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和動物怎樣才能和諧相處談談你的看法.
自然界中,如果人與動物不和諧相處,那麼受傷害的不僅是動物,人也難逃厄運。人與動物要和諧共處,採取以下方式:
1、建立自然保護區
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可以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而且還可以使其他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得到很好的保護。我國已建立了數百處瀕危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使相當一部分瀕危動物得到切實保護,野驢、野牛、亞洲象、白唇鹿、羚牛、馬鹿、金絲猴、大鴇等的數量,已有明顯增加。
2、加強管理,嚴禁濫捕盜獵
不亂殺動物、不捕捉動物、不販賣動物。野生動物的獵殺須嚴格控制。加強槍支彈葯及狩獵工具的管理,嚴令禁止偷獵、誘捕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對種群數量過多或有重要用途的野生動物,必須經過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嚴格按照批準的數量捕獵。
3、不破壞動物的生長環境,營造棲息環境
在經過充分野外調查的基礎上,分析保護區野生動物的分布、活動規律、繁育、食物鏈等以及鳥類的遷徙規律、繁育特點、食物特性。在食物短缺的季節,對種群數量少及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提供食物。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小狗救回7歲小主人
在海嘯重災區之一的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海邊小村,一條名叫「塞爾萬庫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迪納卡蘭。
海嘯來臨時,迪納卡蘭的母親桑吉塔只能抓住兩個年幼兒子的手,拚命向高處奔跑,並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歲的迪納卡蘭也能跟著她一起逃出險境。但迪納卡蘭並沒有跟上母親,而是向他自認為最安全的地方——離海岸只有大約40米的一個小棚屋跑去。
危急關頭,「塞爾萬庫馬」毅然掉轉頭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著小主人的衣服,間或用鼻子拱著小主人,硬是將他給拽回了附近高處的安全地區。最終得救的迪納卡蘭感激地說:「塞爾萬庫馬咬著我襯衫的衣領,把我拽了回來。」
⑵ 人類如何與動物和諧相處
19日晚,珠海市動物保護協會首次組織會員在情侶路攜寵物狗聯歡,將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公之於眾。面對眼前這些歡快的「小身影」,旁觀者很難將它們同流浪、虐待、屠戮聯系起來。現在「重獲新生」後,它們成了主人的無價之寶。
作為珠海目前惟一一家旨在善待動物、關愛生命的民間社團掌門人,昔日貓王,會長吳俊對協會成立感觸頗深。
900多名志同道合者
經過2年多的籌備,今年4月,吳俊拿到了動物保護協會的注冊登記證。「受『非典』影響,很多無辜動物被主人拋棄,流離失所,甚至慘死街頭,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就在協會成立伊始,各種條件還不完備的情況下,首批會員主動領養了一批街頭「野族」。
從「禁狗」大討論,到降低養狗門檻,直至協會最終成立,2002年至今的兩年裡,吳俊和會員們的道路走得並不平坦。為了爭取更多人的支持,他們走上街頭,拉人緣,結果竟發現了900多名志同道合者。大家普遍認為,飼養寵物應該科學對待,加強管理,不該一棍子打死,說禁就禁。吳俊喜憂參半,一邊奔走於政府職能部門辦理建會事宜,一邊聯系有條件的機構籌劃配套設施。
從寵物協會到小動物協會,再到現在的動物保護協會,吳俊和會員們思量再三,考慮到珠海市目前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動物收容、寄養機構,相關管理上無法配套的情況,他們最終決定發動社會力量,宣傳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關愛生命。
有人戲稱她家是動物園
不到半年,協會成員已將近200人,采訪中很多會員說,讓他們和協會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不僅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一種捨得奉獻的精神,一種觸發後自己感動的東西。
說起自己愛貓,吳俊會心一笑,他談到了自己收養的第一隻貓。10多年前,吳俊回家途中無意發現路口有幾個頑童踢「皮球」,湊近一看「皮球」原來是只幾個月大的小貓,因為肚裡有蟲,膨脹,人為摧殘後小貓已經奄奄一息。老吳隨後將貓帶回了家,一邊喂葯祛蟲,一邊細心喂養,慢慢地,貓恢復了健康。久而久之,老吳夫妻二人與貓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多時家裡竟養了40隻,其中一隻「壽星」整整跟了老吳19年。
「這種付出是值得的,你病了它們會圍在你身邊,你有煩惱它們也會為你傷神,慢慢地,你會發現,它們跟你心有靈犀。」
一位周女士非典時期收養了一隻金巴狗,現在小傢伙已成為了圈子裡的明星,不僅狗緣好,人緣也好,對主人更是體貼入微,同最初流浪街頭,斑禿、驚恐的情景截然不同。「同其它狗相比,它不夠好看,也不夠機靈,但卻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我付出了,同時也得到了回報。」
「這些小動物沒有太多的要求,它們的感情很簡單,但同樣需要關懷。」協會秘書長勞女士說。這是位頗有愛心的女子,協會籌建期間,曾從商販手中解救過不少動物,其中包括兩只待宰山羊和一頭毛驢。
「當時沒地方安置,只能把它們放在房間里『放養』。」勞女士家住5樓,有人戲稱她家是動物園,她一笑作罷,依舊「我行我素」。「這些動物在我家呆了整整一年,這一年以來,它們吃喝拉撒全得靠人,時間長了,慢慢習慣後,我發現它們有許多逗趣的地方,甚至還會撒嬌。當然前提是必須有人疼愛它們。」然而好景不長,因年底氣溫驟降,毛驢沒有撐過那年冬天,腹瀉死掉了。勞女士傷心不已,隨後將山羊送到了農村。現在協會成了她新的感情寄託,不少小動物正亟待救助。
人和動物如何和諧共存?
據了解,截至2002年,珠海寵物數量就已經超過2萬只,隨著寵物數量的不斷激增,都市裡人和動物如何和諧共存一時間成為話題。
19日晚的聯歡活動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所有參加活動的會員都自備了塑料袋、鏟子等工具,一旦發現有寵物隨地「打游擊」,便及時清理。
會長吳俊告訴記者,目前協會正同有關方面就開辦動物收容、寄養,建立配套的動物醫院等方面進行磋商,現已達成初步意向。屆時,不僅寵物可以享受更加人性化的對待,其它野生動物也會得到庇護
⑶ 怎樣與動物和諧相處
和動物和諧相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從內心把動物當做自己的朋友,消除對他們的敵意,很多動物是有靈性的,你對它的好,它會慢慢地感受得到;
2、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觀察它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什麼情況的開心什麼情況是生氣;
3、了解它們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經常和他們一起玩;
4、經常關注它們的健康情況。
注意:
1、相處之前首先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初步了解它的品種、外貌、生理特點、生活習性、性格特點、保健知識等。其次,還應考慮自家的家庭條件及周圍環境。
2、動物的健康和衛生是需要放在第一位的,有很多有愛心的小夥伴看到流浪狗領回家之後就這樣養是不行的,動物也是需要進行體檢的,像狗狗要定期打狂犬疫苗,另外主人也要經常給他們洗澡。
⑷ 人類和動物應該怎樣和諧相處
1、要培養和提高遊客安全守法的意識。安全意識的教育是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責任,應該從孩童時期開始,家庭是最好的培養場所,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示範作用是最有效的培養方式。
2、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當前我國沒有完整的動物園發展規劃,動物園建設標准和設計標准尚未成熟,動物園運營管理制度也有待加強。國內動物園行業協會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建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技術制度,但是技術制度沒有法律強制性,不能達到真正精準管理目的。
3、應找到合適的違規行為處罰方式。遊客被動物傷害後的處理很難,因為這涉及法律和人情。即使讓動物背黑鍋、讓管理者受譴責,必要時處置肇事動物也還是必須和無奈的選擇。與此同時,針對違規的遊客,必要的處罰措施也能起到警醒作用。
(4)如何與動物和諧相處擴展閱讀:
動物園猛獸傷人事件的發生是社會問題的綜合反映,主要是動物園和遊客自身兩方面的問題。從動物園角度來看,安全措施不足,管理有疏漏。對於遊客安全教育尚有欠缺,部分動物園動物與車輛之間沒有隔離措施,警示牌密度不足。
在客流量較大的時候,未能全面觀察遊客行為、及時制止不當行為。遇到緊急情況時,應急處理措施不健全。從遊客角度來看,不文明游園,游園中我行我素、漠視管理制度和公共安全的現象相當普遍。寧波雅戈爾、北京八達嶺、哈爾濱等野生動物園曾發生多起動物傷人事件,也都有類似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