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毒理學實驗動物常用的隨機分組的方法有哪些
實驗動物在運來之後,要經歷什麼樣的步驟呢?
首先,要確認品系、雌雄、數量,並觀察有無不良狀態。這相當於一般商品交易中的「驗貨」環節。 第二,要進行適應性喂養。在此期間只需按雌雄分籠,每籠飼養適當數目即可。這個時間至少三天,多則一周。在前面的專題中已有述及。
第三,對動物進行標號。有多種方法。
第四,隨機分組。注意,不是隨機分組再標號,而是標號後再分組。因為沒有標號是沒法隨機的。
第五,進行實驗處理。從這里開始,才是真正進入主題的實驗了。包括造模、給葯、手術等等處理, 分組的設計.
2. 為什麼科學家把動物分組
一、弄清楚研究目的是動物分組的前提
例如建立一種新的動物疾病模型,需要對疾病的不同時間點進行觀察,除基本的實驗分組,要有不同時間點的分組。這樣的實驗需要的動物數量非常多,工作量非常大。例如你做一個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模型,在缺血後1小時、3小時、7小時、12小時、24小時、24小時、48小時等等。如果這個模型是你首先建立的,這樣的觀察對於了解什麼時候什麼變化開始發生,到什麼時候什麼指標達到最明顯,顯然是必要的。例如你會發現,在剛剛缺血的時候,你無法看到壞死,只有到6小時後才有,而只有24小時後才會達到比較嚴重,甚至達到最明顯,然後就進入恢復階段。但是,如果我們要觀察一個葯物是否可以減輕心臟缺血梗死的程度。我們在缺血後1小時可能無法看到任何改變,因為這個時候無論是否用葯物都沒有太大改變。而到24小時可能就比較容易看到效果。那麼這個時間點就可以選擇24小時,當然為了獲得更多信息,可以增加72小時作為一個後期效果的觀察。如果希望看長期的效果,可以設計一個1或2個月的觀察點。總之,要看實驗目的,要以問題為導向,且不要單純求大求全。
二、基本對照
設計對照不能隨意減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時候過多的對照可能增加許多工作量,但並不能對解決問題有太大幫助.例如許多試驗有假手術組,可以不設正常組,因為增加正常組只能說明假手術對觀察指標沒有影響.如果過去曾經做過觀察,實在沒有必要每次都要正常對照組.一般來講觀察一個葯物是否有效的動物實驗分組的最小分組包括三組,假手術組、對照治療組、治療組。假手術組也有正常對照的含義,當然如果假手術對實驗結果可能產生很大影響,則需要另設計正常組。這一組的目的是一個正常參考,例如治療有效,比較治療組和這個假手術組,可以看治療效果是否達到完全正常水平,或者和正常對照比較達到什麼程度。對照治療就是沒有治療的組,和治療組比較就是希望看治療是否有效果。很顯然,假手術組是正常,對照治療是疾病狀態,就象一個標尺。而治療組通過和這兩個標准比較,目的是看是否有效果(比對照),效果達到什麼程度(和正常比較)。所以這三組是不可缺少的。
3. 動物實驗分組中,編號1、2、3······32,共32隻,如何隨機分組分成A、B、C三組,謝謝!
其實這樣的東西不用那麼復雜
其實安1——32排序之後直接區1 5 9 13……為一組 2 6 10 14……為一組,……即可
但是既然你需要做隨機分組表,我也可告訴你怎麼做……
這個其實使用 利用EXCEL編程就能生成需要的隨機分組。
首先列表1——32
在每個數字之後生成一個隨機數 函數是 =RAND()
我給生成了一個
1 0.45904767695
2 0.11420806768
3 0.85433717736
4 0.42400963074
5 0.26158277142
6 0.84513894241
7 0.59789776859
8 0.56569889286
9 0.66279561324
10 0.83737180721
11 0.0050852478131
12 0.89676074623
13 0.95714790763
14 0.010059414178
15 0.25102225856
16 0.85081331618
17 0.29484863423
18 0.64907209176
19 0.29764909565
20 0.3839282171
21 0.39738369127
22 0.092220716018
23 0.012305056426
24 0.50463531666
25 0.76459900117
26 0.4349401179
27 0.013506008572
28 0.56622582397
29 0.59124553119
30 0.66216220486
31 0.5577007089
32 0.17568588882
之後對應生成隨機數的對大小重新排序……比如隨機數最大的是13號0.95714790763 它就是重排後的第一組,第二大的是12號 0.89676074623 它就是重排後的第2組……以此類推……
這個就是你說的隨機分組表分組……
對了—希望你能多給點財富…… O(∩_∩)O哈哈~
4. 實驗動物36隻隨機分為6組,每組6隻怎麼分
小鼠的行為學實驗,確定小鼠的神經系統發育狀況,比如水迷宮,洞板實驗,風箱實驗,基爾頓新引進了一套用於小鼠水迷宮的實驗設備。
5. 要做動物實驗,分4組,怎麼分組
動物實驗的分組一般按照體重,性別來分組,這樣可以最大可能剔除系統誤差。
建議按照體重分組,先稱重,按照體重大小排序,然後確保每一組內的10隻小鼠的平均體重接近。
這樣進行實驗的話就能確保不因為體重差異過大而影響實驗結果。
6. 動物實驗小鼠如何分組
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五隻左右,然後控制變數法(只有你要研究的量變,其他條件都相同)培養小鼠,定期觀察。僅供參考
7. 如何利用excel軟體實現實驗動物的完全隨機分組及按體重分層隨機分組
方法/步驟
稱取小鼠體重(實驗動物分組常按體重進行安排)。
將體重不同的小鼠分開(如30g 小鼠放一籠、29g 小鼠放一籠....依次類推,直至體重最輕的一籠)。
根據你需要分成幾個組別進行分組(如分5組,則取5個鼠籠用於分組)。
從體重高-低或低-高,依次每籠安排小鼠,第一輪:從第1個鼠籠開始放直到第5籠;第二輪:從第2個鼠籠開始放直到第5籠,並將第1個鼠籠補齊2隻小鼠;第三輪:從第3個鼠籠開始放直到第5籠,並將第1、2個鼠籠補齊3隻小鼠;第四輪:從第4個鼠籠開始放直到第5籠,並將第1、2、3個鼠籠補齊4隻小鼠;第5輪:從第5個鼠籠開始放直到第5籠,並將第1、2、3、4個鼠籠補齊5隻小鼠;接下來又從第1籠開始....依次類推將所有小鼠分完為止,這樣就每一籠小鼠體重都很均一。
准備水瓶,分好後放置於鼠籠上。
8. 一組實驗動物的死亡只數服從什麼分布
實驗動物分組時,我們常常碰到以下情況:如有40隻皮下荷瘤小鼠需隨機分為4組,但每隻腫瘤體積大小各異;又如有50隻SD大鼠,需要分5組,但性別和體重均不一,該如何將其隨機分配呢?
對於大多數的我們,很可能會參雜人為因素對動物進行編號,殊不知這並不是一種科學的做法。原來實驗分組不像抓鬮擲硬幣,它需應用專門的隨機數字表,還包括完全隨機設計、隨機區組設計等隨機方法。本期就一起看看如何科學分組!
動物分組一般需要遵循對照和隨機的原則,這里主要關乎2個問題,一是如何設計對照組?二是如何保證動物隨機地分配到這些組中?
1,如何設置對照組?
為了保證能得到科學有效的數據,分組的第一個原則便是要設立對照組。一般觀察一個葯物或者某種外界因素對實驗動物的影響需要設置3組對照——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
裸鼠成瘤(中洪實拍圖,盜者必究)
9. 實驗用動物分類
實驗動物的分類方法
一、按實際用途分類
1.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s)是專門培育供實驗用的動物,主要指作為醫學、葯學、生物學、獸醫學等的科研、教學、醫療、鑒定、診斷、生物製品製造等需要為目的而馴養、繁殖、育成的動物。例如小鼠和大鼠是首先按實驗要求,嚴格進行培育的實驗動物,其次如地鼠類、豚鼠、其它嚙齒類、鵪鶉等亦已實驗動物化。
2.經濟動物(Economical animals)或稱家畜家禽(domestic animals and domestic fowl)是指作為人類社會生活需要(如肉用、乳用、蛋用、皮毛用等)而馴養、培育、繁殖生產的動物。轉為實驗用的有:產業家畜(豬、馬、牛、羊、雞、鴨、鵝、鴿、兔、魚類等)和社會家畜(犬、貓、金魚等),其中一部分雖已培育成能達到作為實驗動物的目標,但同具有高標准水平的鼠類相比,其品質還不能說是很高的。
3.野生動物(Wild amimals)是指作為人類需要,從自然界捕獲的動物,沒有進行人工繁殖、飼養的動物。例如兩棲類、爬蟲類(青蛙、蟾蜍、蠑螈、水龜等);魚類(鯽魚、泥鰍等);無脊椎動物(蛤蜊類、墨魚類、蟹類、海膽類、蠅類、蚊類、蟑螂等)鳥類;嚙齒類(如黑線倉鼠、長爪砂鼠、黑線姬鼠等野鼠);靈長類(猿猴)等,這些野生動物,除少數外,一般均不能進行人工繁殖生產。
4.觀賞動物(Exihibiting animals)是指作為人類玩賞和公園里供人觀賞而飼養的動物,如踏車小白鼠、玩賞犬和貓等。
實驗用動物來源於野生動物,從野生到家養,通過純化(定向培育)發展成多種實驗動物。野生動物家畜化,家畜動物種化,實驗動物純化,是野生動物演變為實驗動物的過程。
這里必須強調指出,以往把實驗用動物非常含糊地稱為實驗動物,在習慣上誤認為實驗用動物和實驗動物概念是一樣的,現在必須加以糾正,兩者應該明確區分。
實驗用動物就是指一切用於實驗的動物,其中除了符合嚴格要求的實驗動物外,還包括家畜(產業家畜和社會家畜)和野生動物,這三類統稱為實驗用動物(Animals for Research,或Expermental Animals)。
將實驗用動物區分為實驗動物,家畜和野生動物這三類動物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因為在動物實驗上,特別重視反應的重復性,這三類動物有較大的差異。所謂反應的重復性就是指不同的實驗工作者,在不同的實驗地點,不同的時間,用同一品系動物所做的的實驗,幾乎沒有差異地均能獲得相同的結果。這就希望動物實驗能達到象化學分析天平稱量那樣的精確度,對實驗動物來說,要求能達到化學試劑那樣的純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同時進行極為嚴格的遺傳和環境的控制,兩者不能偏廢。這對實驗動物來說是可以作到的,對野生動物幾科是不可能的。對家畜來說,並不具備這些條件,雖然,家畜中某個品種的確立,亦有一定程度的遺傳學控制和人工飼養管理條件,但同實驗動物的嚴格要求相比,還是相差懸殊。再從育種的角度來看,家畜育種的遺傳性質目標,不外乎是按畜產上要求的泌乳能力(乳牛),產蛋能力(家禽),肥育能力(肉用家畜),產毛能力(皮毛動物)等來進行的,其選種的方法是擇優除劣,即排除低生產性能的遺傳形質和易感疾病形質。而實驗動物育種的形質目標,是按研究上的需要來考慮的,可利用的形質是非常多的,除了培育有高產優質性能的形質外,凡是在實驗動物中發現的同人相類似的疾病,都要通過遺傳學手段積極的把它培育後保留下來,建立「疾病模型」的品系。不僅如此,對耐病性形質的的培育的方向也是多方面的,既要培育耐病性高的形質(例如低癌品系),同時又要培育耐病性低的形質(例如高癌品系),以適應研究的需要,這就同家畜的高性能育種方向安全不同,而且家畜也是很難作到這些。由引可以看出,將「實驗用動物」區分為上述三類動物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