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蠶是什麼動物類型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蠶蛾科動物。 蠶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以及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華東平原和四川盆地。蠶是變態類昆蟲,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幼蟲脫一次皮變白一次,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後吐絲結繭。
中文學名
蠶
目
鱗翅目
拉丁學名
Bombyx mori
科
蠶蛾科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綱
昆蟲綱
分布區域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英文名
Silkworm
B. 蠶是什麼類的動物
蠶是昆蟲類的動物。
家蠶屬於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蠶蛾科、蠶蛾屬,其實就是一種蛾子。而我們利用的是這種蛾子幼蟲期末到化蛹期之間的產絲能力。
蠶是完全變※態發育昆蟲,一生中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生長階段。在幼蟲發育成熟、即將變成蛹時,會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形成繭殼。而人類利用的就是構成繭殼的絲。
C. 蠶能代表12生肖裡面的什麼動物 謝謝 急
龍:飛龍在天,蠶者天蟲也,天蟲者龍也。
D. 蠶屬於什麼動物
蠶屬於昆蟲。它是蠶蛾科昆蟲的幼蟲,由蟲卵發育而來。幼蟲時期的它以植物的葉子為食,由於它可以吐絲,因此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在生長到一定時期後,蠶就會結蛹,之後會在蛹中進行發育。成熟後就會變成蛾子,並可以繼續產卵。
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生活習性: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E. 蠶是什麼科屬的動物
蠶是昆蟲類的動物。家蠶屬於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蠶蛾科、蠶蛾屬,其實就是一種蛾子。而我們利用的是這種蛾子幼蟲期末到化蛹期之間的產絲能力。蠶是完全變態發育昆蟲,一生中有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生長階段。在幼蟲發育成熟、即將變成蛹時,會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形成繭殼。而人類利用的就是構成繭殼的絲。
蠶的由來
蠶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以上,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F. 蠶屬於動物還是昆蟲
蠶屬於昆蟲。
蠶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6)蠶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蠶的一生經過蠶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共五十多天的時間。
養殖時需注意:
防病蟲害,養蠶前養蠶中注意消毒,從2齡餉食起防病,自3齡起防蠅蛆;防悶熱,要防熱風吹;防餓蠶要少喂勤喂,夜裡涼爽要多喂;自3齡起要每天除沙1次。
上午8.9時准時收完蟻,隨收蟻隨喂;蠶將眠時要喂切葉,少喂勤喂,加網提蠶止桑,飽食入眠;小蠶的室溫不能高於30℃,大蠶不能高於27℃;夏蠶要比春蠶稀放;給葉適當,充分飽食。
眠起處理要適時,加眠網要比春蠶早,發育不齊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縮短止桑時間,順利就眠。上蔟要適時,蠶老時要分批挑選上蔟,稀放。上蔟後3天要開門開窗,排濕保繭,但要避免強風直吹,以臉上略感有風為宜。
夏蠶養殖的關鍵是以良桑飽食為中心,靈活運用以下技術:防病蟲害防悶熱防餓蠶,勤拾蠶除沙,早收蟻早餉食早擴座稀放蠶,遲止桑,蠶室溫度均勻蠶分布均勻喂葉均勻桑葉老嫩均勻,眠起處理要適時上簇要適時。
大蠶飼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根據蠶期的特點,大蠶飼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是:
⑴改善環境抓好通風防悶。
⑵搭棚遮蔭,防止熱空氣進入蠶室。
⑶蠶座疏放、低放、勤喂薄飼。
⑷抓好桑園管理,保證5齡期桑葉的數量和質量,使蠶兒吃飽、吃好,防止蠶兒食下老硬葉、過嫩葉、營養不良葉和水分不足葉。
G. 蠶寶寶是什麼動物
蠶寶寶是什麼動物。答案是 B.昆蟲。望採納
H. 蠶屬於哪一類動物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蠶卵: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一隻雌蛾可產400~500粒蠶卵。1700~2000粒蠶卵重約1克,直徑0.2cm。蠶卵的顏色,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或黃色,經1~2天變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經3~4天後又變為灰綠色或紫色,便不再發生變化,稱為固定色。蠶卵外層是堅硬的卵殼,裡面是卵黃與漿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攝取營養,逐漸發育成蟻蠶,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卵殼空了之後變成白色或淡黃色。
一齡 四至五天;二齡 三至四天;三齡 四天;四齡六天;五齡 七至九天;蛹期十四至十八天;蛾期 三至五天。
蟻蠶:蠶從蠶卵中孵化出來時,身體的顏色是褐色或黑色的,極細小,且多細毛,樣子有點像螞蟻,所以叫蟻蠶。蟻蠶長約2毫米,體寬約0.5mm,它從卵殼中爬出來後,經過2~3小時就會進食桑葉。
蠶的眠性:蠶寶寶食桑量極大,因此,長得很快,體色也逐漸變淡。但它的食慾逐漸地有所減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絲,將腹足固定在蠶座上,頭胸部昂起,不再運動,好像睡著了一樣,稱作「眠」。眠中的蠶,外表看似靜止不動,體內卻進行著脫皮的准備,脫去舊皮之後,蠶的生長就進入到一個新的齡期,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共蛻皮4次。具有眠性是蠶的生長特性之一,眠性是蠶的遺傳性狀,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飼養的蠶屬四眠性品種。
I. 蠶是什麼種類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種類:
1、桑蠶
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屬鱗翅目,蠶蛾科,學名Bombyx mori,桑蠶起源於中國,它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25℃,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
桑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能吃生菜葉、柘葉、楮葉、榆葉、鴨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上。
2、柞蠶
柞(zuò)蠶,以柞樹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昆蟲。屬鱗翅目,大蠶蛾科,學名Antheraea pernyi。原產中國,發育溫度為8~30℃,發育適溫為11~25℃,最適宜的溫度為22~24℃。主要分布在中國。
柞蠶以殼斗科櫟屬植物如尖柞、蒙古柞、槲等的葉片為飼料,也能取食蒿柳、山定子、栗、楓、梨、蘋果等植物的葉子,是完全是變態昆蟲。
3、木薯蠶
蓖麻蠶以木薯為飼料時,生產上俗稱木薯蠶。實際就是蓖麻蠶。1956年廣西岑溪縣試用木薯葉飼養蓖麻蠶成功,以後擴大到鄰近縣飼養,在稱木薯蠶,廣東、福建也先後飼養,其習性和特徵均同蓖麻蠶。
4、馬桑蠶
蓖麻蠶以馬桑葉為飼料時,生產上俗稱馬桑蠶。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蠶業試驗站用野生馬桑葉飼養蓖麻蠶成功,因稱馬桑蠶,用馬桑蠶飼養比蓖麻葉飼養,蠶的發育慢,全齡要長入2~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