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有那些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冬眠的動物主要有兩類,它們冬眠的主要原因也分為兩種:
一類是生活在溫帶或寒溫帶的變溫動物,如蛙類、蛇類等,它們冬眠的原因是在冬季到來時,無法把自己的體溫保持在能進行正常活動的范圍內,因此就失去活動能力必須冬眠;
另一類是生活在寒溫帶的哺乳動物,如黑熊、刺蝟等,它們冬眠的原因是當冬天來臨時,草木凋零,河面冰封,昆蟲和其他小動物也大多蟄伏或消失,因而它們在所生活的環境中無法找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正常的熱量所需,也只有進行冬眠來降低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以熬過漫長的冬季.
無論大動物還是小動物,它們冬眠的方式都是躲在洞穴里.
2. 動物們是怎樣過冬的
1、冷凍過冬愛爾蘭有一種蛇,在冬天來臨的時候,會游到水中,讓寒冷的風把自己凍成「冰棍」過冬。這時候,當地的人就歡歡喜喜把這些「冰棍」抬回家中,製成風景別致的「門簾」,掛在門上。等到春天,冰雪融化,蛇蘇醒過來後便溜走了。
2、大睡過冬土撥鼠冬天進入冬眠,呼呼大睡。這時候土撥鼠蜷曲成一團,體溫急劇下降至攝氏零度左右,渾身變得僵硬,即使用煙熏,用棍子把它打得滾來滾去,它也毫無反應。
3、撞肚皮過冬說起兔子,人們就會想到兔子又長又密的毛,然而,兔子僅靠穿上這件「冬裝」是抵禦不了寒冷的。所以,一到冬天,兔子們就擠在一起,互相橫向撞擊肚皮,以此產生熱能取暖。
4、跑步過冬作為森林之王的老虎在寒冷的深山老林里,雖然虎皮加身也必須不停地跑步,並且非常專心,連近在咫尺的獵物都會棄之不顧,只有這樣不停地奔跑,它才能保持生存的溫度。
5、深築洞過冬入冬以前,穿山甲開始構築冬窩。這個冬窩長達10多米,並穿過幾個白蟻窩。穿山甲躲進這里,而且等於住進了食品倉庫,又溫暖又可以隨時美餐白蟻。
6、節尾狐猴、細尾獴喜群居,特別喜歡一大家子黏在一起抵禦寒冷。
3. 冬天來了,小動物們有哪些過冬方式
動物的幾種過冬方式
1、 冬眠。如:蛇、青蛙、烏龜等。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2、遷移住的地方。如:大雁、燕子等。有的動物如候鳥,會非到南方去過冬。如天鵝,平時聚居在北方,秋天便攜老帶幼,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過冬,來年春天再返回繁殖地生兒育女。
3、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者羽毛。如:兔子、鹿、狐狸、麻雀、烏鴉等。
4、貯存食物。如:松鼠、蜜蜂、螞蟻等。
5、產卵過冬。如:螳螂、蝗蟲等。
6、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如:蒼蠅和蚊子。
(3)小動物們是怎麼過冬的擴展閱讀:
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入眠動物體溫開始降低到穩定地接近環境溫度的過程,大約需要一到數日。
入眠:入眠的外界刺激因素主要是溫度。各種動物入眠的環境溫度上限相差很大:蝙蝠是24~28℃、刺蝟27℃左右、黃鼠20~22℃、倉鼠9~10℃。光照、食物及飲水的供應也影響入眠。入眠的內部因素主要是體重。
深眠:此階段長短不定,一般可達數月之久。這時的生理狀態發生極大變化。呼吸明顯減少,如刺蝟的呼吸運動,從常溫的每分鍾6~18次,降到每分鍾1~3次(28~18℃)。
出眠:刺蝟的出眠溫度約為6~9℃(2~15℃),達烏爾黃鼠約為10℃。除這種自發性激醒外,其他外因,如電、機械、寒冷或加溫、化學刺激以及注射葯物或激素都可以使冬眠動物激醒。激醒初期,呼吸由節律性轉變為間歇性。
經過幾次陣發性呼吸之後,又變成節律性呼吸,而且頻率越來越快,如刺蝟可達每分鍾60次,待蘇醒後又趨向平靜,變成每分鍾36~40次。心率也一樣逐漸加快到超過正常水平,然後又恢復平靜,這種呼吸和心率的亢進與激醒開始時的戰栗產熱有關。
與此同時,身體前部的血管舒張,加強心、肺和腦的血液循環,待身體前部復溫後,身體後部血管才開始舒張並迅速復溫。由於這樣的主動復溫,使得整個過程只需1.5~2.5小時便可使體溫上升30多度而完全蘇醒。
4. 那小動物們是怎麼過冬的呢試著寫一寫句子怎麼寫
樹上的葉子快掉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一天,小黑熊、松鼠和蛇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小黑熊說:「冬天快到了,你們瞧,我有沒有變胖啊?因為我現在就大吃特吃儲存脂肪了,把肚子吃的飽飽的,過兩天就要到洞里睡覺了。等天氣暖和了我才出來玩呢。」
小黑熊接著問松鼠:「松鼠姐姐,冬天都很難儲存糧食,你怎麼生活呢?」小松鼠說:「從秋天開始,我們已經儲存了很多松果了,夠吃上一個冬天,瞧,我還換上了厚厚的毛呢,再冷我也不怕。」
小黑熊和小松鼠一起問蛇,說:「蛇弟弟,冬天大地上都是冰雪,陸地都被雪蓋住了,你怎麼生活呢?」
蛇弟弟說:「到了冬天,我們都縮成一團,然後就緊緊的抱在一起睡大覺,醒過來的時候,春天也就到了。」
它們在一起商量好了,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還在這里見面!
冬天就要到了,小松鼠急忙開始准備過冬的食物。因為小松鼠冬天是不冬眠的,如果不早做准備,到時候就要餓肚子了。這天一大早,小松鼠跑到森林裡,東找找,西找找,終於在幾棵高大的松樹邊找到了好幾顆又大又胖的松果。小松鼠高興極了,趕緊把這些松果抱回家。可是家裡太小了,沒地方儲藏可怎麼辦?小松鼠想了想,把松果分成好幾堆埋了起來。冬天來了,小松鼠沒事時就在樹洞里睡覺,餓了就起來挖點埋好的松果吃。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會找它的好朋友們一起玩耍。
哦,還有就是小松鼠每次睡覺前都會在嘴裡塞上一些食物,因為它們的腮很大,能放進十八顆瓜子呢。所以呀,它們都是先把嘴裡塞滿了食物再去睡覺的。
冬天快來了,花朵謝了,小草黃了,樹枝光禿禿的。小朋友穿上厚厚的衣服,小動物們也要過冬了。
小燕子准備飛到南方去過冬,小燕子對青蛙說:「青蛙哥哥,你也不是吃蟲子嗎?你沒翅膀,怎麼到南方去呢?我和大雁它們一起飛到南方去了。」
青蛙笑著說:「你們還要飛到南方過冬呀,我就在這里過冬,只要鑽進土裡就可以冬眠了。」
小燕子又對蜜蜂說:「蜜蜂姐姐花謝了你鼾聲么生活呀?」蜜蜂開心的說:「沒關系我已經准備了許多蜜夠我一個冬天吃了。」
小燕子跟好朋友們約好了,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在這里見面。
5. 小動物都怎麼過冬的
一、遷徙
冬天到來時、大雁、丹頂鶴等候鳥類,都要飛到南方過冬,因為南方比較暖和,又有比較多的它們喜歡吃的蟲子,北方比較寒冷,幾乎看不到蟲子,這些候鳥都要不辭辛苦的從北方飛到南方去過冬。
二、冬眠
蛇、青蛙、刺蝟等動物,用冬眠的形式來過冬。蛇在蛇巢穴里一般是群居過冬。青蛙鑽在泥土裡過冬。刺蝟在地下的洞穴里過冬。
三、躲藏
松鼠蜜蜂等躲藏在洞穴和蜂巢里過冬。冬天到之前,也就是在果實成熟的季節,松鼠採集松子、橡子、榛子等分別藏在多個洞中,以備冬天所需。果實之所以藏在多個洞中是以防被其他的同類發現,同類一旦發現,果實會被盜得一干二凈。冬天需要的時候,松鼠會從自己儲藏的洞中取回果實。蜜蜂會在春暖花開時,辛勤采蜜,進行儲存蜂蜜,冬天到來時,蜜蜂就呆在自己的蜂巢里享用整個冬天。
四、換毛
兔、狗、羊、雞、兔等在冬天到來時給自己換上厚厚的一身新衣服,也就是換毛,為抵禦冬天的寒冷做好准備。
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過冬方式,如果在冬天發現了受凍的小動物,可以盡自己的努力幫助它們。
6. 動物們是怎樣過冬
1.燕子過冬是要飛到氣候暖和的南方去。
2.青蛙過冬是鑽到泥土裡睡覺。
3.蜜蜂是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吃一個冬天。
4.蛇是冬眠過冬。
熊也是冬眠過冬。
7. 小動物們都怎麼過冬
1、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窩墊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麼的儲備食物,它們冬天都不冬眠。還有,它們還要換毛,冬天要換上與夏天不一樣的毛。
2、蛇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集體冬眠。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
3、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冬天就靠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
4、蝙蝠也是冬眠的。它在山洞裡用後足的尖爪攀住石縫,頭朝下懸在空中,一「吊」就是半年。
5、刺蝟冬眠時,蜷縮一團,遠看好象一個大絨球。它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9度。冬眠中的刺蝟會偶爾醒來,但不吃東西,很快又入睡了。
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種適應。蝙蝠、刺蝟、極地松鼠等都有冬眠習慣。
冬眠,是一些異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0℃),全身呈麻痹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
冬眠,是變溫動物在寒冷的冬天避開食物匱乏的一個「法寶」。冬天一到,刺蝟就縮進泥洞里,蜷著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鍾只跳10~20次。
8. 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在寒冷的冬季,動物與人類不同,沒有厚厚的衣服穿,也沒有有暖烘烘的空調以及暖爐,在這個過程中,動物們學會了很多過冬的方式,主要就包括存儲食物、冬眠、換毛、遷徙四種:
1、存儲食物
依靠冬天到來前,提前存儲食物過冬,主要動物有:松鼠、老鼠、河狸等,我們來了解一下河狸:
河狸,是河狸科、河狸屬的動物。河狸軀體肥大,雌、雄無明顯差異,頭短鈍,眼小,頸短,四肢短寬,前肢短,足小、具強爪,後肢粗壯有力,尾大、扁平。 河狸夜間活動,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潛水,不冬眠。
它是最大的嚙齒目中型水陸兩棲獸類動物,有動物世界「建築師」和古脊椎動物「活化石」之稱,屬於國家一級動物,壽命為12—20年。河狸的毛皮珍貴,其香腺分泌物為名貴香料,是世界四大動物香料之一。
河狸喜食多種植物的嫩枝、樹皮、樹根,也食水生植物,楊、柳的幼嫩枝葉及樹皮。夏季河狸也在岸邊採食草本植物,如菖蒲 、荊三棱 、水蔥及禾本科植物等。到了秋季,河狸在晨昏活動頻繁,將樹枝等咬斷成1米左右,銜到洞口附近的深水中貯藏,以備過冬時食用。
河狸在中國僅分布於新疆東北部的青河、布爾根河和烏倫古河等水體。其中布爾根河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額爾齊斯、烏倫古「兩河」源頭,是中國惟一的蒙新河狸生息和自然保護區,以珍稀瀕危的蒙新河狸和鳥類以及生境為主要保護對象。
2、冬眠
冬眠是休眠現象的一種。是動物對冬季不利的外界環境條件(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適應。主要表現為不活動,心跳緩慢,體溫下降和陷入昏睡狀態。
亞洲黑熊就是冬眠動物中的一員,它是典型的林棲動物。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習性,並在大樹的樹洞、岩洞和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窪地建立巢穴。秋天會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會吃大量食物將脂肪儲存起來,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冬眠後會自動降低體溫、心率,以節省身體的新陳代謝。至翌年三、四月份出洞。
在中國,據估計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境內有1000~1500頭;喜馬拉雅亞種數量很少,有待進一步調查;四川黑熊分布較廣,數量也多,估計四川盆地周圍及川北山地、甘南及秦巴山區、雲貴高原、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廣東、安徽以及浙江各省區野生種群約在8200~12500頭。
西藏黑熊(指名亞種)在西藏分布面積較大,包括滇西山區,向北延伸至到青海南部玉樹地區,估計種群數量2500~3500頭;台灣黑熊數
9. 小動物們是怎麼過冬的
不同的小動物過冬的方式不同。比如像青蛙、蛇和刺蝟是靠冬眠抵禦冬天惡劣的環境來過冬的。而一些鳥類是遷移到更溫暖的地方來過冬。兔子、鹿、狐狸在深秋季節就換上細長濃密的毛,皮膚下還儲存起厚厚的脂肪來抵禦冬季的嚴寒。小蜜蜂和老鼠是靠儲存糧食來過冬的。
10. 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是如何過冬的
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當然有他們自己的方法來過冬。而且我們的飼養員叔叔也會根據他們的生活喜好來喂它們提供過冬所必須的環境。
對於有些動物來說,冬天並不是一個非常難熬的季節。比如說我們小朋友們都知道的,在電視上也經常看到的熊大和熊二。他們在自然界冬天就可以選擇冬眠的方式。
但是在動物園里的熊是不需要冬眠的。因為在自然界里冬眠是因為食物的短缺。他們靠冬眠的方式來挺過漫長的冬天。在動物園里,他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自己的伙食費。飼養員會給它們提供足夠的食物,所以他們就用不著冬眠了。
其實在動物園里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能夠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生存的動物。因為他們完全具備著在野外生存的條件。只有那些處在和自己原來的生活環境差別太大的動物會得到特殊的照顧。就像我們在夏天會給北極熊放冰塊和開空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