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犰狳是什麼動物
犰狳是除人類以外唯一攜有麻風桿菌的動物。
犰狳,又稱「鎧鼠」。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種瀕危物種。
犰狳科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包括裸尾犰狳屬、圓頭倭犰狳屬、披毛犰狳屬、倭犰狳屬、犰狳屬、六帶犰狳屬、大犰狳屬、三帶犰狳屬、小犰狳屬。
(1)犰狳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犰狳最大的特徵就是膽子小,簡直不能再慫了,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自然界中最膽小的動物了。但凡發現周圍不太對勁,就直接把自己捲起來了,像個粉色的毛線團一樣,只不過不是毛做的。
如果,遇到實在無法逃脫的狀況,那就要發揮它的長處了,分分鍾舉起爪子就開始刨坑了,刨到自己能鑽進去的程度就立馬消失不見了。
再或者,遇到強大的敵人時,你別看它腿短的十分可愛,但跑起來可是一點都不慢的,瞬間就跑進了叢林荊棘中以及各種石頭縫里。然後就和對手開始耗,看誰耗得過誰。
❷ 犰狳是什麼動物啊
犰狳,是哺乳動物綱、異關節總目、有甲目、犰狳科(Dasypodidae)的動物,現存9屬21種,全部分布在美洲大陸。
異關節總目是一類很原始的哺乳動物,又叫貧齒總目(以前是目,後來升級成了總目)。異關節總目下有兩個目:披毛目和有甲目。其中披毛目的代表動物是食蟻獸和樹懶,有甲目的代表動物就是犰狳了。
跟名字一樣,犰狳頭上和後背帶著厚厚的鎧甲,這是它們的主要保護手段之一(其他手段還有掘坑和跑路),如果遇到危險,它們會把自己蜷縮成一顆球。跟也會縮成球的穿山甲(鱗甲目)不一樣的是,犰狳縮成的球看上去更標准更圓一些。
物種分類
犰狳是南美洲和中美洲特有的珍稀動物,它主要棲息在樹林、草原和沙漠地帶。犰狳科包括三科,如今僅餘下犰狳科一科。 犰狳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動物學家根據它的鱗片環帶數目多少,把這個龐大的動物家族分成如下幾類:三絆犰狳、六絆犰狳、九絆犰狳。
如三條鱗甲帶的叫三絆犰狳。此外還有鎧鼴、裸尾犰狳、南美小犰狳、毛犰狳。其中有一種王犰狳(又稱大犰狳),其身長可達90cm,尾長50cm,簡直有半隻豬那麼大,屬犰狳中的老大。
❸ 犰狳是什麼動物是什麼地方的
犰 狳
穿戴盔甲的動物
以堅硬的骨質甲片全副武裝的犰狳,是現存背負甲片最重的動物,在它的肩部、臀部、尾部和腿的一部分,都布滿了甲片。受到驚嚇時,它會把腿縮在身體下面,趴著不動。
犰狳有20個不同的種類,生活在拉丁美洲的沙漠、草原和森林裡。
普通的長鼻犰狳頒最廣。它靠敏銳的嗅覺找到小動物及昆蟲,然後把它們從地里挖出來。它用前爪挖土,同時用後腿把土踢到身後。
犰狳吃植物根莖、真菌類植物和果實。但最喜歡吃的是螞蟻和白蟻,一餐可吃4萬 只。
我們可以通過布滿犰狳身上的鱗片和條紋和數量來區分它的種類。這是一隻十一帶犰狳。
這是一隻來自南美洲東部的六帶犰狳。
春季,食物充足,小犰狳誕生了。普通長鼻犰狳一胎生下4個同一性別的幼仔,也就是說全是雌性或全是雄性。
❹ 犰狳是什麼動物屬什麼生肖謝謝!
哺乳動物,又稱鎧鼠,屬於犰狳科,脊椎動物亞門。世界瀕臨滅絕動物之一。
❺ 犰狳是什麼動物呀
犰狳是一種小哺乳動物。與食蟻獸和樹懶有近親關系,用盔甲似的骨質甲保護自己。犰狳科,廣布美國南部和南美,覆蓋接合條帶或角質骨板,能蜷縮成圓球以保護全身。
趾具長爪,喜掘洞,齒釘狀,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大小不一,巨犰狳長約120厘米,稀有的粉紅仙犰狳體長約12厘米。
犰狳均是地棲生活,屬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是雜食性,多吃甲蟲、蠕蟲、白蟻、黑蟻、蝗蟲、蜥蜴、鳥蛋、堅果和蛇類等。更有趣的是,犰狳特喜歡吃腐爛的動物屍體,在草原上哪裡有死牛、死馬及其它動物腐爛的屍體,哪裡就有犰狳在打洞,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這些食物。
白日,犰狳躲在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自掘的洞穴里,洞穴狹窄,截面為圓形,直徑大概有20.32-25.4厘米,有時可達63.5厘米長。通常地穴有幾處分支,其中的一個終止在一個巢穴處。巢穴裡面鋪著柔軟的樹葉和乾草。一隻能乾的犰狳能打幾個洞穴,每個又都有幾處出口。
這些洞口隱藏在樹根間、空樹干里或堤腳下。在昆蟲食物供不應求時,犰狳就會增加覓食時間,連白天也外出活動。
❻ 犰狳是什麼樣的動物
犰狳(讀音:qiú yú),又稱「鎧鼠」。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種瀕危物種,犰狳科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裸尾犰狳屬、圓頭倭犰狳屬、披毛犰狳屬、倭犰狳屬、犰狳屬、六帶犰狳屬、大犰狳屬、三帶犰狳屬、小犰狳屬。是除人類以外唯一攜有麻風病毒的動物。
❼ 犰狳是什麼動物呢
犰狳是一種小哺乳動物,與食蟻獸和樹懶有近親關系,用似的盔甲似的骨質甲保護自己。
犰狳(讀音:qiú yú),又稱「鎧鼠」。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種瀕危物種,犰狳科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包括裸尾犰狳屬、圓頭倭犰狳屬、披毛犰狳屬、倭犰狳屬、犰狳屬、六帶犰狳屬、大犰狳屬、三帶犰狳屬、小犰狳屬。
大多數種類的犰狳,骨質甲覆蓋頭部、身體、尾巴和腿外側;這層骨質甲深入皮膚中,由薄的角質組織覆蓋。頭部,前半部和後半部的骨質甲是分開的。身體中間的骨質甲成帶狀,可以靈活活動。在身體沒有骨盤的地方,長有稀疏的毛。犰狳有小耳朵和長尖的嘴。前腳上生有有力的爪子,用於挖洞。
生活習性:
犰狳均是地棲生活,屬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是雜食性,多吃甲蟲、蠕蟲、白蟻、黑蟻、蝗蟲、蜥蜴、鳥蛋、堅果和蛇類等。更有趣的是,犰狳特喜歡吃腐爛的動物屍體,在草原上哪裡有死牛、死馬及其它動物腐爛的屍體,哪裡就有犰狳在打洞,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這些食物。
❽ 犰狳是什麼動物
貧齒目的1科。通稱犰狳。體長12.5~100厘米,尾長2.5~50厘米,體重可達50千克以上;上體兩側和4肢外側常覆蓋著骨板與鱗板,構成保護軀體的盔甲,這一盔甲由幾列可動的橫帶分成前後兩部,橫帶間由彈性皮膚連接,可將身體卷縮成球狀,以防禦天敵侵害;耳小;舌能伸縮;前肢3~5指,指爪彎曲強大,後肢5趾,具爪;牙齒細小,釘狀,終生生長。共9屬21種,分布從北美洲至南美洲。
地棲。獨個或成對活動。視覺、嗅覺和聽覺均較發達。生活於森林或氣候溫暖而乾旱的沙丘及仙人掌叢生的地方。以昆蟲、無脊椎動物(如蝸牛、蚯蚓等)、屍肉、 蛇及植物為食。每胎產仔1~2隻或6~10隻。已知一些犰狳的壽命可達16年。
代表種有:大犰狳,體長可達 1米,體重45~50千克,全身暗褐色,四肢均5指、趾。九絆犰狳,身上有9條活動的條帶,體長50厘米以下,體重5~8千克,背部淺褐色與淺黃色,前足4指,後足5趾。小帔蓬犰狳,體形最小,體長12厘米,體重0.1千克,盔甲粉紅色。
許多種犰狳能消滅害蟲和毒蛇;帶有盔甲的皮可做成籃子和玩具;還可飼養供展出。因棲息地被破壞以及食肉動物的侵害,分布范圍日益縮小,有的近於滅絕。
❾ 犰狳是什麼動物
犰狳則是哺乳綱貧齒目動物。
犰狳是貧齒目犰狳科動物的總稱,特點是帶有環狀骨板,遇到敵害可以蜷縮成球狀。是美洲特有的動物。通俗一點講犰狳是穿戴盔甲的動物 ,以堅硬的骨質甲片全副武裝的犰狳,是現存背負甲片最重的動物,在它的肩部、臀部、尾部和腿的一部分,都布滿了甲片。受到驚嚇時,它會把腿縮在身體下面,趴著不動。
犰狳有20個不同的種類,生活在拉丁美洲的沙漠、草原和森林裡。
普通的長鼻犰狳頒最廣。它靠敏銳的嗅覺找到小動物及昆蟲,然後把它們從地里挖出來。它用前爪挖土,同時用後腿把土踢到身後。
犰狳吃植物根莖、真菌類植物和果實。但最喜歡吃的是螞蟻和白蟻,一餐可吃4萬 只。
我們可以通過布滿犰狳身上的鱗片和條紋和數量來區分其種類。
❿ 犰狳是什麼動物呢
犰狳是哺乳動物。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種瀕危物種。
犰狳與食蟻獸和樹懶有近親關系,用似的盔甲似的骨質甲保護自己。犰狳科,廣布美國南部和南美,覆蓋接合條帶或角質骨板,能蜷縮成圓球以保護全身。趾具長爪,喜掘洞,齒釘狀,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大小不一,巨犰狳長約120厘米,稀有的粉紅仙犰狳體長約12厘米。
犰狳的生活習性。
犰狳會因各種食肉天敵的捕食而夭折。這些天敵包括狗、美國山貓、熊和郊狼。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犰狳會奔向附近的樹叢,用濃密的枝條作屏障,或者團成一個緊密的球體。如果有一兩分鍾的時間進行躲避,它會飛速地刨出一個可以緊緊裹住身體的洞穴,使得攻擊者幾乎不可能把它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