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動物屬於兩棲動物
最簡單通俗的理解就是可以在陸地上爬行,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的動物叫兩棲動物。
我們常見的烏龜類動物大多數都是兩棲動物。還有蛙類的。
2. 以下動物屬於兩棲動物的是()A.大鯢B.中華鱘C.鱷魚D.
青蛙、蟾蜍,蠑螈及大鯢(又稱娃娃魚)等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屬於兩棲動物,而鱷魚屬於爬行動物.
故選:d.
3. 兩棲動物是哪些
兩棲動物(學名:Amphibia)擁有四肢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的皮膚裸露,表面沒有鱗片(一些蚓螈除外),毛發等覆蓋,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體的濕潤;其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進行呼吸,長大後用肺兼皮膚呼吸。兩棲動物可以爬上陸地,但是一生不能離水,因為可以在兩處生存,稱為兩棲。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
地球上現存的兩棲動物的物種較少,目前正式被確認的種類約有4350種,分無足目、無尾目和有尾目三目。典型代表是:青蛙,大鯢(娃娃魚),蠑螈,蟾蜍,魚螈,鰻螈,泥螈,洞螈,肥螈極北小鯢,蚓螈,虎螈,姬蛙等等.
4. 什麼動物是兩棲動物
常見的兩棲動物有青蛙、雨蛙、樹蛙、蟾蜍、大鯢、小鯢、蠑螈等。
1、非洲樹蛙科有16~19屬200~300種,分布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並有一個特有種分布在塞席爾群島。非洲樹蛙體型很小,既有樹棲也有路棲,還有穴居成員,其中不少種類喜歡生活於沼澤地區,攀附在蘆葦等植物上。
2、盤舌蟾科有4屬15種,其舌為圓盤狀而不能伸出。盤舌蟾屬Discoglossus分布於歐洲、北非和中東,半水生性,色彩比較鮮艷。鈴蟾屬Bombina分布於歐洲到東亞一帶,是我國最原始的無尾目,有毒,腹部顏色鮮艷,遇到危險時露出腹部的警戒色。
3、蠑螈科是蠑螈亞目的進步成員,有14屬60餘種。蠑螈科中的4個屬為陸生,它們分布於歐洲、北非和中東,其餘的10個屬主要為水生,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其中在亞洲有少數種類進入熱帶、亞熱帶地區,是有尾目中分布最廣的一類。
4、小鯢科有9屬35種,我國就有7屬15種。小鯢科成員體型很小,身長不超過25厘米。小鯢科依生活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大類群,一類為陸棲,包括小鯢、極北鯢、爪鯢等,生活於林間潮濕的地面,僅在繁殖棲回到溪流中;另一類為水棲,包括北鯢、山溪鯢等,多生活在寒冷山溪中,不遠離水源。
5、吻蚓科分布於南美洲的北部地區,有2屬9種。吻蚓科擁有最多的原始特徵,如保留有尾部,口開在頭的前方,頭骨數量多,眼相對比較大,觸突與眼相連,鱗很多和身上的環褶上又有很多小的褶子等。吻蚓科為卵生,幼體有小的外鰓,在水中生活,變態為成體後返回土壤中。
(4)哪些動物屬於兩棲動物擴展閱讀
兩棲動物3個目的體形異,它們的防禦、擴散、遷移的能力弱,對環境的依賴性大,雖然有各種生態保護適應,但比其它綱的脊椎動物種類仍然較少,其分布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平原、丘陵、高山和高原等各種生境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最高分布海拔可達5000米左右。它們大多晝伏夜出,白天多隱蔽,黃昏至黎明時活動頻繁,酷熱或嚴寒時以夏蟄或冬眠方式度過。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沒有防禦敵害的能力,魚、蛇、鳥、獸都是它們的天敵。
5. 兩棲動物有哪些(十種以上)
常見的兩棲動物:雨蛙、樹蛙、蟾蜍、大鯢、蠑螈、蚓螈、吻蚓、魚螈、山鱉、石蛙、和鯢魚等等。
兩棲動物是擁有四肢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的皮膚裸露,表面沒有鱗片(一些蚓螈除外),毛發等覆蓋,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體的濕潤;其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進行呼吸,長大後用肺兼皮膚呼吸。
兩棲動物可以爬上陸地,但是一生不能離水,因為可以在兩處生存,稱為兩棲。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現在大約有七千多種兩棲動物。兩棲動物是冷血動物。兩棲動物由魚類進化而來。
長期的物種進化使兩棲動物既能活躍在陸地上,又能游動於水中;與動物界中其他種類相比,地球上現存的兩棲動物的物種較少,目前正式被確認的種類約有4350種,分無足目、無尾目和有尾目三目。
(5)哪些動物屬於兩棲動物擴展閱讀
兩棲動物的特徵
1、變態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
2、成體大多數生活在陸地上,少數種類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3、皮膚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賴於濕潤的的環境,有輔助呼吸的作用。
4、心臟兩心房,一心室,血液為混合血,不完全的雙循環。
5、體溫不恆定,是變溫動物。
6、體外受精,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胚胎沒有羊膜;
6. 請問兩棲動物包括哪些動物
山龜、山鱉、石蛙、和鯢魚(娃娃魚)
蟾蜍
龜
鱷魚
蜥蜴
蛇
身體表面裸露(沒有毛、鱗、甲等覆蓋)是兩棲動物身體的特徵,卵生、變態是兩棲動物在繁殖和生長發育方面的特徵。凡是具有這兩方面特徵的動物,都屬於兩棲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