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極都有什麼動物都有什麼危險怎樣預防
動物:
1、帝企鵝
一般體高在90至120厘米,體重達30-40公斤。帝企鵝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禮服,喙具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黃色羽毛,向下逐漸變淡,耳朵後部最深,全身色澤協調。
2、南極狼
南極狼這種犬科的特有種於1876年絕種(於西福克蘭島),也是歷史上已知唯一滅絕的犬科動物。最接近的親源種是棲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的巴塔哥尼亞狐,它們在近代也被引進福克蘭群島。已知在西福克蘭島與東福克蘭島都有福克蘭狼的蹤跡,不過無法考證它們之間的差異。
在19世紀以前,阿根廷最南端的聖克魯斯省西面的福克蘭群島上生活著一種犬科動物,也叫福克蘭狼或福島胡狼。但它們實際上並不屬於狼,幾乎從不攻擊人類。由於福克蘭群島非常接近南極圈,因此動物學家們為此種犬類取名為南極狼。南極狼可以說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南端的犬科動物。
3、南極磷蝦
南大洋磷蝦的儲存量很難有準確的數據。據1977年~1986年間由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和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等國際組織聯合的海上調查表明,南大洋的磷蝦蘊藏量約為4~6億噸。據此,生物學家們估計,如果每
年磷蝦的捕獲量不超過50萬噸的話,不會影響南大洋海域的生態平衡,磷蝦會正常地生長與發展。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蘇聯為首的一些國家開始對南極磷蝦進行大規模商業化捕撈,最高年捕獲量約為48萬噸。隨著前蘇聯解體,南極磷蝦的捕獲量驟減。其後,日本、韓國、挪威等國相繼加入商業捕撈行列。
4、海豹
海豹是對鰭足亞目種海豹科動物的統稱。海豹體粗圓呈紡錘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藍灰色,腹部乳黃色,帶有藍黑色斑點。頭近圓形,眼大而圓,無外耳廓,吻短而寬,上唇觸須長而粗硬,呈念珠狀。
四肢均具5趾,趾間有蹼,形成鰭狀肢,具鋒利爪。後鰭肢大,向後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隨年齡變化:幼獸色深,成獸色淺。
5、鯨魚
夏天,小鰮鯨來到這些寧靜的水域。它們是南大洋最為常見的鯨類。小鰮鯨是所有須鯨類中身材最為矮小的一種。與所有其他同類一樣,它們也是到這里來覓食的。
夏天,巨大的座頭鯨也到這里來做客。它們長途跋涉數千公里,從熱帶水域的聚食地來到這里捕獵,因為夏天這里可以找到很多的食物。僅僅四個月的時間里,它們便在體內貯存了大量的脂肪,足以供它們度過這一年剩下的日子。
所有來這里的動物都是為了尋找同一個目標——磷蝦。磷蝦是南極食物鏈上最重要的一環。它們的數量大得驚人,一群磷蝦就有數十億只之多,幾群磷蝦則要綿延數公里遠。
危險及預防:
1、天氣
國內出發是冬天時分,南半球卻是夏天,所以我們在旅途中將經歷不同的氣候狀態。南極半島一般屬乾冷,多風並有時有雪。夏季平均溫度為+5至-5攝氏度之間,極端天氣狀態下氣溫可能在-10攝氏度。然而即使是暖和的日子,也可能會是多雲、刮風,南極半島風很大,夏天風速大約每小時6公里左右,並有相當的濕度。
需帶質地良好,透氣、防雨、帶抓絨的沖鋒衣。沖鋒衣最好准備兩件,以備因出汗或者意外弄濕衣服時備用換穿。南極之行,很可能還要去到阿根廷,智利這些正值夏天的城市,所以一定要准備一兩件T恤和春秋季穿的輕便外套。
2、低溫
防水和防風的抓絨沖鋒衣:防水和防風的沖鋒衣是所有衣服中最重要的,因為沒有什麼比在0攝氏度的風中穿著一件濕衣服更糟糕的事情了。(船上也會有一件防寒衣服供每位客人在登陸時穿著。 但您還必須自己准備一件防風衣,因為衣服經常會在上下小艇時沾濕,這時防風衣就用得到了,因為大衣淋濕時是無法立刻乾的,所以返回大船時,就需要再准備一件防風衣,以利您隨時到甲板上觀光拍照。)
3、紫外線
100%防紫外線太陽鏡:冰面和水面的日光反射可產生大量眩光,質量好的太陽鏡可以保護您的眼睛不受來自陽光、水面和冰雪的傷害。
4通訊
南極地區沒有手機信號,所有通訊全部是通過衛星進行。船上一般可單獨注冊電子郵件賬號通過衛星通訊收發不帶附件的英文電子郵件,按郵件位元組多少收費;有衛星電話可供緊急聯系使用,按分鍾收費。
㈡ 南極這塊 凈土 已向世人敲響了警鍾,你認為人類應該如何保護極地環境
人類對南極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僅來源於在南極地區工作和旅遊的人類,遠離南極的人類活動,同樣會通過大氣環流和海流影響到南極動物,因此,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是全世界人的責任。
兩極冰雪表面出現的農葯很多是周邊大陸進行農葯飛機噴灑時,飄在空中的農葯被對流空氣帶到高空,然後對流到兩極受下沉氣流影響再降到冰雪表面。在整個地球的空氣大循環中,較熱地區的空氣向上升,寒冷地區的空氣下降,農葯就是在這樣一個循環中旅行的。
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為提高全球對北極海冰、南極冰蓋變化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國際社會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世界氣象組織設立了「國際極地年」。為配合國際極地年的正式啟動,世界氣象組織將2007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定為「極地氣象:了解全球影響」。
「極地氣象」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據世界氣象組織新發表的《2006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極地冰層正在迅速溶化。2006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上世紀60~90年代間的平均氣溫上漲了0.5攝氏度左右,是有記錄以來第6個溫度最高的年份,許多地區和國家的氣溫在過去一年中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海冰的覆蓋面積在2006年9月為590萬平方公里,是25年前開始該項記錄以來面積倒數第二小的年份。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報告則顯示,到2040年,北冰洋的大部分地區將不再被冰雪覆蓋而將成為無冰的海洋,這一現象的出現比原先的預測提早了幾十年。科學家還預測,如果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地區冰層消失,那麼全世界的海平面將上升7米,這對於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海冰的減少可能導致嚴重的海洋生態變化,影響到海洋哺乳動物,因為為無數海鳥、海豹和鯨魚提供食物的磷蝦,將由於海冰的減少而大量減少。
極冰的變化不僅僅影響到南北兩極的動植物和土著居民,也影響著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因此,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因為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赤道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熱源,兩者遙相呼應,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監測南、北極冰原在融化,這將改變地球的生態系統,包括海洋及地表生物、氣候、航運模式,甚至國防政策。另外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北極地區冰雪覆蓋面積的變化與北半球許多地區的降水有密切的關系。
為提高全球對北極海冰、南極冰蓋變化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國際社會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加強極地氣象研究,對於人類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環保組織多年來一直警告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北極熊滅絕。圖為一隻北極白熊在浮冰之間跳躍。
人們在瑞典厄斯特比觀賞北極光。
兩塊從南極洲漂至紐西蘭附近的冰山成為當地旅遊熱點。
這是2005年9月北極地區海冰景象的衛星照片,當時,北冰洋海冰面積為自有衛星監測以來最小面積。
北極地區正在融化的冰塊。
㈢ 如何保護南極,可以干什麼,不可以干什麼
為保護南極的自然環境和生態,南極考察隊要求全體隊員遵守南極條約有關條款, 嚴禁追逐、驚嚇動物,更不準傷害和捕捉;
不經站長批准,任何人不得隨意採集各類標本樣品,科學考察採集標本樣品要在統一組織領導下進行,並登記造冊;
不得進入動物保護區,保護南極植被,不準毀壞和任意採集,保護南極寺區的紀念物,不準亂刻亂劃,要愛護友鄰的建築疫施和裝備;
外出考察一切廢物(包括大便)都要帶回考察站統一銷毀。
㈣ 南極動物生存的秘訣
大部分溫血動物會長得又大又圓。海豹和企鵝都具有較大的體積/表面積比值,能夠減少皮膚的熱量喪失。企鵝通過「抱團取暖」,即組成小的群體來進一步減少表面積。在南極洲,所有的大型動物都是肉食性的,因為相比植物,肉是一種更加濃縮的能量來源。
相比陸地上的艱難生活,海洋中的生活顯得更容易一些。南極周圍的海水通常比陸地溫暖一些,常年水溫在﹣2℃到2℃之間。當天氣變得異常寒冷的時候,海豹和企鵝等動物經常會退到海水中。
為了保持體溫,海豹、企鵝和鯨類都具有厚厚的皮下脂肪層,能有效地防止熱量散失。如果你測量它們的皮膚溫度,會發現與周圍海水溫度幾乎一樣,而在脂肪層以下幾厘米的血管中,溫度維持在35到42℃之間。這些動物還能關閉鰭肢和腳上的血管,將血液從體表轉向身體核心區域,停止熱量發散。它們也因此能在寒冷的海水中存活下來。
南極的魚類具有能對抗低溫的特殊酶,許多種類甚至在血液里具有抗凍劑。這些抗凍的化學物質由糖蛋白組成,能環繞在動物血液中形成的冰晶周圍,使其尖端無法刺破細胞膜。
㈤ 請為南極寫一份游覽須知,告訴每一位來此旅遊的人應該怎樣愛護環 境,保護動物_baiduboxapp
南極游覽須知
(1)請把你用完的廢棄物裝袋帶走,不可隨意丟棄。
(2)請不要隨意捕殺南極地區的動物。
(3)不可隨地大小便,吐痰等,保護好南極這一塊屬於全人類的凈土。
㈥ 《南極條約》中保護動物的內容
南極條約中沒有具體提到動物保護的內容,有搭到一點的是下面這條:
一、本條約序言所列締約各方的代衷,應於本條約生效之日後兩個月內在堪培拉城開會,以後並在合適的期間和地點開會,以便交換情報、共同協商有關南極的共同利益問題,並闡述、考慮以及向本國政府建議旨在促進本條約的原則和宗旨的揩施,包括關於下列各方的措施:
(甲)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
(乙)便利在南極的科學研究;
(丙)便利在南極的國際科學合作;
(丁)便利行使本條約第七條所規定的視察權利;
(戊)關於在南極管轄權的行使問題;
(己)南極有生資源的保護與保存。
㈦ 南極變暖程度超全球水平三倍,動物們該何去何從
在最近國際專業學術期刊中發表了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其中指到,自1989年以來,南極變暖程度已經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多,據研究表明這一變暖主要是由於自然熱帶氣候變率驅動,還可能隨著溫室氣體的怎加而加劇。而且論文中還指出,南極氣候是表現出地球上一些大規模區域氣溫趨勢。而且西南極和南極半島的絕大部分地區在20世紀末出現了暖化和冰蓋變薄的現象,一直持續到今天。而位於偏遠和高緯度大陸內部的南極極地來講,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都一直保持著寒冷,之後便開始了大幅度變暖。
㈧ 如果我有一隻南極企鵝,我該怎樣照顧它
企鵝可以人工養殖,事實上海洋館中的很多企鵝就是人工養殖的。企鵝也可以當寵物養,但養殖之前需要辦理相關的證件,不然會違法。企鵝是非常難養的,因為它們常年生活在南極比較寒冷的地方,在太熱的環境中無法生存。養殖的時候,需要為它們提供比較寒冷的環境。這一點是比較難做到的。
一、企鵝能當寵物養嗎
企鵝是一種十分可愛的動物,許多人會想問是否可以將其作為寵物養。不過,企鵝並不是隨便就可以養的。大部分企鵝都生活在南半球高緯度的極地地區,它們已經適應了此地的環境若是到別的地方生活可能出現不適應的情況。不過,也有小部分企鵝品種不生活在南極,而且體型比較小,若是想作為寵物養的話可以選擇這些。不過,在養殖前也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和證件,不然私自飼養企鵝是違法的。
可見,養殖企鵝作為寵物是十分麻煩的,不僅要辦理的手續比較多,而且企鵝也可能比較難養,它們對周圍的環境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比如溫度、濕度。在動物園中可以見到部分企鵝,這些企鵝是人工養殖的。在專業人員的飼養下,它們的生活環境會比較適宜,而且也可以給為其提供充足的空間。
二、企鵝怎麼養
1、食物:養殖企鵝首先要給它們提供充足的食物。企鵝是主要吃肉的動物,可以給它們吃小魚,以及烏賊等頭足類動物。
2、環境:一般來說生活在南極的企鵝是無法作為寵物養的,能當寵物養的就是一些提醒比較小的、生活在維度比較低的地方的企鵝。此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要根據該品種的要求調解周圍的溫度、濕度等。
3、空間:養殖企鵝,還需要保證它們的運動量,它們的狀態才能好。因此,就得給它們提供充足的空間。可見,私人飼養企鵝是十分困難的。
㈨ 怎樣保護南極洲野生動物
這是為什麼呢? 萬分好奇、匪夷所思的動物學家們經過多次觀察、研究,終於南極洲的北部地區如已是茂密的熱帶雨林,其規模和密度絲毫不亞於人類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