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標本怎麼做
獸類標本是研究獸類學的重要資料之一,也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它可長期保存以便為科研、教學、陳列、觀展服務。可根據需要製成假剝制標本、骨骼標本、液浸標本、附屬物等標本。現將製作各種標本所需工具及製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剝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長鑷子(尖形,前端內側不要帶鋸齒形的)、解剖盤或塑料布、細鉛絲或竹筷、取腦勺(取鉛絲一段,前端砸扁彎成勺狀)、針、線、棉花、竹絲、亞砷酸與明礬相混合的防腐劑。
2.標本的測量 製作前,對標本有關部位的測量是獸類分類學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驟,只有獲得准確的數據方能更好地鑒別物種。測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鋼捲尺、秤、標簽、採集本。測量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項。體重:獸體的全重;體長:吻端至肛門,大型獸為吻端至尾基部;尾長: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長度;後足長:自跗關節的最後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對有蹄類動物要測到蹄的前端;耳長:耳殼基部至頂端(簇毛除外)的長度。大型獸類還需測量肩高(肩背中線至前指尖)、胸圍(前肢後面胸部最大周長)、腰圍(後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長)和臀高(臀部背中線至後趾尖)。
3.獸類標本的製作
(1)小型獸類標本 可分為科研用的假剝制標本及教學、展覽用的生態標本。
① 假剝制標本(以鼠類為例)
剝皮
將鼠體仰放在解剖盤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門前部 開始向胸骨後端切開皮膚,操作時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將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後用刀背或小鑷子將切口與後肢相連的皮膚與肌肉分離,將後肢分別往切口處推出,剪斷膝關節並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剝離背部等周圍的肌肉,再把生殖器、直腸與皮膚聯接處剪斷,清理好尾基部周圍的結締組織,用左手捏緊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緩慢往上拉 ,直至完全抽出,繼續剝至前肢,在肘關節處剪斷,清除肌肉再剝至頭部,用解剖刀緊貼頭骨至耳部,剪或切斷耳根至眼部時,可看到一層白色網膜狀的眼瞼緣,細心切開網膜的下端後,即露出眼球了。剝離上下唇時,先在鼻尖的軟骨處剪斷,然後再用解剖刀剝離下唇,這時皮與肉體已分離,去掉皮內脂肪和貼在皮上的肌肉,均勻塗抹防腐劑,並在四肢骨骼上纏以少許棉花以代替原來的肌肉,再翻轉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狀即可。
填充
削好1根比原尾椎骨稍細而又均勻光滑的竹的假尾椎骨或用鉛絲緊纏棉花製成假尾,插入鼠的尾部末端,假尾要比原尾長一些,以達到腹腔開口處的1/2處為好,這樣一方面可固定尾巴,也可支撐整個身體。然後將蓬鬆的棉花捏成前細後粗形狀,用大鑷子夾緊棉花的前端,從開口處緊插至頭部,再在四肢和軀幹部不足處,適當填上蓬鬆的棉花。這時,削制的尾椎骨應緊貼腹部壓住棉花,使尾椎不至上翹。縫合切口時,要將標本擺正,針從里向外交叉縫制。
整形與固定
標本製做的好壞與整形關系很大。整形時,需將標本橫放在桌面上,頭部向左,將前肢往裡縮,掌面朝下,後肢伸直,跖面朝上與尾平放,眼部用小鑷子將棉花挑開,似微凸的眼球,毛要理齊,兩耳要豎立,頭部稍尖,臀部要拱起。標簽系於右足,將標本置於固定板上,四肢用大頭針固定,陰干後就製成了假剝制標本了。 ② 生態標本 在博物館、教學等單位,常將獸類標本製成生活時的姿態,做為科普用。剝制的方法基本與假剝制標本相同。只是在填裝時還需用鉛絲(大型動物用鋼筋或鋼板)支撐其肢體。所用的鉛絲型號要根據動物本身的大小而定。在頭部、四肢、尾部各用1根鉛絲支撐。頭部的鉛絲先用棉花捲成與頸部原有肌肉粗細長短相同,一端固定在頭骨上。也可將原頭骨保留。另取鉛絲1根由足底沿肢骨後側插入肢內,外留一段做為固定用。穿入的鉛絲沿肢骨彎曲,用線縛於骨骼上,四肢處仍需補充棉花以代替原來的肌肉。尾椎骨的製作不宜用竹子,而必須以鉛絲方能捏成各種姿態。
(2)中型獸類標本製作 中型獸類一般泛指兔、旱獺、巨松鼠、鼬科各種,如黃鼬等,製作方法與小型獸類標本基本相同。這類標本由於體大,腹部開口處要稍大些,用竹絲等做填充物填充軀體時,需加一個竹棍,以便支撐身體。
(3)大型獸類標本製作 大型獸類泛指虎、豹、野豬、鹿類等,其製作方法一般有兩種,即生態標本和不作假體填裝而只保留皮張、頭骨等,做為科研上分類鑒定用。以此類標本為例,製作時可從尾基部至吻端及四肢內側大開口。但在處理帶角的偶蹄類動物時,需在兩角間及頸背開一「丫」字形口,沿角基周圍切離皮膚;角形較大時還需在頸側開刀,此外,四肢的蹄、爪均需留在皮上。
(4)液浸標本製作 對某些小型獸,一次性捕獲較多(如蝙蝠、鼠類等),因野外工作條件無法一次製作完畢或因分類的目的標本干後收縮無法看清、因內部器官的研究需要等目的,為防止腐爛掉毛可使用此法。方法是從腹部開口露出內臟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或浸制在5~10%福爾馬林溶液內。浸泡前,需將每個標本繫上已編號的竹簽,便於查閱數據。
(5)蟲蝕法骨骼標本的製作 本法適於製作脊椎動物的各類骨骼標本。以獸類標本為例,過去常採取剝皮去掉內臟再用清水煮熟,用鑷子剔去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製作,但費時費力而且易損傷標本從而影響標本的分類鑒定和收藏。近年來,國內採用鞘翅目昆蟲—皮蠧幼蟲嗜食肉類的習性來清除骨骼上附著的肌肉,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① 形態與蟲源
我們採用的皮蠧身體呈橢圓形,黑色或赤褐色,或具有花紋,身體長度在2~12毫米;幼蟲身體分節,周身有長毛。皮蠧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分布。它們不但喜食肉類,也咬書籍、衣服、生皮張、葯材等。進行此法時,首先要採集和培殖蟲群,採集皮蠧的時間最好是溫暖的春夏季,這時可用帶骨肉來招引,也可以到皮蠧經常活動的屠宰場、賣骨肉的攤頭、畜產公司皮毛倉庫採集。
B. 酒精為什麼能用來消毒或浸泡動物標本
打針時,大夫常常先往你的手臂土塗些酒精。風一吹,好不涼快。塗酒精,是為了進行消毒。酒精的學名叫做"乙醇",它具有很大的滲透能力,能夠鑽到細菌體內,使蛋白質凝固。這樣,細菌也就一命嗚呼了。可不是,學校里的那些標本|蛇啦、青蛙啦、魚啦,常常泡在酒精里,便是因為細菌無法在酒精中生存、繁殖,標本不會爛掉。
然而,奇怪的是純酒精倒反而不能殺菌。在醫院里,所用的消毒酒精,大約含有二五%的水分。這是為什麼?原來,常你用純酒精消毒時,酒精的濃度很大,一下子就使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了,結果形成一層硬膜。遣層硬膜對細菌有保護作用,阻止酒精進一步滲入,所以濃酒精反而不及稀酒精。在酒精里摻些水,酒精的濃度就變稀了,稀酒精並不急於使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而是滲透到細菌體內,然後把整個細菌體內的番白質統統凝固起來。這樣,就達到了良好的消毒目的。
C. 製作動物標本的方法
製作動物標本的方法:
1、浸製法
所用的保存葯劑,以酒精及甲醛液最為普遍。採到的動物標本,可直接浸存於70%的酒精或5~10%甲醛液或二者各半的混合液中。
活的標本,要首先在純凈甲醛液或95%酒精的固定液中浸泡,然後再移置於保存液中。大形動物標本要在殺死後,將標本復面剖一小縫,使保存液易於滲透內部,或用注射器向體腔注射保存液。
浸制動物標本,要在標本未固定變硬時,將附肢及其他體部伸直,成為適當姿勢,並在附肢或其他位置拴上標簽,用黑墨水註明該標本名稱、採集期與採集地。
標本浸入保存液後,葯液如變為污濁,應隨時更換。裝標本用的瓶,應在瓶塞處用石蠟密封,以防保存液蒸發。
2、剝製法
是指脊椎動物而言,也就是說脊椎動物的大部分種類都可以製成剝制標本,但在實際應用中,主要適用於哺乳類和鳥類,以及一些不宜採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綱的大型種類,如鯨、鯊魚、海龜等。
動物的種類繁多,外部形態、軀體大小,皮膚情況等等都很不一樣,在製作過程中就必須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進行製作。
(3)製作動物標本先用酒精泡多久擴展閱讀:
製作動物標本的工具材料
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鑷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據經濟條件准備。
2.木工、金工工具:如鋼絲鉗、台鉗、鎯頭、電鑽、鋸等可根據條件准備。
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於吸收鳥類羽毛清洗後的水分,在剝制過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膚之間,防止粘連,並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4.鉛絲:用於動物標本支架。可根據動物的大小選用粗細不同的型號。
5.填充物:主要用於填入標本體內,可選用棉花、竹絲、麻刀、棕等。
6.玻璃義眼:可用來代替動物的眼睛。
7.針線:縫合標本剖口用。
8.標本台、樹枝等:固定動物標本用。
9.標簽、記錄動物標本的名稱、性別、採集地點等。
D. 如何製作動物標本
[摘 要]動物標本製作對教學、科研、文化生活、資源保藏和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介紹了動物標本的分類,詳細闡述了骨骼標本、剝制標本、鑄型標本、干制標本、透明標本等製作方法。
[關鍵詞]動物標本;製作;骨骼標本;鑄型標本;透明標本
[中圖分類號]Q95-34 [文獻標識碼]A
「標本」在古希臘語中意為「運動的皮張」。有人認為製作動物標本是很殘忍的事情,但實際上製作標本的初衷不在於殺戮,而在於挽留。製作動物標本是對死亡動物的充分利用,有利於保藏生物資源和生物信息,為生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依據;幫助人們科學研究,了解多彩多樣的生物世界及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目前,動物標本按製作材料及方法的不同主要分為骨骼標本、浸制標本、剝制標本、鑄型標本、干制標本、塑化標本、透明標本及玻片標本等八大類型。
1 骨骼標本
骨骼標本可用來研究動物骨骼系統,分為整體骨骼標本和散裝骨骼標本兩種類型。整體骨骼標本是將動物骨骼通過剔肉、腐蝕、脫脂、漂白等處理後,再按其原來的位置串連、安裝成一個整體。動物骨骼標本常見的製作方法主要有蟲蝕法、化學腐蝕法、自然腐蝕法和煮製法。
1.1 蟲蝕法
蟲蝕法是通過生物蠶食骨骼標本上所附著的
E. 植物標本和動物標本的製作方法
如何製作植物標本
材料用具:採集來的植物,舊報紙或草紙,刷子或紗布,標本夾或兩塊比台紙大一些的木板和書,吸水
紙或棉絮,台紙,標簽,膠水,膠帶或縫衣針和線,毛筆,刀片,剪刀,玻璃紙。
製作方法
:從採集來的同一種植物中選擇各個器官最完備的做標本。用刷子或紗布擦掉標本上的污物,
保持標本清潔美觀。把整理好的標本夾在乾燥的舊報紙或草紙中,用標本夾壓起來,或者放在
兩塊木板中間,上面用書或磚頭壓緊。在壓的時候,應該注意標本是否平整,葉和花的位置是
否自然,避免互相遮蓋。如果標本過長過大或者枝葉過密,應該加以適當修剪或彎折。如有硬
刺,要先壓平。有些植物的葉片背腹面是有顯著區別的,要把一部分葉片翻過來。
壓標本的地方要通風、有陽光,否則標本就不容易乾燥,而且會捲曲、變黑,失去原有的綠色。花的上
面必須放吸水紙或棉絮。每天要用干紙替換濕紙,濕紙曬干或烘乾以後還可以用。在換紙的時
候要注意擺正植物的姿態。也可以把植物夾在吸水紙里,用熨斗熨平。
植物壓干以後,就用線或膠帶選幾個點固定在台紙上。小的植物或枝葉柔軟的標本,可以用毛筆蘸膠水
塗在標本的一面,粘貼在台紙上,略微用力按一按,擱置半天到一天,等它陰干後再用膠帶把膠
水沒有粘牢的部分在台紙上固定起來。如果用針葉樹的枝條做標本,最好先把它浸泡在開水裡,
或者放在稀薄的膠水中蘸一下,然後壓平,這樣可以防止針葉散落。
臘葉標本製作完畢以後,要在台紙的右下角貼上標簽,學名、俗名、產地、採集日期、採集者。
昆蟲標本的製作方法
根據昆蟲本身的特性
(
例如身體、大小、軟硬程度
)
、生活時期
(
例如幼蟲或成蟲
)
及研究需求等,會有
不同的製作方法。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針插法
此種方法適用於體型較大、體表較堅硬的昆蟲,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標本製作方法。採集
後,在標本還沒乾燥以前,用昆蟲針插在標本上並進行整姿或展翅等工
作,等乾燥後即可完成。
二、微針及黏貼法
有些小型昆蟲,用普通的昆蟲針太大,無法插入蟲體,此時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針來插
蟲,然後將微針插在小塊的軟木片上,再將普通昆蟲針插在軟木片上。若還有更小的昆蟲,則可以用
黏膠,將蟲右側中胸部份黏貼在小型三角紙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蟲針將三角紙插起來。
三、浸漬法
有些昆蟲體表較為柔軟,例如白蟻或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幼蟲時期,無法製成針插的乾燥標
本。此時,可將蟲體浸泡在液體中。通常先用專用固定液或熱開水將蟲體組織固定,再浸泡於
95%
的酒精中保存。注意,保存的玻璃瓶要密封,否則酒精很容易揮發。有時標本會脫水或蟲體的體液流
出,而使酒精濃度變低,那時就必須更換幾次酒精。
四、玻片標本
玻片標本適用於體型極小的昆蟲,必須用顯微鏡或放大鏡觀察他的形態特徵。
例如
虱子、
跳蚤、蚜蟲等。一般步驟為,將採集標本浸泡在
10%
氫氧化鉀溶液中,將蟲體的骨骼軟化一天後再取
出,用蒸餾水清洗,必要時以洋紅等染劑染色,以利觀
察。隨後以
50, 60, 70, 80, 90, 100%
等濃度的
酒精,進行一系列脫水,再以阿拉伯膠封片,乾燥
2-3
周後,即大功告成。
製作針插標本需要那些工具
一、昆蟲針
昆蟲針由不銹鋼製成,長度約
3.5-4
公分不等,其尖端銳利可以插入蟲體。有些昆蟲針的另
一端有類似大頭針的圓頭,有些則無。昆蟲針依大小分為
5-0
號,可適用於不同大小的蟲。另外還有
微針,其長度約為昆蟲針的
1/3
,並且更為細小。
二、展翅板
展翅板主要由三片軟木板組成。下層一片約為
30
×
30
平方公分的正方型。
上層二片,約為
10
×
30
平方公分的長方型。上層二片平放對齊,互相平行排列,中間留約
0.5-1
公分
凹槽,供蟲體腹部伸入,並使翅平放於上層板片上。
三、整姿台
整姿台主要是一片軟木板,供針插標本後,將蟲體各部位固定在整姿台上,使標本保持自然
姿態,不讓其捲曲。
四、平均台
由三塊不同高度的木板組成,在各塊木板中,挖不同深度的中空洞口。針插昆蟲後,
為維持昆蟲在蟲針上的高度及標簽高度彼此一致,可將標本連蟲針插入洞口,調整標本及蟲
簽高度,如此標本作好後,放在標本盒內,彼此高度較整齊劃一,也較為美觀。
五、蟲簽
為詳實記錄標本資料,每一個標本必須要有一張標簽。標簽是由大小約
1
×
1.5
公分之
硬紙製成,稱為蟲簽。蟲簽上必須忠實地記錄採集時間、採集地點及採集者等三項資料,缺一不可。
六、其他
製作標本時還需要大頭針、壓條紙、鑷子等,以協助固定標本用。
如何製作針插標本
一、選擇昆蟲針
依昆蟲標本大小不同,選定適合的昆蟲針。例如金龜子等可用
5
號蟲針,中型蝴蝶用
3
號針,而小型蚊子則用
0
號針即可。
二、插針
位置一般以插在昆蟲中胸右側為准。而椿象則插在小楯片右側,。針插入的深度
到底要多深?一般以標本上方約還留有整隻蟲針的
1/3
長度為准。但有時必須視蟲體厚度來調整。
三、展翅
有些昆蟲要展翅,例如蝴蝶、蜻蜓等。展翅時,先將插好針的標本,小心插入展翅板中,使蟲
體陷入凹槽內,而翅膀和展翅板呈水平位置。隨後以鑷子將翅展開,使前翅的後緣和身體呈垂直。將
翅調整至理想位置後,一手以壓條紙壓住翅膀,一手拿大頭針插在壓條紙四周,但不能插到翅膀,使
壓條紙與展翅板緊密接合,藉以固定翅膀。展翅後,另外調整一下觸角、腳及腹部位置後,即大功告
成。
四、整姿
有些昆蟲不需要展翅,例如螞蟻、金龜子等。但在標本採集後,蟲體會捲曲,死相很難看,為
使將來容易觀察,以及維持標本美觀,必須要整姿。整姿時,前足及觸角向前,中後足向後,將身體
各副屬器官伸展開來。用鑷子將欲固定的部位放到適當位置後,以大頭針協助將肢體固定在整姿板
上,再烘乾即可。
五、烘乾
當標本完成上述動作後,已經大致就緒,剩下的工作就是標本烘乾。一般在
50
℃的定溫箱中烘
干一星期左右即可。如果沒有定溫箱,也可以用日曬法或用烘衣機代替。千萬不可以用微波爐、烤
箱。
六、保存
標本烘乾後,即可放入標本盒中保存。理想的標本盒,其四周應該留有空隙,以便放置樟腦
丸。平常也可以用鐵制的餅乾盒替代,在盒內鋪一層保利龍板,將標本插在盒中保存。標本盒需放置
於通風、乾燥處保存。一個保存良好的標本館,一般標本可以維持上百年而不致損壞。每一個標本代
表著一個生命,應妥為愛惜,並善加利用。譬如說仔細觀察他的形態,並嘗試進行分類或其他科學研
究。
葉脈標本的製作方法
(
1
)材料
水槽、軟毛刷、樹葉等。
(
2
)製作方法
將樹葉放在盛有清水的水槽中,放在溫暖的地方。幾天以後,水漸漸變色,會發出臭味。換水後繼
續浸泡,泡到葉肉與葉脈脫落為止。如果沒有脫盡,可以用軟毛刷輕輕刷洗。然後用清水洗凈放在玻璃
板上晾乾。夾入標本夾,註上名稱、採集地點、時間及製作人,就成為標本了。
種子標本製作方法
種子類型很多,有的是單一的種子,有的是果皮和種子癒合一起所成的果實。
不同的種子要單獨處理保存。所用的種子必須是完整的和乾燥的,如果種子含有較多的水分就進行
保存,那麼將有發霉變質的可能。所以,獲得種子後,應先曬干,也可以自然乾燥或者烘乾,然後裝入
瓶中,用磨口瓶塞蓋嚴,最後在瓶壁上貼標簽,寫明種子名稱。
F. 動物標本的製作
問題1:想請教一下如果做皮毛防腐劑的話,單單使用甲醛溶液該能否在短時間內起到防腐作用。希望防腐 效果能達到2、3月左右
回答:不能用甲醛溶液防腐,浸泡的皮張會發硬發脆,不適合剝制標本。
問題2:加什麼葯品可以提高防腐效果。最好比較容易購買(本人生活城市較小,希望最好能從生活用品中獲取)
最簡單的防腐液是食鹽加明礬的溶液,比例為3:1,皮張浸泡一周左右,期間要不斷增加鹽礬(因為皮張水分析出會沖淡防腐液),直到皮板發白為止;
還有一種就是用酒精浸泡,也是一周,泡後皮張發硬,需要揉搓後才能充填標本。
G. 怎麼用酒精浸泡製作標本
你可以這樣做:
1酒精對魚體起脫水固定作用,但直接投入75%酒精中,會使蟲體變硬發脆。可先將魚體放進30%酒精中停留1小時,然後再逐次放入40%、50%、60%、70%酒精中,各停留1小時,最後放入75%酒精浸液中保存。用酒精浸漬液保存的標本比較干凈,肢體完整舒展,便於觀察。(尤其是附肢較長的標本用此法效果很好)。此法的缺點是魚體內部組織仍然較脆。為緩解魚體在酒精中浸漬的脆度,也可在酒精中滴入0.5-1%的甘油,使魚體壁變得較為柔軟些。
2魚的肚子中也要用針管注射一些酒精防止腐敗。
H. 爬行動物標本如何製作
爬行動物的標本製作,除了少數大型種類(如蟒、蛇、巨蜥、海龜等)必須製作剝制標本外,一般均製作浸制標本保存。其製作方法有以下2種。
(1)酒精浸製法
對小型蜥蜴類,先用注射器向標本體腔中注入50%~80%酒精進行處死和防腐,然後用線固定在玻璃條上,放入盛有80%酒精的標本瓶中浸泡保存。並在標本瓶外貼上標簽,寫清編號、採集日期、採集地點、採集人、製作人等項內容。
用酒精浸制時,最好由低濃度向高濃度逐步更換浸制液,使標本逐步失水,最後保存在80%的酒精中。這樣浸制的標本,雖經長期保存,但標本始終能保持柔軟,不失原形,取出後仍然可以進行解剖和製作組織切片。
(2)福爾馬林浸製法
對小型蜥蜴類,先用注射器向標本體腔中注入7%~8%福爾馬林液,進行處死和防腐,然後用線固定在玻璃條上,放入盛有20%福爾馬林液的標本瓶內進行固定。幾天後再轉入7%~8%福爾馬林液中長期保存。
對龜鱉類,要先從泄殖腔注入麻醉劑(如乙醚),待麻醉後,將頭和四肢拉出,向體內注射7%~8%福爾馬林液處死,然後固定形狀,並保存在20%福爾馬林液中。幾天後再轉入7%~8%福爾馬林中長期保存。如果放入標本瓶中,瓶外應加貼標簽。
I. 如何製作動物標本不腐爛
要製作動物的標本,保持動物標本不腐爛,一般人們採用的是物理或者化學手段。例如採用進制這塊兒。一般都是用酒精及甲醛液最為普遍。講動物標本直接浸泡於70%的酒精或者10%左右的甲醛液當中。並且對標本瓶用石蠟密封,防止保存液的政法。這樣就能夠保證動物標本不腐爛。
J. 動物器官浸泡標本怎麼製作
動物浸制標本:浸制標本是採用保存液來防腐的標本。如果保存得好,這種標本可以長期保存下去。它能清晰地顯示生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還能長期保持生物體的原來色澤。
² 准備工作
A) 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來解剖器官、神經和血管。
剪刀:用來解剖和剪除多餘的組織,製作神經標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種闊頭剪刀。
鑷子:用來夾取材料。
解剖板(蠟盤):用來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劑用。
標本瓶或標本缸:用來盛浸制標本。
大頭針:標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標本瓶內,用作綁扎標本。
塑料薄膜和紗布、蠟線:用作標本瓶封口。
B) 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爾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劑。
乙醚:麻醉動物用。
聚胺脂(馬利當)粘合劑:用作標本瓶封口。
石蠟:配製標本瓶封口蠟。
合成樟腦:用作驅蟲劑。
萘:用作驅蟲劑。
² 脊椎動物標本的製作
a) 防腐 動物整體標本浸制時,保存液不易滲入,時間一長,內臟容易腐敗,要注入保存液防腐。可用注射器套上針頭,插入草蜥的頭部、胸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爾馬林。
b) 整形浸制標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細心地從頭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遺漏。固定時解剖板或解剖蠟盤。將注射過防腐劑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頭頸下面襯墊一團棉絮,使頭部仰抬。如果要使口張開,可在口內塞入一團棉絮。將前肢、後肢、軀乾和尾部按生態擺好,用大頭針固定指、趾和尾,(見圖8),如果標本瓶短,可將尾巴彎曲。草蜥的尾容易斷,如果尾部斷脫,可以用細竹絲插入,連接斷尾,再整理姿態。用毛筆蘸40%福爾馬林,在蜥蜴皮膚上塗遍兩次。1小時以後,草蜥標本的前後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經定形硬化,拔去大頭針,取下浸在10%福爾馬林里。10%福爾馬林用作過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體內的黃液,以免正式上瓶時污染浸液。標本要浸1~3個月,中間換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發黃為止。
圖8
a) 裝瓶從10%的浸液中取出蜥蜴,用針穿好白絲線,在蜥蜴的胸部靠近前肢處和腹部靠近後肢處各穿過一條白線,將線縛在玻璃片上,在玻璃片的邊緣上打結,尾部也可綁扎一條白線,使整個標本縛扎於玻璃片上,然後製做玻璃片的墊角,安裝於玻璃片上,再裝入已洗刷干凈的標本瓶中。將標本裝入瓶後再加入保存液,蓋好瓶蓋。瓶中的保存液不宜裝得過滿,液面不能接觸瓶蓋。取樹脂膠或蠟,用毛筆蘸著填入瓶蓋與瓶身的縫隙處,直到填平為止,然後,在瓶身貼上標簽。
Ø 保存
浸制標本不宜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以防瓶口封蠟溶化,浸液揮發。也不宜放置在零度以下的地方保存,防止浸液冰凍,玻璃破裂。在搬動時,不能劇烈震動,且要放置平直,以免翻倒。
1.4.1.3 剝制標本:指導學生學會製作剝制標本的方法,知道記錄外形、處死、剝制、防腐、裝置、固定、整形等知識。動物剝制標本的製作是指脊椎動物而言,也就是說脊椎動物的大部分種類都可以製成剝制標本,但在實際應用中,主要適用於哺乳類和鳥類,以及一些不宜採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綱的大型種類,如鯨、鯊魚、海龜等。
動物的種類繁多,外部形態、軀體大小,皮膚情況等等都很不一樣,在製作過程中就必須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進行製作。例如一般鳥類的剝皮是從腹部剖開,但鸕鶿因腹部脂肪較多,在腹部開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為從背部剖開。除此之外,在製作標本的過程中也因人而異,有很多種製作方法,例如在製作鳥類標本時就有從胸部剖開和腹部剖開的區別。只要做好的標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態、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² 常用葯品
三氧化二砷(As2O3)也稱砒霜,白色無嗅無味粉末,劇毒,有防腐功能。
硫酸鋁鉀[K2SO4·Al2(SO4)3·24H2O]也稱明礬無色、透明晶體,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樟腦(C10H16O)具有防止蟲柱標本作用。
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較差。
苯酚(C6H5OH)也稱石炭酸、來蘇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殘留肌肉變質。
² 防腐劑的配製
砒霜防腐粉:主要用於爬行類、哺乳類。配製時砒霜、明礬、樟腦按2∶7∶1研成粉末,混勻即可。
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較安全,用硼酸粉、明礬粉、樟腦粉按5∶3∶2混勻即可。
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蟲及保護羽毛不致脫落的功能,主要用於鳥類。
² 常用工具和材料
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鑷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據經濟條件准備。
木工、金工工具:如鋼絲鉗、台鉗、鎯頭、電鑽、鋸等可根據條件准備。
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於吸收鳥類羽毛清洗後的水分,在剝制過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膚之間,防止粘連,並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鉛絲:用於動物標本支架。可根據動物的大小選用粗細不同的型號。
填充物:主要用於填入標本體內,可選用棉花、竹絲、麻刀、棕等。
玻璃義眼:可用來代替動物的眼睛。
針線:縫合標本剖口用。
標本台、樹枝等:固定動物標本用。
標簽、記錄動物標本的名稱、性別、採集地點等。
² 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處死
活的動物一般需在剝制前1~2小時將其處死,待血液凝固後方可進行剝皮。處死方法有以下幾種,可根據不同動物選用。
胸部壓迫。使其無法呼吸,心跳而死亡。
空氣針法。在動物的靜脈中注入少量空氣,阻斷血液循環,如家兔可從耳部注射;鳥類可從翼部內側肱靜脈中注射。
溺死。對哺乳類動物可使用。
動物剝制標本的製作是指脊椎動物而言,也就是說脊椎動物的大部分種類都可以製成剝制標本,但在實際應用中,主要適用於哺乳類和鳥類,以及一些不宜採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綱的大型種類,如鯨、鯊魚、海龜等。
動物的種類繁多,外部形態、軀體大小,皮膚情況等等都很不一樣,在製作過程中就必須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方法進行製作。例如一般鳥類的剝皮是從腹部剖開,但鸕鶿因腹部脂肪較多,在腹部開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為從背部剖開。除此之外,在製作標本的過程中也因人而異,有很多種製作方法,例如在製作鳥類標本時就有從胸部剖開和腹部剖開的區別。只要做好的標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態、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一)常用葯品
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稱砒霜,白色無嗅無味粉末,劇毒,有防腐功能。
2.硫酸鋁鉀[K2SO4·Al2(SO4)3·24H2O]也稱明礬無色、透明晶體,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腦(C10H16O)具有防止蟲柱標本作用。
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較差。
5.苯酚(C6H5OH)也稱石炭酸、來蘇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殘留肌肉變質。
(二)防腐劑的配製
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於爬行類、哺乳類。配製時砒霜、明礬、樟腦按2∶7∶1研成粉末,混勻即可。
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較安全,用硼酸粉、明礬粉、樟腦粉按5∶3∶2混勻即可。
3.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蟲及保護羽毛不致脫落的功能,主要用於鳥類。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鑷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據經濟條件准備。
2.木工、金工工具:如鋼絲鉗、台鉗、鎯頭、電鑽、鋸等可根據條件准備。
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於吸收鳥類羽毛清洗後的水分,在剝制過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膚之間,防止粘連,並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4.鉛絲:用於動物標本支架。可根據動物的大小選用粗細不同的型號。
5.填充物:主要用於填入標本體內,可選用棉花、竹絲、麻刀、棕等。
6.玻璃義眼:可用來代替動物的眼睛。
7.針線:縫合標本剖口用。
8.標本台、樹枝等:固定動物標本用。
9.標簽、記錄動物標本的名稱、性別、採集地點等。
(四)鳥類及哺乳類動物的處死
活的動物一般需在剝制前1~2小時將其處死,待血液凝固後方可進行剝皮。處死方法有以下幾種,可根據不同動物選用。
1.胸部壓迫,使其無法呼吸,心跳而死亡。
2.空氣針法。在動物的靜脈中注入少量空氣,阻斷血液循環,如家兔可從耳部注射;鳥類可從翼部內側肱靜脈中注射。
3.溺死。對哺乳類動物可使用。
(五)鳥類的剝制標本
在剝制前如果是活的,需處死;如果是死的需對軀體做如下檢查:羽毛是否完整,軀體是否腐敗。軀體是否腐敗的檢查是非常重要的。檢查方法是:用力撳拉麵頰部、腹部、嗉囊部的羽毛,如不脫落方可使用。
有的鳥類是用槍彈擊斃的,常從傷口等處流出血液或污物沾污羽毛,可用毛刷蘸水或洗滌劑清洗,然後拭去水分,用石膏粉或滑石粉撒在洗滌處,待羽毛乾燥後刷去石膏粉塊即可使羽毛蓬鬆,如一次未能完全乾燥,可重復再做一次。
鳥類標本的剝皮方法基本相同(特殊種類例外),現以家鴿為例,敘述如下:
將鳥置於桌上,胸部向上,頭部向左。分開胸部的羽毛,露出裸毛區,由胸龍骨前部的凹陷處開口,沿皮膚直剖至胸龍骨中央。開口長度應比鳥的胸寬稍大。初學者開口可適當加大一些,但不宜過大,過大在後期縫合整形時不好處理。開口的前端應露出頸部,然後用解剖刀沿鳥胸部的皮膚和肌肉之間剝離,直剝至胸部兩側的腋下。在剝皮的過程中要經常撒一些石膏粉在皮膚內側和肌肉上,以防止羽毛被血液和脂肪沾污。
向前,用解剖刀將鳥的嗉囊與皮膚分開,並露出頸部。用手握住鳥的頭部,使鳥的頸部向腹面彎曲,再用剪刀在靠近胸部處將鳥的頸部及食管、氣管一起剪斷。這時應注意:①要把頸部與皮膚完全分開後再剪,勿將頸部皮膚剪破。②如有血污要及時撒上石膏粉,不要使血污污染皮膚。③最好不要把嗉囊弄破,如不小心將嗉囊弄破時,就要及時將鳥體拿起,將嗉囊中的食物剝出,勿使食物污染羽毛。
將鳥體翻轉,使背部向上,然後把頭部和頸部翻向背上,沿皮膚將鳥的背部剝離,露出兩肩。
繼續剝離兩翅的肱骨處。將肱骨上的肌肉去掉,並在肩關節處將肱骨與鳥體分離。
繼續向背部剝離,直至腰部。在剝腰部時要背腹面同時進行,當兩腿顯露時,要將皮膚一直剝至跗跖骨之間的關節處,去掉脛骨上的肌肉,並在脛骨上端關節處剪開,使脛骨與鳥體分離。
向尾部剝離時,剝至泄殖孔時要用刀把直腸基部剪斷;剝至尾部時要將尾脂與皮膚完全分離,並用剪刀在尾綜骨末端剪斷。剪斷後內側皮膚呈「V」字形,注意不要把尾羽的羽軸根剪斷,以防止尾羽脫落。這時軀體肌肉與皮膚已完全分離。
隨後進行翼部皮膚的剝離,先將肱骨拉出直剝至尺骨。在剝尺骨時,因翼部飛羽軸根牢固的生在尺骨上,要用手指緊貼羽軸根將翼部皮膚與尺骨完全分離,一直剝至腕骨,然後將尺骨橈骨上的肌肉全部清除干凈。
在做展翅標本時,就不能用上述方法剝離兩翅。因為把尺骨上的羽根與尺骨分離後,在展翅時,飛羽失去支撐就會下垂,無法使飛羽張開。因此在做展翅標本時,要在尺骨內側切開皮膚,將尺骨、橈骨上附著的肌肉去除後,再沿皮膚切口縫合。
兩翅剝離後,最後進行頭部的剝離。先拉頸部,使頸部的皮膚向頭部翻過,逐漸剝離露出枕骨。這時在枕骨兩側會出現呈灰褐色的耳道,用解剖刀緊靠耳道基部將其割斷,或用尖頭鑷子沿耳道基部將其拉出。再向前剝去,兩側會出現暗黑部分,這就是鳥的眼球,用解剖刀把眼瞼邊緣薄膜割開,用鑷子將眼球取出(注意不要割破眼球和眼瞼),同時觀察虹膜顏色以備安裝義眼時按此著色。
在枕孔周圍,用剪刀將枕孔擴大,並剪下頸部。同時沿下頜骨兩內側剪開肌肉,拉出鳥舌,將頭部肌肉剔除干凈。用鑷子從擴大的枕孔中伸進顱腔;夾住腦膜把腦取出。這樣,整個剝離過程就完成了。
有些鳥類。如啄木鳥、鴨等頭大頸細,頭部骨骼無法從頸部皮膚中翻出時,可先剪除頸項,然後從外部沿枕部剖開一小口(大小視鳥頭大小而定)將頭骨從小口中翻出,挖出耳道、去除眼球肌肉等。做完除腐處理,安裝完義眼後,再將小口縫合即可。
鳥體剝好後應再檢查一遍,將附在皮膚上的肌肉、脂肪等清除干凈,刷去剝制過程中撒在皮膚上的石膏粉,縫合在剝離過程中不小心割破的皮膚(從內面縫)
鳥類軀體經剝皮後,其皮膚內側必須馬上進行防腐處理。在防腐處理過程中,逐漸將把有羽毛的一側翻回到體表,恢復原形。防腐及復原步驟如下:
首先在眼窩、腦顱腔、下頜部分塗上三氧化二砷防腐膏(砒霜膏),用兩團如同眼球一樣大小的棉球填入眼眶,並在適當的位置上裝好義眼,再在頸部皮膚內側用毛筆刷上防腐膏,逐步把頭部翻轉過來(注意不要強拉,以免頸項部羽毛脫落)。
其次,在兩腳脛骨上塗上防腐膏,並在脛骨上纏上棉花,上大下小。和原來小腿上的肌肉一樣;同時在小腿內側、尾部、兩翅內側等部位全部塗遍防腐膏後,即可將其皮膚完全翻回原樣。
(六)鳥類姿態標本的填充
鳥類標本的填充方法有多種,現將比較簡便、易於掌握、效果較好的方法介紹如下:
1.支架製作及安裝
填充前,應先在鳥體內安裝支架以便支撐鳥體。支架用鉛絲製作,鉛絲的粗細視鳥體大小而定
取兩段鉛絲,一段為鳥喙到趾端長度的1.3倍(以鳥體仰卧伸直時為准),另一段較前者長3~6厘米,按下圖順序絞合,彎製成支架(絞合處要絞緊)。絞合時1、3,要對齊,短者4到絞合處的長短以鳥喙到鳥原龍骨前端長為准。a~a′為鳥胸寬的1/2,a~b和 a′~b′為鳥胸高的 2/3。
支架製成後將四個端點用鉗子鈄剪一下形成一個銳尖,並在0~4上纏上棉花,粗細比原頸部略小。將1、3兩端分別從兩腳脛骨與跗跖骨關節間的後側,向腳跟方向插入,由腳掌部穿出,同時將2端插入尾部,由尾部腹面中央穿出,以支撐尾羽。
盡量將1、2、3端鉛絲向後移,使4端穿入頸部,由腦顱腔插入鳥上喙尖部,並使4端向鳥腹部彎曲一點,這樣鳥頭部就不會搖動。最後調整鉛絲支架的位置,使鳥體符合原剝制前的長度,鉛絲絞合的中心點(即原來的0點)位於原鳥體龍骨前端位置。
市場上出售的義眼大部分是透明玻璃的,中間只有一個大小不等的黑點(即瞳孔),這時我們就要根據鳥的虹膜顏色,在義眼背面用油畫色(也可用廣告色)塗上相應顏色,然後再熔一點石蠟將顏色蓋上。如果義眼未在防腐過程中安裝,也可在整形時安裝。安裝方法類似我們系扣子一樣。
2.鳥類標本的填充
將已安裝好支架的鳥皮仰放於桌上,首先在支架下面(支架與背部皮膚之間)填充填充物(棉花、竹絲等),順次為尾、腰、背。在背部填充時一定要保持填充物的平整,填充厚度約為胸高(活體時)的1/3左右,這樣才能使製成的鳥體標本不致背部凹凸不平和有鉛絲支架的痕跡。填充背部時還要注意靠近頸部的填充,填少會出現凹陷,填多會凸起,都會影響標本的美觀。
在頸部要用一長條棉花,用鑷子直送到鳥的下頜處,其一使鳥的頸項呈橢圓形,其二是用來補充下頜處舌和肌肉的空缺,頸的兩側也要適當充填一些填充物,以代替氣管等。填好背部及頸項後,將鳥的肱骨拉出,放於支架上方(靠近鳥腹面),肱骨近似和支架中軸平行,放好後可將鳥體翻轉過來,觀察一下雙翅位置是否合適,及背部填充是否平坦等。
然後將鳥體腹面向上放好,在肱骨上方壓上重物,不使翅移動,並將鳥雙腿稍稍向上翹起,再根據鳥活體時情形繼續填充腹部與尾部。填充時要比原鳥活體時多填一些,以備鳥皮膚乾燥後收縮。同時要注意在鳥小腿兩側要填一些填充物,以使鳥體兩側豐滿。
填充的總體原則是要使標本符合原來鳥的生態,所以在做鳥標本前最好要多觀察,對鳥的各部分位置,如頸長、身長、翼長、翅尾之間長度等要先量好,並做記錄,以做參考。填充後要將鳥體的開口縫合,填充工作就完成了。
關於標本整形在此就不再多述,原則仍要符合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