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濕地有哪些獸類保護動物
我國濕地獸類有31種,隸屬於7目12科,約占我國獸類總種數的6.2%。國家重點保護種類有5目9科23種。與濕地兩棲類和爬行類不同,濕地獸類的廣布種成分較多。生活在水中或經常活動在河湖濕地岸邊;如白暨豚、江豚
、水獺、水貂等;適合潮濕多水生活條件,如麋鹿、大麝鼩、田鼠等;經常出沒濕地獸類,如川西北沼澤的獾、藏原羚,三江平原濕地的狼、黑熊、狍等。(望採納~)
② 獸類一共有哪些
獸類。
這一類動物均屬於脊椎動物中的哺乳綱,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從進化的程度來說,可分為原獸類,如鴨嘴獸、針鼴等卵生動物,它們是獸類中最原始的一類;其次是後獸類,這一類動物雖較原獸類進化程度高些,但也屬於古老低等的一類,如有袋類動物,它們雖然是胎生,但沒有胎盤,幼獸是在母獸的育兒袋中發育成長的;最後是真獸類,它們是現生獸類中最高等的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甚至整個動物界中進化地位最高的類群。據統計,我國現生的獸類共有450餘種,佔世界獸類總數的10.6%,共有14目50科。它們的主要特徵表現在:
①體內有一條由許多脊椎骨連接而成的脊柱;
②身體表面被毛;
③胎生(鴨嘴獸、針鼴除外),哺乳;
④恆溫。在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也能保持體溫的相對恆定,從而減少了對外界環境的依賴,擴大了分布范圍;
⑤腦顱擴大,大腦相當發達,在智力和對環境適應上超過其它動物;
⑥心臟左、右兩室完全分開;
⑦牙齒分為門齒、犬齒和頰齒。
獸類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除供應人類肉食、毛皮和役用外,有的還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屬於食蟲目的刺蝟、鼩鼱是獸類中古老而原始的類群,是多種地下害蟲的天敵;翼手目動物是獸類中唯一能夠飛行的類群,多種蝙蝠在飛翔中捕食害蟲;屬鱗甲目的穿山甲全身布滿鱗甲,長著細長的舌頭,以其分泌的粘液取食螞蟻和白蟻,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屬嚙齒目的各種老鼠,是獸類中種類最多的類群,除麝鼠、松鼠等一些經濟種類外,絕大部分老鼠危害農、林、牧業生產,有些種類還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的儲存宿主,在目前的科學水平上是我們控制的對象;兔形目所屬的各種野免和外形似鼠、牙齒構造像兔的鼠兔,在適應嚙咬生活以及與人類的關系方面都與嚙齒目相似,我們把它們同嚙齒目動物合稱為嚙齒動物。靈長目的各種猿猴都是珍貴的保護動物,其中金絲猴、台灣猴、白頭葉猴等僅見於我國;生有強大裂齒和發達犬齒的食肉動物(包括大熊貓)以及野馬、野駱駝、白唇鹿、海南坡鹿、黑鹿、羚牛、藏羚、高鼻羚羊等有蹄類,多為中、大型重要的經濟種類和珍稀保護動物,有些也是我國特產。人稱美人魚的海牛目動物——儒艮,外形似紡錘形,前肢演變為鰭狀,後肢退化;各種鯨和海豚的身體已進化為流線型,它們的外部形態已完全適應了海洋生活。綜上所述,獸類對周圍環境有著高度的適應性,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就必須調整自身與環境的關系方能生存下去。因此,在它的長期進化過程中,獸類幾乎占據了地球上陸地、天空、海洋所有的空間,並使它們在形態、生理、行為等方面產生了很大差異,衍生出許多特化的種類。
還有很多,你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二年級獸類有哪些動物
二年級獸類常見的有:豺、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動物,還有老鼠、蝙蝠、刺蝟、鼩鼱等小型動物。
獸類動物均屬於脊椎動物亞門中的哺乳綱,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從進化的程度來說,可分為原獸類,如鴨嘴獸、針鼴等卵生動物,它們是獸類中最原始的一類。
其次是後獸類,這一類動物雖較原獸類進化程度高些,但也屬於古老低等的一類,如有袋類動物,它們雖然是胎生,但沒有胎盤,幼獸是在母獸的育兒袋中發育成長的;最後是真獸類,它們是現生獸類中最高等的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甚至整個動物界中進化地位最高的類群。
豺簡介:
豺(學名:Cuon alpinus):有11個亞種,大小似犬而小於狼,體長85-130厘米,尾長45-50厘米,體重15-32千克。
吻較狼短而頭較寬,耳短而圓,身軀較狼為短。四肢較短,尾比狼略長,但不超過體長的一半,其毛長而密,略似狐尾。背毛紅棕色,毛尖黑色,腹毛較淺淡。下臼齒每側僅2枚。
豺既能抗寒,也能耐熱,但以南方有林的山地、丘陵為其主要的棲息地。群居性,少則2-3隻,一般7-8隻,甚至10隻或結成更多隻聚合成群,雄獸居多,性比為2︰1。
集體獵食,常以圍攻的方式,幾乎在同域分布的大小獸類它們都能對付。壽命約10餘歲。雖分布廣泛,但數量稀少。廣泛分布於整個北亞、南亞及東南亞的大陸地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獸類
④ 哺乳動物包括什麼動物
哺乳動物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包括:哺乳綱目前有約5676個不同物種,分布在1229個屬,153個科和20個目中,約占脊索動物門的10%,地球所有物種的0.4%。嚙齒目(老鼠、豪豬、海狸、水豚等)是哺乳動物中物種最多的目,翼手目(蝙蝠等),食蟲目(鼩鼱、鼴鼠、刺蝟等)偶蹄目(羚、水牛、豬、鹿等)和食肉目(獅、虎、狐、豹、貓等)等。
哺乳動物多數是全身被毛、運動快速、恆溫胎生、體內有膈的脊椎動物,是脊椎動物中軀體結構的動物類群,因能通過乳腺分泌乳汁來給幼體哺乳而得名。哺乳動物多數心臟左、右兩室完全分開,左心室將鮮血通過左動脈弓泵至身體各部;腦顱擴大,腦容量增加;中耳具有3塊聽骨;下頜由1塊齒骨構成,與頭骨為齒-鱗骨關節式;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和頰齒;7個頸椎,第1、2頸椎分化為環椎和樞椎。獸類是動物界進化地位最高的自然類群,除南極、北極中心和個別島嶼外,幾乎遍布全球,現存19目123科1042屬4237種。中國有11目,都是有胎盤類;中國北方屬古北界,哺乳綱的代表科有鼠兔科、河狸科、蹶鼠科、跳鼠科、睡鼠科,南方屬東洋界,代表科有長臂猿科、懶猴科、大熊貓科、靈貓科、鼷鹿科、穿山甲科、狐蝠科、象科、豬尾鼠科、竹鼠科等。哺乳綱的先進性表現在:腦高度發展;恆溫和胎生哺乳。
哺乳動物(包括化石和現生種類)可分為原獸亞綱、後獸亞綱和真獸亞綱。原獸亞綱包括已絕滅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和現在的單孔目。單孔目中有針鼴和鴨嘴獸,產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幾內亞,現存只有1目2科3屬3種。哺乳綱除原獸亞綱、真獸亞綱外,還有後獸亞綱,包括各種有袋類,產於南、北美洲、澳大利亞及其鄰近島嶼,共7目19科86屬約250種;真獸亞綱,包括各種有胎盤類,廣布世界各地。
⑤ 真獸類有哪些動物後獸類有哪些動物原獸類有哪些動物
真獸類(Eutheria)包括除單孔類、有袋類及已絕滅的始獸、多瘤齒獸類、蜀獸類以外的一切有胎盤類哺乳動物,是現代地球上的主宰動物,分為約30個目,其中包括人類所屬的靈長目及一些完全絕滅的目.除了靈長類這一特殊的類群之外,全部現生與化石有胎盤類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食蟲目(Insec-tivora)和踝節目(Condylarthra).食蟲目中可能包括靈長目、食肉目及蝙蝠等小型獸類的祖先.踝節目是一個完全絕滅的目,幾乎一切現生及絕滅的有蹄類哺乳動物目可能都是由這一目中衍生出來的.鯨等海生獸類可能來自古肉食類的祖先。
發現在亞洲白堊紀的似三角齒獸類(Deltatherioida)和有袋類的總稱。
原獸類,哺乳綱動物,分為後獸類和真獸類,例如鴨嘴獸等。這一類動物均屬於脊椎動物中的哺乳綱,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是進化程度最低的,如針鼴等卵生動物,其後還有後獸類和真獸類。
⑥ 《釋獸》中關於獸類有哪些記載
《釋獸》列舉的動物名稱大約有60多種,都屬獸類,和現在分類學上的獸類同義。
在《釋獸》、《釋畜》篇中,有「寓屬」、「鼠屬」、「齸屬」、「須屬」、「馬、屬」、「牛屬」、「羊屬」、「狗屬」、「家屬」、「雞屬」等名稱。從各屬所包含的內容來看,這里的「屬」,和現在分類學上「屬」的定義不盡相同。
比如,「馬屬」所包含的動物有馬、野馬,也有騉、騉駼等良馬,還有按毛色變異的不同而有不同名稱的馬達40種之多,大抵是家馬和野馬兩類,相當於現在分類上的馬科。
再如,「鼠屬」所包含的動物10多種,大多屬現在分類上的嚙齒目。其他如「雞屬」,基本上和現在分類學上的雉科同義。
⑦ 獸類動物有哪些
1、獼猴
獼猴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生理上與人類較接近,常被用於進行各種醫學試驗。亂捕濫獵是獼猴致危的主要因素。
2、短尾猴
尾巴短得出奇,還沒有後腳長,僅為體長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斷尾猴」之稱。
3、復齒鼯鼠
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4、狼
通常群體行動,由於狼會捕食羊等家畜,因此到20世紀末期前被人類大量捕殺,一些亞種如日本狼、紐芬蘭狼、佛羅里達黑狼、基奈山狼等都已經滅絕。
5、黑熊
身體粗壯。棲息於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游泳;能直立行走。視覺差,嗅覺、聽覺靈敏;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
6、豹貓
豹貓是夜行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
7、金貓
金貓除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一般獨居,夜行性,行動敏捷,善於攀爬,肉食性,交配期多在初春,每胎2-4仔。
⑧ 野獸有哪些動物
野豬、棕熊、獅子、狼、獵豹、鬣狗、花豹、非洲野犬、胡狼、鱷魚、大猩猩、蟒蛇、鯊魚等。獸類是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動物的統稱。
獸類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的。從進化的程度來說,可分為原獸類、後獸類及真獸類。獸類均有脊柱、體表被毛、胎生、哺乳且恆溫。據統計,中國現生的獸類共有450餘種,佔世界獸類總數的10.6%,共有14目50科。
生活在我國的有蹄類動物,多數為陸棲獸類。它們集群生活,多活動於森林、草原、荒漠、半荒漠等多種環境中。除野豬等動物為雜食外,其它均以植物性食物為食。每年多在春季繁殖,每胎產1~6仔。草原和荒漠那種開闊的景觀、不良的隱蔽條件以及由於乾旱食物缺少等諸種原因,使得生活在這類環境中的有蹄類都具有銳利的視覺、聽覺和迅速奔跑的能力,以便取得足夠的食物,避免天敵的侵害。如生活在內蒙古草原的黃羊,其奔跑速度每小時達60~80公里。駱駝、野馬、野驢、羚羊這些荒漠和半荒漠動物,由於自然條件的更加嚴酷,除需具備長距離奔跑外,還需有長時間的耐渴能力,它們只能從有限的食物中吸取水分和尋找水源才能維持生命,而其中駱駝是最能適應荒漠生活的動物了。通常這類動物幾頭或十數頭成小群活動,只在秋季交配季節才集成大群。
⑨ 獸類包括哪些動物
獸類動物一般以野生動物為主,常見的:雪豹、老虎、豺、灰狼、鬣狗等,一般以肉食為主,少數為雜食動物,生性兇猛,一般居住於森林、草原之中,對於人類抱有一定敵意。獸:四足的哺乳動物,多指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