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寵物狗死了該怎麼處理
1、動物監管所的工作人員處理:動物監管所可以專業的處理動物的遺體,你可以把自己的狗狗交給他們,讓他們去做專業的無公害的處理。
2、社區工作人員處理:很多小區都有專門的衛生機構,你可以把狗狗交給社區的工作人員,讓他們進行專業的處理,這樣既沒有什麼危害,又能給狗狗最後的尊嚴。
3、寵物屍體處理中心:寵物屍體處理中心能很好的處理死後的狗狗遺體,既不污染環境,對人體造成健康危害,也能把狗狗處理得很好。
4、寵物火葬場:把死後的狗狗遺體送去寵物火葬場所進行火化,這樣能夠防止屍體腐爛細菌感染,還能夠避免出現邪氣和霉氣,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1)動物死後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寵物屍體不宜隨意掩埋
寵物如果過世了,該怎麼處理呢?一家寵物醫院的陳醫生表示,「死狗放水流,死貓掛樹頭」這樣的老風俗,不論是從環境衛生,還是從市容市貌上都已不可行,甚至隨意掩埋也不妥。有的寵物是患了傳染病而亡,比如犬瘟、細小等,還有的病死寵物身上攜帶了人、獸之間可以互相傳播的寄生蟲,比如蜱蟲、絛蟲和跳蚤等,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消毒和無害化處理,很可能會污染土壤、水源甚至傳播疾病。
⑵ 寵物死後怎麼處理
第一、寵物正常死亡或者非傳染病死亡可以直接把狗狗埋了,但需要將坑挖的深一些,避免其它流浪的動物將寵物的屍體挖出來;第二、寵物傳染病死亡時需要將寵物火化後再埋,避免將傳染病傳染給其它的動物,並且要將寵物埋的深一些。
⑶ 寵物死後怎麼處理
掩埋、丟棄、火葬、製作標本……寵物屍體怎樣處理最科學2006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下午
05:26掩埋、丟棄、火葬、製作標本……寵物屍體怎樣處理最科學
霍霞
截至去年7月1日,北京市有超過41萬只犬辦理了登記年檢手續。據有關人士估計,將家養和流浪犬貓的都算在內,北京貓狗的數量已經超過200萬。而每天約有超過四百隻貓狗因為疾病、意外事故、自然衰老等原因死亡。這些貓狗的屍體都到哪裡去了?什麼是最為科學的處理方法?法律是如何作出相關規定的?
現狀:小動物屍體處理常見的五種方法
方法一:掩埋
使用指數*****
近日,做市場營銷的夏先生有一隻14歲的老貓「鬼子」,因為年紀太大而死亡。夏先生將「鬼子」裝在大的鞋盒中,並在他家附近小樹林的一棵樹下挖了一個一米的深坑,將「鬼子」埋在下面,填平後,又在上面堆起一個小土堆。
在記者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寵物的主人選擇了使用掩埋的方式處理寵物屍體,選址多為家附近的小區,或者公園、遠郊。據相關人士介紹,這是目前市民採用的最主要的動物屍體處理方法,但其中很多人對於埋葬動物屍體的地點、方法都沒有正確的了解。
方法二:丟棄
使用指數**
在垃圾堆里,人們偶爾會見到一些寵物貓狗的屍體,有的被裝在塑料袋中,有的則被直接扔在裡面,還有的仍然穿著生前的寵物衣服。目前正在養狗的張女士看到此處,非常傷感,「可以想見,它們曾經多麼受主人寵愛」。
據一家寵物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里也曾數次發現小動物屍體。此外,在野外、馬路、公園、草坪、河裡,都曾有人發現小動物死屍,這些動物中,除了流浪動物,有相當一部分是被主人遺棄。
方法三:火葬
使用指數**
上周五中午,一隻蘇格蘭牧羊犬的屍體被送到了位於北京北三環的一家動物安葬服務中心,在下午就被帶到了位於昌平的火化廠進行火化,骨灰可以在此寄存或埋葬在地下,動物的用品也可以在此焚燒。寵物火化的價格,要根據動物的身長,從500元到800元不等,其中一項主要的成本在於柴油費。
盡管一再提高服務,但此家非典之後開辦的寵物安葬服務中心,一年多來平均每個月只有18.5隻小動物接受火化,最多時可達30隻,而最少時每月只有七八隻。
方法四:吃掉
使用指數*
一天,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蘆荻接到一個電話,附近一家餐廳的3名客人帶來一隻狗,要求餐廳做頓狗肉。年過七旬的蘆荻迅速趕到餐廳,在這只小狗馬上就要被送到廚房的時刻制止了他們的行為。據了解,在非正規的狗肉市場中,除了一定數量的流浪狗,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狗販子的收購。有人發現,在北京近郊,不少地區掛了「收狗肉」的牌子,由狗販子收購後送到狗肉餐館。此外,個別家庭中也曾有人在狗死後將其吃掉,其中,一些因病而死的狗,被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掉,非常不利於人的健康。
方法五:標本
使用指數*
位於北京南四環的一家寵物標本店已經開業兩年,來此的客人全部都是北京市民。製作前,主人往往會提供一張寵物生前的照片,標本將按照照片上的寵物神態來製做。普通的京叭狗標本的價格是2000元,身長在8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為4000元。寵物標本只保留顱骨、外皮以及腿骨的一部分,身體的其他部位將進行無害化處理後進行填埋,或由主人自行處理。
據這里的工作人員介紹,主人製作寵物標本,主要是為了紀念寵物生前的樣子,以寄哀思。過去,做寵物標本的人很少,而現在,一個月大概有五六隻寵物被送來。盡管如此,與北京每天死亡的寵物數量相比,被製成寵物標本的寵物畢竟是少數。
專家觀點:為防傳染病
寵物屍體應火化
埋葬時應該深埋,並要遠離水源
記者從一家寵物醫院了解到,在這里醫治無效而死亡的寵物,每10隻中,約有3隻進行火化處理,其餘約6隻被主人帶走,一般採用埋葬的方法。從調查來看,埋葬寵物屍體,是目前人們處理動物屍體的主要方法。
據北京市畜牧獸醫總站獸醫科犬類疫病預防研究專家周桂蘭介紹,死於疾病的狗,主要死於犬瘟、細小病毒、腺病毒感染和人獸互傳寄生蟲病;而病死的貓,大多死於貓瘟,而且多數貓攜帶寄生蟲,例如絛蟲、跳蚤。
「寵物屍體被埋葬後,一些病原體會自然死亡,但有些病原可以在屍體原的骨髓中存活一年,而其中的芽孢菌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數年。這對環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尤其容易污染水源。」
專家建議,如果進行寵物屍體填埋,一定要在距離井、泉、河至少50米以外的地方,總之要遠離水源,避免污染。埋葬時,動物屍體距離地面表層的深度至少為半米。動物屍體上,應該覆蓋生石灰或者20%以上濃度的漂白粉。對於有病寵物用過的用品,應該用5%以上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或者0.2%到0.5%濃度的過氧乙酸溶液進行浸泡,可以達到徹底消毒的效果。
動物死亡後應該火化
周桂蘭認為,隨便丟棄死去的寵物,盡管屍體最終在垃圾場被焚燒處理,但在這一過程中,它隨時都有可能造成病原傳播,從而對水質、空氣、土壤等帶來污染。動物屍體上的傳染性病原,尤其是人獸共患病原隨時都可能給人和環境帶來危險,解決這種病原污染最好、最徹底的辦法應該是火葬。
然而目前將寵物屍體火葬的主人還是少數,除了火葬價格不菲,周桂蘭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人們沒有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的觀念。「最好的無害化處理就是火化。對於寵物身上攜帶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蟲,火化是最徹底的消毒方式,埋葬和丟棄都會對環境造成潛在的影響。」
目前,北京已經有了專門進行動物屍體火化的地方。北京大興黃垡苗圃小動物紀念林中的2000多畝地上,每一顆小樹苗下埋葬的都是貓狗的骨灰。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目前已救助1000餘只小動物,它們死後,都被送到這里進行火化和骨灰掩埋。小動物紀念林的工作人員認為,這種方法不但讓動物回歸自然,還有利於環境中有機物的循環。
一些國家中,寵物屍體處理有明確規定
一家動物安葬服務中心的廖先生在查閱的國外資料中發現,有些國家的寵物屍體處理有嚴格的規定。首先寵物屍體要經過獸醫鑒定,檢測其是否具有傳染病,有傳染病的寵物一定要進行火化。而對於埋葬的動物,其地點是有明確規定的,不能隨地填埋。坑的大小、深度都要根據的動物的身長來確定。
據相關報道,寵物殯葬業在國外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產業。例如,英國大約有1100萬只寵物,每年寵物市場的產值高達35億英鎊,寵物殯葬業可以提供諸如火化、棺木、寵物墓地和慰問卡等服務。在日本,不但有寵物火化、寵物葬禮和寵物墓地,甚至還有專為寵物服務的寺廟。
相關法律:
由北京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於2003年9月5日通過、2003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中,對於動物屍體處理並未作出明確規定。在今年召開的市人大十二屆三次會議上,谷衛等17位代表提交的《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修正案》,建議增加對犬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養犬人到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手續時,應出示無害化處理情況證明的規定。
對此,市人大法制委員會認為,由於無害化處理設施尚不完善,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要求犬死後養犬人在辦理注銷手續時出示相關證明條件尚不成熟,因此,法制委員會建議市政府加快無害化處理設施的配套建設,並將辦理情況於7月底前向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報告。待條件具備後,再對《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修正。
⑷ 家裡的寵物走了後,應該怎麼處理
家裡的寵物走了後,應該焚化。有許多人認為寵物屍體和垃圾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隨便用廢棄報紙或黑色塑料垃圾袋一扔就完事不關心,這種做法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甚至違背了社會公德的,隨意扔棄沒有經過任何有效處理的動物屍體,極有可能會嚴重威脅他人的身體健康,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發生病毒傳染的現象,而且還有些無良的人會把撿到的動物屍體賤賣給餐館,還有人隨便挖個坑埋了就認為既可以使死亡的寵物入土為偉,而且又不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環境的衛生情況。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養一隻寵物,養貓咪的數量是非常多的,也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寵物,因為貓看起來比起狗來更為干凈和安靜,對現在許多年輕人來說非常的省心。我們自己養的貓咪去世後需要進行焚化,我們需要注意一下幾點:不要因為想干凈就給動物洗澡,可用毛巾簡單的擦下,貓咪自帶保暖的毛,我們不要過度的用衣物包裹,同時也不要將寵物的屍體放在溫度比較高的地方,容易發生腐爛,發出難聞的氣體,在寵物被焚化後需要對家中進行消毒處理,邊邊角角哪裡都不要落下。
⑸ 狗死了怎麼處理
火化是對狗狗屍體最好的處理方式之一,另一種方法就是深埋。
不過狗狗火化這個服務目前只有在一線城市比較多,很多地方直接丟棄屍體或是隨便掩埋。其實這樣是不正確的,這會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如果狗狗是生病死的,還會有傳染性。
有些國家的寵物屍體處理有嚴格的規定。首先寵物屍體要經過獸醫鑒定,檢測其是否具有傳染病,有傳染病的寵物一定要進行火化。而對於埋葬的動物,其地點是有明確規定的,不能隨地填埋。坑的大小、深度都要根據的動物的身長來確定。
養狗注意事項:
一、小狗到家10天內不能洗澡不能遛彎。
二、不能喝牛奶,2個月後才可以給它一點肉吃。
三、 到家兩個月內,以粥狀食物或乾燥食物加水浸泡後食用為宜。其它一些食物,常會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等症狀,所以切忌不要讓狗狗食用。
四、 每日喂3次狗糧。每次用標准紙杯的2/3(泡軟後紙杯的2/3),切記用熱水泡軟後再給他吃,千萬不能吃多和亂吃。如果想給狗狗增加營養可以每一天加一個煮熟的蛋黃,記住一個蛋黃要分三次喂。
五、不要喂小狗過冷或過熱的食物,這會對小狗的口腔造成損傷。
六、不要給小狗吃變質和腐爛的食物。
七、應立即扔掉每頓吃剩的狗食,每次餵食最好將食盆洗凈,這樣可防止拉稀等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的發生。
⑹ 動物死了怎麼處理
動物死了,大多數都是自然風化,在自然條件下,慢慢的就腐化消失了,這都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
⑺ 請問寵物死了怎麼安葬怎麼火化和埋葬
寵物的遺體處理方式主要為兩種:土葬和火化。
一、土葬
先說土葬,土葬在國內是非常不推薦的一種方式。
盡管國外有寵物墓地的先例,而且環境優美,不比人的墓地差,比如下面
⑻ 寵物死了屍體要怎麼處理
寵物死了後,處理方式一般為自行葬埋或是進行火化兩種,當狗狗去世後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火化最為合理。
⑼ 如果貓死了 應該怎麼處理
大家好,關於貓去世後的處理方法,一般有三種方法。
1.找專業寵物殯葬主人對寵物很重視,經濟上允許,希望留下紀念。不少大城市都有專業機構提供火化、安葬服務,網上搜「寵物殯葬」或「寵物墓地」即知。
2.自行掩埋、放在樹上,農村或郊區較為常見,需要擁有自主土地。城市居民不可在綠化區中隨意掩埋動物屍體。有動物防疫方面的風險,說不好聽的,埋淺了還會被野狗刨出來。若干年後土地被佔用也是個問題。放在樹上的話沒有太多講究,根據貓主意願選擇一棵適合的樹。
3.交由寵物醫院處理如果不想帶回寵物遺體,又不便自行處理,可支付一筆費用給醫院請他們代為處理。正規寵物醫院有定期醫療垃圾處理途徑。
下面是一個朋友的自述。
貓貓死後,如何處理成了巨大的問題。從某度上搜索了兩三個小時,最後決定採用動物火化的方式,聯系了本地一家24小時營業的寵物火化機構,當機立斷凌晨便驅車前往郊區山上的地址。
本地這一家機構已經比較成熟,火化價格只花了五百塊,價格適中,到達的時候有人接待,也有供顧客選購的骨灰罐排列在側,之後一切都進行得順理成章,火化時間在半小時左右,期間等待的過程無比煎熬ಥ_ಥ
當時我和男票也是恍神,凌晨火化完之後,抱著手裡小小的一罐,又渾渾噩噩的回到家裡,一夜無話。第二天大腦才又開始工作,思考如何安葬的問題。八哥君的骨灰在家裡停留了兩天有餘,我們終於決定將它安葬在正規的寵物墓地中,其間聯系尋找的過程就不再贅述。
大概是這樣的經歷我才認識到,寵物後事這片領域,實際上已經頗具規模(本地而言),甚至可以選擇墓碑與墓地,價格從500-3000不等,自由選擇,還可以把愛寵的照片和墓誌銘提供給墓園,製成墓碑,以便日後回來祭祀。
也許很多人覺得給寵物專門修個墓地這種行為太過,問過墓園也有樹葬的方式,直接將骨灰盒埋在或灑在樹下,做上一定的標記,環保無害。
墓園中已經安葬了幾十隻寵物,樹葬、土葬、墓葬都有,其中大部分都是火化之後再安葬,墓園土地是私有的,沒有土地使用權的問題,長久性和安全性也有保障。
⑽ 狗狗死後如何處理
狗狗死後的處理方法如下:
1、狗死了可以土埋
狗狗去世了可以選擇土埋,但是有幾點注意事項。1.掩埋地點要遠離水源、農田等農作物種植地,因為動物屍體在腐爛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病菌和有毒物質,會污染水源和土壤。2.掩埋的土坑一定要深,不然容易被其他動物刨出來。
2、狗死了可以火化
狗狗去世後可以送到寵物殯葬去火化,這種方法對於環境的保護是最好的,不會產生病菌、有毒物質等。狗狗的骨灰可以用一個骨灰盒裝起來留作紀念,也可以在寵物墓地買一塊屬於狗狗的墓地,想來看望狗狗的時候就可以容易的找到狗狗了。
3、狗死了可以製作成標本
動物是可以做成標本的,如果主人財力充裕的話,可以將自己的狗狗做成標本保存起來。寵物標本僅僅保留寵物的顱骨,部分皮膚和腿骨,身體其實部分將在消毒後處理掉。
4、狗死了交給醫生處理
如果狗狗是得重病去世的,屍體帶有病毒的情況下就需要交給醫生進行處理,這樣主人是看不到狗狗屍體的。
5、不要丟棄
有些人養狗只是一時好玩,和狗狗也沒有深厚的感情,在狗狗去世後嫌麻煩,就將狗狗的遺體直接丟棄。這種做法不僅非常不人道,還會對他人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