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

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6 12:16:59

⑴ 動物的過冬方式有哪些各舉兩例

動物過冬的方式主要有六種,分別是:存儲食物(松鼠、老鼠)、冬眠(蝙蝠、蛇)、遷徙(候鳥、大雁)、換毛(獅子、兔子)、產卵(螳螂、蝗蟲)、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蒼蠅、蚊子)。

動物的過冬方式有哪些

存儲食物:依靠冬天到來前,提前存儲食物過冬。換毛:依靠冬天到來前,換新毛保溫過冬,主要動物有:馬、牛、羊、雞、鴨、鵝、貓、狗等。

遷徙:遷徙是鳥類隨著季節變化進行的,方向確定的,有規律的和長距離的遷居活動。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

冬眠:冬眠是是動物對冬季不利的外界環境條件(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適應。主要表現為不活動,心跳緩慢,體溫下降和陷入昏睡狀態。

⑵ 寫出動物的三種過冬方式,分別有哪些動物

第一種辦法是冬眠:

例如:蛇、青蛙、烏龜等,它們冬天躲在自己的洞里睡大覺,一直躲到春天才醒來,在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它們不吃不喝,也不動,靠緩慢地消耗身體里的脂肪度過寒冷的冬天。狗熊也在睡覺,可稍有響聲就會醒來,肚子餓了也會出來找東西吃,這叫假冬眠或半冬眠。

(2)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擴展閱讀:

還有一些動物有其它的過冬方法,例如:

1、加厚身上的皮毛或羽毛:

比如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它們冬天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夏天要厚得多。至於吃的東西,它們也不用發愁,即在夏天、秋天盡量多吃東西,吃的胖胖的。冬天能找到食物的時候就吃,找不到吃的東西,餓幾天它們也不怕。

2、讓卵過冬:

例如螳螂、蝗蟲等。秋季時它們產卵,讓卵在樹枝上、草叢里、泥土裡度過冬天。這些卵的外形有特殊的卵袋保護著,不怕寒冷,等到春天來臨時,它們的幼蟲就會爬出來,快樂的到處去玩了。

⑶ 各種小動物過冬的方法


1、蛇:會冬眠,在冬天會躲在洞里睡覺,一直躲到春天才醒來,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不吃不喝,不動,靠緩慢地消耗身體里的脂肪度過寒冷的冬天。
2、燕子:遷移居住地,在冬天到來之前會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
3、狐狸:會在冬天到來之前,先貯存一部分食物。秋天之前會盡量吃多,拚命捕食,身上積累一層脂肪層。然後會有一次大換毛,毛會變長、變厚實。
4、松鼠:會在冬天來臨之前搜集大量的乾草,頻繁覓食儲存整個冬天的口糧,然後在樹洞或者岩石角落,尋找冬天棲身保暖的住處。
5、螳螂:秋季時產卵,讓卵在樹枝上、草叢里、泥土裡度過冬天,卵的外形有特殊的卵袋保護,不怕寒冷,等到春天來臨時,幼蟲就會從卵中爬出來。

⑷ 小動物過冬的方式有哪些

1、冬眠(包含假冬眠):熊、青蛙、烏龜、蝙蝠、蛇、(最後兩種也屬於群居冬眠)。
2、靠儲存食物過冬的:松鼠、兔子。
3、遷移過冬的:大雁、燕子等鳥。
4、換毛過冬的:小白兔、梅花鹿等。
5、昆蟲類動物的讓卵過冬,例如:蝗蟲、蝴蝶等。

⑸ 大自然中哪些動物過冬的方式

第一種辦法是儲存食物。例如松鼠、蜜蜂、螞蟻等。秋天時它們在自己家裡儲存大量食物、到冬天它們就不用出門了。

第二種方法是遷移居住地。例如,大雁、燕子等,它們在冬天到來之前會飛到溫暖的南方去過冬。一方面是因為那裡溫暖,另一方面是能找到食物,這都是有利於它們生存的。

第三種方法是加厚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如,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它們冬天身上的皮毛或羽毛比夏天要厚得多。至於吃的東西,它們也不用發愁,即在夏天、秋天盡量多吃東西,吃的胖胖的。

(5)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擴展閱讀:

冬眠的誘發因素是些外在因素,如環境溫度的下降和秋季食物短缺。但一些專家認為,逐漸縮短的白晝是一種冬眠信號,它會導致一些內在因素的改變,如激素水平的變化和季節性變化的生物鍾的調節。

生物鍾看來會影響動物的行為,如脂肪貯存和為冬眠作準備,還有正待研究的關於冬眠地點高濃度二氧化碳的麻醉作用,可能也是冬眠的誘發因素。

環境溫度的升高和代謝產物的積聚可能都是覺醒信號。冬眠動物在覺醒時慢慢升高自己的體溫。荷爾蒙會導致褐色脂肪組織的分解,為體溫初步升高提供能量。

⑹ 你還知道大自然中哪些動物和植物過冬的方式大家介紹一種

一、動物

1、遷徙去南方過冬:如大雁、燕子、杜鵑、黃鸝等。

2、冬眠:如蛇、青蛙、狗熊、刺蝟等。

3、儲藏食物:如蜜蜂、螞蟻、松鼠、兔子等。

二、植物

1、用落葉方法過冬:一些樹木和灌叢植物則採取「舍末保本」的方法,丟掉「包袱」 和「累贅」,以便安然越冬。

2、調整體內水分:在冬季,植物會降低能量消耗並增強抗寒性。冬天許多植物會枯萎,但不認為植物已經死亡,這是他們在冬天保護自己免受凍傷的方式。植物枯萎是水吸收減少和體內水分含量降低的表現。

(6)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擴展閱讀:

當冬天到來時,蛇就會冬眠,藏在自己的洞穴里,睡到天氣暖和起來。同樣冬眠的還有熊,熊會在樹洞里冬眠,或者乾脆自己搭建一個舒服的房子,一睡就是一整個冬天。

蝸牛冬眠的方式比較特別,它們在冬眠時會分泌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麻雀是跟人類關系最密切的鳥類之一,他們的食物絕大多數來源於人類。但是冬天來臨時,氣溫下降,獲取食物的難度也增加不少,這時它們就會選擇集群生活。一來可以抵禦寒冷,二來,可以增加發現天敵的概率,降低被捕食的風險。

⑺ 冬天來了,小動物們有哪些過冬方式

動物的幾種過冬方式

1、 冬眠。如:蛇、青蛙、烏龜等。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2、遷移住的地方。如:大雁、燕子等。有的動物如候鳥,會非到南方去過冬。如天鵝,平時聚居在北方,秋天便攜老帶幼,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過冬,來年春天再返回繁殖地生兒育女。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

4、貯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螞蟻等。

5、產卵過冬。如:螳螂、蝗蟲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如:蒼蠅和蚊子。

(7)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擴展閱讀:

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入眠動物體溫開始降低到穩定地接近環境溫度的過程,大約需要一到數日。

入眠: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溫度。各種動物入眠的環境溫度上限相差很大:蝙蝠是24~28℃、刺蝟27℃左右、黃鼠20~22℃、倉鼠9~10℃。光照、食物及飲水的供應也影響入眠。入眠的內部因素主要是體重。

深眠:此階段長短不定,一般可達數月之久。這時的生理狀態發生極大變化。呼吸明顯減少,如刺蝟的呼吸運動,從常溫的每分鍾6~18次,降到每分鍾1~3次(28~18℃)。

出眠:刺蝟的出眠溫度約為6~9℃(2~15℃),達烏爾黃鼠約為10℃。除這種自發性激醒外,其他外因,如電、機械、寒冷或加溫、化學刺激以及注射葯物或激素都可以使冬眠動物激醒。激醒初期,呼吸由節律性轉變為間歇性。

經過幾次陣發性呼吸之後,又變成節律性呼吸,而且頻率越來越快,如刺蝟可達每分鍾60次,待蘇醒後又趨向平靜,變成每分鍾36~40次。心率也一樣逐漸加快到超過正常水平,然後又恢復平靜,這種呼吸和心率的亢進與激醒開始時的戰栗產熱有關。

與此同時,身體前部的血管舒張,加強心、肺和腦的血液循環,待身體前部復溫後,身體後部血管才開始舒張並迅速復溫。由於這樣的主動復溫,使得整個過程只需1.5~2.5小時便可使體溫上升30多度而完全蘇醒。

⑻ 寫出6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一、蛇——集體冬眠

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入冬眠。

在冬眠期間,蛇不吃不喝,新陳代謝降到最低水平,靠體內積累的脂肪消耗提供能量,以維持其生命活動的最低需要。冬眠是蛇對低溫的適應,也是蛇類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

野外冬眠時往往幾十條或成百條蛇聚集在一起,在乾燥的洞穴內、樹洞內,這樣可以升高體溫,減少水分蒸發,利於越冬。直到次年春暖花開、外界氣溫高於10℃時,蛇方能從冬眠中蘇醒,開始出洞生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蝙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刺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松鼠

⑼ 動物過冬的方式有哪些

1、松鼠屯糧過冬

松鼠要在冬天到來前收集好多好多的松塔、榛子和其他糧食,統統屯在自己的洞里,然後躲在洞里過冬。

閱讀全文

與哪些動物過冬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