。響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動物,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一種管牙類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體長約1.5~2米。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鍾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1]最近還發現了無性繁殖的螞蟻新物種。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10年,蟻後則可存活幾年甚至十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幾年甚至十幾年。需要注意的是,白蟻不屬於螞蟻。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需要具有自身保持水分抗高溫的能力。
⑸ 沙漠里的動物有哪些
主要是穴居性的,嚙齒類動物如跳鼠,蜥蜴,蠍子。另外還有蛇,還有多種沙鼠:子午沙鼠、長爪沙鼠、檉柳沙鼠、大沙鼠等
大型動物有大象,獅子、駱駝等,不同沙漠氣候不同,分布的動物種類和數量也有很大差別,而且隨時間變化
實際上沙漠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不毛之地」,實際上沙漠里的動物種類非常多。由於氣候原因,沙漠中動物都有一些相似的特性: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具有自身保持水分。和抵抗高溫的能力以及適應沙漠生活的形態特徵。例如可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物的水、減少皮膚呼吸、高張力尿的形成、夜行性、通過發汗和喘氣的氣化熱發散、與沙地相似的體色以及扁平而寬大的腳等。此外,對於飢餓的耐受性要比近緣種大得多,同時大都具有移動能力,這些都與獲得密度低且分散分布著的食餌有關聯,也是一種適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