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屬於什麼動物
人類(Hominidae)所有種類之通稱,屬靈長目類人猿亞目人超科(Hominoidea);人類的學名是智人(Homo sapiens),是人科現存靈長目唯一的屬和種。人科也包括已滅絕的靈長目種群或譜系,但僅能根據化石遺存了解其情況。
通常學者將人科畫為3個屬:一是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的臘馬古猿屬(Ramapithecus); 另一是更新世的南猿屬(Australopithecus);還有更新世至現代的人屬。智人這個現代種可以說是哺乳動物中進化發展得最成功的一個種。它易於變異,其二性狀態比大多數靈長類都更為明顯。
(1)如何證明是人類的動物擴展閱讀:
智人(學名:Homosapiens)又稱人類,是人屬下的唯一現存物種。形態特徵比直立人更為進步。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過去曾叫古人,生活在距今25萬~4萬年前,主要特徵是腦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眉嵴發達,前額較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扁,頜部前突。一般認為是由直立人進化來的,但有爭議認為直立人被後來崛起的智人(現代人)走出非洲後滅絕或在此之前就滅絕了。
晚期智人(新人)是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大約從距今四五萬年前開始出現。兩者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在於前部牙齒和面部減小,眉嵴減弱,顱高增大,到現代人則更加明顯。晚期智人臂不過膝,體毛退化,有語言和勞動,有社會性和階級性。
參考資料網路-智人
網路-人科動物
『貳』 人類是動物嗎
人類當然是動物是高級動物,是有思想的動物,是有社交群體群體的動物。是有創造力的想像力的是有創造力的想像力的
『叄』 有哪些證據證明人類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
1、大約在2300萬年到1800萬年前,在熱帶雨林地區和廣闊的草原上,有一種古代靈長類動物——森林古猿活躍在那裡,他們是人類最早的祖先。
這些地區有的已經成為火山活動地區,人們對森林古猿的了解,很多是依靠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化石和地質資料。非洲、亞洲和歐洲許多地區都曾發現過森里古猿存在的遺跡和化石。
2、不是所有的森林古猿都是人類的祖先,他們也是現代類人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這個名詞時為在那個年代中生活的所有古猿類起的。
3、森林古猿身體短壯,胸廓寬扁,前臂和腿一樣長。前肢既是行走時的拐杖,也是用來懸掛在叢林間擺盪、摘取野果的器官。他們就像黑猩猩那樣過著群體生活。由於森林大量消失,大量的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行走。長期的下地行走使得他們逐漸進化學會直立行走。
恩格斯把他們歸入到形成人的三個階段中的第一個階段,即「攀樹的猿群」。
(3)如何證明是人類的動物擴展閱讀
森林古猿類的化石十分龐雜,1965年E.L.西蒙斯和D.皮爾比姆把森林古猿屬分為3個亞屬和7個種,即森林古猿亞屬的森林古猿方坦種和森林古猿萊頓種,化石主要產地在歐洲;
西瓦古猿亞屬的森林古猿印度種和森林古猿西瓦種,化石產地主要在亞洲;原康修爾猿亞屬的森林古猿非洲種、森林古猿尼安薩種和森林古猿大型種,化石主要產地在非洲。
其中,森林古猿非洲種曾被認為可能是現代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大型種曾被認為是現代大猩猩的祖先。對森林古猿類的這個分類系統,雖尚有不同的意見,但仍被不少人所採用。1977年,皮爾比姆把森林古猿印度種和西瓦種改歸為西瓦古猿屬。
『肆』 人是動物嗎
是的.分析看下面: 1.人類起源總說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人是由猿的一支演化而來的,人的形體也是演化而成,如四肢,由於常用前肢攜物、勞動,後肢就承擔了行走的任務,逐漸就進化到直立行走。有人根據這個學說,甚至推測人的祖先是一隻斷了前肢的「病猴」。前肢既斷只好用後肢行走,進而將這個特點遺傳給後代,逐漸演化成人。 然而,很多絕非動物所為的人類史之前的遺物遺跡,用進化論觀點根本無法解釋,新的人類起源假說就應運而生。 太空人基因與雌猿結合的雜交說。 某些嬌小恐龍是人類祖先的恐龍起源說。 人是太空人的合成品的合成說。 來自海洋生物的海洋生成說。 這些假說面無懼色地向進化論提出了挑戰,使深入人心的進化論產生了動搖。這種動搖,主要來自於進化論自身的缺陷,人們看清了進化論很多地方不能自圓其說。 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達爾文,一個偉大者的名字。他出生於英國南安普特郡,從小熱愛大自然。1831年,他以植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海軍「貝格爾」號的環球旅行。他對熱帶與亞熱帶的動植物進行了廣泛的考察。1836年回國以後,潛心從事科學實驗和著述,寫成了《物種起源》一書。 書中認為,物種的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主要在於自然選擇,生物為適應自然環境和彼此競爭而不斷發生變異。適於生存的變異,通過遺傳而逐代加強,反之則被淘汰,歸納起來就是: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他還將進化論用於動物及人類,闡明了人類在動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動物進化而來的根據,得出了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結論。 恩格斯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推崇備至,尤為欣賞「人類起源於古猿」的假說,並對其作了幾點重要的補充。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還說「火的使用,使人最終脫離了動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動下,「人類起源於古猿」的假說就成了定論,使人們以為我們的祖先千真萬確的是猿猴。 中國人從小就受著這樣的熏陶:大量科學事實證明,人起源於動物界,人是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但是,人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人已經超出了動物界,成為自然界的改造者。 並且認為:人和現代的類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進化來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裡過樹上生活。後來,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得乾燥了,森林減少了,那裡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來生活,逐漸發展成為現代的人類。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裡,它們逐漸進化成為現代的類人猿。森林古猿進化成為人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恩格斯對這個進化過程作了解釋。恩格斯指出,下地來生活的古猿,它們用後肢走路,用前肢來取食物,用樹枝或石塊來防禦敵害。在運用這些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製造簡單的工具。這樣,人的祖先就有了勞動。由於勞動,手便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改善。同時,也引起了身體其他器官的變化,特別是大腦得到高度的發展。在勞動過程中,產生了語言和意識,建立了社會。於是,勞動就使森林古猿變成了人。 歷史學家、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甚至哲學家,他們根據化石的發現,為人類描繪了人類脫離古猿後的發展歷史:猿人階段——古人階段——新人階段。 猿人階段,大約開始於200-300萬年前。這時猿人已會製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腦量大約在600-700毫升。猿人晚期已接近現代人類,打制的石器比前期復雜,石器有了初步的用途分工,如打獵的石器是打獵的,剝制獸皮的是專剝制獸皮的,並能使用火與長期保存火種。我國發現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以及坦尚尼亞的利基人,都是晚期猿人的代表。猿人階段一般認為在大約30萬年前結束。 古人階段,又稱早期智人階段。古人的腦容量進一步增大,已達到現代人的水平。腦結構也較猿人復雜。製作的石器較為規矩,但還不知磨製,能人工生火,有了埋葬的習俗,有了原始的「衣服」,體質也開始分化,有了明顯的差異。我國發現的馬壩人、長陽人、丁村人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古人大約生活於20萬年至5萬年前。 新人階段,又稱晚期智人階段。大約開始於5萬年前。新人在體態上與現代人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新人打制的石器已很精緻,形狀多樣,石器分工已較明確,並出現了骨器與角器,大約在1萬年前,甚至有了磨製石器。新人還會製作裝飾品,進行繪畫、雕刻等藝術活動,開始了美的追求。法國魯克馬努人,中國柳江人、山頂洞人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以後,人類便進入了現代人的發展階段。 這就是我們所接受的人類起源的教育,人們對此從來不曾有過懷疑,堅信達爾文與恩格斯傳給我們的「唯物史觀」,並且不遺餘力地給予證明,哪怕牽強附會、轉彎抹角地都要繞到「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觀點上去,從不敢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這說來真是我們中國人的悲哀,當視野擴大,堅冰打破後,我們也與世人一樣,對進化論發出了質疑。 人真是由猿進化來的嗎? 人腦的變化,是進化論重要依據。認為人的聰明程度跟腦容量的多少有關,新人的腦容量比古人多,古人比猿人多,因而人類就逐漸聰明起來。 我們不說考古學家往往根據一兩顆牙齒、半片頭蓋骨化石作為依據,進行推論,難免有人為因素摻雜其間,未可全信。蘇格蘭一些3.7億年前的化石,以前的研究者都視為魚類化石,而後經考證,這些骨骼具有四足動物的特徵。單說根據現代醫學論證,人的聰明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腦容量的多少,腦容量較少,甚至無腦的聰明人不斷見諸報端,而腦容量超出常人重的白痴也不乏例子。 根據考古學材料可知。新人的腦容量與現代人不相上下。那麼新人就該同現代人一樣聰明,換句話說,5萬多年來,人類似乎並沒有進化。如果進化,那麼現代人的腦容量應該是最重的。也就是說,按進化論觀點,人的腦容量永遠也不會有相同的時候。我們按進化的觀點推論開去,勢必會有這樣的結論:人類的腦容量相同,則說明這段時間人類沒有進化:若進化,則腦容量不應該相同。所以,新人與現代人的腦容量相同,恰好證明進化論站不住腳。 現代醫學證明:人腦的使用,只發揮了百分之幾的潛能。這就使我們奇怪了,按進化論觀點,現代人的智慧是以前的人無法比的,而腦潛能只使用了百分之幾,那麼新人肯定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我們不得不問:新人何以將腦潛能進化到這種程度而不使用?這些沒有使用的潛能是如何進化來的?因為按進化論來說,人類的各種器官的進化都是勞動的結果,由於勞動的刺激,器官就逐步進化。可是如此眾多而擱置不用的腦潛能又是通過什麼刺激進化而成的呢? 另外,人種問題也是進化論難以說清的現象。現在世界上主要有白、黃、黑、棕色四大人種。經科學證明,這不是變異的結果,也不可能是亦異,而是從來如此。因變異畢竟是少數,更不可能如此集中、統一。可是進化論則認為只有一支猿猴進化成了人類,至於到底是進化成了何色人種,進化論根本難以說清,即使說得清,那另外三支人種又是什麼進化而來?如果承認人類都是古猿進化而來,則至少有4支古猿進化成人類,也就是古猿進化成人類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因此所有的猿類都該進化成人類,可是現在地球上的猿類同4萬年前沒有多大差別,尚無進化成人類的跡象。 再有,人類的進化似乎是具有突發性與躍進性的,這也有悖於進化論學說。進化論通過化石來證明自己的正確,這當然是無可非議並且是唯一的途徑。但化石作為材料畢竟太少,照進化論說人類的歷史約有300萬年,可是訖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人類化石卻寥寥無幾。用數也數得清的幾塊石頭,來證明數百萬年的歷史,是否是顯得證據有些不足?況且這些為數不多的化石並沒有連續性,人的進化過程中多次出現化石空白,缺少過渡階段的化石證據,隔幾十萬年或數萬年,人類似乎猛然一下聰明許多,按進化論來說,這種情況是不應該出現的。 眾說紛紜的新假說 人類起源,既然存在諸多尚未解開的謎,因此,近些年來,人們根據新的考古發現,從不同的角度對人類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說。 加拿大博物館洛索博士認為:「在地球上,首先發展智慧的生物應是爬蟲類動物,恐龍就是其中最重要者。」7800萬年前,有一種身高約1.5米的長尾肉食恐龍,有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祖先「類人猿」所擁有的許多特性。洛索博士還把他推想中的這種高級智慧生物稱為「類人恐龍」。 洛索博士關於「恐龍人」這一新奇有趣的推測和論斷,得到了西方一些古人類學家和古生物史學家的支持。直接引發這一新假說的實證,是巴黎大學植物學系教授拉坦博士在扎伊爾的原始森林中,發現的一個奇特的人種部落。這個部落的人的脊椎骨都突出體外,有的達幾十厘米,與恐龍化石脊椎十分相似。 馬蒂斯根據在聖地亞哥發現的一個頭蓋骨化石,研究後認為這個頭蓋骨代表的人種,其智力要遠遠高出我們今天的人類,因而認為這是一個外星人的遺骨,進而提出人類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說。他認為,大約在5萬年前,一批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具有高度的智慧。當他們發現地球引力環境不適合他們居住時,他們選擇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較高的雌猿進行雜交,這種雜交後代就是人類的祖先。 有人根據人類體表特徵與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事實,提出了人類起源於海洋生物的假說。 近年來,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說,他們根據太陽系不停地圍繞銀河系運動的事實,假設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與地球繞太陽旋轉一樣會出現四季變化,稱為「大四季」。人類在大四季交換中,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不斷改變生存的方式。隨著夏秋交替,人類為適應環境變化,慢慢由陸生變為水生;又由水生變為陸生。因此人類體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徵。 而在《人是太空人的實驗品》一書中,作者更大膽提出:人是基因重組的產物,人是其他高級生命創造出來的一件產品,人是「上帝」的實驗品。他認為,太空人用先進的遺傳基因科學,從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遺傳基因,將這些基因進行分離、剪切、組合、拼接後創造出一個既具有海洋生物特點,又具有陸地生物特點的新物種,那便是人類。 這么多假說,看似紛紛揚揚,結果幾乎都未脫離進化論巢臼。不論雜交說、恐龍人、海洋生成說、大四季說及合成說似乎都遵循著進化的軌跡,生物列車在進化軌道上緩緩行駛到了現在,只是各自的始發站不同,但目的地是一樣的。這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條條道路通羅馬。 這里要說明一下的是雜交說與合成說,它們不是進化,而是蛻化。 按雜交理論來說,雜交後代具有雜交優勢,應該有集母體優點於一身的後代出現,就是說應該有如猿的靈朽,同外星人一樣的智慧的物種出現,而我們似乎還沒有看到這樣的物種,人類更不具備上述優點。如有雜交優勢的後代存在的話,稱霸地球的絕不是人類了。或者是外星人作了手腳,它們把雜交優勢在必行的後代接出了地球甚至消滅,留下了智慧不及外星人、靈巧不如猿猴的劣等後代——人類,讓他們在地球上生生息息,自生自滅。外星人為什麼要這么干呢?這不是違背了它們的初衷嗎? 合成說贊同人是「神造」,但又不自覺地承認現代人是進化而來。合成說的作者認為遺傳工程實驗室里能夠做到「跑出一個比人還聰明,比猴子還敏捷,比象還力大,比狼還兇殘,既能在陸地上行走如飛,也能在水中自由來去,更能像鳥一樣在空中飛舞的怪物。」那麼太空人一定掌握了這項遺傳工程技術,不然也不能夠「合成」人了。按作者觀點,人是由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的遺傳基因合成的,那麼我們人類就應該有猿猴的靈巧,狼的兇殘,海洋生物的游泳技能。但我們人類都具有嗎?不具有。而這些本領又到哪兒去了呢?只有一個解釋:隨著時間的流逝,都隱沒了。這就如同人類訓養野獸為家畜一樣,磨掉它們的野性。「合成人」也將他們的優點磨損於無形。 由此觀之,所有的新假說都或多或少的帶有「化」的痕跡,本質上說來仍是持進化論觀點,只是播撒人類的「種子」有所區別罷了。 現代人類就好比很多同心圓的圓心,人類起源假說就如同這些圓上的某些點,逐漸向圓心匯集。 總之,這些假說都帶著濃厚的「進化」色彩,它們似乎都遵循這樣一個公式:人是由XX進化而來的。不自覺地贊同了自己欲要批駁否定的觀點,從而也就否定了自己的觀點。 因此,有關人類起源、現代人的形成仍是一個謎案,很多人都想率先猜到謎底,但是現在人們仍在不斷地詢問:我們究竟從哪裡來?我們生來就是如此形象嗎? 2.人是太空人的同胞 大約5萬年有,一群太空人來到地球。這些人膚色各異,語言不同,他們茫然四顧,漸漸走散。地球成了戰俘營。 太空從來就不是和平寧靜的,不時有爭斗搏殺發生,弱肉強食歷來就是宇宙的法則。 這群戰俘來自不同的星球,他們正是地球人的祖先。這群人茫然無措,如同白痴。 他們被戰勝者用一種形同「場」的意念物質把智慧控制起來,而且這種意念物質能夠遺傳,戰勝者的意圖是讓戰俘永遠愚昧,如同動物;並以這些戰俘為誘餌,以此誘殺前來營救戰俘的太空人。 戰勝者用意念物質把戰俘的智慧控制起來後,他們就放心地飄然離去,讓地球人與類人猿雜處,任其自生自滅了。他們相信,地球人沒有了智慧,就沒有製造飛碟的知識,是無論如何也離不開地球的。 地球人意識的初步復甦
『伍』 動物面前你怎麼證明你是人
氣味吧,大部分動物對於氣味特別敏感,但是我們的話鼻子不是很靈敏,對於氣味的分辨會比較弱。
『陸』 什麼是人類人類的定義是什麼怎樣的生物才是人類
無毛哺乳動物.米定義吧?!哺乳動物...直立行走...有四肢..可以使用並且製造工具.人類不光大腦有神經原的.脊椎啊...什麼的哪裡都有...機器晶元已經有人直入大腦了...但目前科技太落後...你說的不可能...只有大腦的是標本吧...只有軀體的估計是畸形...
人是什麼
——從人類學角度談人的定義
高勇傑
(中山大學計算機系 珠海 519082)
摘要:關於人的定義的問題,一直以來各個專業的人們都對其產生極大的興趣,不管是哲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還是生物學家,都從他們專業的角度出發,同時結合時代發展的背景和其他專業的發展,對「人是什麼」這個問題做出不同的回答,本文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之上,試圖從體質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角度出發,對「人是什麼」做出解釋。
關鍵詞:人的定義 體質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 文化人類學
從古到今,人類未曾中止對自己本身的追問、探尋和構想。但是,人們又從來沒有獲得一個令人滿意、能完美解釋人的答案。
古今中外,有許多學者都給「人」這個概念下過種種定義:
「人是城邦的動物」——亞里士多德。
「人是沒有羽毛的兩腳直立的動物」——柏拉圖。
「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辯也(能思維)」——荀子。
由此可見,人們在很早以前就試圖把自己和其他動物分別開來,當時,我們可以顯然的看出,他們的定義存在明顯的缺陷,帶有很大的時代特點。
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定義,一切非城邦的「人」,不論是原始人還是現代人都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柏拉圖的一個學生曾和他的老師開了一個玩笑:他把一隻雞拔光了毛,說:「這就是老師的『人』!」這個嘲諷,暴露了柏拉圖給「人」下的定義的毛病。
相對而言,還是荀子下的定義比較高明,因為他指出人的特徵之一——能思維。但這仍舊有缺點,因為一些其他的高等動物,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人把人定義為:「能思維、有語言、會製造和使用工具的動物。」這是比較高明的定義,他不僅指出人有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使用工具」這種人類特有的能力。
然而,我認為把人定義為「能思維、有語言、會製造和使用工具的動物。」是不夠全面或者說完善的,從近幾年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的反展來看,我們有必要重新給「人」下一個更加完善的定義。
首先,從體質特徵上來看,在一段距離之外的一位有洞察力的外星生物學家會把球型的腦袋看作人類生物學的一個最主要的線索。在相對不長的一段進化時間里,人的大腦極大地增大了。三百萬年以前,南方古猿成年的腦容量為400-500立方厘米,跟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腦容量差不多。二百萬年之後,它的據推定的後代直立人的腦容量為1,000立方厘米左右。下一個百萬年之中,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達到1,400-1,700立方厘米,而現代人的腦容量則為900-2,000立方厘米。在這個大腦擴展的過程中智力的增長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測量它。通過少數幾種智力和創造力的基本內容比較,人類可以自行比較。但是客觀地把人類與黑猩猩及其他靈長類動物進行比較的標准還沒有發明出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把「能否製造和使用工具」作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然而,進來研究發現,在動物中,黑猩猩能夠製造並使用工具來獲取石縫里的白蟻。這說明「能否製造和使用工具」並不能作為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另外一種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直立行走和正面***乃是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標志,前者拓寬了人類世界的視野,後者增進了個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原本以為自然界中只有人是沒有固定發情期的,但有一次黃愛東西告訴我,人也好,動物也好,發情期都和太陽的照射有關,現在連城裡的老鼠都沒固定的時間了。
那麼,還有什麼東西在具體的行為表現上可以把人和動物區別開呢?想來想去,就只有飲食了。雖然老鼠、蟑螂等,跟人一樣都是雜食動物,但懂得將食物在經過烹飪後再食用的,就只有人了。
由此可見,單從體質上看,並不能區分人與動物。我們知道,語言系統是人類特有的,那麼從語言方面,我們能否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掌握語言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只有人類才有的,其他動物,不管是會模仿人說話的鸚鵡,還是接近人類的猩猩,都是沒有的。掌握語言需要有發達的大腦和靈活的發音器官,也就是說,要有抽象思維的能力和發音能力。沒有概括,判斷,推理這些抽象思維能力,根本不可能掌握語言這樣的交際工具。在這方面,黑猩猩顯然比其他動物的智力高出許多,例如它喜歡吃白蟻,蟻洞小,爪子伸不進去,就知道找一根又長又細的樹枝伸進東去,等白蟻爬到樹枝上後再取出來吃。這說明黑猩猩有相當強的分析判斷能力。人類祖先的智力原先不會與黑猩猩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發展中人類能夠把各種智力結合為一體,發揮作用,而語言的運用又反過來有力的推動這些相互作用著的智力的發展。
不管是黑猩猩還是鸚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作為「動物也用語言能力的證據拿出來反對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能力。但是經過許多的學者研究發現,黑猩猩能夠模仿聾啞人的手語,可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鸚鵡徒有伶牙俐齒,卻沒有分析抽象的能力,無法學會人類的語言。總之,語言是其他動物無法逾越的鴻溝。
我們由此就說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人有語言能力,把人的定義為「具有語言能力的高級動物」呢?我覺得這樣還是不全面的。我們不能把一種動物與另一種動物的某一方面由於體質上的特徵拿出來作為一種動物的定義。例如某些動物與其他動物相比有很強的耐寒能力,我們能否把這種動物定義為「高度耐寒的動物」呢?顯然是不可以的。
如果想要給人一個相對貼切的定義,就必須從文化人類學方面獲取資料。有人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有心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分析抽象的能力,但這並不具體。我認為,從婚姻方面出發來把人和動物區分開來是有一定的事實基礎的。我們知道,在所有的動物中,他們的婚姻是沒有人類這樣具有「文化」特徵的。大多數動物還停留在「族內婚」或者「亂倫」階段。珍·古道爾博士在長期對黑猩猩的研究後發現,黑猩猩的婚姻是「亂倫」的。兒子成熟後可以與母親交配繁殖後代。因此可以認為「族外婚」及其行為的文化性,是人的又一特徵,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是實施「族內婚」的,因而其行為還是本能的或者自然的。據考察,在原始社會中,譬如美洲的阿爾貢金族印第安人中,「圖騰」一詞的原始含義是「他是我的一個親屬」或者「我是一個他的親屬」,其言下之意為「我們原來不是親屬」,這就強調了兩個族群之間的聯姻關系。因此,作為一個氏族命名標志的「圖騰」,也成為了晚期智人和族外對等婚制的標志,現代智人,氏族制度和圖騰是三位一體同時發生的。「族外婚」本身是原始人一系列進化的結果。其中也包括製作工具和勞動在這種進化中的作用,自然不能構成對勞動作用的否定,但把「族外婚」視作人類起源的文化標志,應當是可以的。
也許有人會對這種觀點持反對意見,因為在某些部落或者民族,同樣存在這「族內婚」或者「亂倫」的現象,我想這方面的原因應該有很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長力的提高,部落內部與外界交往的加強,族內婚和亂倫現象最終會在人類社會消失,這應該算作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
最後我要談的是人的社會性,「狼孩」的故事證明了:只有稟具社會性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像卡瑪拉那樣的「狼孩」,由於從小沒有進入人類社會,因此盡管在自然屬性上與人並無差異;但在本質上,卻始終不能算是完整意義上的「人」。然而,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為什麼人註定是社會性的存在物,而動物卻不選擇同樣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發現,動物由於沒有自由自覺的本質,因此與它的自然存在直接同一,不具備要求自身發展的種種有意識的復雜關系。而人卻不同,人能夠意識到:實現自身價值的勞動決非離群索居的個人單干所能奏效;因此必然組成社會,依靠群策群力來達到這一目的。這樣,「自由自覺」作為人所獨有的生命活動的性質,就不僅表現為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必然表現為人與自身的關系,並體現在人與他人的關系中,因為「人同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他同他人的關系,才成為對他來說是對象性的、現實的關系。」
通過以上從體質人類學,語言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方面粗略的分析,我們發現,要給人下一個完整的定義是比較困難的事情。我們不能機械的把人的上述幾方面機械的綜合就作為人的定義,這樣顯然不能算作一個科學的定義方法。但是,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給人一個定義,所以在文章的最後,我只能給人下一個明知不妥的定義:「人是具有發達的語言能力,能夠製造並使用工具,實施族外婚的動物。」正如上面所說,這個定義顯然不能算作一個科學的定義,我提出他,就是希望能夠有人來一起探討他以得到更為科學的定義。
參考文獻:
1. 葉蜚聲 徐通鏘著,《語言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4
2. 朱泓等著 《體質人類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3. 林耀華等著 《民族學通論》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997.12
『柒』 怎麼證明人就是猿猴進化的
大量科學事實證明,人起源於動物界,人是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
但是,人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人已經超出了動物界,成為自然界的改造者。
並且認為:人和現代的類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進化來的。
歷史學家、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甚至哲學家,
他們根據化石的發現,為人類描繪了人類脫離古猿後的發展歷史:
猿人階段——古人階段——新人階段。
補充,已經證明過的事情,也不需要再多做試驗了,這是公認的。
『捌』 問你們個問題 人到底是不是人 還是動物 怎麼證明是人
人就是動物的一種,這兩者並不沖突。 人類指智人。而智人和大猩猩,黑猩猩同屬人科動物,人科動物和猴科動物同屬靈長類,靈長類和肉食類(貓科犬科)偶蹄類(牛科羊科)奇蹄類(馬科)同屬真獸亞綱。
『玖』 求助各位大神如何證明自己是人類
人類:人的總稱。人類是地球出現最高級動物與智慧的結晶,目前處於所有物種統治者的地位。
人也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等各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是一種高級動物。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
人:「能製造精緻的工具、並能熟練使用工具進行勞動,有豐富的思維能力,有判斷跟實際情況沒有沖突和跟實際情況有沖突的能力,有呵護、愛護地球的能力,有創造能力和控制修復能力」。「進化論」認為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DNA與化石證明,人類大約於200萬年前起源於東非。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復雜的抽象思維、語言、自我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人類直立的身體構造使得人類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動,這讓富有智慧的人類得以掌握遠超出其它任何物種的工具使用能力,並最終發展出強大的勞動能力和創造性。
所以證明自己是人類很容易,滿足上述標准,即為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