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堰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十堰市國土廣闊,地形復雜,生物資源南北兼有。共有動植物3000多種,是湖北省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1)植物資源 據1989年調查,全市野生木植物113科,337屬,1470種,其中喬木702種,灌木644種,藤本植物124種。植物資源中,珍稀名貴品種,現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8種。國家一類保護的有珙桐、禿杉、水杉等3種,水杉為世界稀有,被稱為「活化石」;二類保護的有銀杏、杜仲、金錢松等15種;三類保護的有華榛、青檀、天麻等21種。林存量和優勢樹種較多是本市植物資源的又一特色。全市活立木蓄積量1995年有1869.6萬立方米,優勢樹種有40多個,最突出的是殼斗科植物,即櫟類資源。其中黑木耳是本市利用櫟類資源生產的傳統骨幹林特產品,產量、質量在全省占絕對優勢。 (2)動物資源 十堰市的動物資源豐富。僅受到國家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達100多種,其中受國家重點保護的61種,受湖北省重點保護的58種,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等14種,二級保護的有獼猴、毛冠鹿、紅腹角雉等17種。動物資源的另一大類為水生動物,共有92種,既有大量的普通魚種,也有內陸水域少有的哺乳類水生動物和水陸兩棲動物,如水貂、大鯢等;十分珍貴的奇特魚種,如五色魚、多鱗鏟井魚。大鯢、水貂等許多品種為國家保護的水生動物。動物資源豐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蟲、益鳥、益獸的數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種,家養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共有6科、83個品種。全國六大良種之一的鄖巴黃牛,營養價值尤其葯用價值極高的白羽烏雞以及生長快、個體大、肉味鮮美的馬頭山羊等為良種家畜、家禽的典型代表。 (3)葯用生物資源 中葯材是十堰市生物資源的一大優勢。據1986年全國中葯材資源普查,本市葯用生物達250科,1360種。其中植物類178類、1211種。動物類72科、128種,礦物類21種,總儲量55萬噸。國家規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本市就有235種,佔64.7%,是全國重點葯材產區之一。珍稀明貴葯材有金釵、麝香、熊膽、天麻等20餘種;地道葯材有棗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種。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十堰市礦產資源豐富,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是開發十堰,建設十堰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綠松石、金、銀、石煤、稀土、鋼、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琉鐵、磷、重晶石、天青石、瓷土、滑石、石膏、石灰石、砂金、鈾、鉀、鉬、鈦等50多種。經地質部門認定,可供開發利用的有7類38個礦床。其中以金、銀、銻、石煤、稀土、綠松石等礦引人注目。竹山縣銀洞溝的湖北銀礦是全省黃金和白銀的主要產地之一。為全國八大金銀礦之一。十堰地域所產綠松石,馳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質地細膩。珍貴的綠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的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塑像,就是用雲蓋石雕塑。 天然貨幣黃金白銀:全市金、銀礦藏豐富,主要分布於鄖縣、竹山和漢江沿岸。湖北銀礦位於竹山縣北部,白銀的總儲量為929噸,黃金的總儲量為9.5噸,在我國屬於大型銀礦。湖北省地質五大隊又在鄖縣鮑峽的東河探明一個銀金礦藏,儲量不少於竹山縣境內的湖北銀礦的藏量。砂金資源主要分布在漢江沿岸,尤其是鄖縣境內分布極廣,沿漢江的五峰、安城、青曲、遼瓦、城關、青山、茶店、細峪等地,因此鄖縣素有「黃金之鄉」的美稱,年淘金產量近千兩。唐代和宋代的文獻中有「漢江兩岸採金甚盛」的記載。 礦物蘭石棉:是全國乃至世界少有的礦物。鄖縣石棉礦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家蘭石棉礦,儲量大、質量高,僅細峪、元山礦區儲量達千噸以上,常年開采量僅30至50噸。暢銷於化學、紡織等工業部門。出口日本、朝鮮、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用蘭石棉和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製成的復合材料,用於飛機、雷達、導彈、航天等工業部門。 重晶石:目前已探明的重晶石礦,主要分布在鄖西和竹山兩縣。鄖西縣儲量達11萬噸,其品位高達12.5%~99.5%;竹山縣儲量在30萬噸以上,鄖西縣利用重晶石生產的白色顏料立德粉,暢銷歐、亞、美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地質部門又在竹溪縣天寶鄉發現儲量豐富的重晶石礦,品位高達80%以上,有待開采利用。重晶石常用於鑽探、化工、橡膠、陶瓷、玻璃、造紙、醫葯、無線電等工業方面。 礦泉水:溫泉礦水源於青峰斷裂帶,有溫泉寺、小湯池、戚家溝三處泉眼,水源豐富,水質晶瑩清澈,口味純正,物理性能良好,房縣溫泉水屬一種優質天然礦泉水,含有人體所需的鍶、鋰、鐵等10多種微量元素及氣體。近年房縣政府採取措施,成立礦泉水開發公司,生產絞股蘭、神農、礦泉黃酒等礦泉水系列飲料。產品暢銷北京、廣州、河南省等30多家用戶,深受消費者歡迎,1988年獲消費者滿意獎。房縣用溫泉水建成100餘畝名貴魚種場,還建成200多張床位的礦泉療養院。 石煤:資源有一定的開采價值,經地質部門廣泛調查,核實了269處資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儲量20.4億多噸,其中17處湖北省儲委審批的儲量為2.59億噸,竹溪縣廣石岩煤礦煤質好,儲量為358萬噸,平均發熱量為4937大卡/公斤。竹山縣石煤儲量約3億噸以上,發熱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間,均屬高灰、高硫、易熔灰煤層,煤中還含有鍺、鎵、鈾、釩等稀有元素較多,尤以釩的含量最高,適合大工業生產和綜合利用。十堰的石煤儲量20多億噸,若將市區工業和生活鍋爐改為沸騰爐,用自產石煤,再開發煤化工行業。將石煤綜合開發利用,既給山區群眾增加了致富的門路,又解決了燃料煤問題,還發展了工業門類。 高嶺土:分布在丹江口市的涼水河、習家店,礦帶長達40公里。1975年開始開采,年產1500噸,1983年後日本人曾兩次到礦區考察,認定丹江口市的高嶺土可和比利時同類礦媲美,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高嶺土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含水鋁硅酸鹽混合體,可塑性強,耐火性能高,絕緣性能好,化學性能穩定,焙燒後呈白色硬質物體。用於陶瓷、電瓷、搪瓷生產,還可作醫葯、食品、化工、造紙等工業的輔助原料。 編輯本段水電資源、水資源 水電資源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縱橫,落差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市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500多萬千瓦,占湖北省蘊藏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開發利用的有350萬千瓦,占湖北省可開發水能資源的10%以上。如按現有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萬多千瓦,超出全省人均佔有量5000千瓦以上。堵河是十堰市水能資源蘊藏量最大的一條河流,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45萬千瓦;過境漢江幹流次之,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30萬千瓦;南河、天河、滔河等河流共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75萬千瓦。 水資源十堰市水資源比較豐富,總量達386.66億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過境客水285.99億立方米,市內自產水100.67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14.54億立方米。是市內水資源的重要補給來源。本市地表水年徑流量90.69億立方米,占湖北省陸面流徑總量9%以上。十堰市河流眾多,共計有2489條。堵河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長338.6公里,承雨面積12431平方公里,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僅次於清江,位居第二。多年平均入水量60.6億立方米,是十堰市區工農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漢江是十堰市過境河流,流經鄖西、鄖縣和丹江口市,過境長度216公里,平均匯入丹江口水庫的水量達262億立方米。入庫漢水轉變為巨大的電能送往華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兩省350萬畝良田。由於丹江口水庫水質清秀少污染,跨世紀南水北調宏大工程國家已選定中線方案。十堰市地下水貧乏,全市多年平均流量為9.98億立方米。山泉質量甚優,如房縣的「神龍礦泉水」因其含微量元素鍶、鋰、氡、硒等數十種,具有較高的保健功效,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貳』 十堰的區劃
湖北十堰市國土廣闊,地形復雜,生物資源南北兼有。共有動植物3000多種,是湖北省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生物資源31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機綠茶、山野菜等綠色食品暢銷國內外;中葯材資源共有1360多種,素有華中葯庫之稱,是全國重點中葯材產區之一。
全市野生木植物113科,337屬,1470種,其中喬木702種,灌木644種,藤本植物124種。珍稀名貴品種,現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8種。國家一類保護的有珙桐、禿杉、水杉等3種,水杉為世界稀有,被稱為「活化石」;二類保護的有銀杏、杜仲、金錢松等15種;三類保護的有華榛、青檀、天麻等21種。林存量和優勢樹種較多是本市植物資源的又一特色。全市活立木蓄積量1995年有1869.6萬立方米,優勢樹種有40多個,最突出的是殼斗科植物,即櫟類資源。其中黑木耳是本市利用櫟類資源生產的傳統骨幹林特產品,產量、質量在全省占絕對優勢。
十堰市的動物資源豐富。僅受到國家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達100多種,其中受國家重點保護的61種,受湖北省重點保護的58種,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等14種,二級保護的有獼猴、毛冠鹿、紅腹角雉等17種。動物資源的另一大類為水生動物,共有92種,既有大量的普通魚種,也有內陸水域
少有的哺乳類水生動物和水陸兩棲動物,如水貂、大鯢等;十分珍貴的奇特魚種,如五色魚、多鱗鏟井魚。大鯢、水貂等許多品種為國家保護的水生動物。動物資源豐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蟲、益鳥、益獸的數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種,家養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共有6科、83個品種。全國六大良種之一的鄖巴黃牛,營養價值尤其葯用價值極高的白羽烏雞以及生長快、個體大、肉味鮮美的馬頭山羊等為良種家畜、家禽的典型代表。
中葯材是十堰市生物資源的一大優勢。據1986年全國中葯材資源普查,該市葯用生物達250科,1360種。其中植物類178類、1211種。動物類72科、128種,礦物類21種,總儲量55萬噸。國家規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該市就有235種,佔64.7%,是全國重點葯材產區之一。珍稀明貴葯材有金釵、麝香、熊膽、天麻等20餘種;地道葯材有棗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種。 十堰市礦產資源豐富,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是開發十堰,建設十堰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綠松石、金、銀、石煤、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鈾、鉀、重晶石、鉬、鈷等50多種,潛在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經地質部門認定,可供開發利用的有7類38個礦床。竹山縣銀洞溝的湖北銀礦是全省黃金和白銀的主要產地之一,為全國八大金銀礦之一。世界較大的優質綠松石原石,皆產於湖北省十堰市,馳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質地細膩。珍貴的綠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2010年在十堰的竹山,竹溪兩縣發現鈮儲量居世界第二的稀土礦。
天然貨幣黃金白銀:全市金、銀礦藏豐富,主要分布於鄖縣、竹山和漢江沿岸。湖北銀礦位於竹山縣北部,白銀的總儲量為929噸,黃金的總儲量為9.5噸,在中國屬於大型銀礦。湖北省地質五大隊又在鄖縣鮑東河探明一個銀金礦藏,儲量不少於竹山縣境內的湖北銀礦的藏量。砂金資源主要分布在漢江沿岸,鄖縣居多因此鄖縣素有「黃金之鄉」的美稱,年淘金產量近千兩。
石煤:有一定的開采價值,經地質部門調查,核實了269處資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儲量20.4億多噸,其中17處湖北省儲委審批的儲量為2.59億噸,竹溪縣廣石岩煤礦煤質好,儲量為358萬噸,平均發熱量為4937大卡/公斤。竹山縣石煤儲量約3億噸以上,發熱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間。 魔芋:魔芋精粉被稱為東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醫葯,遠銷東南亞各國。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烏蘭巴托榮獲國際商工貿產品博覽會金獎;1999年,雙竹牌魔芋面條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99中國國際農業覽會優質獎,竹溪縣被譽為「中國魔芋之鄉」。全縣種植魔芋面積達到2.8萬畝,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系列食品加工能力達到6000噸。
黑木耳:十堰市櫟類資源豐富,耳林面積為120萬畝,生產黑木耳具有悠久歷史,並以其生產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好而名揚中外。1984年以來,全市的年產量大體保持在600-800噸,約占湖北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達到1084噸。1994年,在嚴重乾旱的情況下,產量仍達593噸。黑木耳主產地為房縣,多年產量都在100萬斤上下,名列全國第一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1981年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對全國黑木耳營養成分的分析測定,房縣木耳以吸水能力強、營養成分高、耳大肉厚、味道鮮美而名列前茅。
茶葉:「高山雲霧出好茶。」其中竹溪縣生產的「龍峰茶」1984年獲湖北省農牧廳優質產品獎,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產品;竹山縣創制的「聖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優茶鑒評中被認定為鄂西北山區名茶,1994年湖北省茶葉質量評比,十堰市共有18個品種分獲特等獎、一等獎和優質獎。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貿易與科技博覽會上,竹溪縣生產的「五葉牌」龍須膠股蘭保健茶,「家園牌」青龍劍茶和「三葉牌」獼猴桃果茶分別榮獲金獎。
杜仲:是十堰市較有名氣的土特產品之一。五縣一市都有種植,面積現發展到18.2萬畝。其中鄖西縣黑山杜仲場面積達6000畝以上,為全國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杜仲是一種落葉喬木,目前多作葯用,是一種稀有葯材。
木瓜:鄖縣有「中國木瓜第一大縣」之美名。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稱。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論述: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活筋骨。常食木瓜具有平肝和胃,舒經活絡,軟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養顏,抗癌防癌,增強體質之保健功效;木瓜是一種營養豐富、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果之珍品。
竹筍:食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周成王臨死前,命召公、畢公率領諸侯擁戴康王登基,是曰以筍席款待,可見筍席在當時是比較隆重的。據分析,鮮筍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鈣和其他維生素類各種元素。
鄖陽三合湯:因其起源於同治年間的鄖縣而得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屬伊斯蘭教風味美食。三合湯的主要配料有:上等紅薯粉絲,牛肉餃子,切工考究的鹵牛肉片。其味鮮辣爽口,醇香綿軟獨具特色,深受食客青睞,尤在冬春季節最為盛行。
黃龍剁椒魚頭:又稱憨魚頭,最早現於黃龍大壩。因堵河內盛產胖頭鰱魚,人們便用鰱魚頭配野山椒做成了剁椒魚頭。
『叄』 十堰的各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十堰市概況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是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管轄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五縣和茅箭、張灣兩區,代管丹江口市,共有1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3234個村(居委會)。國土總面積23680平方公里,總人口346萬,其中城區常住人口59萬。十堰市2006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45億元,其中,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19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8元。 十堰設市於1969年12月,1973年升格為湖北省省轄市,1994年10月,與原鄖陽地區合並成立新的十堰市,實行以市帶縣的管理體制。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建市30多年來,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城市功能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1992年名列全國小康城市第6位、全國城市綜合實力評比第22位,先後獲得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十佳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北省文明城市競賽第一名等殊榮。2002至2004年我市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被評為「全國農村引水解困先進集體」。2006年,武當山被授予省級文明風景旅遊區稱號。十堰市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可持續發展的雄厚物資基礎。概括起來有五大特徵: 十堰是山水大市 國土面積佔全省的八分之一,山水資源十分豐富。全市礦產資源儲量大,已探明的礦藏有50種、70大系,礦床、礦點800餘處,礦產儲量潛在價值達4000億元以上。十堰的綠松石馳名中外,銀稀土儲量居全省首位,金、銀、銅、錫、鉛、鋅等礦產儲量居全省前三位。全市葯材資源共有250科、1360餘種,多系名貴品種,是一座天然的中葯資源寶庫。全市有草場1400多萬畝,理論載畜量達80萬個牛單位,可大量發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全市現有野生動物800多種,其中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大鯢等23種屬國家級保護動物。全市生物資源3100多種,是一座待開發的綠色寶庫,魔芋、茶葉、蔬菜、山野菜等綠色食品開發前景廣闊。水電理論蘊藏量達500萬千瓦,宜於梯級開發。全市山林面積2470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5.6%,活立木蓄積量人均6立方米。十堰的林特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獨具特色,冠稱「木耳之鄉」、「油桐之鄉」、「龍須草之鄉」、「肚倍之鄉」、「柑桔之鄉」、「魔芋之鄉」。黃姜、杜仲、絞股藍、茶葉、生漆、香料煙等名特產品更是國外客商的搶手貨。 十堰是汽車工業基地 十堰是東風汽車集團商用車生產所在地,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工業基地之一,有全國最具實力的汽車技術研究院。東風汽車公司是世界三大卡車廠家之一,已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廠家建立了貿易聯系,並在武漢與法國合資興建了神龍轎車公司。全市與東風汽車公司配套的地方企業有200餘家。目前,東風汽車公司正在實施重、輕、微、轎寬系列開發,向百萬輛汽車集團跨越。2003年7月1日,東風汽車公司與日產公司合資組建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運行,預計到2006年,年產汽車55萬台,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這必將對中國汽車工業和十堰市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十堰是旅遊勝地 十堰是「長江三峽一一神農架一一武當山一一丹江口水庫一一古都西安」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境內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獲得4A級旅遊區稱號的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號稱亞洲第一大人工湖的丹江口水庫,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有恐龍蛋化石群和恐龍骨骼化石,是世界罕見的恐龍故鄉。有溫泉、瀑布、天池、峽谷、溶洞,有原始森林,有現代汽車都市。這里,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四季無大風,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塊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水寶地。 十堰是調水源頭 素有「世界水都,亞洲天池」之稱的丹江口水庫,是國家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和取水處,丹江庫區水質達到Ⅱ類標准,系優質水,可直接飲用,這在全國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庫中實不多見。丹江口水庫大壩將由157米加高到170米,水庫庫容量將由116億立方米增加到290.5億立方米,此項工程2003年內動工,能充分滿足華北及京、津地區用水需求。 十堰是生態屏障 由於秦嶺、巴山兩大山脈在十堰交匯,構成了我國南北氣候的地理分界線。北可擋沙塵暴南下東移,南可阻酸雨北上西進,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生態調節器和生態心臟。十堰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襄渝鐵路橫貫全境,每天有19對客運列車從十堰通過。武當山機場將於2004年初通航。十堰是漢十(武漢一一十堰)高速公路的起點,是銀武(銀川一一武漢)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點,由此打開了西部的大通道。 進入新世紀,十堰市委、市政府以改革總攬全局,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以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導,不斷壯大旅遊、水電、生物醫葯、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加快經濟市場化和社會法制化進程,積極適應加入WTO新形勢,力爭用5到10年的時間,將十堰建設成為現代製造業聚集區、汽車高新技術發展區、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區、鄂西北現代物流中心區
『肆』 十堰有什麼稀有動物
十堰有斑羚,斑羚之所以「難見」跟其生活習性有很大關系,斑羚在當地又稱為岩羊,是典型的林棲獸類,常在密林間的懸崖絕壁之間跳躍奔走,並在崖石旁、岩洞或叢竹間的小道隱蔽,因其生性機警敏捷,人類很難靠近
『伍』 湖北武當山一鼯鼠在索道安家,它究竟是怎麼上來的
近日,在中國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景區發現了一隻鼯鼠非常令人驚訝,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別的老鼠,知道後來鼯鼠從索道上飛行而下之後大家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飛鼠”。
這件事情最開始是因為一個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索道上放的線箱出現破損,仔細觀察之後發現是被一種嚙齒類動物啃食了,隨後經過多名工作人員查看多個地方才發息這名罪魁禍首。
鼯鼠這么出現在景區呢?其實鼯鼠從小就會攀爬,這次突然出現在武當山景區有三種可能。
第一、自己從山腳爬到景區,然後出現在大家視野當中。
第二、野生鼯鼠,大家不知道的是鼯鼠本身就屬於野生動物,特別是在針葉、闊葉混交的山林中最色常見,而武當山景區恰好符合條件。
第三、遊客攜帶而上,鼯鼠作為一種可以飛行的小動物深受很多人喜愛,不少人就以這種動物為寵物養著。
這種動物大家不要因為會飛就盲目當作寵物,其實鼯鼠也有缺點的,作為一個寵物它的味道太大了,公鼯鼠成年後腺體會散發味道。就像人的體味一樣,這個味道會吸引母蜜,也許母蜜覺得好聞,可對人類來講就不是好聞了。滿屋飄著這個味道洗澡是解決不了的,如果大家好奇這個味道,就幻想一下夏天公交車人超級多這種迷人的味道。
現在在武當山景區陸陸續續也發現了許多小動物,這一次新聞爆料只是因為鼯鼠突然出現在索道上,並且以這種“翼裝飛行”的形式離場所以才火了,其實本身作為一個野生動物,生存在景區也是很正常的。
『陸』 十堰有什麼特產哪
一、房縣黑木耳,湖北省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房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介於大巴山和武當山之間,是中國著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縣、「木耳之鄉」。房縣黑木耳因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贏得「房耳」盛譽。因其「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
二、均州名曬煙,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均州名曬煙產地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由於秦嶺山脈的屏障作用,加之丹江口水庫的「湖泊熱效應」及垂直地貌影響,構成了優越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相對濕度大」的山地氣候特點,適宜種植煙草。
三、房縣香菇,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房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均溫10-15℃,晝夜溫差明顯;年均空氣相對濕度75%;年日照時數1700-2000小時,適宜種植香菇。房縣香菇的菇形緊湊,形狀有半球型、扁半球型、傘型或扁平型,銅鑼邊,菌柄較短,菌褶金黃。花菇菌蓋略呈褐色、花紋明顯色白,厚菇、薄菇菌蓋呈褐色或淡褐色。色鮮、肉厚,為菇中上品。
四、竹山綠松石,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竹山縣綠松石開採的歷史可上溯到4000年前,主要是滿足歷代王朝皇室貢品所需。竹山綠松石是隱晶質集合體礦物,基質顏色極具特徵性,多為天藍色、蔚藍色、藍綠色、綠色、黃綠色等,伴生礦物顏色多為黑、白、綠、黃色等。
五、竹溪黃連,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竹溪縣黃連種植歷史悠久。1956年,竹溪桃源區(現桃源鄉)被國務院授予「中國黃連之鄉」稱號,並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錦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縣黑木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均州名曬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縣香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山綠松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竹溪黃連
『柒』 湖北十堰野豬成災,一年糟蹋糧食數百萬斤,農民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
湖北省十堰市的野豬非常的瘋狂,他們經常會出現在農民的玉米地中,啃食田地里的玉米等主要的糧食作物。當地的農民也對此表示非常的無奈,無論用任何辦法他們都無法阻止野豬啃食糧食作物。
『捌』 十堰境內的野生動物
去神龍架啊!屬於十堰
『玖』 湖北十堰一工廠現罕見「六不像」生物,這種生物會攻擊人類嗎
說起來四不像,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如果說起來六不像,幾乎很少有人聽說過。但是最近就有一隻六不像,出現在了十堰市的工廠內。
由於秦嶺羚牛在我國屬於一級保護動物,所以在成功營救以後,首先要對秦嶺羚牛的傷口進行救治。在秦嶺羚牛的身體狀況恢復健康以後,將會對這只秦嶺羚牛放歸山林。
『拾』 十堰有哪些國家級的保護動物
十堰市的動物資源豐富。僅受到國家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達100多種,其中受國家重點保護的61種,受湖北省重點保護的58種,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等14種,二級保護的有獼猴、毛冠鹿、紅腹角雉.白鷺鷥鳥.黑翅長腳鷸.鬣羚等17種。動物資源的另一大類為水生動物,共有92種,既有大量的普通魚種,也有內陸水域少有的哺乳類水生動物和水陸兩棲動物,如水貂、大鯢等;十分珍貴的奇特魚種,如五色魚、多鱗鏟井魚。大鯢、水貂等許多品種為國家保護的水生動物。動物資源豐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蟲、益鳥、益獸的數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種,家養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共有6科、83個品種。全國六大良種之一的鄖巴黃牛,營養價值尤其葯用價值極高的白羽烏雞以及生長快、個體大、肉味鮮美的馬頭山羊等為良種家畜、家禽的典型代表。
動植物資源方面,十堰山區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多種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現已查明,全市有國家級保護動物23種,其中一類4種,二類12種,三類7種;全市有國家級保護植物32種,其中一類兩種,二類14種,三類16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