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都克隆了哪些動物
(1)世界第一隻克隆山羊
1990年5月,我國哺乳動物的核移植首先在山羊上取得突破。西北農大畜牧所張涌教授等人用兩年的時間用核移植的辦法得到了一隻克隆山羊。
張涌說,這也是世界首批克隆山羊。山羊的核移植之所以在世界上沒人搞,因為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山羊胚胎基因開始激活的時間比較早(2細胞時期),核移植比較困難。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後張涌發現,這種說法在理論上是不成立的。
(2)順利出生的克隆兔
1991年,杜淼他們「研究」出克隆兔,但流產了。1992年,江蘇農科院培育成功了克隆兔子。當時主持這項研究、現已退休的范必勤教授說,他的這項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約半年時間就獲得成就。該領域的專家表示,江蘇農科院克隆兔子有一手。
(3)國內第一頭克隆牛
1995年7月,華南師大與廣西農大合作,通過核移植獲得一頭克隆牛。
1994年7月,兩所大學的科研人員從黃牛的卵巢中取出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熟後,吸出其細胞核。另一些培養成熟的卵細胞則用黑白花公牛的冷凍精液進行體外受精,得到體外精的雜種胚胎,將胚胎細胞打散為單個細胞後,再將一個細胞顯微注入上述去核的卵母細胞卵周隙內,用電激法把兩者融合,融合後的克隆胚胎經體外培養9天後,將它植入同期發情的奶牛子宮內,經孕育成熟足月,就產下這頭完全體外化的奶牛、黃牛雜種克隆牛。這是國內首例應用完全體外化技術進行的牛核移植。
(4)來自屠宰場的克隆豬
1995年10月,在西北農業大學畜牧所,我國首窩克隆豬6隻誕生。主持這項實驗的竇忠英教授介紹說,他們首先把豬的胚胎用手術分成單個細胞,再到屠宰場取豬的卵巢,把卵母細胞取出來,進行體外培養成熟,再把卵母細胞染色質去掉,單個細胞用顯微操作放進卵母細胞的卵周隙,進行電融合,細胞質和細胞核同時重新發育為一個胚胎,再用手術操作把胚胎移植到受體豬的輸卵管里,妊娠產仔。他們共移植了15頭豬,有一頭產了6個仔。
(5)背景特殊的6隻克隆鼠
1996年12月,6隻克隆鼠在湖南醫科大學人類生殖工程研究室誕生。
研究室主任盧光說,他們這幾只克隆鼠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是從優生學的角度被克隆出來的。把父母有病的細胞核去掉,可以幫助生出健康的孩子,這對克服遺傳病對人類的困擾有重要意義。
② 中國的克隆動物有哪些(三個以上)
不久前,在河北農業大學與山東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攻關下,中國的科技人員通過名為「家畜原始生殖細胞胚胎幹細胞分離與克隆的研究」實驗課題,成功克隆出兩只小白兔——「魯星」和「魯月」。這項實驗表明中國已經成功地掌握了胚胎克隆,雖然在技術上還沒有達到體細胞克隆羊「多利」的水平,但它為中國的克隆技術進步奠定了基礎。
鯉魚: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的遺傳物質注入雌性鯉魚的卵中從而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
2002年5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與北京基因達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蘆台農場合作,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克隆了國內第一頭優質黃牛——紅系冀南牛。這頭名為「波娃」的體細胞克隆黃牛經權威部門鑒定,部分克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冀南牛是我國特有的優良地方黃牛品種,分布在我國河北,主要特點是耐寒、肉多脂少。但目前數量急劇減少,已瀕臨滅絕。此次成功克隆,對保護我國瀕危物種具有深遠影響。
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國第一頭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在山東省梁山縣誕生。
這頭克隆牛的核供體來自於一頭年產鮮奶10噸以上的優質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膚成纖維細胞。克隆胚胎經過玻璃化冷凍後移植到一頭魯西黃牛體內,經過281天後於2002年10月16日11點52分產出一頭健康的黑白花奶牛。這頭克隆牛誕生時體重40公斤,身高80厘米,體長72厘米,胸圍80厘米,管圍11.5厘米。當天14點20分初乳,14點30分開始站立,當晚能叫、能卧、能蹦,與正常出生的奶牛體征無異。這是中國首例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沿用的是鮮胚移植技術,尚未有利用冷凍技術克隆成功的先例。
③ 中國有哪些克隆動物
60年代,生物學家童第周對金魚、鯽魚進行細胞核移植。
■1990年5月,西北農業大學畜牧所克隆一隻山羊。
■1992年,江蘇農科院克隆一隻兔子。
■1993年,中科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揚州大學農學院合作,克隆
一隻山羊。
■1995年7月,華南師大與廣西農大合作,克隆一頭奶牛、黃牛
雜種牛。
■1995年10月,西北農大克隆6頭豬。
■1996年12月,湖南醫大克隆6隻老鼠。
■同年中國農科院畜牧所克隆一頭公牛犢。(以上為胚胎細胞克隆
研究)
■1997年3月,陳大元率先提出了克隆大熊貓的設想。
■1999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大元領導的小組將大熊
貓的體細胞植入去核後的兔卵細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貓的
早期胚胎。克隆大熊貓面臨的兩個關鍵問題中的一個已經解決。
④ 目前克隆的動物有哪些
羊,猴子,馬,牛,鼠,兔子,貓,狗都克隆過。
⑤ 世界上克隆過那些動物
1、獼猴特拉2000年,實驗室首次成功克隆了一隻叫做特拉的獼猴,後來科學家們陸續克隆了多隻猴子,可用於研究人員測試糖尿病等病症。
2、克隆豬美國實驗室引入基因改良豬,使這些克隆豬能夠生長出適合人類的器官和細胞組織。此次一共克隆了5頭雌性豬,其中最大的一頭叫做米莉,它們是2000年美國一家生物公司成功克隆的。
3、多利綿羊1996年,一隻名叫多利的綿羊被成功克隆誕生,這只雌性綿羊一直存活了6年。這是世界上第一隻被克隆的哺乳動物,它被認為是人類克隆研究領域上最大的成功,之後數以百計的類似多利的哺乳動物被克隆出來。
4、母牛諾托和卡加這兩頭母牛是在1998年被成功克隆的,隨後克隆了數千頭母牛,這是日本克隆技術上的最大成果,這項技術也為其他克隆技術生產出更好的肉質和牛奶做出巨大貢獻。
5、克隆貓科畢這只名叫科畢的貓於2001年成功克隆,從此開辟了寵物克隆市場,並最終形成了克隆寵物的國際性行業。
6、克隆馬普羅梅蒂亞2003年,義大利一支研究小組克隆出一隻叫做普羅梅亞的種馬,他們希望通過克隆的方法能夠製造出更多的義大利種馬,但是這項嘗試失敗了。
7、雪貂利比和利麗2004年,美國依阿華大學首次成功克隆出雪貂利比和利麗,這對於研究呼吸管疾病非常有用,同時雪貂也是瀕危滅絕的物種。
8、水牛印度成功地克隆了一頭水牛,將其命名為穆拉罕,最終它成為高產乳奶的來源,據稱,每時每天可產出35公斤牛奶,但是這頭克隆水牛僅存活了5天就死亡了。
9、克隆狗史努比2005年,韓國科學家挑戰了一項克隆技術,最終他們利用幹細胞移植手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並將這只克隆狗命名為史努比。據悉,科學家利用幹細胞移植手術培育方法可用於研究人類疾病。
10、克隆狼2005年,首爾國立大學宣布成功地克隆了兩只灰狼,這是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一種有效措施。
參考問題
盤點全球10種克隆動物都有什麼?
只有一點點!!參考一下啦!
⑥ 盤點全球10種克隆動物都有什麼
歐盟委員會2010年10月19日在一份報告中說,將在近期就克隆食品提出一項立法建議,建議歐盟在今後5年暫停用於食品生產的動物克隆和克隆食品的銷售。 目前,克隆技術已成為人們生活中所熟悉的字眼。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從事克隆動物研究,1963年中國科學家就成功地克隆了亞洲鯉魚。以下是近 半個世紀以來,克隆技術發展中成功克隆的二十種動物。 **1、獼猴特拉** ![][1] 2000年,實驗室首次成功克隆了一隻叫做特拉的獼猴,後來科學家們陸續克隆了多隻猴子,可用於研究人員測試糖尿病等病症。 **2、克隆豬** ![][2] 美國實驗室引入基因改良豬,使這些克隆豬能夠生長出適合人類的器官和細胞組織。此次一共克隆了5頭雌性豬,其中最大的一頭叫做米莉,它們是2000年美國一家生物 公司成功克隆的。 **3、多利綿羊** ![][3] 1996年,一隻名叫多利的綿羊被成功克隆誕生,這只雌性綿羊一直存活了6年。這是世界上第一隻被克隆的哺乳動物,它被認為是人類克隆研究領域上最大的成功,之後 數以百計的類似多利的哺乳動物被克隆出來。 **4、母牛諾托和卡加** ![][4] 這兩頭母牛是在1998年被成功克隆的,隨後克隆了數千頭母牛,這是日本克隆技術上的最大成果,這項技術也為其他克隆技術生產出更好的肉質和牛奶做出巨大貢獻。 **5、克隆貓科畢** ![][5] 這只名叫科畢的貓於2001年成功克隆,從此開辟了寵物克隆市場,並最終形成了克隆寵物的國際性行業。 **6、克隆馬普羅梅蒂亞** ![][6] 2003年,義大利一支研究小組克隆出一隻叫做普羅梅亞的種馬,他們希望通過克隆的方法能夠製造出更多的義大利種馬,但是這項嘗試失敗了。 **7、雪貂利比和利麗** ![][7] 2004年,美國依阿華大學首次成功克隆出雪貂利比和利麗,這對於研究呼吸管疾病非常有用,同時雪貂也是瀕危滅絕的物種。 **8、水牛** ![][8] 印度成功地克隆了一頭水牛,將其命名為穆拉罕,最終它成為高產乳奶的來源,據稱,每時每天可產出35公斤牛奶,但是這頭克隆水牛僅存活了5天就死亡了。 **9、克隆狗史努比** ![][9] 2005年,韓國科學家挑戰了一項克隆技術,最終他們利用幹細胞移植手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並將這只克隆狗命名為史努比。據悉,科學家利用幹細胞移植手術 培育方法可用於研究人類疾病。 **10、克隆狼** ![][10] 2005年,首爾國立大學宣布成功地克隆了兩只灰狼,這是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一種有效措施。 [1]: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10-967791148.jpg [2]: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23-218441340.jpg [3]: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31-631795229.jpg [4]: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41-957929967.jpg [5]: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852-453510140.jpg [6]: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00-268154081.jpg [7]: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11-149749167.jpg [8]: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23-8393578.jpg [9]: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34-1284471666.jpg [10]: http://pic.wenwen.soso.com/p/20101026/20101026125945-839858491.jpg
麻煩採納,謝謝!
⑦ 克隆技術都克隆出了什麼動物
1960年和1962年 非洲爪蟾
1979 克隆鯽魚(中國)
1996年2月27日克隆羊「多莉」
體細胞克隆牛
1998年1月,美國威斯康星一麥迪遜大學的科學家們以牛的卵子為受體,成功克隆出豬、牛、羊、鼠和獼猴五種哺乳動物的胚胎
1998年7月,美國夏威夷大學Wakayama等報道,由小鼠卵丘細胞克隆了27隻成活小鼠
2000 體細胞克隆牛
2002年05月25日 兔 (中國)
自己可以找嗎 太多了整理了一小點
⑧ 目前已克隆的動物有哪些
他們的例證為:著名的克隆羊多利是經過300次失敗後才獲得的。遺憾的是,多利並不是一隻健康的小羊,它患有關節炎等疾病,而且出現早衰病徵。另外,在其它所有克隆動物身上都發現了各種發育畸形。包括阿薩諾夫教授在內的俄羅斯科學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克隆人實驗,至少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克隆人的一生將是一場噩夢,到30歲時,他們將成為蒼老之人。
什麼東西可以科隆
應該說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現在已經克隆什麼
蛙: 1962年,未成功
鯉魚: 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DNA插入來自雌性鯉魚的卵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盡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 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 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貓和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道。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是染色體位於末端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復制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中的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克隆人
由於倫理和現實上可能的後果,克隆人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許多人認為克隆人的嘗試是不道德的,但有些科學家公開宣稱嘗試克隆人。一些團體聲稱他們正在進行克隆人研究或者已經克隆出了人,但是沒有獨立的消息來源證實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動物個體的克隆
① 「多利」的誕生
1997年2月27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維爾莫特科學研究小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利」(Dolly)誕生,這一消息立刻轟動了全世界。
「多莉」的產生與三隻母羊有關。一隻是懷孕三個月的芬蘭多塞特母綿羊,兩只是蘇格蘭黑面母綿羊。芬蘭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全套遺傳信息,即提供了細胞核(稱之為供體);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羊胚胎的發育環境——子宮,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個克隆過程簡述如下:
從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培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了分裂,此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給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利用電脈沖的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發生融合,最後形成了融合細胞,由於電脈沖還可以產生類似於自然受精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融合細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後形成一隻小綿羊。出生的「多莉」小綿羊與多塞特母綿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後,另一組科學家報道了將小鼠卵丘細胞(圍繞在卵母細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得到20多隻發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為只有一隻,還不夠叫做克隆羊的話,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實的克隆鼠了。
通過細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過程
在本實驗中,卵丘細胞是經如下過程得到的:通過連續幾次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誘導成高產卵量狀態。然後從雌鼠輸卵管中收集卵丘細胞與卵母細胞的復合體。經透明質酸處理使卵丘細胞散開。選擇直徑為10-12微米的卵丘細胞用作細胞核供體(前期實驗表明,若用直徑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細胞的細胞核,經過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很少發育到8細胞期)。所選擇的卵丘細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環境中,在3小時內進行細胞核移植(與此不同的是,在獲得「多利」時用作細胞核供體的乳腺細胞先在培養液中傳代了3-6次)
卵母細胞(一般處於減數分裂中期 II )通過與上面描述類似的方法,從不同種的雌鼠中收集。在顯微鏡下小心地用直徑大約7微米的細管取出卵母細胞的細胞核,盡量不取出細胞質。同樣小心取出卵丘細胞的細胞核,也盡量去除所帶的細胞質(通過使取出的細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復運動數次,以去除所帶的少量的細胞質)。在細胞核被取出後5分鍾之內,直接注射到已經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進行了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先放在一種特製的溶液中1-6小時,然後加入二價的鍶離子(Sr2+)和細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細胞激活,後者抑制極體的形成和染色體的排除。再取出處理過的卵母細胞,放在沒有鍶和細胞分裂抑素B的特製的溶液中使細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階段的胚胎(從2細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別植入幾天前與已經結扎雄鼠交配過的假孕母鼠的輸卵管或子宮中發育。發育完全的胎兒鼠在大約19天後通過手術取出。
目前胚胎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有小鼠、兔、山羊、綿羊、豬、牛和猴子等。在中國,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動物都有,也能連續核移植克隆山羊,該技術比胚胎分割技術更進一步,將克隆出更多的動物。因胚胎分割次數越多,每份細胞越少,發育成的個體的能力越差。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只有一個,就是「多利」羊。
⑨ 中國克隆過哪些動物
蛙: 1962年,未成功
鯉魚: 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DNA插入來自雌性鯉魚的卵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盡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 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 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貓和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道。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是染色體位於末端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復制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中的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克隆人
由於倫理和現實上可能的後果,克隆人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許多人認為克隆人的嘗試是不道德的,但有些科學家公開宣稱嘗試克隆人。一些團體聲稱他們正在進行克隆人研究或者已經克隆出了人,但是沒有獨立的消息來源證實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動物個體的克隆
① 「多利」的誕生
1997年2月27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維爾莫特科學研究小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利」(Dolly)誕生,這一消息立刻轟動了全世界。
「多莉」的產生與三隻母羊有關。一隻是懷孕三個月的芬蘭多塞特母綿羊,兩只是蘇格蘭黑面母綿羊。芬蘭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全套遺傳信息,即提供了細胞核(稱之為供體);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羊胚胎的發育環境——子宮,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個克隆過程簡述如下:
從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培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了分裂,此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給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利用電脈沖的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發生融合,最後形成了融合細胞,由於電脈沖還可以產生類似於自然受精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融合細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後形成一隻小綿羊。出生的「多莉」小綿羊與多塞特母綿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後,另一組科學家報道了將小鼠卵丘細胞(圍繞在卵母細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得到20多隻發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為只有一隻,還不夠叫做克隆羊的話,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實的克隆鼠了。
通過細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過程
在本實驗中,卵丘細胞是經如下過程得到的:通過連續幾次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誘導成高產卵量狀態。然後從雌鼠輸卵管中收集卵丘細胞與卵母細胞的復合體。經透明質酸處理使卵丘細胞散開。選擇直徑為10-12微米的卵丘細胞用作細胞核供體(前期實驗表明,若用直徑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細胞的細胞核,經過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很少發育到8細胞期)。所選擇的卵丘細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環境中,在3小時內進行細胞核移植(與此不同的是,在獲得「多利」時用作細胞核供體的乳腺細胞先在培養液中傳代了3-6次)
卵母細胞(一般處於減數分裂中期 II )通過與上面描述類似的方法,從不同種的雌鼠中收集。在顯微鏡下小心地用直徑大約7微米的細管取出卵母細胞的細胞核,盡量不取出細胞質。同樣小心取出卵丘細胞的細胞核,也盡量去除所帶的細胞質(通過使取出的細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復運動數次,以去除所帶的少量的細胞質)。在細胞核被取出後5分鍾之內,直接注射到已經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進行了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先放在一種特製的溶液中1-6小時,然後加入二價的鍶離子(Sr2+)和細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細胞激活,後者抑制極體的形成和染色體的排除。再取出處理過的卵母細胞,放在沒有鍶和細胞分裂抑素B的特製的溶液中使細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階段的胚胎(從2細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別植入幾天前與已經結扎雄鼠交配過的假孕母鼠的輸卵管或子宮中發育。發育完全的胎兒鼠在大約19天後通過手術取出。
目前胚胎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有小鼠、兔、山羊、綿羊、豬、牛和猴子等。在中國,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動物都有,也能連續核移植克隆山羊,該技術比胚胎分割技術更進一步,將克隆出更多的動物。因胚胎分割次數越多,每份細胞越少,發育成的個體的能力越差。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只有一個,就是「多利」羊。
⑩ 人類已經克隆的動物有(3個)
1996 (7月5日): 伊恩·威爾姆特和自己的同事在蘇格蘭的羅斯林學院創造出了綿羊多利,世界上第一隻成功地從成熟細胞克隆而成的哺乳動物。 這一研究的目標在於使綿羊能夠產出含有稀有葯用蛋白質的羊奶。
1998: 首隻克隆老鼠誕生,它成為生物學家實驗室中的一個重要工具,這一研究是由夏威夷大學德柳町隆三教授和他的學生若山輝夫完成的。第一隻克隆奶牛在日本的石川縣牲畜研究中心誕生的。
2000: 第一隻克隆豬由羅斯林學院的商業分部創造成功。 這一研究的目標在於利用克隆豬生長能夠移植入人體的器官。中國創造了第一隻克隆山羊,但是它36小時後死於畸形肺臟。
2001: 瀕危動物的第一個克隆體,被稱為印度野牛的亞洲牛誕生。 這一克隆體由馬薩諸塞州 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公司完成,在 48 小時候死亡。
2002: 法國國家農業研究院創造了第一隻克隆兔。「Idaho Gem」 是世界上第一頭克隆騾子,它沒有生育能力。 第一隻克隆貓名為 Cc:,由德克薩斯 A&M 大學完成,這是以寵物愛好者為目標客戶所進行的商業投資。 美國邪教雷利安聲稱該組織已經成功地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嬰兒。 這已毫無根據的聲明導致許多國家加強了針對繁殖性克隆的法律管制。
2003 (2月14日): 在多利羊患上肺臟感染以及關節炎後,被實施了安樂死。 她的過早死亡被認為是對有缺陷且危險的克隆研究提出的一個警告。拉爾夫,第一隻克隆家鼠,誕生。
2005: 韓國科學家黃禹錫聲稱已經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克隆人體胚胎,並且利用它們來研製治療病人的專用幹細胞。
2006: 黃禹錫作出聲明時,幹細胞與克隆研究如日中天,他將自己的報告發表在一份知名的同行評審期刊中,但是這一聲明竟是科學史上最大的欺騙。另一份獨立的報告稱黃創造了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犬,一隻阿富汗獵犬,被證明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