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血漿和血清有什麼區別,如何獲取
血液:由液體成分的血漿和懸浮於其中的血細胞組成,合成為全血 血漿:離開血管的全血經抗凝處理後,通過離心沉澱,所獲得的不含細胞成分的液體,即血漿。 血清:離體的血液凝固之後,經血凝塊聚縮釋出的液體,即血清。 粗略的說,血清與血漿的區別,主要在於血清不含纖維蛋白元。
『貳』 血清是怎樣製作的
1、采血:達到放血完全,應選擇前腔動脈或靜脈放血,注意放血部位的消毒和器具的消毒。
2、析出血清:採用靜置自然析出方法,將析出的血清收集到經消毒的生理鹽水瓶內,一般裝到生理鹽水瓶容量的三分之二,為了更完全的分離血清,過夜後還會有血清析出,繼續收集。
3、殺滅病毒的處理:將收集好的血清,瓶口向上放入水浴鍋56℃水浴2小時,病毒經高溫後失活,而在該溫度時,抗體效價不下降。
4、殺滅細菌,每毫升加2000單位的鏈黴素和2000單位的青黴素,充分搖均,封口即可使用。
5、存放,不立即使用時,應冷凍保存。
『叄』 血液是怎麼產生的
人和大多數動物在受到創傷後,都會從傷口流出紅色的液體,這就是血液。血液主要由血漿及血細胞組成,前者占血液的50%~60%,後者佔40%~50.血細胞包括了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3種有形成分。
當我們人類的胚胎還在母親的子宮里時,血細胞就開始生成了。胚胎1~2月時,卵黃囊最先造血;2~6個月後,卵黃囊逐漸萎縮退化,肝臟開始造血,它不但能分化出初級的原始紅細胞,而且能分化出次級原始紅細胞,這些細胞發育成熟為紅細胞,經血竇進入血液。同時在3個月左右,脾臟也參與造血,主要生成紅細胞、粒細胞、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至第5個月時,脾臟造血功能衰退,僅製造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這一造血活動則會維持終身。
自胚胎的第4個月起,主要由骨髓造血,最初僅製造粒細胞,繼之還製造紅細胞和巨核細胞,同時,胸腺及淋巴結亦開始造血活動,胸腺生成淋巴細胞,至出生後仍保持此功能,淋巴結則主要生成淋巴細胞及漿細胞。
出生後,骨髓幾乎是造血的唯一器官(在正常情況下)並維持終身。嬰兒和兒童早期,他們的骨髓中充滿了造血的紅骨髓;5~7歲時,骨髓腔內出現不具造血功能的脂肪細胞,並逐年增多,形成黃骨髓,不過這種黃骨髓仍具有潛在的造血能力。從胚胎後期至生後終身,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生成各種血細胞,造血幹細胞是各種血細胞的「祖先」,幹細胞在骨髓適宜條件和造血因子調控下生成子細胞後,依靠各種營養,從原始細胞發育為成熟的各系細胞,細胞成熟後進入血液,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骨髓每秒產生約200萬個紅細胞,200萬個血小板和70萬個粒細胞。
『肆』 在實驗室如何制備全血血清和血漿樣品
1、區別血液經抗凝處理後的全部血液為全血;離心除去血細胞後所得到的淡黃色液體為血漿。 如血液不經抗凝處理,讓其自行凝固,則在抽血後的一段時間內,血液會自動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個整體,再經過一段時間或用離心機離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會與一些清澈淡黃色的液體分離開,這些液體稱為血清。血清與血漿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內在的主要區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是未經抗凝處理過的血液凝固後得到的。抽血做化驗中常遇到某些化驗要求用血清測定、用全血測定、用血漿測定,即是指血液標本的三種主要處理方式和要求。2、用途不同血清多用於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測定;血漿多用於凝血等方面的測定;全血則多用在血細胞、血常規、血沉等方面的測定。血液的抗凝處理需要抗凝劑,選用什麼抗凝劑應根據具體的實驗要求進行選擇。
『伍』 血漿和血清的制備程序有什麼不同
不是制備程序,是成分不一樣.血漿中含有纖維蛋白元,血清中沒有.新鮮全血中加入抗凝劑為抗凝血,由抗凝血離心(去掉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後是血漿.非抗凝血形成凝塊離心後的是血清
一樣,都要離心.有時會根據實驗的需要來調整離心的速度和時間,制出不同類型的血漿,如富血小板血漿\乏血小板血漿.而非抗凝血怎麼離都是同樣的血清.
『陸』 動物生理血清與血漿的主要區別有哪些如何制備動物的血清和血漿
血清是指血液凝固之後表面的透明部分,血漿是指血液中除開血細胞的部分
『柒』 血清與血漿的區別和制備
血漿:血液中去除血細胞和血小板後餘下部分就是血漿。它是一種半透明的淡黃色稠狀液體,約占血液的55 ̄60%。血漿中含水分92%左右,其餘球蛋白、纖維蛋白元、酶、激素和無機鹽等。當血液流出血管時,其中纖維蛋白元即可變為纖維蛋白,並和血細胸凝固成塊,有止血作用。
血漿除去纖維蛋白原後所餘下的淡黃色透明液體叫血清,血清不會凝固。
血清與血漿的區別,主要在於血清不含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釋放因子,而血漿卻有。
血漿—纖維蛋白原=血清
血清+纖維蛋白原=血漿
『捌』 血清和血漿是如何制備的,二者區別是什麼
將血液以適當速度離心,可得到血細胞(下層)和血漿(上層)。將血漿(也可以是血液)靜置較長時間,上層會出現上清液,這就是血清。
二者區別如下:
1、顏色不一樣。血漿是全血分離出來血細胞以後的剩餘部分,呈淡黃色。而血清指血漿凝固後,血凝塊表面析出的無色透明液體。
2、密度不一樣。因為血漿中含有各種凝血因子,所以血漿密度比血清要高。
3、成分不同。血漿中含有多種凝血因子,而血清中不含有凝血因子。兩者的成分也不相同。
(8)如何製造動物的血清和血漿擴展閱讀:
血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營養物質、提供激素和各種生長因子、提供結合蛋白、提供促接觸和生長因子使細胞貼壁免受機械損傷、對培養中的細胞起到某些保護作用。
血漿是血液的液體成分,血細胞懸濁於其中。人體含有2750-3300毫升血漿,約占血液總體積的55%。血漿的絕大部分是水(體積的90%),其中溶解的物質主要是血漿蛋白,還包括葡萄糖、無機鹽離子、激素以及二氧化碳。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同時也是運輸分泌產物的主要媒介。
『玖』 血清是怎麼提煉出來的
血清,指血液凝固後,在血漿中除去纖維蛋白分離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或指纖維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漿。
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本營養物質、提供激素和各種生長因子、提供結合蛋白、提供促接觸和伸展因子使細胞貼壁免受機械損傷、對培養中的細胞起到某些保護作用。
自己提煉不了,除非你在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工作
『拾』 實驗室如何製造全血、血清、血漿
全血可以直接採取人的或動物的
血液凝固後最上層的清澈淡黃色的液體為血清
血漿:離開血管的全血經抗凝處理後,通過離心沉澱,所獲得的不含細胞成分的液體,即血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