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裡的動物都有哪些
比如魚類(銀鯧,鱅魚,鰱魚,中華鱘。。。),腔腸動物(海葵,海蜇,珊瑚蟲。。。),軟體動物(章魚,魷魚,扇貝。。。),甲殼動物(蝦,蟹。。。)
2. 水中生活的動物有哪些
水生動物
(aquatic
animal
),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大多數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一級水生動物,但是也包括像鯨魚和水生昆蟲之類由陸生動物轉化成的二級水生生物,後者有的並不靠水中的溶解氧來呼吸。按照棲息場所可分為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兩種。在脊椎動物中,由於體液的滲透壓一般介於海水和淡水之間,故在體液滲透壓調節機制方面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之間具有相反的情況。
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fish),此外還有腔腸動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蟲;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甲殼動物,如蝦、蟹;其他動物,如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生物。
3. 常見的水生動物有哪些
常見的水生動物有魚、烏賊、章魚、蝦、蟹、海豚、龜。
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
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烏賊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與魷魚和章魚一樣屬海洋軟體動物,三者均不屬於魚類。
烏賊身體可區分為頭、足和軀干三個部分,軀干相當於內臟團,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質內殼。
烏賊身體扁平柔軟,非常適合在海底生活。烏賊平時做波浪式的緩慢運動,可一遇到險情,就會以每秒15米(54公里/小時)的速度把強敵拋在身後。有些烏賊移動的最高時速達150千米。它不但逃走快,捕食更快。
烏賊是水中的變色能手,其體內聚集著數百萬個紅、黃、藍、黑等色素細胞,可以在一兩秒鍾內做出反應調整體內色素囊的大小來改變自身的顏色,以便適應環境,逃避敵害。
4. 哪些動物生活在水裡
生活在水裡的動物有:
1、魚:
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鳥類、爬行類、哺乳類、兩棲類五大類。
2、水母:
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包括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十字水母綱、立方水母綱動物。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
3、海星:
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內伸出管足。內骨骼的骨板以結締組織相連,柔韌可曲。體表具棘和叉棘,為骨骼的突起。
4、烏龜:
烏龜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頭小,不及背甲寬的1/4,頭頂前部平滑,後部皮膚具細粒狀鱗;吻端向內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下顎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於90°。背甲較平扁,具3條縱棱,四肢略扁平,指、趾間均具蹼,具爪。
5、烏賊:
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
5. 有哪些動物在水中生活的
1、鯨
有兩種類型的鯨魚,一種是鯨魚,另一種是齒鯨。鯨魚屬於脊索動物,脊椎動物分門,哺乳動物和真正的野獸。它們包含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和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有30多種。鯨魚本身的定義相當模糊,鯨魚可以包含所有鯨類動物,以及特定家庭中的鯨目動物。鯨魚還包括所有的海豚。
2、鴨嘴獸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是一種不完全進化的哺乳動物,種類很少。其中,只有一隻鴨嘴獸動物是最低的哺乳動物之一;在18世紀後期,喬治·肖獲得了鴨嘴獸的標本,認為這種生物是惡作劇的產物,並以1799年命名
。鴨嘴獸的嘴和腳像鴨子,而身體和尾巴就像海狸。它出現在2500萬年前,現在仍然生活在澳大利亞。由於鴨嘴獸的數量很少且分布很小,因此沒有發現亞種。
3、水獺
水獺,學名:Lutra lutra(Linnaeus,1758),蓼科動物。水獺體長,吻短,眼睛略圓,耳朵小,四肢短,身體後部為棕色,腹面為灰褐色。
水獺有很多洞穴,白天休息,晚上出來。除了交配期外,它通常獨自生活。它擅長游泳和潛水。聽覺,視覺和嗅覺都很清晰,食物更加混合,可以全年交配。 主要居住在河流和湖泊中,特別喜歡住在河兩岸的森林河流和河流中。
4、海豹
海豹是有鰭魚海豹科的總稱。密封體具有紡錘形的圓形形狀。全身為短毛,背部為藍灰色,腹部為黃色,有藍黑色斑點。頭部近圓形,眼睛大而圓,沒有外耳廓,吻短而寬,上唇長而堅硬,像珠子一樣。
四肢有5個腳趾,腳趾之間有痰,形成帶有鋒利爪的鰭狀肢。後鰭很大並向後延伸,尾巴短而扁平。外套的顏色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幼崽的顏色很深,動物的顏色很淺。
5、海馬
海象(學名:Odobenus rosmarus(Linnaeus,1758),一種膜翅目動物。顧名思義,大象在海中,它巨大,厚而皺,有稀疏的刷毛,小眼睛,視力不佳。是兩顆長牙。
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鼻子和厚厚的四肢的大象不同,由於適應水中的生活,它的四肢已經退化成鰭。他們不能像大象一樣在陸地上行走,只能依靠後腳、向前彎曲,以及牙齒插入冰中,可以在冰上匍匐前進。
6. 生活在水裡的動物叫什麼
那就叫做水生物。
水生生物是生活在各類水體中的生物的總稱。水生生物種類繁多,有各種微生物、藻類以及水生高等植物、各種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其生活方式也多種多樣,有漂浮、浮游、游泳、固著和穴居等。有的適於淡水中生活,有的則適於海水中生活。水生生物為人類提供蛋白質和工業原料,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中文名
水生生物
價值
為人類提供蛋白質和工業原料,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定義
是生活在各類水體中的生物的總稱
種類
有各種微生物、藻類以及水生高等植物、各種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習性
有漂浮、浮游、游泳、固著和穴居等
種類
水生生物雖然種類繁多,按功能劃分,不外包含自養生物(各種水生植物)、異養生物(各種水生生物)和分解者(各種水生微生物)。不同功能的生物種群生活在一起,構成特定的生物群落,不同生物群落之間、及其與環境之間,進行著相互作用、協調,維持特定的物質和能量流動過程,對水環境保護起著重要作用。
7. 水裡游的有什麼動物,除了魚類
1,在海水裡面還有海龜,海馬和腔腸動物如海參,還有一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細菌真菌等。
2,在淡水裡面有小蝌蚪,水蛭,河蟹,蝦之類的東西。
1,水生動物就是在水中生活的動物。
2,大多數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一級水生動物,但是也包括像鯨魚和水生昆蟲之類由陸生動物轉化成的二級水生生物
3,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腔腸動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蟲;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甲殼動物,如蝦、蟹; 其他動物,如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生物。
8. 水裡游的動物有哪些
1、海豚
海豚是與鯨和鼠海豚密切相關的水生哺乳動物,大約於1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進化而成,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於淡水之中。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
各種海豚構成了海豚科家族,該科是海洋哺乳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科,全球共17屬37種,中國有13屬18種。海豚有著看起來友善的形態和愛嬉鬧性格,在人類文化中一向十分受歡迎。
2、章魚
為溫帶性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下,適應水溫不能低於7℃,海水比重1.021最為適宜,低鹽度的環境會死亡。能攝食大型動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長。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洋的熱帶及溫帶海域。
3、烏賊
烏賊本名烏鰂,又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烏賊目的動物。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離開,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
其皮膚中有色素小囊,會隨「情緒」的變化而改變顏色和大小。烏賊會躍出海面,具有驚人的空中飛行能力。與魷魚和章魚一樣屬海洋軟體動物,三者均不屬於魚類。
4、海蜇
海蜇,俗稱為水母、石鏡、蠟、樗、蒲魚、水母鮮和海(蟲宅zha)等。海蜇屬缽水母綱,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體形程半球狀,可食用,上面呈傘狀,白色,藉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下有八條口腕,其下有絲狀物,呈灰紅色,叫海蜇頭。
5、鯨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
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
9. 水中游的動物有哪些'
水中游的動物有:鯨,海豚,鴨嘴獸,水獺,海豹,海獅,海象等等。
1.鯨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鯨中還包括所有海豚。
鯨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須鯨(Mysticeti)和齒鯨(Odontoceti)。須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屬於須鯨。然而齒鯨類的體形差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30cm左右,最大的抹香鯨體長在20米以上。鯨並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類。
5.海象
海象(學名:Odobenus rosmarus(Linnaeus,1758),海象科海象屬的一種動物。顧名思義,即海中的大象,它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有稀疏的剛毛,眼小,視力欠佳。長著兩枚長長的牙。
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長的鼻子、四肢粗壯的大象不同的是,它的四肢因適應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鰭狀,不能像大象那樣步行於陸上,僅靠後鰭腳朝前彎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進,所以海象的學名,若用中文直譯便是用牙一起步行者,而且其鼻子短短的,缺乏耳殼,看起來十分醜陋。
參考資料網路-海象
網路-海豹
網路-水獺
網路-鴨嘴獸
網路-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