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些動物會變色

哪些動物會變色

發布時間:2022-07-08 15:08:55

『壹』 有哪些動物會變色

變色鳥
在日本的高寒地區,有種雷鳥,它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變換身上的羽毛。春秋為淡色,夏季赤褐色,冬天銀白色。
變色蛇
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有種變色蛇,當它爬進青草中,立即成綠色;爬到岩石
下,枯木上,立即呈褐色;爬入紅色土壤中,又很快呈現出紅色。
變色狼
在我國東北大森林有一種狼,隨著晝夜環境變換顏色。白天灰色,月亮下淺
白色,無月亮時淡黑色。
變色鹿
在我國湖北省神農架森林裡,有一種變色鹿,它的皮毛春天呈綠色,夏天呈
金黃色,冬天呈麻黃色。
會變色的動物——變色龍
變色龍是爬行動物,學名叫避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是非常奇特的動物,它有適於樹棲生活的種種特徵和行為。
避役的體長約25厘米,身體側扁,背部有脊椎,頭上的枕部有鈍三角形突起。四肢很長,指和趾合並分為相對的兩組,前肢前三指形成內組,五指形成外組;後肢一、二趾形成內組,奇特三趾形成外組,這樣的特徵非常適於握住樹枝。它的尾巴長,能纏卷樹枝。它有很長很靈敏的舌,伸出來要超過它的體長,舌尖上有腺體,能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蟲。它一雙眼睛十分奇特,眼簾很厚,呈環形,兩隻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轉動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單獨活動,不協調一致,這種現象在動物中是罕見的。雙眼各自分工前後注視,既有利於捕食,又能及時發現後面的敵害。變色龍用長舌捕食是閃電式的,只需1/25秒便完成。
變色龍又名避役,「役」在我國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說,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為避役。
俗稱變色龍就是因為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變色既有利於隱藏自己,又有利於捕捉獵物。變色這種生理變化,是在植物性神經系統的調控下,通過皮膚里的色素細胞的擴展或收縮來完成的。
章魚
烏賊
竹節蟲
海蟑螂
蟾蜍
蝦蟹
竹節蟲,枯葉蝶.

『貳』 會變色的動物有哪些

可變色的動物
蜥蜴依靠自身皮下的多種色素塊,能隨時隨地根據需要改變身體顏色,以便捕食和躲避外敵的襲擊。變色龍的變色實際上是一種偽裝武器,用來彌補自身行動遲緩的缺陷,使其得以逃脫捕食者的追捕。
變色龍身體顏色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光線、溫度等環境因素和自身情緒等。因此,變色龍的皮膚顏色是其自身情緒的晴雨表。例如,有些種類的變色龍生病時膚色會變白,而另一些種類的變色龍會變成醒目的顏色來趕走入侵者,或者在發情期變成猩紅色。而最妙之處在於,為了便於偽裝,變色龍選擇的是自己所處位置最主要的顏色。比如,當它在沙地捕食時,它的皮膚是黃褐色的;當它進入森林,又將自己變成草叢樹桿的綠色。它的變色受到神經激素的控制,是由色素的擴散或者集中引起的。色素存在於星形的色素細胞內,而色素細胞包括黃色素細胞、紅色素細胞等多種。在色素細胞外環繞著肌肉纖維,因而具有一定的彈性。在植物神經系統的作用下,色素細胞能擴大到整個「自由」空間,同時發生許多分枝。這樣,原本集中在細胞中央的色素便分散開來。最後,色素細胞收縮或放大形成不同種類色素細胞的顏色組合,從而決定了變色龍的膚色。這也就是變色龍能變色的秘密。
除變色龍外,還有不少動物能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變化身上的顏色,使自己身上的顏色始終與環境協調一致。就以古巴熱帶森林中成群棲息的彩色蝸牛來說,當它們從一棵樹爬向另一棵樹時,身上的顏色也會跟著變化:有時,蝸牛變得像顆晶瑩的翡翠;有時,又變得像顆美麗的紅寶石。
雷鳥是一種象鷓鴣那樣的鳥類,棲息在高山和寒帶的森林草原上。冬天,它渾身是雪白的,同雪地一般模樣,不易被人們發覺。一到春天,它就由白色變成了褐色,眼睛和尾巴上的羽毛,還帶點黑條條,這種顏色,很適宜在田野里走動覓食。
雨蛙是個變色能手。夏天,膚色淺淡。寒冬臘月,膚色變深暗。它能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改變膚色。雨蛙一般是深色的,但在光天化日之下,或在淺淡的物體上時,它的皮膚又變成淺色了,在陰暗的角落裡,膚色又驟然變深;在干早的環境中,膚色就顯得蒼白了。
變色動物以變色作為「保護傘」來自衛,而不會變色的人類從中受到啟發,想利用變色服裝來適應氣候的變化,使衣服

『叄』 會變色的動物有哪些~~

變色鳥
在日本的高寒地區,有種雷鳥,它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變換身上的羽毛。春秋為淡色,夏季赤褐色,冬天銀白色。
變色蛇
在馬達加斯加島上,有種變色蛇,當它爬進青草中,立即成綠色;爬到岩石
下,枯木上,立即呈褐色;爬入紅色土壤中,又很快呈現出紅色。
變色狼
在我國東北大森林有一種狼,隨著晝夜環境變換顏色。白天灰色,月亮下淺
白色,無月亮時淡黑色。
變色鹿
在我國湖北省神農架森林裡,有一種變色鹿,它的皮毛春天呈綠色,夏天呈
金黃色,冬天呈麻黃色。
會變色的動物——變色龍
變色龍是爬行動物,學名叫避役。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是非常奇特的動物,它有適於樹棲生活的種種特徵和行為。
避役的體長約25厘米,身體側扁,背部有脊椎,頭上的枕部有鈍三角形突起。四肢很長,指和趾合並分為相對的兩組,前肢前三指形成內組,五指形成外組;後肢一、二趾形成內組,奇特三趾形成外組,這樣的特徵非常適於握住樹枝。它的尾巴長,能纏卷樹枝。它有很長很靈敏的舌,伸出來要超過它的體長,舌尖上有腺體,能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蟲。它一雙眼睛十分奇特,眼簾很厚,呈環形,兩隻眼球突出,左右180度,上下左右轉動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單獨活動,不協調一致,這種現象在動物中是罕見的。雙眼各自分工前後注視,既有利於捕食,又能及時發現後面的敵害。變色龍用長舌捕食是閃電式的,只需1/25秒便完成。
變色龍又名避役,「役」在我國文字中的意思是「需要出力的事」而避役的意思就是說,可以不出力就能吃到食物。所以命名為避役。
俗稱變色龍就是因為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變色既有利於隱藏自己,又有利於捕捉獵物。變色這種生理變化,是在植物性神經系統的調控下,通過皮膚里的色素細胞的擴展或收縮來完成的。
章魚
烏賊
竹節蟲
海蟑螂
蟾蜍
蝦蟹
竹節蟲,枯葉蝶.

『肆』 哪些動物會變色保護自己怎麼保護自己怎麼保護自己保護色動物。

蜥蜴,蛇。青蛙.變色龍.北極熊、鄂魚、野雞(雉)、頁面壁虎、美洲豹、青蟲、角蛙等,每個動物都有保護色的。
保護色可是也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隱身帽的問題,就是把物體塗上適當的顏色,使眼睛看不見它。這個方法在自然界是經常使用的:這就是生物的保護色。自然界里有許多生物就是靠保護色避過敵人,在生存競爭當中保存自己的。

『伍』 哪些動物有變色的本領

1、變色鳥

變色鳥即岩雷鳥,別名雪雞,屬於松雞科,學名為 Lagopus mutus。

外貌酷似雌性野鴨。能像變色龍似地不斷變換羽毛的顏色偽裝自己。綠樹成蔭、百花吐艷的盛夏時節,岩雷鳥身著深灰色的「旗袍」,外套暗褐色帶斑紋的「罩衣」,穿梭於茫茫林海間。

2、變色蛇

變色蛇是卡普阿斯泥蛇的一種,是近5年來發現的首例新蛇種。它是一種毒蛇,生活在印尼婆羅洲的卡普阿斯河流域,出沒於河流沿岸的濕地和沼澤地區,主要以老鼠和魚類為食。

3、變色蛙

變色蛙,學名為Oreophryne ezra,是指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的、2004年美國科學家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南部山區一小片雲霧林里發現的一個新蛙種。該種蛙的體色會經歷「驚人」變化,堪稱「變色龍」:幼年是黑色,點綴黃斑,成年後則成了桃色,眼睛也變成藍色。

4、變色樹蜥

變色樹蜥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別稱馬鬃蛇、雷公蛇、雞冠蛇。爬行綱。鬣蜥科。頭大眼小,身體淺棕色或灰色,背面具5—6條黑棕色或橫斑,尾部具深淺相間的環紋。多生活於稀疏樹林下、灌木叢中。我國分布於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5、變色龍

避役(學名:Chamaeleonidae)(英語:chameleon)俗稱變色龍,蜥蜴亞目避役科爬行類,產於東半球,主要樹棲。特徵為體色能變化。每2~3趾並合為二組對趾、端生牙,舌細長可伸展。鬣蜥科的安樂蜥產於西半球,亦稱為假避役。

『陸』 什麼動物會變色

1、變色龍體長多15~25公分(7~10寸),最長者達60公分。身體長筒狀,兩側扁平,頭呈三角形,尾常捲曲。眼凸出,兩眼可獨立地轉動。變色龍就是因為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變色既有利於隱藏自己,又有利於捕捉獵物。

2、雷鳥是雞形目松雞科雷鳥屬動物的統稱,會飛。雞形目松雞科雷鳥屬動物的通稱,體長約40cm,善於奔走,飛行迅速,亦能在雪地上疾馳,但不能遠飛,類似山鶉,產於寒冷地區,是寒帶地區特有的鳥類。

羽色因季節而異,而與環境一致︰冬季羽毛白色,與雪地相一致;春夏則為有橫斑的灰或褐色,以配合凍原地區的植被顏色,這是雷鳥最典型的一個特點。雷鳥與松雞科其他鳥類不同之處在於腳趾上下均有硬羽。

3、雨蛙以昆蟲為食,捕食蟻類、椿象、象鼻蟲、金龜子等。雨蛙科的不少成員有很好的保護色,與環境混為一體,也有一些色彩鮮艷,最奇特的是美洲的紅眼蛙,靜止不動時只顯露綠色,不易發現,行動時則顯露出體側鮮艷的顏色,以迷惑敵人。

4、變色蛇是卡普阿斯泥蛇的一種,是近5年來發現的首例新蛇種。它是一種毒蛇,生活在印尼婆羅洲的卡普阿斯河流域,出沒於河流沿岸的濕地和沼澤地區,主要以老鼠和魚類為食。

5、竹節蟲的體色呈深褐色,少數為綠色或暗綠色。此蟲常可營孤雌生殖,雄蟲常較少,未受精卵多發育為雌蟲。當受傷害時,若蟲的足可以自行脫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溫、低溫、暗光可使體色變深,相反,則體色可變淺。白天與黑夜體色不同,成為節奏性體色變化。竹節蟲植食性。

『柒』 會變色的動物有哪些

會變色的動物:

1、變色龍

當我們談論變色生物時,也許沒有其他的名字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變色龍最顯著的特徵是膚色的迅速變化。當然,變色龍可以利用這種行為完美地融入周圍的環境。但是,變色龍膚色的變化實際上是由周圍環境中的情緒、溫度和光強度的變化引起的。有些變色龍幾乎可以變成任何顏色。

變色龍共有160種。世界上一半的變色龍物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變色龍既能看到可見光,也能看到紫外線。變色龍的舌頭長度是其體長的1.5~2倍。

『捌』 會變色的動物有哪些

一、長戟大兜蟲

長戟大兜蟲是的外骨骼不僅堅硬強度大,可以很好地保護自己的身軀,還能隨著外界空氣濕度變化而改變顏色,在乾燥時為卡其色,隨著濕度增加變為黑色。

二、弓足梢蛛

弓足梢蛛顏色多變,有黃色、白色等。而它們的體色往往由花朵顏色決定。弓足梢蛛的身體外層細胞可以分泌一種黃色液體色素,一旦傳輸到最底層,就會充滿內腺,體色變成黃色。而如果它們需要待在白色花朵上,黃色色素會被排出,體色就又變為白色。

三、變色龍

變色龍是蜥蜴亞目避役科爬蟲類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歐洲南部和西亞等地區。變色龍妖艷詭異的色彩搭配、花樣繁多的體色變化。


(8)哪些動物會變色擴展閱讀

變色龍的變色原因:

變色龍變色的關鍵因素是虹膜細胞包含不同大小、形狀和組織的納米晶體。

當變色龍放鬆時,虹膜細胞中的納米晶體彼此非常接近,因此,細胞特異性地反射短波長光,如藍光。變色龍興奮時,如吸引異性、有其它同類前來挑釁,它們虹膜細胞中的相鄰納米晶體之間的距離就會增加,於是每個虹膜細胞都選擇性地反射更長波長的光,例如黃色、橙色或紅色。

由於變色龍表皮還含有黃色色素,當藍色與黃色混合後就變為綠色,這樣它們就可以隱藏在綠葉當中。

『玖』 會變色的動物有哪些

會變色的動物有:

1、變色龍

當我們談論變色生物時,也許沒有其他的名字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變色龍最顯著的特徵是膚色的迅速變化。當然,變色龍可以利用這種行為完美地融入周圍的環境。但是,變色龍膚色的變化實際上是由周圍環境中的情緒、溫度和光強度的變化引起的。有些變色龍幾乎可以變成任何顏色。

在數以百萬計的色素細胞的幫助下,切屑可以很容易地根據環境改變顏色。因此,岩屑在海底是完全看不見的。它還能幫助它們避免被潛在的捕食者發現。墨魚在交配時使用他們的著色技術。他們可以看到人類看不見的偏振光。

閱讀全文

與哪些動物會變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8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6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50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