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里一共有多少種動物
你好,海洋中生物的種類與數量都非常豐富。據估計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著各種海洋生物至少有20萬種,總生物量大約342億噸。但是,要比較准確地說出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種生物,至少在目前還無法實現。其一,至今人類對深海水域的探測范圍極其有限,估計還有一些深海生物尚未被發現;其二,由於自然雜交和遺傳變異等作用,新的物種不斷出現,而老的物種又在逐漸滅絕,物種的數量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其三,部分海洋生物中還存在著同種異名或異種同名現象。
⑵ 地球海洋里還有多少生物沒被發現
「蛟龍」號剛在南海冷泉區發現了大量奇異的海底生物,在搜集上來的動物樣本中,有一些是生物學家還不能確認,需要做基因鑒定的。茫茫大海里,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物種呢?
「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參加此次「蛟龍」試驗性應用航次的海洋生物學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李新正說,「因為海洋生物的種類非常多,而人們對海洋生物的考察和研究很有限。」
李新正說,從門這一級的分類單元看,海洋動物的多樣性要遠高於陸地和淡水水體。2012年,來自世界各國的121位海洋生物分類學家做了一個統計。結果表明,人們發現了大約17萬個物種的同物異名,即同一個物種被不同的學者發現並用了不同的名字命名。剔除了這些無效的同物異名後,統計出已發現並被描述的海洋真核生物為22.6萬種。
根據這一統計,還有5.8萬—7.2萬個海洋物種被採集到標本,但還有待描述。專家們估計,還有48.2萬—74.1萬個海洋生物物種還沒有被發現。另外,基因測序會幫助分類學家們發現成千上萬的隱存種,即現在被認為是同一個種的應該是幾個種的復合體。
因此,將已被描述的、待描述的和待發現的物種加起來,地球的海洋中大約有70萬—100萬種生物,其中有1/3—2/3尚未被發現和描述。
李新正說,中國擁有的海洋物種,佔世界的1/10—1/4。他認為,在南海深海里,存在幾十到上百個大型的(0.5毫米以上)未知物種是完全可能的。
一個好消息是,最近10年,海洋生物分類學家發現的新海洋生物物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而在最近60年,海洋生物分類學者的增加超過了海洋生物新物種被發現的速度。科學家們認為,有鑒於此,以及當前海上生物考察方法和研究技術的發展,那些未知海洋生物中的大部分將會在本世紀被發現和描述。
(科技日報「向陽紅09」船6月27日
⑶ 海底動物有哪些呢
海底動物有石鱉、貽貝、珍珠貝、扇貝、牡蠣、文蛤、烏賊、章魚、海龜、海豚、鯊魚等。海洋在地球表面占據的面積是非常大的,海洋面積占據地球的70%,而海洋也是我們最想探索的地方,從海面到海底都有動物,可能還有未曾發現過的動物。
海洋食物鏈是指在海洋生物社群中,從自營性細菌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物開始,經浮游生物、草食性動物至各級肉食性的動物,依次形成捕食者與被食者的需求關系。
海洋魚類
海洋魚類有25000多種。 善於游泳是魚類又一重要特徵。而魚在海水中游泳是輕松自如、姿態台優美,令人羨慕不已。人們希望也能像魚兒那樣,在水中生活。有些魚長有像鳥兒一樣的翅膀,可以飛到水面上空,滑翔數百米。
如果你有機會到我國的南沙群島海域去航行,在船頭便會不斷地有成群的飛魚飛翔兩側,就像馬車走在田野里不斷哄起成群的麻雀一樣。有些魚類生長著燦爛的七色花紋,在海水裡優雅地跳著舞步。有些魚能夠發光,為自己在黑暗中照明。
海洋魚類的生存區域遍布海水的各個層次。生活在海洋中上層的魚是人類捕撈的主要對象。底棲魚類在海底爛泥上覓食,漁民的網具不易捕捉到它們。深海底層的魚類必須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寒冷、黑暗以及食物缺乏等嚴酷的環境。
⑷ 其實海洋裡面估計還有多少種生物未被發覺
那時肯定的,人類目前活動的最深距離才是兩千多米,而最深的海溝有五千多米,再說世界各地都有所謂的水怪,這些都說明了還有很多更變態的動物沒有被人類發覺,它們生活在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裡,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它們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被人類所了解。
⑸ 現地球上還未發現的動植物(包括海洋里)大概還有百分之幾
人類已發現的物種有大約150多萬,估計有超過1000多萬個物種,人類只發現了10%-15%。有無數物種剛發現或根本沒發現就滅絕了。
⑹ 海洋最少還有多少動物沒被發現
人類發現的海洋生物只有海洋生物的十分之一,尤其是深海,美國人說過:「我們對深海生物的了解不會比對月球多。」
下面是趣味知識:
1, 海洋動物也要睡覺
眾所周知,陸地上的動物是要睡覺的,盡管他(它)們睡覺的姿態和方法不同。那麼,海洋中的動物是不是也要睡覺呢?回答是肯定的,也要睡覺,它們睡覺的姿態和方法就更特別。
其實,睡眠只不過是作較長時間休息的一種特殊方法。不管是陸地上的動物還是海洋中的動物,都需要進行休息,包括睡眠。這種睡眠,陸地上的動物一般時間較長,容易被人察覺而海洋中的動物大多時間很短,就難以被人發現了。例如,魚類的睡眠時間就非常短,有的僅幾分鍾,有的甚至只有幾秒鍾,人們眼一眨的功夫,對有些魚來說,就已睡了一覺。
海洋中除魚類外,還生活著許多哺乳動物。它們睡覺的方法雖然與魚類不同,但同樣要睡覺。例如,海豚睡覺時,多半在夜裡浮在水下1英尺的地方,安安穩穩地進入夢鄉,而它的尾巴,仍然會每隔約30秒鍾,便擺動下,其作用有兩個:一是使它的頭能露出水面,吸一口空氣;另一個是使它在水中的位置更加穩定,不受水流或波濤的影響。最有趣的是有一種阿佐基海豚,它們是用大腦兩半球相互交替睡眠的:當一個半球在沉睡時,另一個半球卻處於覺醒狀態。過了一些時間,沉睡的則覺醒,覺醒的又沉睡,如果受到外界強烈刺激,兩半球將會立即覺醒。因此,它們始終能處於游泳狀態,甚至在睡眠中游速也不會減慢。
海豹和海豚不同,它們既可以生活在水下,又可以爬到岸上活動。如果在地面睡覺,就和陸地動物相似;如果在水下睡覺,每做一次呼吸,就要醒來一次。這就是說,它們是在呼吸的間隙抽空睡覺。
海狗也是一種既能生活在海洋、又能生活在陸地的海洋動物。它們在陸地上睡覺時,可和陸地動物睡得一樣甜美;在水下時,就和阿佐基海豚一樣用大腦兩半球輪流睡覺。
產於北太平洋海岸的海獺,會在海邊用海草結成一張"床",圍成橢園形,睡覺時就把身體藏在中間,腹部朝天。如果它對在某個地方睡覺感到滿意,就會每天都到那個地方去睡。
生長在北冰洋中的海象,睡覺更與眾不同。它睡覺時不是平卧,而是垂直在水中,頭部則露在水面上。
令人喜歡的海狸,一般在白天睡覺,睡時仰著頭,有時還磨牙。尤其是小海狸,睡覺最有趣,它們並排著睡,有的還把小腳掌枕在頭下。
2, 能"顏"善"變"屬章魚
神話中的孫悟空會72變,然而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與馬厘島河流入海處的章魚也有這種能耐,令科學家們驚嘆不已。
這種章魚身長約60厘米,全身呈棕色,觸角很長。當遇到危險時,它們可以通過改變身體的形狀和顏色,模仿許多海洋有毒動物的外形,使自己的天敵不敢輕舉妄動,以脫離危險。
這種章魚經常模仿的動物包括鞋底魚、魚獅魚和海蛇等。它可以噴氣使自己達到一定的速度,然後收緊全部觸角使身體變得像一片樹葉一樣,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隨波逐流的鞋底魚。如果它伸直所有的觸角,藉此模仿魚獅魚和其有毒的鰭,再加上身體顏色的變化,真能以假亂真。通過改變身體顏色,模仿海蛇身上的黃黑條紋,同時收緊6條觸角,保留剩下的兩條在水中揮舞,它就又成了一條海蛇在游動。更為厲害的是,它可以根據潛伏在附近的"敵人"來決定模仿哪種動物。例如,當它被小熱帶魚襲擊時,它就會模仿帶條紋的有毒海蛇來嚇走攻擊者。
研究人員認為,是惡劣的環境鍛煉出章魚的這種神奇本領。它們最初可能因為捕食而把'家'從珊瑚礁搬到河流入海口處的泥灘上。這里地形簡單,缺少多樣性,因此章魚無處藏身,容易遭到梭魚、鯊魚和鯰魚及其他動物的捕食,而那些長得像鞋底魚、魚獅魚或海蛇的章魚則得以生存,這種特性經過自然選擇被保留下來。
3,八條長臂的「怪物」——章魚
章魚和人們熟悉的墨魚一樣,並不是魚類,而是軟體動物,屬於頭足綱。它有8條像帶子一樣長的手臂,彎彎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所以漁民們又把章魚叫做「八帶魚」。
章魚力大無比,殘忍好鬥、足智多謀,不少海洋動物都怕它。之所以能在海里橫行霸道,是與它有著自衛和進攻的「法寶」分不開的。
其一,它有8條感覺靈敏的觸腕,每條觸腕上約有300多個吸盤,每個吸盤的拉力為100克。一條體重20公斤、觸腕長3米多的章魚,它的總吸力可以達到200公斤以上,無論誰被它的觸腕纏住,都難脫其身。
其二,從墨囊里放出濃厚的墨汁,可以把自己掩藏起來,趁此機會觀察敵情,准備進攻或撤退。但它的「墨汁」對人不起毒害作用。
其三,會變色。章魚可以隨時變換自己皮膚的顏色,以便和周圍的環境協調一致,即使把它打傷了,也不會立即失去變色能力。
其四,有再生能力。章魚在遇到敵害時,如果觸腕被對方抓住,它就會自動拋掉觸腕,並用斷觸腕的蠕動來迷惑敵害,自己則趁機溜走。每當觸腕斷後,傷口處的血管就會極力地收縮,使傷口迅速癒合,所以傷口是不會流血的,第二天就能長好,不久就會長出新的觸腕。
其五,脫身的絕技。由於章魚能將水存在套膜腔中,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生活,因此,它離開了海水也照樣能活上幾天。
它們還會運用觸腕巧妙地移動石頭,這對於章魚來說,石頭既是它們的建築材料,又是防禦外敵攻擊的「盾」。在無處藏身之時,章魚就自力更生地建造住宅,它們把石頭、貝殼和蟹甲堆砌成火山噴口似的巢窩,以便隱居其中。章魚在出擊時,常常求助於石頭。它將一塊大石頭作為擋箭牌,置於自己面前,一有風吹草動,就把石盾推向敵害來襲的一側,同時利用漏斗向敵人噴水。當要退卻時,又會用這石盾斷後。
章魚造房子是在夜間進行,午夜之前一點動靜也聽不到。午夜一過,它們就好像接到命令似地依靠8隻特有本領的腕手,四處搜集石塊築屋。章魚可以運走比自己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頭。在章魚喜歡棲息的地方,常有「章魚城」出現。這些由石頭築成的「章魚之家」鱗次櫛比,頗為「壯觀」。
有人曾目睹了章魚與龍蝦精彩而激烈的搏鬥場面。龍蝦屬於節肢動物,喜歡棲匿於岩石的縫隙內以及亂石堆或兩端有出口的隧洞中。一次,兩雄相遇,先是互相怒視對方片刻,接著,龍蝦憑著自己那堅硬的甲殼和銳利的大螯,猛地沖向章魚,章魚連忙閃身躲過,龍蝦緊接著第二次、第三次朝章魚撲殺過去,結果都被章魚一一靈巧地躲了過去。龍蝦氣急敗壞,也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不慌不忙的章魚,這時開始運用第一個戰術——變色。章魚一會兒變紅,一會兒變紫,一會兒發亮,一會兒變暗,把龍蝦弄得眼花繚亂。龍蝦很生氣,便一個勁地用尾巴拍打著自己的胸部,這么一折騰,龍蝦真是筋疲力盡了。章魚又使出第二戰術——放觸手,用它那長著幾百個吸盤的觸腕,緊緊繞在大龍蝦的身上,龍蝦早已火冒三丈,它利用這個好機會,馬上伸出兩只大螯,但卻無法夾斷章魚那柔韌的觸腕,盡管夾不斷,龍蝦也絕不放鬆,在這勝負難分的時刻,章魚最後拿出第三個戰術——射擊「煙霧彈」。頓時,黑色的墨汁包圍大龍蝦,嗆得龍蝦辨別不出方向,被麻痹的動彈不得。章魚取得了勝利。它把龍蝦拖到安靜的地方,獨自慢慢地享用了。
章魚兇狠殘忍,詭計多端,下海的人遇到它是十分危險的,但是人們還是有辦法對付它,只要迅速切斷章魚雙眼之間稍高處的神經,就可以擺脫險境。
愛子心切,這是章魚的一個習性。它對子女愛護備至,休貼入微,甚至累死也心甘情願。
每當繁殖季節,雌章魚就產下一串串晶瑩飽滿的、猶如葡萄似的卵。從此,它就寸步不離地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卵,而且經常用腕翻動撫摸它的卵,並從漏斗中噴出水來挨個沖洗。等到小章魚從卵殼里孵化出來,這位慈母還不放心,唯恐自己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動物欺侮,仍然不肯離去,以至最後變得十分憔悴,有的因過度勞累而死去。
章魚的肉鮮嫩可口。漁民們根據章魚喜歡鑽入貝殼的習慣,常常在貝殼上鑽個洞,用繩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魚鑽進去安了家,再一起往上拉起來。這樣,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捕到章魚了。
4,奇異鯊魚
日前,江蘇連雲港海洋博物館製成並展出一具奇異的鯊魚標本。該鯊魚身體自胸鰭以後部分與角鯊近似,卻不是角鯊。其嘴滿口皆牙,狀如砂礫,卻又不同於一般的異齒鮫。該鯊為雙背鰭鯊,其頭額頂部長著前後兩組共9排骨質,鰓裂位於胸腹部,在鯊魚家族中極其罕見。
據了解,這條奇異的鯊魚是2002年12月中旬在黃海蘇魯沿海段海域捕獲的,全長近2米。由於船上的漁民都從未見過這種類型的鯊魚,便將其送到了連雲港海洋博物館。據海洋博物館劉軍館長介紹,該鯊送至博物館時已經死亡。博物館工作人員也從未見過這種鯊魚,根據該鯊捕獲的位置、捕獲用具及解剖推斷,該鯊魚應屬底棲性鯊魚,以小魚、甲殼類、軟體類動物為食,喜獨居生活。博物館工作人員多方查找資料,都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的記載。後通過走訪捕獲地附近漁港、漁村,才了解到一些關於這種奇異鯊魚的傳說。傳聞當地老一輩的漁民也曾見過這種鯊魚,由於其頭頂骨質近似於化石的典型特徵,當地漁民便將其稱為「化石鯊」或「雲頭鯊」
⑺ 海洋瀕臨滅絕的動物有多少種
人類已知的海洋動物約有21萬種,預計實際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多萬種。根據IUCN瀕危物種名錄與《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內容,人類已知的當前瀕危海洋動物主要包括:
一、海鳥或生活環境與海洋密切相關的鳥類,例如白腹軍艦鳥、粉嘴鰹鳥、短尾信天翁等;
二、與海洋密切相關的哺乳類,例如所有的鯨目種類,食肉目中的海豹、海狗、海象種類,以及海牛目中的儒艮等;
三、海洋爬行類,例如海龜科所有種、部分灣鱷等;
四、部分瀕危海洋動物與海洋相關或生活史中一部分時間在海洋中度過的魚類,例如中華鱘、鰣魚、部分板鰓亞綱物種(一些鯊魚、鰩類)、矛尾魚、藍鰭金槍魚等;
五、生活在海洋中的一些無脊椎動物,例如鸚鵡螺、部分珊瑚蟲等。
除了國際上管理組織和科學機構公認的瀕危海洋動物之外,還有一些國家內部認為需要進行保護以防止其被過度開發維護其管轄范圍內的生態系統穩定的海洋物種,也可劃定為瀕危海洋動物。
⑻ 海里究竟還有多少未被發現的動物
目前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
最近發現的生物:
「獨角雪冰魚」的南極洲海底生物,是南極冰魚的一種。
「hyperoche capucinus」的南極洲海底生物,是一種沙蚤。
巨型管狀蟲,生活在熱液噴口附近,看起來像羽狀的加長管狀口紅。
(就只知道這么多了)
⑼ 其實海洋裡面估計還有多少種生物未被發覺
經過幾十年來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調查研究,已在中國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中國的海洋生物種類約佔全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中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塗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例如我們常吃的烏賊,也叫墨魚)和蝦、蟹類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其中以魚類的品種最多,數量最大,構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體。水域海洋生物種數的分布趨勢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種類較多,而黃海、渤海的種類較少。
根據最新的調查資料,分布在中國灘塗上的海洋生物種類共有1580多種。其中以軟體動物(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貝類)最多,有513種,其次是海藻358種,甲殼類(主要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蝦、蟹)308種,其它類群種類很少。中國沿海灘塗生物的種數與海域生物一樣,也是自北向南逐漸增多。
⑽ 海洋上還有人類未發現的生物嗎
當然有,而且很多的樣子
我國管轄海域記錄到了20278種海洋生物。這些海洋生物隸屬於5個生物界、44個生物門。其中動物界的種類最多(12794種),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種)。我國海洋生物種類約佔世界海洋生物總種數的10%。
1、海洋哺乳動物,我國現有各種海獸39種。如:各種鯨類、海豚、海豹、海獅、儒艮等。2、海洋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是體被角質鱗片,在陸上繁殖的變溫動物。3、海洋鳥類,海洋鳥類的種類不多,在中國海共記錄了183種海鳥。如紅喉潛鳥、黑腳信天翁、海燕、小軍艦鳥、海雀、白鷺、海鷗等等。4、海洋魚類,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低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海域里,目前已記錄到海洋魚類3023種,其中軟骨魚類237種、硬骨魚類2786種,約占我國全部海洋生物種類的1/7。5、海洋節肢動物,目前,在中國海共記錄節肢動物4362種,約佔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種的1/5。如鱟、蝦類、蟹類等。6、海洋軟體動物,在中國海共記錄到各類軟體動物2557種,約佔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種的1/8。如石鱉、貽貝、珍珠貝、扇貝、牡蠣、文蛤、烏賊、章魚等。7、海洋腔腸動物,腔腸動物因其特有刺細胞,故又被稱作為刺胞動物。目前,在中國海記錄到各種海洋腔腸動物,共計是1010種,它們分屬於腔腸動物門的三個綱。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低等的藻類植物和高等的種子植物。
我國海域生物種具有明顯的中國海域特色,具體表現在不僅有很多世界海洋生物物種,而且還保存有許多在北半球其它海域早已滅絕的古老孑遺物種,和一些在進化上屬於原始以及孤立的類群。其中,屬於原始的物種有鸚鵡螺、中國鱟、柱頭蟲、文昌魚以及海豆芽和酸漿貝等;屬於孤立的類群也很豐富,僅魚類就有8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