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因療法
不可以,只有生殖細胞的基因改變了才可以遺傳
㈡ DMD肌營養不良基因治療葯物多久上市DMD有希望恢復了嗎
許多肌營養不良症患者及其父母都在受苦。一些孩子在幾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他們已經等了很長時間。在基因治療結果出來之前,一些兒童已經死於癱瘓。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患有肌營養不良症的兒童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這是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誰會贏?誰能打敗誰?
肌營養不良症真的很難治療。治療肌營養不良並非不可能。有條件的患者應根據治療過程嘗試使用葯物。如果條件不是很好,試著使用一年。你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有些病人說我會嘗試兩個月。我非常焦慮,治療費用也不低,所以我無法冷靜下來接受治療。肌營養不良症被稱為「不朽的癌症」。如果這很容易,並且可以通過服用一些葯物來恢復,那麼這種疾病並不罕見。肌營養不良患者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冷靜面對治療,相信自己和醫生!你會戰勝肌營養不良。
在基因葯物出現之前,我們應該堅持科學治療,並期望它更容易實現。肌營養不良症確實很難治療,並非不可能治療。目前,中醫葯對肌營養不良的治療相對可觀。首先,我們應該控制疾病,穩定疾病,調節內臟功能。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基因異常,但我們可以將基因異常造成的損害降低到相對較低的水平,保持兒童與同齡人一致的正常發育和肌肉運動能力。當醫學進步可以通過基因改造時,疾病就可以恢復。同時,孩子的發育和壽命沒有受到影響。
㈢ 代謝組學研究轉基因食品 實驗動物一般需要喂養多長時間
一,轉基因風波緣起
2009年11月27日,農業部頒發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的國家。
農業部此舉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許多學者上書中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提交關於謹慎對待轉基因問題的提案。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在物種基因組中嵌入了(非同種)外源基因的食品。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必然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農業部批準的我國即將推廣種植的轉基因水稻就是將細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稱Bt),插入到水稻的遺傳物質DNA中,使水稻自己產生Bt抗蟲毒素,殺死以穀物為食的昆蟲。
二,轉基因食品動物實驗危害事件
(1)英國政府資助的研究顯示,食用了轉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現了肝臟癌症早期症狀、睾丸發育不全、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部分萎縮等異常現象。
(2)德國黑森州北部農民從1997年開始試種Bt-176玉米,並用作奶牛的補充飼料,2000年當農民開始提高該玉米在飼料中的比例後,所有的牛都死亡了。2004年瑞士聯邦技術研究院地球植物學研究所海爾比克教授發現,Bt-176中的用來毒殺歐洲玉米螟的Bt毒素,無法分解,最終毒死了奶牛。
(3)2006年,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神經生理研究所科學家伊琳娜艾爾馬科娃博士研究發現,食用轉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後頭三個星期死亡,是沒有食用轉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4)絕育是吃轉基因食物的動物出現的普遍問題,「印度在哈里亞納邦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吃了轉基因棉籽的水牛有並發症,如早產,流產,不育,並子宮脫垂。許多小牛死亡。在美國,大約24個農民報告說成千上萬只豬吃了轉基因玉米品種後不能生殖或出現假懷孕現象」。
三,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轉基因化食品改變了我們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屬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質不是人類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並未進行較長時間的人體安全性試驗,這會對人體構成極大的健康危害。
(2)轉基因化食品會產生不可預見的生物突變,會在食品中產生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3)過敏或變態反應:基因技術會在食品中產生不能預見的和未知的變態反應原。科學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黃豆上去,結果卻使一些對胡桃過敏的人在攝取黃豆後有產生過敏性反應的可能。
(4)轉基因食品中減少食品的營養價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美國的研究資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劑基因的大豆中,異黃酮類激素等防癌的成份減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虛假新鮮感迷惑消費者,有光澤的紅色蕃茄能貯藏幾周,但營養價值較低。
(5)轉基因技術採用耐抗菌素基因來標識轉基因化的農作物,這就意味著農作物帶有耐抗菌素的基因。這些基因通過細菌而影響我們。英國的研究顯示,轉基因作物中的突變基因可能會進入到生物體內,其結果可能會導致新的疾病。如果類似結果發生在人和動物體內,就可能培養出功效最強的、抗菌素也無法殺死的超級細菌。
(6)副作用能殺害人體:Mayeno,A.N.等(1994)報告,發生一種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現為嗜酸性肌痛。臨床表現有麻痹、神經問題、痛性腫脹、皮膚發癢、心臟出現問題,記憶缺乏、頭痛、光敏、消瘦。後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產的基因化工程細菌產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個月後發病,導致37人死亡,1500人體部份麻痹,5000多人發生偶爾性無力。
(7)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孟山都公司生產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
四,世界各國對轉基因的態度
(1)美國雖是轉基因糧食生產大國,可是國內消費轉基因食品卻極少。其所種植的轉基因大豆、玉米在美國本土主要用於動物飼料和生產酒精燃料,再就是出口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中國。近期國際先驅導報於7月6日發表文章:《美國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的發明國美國,已經承認了第一代轉基因技術的失敗,並且認為轉基因技術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會構成極大的不確定性危害。
(2)歐盟成員國的政府和民眾對於轉基因作物大部分都採取堅決抵制的態度,2008年至2009年,法國政府、德國、希臘、匈牙利、盧森堡、奧地利下達了禁令,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
(3)俄羅斯目前未批准任何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日本只批准了轉基因康乃馨的種植。在印度只有棉花是唯一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
(4)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嚴格檢測食品中轉基因成份、有毒有害物質、病原體,保證前來參會的各國人士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同時我國一些轉基因育種專家卻聲稱要在3至5年內將轉基因主糧推上中國人的餐桌。
五,轉基因作物的推廣嚴重威脅中國的糧食主權安全
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轉基因糧食不僅是「生物安全」問題存疑,而且還存在巨大的「糧食安全」和「政權安全」隱患。
傳統農業可以從收成中留種,但轉基因種子必須每年都購買新種子。壟斷企業為了防止農民留種,發明了「自殺種子」, 這樣跨國巨頭便可以保證農民必須每年購買種子,以保證自己巨大的商業利益。將種地留種的權利拱手交給別人,尤其是把遏制中國作為主要戰略的美國的公司,對中國的糧食主權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轉基因糧食的關鍵技術在美國人手裡,這使中國的糧食安全存在巨大隱患! 我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在研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中,沒有一種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相反,孟山都在轉基因糧食方面申請了533項專利技術,幾乎覆蓋了糧食生產一切環節,這意味著中國一旦在糧食上大面積推廣轉基因糧食後,每年要向美國公司支付昂貴的購買糧種費和交專利費。除專利外,孟山都還迫使農民必須使用轉基因種子專用的除草劑、化肥,農民一旦使用了美國的轉基因種子,就必須不斷向孟山都等美國種子供應商購買新種子和化肥、農葯,從而淪為美國種子公司的新農奴。
中國如果大規模推廣轉基因糧食,我國很快將喪失糧食生產的主動權。這樣跨國公司就會控制中國的糧食生產,國家的命脈受制於美國,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性將無從談起,糧食將變成美國控制中國的武器。一旦中美關系緊張,美國完全可以停止向中國提供轉基因糧食技術和種子,13億中國人將陷入飢餓和混亂中,「糧食安全」問題就會轉變為「政權安危」,中國將會淪為受美國控制的殖民地。
2009年中國大豆進口4255萬噸,絕大部分是從美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然而中國只生產了 1450萬噸的非轉基因大豆。東北大豆種植和榨油產業受外國進口大豆的沖擊幾乎近於破產,跨國公司控制了我國大豆產業鏈,不僅危害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還掠奪了大量中國人民的財富。
六,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轉基因作物的巨大危害還有就是對原始的野生農作物具有滅絕作用,我國一旦大規模推廣轉基因稻米的生產勢必帶來種子污染,當人們發現轉基因稻米的缺陷,希望改用中國原有稻米種子的時候,原有種子已經由於基因漂移等污染而不復存在。轉基因稻米產業化和商業化生產的不可逆性,是各國都不同意貿然在主糧上接納轉基因技術的主要原因,因為一旦踏上了此途,就是走上了不歸路!
此外,依賴上除草劑的轉基因種子還會帶來更惡劣的後果。阿根廷在播種轉基因大豆後,只能用孟山都生產的除草劑,因為這種除草劑可以除掉全部雜草,只有孟山都的大豆種子對其有耐受性,除草劑通過機器噴灑,使得阿根廷的本國作物也會被當成雜草殺死,本土種子絕種、傳統農區受到及其嚴重的影響。
如果轉基因糧食大量佔領市場,中國原有的作物良種一旦消失,中華民族將面臨著走投無路民族滅亡的災難絕境。
七,我國有哪些農作物是轉基因?
中國目前老百姓吃的大豆油絕大部分和大部分大豆製品都是轉基因食品。這些大豆主要來自美國、以及種植美國轉基因大豆的阿根廷和巴西。
中國已經種植過轉基因棉花、番茄、甜椒、木瓜等作物。
大米:雖然農業部2009年才批准安全證書,並且還未批准其大規模商業種植。但是在2005年前後,已經有一些地區非法種植了轉基因稻米,這些轉基因大米被夾雜在普通大米中出售。2010年4月《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轉基因水稻種子的銷售渠道已經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
我國目前幾乎涵蓋所有食品的100多個轉基因項目中到底有多少已經非法流入市場,人們根本無從知曉。根據此前轉基因稻種、大米、玉米、蔬菜、瓜果等所有轉基因種子、食品進入市場的過程都是偷偷摸摸的情況看,人民大眾已經陷入了轉基因食品的包圍中,已經喪失了不吃轉基因食品的選擇權
㈣ rescue 基因轉染多長時間
2016-07-2920:57 來源:生物學霸 點擊次數:143在基礎醫學與生物學研究領域中,基因干預越來越重要,方法也越來越多。如何實現細胞和動物水平上的基因高表達或抑制,我們需要精準、高效的基因轉染方法。 目前動物體內基因轉染方式,廣義上來說有兩種: 1、基因工程小鼠 基因工程小鼠,是經典的動物體內基因干預模型,包括轉基因小鼠(TGmouse,transgeneticmouse),敲除小鼠(KOmouse,Konckoutmouse),敲入小鼠(KImouse,Knockinmouse)。 基因工程小鼠對生物醫葯研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的限制因素: (1)從受精卵開始的基因干預,經過長時間發育的復雜代償,所表現出來的功能表型和實際的基因功能表型可能存在巨大的偏差。2015年8月份,nature雜志發表了DidierStainier研究小組發現受精卵敲除egfl7基因和成年後用RNA干擾阻斷egfl7的表達,模式生物所得到的表型完全不一樣。 (2)基因工程小鼠周期長,成本高。君憶否,動物房裡伺候老鼠,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它,給它找對象,還得幫它養孩子。(哭死) 2、病毒載體介導的動物體內基因轉染 目前最主流的病毒載體工具有三種:腺病毒(adenovirus),慢病毒(lentivirus),腺相關病毒(AAV,adenovirusassociatedvirus)。 相比較基因工程小鼠的局限性,病毒載體優勢明顯: ●避免了發育代償的問題。 ●周期和維持成本要小得多。 ●病毒載體介導的基因干預可以在動物造模後進行,作為一個基因治療干預手段,與臨床更加接近,而不僅僅是完成基因功能研究。 圖:AAVinvivo實例——在體感染小鼠海馬組織對比 (1)慢病毒 慢病毒由於其本身的基因組整合特性,長時間表達,因而在細胞基因轉染中被廣泛用於建立基因穩轉細胞系。但在動物活體(invivo)水平,慢病毒相比腺病毒和腺相關病毒,劣勢明顯。 a.慢病毒滴度的限制:動物體內基因轉染對注射的活性病毒載體總量及注射體積都有極高要求,而注射體積往往是容易被忽略但實際上限制最大的因素,如小鼠腦室注射,注射的體積不能超過2μL。同樣的病毒注射總量,病毒滴度越高則注射的體積數越小,而比慢病毒由於滴度限制(108~109TU/mL),單位體積所含的病毒活性病毒顆粒數相比腺病毒和AAV少得多,因此在動物體內(invivo)基因轉染的應用上,慢病毒的轉染效果不理想。 b.潛在致瘤性:慢病毒整合到宿主細胞的基因組中,形成穩定的持續表達。雖然普遍認為慢病毒是相對安全的,但這種隨機插入仍會有致瘤的潛在危險性。 (2)腺病毒 腺病毒載體在動物基因轉染實驗中,特點突出且鮮明: a.腺病毒能夠在注射干預的72小時即開始強烈表達,因而對於一些干預窗口特別短的急性體內基因轉染,腺病毒有著顯著的優勢。 b.腺病毒載體在體內的表達時程為2~4周,四周後表達基因表達衰減明顯;如需要延長表達時間,可在第一次注射兩周後進行第二次注射。 圖:不同劑量的腺病毒載體體內基因轉染的起效時間曲線J.KOLLSetc.Proc.Natl.Acad.Sci.USAVol.91,pp.215-219,January1994/ c.腺病毒有較高的免疫原性,通過系統性給葯比較容易激活免疫系統產生相應的抗體,影響體內基因轉染效果,因此腺病毒載體的是目的臟器的局部注射(肝臟例外)。最常見的腺病毒載體給葯方式為原位多點注射,比如骨骼肌,心肌,腫瘤組織等,一般選取3~5個注射點,每個點10µL左右的注射量。 (3)腺相關病毒(AAV):動物體內基因轉染神器 腺相關病毒,即AAV,是最優秀最安全的動物體內基因轉染工具,相比較慢病毒等其他病毒載體,AAV有滴度高,免疫原性極低,表達時間長,無任何致病性及病理毒理作用,病毒顆粒小,擴散范圍廣,多血清型且有相對組織親和性等優點。 AAV有多種血清型,每種血清型的靶器官親和力各不相同,這一點決定了AAV與其他病毒載體相比,更具有選擇性。漢恆生物在原有的AAV血清型基礎上,開發出器官親和型。
㈤ 遺傳病基因療法是怎樣的
1984,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的托馬斯·卡斯基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西奧多·福里德曼,分別用逆轉錄病毒做載體,把人工合成方法製成的HPRT基因,移植到人的骨髓幹細胞中獲得成功。實驗表明,把正常基因移植到綜合症病人的骨髓幹細胞中之後,丟失的酶開始產生,一般達到了3%~23%的水平。如果再加以改進,就可以治癒這種遺傳病了。
㈥ 基因敲除小鼠擴繁大約多久可以達到純合子
基因敲除小鼠擴繁達到純合子的時間是根據基因敲除的要求來確定的。大約要11-15個月。㈦ 基因療法最早是怎麼運用的
1990年9月14日,一名4歲的小女孩在美國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市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的醫療中心接受基因療法。這個4歲的孩子由於遺傳基因有缺陷,以致自身不能生產腺苷脫氨酶,削弱了她對疾病的抵抗力。自從出生以來,她幾乎每天都遭受疾病感染的折磨,只能生活在無菌的隔離帳內。
醫生以滴注法將一種含有這個女孩自己的白血球的灰色溶液輸入她左臂的一條靜脈血管中。這種白血球都已經過改造,她從遺傳得來的有缺陷的基因已經被健康的基因所替代。
整個滴注只花了28分鍾,但這一過程卻標志了人類醫學史上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基因療法」在人體上的實驗已經開始。這個小女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接受這種實驗性基因療法的病人。
輸液以後所作的試驗表明,她已經首次能產生數量可以觀測到的腺苷脫氨酶。基因療法後,她只患過一次傷風,身體已得到很大改善,甚至能夠離開家去溜冰。她終於可以生活在自然環境里了。醫生說,這種療法幾乎沒有顯示出什麼副作用。
基因療法的應用,被美聯社評選為1991年10項最大的科學成就之一。
㈧ 基因的基因療法
基因療法是通過基因克隆、轉基因等技術來復制,製造與自己相匹配的器官,能夠解決一些智力,有生理缺陷的患者的難題。通過現症分析、基因分析技術,人工合成基因技術等,製造可以匹配的健全器官。
㈨ 基因克隆畢業實驗容易做嗎,要做多少天呢,誰能告訴我,好迷茫。
現在的技術水平的話,基因克隆是比較容易做的。
一般的基因克隆如果從生物體直接取基因的話,包括下面幾個步驟
提取植物或者動物的基因組DNA(有試劑盒)————做PCR把你需要的基因擴增出來(順利的話2天搞定)——把擴增出來的基因做酶切——然後把基因連接到你想插入的載體裡面(順利的話1-2天)——鑒定克隆好的基因
很多的步驟都有商品化的試劑或者試劑盒, 只要你思路清晰,做起來很快的。 1-2周就能完成。
㈩ 葯品的動物實驗一般需多長時間
這個時間就很不一定了,幾個月、幾年、十幾年都有可能。
動物實驗中主要觀察葯物的兩大方面,即葯物對機體的作用和機體對葯物的作用。
動物實驗的第一階段主要研究葯物對機體的作用。動物實驗將回答葯物在整體上是否有效以及效應規律,觀察毒性和不良反應如何,觀察葯物在不同劑量下的安全性的大小等一系列問題。在葯理學研究中,把這種研究葯物如何對機體(動物和人體)起作用及其作用規律的學科,歸屬於葯物效應動力學的研究范圍。
第二階段必須解決另一個問題,即機體對葯物的作用--機體是如何吸收,轉運,代謝和排泄葯物的。在葯理學研究中歸屬於葯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范圍。專家們需要知道,在何時,何處,機體會對葯物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及其作用規律。例如有多少葯物可以從給葯部位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葯物如何從血液中被運到特定的組織和細胞;發揮療效後的葯物是原封不動地被排出體外或是被機體分解代謝,在哪裡被代謝分解和分解成什麼?代謝分解產物對機體會產生什麼作用或毒性;最後,葯物及其分解代謝產物是如何被機體排出體外的。
根據葯品種類不同,動物實驗所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很多時候動物實驗還會直接宣布葯物需要重新開發,所以動物實驗是一個很反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