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珍稀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珍稀的野生動物有大熊貓、白唇鹿、白頸長尾雉
1、大熊貓
揚子鱷,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
❷ 我國十大珍稀動物都是什麼
我國十大珍稀動物都是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白鰭豚、朱䴉、蜂猴、馬來熊、野牛 、野氂牛、 普氏原羚。
1、大熊貓
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 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
4、華南虎
華南虎雄性約重149—225千克,雌性約重90—12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淵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
❸ 珍惜動物有哪些呢
十大瀕危動物 1.古樸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2.仰鼻藍面:金絲猴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3.長江奇獸:白鰭豚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發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4.中華之魂:華南虎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5.東方之珠:朱䴉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䴉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6.堪稱國鳥:褐馬雞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後,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於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7.孑遺物種: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 8.高原神鳥: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雲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9.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於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對「藏羚絨披肩」即「沙圖什」的消費需求而刺激了偷獵者的謀財害命,另外,一些採金者也在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只的速度減少.為打擊盜獵,這幾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盜獵力量林業公安一直在為保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而戰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氂牛隊」,他們已經有兩位英雄為此獻身. 10.失而復得:四不象 「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於歐洲,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麋鹿是濕地動物,由於對濕地生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麋鹿,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❹ 我國的珍惜動植物有哪些
我國珍稀動物有白頸長尾雉、大熊貓、伊犁鼠兔以及金絲猴;珍稀植物有桫欏、銀杉、水杉 、禿杉、以及望天樹。
❺ 有哪些珍惜動物,急需資料
虎
是最大的貓科動物。我國的虎品種有東北虎、華南虎和孟加拉虎。東北虎為虎中最大者,體重可達380多公斤,華南虎最小,體重190公斤左右。虎居山林、灌森和野草叢生的地方,喜獨處無固定居所。晝伏夜出,以有蹄動物為主要捕獵對象,不會爬樹但善游泳。實際上虎不主動攻擊人類,吃人的事更是極罕見,大都是那些年老體衰或受傷的虎無奈所為。虎孕期3月,一胎產2、3隻,但成活率很低。近年虎的生存環境受到人類的嚴重破壞,野生虎僅有數千隻,成為瀕臨絕種的珍稀動物,我國已把虎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片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hu2.jpg
獅子
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喜群居性兇猛,一般在黎明、黃昏或晚上出獵。獅子出獵大多數由雄獅擔負,但十有八九空手而歸。它們四季均可繁殖,,一胎產3、4仔,因受其他野獸獵捕及獅群本身的問題,能活下來的數目不足一半。美洲獅則性情溫和,動作敏捷,加之面部似貓,所以又叫山貓。它們生性好奇,常愛跟在人的後面觀看,因此當地人稱美洲獅為「我們的朋友」。
圖片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shiy.jpg
金錢豹 生活於非洲和亞洲南部。一般體重在50公斤左右,為大型食肉猛獸。身體強健、行動敏捷,有高超的爬樹本領,性情兇猛狡猾,它的機警、靈敏、迅速和勇敢,在食肉猛獸中很少見,就連比它大一半的老虎,它也敢主動攻擊。金錢豹的毛皮非常美麗,在一身金黃色中布滿黑色圓環如古代銅錢,故而得名。目前因數量急劇下降,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jinqianbao.jpg
貘 貘是奇蹄目哺乳動物,與馬和犀牛是近親。貘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如今現存的貘只有四種,拜爾德貘、山貘和巴西貘生活在南中美洲,馬來貘生活在東南亞。山貘是最小的貘,體重約230公斤。它們在森林中的空地上覓食,喜食嫩草和多汁的植物。貘喜歡喜愛涼爽,也常在水池裡打滾以殺死皮膚上的寄生蟲。貘現在已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
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mo1.jpg
高鼻羚羊 也叫賽加羚羊,因其鼻腔鼓脹使鼻子很大,如象鼻般呈管狀下垂而得名。只生活於新疆北部和前蘇聯西南部。雄性有角,角長可達近40厘米,角上有11-13個環節,雌性無角。體重35-60公斤,奔跑時速可達60公里。高鼻羚羊逐水草而居,按季遷移以避寒,成群的數量可多達上萬只。雌性比雄性成熟早,7個月即能交配且常雙胎生產,所以雖每年冬季都會凍死很多老幼羚羊,但還不至於滅絕。然而近年在我國已難覓其蹤影。我國將它們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gaomilingyang.jpg
叉角羚 因角有分叉而得名,體長約140公分,重40-50公斤,是美洲大陸跑得最快的野生哺乳動物。叉角羚生活在大草原或丘陵地帶,夏季結成小群四處漫遊,南徙過冬時則結成百頭以上的大群。它們的視聽覺都非常好,奔跑時速可達100公里。叉角羚的心臟比同等體重的綿羊要大一倍,所以它有這樣的速度和耐力,能有效地逃避天敵的傷害。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chajiaoling.jpg
羱羊 又叫岩羊、懸羊,它們長有一對特別長的角,最長的能達147厘米。羱羊生活在高山,以草和地衣為食。我國的羱羊生長在西北及西藏海拔5800-6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它們從不到樹林地帶以下的地方去,是生長地最高的動物之一。為了躲避雪豹等天敵的襲擊,它們常去最危險的懸崖峭壁上覓食,吃東西時由一頭雌羊放哨。羱羊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yuanyang2.jpg
盤羊 是世界有名的巨型野羊,我國內蒙古的盤羊為最大,公羊體長可達160厘米,體重125-150公斤。有記載最大的角有158厘米長,與羊的身體大小相當。羊群以年老母羊為首,居於崎嶇陡峭的山地上。孕期約6個月,春天生產1-3隻幼羊。幼羊一出生即能在峻峭多石的山地奔跑自如。歐洲盤羊極耐苦,久旱無水仍能生存。目前因人類大肆捕殺而數量劇減,我國已將它們列為二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panyang.jpg
霍加狓 是長頸鹿家族的成員,它們只生長在非洲扎伊爾東北部茂密的熱帶森林中。由於它們生性膽小,隱居密林深處,直到1900年才被人們發現。霍加狓聽覺靈敏,脖子很長,其長長的舌頭可以用來摘取樹葉和嫩枝吃。它們喜歡單獨活動,偶爾才成雙成對在一起,但動物園中它們與人卻很親近。霍加狓比長頸鹿小,體重只有200多公斤,目前也屬於瀕臨絕種的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huojiapi4.jpg
狍 生活於我國東北、西北、華北和內蒙古等地的小山坡稀疏的樹林中。體長一米多一點,重約30公斤,尾巴僅2-3厘米,雄性長角只分三個叉。狍愛成對活動,過冬時一隻雄狍與二、三隻雌狍及幼狍在一起。雄狍角冬天脫落,新角最遲3月開始生長,6、7月長成,此時進入發情期。雄狍用角剝開樹皮並留下前額臭腺的分泌物做為自己地盤的標志。狍通常是雙胞胎。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pao.jpg
白唇鹿 為我國特有動物,已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生活在青藏高原、甘肅祁連山和四川西部等地較高處的開闊林地。上述幾個地方已經開始人工飼養白唇鹿。白唇鹿體型很大,肩高可達130厘米,身長超過2米。它們生活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山地,食樹葉、嫩芽和草。由於身上有厚厚的長毛,所以不畏寒冷。它們善於翻山越嶺,是一種非常頑強耐苦的鹿。它們已面臨絕種。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chunlu.jpg
駝鹿 是世界上最大的鹿,其身高可達210公分,體重超過810公斤,有的竟達1噸重。這種巨鹿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它的一對巨大無比的角,角的長度可達180公分,寬度達40公分,而且形狀也十公奇特,像一把大鏟子或手掌。其重量達30-40公斤。駝鹿雖體型巨大,但行動卻很敏捷,它能以58公里的時速奔跑,還能長距離游泳達20公里,又能潛入5、6米深的水中覓食。幼鹿長到3歲成熟,6歲發育完成,壽命約25-30歲。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tuolu.jpg
馬鹿 體重可超過400公斤,僅次於駝鹿,也生有一對龐大的角,最多可分8個杈。馬鹿喜群居,由年長的雌鹿為首領。馬鹿身強力壯,奔跑速度極快。雄馬鹿好鬥,繁殖期幾乎整天整夜都在猛烈格鬥中,但不會發生傷亡事故。我國的馬鹿稱甘肅馬鹿,生活在東北、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和四川等地,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malu.jpg
水鹿 身體強壯,體重在230-33-公斤,我國的水鹿體重可達200公斤,在以吃嫩枝和樹葉的鹿類中它們算是最大的鹿了。雄水鹿的角粗大,一般長達70-8-厘米,最長有達125厘米,叉寬可達130厘米。。水鹿是一種熱帶、亞熱帶鹿種,生活在山區和森林中。像肉食動物一樣晝伏夜出,愛結成小群出行,每群約6隻。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shuilu.jpg
梅花鹿 梅花鹿又稱日本鹿,共有七族,目前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及日本和韓國。雄鹿的角很長,每年換一次,雌鹿沒有角。新長出的角由帶茸毛的皮膚包著,這就是所謂的鹿茸角。梅花鹿十分膽小,但雄鹿之間卻經常為雌鹿而激烈角斗。我國台灣生活有台灣鹿,是鹿科中最美的。梅花鹿早已有人工飼養,但是野生的數量卻非常稀少,目前已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meihualu.jpg
赤鹿 與生活在非洲和亞洲,有專家認為它們與麋鹿或馬鹿是同種。赤鹿的體形相當大,雄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自成群體,而不與雌性及幼鹿群居,一般雄雌各集群10-20隻不等。通常赤鹿在10月進入交配季節,此時雄鹿群便自行解散。雌鹿離群生產後一直待在幼鹿身邊直到小鹿能跟母鹿跑時才回到鹿群。雄鹿早春時脫角.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chilu2.jpg
麋鹿 中雄的有角且像鹿角,尾像驢,蹄像牛,頸像駱駝,故又稱「四不像」性情溫順,原生活在中國。麋鹿身體強壯,有的雄鹿體重可達一噸。夏季它們常到沼澤、池塘去覓食,能潛入水中找尋百合科植物和水草。它們喜獨處,雌性也只與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但天氣寒冷時它們便群集在易覓食的地方。交配季節雌雄鹿都變得十分好鬥,此時雄麋鹿若要將雌麋鹿身邊的幼鹿趕走,雌麋鹿則一定會拒絕同雄鹿交配。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milu.jpg
禿頂猴 生活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中,它們禿頭,前額凸起,尾巴很短,經常顯出一副飢餓、病態或沉思的模樣。它們身上的毛很長,身體卻很瘦弱。禿頂猴有3種,其中白禿頂猴行動非常靈活,善爬樹。它們喜群居,很少到地面活動,幾乎從不闖入其他族群的地盤。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tudinghou.jpg
樹鼩 生活在我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島以及越南、緬甸、印度等地。它們在地球上生活了7000萬年並沒有多在變化。樹鼩有很多種,而且行為有明顯的不同,有些喜獨處,有些喜群居。多數樹鼩在樹林里的地面上活動,它們的拇指同其他趾不相對,所以抓不住東西,但也有一兩種樹鼩能像松鼠那樣在樹枝上自由奔跑。所有樹鼩白天都非常活躍,主要覓食昆蟲、幼鳥和鳥蛋,有時也吃野果、嫩枝嫩葉和蔬菜等。樹鼩的嗅覺很好,雄性以尿液和從腳、頸部發出類似麝香的氣味,來劃定自己的地盤。雌樹鼩孕期50天,通常產2隻,幼樹鼩出生時眼盲無毛,40天斷奶。母樹鼩隔48小時餵奶一次,不餵奶時便離開幼樹鼩,回到雄樹鼩的窩里去。它們曾被列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shuqu2.jpg
翠鳥 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多數品種生活在水濱附近的樹枝上。它們可以從空中俯沖入水捕捉小魚,其飛行時速可達90公里,能夠既准又狠地叼起魚兒飛離水面。非洲和亞洲南部的一些翠鳥並不吃魚,它們吃昆蟲且遠離水域。每年4-7月,翠鳥成雙成對地在陡峭的河岸上掘洞建家,這時它們像直升飛機一樣懸停在空中,用嘴耐心地鑿擊土坡。它們能把洞掘深到2米多。有趣的是,掘洞工作由雌鳥來完成,雄鳥則去捕食並把食物送來給雌鳥吃。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cuiniao1.jpg
雪豹 雪豹是一種高山動物,不畏嚴寒,但很怕熱,長年棲息在積雪的高山岩洞或岩縫間,夏季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上活動,冬季也出沒於2000-3500米的高山雪地中。它性情兇猛機警,行動敏捷矯健,極富彈跳力,曾有人見過雪豹跳過15米多寬的峽谷。由於生活在高山中,雪豹幾乎沒有敵手,主要以野羊、雪兔、鹿、鳥、鼠等為食。目前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xuebao3.jpg
還有一圖: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xuebao.jpg
百靈 的種類較多,其中蒙古百靈遍布我國內蒙古草原及河北北部。它們棲息在草原上,在地面活動,幾乎從不上樹棲息,以各種植物種子為食,有時也吃一些昆蟲。善於在空中飛鳴,是鳥中有名的金嗓子。繁殖期在5-6月間。角百靈多數結群生活,較少單獨活動。它們一般不高飛或遠飛,主要在地面活動覓食,而且善於短距離奔跑。主食雜草種子,有時也吃害蟲。繁殖期在6-7月間,巢建在草叢的基部。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ling2.jpg
雲豹 雲豹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體長90多厘米,尾長75厘米左右,體重一般20多公斤,身體兩則約有6片雲狀的暗色斑紋,故名雲豹。它個子雖小卻具有猛獸的兇悍的性格和矯健的身體,晝伏夜出,善爬樹,其長長的尾巴在爬樹時能保持身體平衡。它捕食樹上的猴子、小鳥,地上的鼠、免、小鹿等,有時也偷吃家禽,但不傷害大型家畜,也不攻擊人。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yunbao.jpg
飛蛙 也叫樹蛙,生活在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我國南方地區也有。一般青蛙是不會上樹的,但飛蛙卻基本上是在樹上生活。它們的腳趾又長又大,趾間長著很寬的蹼膜,趾端有很大的吸盤,使它們可以在樹上輕巧地爬來爬去,甚至可以利用張開的蹼來滑翔,或降落。飛蛙晝伏夜出,每當夜晚來臨,飛蛙便情緒激動起來。飛蛙能隨環境的變化而變換自身的顏色,既可以逃避天敵,又能夠接近食物。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feiwa2.jpg
白熊 是生活在北極沿海浮冰和海岸上的大型食肉動物。最大的成年雄性白熊身長3米,高130厘米,體重750公斤。白熊動作極為敏捷,它能跳躍4、5米寬的冰裂縫,還能追趕馴鹿。在它們濃密而潔白的長毛下有一層皮下脂肪,這使它們不畏北極的嚴寒和風暴。白熊的力氣非常大,它們在拖食100公斤的海豹時會把海豹弄得粉身碎骨。白熊對進入它的領地的任何動物通通都吃,有時也吃鳥蛋、海帶、碎木片、野草、地衣等。它們4月交配,在冬天,雌性白熊自己挖雪洞生產。初生幼熊重不到1公斤,整個冬季與母親住在雪洞內,哺乳期為5個月,此間母親禁食,等到春天出洞,母白熊的體重減輕一半。白熊母子要到第二個夏季才分開生活。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xiong3.jpg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xiong4.jpg
土撥鼠 也叫旱獺,生活在北美洲和歐亞大陸廣大的山林中。它們喜群居,善掘土,所挖地道深達數米,內有鋪草的居室,非常舒適。它們不貯存食物,而是在夏天往體內貯存脂肪以便冬季在洞內冬眠。它們每年一般要在地洞或空心樹干內蟄伏半年,有的甚至長達8個月之久。冬季最冷的時候,冬眠中的土撥鼠心跳可由活躍期的每分鍾200次降至4、5次,體溫下降,呼吸頻率減到每分鍾2次。這是它們新陳代謝的最低點。如果氣溫降得太低,它們體內的神經系統便會喚醒自己,使它起來活動數小時以產生熱力,然後再恢復冬眠狀態。土撥鼠非常機警,不僅經常察看周圍情況,還專門有負責放哨的,一遇敵情,警號便發出,全體火速鑽入地下。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tubuoshu2.jpg
斑馬 斑馬生活在非洲大陸,外形與一般的馬沒有什麼兩樣,它們身上的條紋是為適應生存環境而衍化出來的保護色。在所有斑馬中,細斑馬長得最大最美。它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圓又大,條紋細密且多。斑馬常與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鴕鳥等共外,以抵禦天敵。人類將斑馬條紋應用到到軍事上是一個是很成功仿生學例子。
http://www.kepu.gov.cn/zlg/zxdw/images/banma1.jpg
還有很多…………………………
❻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都有哪些
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有大熊貓、華南虎、加灣鼠海豚、西非低地大猩猩、蘇門答臘犀牛等。我們要愛護動物,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讓更多物種能夠存活下來。
01、大熊貓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被譽為“中國國寶”,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因著長相可愛,還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的重點保護物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在20歲左右,但是圈養的生活環境下可以超過30歲,喜愛吃竹子。大熊貓胖胖的身體,憨憨的姿態,廣受大眾喜愛。
05、蘇門答臘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是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該物種已經成為極度瀕危動物。蘇門答臘犀牛有紅棕色的長毛,是獨居動物,由於人類過度的捕殺和生存地被破壞,全球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需要人類的保護。
❼ 世界十大珍稀動物都是什麼
根據前人概述,綜合得出了以下總結,但世界上珍稀動物種類繁多,在此不分排名,只做少許介紹,僅供參考。
中國娃娃魚,巨型椰子蟹,安哥拉兔,黿(yuán),星鼻鼴,攀岩魚,琵琶魚,牙簽魚,八目鰻類魚,蠑螈......
第一個中國娃娃魚,被稱為世界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國獨有的兩棲有尾動物。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兩棲動物,據歷史記載,其中最長的一隻身體曾達到1.8米長度。
第五個是星鼻鼴,星鼻鼴是一種長相非常奇怪的生物,它的鼻子長得像一顆星星,但是它卻有比星星更多的稜角。說實話,並無惡意,但我一個比較喜歡星星的人,還真是無法接受這種對星星的同比描述。
為大家介紹,至此。
❽ 中國十大珍稀動物有哪些
1、大熊貓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
2、金絲猴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
3、白鰭豚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發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❾ 珍稀動物有哪些
珍稀動物包含陸生生物類(如:小熊貓、白頸長尾雉、大熊貓、伊犁鼠兔、金絲猴、白䴉等)、水生生物類(如:揚子鱷、白鰭豚等)、兩棲類(如:黑軟殼龜、中國大蠑螈、大鯢等)、爬行類(如:印度蟒等)。具體介紹以下幾種:
1、小熊貓
印度蟒,是亞洲岩蟒的別稱,又稱黑尾蟒,是分布在南亞及東南亞的一種巨型蟒蛇。2009年其亞種緬甸蟒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