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共棲現象
1、犀牛鳥和犀牛的共棲:一種叫作犀牛鳥的小黑鳥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
的昆蟲和蛆卵,為犀牛報警,讓犀牛獲得安寧;
2、燕千鳥與鱷魚的共棲:燕千鳥為鱷魚剔牙,自己吃飽了肚子,還為鱷
魚解除了痛苦;
3、百舌鳥與金黃鼠的共棲:百舌鳥在金黃鼠的洞穴里產卵、孵化、育雛,
得到金黃鼠的照看,金黃鼠由此也能經常欣賞到百舌鳥的歌聲,大家
既安全又開心.它們朝夕與共,和睦相處,成為一對好朋友.
另外,還有:「在鋒利的牙縫中覓食」「金黃鼠馱鳥鑽洞」「金黃鼠為百
舌鳥伴舞」「犀牛的哨兵」
海葵和玻璃蝦共棲
魚兒和清潔蝦
燕千鳥和鱷魚
犀牛鳥和犀牛的共棲
文鳥和野蜂共棲
百舌鳥與金黃鼠的共棲
益蟻與蟻棲樹
鼯鼠與金釵石斛
野山羊在離火雞不遠的地方休息,火雞為野山羊充當著警衛員的角色.冬天大雪封山絕糧的時候,野山羊用蹄子刨開埋在雪地里的草吃,火雞也趁此時與野山羊一同進餐.
共棲的例子在熱帶珊瑚魚類的雀鯛科中,有一些種類和海葵生活在一起.它們的生活使自己和海葵雙方都得到好處.如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雙鋸魚,體長僅為3-5厘米,經常生活在海葵的體腔內.雙鋸魚對海葵觸覺上的刺絲胞所分泌的毒液和消化液毫不受損傷.海葵通常一接觸到任何動物,其觸手會立即收縮,而把動物包圍在許多觸手中央,並分泌毒液將捕獲物麻痹,並吞食之.而雙鋸魚能自由出入於海葵的體腔中,游動於觸手之間.雙鋸魚由於具有美麗鮮艷的體色,能引起任何兇猛魚類的注意,因此引起被追逐而立即逃入海葵的體腔內.兇猛魚類追到海葵的觸手范圍內時,就會被海葵捕捉住,並很快被麻痹,從而被海葵吞入腹中,於是海葵和它的共棲者雙鋸魚可以分而食之.
��魚(Echeneis naucrates)用其背鰭演化成的吸盤吸附在大型魚類的體表被帶到各處,覓食時暫時離開.這對��魚有利,對大魚無利也無害.
合作共棲的寄居蟹和海葵
寄居蟹和海葵是一對合作互助的共棲夥伴.寄居蟹的頭胸甲較窄,不 能把自己柔軟的腹部包住.為了保護自己,它只能鑽到軟體動物的空殼里 去,把頭甲和一對大螯露在外面,並伸出前面兩對細長的步足來爬行.當寄居蟹安家之後,便立即開始去找個看守的門衛.當它找到一種合 適的海葵之後,便用螯小心翼翼地把它從附著體上取下來,安放在螺殼的 入口處,為自己看守家門.海葵是最稱職的門衛.它用有毒的觸手去蜇那些敢來靠近它們的所有 動物,保護寄居蟹.而寄居蟹則背著行動困難的海葵,四齣覓食,有福同 享.不能游動的海葵把它的盟友當作交通工具,這種形式的共生稱作運動 共生.它在寄居蟹身上能有更多的捕食機會,同時還能夠更快地更換"肚 子"里的水.因為海葵如同珊瑚一樣,不能移動,它們很容易被細砂、生 物殘骸和自身的排泄物所埋沒,它需要有流動的活水.隨著寄居蟹的不斷長大,原來的"舊居"太狹窄時,就去另找一個更 大的"住宅",同樣鑽到裡面去.當它搬進新居時,總不忘了把自己的伙 伴一起搬來,重新開始共同生活.就這樣,它們一直共同生活到死.
配合默契的豆蟹和扇貝
世界上最小的蟹要算豆蟹了.它的甲殼一般只有幾毫米長,大的也不 過1厘米多 .最小的只有米粒般大小.它們生活在淺海,形狀如大豆,顏 色淺黃.由於豆蟹體形小,捕食和御敵的本領都很差,因此常常要尋找自 己的"保護傘".豆蟹和扇貝能配合默契,相互利用,相處得很好.扇貝的外形像一把打開的摺扇,它的閉殼肌曬干後就是一種名貴的海 珍品--干貝.每當扇貝張開貝殼時,豆蟹就趁機尋找微小生物或有機碎 屑來充飢.貝殼閉合時,豆蟹則以扇貝的糞便為食.當強敵向扇貝襲擊時,機警的豆蟹立即攪動扇貝的軟體,扇貝馬上就閉合貝殼,轉危為安.扇貝的天敵是紅螺,紅螺能分泌一種黃色帶辣味的毒液,用來麻痹扇 貝的閉殼肌,使它的雙殼久久不能合攏,繼而再把扇貝的肉慢慢地吃掉.每逢這時,豆蟹便揚起雙螯將紅螺趕走,於是扇貝得以慢慢從麻痹中復甦 過來.豆蟹在這種場合往往充當著扇貝天然衛士的角色.
形影不離的向導魚和鯊魚
性情兇猛的鯊魚,一般在海洋中上層活動,它一口能吞下成群的小魚,還能咬死和吃掉比它大的魚或其他動物,真可謂是"海上魔王".奇怪的 是,它卻從不吞食和它形影不離的小伴侶--向導魚.向導魚能在鯊魚周 圍游來游去,既敏捷又快速,一點兒也不怕鯊魚.向導魚長僅30厘米左右,青背白肚,兩側有黑色的縱帶.它和鯊魚關 系十分友好,每當鯊魚出征巡獵時,它們就緊隨其後,彷彿像護駕的衛隊 一樣,准確地模仿它的一舉一動.有時,向導魚也游到前面去偵察情況,但會很快地回到自己的原位,可以說是寸步不離.鯊魚從不傷害自己的小 夥伴,還把吃剩的食物賞賜給它們.遇到危險時,還允許它們躲到自己的 嘴裡.有人認為,向導魚護衛鯊魚左右是在幫助這個異種夥伴尋找獵物,因 為鯊魚的視力不佳.但現在有人證實鯊魚的其他感覺器官很完善,所以認 為向導魚的主要職責可能是給鯊魚的皮膚打掃衛生.而向導魚則憑借著朋 友的威風來保護自己,並得到一定的食物保障.
B. 有哪些共棲的生物
共棲是指兩種不同物種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較多,一方受益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現象。生物共棲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暫時生活在一起。
自然界除了互惠互利,各自都能從對方身上獲取生存利益的共生共棲關系外,還存在著另一種變相的共棲關系,那就是單惠共棲。所謂單惠共棲,就是共棲雙方,僅有一方獲益,另一方只是無償奉獻,得不到任何實惠。例如,馬來西亞有一種小巧玲瓏的文鳥,喜歡在蜂窩附近築巢居住,文鳥築的巢像個缸子,一隻只懸掛在蜂窩四周的枝頭上。這兩種動物之所以產生共棲關系,因為熱帶雨林里的食肉動物,如蜥蜴、負鼠、浣熊、野貓、猴子等都是爬樹高手,都愛捕食文鳥和它的蛋,而那些貪婪的食肉動物害怕遭到野蜂的刺蜇,不敢接近蜂巢,文鳥將巢築在蜂窩旁,無償獲得了保護。無獨有偶,森林裡的蜜獾,總是追隨著文鳥生活,形影相隨,難分難舍,因為蜜獾生性愛吃蜂蜜,長有一身濃密的長毛和肥厚多脂的獾皮,不怕野蜂叮蜇,它利用文鳥喜歡在蜂窩附近築巢的習慣,很容易就找到它夢寐以求的蜂窩。爬上樹去,粗暴地扯下蜂窩,舔食蜂蜜和蛹蟲。這是頗為典型的連環單惠共棲現象。
犀牛世界上除了大象以外,犀牛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最大的可重達5噸。
犀牛是溫和的草食性動物,生活在熱帶大草原。犀牛的角非常堅硬,前角有50多厘米長。眼睛很小,看不遠。聽力很好,嗅覺極佳。
鱷魚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爬行類動物,也是非常危險的動物。鱷魚通常是肚皮著地爬行,但也能用腿把身體撐起來。小鱷魚生活在陸地上,吃青蛙和昆蟲,一段時間後會到水中吃魚。鱷魚主要的食物是魚,也捕食在河邊飲水的羚羊和斑馬。它的長顎上有66顆牙齒,很快就能把獵物撕成碎片。
動物的遠游
許多種動物能到很遠的地方去,還能認路回家。
蜜蜂采蜜,能飛出去幾公里。有人從蜂房裡取出一些蜜蜂,做上記號裝在盒子里,帶到較遠的地方再把它們放出去。有些蜜蜂在空中轉了一兩圈,就一直飛回去了。另一個實驗表明,蜜蜂大致是靠很睛認識路上的記號的。從某個湖邊的一窩蜜蜂里取出20隻,從陸路帶著它們走了幾公里以後放出去,結果有17隻回了窩;又一天,再帶著這17隻蜜蜂坐船在湖上走了幾公里以後放出去,它們在湖上亂飛,沒有一隻能飛回窩里。因為湖面不像陸地,沒有什麼可以辨認的記號。
蜜蜂還有一種特別的情形,如果把蜂窩移動了幾米,它們回來。大多數聚集在原處,並不飛進移動過的窩里。這種情形只限於有經驗的蜜蜂,幼小的蜜蜂卻能一直飛回窩里。這是什麼原因呢?老蜜蜂第一次回家的時候依靠視覺,以後回家成了習慣,不再依靠視覺而依靠觸須上的某種感官,就一直向原來的出發點飛了。如果把觸須切去,它們回來仍舊依靠視覺找路,就能夠飛回移動過的窩里。
有許多魚能夠遠游,路程比蜜蜂遠得多。遠游還有一定的季節性。太平洋和東海里有很多種魚在初夏逆流而行,到淺海、長江或其他河流里產卵,到秋天又回到海洋里。我國的名產鱸魚和鰣魚就是這樣。歐洲有一種鰻魚正相反;它們在內河裡或池塘里長到10歲,然後游到深海里去產卵。許多鰻魚一直游到西印度群島附近,才產了卵死掉。小鰻魚孵了出來,要花整整3年才能游到歐洲的內河或池塘里去,等長到10歲再離開。
有人研究過鮭魚的旅行。鮭魚在河裡長到兩歲游入海洋,長大以後又回到河裡產卵,而且總是回到幼年所在的地方。這樣遠的路,鮭魚即使只走過一次,也決不會走錯。並且一路上,它常常要躍過很大的障礙物。
鳥類遠游的能力更加驚人。我國早就有鴻雁傳書的故事。鴿子傳書,從公元前幾世紀的希臘時代就開始了。現在有了飛機和無線電,鴿子仍舊是一種通信工具。鴿子飛得最快的,曾經在一天里從西班牙飛回英格蘭北部,兩地距離有1000多公里;飛得最遠的,曾經從法國飛越歐亞大陸回到越南,飛行1萬多公里。那隻創遠程記錄的鴿子飛的路程完全是生疏的,它從來沒到過法國,是關在船艙里帶去的。
鴿子是人喂養的,一般都經過訓練。燕子沒經過訓練,回家的本領也很大。有人在德國不來梅捉了7隻燕子,用飛機帶到了倫敦附近再放出去。兩地距離有700多公里,居然有5隻燕子飛回不來梅的老家。燕子和蜜蜂一樣,只飛回原來的地方。如果把它們的巢移動幾米,即使放在顯而易見的地方,它們也找不到,而在原來的地方重築起新巢來。
燕子、雁、布穀、夜鶯都是定期遷徙的候鳥,著名的季候性遊客。在英國做上了記號的燕子,曾經在南非被人捉到,它們飛了差不多1萬公里。第二年春天,燕子不但從南非回到英國,並且多半還回到原巢。還有一種在北美加拿大築巢的千鳥,每年夏末飛往南美洲,飛行4000公里,中途絕不停留。它們的耐性和毅力真使人佩服。它們要飛過茫茫的大海,有一半路程還得在夜間飛,這種認路的本領更使人感到驚異。有許多種鳥的雛鳥,在遷徙之前並沒有得到老鳥的教導。像布穀和夜鶯南飛的時候,它們的幼雛還不會飛。但是幼雛一旦羽毛豐滿了,也就找著了遷徙的方向。這些奇怪的現象,生物學家還在研究。
雙鋸魚和大海葵
在我國南海和世界熱帶海洋的珊瑚礁叢里,有一種體色艷麗的小魚,它們的身體表面有鮮艷的朱紅色和雪白色相間的色帶,清晰美麗,十分引人注目。這種小魚叫雙鋸魚,俗名小丑魚。雙鋸魚經常與大海葵生活在一起,是海洋動物共棲的一個典型例子。在一般情況下,任何動物只要碰到大海葵,就會被大海葵花瓣狀觸手上的刺細胞中有毒的刺絲麻醉或殺死。但是雙鋸魚卻例外,它們不僅能在大海葵周圍活動,而且還可以肆無忌憚地來回穿梭於大海葵的觸手間。體色鮮艷奪目的雙鋸魚,會引起許多兇猛肉食性魚類的追逐。這時雙鋸魚便逃到大海葵觸手間躲藏,避免被敵害捕食。而接近大海葵觸手的兇猛魚類卻被大海葵觸手刺細胞射出的刺絲麻醉致死,成了大海葵的美餐。另一方面由於雙鋸魚在大海葵周圍及觸手間活動,加強了大海葵周圍水的流動,使大海葵得以獲得充足的氧氣。如果人們把大海葵拿走,雙鋸魚就會被其他魚類吃掉。大海葵保護了雙鋸魚,雙鋸魚為大海葵招來了食物並帶來充足氧氣,這對互利互惠的夥伴,真是大自然獨具匠心的安排。
C. 世界上的共生動物有哪些
互利共生 白蟻和腸內鞭毛蟲的關系,是一種互利共生關系。白蟻以木材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纖維素,必須要依靠腸內鞭毛蟲分泌的消化纖維素的酶,才能將纖維素分解,分解後的產物供雙方利用。還有螞蟻和蚜蟲;
偏利共生(commensalism)
亦稱共棲。兩種都能獨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關系生活在一起的現象。偏利共生對其中一方有利,對另一方無關緊要,如一種色彩鮮艷的雙鋸魚常在海葵的觸手間游動,受到海葵的保護,而其他種類的小魚若靠近海葵,就會被其觸手抓住並被吃掉的。原始協作(protocooperation)是兩種能獨立生存的生物間的協作關系,它對雙方都有利。如鴕鳥視覺敏銳,斑馬嗅覺靈敏,它們常生活在一起,對發現天敵有利。又如海葵附著於寄居蟹匿居的貝殼上,其刺絲胞可保護寄居蟹,寄居蟹的活動又擴大了海葵的覓食范圍。?魚利用強有力的吸盤吸附在鯊魚等大型魚類的體表,它吃大魚吃剩的食物,還靠大魚擴大自己的活動范圍。
D. 世界上有哪些共棲生物
白蟻和鞭毛蟲
白蟻喜歡吃各種木頭,但它自己沒有消化木質纖維的酶,吃進去的木屑無法消化,生活在它腸內的鞭毛蟲能產生分解木質纖維的酶,將木質纖維分解,供白蟻當作養料吸收,同時鞭毛蟲也從中得到養料。如果把這兩種生物分離,二者都不能獨立生存。
文鳥和胡蜂
身體弱小的文鳥專在胡蜂(馬蜂)窩附近築巢,因為胡蜂有毒刺,許多動物不敢接近,文鳥也就得到了保護。
海葵和雙鋸魚
一般情況下,任何動物只要碰到大海葵,就會被大海葵花瓣狀觸手上的刺細胞中有毒的刺絲麻醉或殺死。但是雙鋸魚卻例外,它們不僅能在大海葵周圍活動,而且還可以肆無忌憚地來回穿梭於大海葵的觸手間。體色鮮艷奪目的雙鋸魚,會引起許多兇猛肉食性魚類的追逐。這時雙鋸魚便逃到大海葵觸手間躲藏,避免被敵害捕食。而接近大海葵觸手的兇猛魚類卻被大海葵觸手刺細胞射出的刺絲麻醉致死,成了大海葵的美餐。
海葵蝦和紅海葵
海葵蝦的兩只大鰲各自夾著一隻紅海葵,整天東游西盪,一遇到危險,海葵蝦立即提起紅海葵,紅海葵便把有毒的觸手對著人侵者,以防外來者的襲擊。這樣海葵蝦可以到處覓食,不必為安全而擔憂。
北極熊與北極鷗、北極狐
北極熊也是一種善於合作的動物。它的合作夥伴是北極鷗和北極狐,它們常常在一起合作捕獵海豹。開始捕獵時,北極鷗先像偵察機一樣在冰原上飛行。當它發現海豹後便飛回到北極熊的上空,引導北極熊和北極狐向目標前進。來到目標附近以後,北極鷗便飛到海豹的上空吸引海豹的注意力。這時候,北極狐也跑過來在離海豹很近的地方打滾轉圈了,逗引海豹。當海豹全神貫注的看北極鷗和北極狐表演的時候,北極熊便悄無聲息地來到它身旁將它捕獲。有趣的是,北極熊在飽餐一頓海豹肉以後,總會忘記給自己的合作夥伴留上一些。
益蟻與蟻棲樹
在南美洲的森林中生活著一種嚙葉蟻,這種螞蟻特別愛啃吃植物的葉子,但它們卻不敢找又高又大的蟻棲樹的麻煩,原因是蟻棲樹有很好的保鏢—益蟻在保護著它們。平時益蟻住在空心的蟻棲樹莖內,一旦嚙葉蟻前來偷吃葉子,益蟻就會傾巢而出,群起而攻之,直至把人侵者趕走為止。當然,蟻棲樹也不會讓益蟻白白地賣命,蟻棲樹的葉柄基部能不斷分泌出一些蛋形物質,這些蛋形物質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這就是蟻棲樹對益蟻的最好獎賞,也是益蟻最愛吃的美味佳餚。
鼯鼠與金釵石斛
在我國湖北是境內的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里,長著-種叫金釵石斛的植物,它是一種名貴的中草葯材,對人體能_起到清熱、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金釵石斛通常生長在陡峭。的懸崖石壁或高大的樹木上,多開白花,花瓣的頂端是淡紫色,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這里的采葯人到懸崖峭壁上採金釵石斛時,總是忘不了在繩索外面套上一節節竹筒,以防鼯鼠的襲擊,因為鼯鼠為了保護金釵石斛,會撲上去咬斷繩索。原來,金釵石斛開花時散發出一種很令鼯鼠喜歡的香味,這種花不但好聞,而且還含有某種有利於鼯鼠生長發育的激素。而金釵石斛依靠鼯鼠可以減免來自采葯人的侵害,而且鼯鼠的糞便還是它們生長所需的最好的肥料。怪不得鼯鼠肯對金釵石斛這么「兩肋插刀」呢!
渡渡鳥與卡伐利亞樹
在島國模里西斯,以前幾乎到處都生長著一種叫卡伐利亞的珍貴樹種。如今,這些樹木已幾近絕跡。讓島上的居民感到不解的是,多年以來人們對這些樹木的砍伐其實是很有限的,而且島上也沒有能對這種樹木產生毀滅性損害的病蟲害,可是卡伐利亞樹為什麼仍以
驚人的速度在減少呢?專家深人調查研究後發現,卡伐利亞樹行將絕跡的原因與島上渡渡鳥的滅絕是分不開的。渡渡鳥是島上特有的一種大型地棲鳥,幾乎不會飛。自從歐洲人踏上該島後,人為的捕殺使得渡渡鳥的數量急劇減少直至滅絕。而渡渡鳥的主要食物就是卡伐利亞樹的果核,果核在渡渡鳥的胃腸內蠕動磨薄後排出體外,只有這樣果核包裹著的果仁才會發芽。在島上,沒有任何別的鳥能吞下這么大的果實。所以,當渡渡鳥滅絕後,卡伐利亞樹也就失去了繁殖的媒介,導致行將絕種。
藍蝶與蝶蟻
英格蘭有一種歐洲藍蝶,其幼蟲可分泌出一種甜蜜的汁液,它正是一種叫蝶蟻的蟻類理想的美味佳餚。奇怪的是蝶蟻為了保證美食的來源不斷,主動充當「保姆」,不辭辛勞地代藍蝶喂育幼雛。想不到這些受到優待的幼藍蝶,常會吞食蝶蟻的幼蟻,而蝶蟻非但不責怪它,反而願意不惜血本,任其子女慘遭非命,俗話說有得必失,蝶蟻這樣就可以換取自己喜愛的食物而得以生存。
珊瑚蟲和星蟲
生活在海洋里的珊瑚蟲和星蟲不僅能夠友好相處,而且能互相依賴,緊密合作。星蟲常常遷到海螺空殼里寄宿,珊瑚的幼體附著於螺殼。時間一長,珊瑚越長越大,終於包圍了螺殼,但珊瑚會留一個空道,讓星蟲自由出人。星蟲也會報達珊瑚蟲的恩情,在遇到不利時,它會伸出體外移動位置,讓珊瑚蟲避開惡劣的環境。
海鱔與隆頭魚
凶惡的海鱔常攻擊章魚和其他小魚,但對身邊的隆頭魚卻從不攻擊。當然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它們其實也是在打著對方的「小算盤」。原來,隆頭魚經常吸食海鱔身上的寄生蟲,既吃飽了肚子,又減輕了海鱔的痛苦。
E. 動物的共棲現象
1.犀牛和犀牛鳥共棲;
2.鱷魚和燕千鳥共棲;
3.百舌鳥和金黃鼠共棲;
4.海葵和玻璃蝦共棲;
5.魚兒和清潔蝦共棲;
6.文鳥和野蜂共棲 ;
小丑魚與海葵共棲
7、益蟻與蟻棲樹;
8、鼯鼠與金釵石斛;
9、野山羊與火雞;
10、小丑魚與海葵共棲;
11、海葵和寄居蟹共棲;
12、水牛與白鷺共棲;
13、褐背地鴉與老鼠或兔子共棲;
14、海鱔與隆頭魚共棲;
15、隱魚與海參共棲;
F. 共棲和共生分別有那些動物或植物
共棲----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也無害,或者對雙方都有利,兩者分開以後都能夠獨立生活。
如:犀牛和犀牛鳥共棲;鱷魚和牙簽鳥共棲;海葵和玻璃蝦共棲;魚兒和清潔蝦共棲;益蟻與蟻棲樹共棲;海葵和寄居蟹。。。。。
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合則共榮,分則共損。兩者分開以後至少一方不能獨立生活。可以分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等。。。。
如:白蟻和放線菌;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中的藍藻和真菌;小丑魚和海葵
G. 自然界的共棲現象有誰知道那些動物共棲
自然界生物共棲是指兩種不同物種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較多,一方受益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現象。生物共棲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暫時生活在一起。共棲是協同進化的結果,即兩個物種長期在一起,逐漸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賴關系的一種進化過程。
動物共棲現象:1、獾子和貉子共棲;2、燕千鳥和鱷魚;3、犀牛鳥和犀牛的共棲 ;4、文鳥和野蜂共棲 ;5、百舌鳥與金黃鼠的共棲 ;6、野山羊與火雞;7、海葵和玻璃蝦共棲 ;8、魚兒和清潔蝦 ;9、益蟻與蟻棲樹 ;鼯鼠與金釵石斛 ;10、小丑魚與海葵共棲;11、海葵和寄居蟹共棲;12、水牛與白鷺共棲;13、褐背地鴉與老鼠或兔子共棲;14、海鱔與隆頭魚共棲;15、隱魚與海參共棲。
H.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有哪些最好具體一點
2.寄居蟹和海葵是一對合作互助的共棲夥伴。寄居蟹的頭胸甲較窄,不
能把自己柔軟的腹部包住。為了保護自己,它只能鑽到軟體動物的空殼里
去,把頭甲和一對大螯露在外面,並伸出前面兩對細長的步足來爬行。
當寄居蟹安家之後,便立即開始去找個看守的門衛。當它找到一種合
適的海葵之後,便用螯小心翼翼地把它從附著體上取下來,安放在螺殼的
入口處,為自己看守家門。
海葵是最稱職的門衛。它用有毒的觸手去蜇那些敢來靠近它們的所有
動物,保護寄居蟹。而寄居蟹則背著行動困難的海葵,四齣覓食,有福同
享。
不能游動的海葵把它的盟友當作交通工具,這種形式的共生稱作運動
共生。它在寄居蟹身上能有更多的捕食機會,同時還能夠更快地更換"肚
子"里的水。因為海葵如同珊瑚一樣,不能移動,它們很容易被細砂、生
物殘骸和自身的排泄物所埋沒,它需要有流動的活水。
隨著寄居蟹的不斷長大,原來的"舊居"太狹窄時,就去另找一個更
大的"住宅",同樣鑽到裡面去。當它搬進新居時,總不忘了把自己的伙
伴一起搬來,重新開始共同生活。就這樣,它們一直共同生活到死;
I. 共棲動物有哪些
共棲是指兩種不同物種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較多,一方受益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現象。生物共棲現象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長時間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暫時生活在一起。
共棲是協同進化的結果,即兩個物種長期在一起,逐漸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賴關系的一種進化過程。
海葵和玻璃蝦共棲
魚兒和清潔蝦
燕千鳥和鱷魚
犀牛鳥和犀牛的共棲
文鳥和野蜂共棲
百舌鳥與金黃鼠的共棲
益蟻與蟻棲樹
鼯鼠與金釵石斛
野山羊在離火雞不遠的地方休息,火雞為野山羊充當著警衛員的角色。冬天大雪封山絕糧的時候,野山羊用蹄子刨開埋在雪地里的草吃,火雞也趁此時與野山羊一同進餐。
共棲的例子在熱帶珊瑚魚類的雀鯛科中,有一些種類和海葵生活在一起。它們的生活使自己和海葵雙方都得到好處。如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雙鋸魚,體長僅為3-5厘米,經常生活在海葵的體腔內。雙鋸魚對海葵觸覺上的刺絲胞所分泌的毒液和消化液毫不受損傷。海葵通常一接觸到任何動物,其觸手會立即收縮,而把動物包圍在許多觸手中央,並分泌毒液將捕獲物麻痹,並吞食之。而雙鋸魚能自由出入於海葵的體腔中,游動於觸手之間。雙鋸魚由於具有美麗鮮艷的體色,能引起任何兇猛魚類的注意,因此引起被追逐而立即逃入海葵的體腔內。兇猛魚類追到海葵的觸手范圍內時,就會被海葵捕捉住,並很快被麻痹,從而被海葵吞入腹中,於是海葵和它的共棲者雙鋸魚可以分而食之。
魚(Echeneis naucrates)用其背鰭演化成的吸盤吸附在大型魚類的體表被帶到各處,覓食時暫時離開。這對魚有利,對大魚無利也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