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物都有什麼種類
1、爬行動物
爬行類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
2、哺乳動物
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的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
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2種類型。
3、兩棲動物
兩棲綱Amphibia是一類原始的、初登陸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眾多,混合型血液循環。其個體發育周期有一個變態過程,即以鰓(新生器官)呼吸生活於水中的幼體,在短期內完成變態,成為以肺呼吸能營陸地生活的成體。
4、魚類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5、鳥類
鳥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僅保留右體動脈弓,左體動脈弓退化。骨多空隙,內充氣體。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輔助呼吸的氣囊。我國的鳥類分為游禽、涉禽、攀禽、陸禽、猛禽、鳴禽六大類
⑵ 動物的分類
動物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的,一般來說只要某幾種動物,有共同點就可以歸為一類,比如說可以按:
1.會不會飛分,會飛的一類,不會飛的一類
2.有沒有羽毛分
3.水生還是陸生分
4.胎生還是卵生分
5.用什麼器官呼吸分,目前較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有無脊椎骨分
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大約有150萬種.可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1.無脊椎動物中包括:原生動物、扁形動物、腔腸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線形動物八大類.所以無脊椎動物佔世界上所有動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五大種類.
生物分類有界、門、綱、目、科、屬、種
在動物界之下,共38個門如下:
1 原生動物門 全都是單細胞動物,是最原始的動物,其中我們熟悉的有眼蟲、草履蟲
2 中生動物門 結構簡單的內寄生動物,有記錄的種類不多
3 多孔動物門 又稱海綿動物門.海綿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4 扁盤動物門 到目前為止,此門被絲盤蟲一種動物獨占~厲害,不得不服~
5 古杯動物門 顧名思義,「古」意思是此類動物已滅絕了,「杯」就是說它們長得像杯子
6 腔腸動物門 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說了
7 櫛水母動物門 也有人把這個門歸入腔腸動物門,作為櫛水母綱
8 扁形動物門 有渦蟲、吸蟲、絛蟲等我們常聽說的寄生蟲
9 螠蟲動物門 海洋底棲動物,身體呈柱形或長囊形
10 舌形動物門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蟲,分類地位尚難確定
11 奇怪動物門 在1994年新發現的一類動物,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
12 紐形動物門 比扁形動物略高等的類似動物
13 顎胃動物門 體形很小,生活在淺海的細沙中,人們了解得不多
14 線蟲動物門 一個龐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長過的——蛔蟲
15 腹毛動物門 身體腹面長有纖毛的一類動物
16 輪蟲動物門 很小,與原生動物類似
17 線形動物門 與線蟲動物類似的一類動物
18 鰓曳動物門 生活在靠近兩極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棲動物,有記載的種類極少
19 動吻動物門 和鰓曳動物類似
20 棘頭蟲動物門 身體前端有吻的一類動物
21 鎧甲動物門 198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門,目前沒有準確分類
22 內肛動物門 苔蘚狀的小動物
23 環節動物門 蚯蚓、螞蟥、沙蠶……都是身體呈環節狀,這還用說?
24 星蟲動物門 與前面說的螠蟲動物相似
25 軟體動物門 包含有大量常見動物,我將在後面詳細解說
26 軟舌螺動物門 已滅絕
27 緩步動物門 很強的一類動物,能忍受高溫、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和高壓
28 有爪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狀,足呈圓柱形,末端有爪,近乎滅絕
29 節肢動物門 動物界中種類佔三分之二以上的動物,留到下面介紹這個龐大的家族
30 腕足動物門 有時你會在街頭地攤上看見一些像貝殼的化石就是這類動物留下的
31 外肛動物門 曾經與內肛動物為同一門合稱苔蘚動物,現已分開
32 帚蟲動物門 又一個很小的門,又是只有10幾種動物,又都是海洋底棲動物
33 古蟲動物門 在5.3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中早就滅絕了,在近幾年才發現
34 棘皮動物門 一個我們熟悉的門,有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
35 須腕動物門 沒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動物,生活在深海中,分類地位有爭議
36 毛顎動物門 只有50種左右,還是海洋動物
37 半索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形,有人將它們歸入脊索動物門
⑶ 動物的分類有哪些
生物分類有界、門、綱、目、科、屬、種
在動物界之下,共38個門如下:
1
原生動物門
全都是單細胞動物,是最原始的動物,其中我們熟悉的有眼蟲、草履蟲
2
中生動物門
結構簡單的內寄生動物,有記錄的種類不多
3
多孔動物門
又稱海綿動物門。海綿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4
扁盤動物門
到目前為止,此門被絲盤蟲一種動物獨占~~~厲害,不得不服~~
5
古杯動物門
顧名思義,「古」意思是此類動物已滅絕了,「杯」就是說它們長得像杯子
6
腔腸動物門
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說了
7
櫛水母動物門
也有人把這個門歸入腔腸動物門,作為櫛水母綱
8
扁形動物門
有渦蟲、吸蟲、絛蟲等我們常聽說的寄生蟲
9
螠蟲動物門
海洋底棲動物,身體呈柱形或長囊形
10
舌形動物門
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蟲,分類地位尚難確定
11
奇怪動物門
在1994年新發現的一類動物,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
12
紐形動物門
比扁形動物略高等的類似動物
13
顎胃動物門
體形很小,生活在淺海的細沙中,人們了解得不多
14
線蟲動物門
一個龐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長過的——蛔蟲
15
腹毛動物門
身體腹面長有纖毛的一類動物
16
輪蟲動物門
很小,與原生動物類似
17
線形動物門
與線蟲動物類似的一類動物
18
鰓曳動物門
生活在靠近兩極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棲動物,有記載的種類極少
19
動吻動物門
和鰓曳動物類似
20
棘頭蟲動物門
身體前端有吻的一類動物
21
鎧甲動物門
198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門,目前沒有準確分類
22
內肛動物門
苔蘚狀的小動物
23
環節動物門
蚯蚓、螞蟥、沙蠶……都是身體呈環節狀,這還用說?
24
星蟲動物門
與前面說的螠蟲動物相似
25
軟體動物門
包含有大量常見動物,我將在後面詳細解說
26
軟舌螺動物門
已滅絕
27
緩步動物門
很強的一類動物,能忍受高溫、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和高壓
28
有爪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狀,足呈圓柱形,末端有爪,近乎滅絕
29
節肢動物門
動物界中種類佔三分之二以上的動物,留到下面介紹這個龐大的家族
30
腕足動物門
有時你會在街頭地攤上看見一些像貝殼的化石就是這類動物留下的
31
外肛動物門
曾經與內肛動物為同一門合稱苔蘚動物,現已分開
32
帚蟲動物門
又一個很小的門,又是只有10幾種動物,又都是海洋底棲動物
33
古蟲動物門
在5.3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中早就滅絕了,在近幾年才發現
34
棘皮動物門
一個我們熟悉的門,有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
35
須腕動物門
沒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動物,生活在深海中,分類地位有爭議
36
毛顎動物門
只有50種左右,還是海洋動物
37
半索動物門
身體呈蠕蟲形,有人將它們歸入脊索動物門
⑷ 自然界中動物的種類很多,大約有多少種
在自然界中動物的種類大約有150萬種,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還有大家熟悉的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大約130多萬種無脊椎動物。
科學家曾經估計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有150萬,隨著科學研究的深人,這個數字已上升到3000萬~5000萬。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生活著全世界半數以上的物種。就目前而言,地球上已經被定義、命名的生物約有1000萬種左右,然而許多學者估計,全世界仍舊還有1000萬種生物未被定義、命名,甚至尚未被人發現。
(4)動物的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世界各種科學雜志中,每年都報道發現千百個昆蟲新種,這就說明,我們對昆蟲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1931年時,人們一共知道有80000種蝶蛾類動物,而到1942年,人們又發現了1萬種新的。有些動物學家推測,自然界中可能還有200萬種昆蟲不為人所知。
在脊椎動物中,對魚類的研究也很不夠。1938年在南非沿岸,偶然捕捉到了一條奇怪的大魚,魚身上發出美麗的藍色光焰,漁夫們把這條魚送到了一個地方博物館,在沒有進行詳細研究的情況下,把這條魚的外皮製成了標本。
後來當專家們研究了它的標本和頭骨以後,才發現這條魚非同尋常,它不但獨立地屬於一個新科,而且屬於一個新的種屬,這一目中的魚類早被認定在幾百萬年前就已經絕跡了。
⑸ 動物的分類
動物的分類中爬行類動物、飛禽類動物、哺乳類動物、昆蟲類動物、 家禽類動物、魚類動物、食肉類動物相關介紹如下:
1、爬行類動物: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兩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
2、飛禽類動物:飛禽以植物種子、昆蟲、田鼠或蛇等為食,多數對人類有益。我們要保護益鳥。它們中間有擅長遠距離按季節遷移的候鳥,也有小范圍定居的留鳥,這是動物界的一大類。
3、哺乳類動物: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功能行為最為復雜的最高級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
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和雜食3種類型。
4、昆蟲類動物: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5、家禽類動物:家禽是指人工豢養的鳥類動物,主要為了獲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為其他用處。一般為雉科和鴨科動物,如雞、鴨、鵝等,也有其他科的鳥類如火雞、鴿、鵪鶉和各種鳴禽的。家禽除提供人類肉、蛋外,它們的羽毛和糞便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6、魚類動物: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
7、食肉類動物: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的一類動物。俗稱猛獸或食肉獸。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2大齒尖在咬合時好似鍘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鋒利,起穿刺作用。
(5)動物的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動物分類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是動物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單由於動物種類繁多,由於某一些類群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另外有一些新的類群被發現,放在原有的各門中均覺不合適,索性新建立為單獨的一門,如櫛水母動物門,即由於發現了櫛水母動物等。
⑹ 動物有哪些種類
一、按生活環境來分可分為: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棲動物。
陸生類動物--陸生動物指在陸地生活的動物,絕大多數都呼吸空氣。如羚羊、斑馬。
水生動物--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大多數水生動物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水生動物,也有像鯨魚和水生昆蟲之類由陸生動物轉化成水生動物的水生動物,後者有的並不靠水中的溶解氧來呼吸。如揚子鱷。
兩棲動物--是一類原始的、具五趾型的變溫四足動物,皮膚裸露,分泌腺眾多,混合型血液循環。其個體發育周期有一個變態過程,即以鰓(新生器官)呼吸生活於水中的幼體,在短期內完成變態,成為以肺呼吸能營陸地生活的成體。如青娃,娃娃魚(大鯢),蠑螈等。
二、按等級分可分為:高等動物,低等動物。
高等動物--一般指的是身體結構復雜、組織和器官分化顯著並具有脊椎的動物,也就是說,一般我們把自然界的動物分為兩大類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例如人。
低等動物--低等動物是指身體結構簡單,組織及器官分化不顯著,沒有脊椎的無脊椎動物。
三、按形態來分可分為兩種: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例如水螅、海葵、水母等。
脊椎動物--是指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索動物的一個亞門。數量最多、結構最復雜,進化地位最高,由軟體動物進化而來。如海馬。
無脊椎動物--是背側沒有脊柱的動物,它們是動物的原始形式。其種類數占動物總種類數的95%。如蜜蜂、蒼蠅、蚊子、螞蟻、蟑螂等。
四、按食性可分為四種:肉食性動物、植食性動物、食腐性動物、雜食性動物。
肉食性動物--是指以捕捉其他動物為食料的動物。如鯊以捕捉其他魚類為食,鷹、獅等禽獸以其他獸類、鳥、蛇、魚及昆蟲等動物為食料。
植食性動物--是主要攝食活的植物,包括攝食植物的葉、種子和果實,吸取植物葉汁及真菌的動物。如雞、鴨、牛、豬、羊、馬, 兔、各種魚類。
食腐性動物--食腐性是指以動物屍體為食料的一種食性。有蠅類的幼蟲、馬糞金龜子、埋葬蟲,大型的食腐動物主要有禿鷲、鬣狗、高山兀鷲等。
雜食性動物--它們和人一樣,即吃植物性食物也吃動物性食物。
五、按哺乳方式可分為兩種:哺乳動物、非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的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如豬,人,狗。
非哺乳動物--除去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如鱷魚、龜、蜥蜴、蛇等。
⑺ 動物有哪些分類
動物的分類中爬行類動物、飛禽類動物、哺乳類動物、昆蟲類動物、 家禽類動物、魚類動物、食肉類動物相關介紹如下:
1、爬行類動物: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兩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
2、飛禽類動物:飛禽以植物種子、昆蟲、田鼠或蛇等為食,多數對人類有益。我們要保護益鳥。它們中間有擅長遠距離按季節遷移的候鳥,也有小范圍定居的留鳥,這是動物界的一大類。
3、哺乳類動物:多數哺乳動物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功能行為最為復雜的最高級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
哺乳動物可分為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和後獸亞綱。哺乳動物分布於世界各地,營陸上、地下、水棲和空中飛翔等多種生活方式;營養方式有草食、肉食和雜食3種類型。
4、昆蟲類動物: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
5、家禽類動物:家禽是指人工豢養的鳥類動物,主要為了獲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為其他用處。一般為雉科和鴨科動物,如雞、鴨、鵝等,也有其他科的鳥類如火雞、鴿、鵪鶉和各種鳴禽的。家禽除提供人類肉、蛋外,它們的羽毛和糞便也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6、魚類動物: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部分不同染色體數目的雜交的後代依然有生育能力。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魚類分為兩個總綱:無頜總綱及有頜總綱。
7、食肉類動物: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的一類動物。俗稱猛獸或食肉獸。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2大齒尖在咬合時好似鍘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鋒利,起穿刺作用。
(7)動物的種類有哪些擴展閱讀:
動物分類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是動物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單由於動物種類繁多,由於某一些類群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另外有一些新的類群被發現,放在原有的各門中均覺不合適,索性新建立為單獨的一門,如櫛水母動物門,即由於發現了櫛水母動物等。
⑻ 動物的種類有哪些
動物種類脊椎動物中包括:魚類,爬行類,鳥類,兩棲類,哺乳類等五大網類無脊椎動物中包括:原生動物,扁形動物,腔腸動物,棘皮動物,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線形動物八大類.所以無脊椎動物佔世界上所有動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甲殼類 總共150萬種,其中昆蟲佔100萬種,哺乳動物40萬種
⑼ 動物的類別有哪些
動物種類世界上的動物種類繁多,已經被人們描述過的大約有150萬種。根據動物細胞的多少及身體的形態結構,分為20多個不同的動物門。其中,種類較多、在進化上有一定地位、與人類關系比較密切的有:原生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形動物門、環節動物門、軟體動物門、節肢動物門、棘皮動物門、半索動物門和脊索動物門。在這11門動物中,節肢動物佔85%,它們不僅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而且與人類關系也最為密切。
扁形動物三胚層無體腔動物。身體扁平,兩側對稱。體壁由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組成。體內無體腔,消化系統有口無肛門。扁形動物大約有6000多種,有營自由生活的,如各種渦蟲,也有營寄生生活的,如各種吸蟲和絛蟲,其中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有:血吸蟲、薑片蟲、華枝睾吸蟲、豬肉絛蟲、細粒棘球絛蟲等。這些寄生蟲吸取人體營養,分泌毒素,損害人體健康,要注意防除。
線形動物三胚層具初生體腔的動物。多數種類身體細長圓筒形,消化系統體前有口,體後有肛門,在體壁以內還有與外界不相通的初生體腔。寄生種類多,對人畜危害大,蛔蟲、蟯蟲、鉤蟲、絲蟲等,都是常見的寄生線蟲。預防寄生蟲病要搞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不要隨地大小便,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燙。家中切生菜和切熟菜用的砧板要分開,以防寄生蟲卵進入人體。
原生動物身體僅由一個細胞構成,它能夠運動和進行一切生命活動。這一個細胞的身體分化出各種細胞器,來執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比如:纖毛是草履蟲的運動器;伸縮泡是排泄細胞器;口溝是攝食器等等。原生動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動物,它們的身體都很小,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一般認為,這類動物大約有3萬多種,多數生活在液體環境和潮濕的土壤中。有寄生生活的,如瘧原蟲、阿米巴原蟲。也有自由生活的,如草履蟲、眼蟲和變形蟲等。
腔腸動物低等的多細胞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外胚層、內胚層和內、外胚層間非細胞結體腔的動物。兩側對稱,三胚層,具有中胚層及中胚層形成的真體腔。體表多具剛毛,有的具疣足,剛毛和疣足為運動器官。多具密閉式循環系統,排泄器官為後腎管。環節動物有8700餘種,它們生活於海水、淡水或陸地上潮濕的土壤中,是結構較高等的蠕形動物,除了蚯蚓外,還有螞蟥、沙蠶、螠蟲等。蚯蚓能改良土壤,凈化垃圾,增加土壤肥力。它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近年來,國內外人工飼養蚯蚓作為有禽飼料,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軟體動物身體柔軟具有貝殼的動物。軟體動物的身體由頭、足、內臟團三部分組成,體外有堅硬的貝殼保護。貝殼是由包在內臟團外面的叫外套膜的柔軟組織分泌形成的。有一種叫珍珠貝的軟體動物,其外套膜在沙粒或其他異物進入以後,還能分泌珍珠質形成珍珠。軟體動物種類很多,現存8萬余種,是僅次於節肢動物門的第二大門。除了蝸牛、田螺、河蚌、牡蠣、貽貝等有殼類以外,烏賊、章魚等也屬軟體動物。它們沒有堅硬的外殼。而有輕松的內骨骼——海螵蛸,這是與其高速運動相適應的結構。
魚類脊椎動物亞門中水中生活的一大類群。身體多數被有鱗片,以鰭游泳,用鰓呼吸,體內多數有鰾,心臟具一心耳和一心室,血液循環為單循環。卵生或卵胎生。體溫不恆定。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個水域。全世界約有2萬余種,我國海洋和淡水魚類約2000餘種。魚肉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是人類優質動物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兩棲類脊椎動物亞門中水陸兩棲動物。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為成體,成體具五趾型附肢,多數棲於陸上,用肺呼吸。皮膚裸露,粘腺發達,有輔助呼吸作用。心臟分兩心耳一心室,血液循環為不完全的雙循環。體溫不恆定,卵生。全世界有近3000種,我國約有210種,例如魚螈、大鯢、青蛙、蟾蜍等,都是其典型代表種類。
爬行類脊椎動物亞門中一類適於陸生的動物。皮膚乾燥,缺乏腺體,而具角質鱗片或骨板,用肺呼吸。心臟由兩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兩心室構成(鱷類的心室有發達的隔壁,將心室完全隔成左右兩部分)。除鱷類為完全雙循環外,多數種類仍為不完全的雙循環。體溫不恆定,卵生或者卵胎生。個體發生中,有羊膜出現。全世界約有5700種,我國約有315種。龜、鱉、蛇、蜥蜴、揚子鱷等,都是典型的代表種類。
鳥類脊椎動物亞門中營飛翔生活的一大類群眾。身體被有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薄而輕,有癒合現象。骨內多空隙,並充滿氣體。呼吸器官除具肺以外,還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氣囊,用以輔助肺行雙重呼吸。心臟具兩心耳和兩心室,為完全的雙循環。體溫恆定,卵生,胚胎外被羊膜。鳥類分布於全球,世界上現存鳥類9021種,估計約1000億只。我國到1981年底統計,已知有1183種,是世界上擁有鳥類種類最多的國家。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在消滅農林害蟲、維持生態平衡、給人們提供優質的動物蛋白質以及美化生活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保護鳥類,並使其發展繁衍。
哺乳類脊椎動物亞門中最高等的一類動物,通稱「獸類」。體表具毛,身體一般分為頭、頸、軀干、尾和四肢五個部分。體腔內以肌肉性的膈分為胸腔和腹腔。牙齡因功能不同而分化為門齒、犬齒、前臼齒和臼齒。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心臟分為兩心耳和兩心室,為完全的雙循環。除單孔類為卵生外,其餘均為胎生,並以乳汁哺育幼兒,故名哺乳動物。全世界哺乳動物約4200種,我國約有400餘種。此類動物與人類關系密切,除少數危害人類健康外,絕大多數對人類有益,例如可役用、食用、葯用和工業用等。
昆蟲具有6足4翅的動物。這類動物最突出的特徵是具有6條腿,多數種類還具有2對翅,因此,這類動物運動迅速,善於飛行。根據它們翅的質地、口器的類型、發育變態等情況,又分成許多目,如蝴蝶屬鱗翅目;金龜子屬鞘翅目;蝽蟓屬半翅目;蜜蜂屬膜翅目;蒼蠅屬雙翅目等。有的昆蟲對人類有益,比如家蠶、蜜蜂被稱為經濟昆蟲;赤眼蜂、蜻蜓、七星瓢蟲等,被稱為天敵昆蟲。有的昆蟲對人類有害,比如蒼蠅、蚊子、臭蟲、蟑螂等,被稱為醫學昆蟲;蝗蟲、螻蛄等被稱為農業害蟲。
棘皮動物身體呈次生性輻射對稱,體表具棘、棘鉗和皮鰓,具發達的體腔和水管系統,全部生活在大海之中。棘皮動物的種類很多,有海百合、海星、海膽、海參和蛇尾五大類。它們食性多樣,再生能力很強。棘皮動物有一定的經濟意義,我國沿海有20多種海參可供人類食用,海膽卵也是比較高級的食品,棘皮動物的骨骼可作肥料,但海盤車是貝類養殖業的重要敵害,海膽能嚙食海帶及裙帶菜,對海藻養殖亞危害大。
脊索動物動物界最高等的一門動物。脊索動物具有三大特點:具有脊索、背神經管和咽鰓裂。這三大特點是以上無脊椎動物所不具備的。現存脊索動物大約有4.1萬種,根據脊索存在的情況,人們將脊索動物門分成三個亞門:尾索動物亞門,如海鞘;頭索動物亞門,如文昌魚;脊椎動物亞門,如魚、蛙、龜、雀、大象等等。脊椎動物都具有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它們的個體一般比較大,是人類動物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根據它們的生活環境、外形特徵、內部結構,人們又將它們分成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其中哺乳綱為脊索動物中最高等的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