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這動物叫什麼
您想問的是貓咪後面的那隻動物吧。本人感覺這應該是樹懶家族中的三趾樹懶。樹懶是一種樹棲的哺乳動物,現棲息在美洲中南部的熱帶地區。樹懶也因其行動緩慢、反應遲鈍、經常長時間待在樹上而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懶的動物。而三趾樹懶就是樹懶中的一種,因其前肢有三趾而與前肢只有二趾的二趾樹懶區分開來,三趾樹懶也因此而得名。
參考資料:部分來源於網路http://gate..com/?src=http://ke..com/view/31454.htm
⑵ 到處叫娃娃,不知叫的誰。是什麼動物
娃娃,即娃娃魚。學名:大鯢,又名海狗魚、狗魚,主產於長江、黃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澗溪流中。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叫聲像幼兒哭聲,因此得名「娃娃魚」,屬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⑶ 這是什麼動物 誰知道叫什麼
這是鼬獾。
鼬獾是食肉目、鼬科、鼬獾屬的動物。鼬獾體形不大,體長315-417mm,體重1-1.5kg。頸部粗短,耳殼短圓而直立,眼小,毛色變異較大,體背淡灰褐或黃灰褐色、暗紫灰色到棕褐色不等,頭部和頸部色調較體背深;頭頂後至脊背有一條連續不斷的白色或乳白色縱紋。前額、眼後、耳前、頰和頸側有不定形的白色或乳白色斑,有的個體為橙黃色斑點,腹部蒼白色、黃白色、肉桂色到杏黃色不等。
鼬獾夜行性,穴居,行動較遲鈍,雜食性,季節性活動變化較明顯,春、冬季節常活動於陽坡林緣和灌叢間;夏、秋季節多活動於陰坡林內和河谷的灌叢間。喜好在乾涸的水溝或小溪邊覓食,以蚯蚓、蝦、蟹、昆蟲、泥鰍、小魚、蛙和鼠形動物等為食,亦食植物的果實和根莖。
⑷ 誰知道這個是什麼動物
如圖 , 鼬獾 並非「果子狸」 學名
鼬科 Mustelidae鼬獾屬 Melogale食肉動物
下圖為 鼬獾 Melogale moschata ,俗名 撥田豬、小豚貓、田螺狗、鰗鰍貓
喜歡在黃昏、夜間和日出前活動,善於攀緣。屬雜食性動物,頗喜食多汁之果類;以野果和穀物為主食,也吃樹枝葉,還到果園中吃水果,偶爾吃自己的糞便。肛門附近具臭腺,遭敵時會釋出異味驅之。
⑸ 動物的名字都是誰給定的啊,有什麼根據么
根據國際上通用命名法,一般有一部分由發現者命名。這個在國際上有相關規定。
⑹ 誰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叫什麼名字
鬣羚 [liè líng]
鬣羚[liè líng]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主要活動於海拔1000~4400 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岩石的雜灌林。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蘇門答臘被發現的,因此又叫蘇門羚。而浙江省個別地區稱之為牧羊。在中國,目前主要分布於甘肅、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雲南、西藏、福建、廣東、廣西以及陝南等地,是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中文學名
鬣羚
拉丁學名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別稱
蘇門羚,明鬃羊,山驢子,岩驢,四不像,天馬,牧羊等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哺乳綱
亞綱
真獸亞綱
目
偶蹄目
亞目
反芻亞目
科
牛科
亞科
羊亞科
族
羊羚族
屬
鬣羚
種
蘇門羚,台灣鬣羚、日本鬣羚
分布區域
東南亞及中國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瀕危等級
易危級(VU)
英文名
Serow
生態環境
森林
中國分布
甘肅、青海等12個省、自治區
俗稱野羊
數量很少希望你可以放生
⑺ 請問黃鼠狼屬於什麼動物,和誰是同類
黃鼠狼是哺乳綱、鼬科小型哺乳動物,與香鼬、亞馬遜鼬屬於同類。
黃鼬俗名黃鼠狼。食肉目鼬科軀體細長,四肢較短。頭形狹長,耳一般短而圓,嗅覺、聽覺靈敏。犬齒較發達,裂齒較小;上臼齒橫列,內葉較外葉寬;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體毛柔軟,多無斑紋。前後足均5指(趾);蹠行性或半蹠行性;爪鋒利,不可伸縮。尾一般細長而尖。
牙齒的齒式為:3·1·3·1/3·1·3·2=34。上門齒橫列齊整,第三枚略粗。下門齒排列不平齊,第二枚門齒內移。犬齒長而微側扁,略向內曲,下犬齒短於上犬齒。裂齒薄如刀狀。第一枚下前臼齒較小,第二枚下前臼齒齒冠斜形,前高後低。
(7)哪些動物叫誰擴展閱讀:
鼬屬動物分布於除大洋洲外的各大洲。生活力強,夜行性,尤其是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有時也在白天活動。通常單獨行動。行動迅速、詭秘,善於奔走,能貼伏地面前進、鑽越縫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樹和牆壁等。
除繁殖期外,沒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隱藏在柴草堆下、亂石堆、牆洞等處。嗅覺十分靈敏,但視覺較差。性情兇猛,常捕殺超過其食量的獵物。遇險時,常從肛門腺分泌油性黃色臭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鼬 (哺乳綱、鼬科小型哺乳動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鼬屬
⑻ 動物界中長跑冠軍是什麼動物
羚羊。
羚羊可以90公里的速度跑很遠的距離。羚羊特別擅長奔跑。其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70至110公里。
羚羊是牛偶蹄動物科的總稱。羚羊有86種,隸屬於11科32屬。對於分類,羚羊並沒有具體指哪個科或屬。羚羊的特點是角是空心和實心的。它是一種不同於牛羊的反芻動物。
羚羊是一種草食動物,屬於牛科。它種類繁多,體形優美,輕盈敏捷,四肢修長,蹄小而鋒利,機警。有些物種有雄性和雌性的角,有些物種只有雄性的角。尾巴長短不一。體高60~90厘米,常有5~10隻成群,有的可多達數百隻。一般生活在草原、荒野或沙漠中,也有的棲息於山區。瞪羚、瞪羚、藏羚羊和黑斑羚產於中國。
羚羊
⑼ 什麼動物是「咚咚」叫的
1、彈琴水蛙
彈琴水蛙,無尾目蛙科水蛙屬。頭長寬幾相等,背側褶間距寬,指端膨大,一般均有橫溝;雄蛙有肩上腺,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
鳴聲為「咕、咕、咕」。蝌蚪下唇齒外測一排遠短於第二排;無築泥窩習性,印膠囊成片狀,浮於水面,每個膠囊內有卵1-7粒。
(9)哪些動物叫誰擴展閱讀:
動物叫聲和人類語言存在更多相似性。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這些聲音與人類語言有著本質的區別。確實,這些聲音如此不同,科學家無法找到動物叫聲和人類語言之間的中間進化階段。
現在,一項新研究揭示,動物的叫聲比之前預計的包含更多語言樣的特徵。科學家在分析了7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聲音序列後得出了這一結論,這些動物包括北卡羅來納山雀、蝙蝠和猩猩。它們發現,動物發聲一定產生於復雜的統計過程,這使得它們與人類語言更加相似。
在過去,研究人員曾假設一個「馬爾可夫模型」能最好地解釋動物叫聲的聲音序列。根據這個模型,動物叫聲非常隨機,並且缺乏人類語言的復雜性。
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真正測試過馬爾可夫模型在動物聲音方面的有效性。
在將該模型用於分析多種物種的叫聲後,該研究小組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報告指出,他們發現,沒有證據顯示,動物發音像馬爾可夫模型認為的那樣受到限制。而且,科學家表示,這意味著,人類語言和動物叫聲之間的鴻溝沒有那麼寬。
⑽ 世界上的陸地動物中,最厲害的前五名動物是什麼動物
陸地動物中,單挑最厲害的前五名動物是大象、北極熊、棕熊、犀牛、河馬。
1、大象
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通常以家族為活動單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大象上榜主要是因為它龐大的體型,同時它們的皮層很厚,很夠抵禦敵人的襲擊,除此之外,它們還有堅硬的象牙,一般的動物都抵抗不了象牙的襲擊,哪怕是獅子、老虎等動物,在它們面前也會瑟瑟發抖。
4、犀牛
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棲息於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間活動,獨居或結成小群。生活區域從不脫離水源。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5、河馬
河馬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生活於非洲熱帶水草豐盛地區,常由10餘只組成群體,有時也能結成上百隻的大群,白天幾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時,便在夜間上岸覓食植物或農作物,分布於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