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動物吃烏龜
蛇。主要是吃烏龜蛋和小烏龜。
老鼠。老鼠可以把烏龜直接咬死。
螞蟻。螞蟻會撿食有裂縫的龜蛋。
美洲虎。直接吃食烏龜。
食肉的鳥類。
㈡ 有哪些動物可以吃
青蛙吃很多,蚊子、飛蛾啊之類的。 壁虎吃蚊子。 老鼠的話就有很多都會吃它們。 有的蜥蜴也會吃蚊子等小型飛蟲。 蛇、貓、貓頭鷹吃老鼠 蜻蜓、螳螂、壁虎吃蚊子 蝌蚪吃蚊子幼蟲 青蛙、蟾蜍吃蒼蠅 蚊子
㈢ 什麼動物吃得最多
藍鯨一次可以吞食磷蝦200萬只,每天要吃掉4000-8000千克,如果腹中的食物少於2000千克,就會有飢餓的感覺
蝗蟲,也稱螞蚱。它每次吃都可以吃比自身體重1-1.5倍之多,而且消耗特別快。故其是吃的最多的動物
㈣ 什麼動物吃鱷魚
斑馬,花豹,大象,狒狒,猩猩,狗熊,熊貓,金魚,章魚,鯉魚,鰻魚,劍魚,939動物吃鱷魚
㈤ 什麼動物吃什麼動物
1、北極熊
它們主要捕食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捕捉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會打掃腐肉。
2、美洲豹
活動規律美洲虎的生境復雜,以熱帶密林為主,逐漸擴展到灌叢、草原、半沙漠和多石的山區。單獨行動,白天隱藏在林中休息,傍晚或夜間捕食鹿類、猴類、鳥類、鱷、蛇和魚類,善於游泳、攀緣、奔跑和爬樹。
3、斑鬣狗
斑鬣狗亦會獵殺其它動物,包括魚類、龜、黑犀、河馬、象、鱷魚、穿山甲、蜜獾、胡狼、獅子、家畜、狗及人類。斑鬣狗在日間會吃腐肉較多,故會同時引來禿鷹。它們亦會靠近獅子或人類的地方,多於其它非洲的掠食者。
4、獵豹
獵豹為食肉動物,獵物主要是中小型有蹄類動物,包括湯姆森瞪羚、葛氏瞪羚、黑斑羚、小角馬等,在食物匱乏時,也會襲擊斑馬,另外鴕鳥也是獵豹經常捕食的對象。
5、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而且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所吃的食物類別繁雜,包括各種植物的芽、葉、莖、根、果實,以及菇類、蝦、蟹、魚類、無脊椎動物、鳥類、嚙齒類動物和腐肉;也會挖掘蟻窩和蜂巢。雖然肉類在其飲食中只佔非常小的部分,但亞洲黑熊被認為比美洲黑熊更多食肉。
㈥ 什麼動物可以吃
蛇,青蛙,鴿,雞,鴨,鵝,豬,牛,羊,魚,兔,狗,驢,等只要你飢的很了,什麼也可以吃.黃鼠狼肉不好吃.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基本上都能吃,就是你能不能抓到.還有別讓保護動物的人看到.不然罰款.
㈦ 什麼動物愛吃水果蔬菜
猴子、猩猩、倉鼠、犀牛、果蝠等動物都愛吃水果。
1、猴子
猴子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的種群,猴子一般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猴並沒有形成一個「自然群組」,現存並所知的有262種猴。
2、猩猩
猩猩也叫人猿,靈長目人科的一屬,與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尾巴,能用手或腳拿東西。
主要吃果實(比如榴槤、紅毛丹、木菠蘿、荔枝、芒果、倒捻子、無花果)、嫩枝、花蕾、昆蟲、蔓生植物;偶爾也吃鳥卵和小型脊椎動物。香蕉、樹葉和嫩枝、無脊椎動物、富含礦物質的泥土、脊椎動物、種子、樹木或者藤蔓植物的樹皮、喝樹洞裡面的水、蜂蜜、白蟻等。
3、倉鼠
中國有8種倉鼠。除分布於中亞地區的小倉鼠外,臼兩頰均有頰囊,可將食物暫存口內,搬運到洞內貯藏,故又稱腮鼠、搬倉。眼小 ,耳朵被毛,耳殼顯露毛外。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兼吃植物嫩莖和葉,果實,偶爾也吃昆蟲。
4、犀牛
犀牛(學名:Dicerorhinus)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 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
㈧ 什麼動物是吃魚的
企鵝、鯨、河馬、野鴨、海鷗等
一、企鵝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二、鯨
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
一般以軟體動物、魚類和浮游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能捕食海豹、海狗等。
三、野鴨
綠頭鴨(mallard)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鴨屬鳥綱、雁形目、鴨科;其數量非常多,是多種野生鴨類的通俗名稱,有十餘個種類。野鴨能進行長途的遷徙飛行,最高的飛行速度能達到時速110公里。雌野鴨體型較小,體長50~56厘米,體重約1千克;雛野鴨全身為黑灰色絨羽,臉、肩、背和腹有淡黃色絨羽相間,喙和腳灰色,趾爪黃色。
食性廣而雜,常以小魚、小蝦、甲殼類動物、昆蟲,以及植物的種子、莖、莖葉、藻類和穀物等為食。
四、海獅
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面部短寬,吻部鈍,眼和外耳殼較小。前肢較後肢長且寬,前肢第一趾最長,爪退化。後肢的外側趾較中間三趾長而寬,中間三趾具爪。
海獅以魚類、烏賊、海蟄和蚌為食,也愛吃磷蝦,有時在飢餓的時候甚至會吃企鵝。
五、海鷗
一種中等體型的鷗。體長38-44厘米,翼展106-125厘米,體重300-500克,壽命24年。[1]腿及無斑環的細嘴綠黃色,白尾,初級飛羽羽尖白色,具大塊的白色翼鏡。冬季頭及頸散見褐色細紋,有時嘴尖有黑色。海鷗身姿健美,惹人喜愛,其身體下部的羽毛就像雪一樣晶瑩潔白。
海鷗以海濱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以及耕地里的蠕蟲和蠐螬為食;也捕食岸邊小魚,拾取岸邊及船上丟棄的剩飯殘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野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鷗
㈨ 什麼動物喜歡吃什麼
1、棕熊喜歡吃各種根莖、塊莖、草料、穀物及果實等,尤為喜吃蜜,動物包括螞蟻、蟻卵、昆蟲、嚙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
棕熊(學名:Ursus arctos):亦稱灰熊。是陸地上食肉目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體長1.5-2.8米,肩高0.9-1.5米,雄性體量135-545千克,雌性體重80-250千克。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被毛粗密,冬季可達10厘米;顏色各異,如金色、棕色、黑色和棕黑等。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長能到15厘米。
食肉動物
主要以肉類食物為主的一類動物,英文名稱:carnivore,肉食類動物,亦稱Meat-eater。
四肢強勁,靈活性非常強,牙齒尖銳而有力,具食肉齒(裂齒),即上頜最後1枚前臼齒和下頜最前1枚臼齒。上裂齒兩個大齒尖和下裂齒外側的兩個大齒尖在咬合時像尖銳的刺刀,可將韌帶、軟骨切斷。大齒異常粗大,長而尖,頗鋒利,起刺穿作用。野外攻擊性強,速度快。
植食性動物
植食性(Herbivorous Character):生物交互作用之一,通常指動物以植物為食的現象。幾乎找不到一種植物是不被動物所取食的,而在動物中,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都有許多專門以吃植物為生的種類。
動物吃植物是自然界食物鏈的基礎,也是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而食物鏈的其他環節都有賴於這一環節的存在,可見一切動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植物為食。
㈩ 什麼動物吃蝸牛的
吃蝸牛的動物有:
1、螢火蟲:
水棲螢火蟲的幼蟲吃螺類,貝類和水中的小動物,而陸棲的螢火蟲幼蟲則以蝸牛、蛤蝙為食物,有些種類會捕食蛆叫和昆蟲等小動物。
2、烏龜: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蝸牛、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
3、刺蝟:
刺蝟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刺蝟也吃幼鳥、鳥蛋、蝸牛、蛙、蜥蜴等,偶爾也吃農作物。因其捕食大量有害昆蟲,故刺蝟對人類來說是益獸。
4、蛇:
蛇是肉食性動物,所吃的動物種類很多,從無脊椎動物如蚯蚓、蜘蛛、蝸牛、各種昆蟲及其幼蟲)到各類脊椎動物(如魚、青蛙、蟾蜍、蜥蜴、蛇、鳥類及小型獸類。蛇吃的各種動物都一定要是活的。
5、老鼠:
老鼠的食性很雜,愛吃的東西很多,幾乎人們吃的東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有時也吃蝸牛,但最愛吃的是穀物類、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