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災字指十二生肖哪個動物
答案是虎。像龍和雞一樣,虎的本性極利己。如果腐,如果屬虎的人私心受到傷害,那麼金錢,權力和名聲對屬虎的人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Ⅱ 罪魁禍首相繼來 接二連三惹禍災什麼生肖
老鼠。因為"罪魁"是指老鼠,「禍首」,老鼠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一個。 老鼠:老鼠經常偷偷東西,自己有吃的是福災。 鼠 兔 是「老鼠」 謎底是:「鼠」注:鼠在十二生肖是排第一,一正好符合接二連三詞意。又因第一恰好是首之義,鼠是常鬧事取禍的動物。
Ⅲ 一生多災多難的動物是什麼生肖
雞(一生總任人宰割,還得過禽流感真是多災多難)
Ⅳ 十二生肖中旱澇多災的動物是什麼
旱澇多災都與水有關,水少則旱災,水多則澇災,掌管天下布雨的,只有龍族,所以是龍。
Ⅳ 什麼動物會帶來災害
一)濕地
本組對若爾蓋縣轄曼鄉及其周邊的幾塊典型濕地進行了調查:
1黑青喬
黑青喬是轄曼鄉保存較為完好的一片沼澤,水生植被生長良好,觀察到黑頸鶴、白眼潛鴨、綠頭鴨、紅腳鷸、紅嘴鷗、燕鷗等十幾種鳥類。其中大部分鳥類只能在濕地中發現。在水溝中,還發現高原鰍,這是我們首次在若爾蓋見到魚類。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沼澤裡面水壤充足,植被生長情況明顯優於其周圍的草場,這為鳥類提供了優良的棲息地和覓食場所。人畜不能通行沼澤,使這里的環境少有外界的干擾,成為方圓數十里鳥類最後的避難所。本組在調查中並未發現在草場上隨處可見的嚙齒動物(如旱獺、鼢鼠)或其活動痕跡,這說明在沼澤環境下,旱獺、鼢鼠、鼠兔等營洞穴生活的動物不能存活。在沼澤環境下,泥土浸泡在水中,嚙齒動物完全無掘洞的可能。在沼澤核心區域,野生哺乳動物也很少涉足。調查中沒有發現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也沒有發現對植被構成威脅的蟲害。
2黃河兩岸濕地
在靠近河道的地方,土壤富水且松陷,無嚙齒動物分布,而就在距其百米的坡地草場上既有旱獺分布。那裡的野生動物並不十分懼怕人類,說明少有人為侵擾。
3興措
「興措」在藏語中意為「鳥湖」。當地藏民說,那裡曾經有幾平方公里的湖面,在產卵季節,露出湖面的草甸上均擠滿鳥蛋。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乾涸開裂的湖底,並且有局部沙化,完全沒有水鳥的蹤跡。旱獺、鼢鼠、鼠兔隨處可見。
(二)草場
草場是轄曼鄉最主要的典型環境,植被平均高度僅約十幾厘米。大部分的草場實際上是由濕地退化後而形成。根據本組初步統計,每公頃的嚙齒動物的洞穴多達3000個,在地面上形成的土丘比比皆是。據當地藏民講,80年代前,這里還是一片濕地,從未於此地發現嚙齒動物。可以說,大量嚙齒動物的出現,是濕地退化的重要標志。同時,如此高密度的嚙齒動物對草場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它們大量打洞,啃噬草根,加快草場沙化速度。本組在草場上觀察到野兔、狐狸、狼和豹貓的蹤跡,但是食肉動物的數量明顯不足以調控整個草場的生態平衡。草場為食肉動物提供了優良的捕食場所,這有利於其種群的恢復。
本組還在轄曼鄉北部的昂當喬草地發現一隻成年荒漠貓,體長約80厘米,呈棕黃色,尾長30厘米上有明顯黑色橫紋,在縣志資料中並未記錄這種珍稀動物在若爾蓋有分布。
(三)沙地
本組通過對轄曼鄉及其周邊的幾塊典型沙地的觀察,僅在沙地里發現沙蜥一種爬行動物和幾種在沙地里築巢的鳥類,未發現嚙齒動物的新鮮洞穴。在半退化的草場,嚙齒動物洞穴的數量也明顯少於健康草場。
二、生態狀況分析
1據縣志記載,民主改革後,政府在若爾蓋地區進行多次大規模的開溝排水,「向沼澤要牧場」,改造沼澤1400平方公里,導致水禽棲息環境惡化,飛鳥的數量和種類急劇減少。如今,在絕大多數地區,只能看見幾種常見鳥類。
2由於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超載現象嚴重,導致草原退化,棲息地不斷縮小,嚴重影響了野生動物的自由棲息和繁殖。當地藏民受宗教影響,長久以來保持著不殺生的習慣,但在民主改革後,隨著破除迷信的風潮,眾多捕獵隊相繼出現,大肆捕殺當地野生動物,導致一些種類的野生動物在當地瀕危甚至滅絕(如臧野驢)。1980年以來,一批外來人員為謀取經濟利益,到此獵殺珍惜野生動物,導致當地野生動物資源進一步衰竭。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雖然現今還可偶然見到狐狸、猛禽等高級消費者,但其數量遠不足以調控地區生態平衡。
3沼澤退化為草場後,土壤硬化,有利於嚙齒動物繁殖、掘洞、取食草根。它們危害草原植被,使得牧草資源更加緊張,加速了草場沙化。加之缺少天敵,嚙齒動物大量繁殖,形成災害。面對草原鼠災,人類被迫使用化學毒劑對嚙齒動物進行毒殺,累計滅鼠滅蟲面積達2330平方公里。然而適得其反:化學毒劑廣泛污染了草原環境,其它食草動物亦遭到了毀滅性打擊,被污染的草被牛羊誤食,參與物質循環,食肉動物二次中毒(猛禽、食肉獸類大批死亡,蛇類幾乎在當地絕跡)。但嚙齒動物災害並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因為天敵減少而愈加猖獗。另,生態平衡被破壞後還容易引起草原蟲災。
4過度放牧等嚴重的人為干擾,導致草原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弱,為外來物種入侵創造了優越的條件。物種入侵將對當地環境帶來巨大沖擊,直接從種類和數量雙方面對當地物種構成威脅,導致本地物種瀕危甚至滅絕。
5本組發現在集市商店中,有豹、水獺、野驢等國家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的皮張被出售,在旅遊區的商店裡還有眾多野生動物製品出售,詳見正在編輯中的《若爾蓋物種貿易調查報告》。
三、建議措施
1如何處理好畜牧業發展與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之間的關系,值得深思.。
2嘗試恢復濕地的蓄水功能,重建野生動物的美好家園;加大治沙投入,在治理現有沙地的同時嚴防沙化擴展。
3在確定不會造成物種入侵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引入原有物種,調節生態平衡。
4杜絕大量使用化學毒劑滅鼠滅蟲。應認識到旱獺、鼢鼠等亦是可以利用的資源,如鼢鼠骨現已被證明可作為虎骨的替代品,治療風濕。另,數量適當時,嚙齒動物將對草原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例如,在其掘洞時可起到鬆弛土壤和增加土壤透氣性的作用。
5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捕獵。
四、若爾蓋縣轄曼鄉文戈村及周邊地區地質地貌狀況調查
1地理位置
若爾蓋縣位於松藩——甘孜褶皺系阿尼瑪卿褶皺帶北部,秦嶺褶皺系西秦嶺褶皺帶南帶和東摩天嶺褶皺帶,稱松藩——甘孜三角地塊。本區內部以日爾郎神山為界劃分為南、北兩個地理單元;黃河、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又可將全縣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地理單元和經濟自然區。中西部為典型丘狀高原,佔全縣面積的69%,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500。本次考察重點若爾蓋縣轄曼鄉位於地理南部區西部。
2區內概況
該區大面積出露三疊紀地層,現代河床兩岸成帶狀分布第四紀沉積物。單斜構造,褶皺不明顯。隱狀斷裂以南東、北西為主,局部發育為南北、東西向斷裂。
3地層
沿黃河、白河、黑河河谷地帶大面積分布三疊紀地層、已土壤化或正在土壤化的沼澤。地帶成條帶狀、片狀分布第四紀地層。地表由第四紀沖積物和湖積物組成,且沉積現象普遍,為沼澤發育和泥炭沉積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A、三疊紀
地層由北向南,由老變新。
下部:碳酸鹽沉積為主;
中上部:碎屑沉積。
上三疊紀在境內分布最廣,下岩組為中厚層狀細砂岩、長石石英細砂岩、砂岩及鈣質砂岩及粉砂岩為主,夾薄層狀灰岩及板岩。
B、第四紀
泥炭層。主要分布在已土壤化或正在土壤化的沼澤地帶,成不規則片狀分布。
岩性特徵:泥炭層、粉砂質粘土層、粘土層、細砂層、粗砂層等組成;泥炭層邊緣呈極不規則的港灣狀;規模較大的礦床,厚度較大;規模較小的,厚度較小。
洪積層,邊坡堆積層及河床沖擊層,洪積層呈扇狀、不規則分布;邊坡堆積層沿山前分布,呈不規則狀。以角礫為主,砂很少;河床沖擊層沿黃河、白河、黑河及其支流分布,呈條帶狀或網狀體,以各種粒級的砂質為主,充填粉礦與粘土,可見礫石沉積。
由於該地區岩層岩性多為砂岩、粉砂岩和細砂岩類,因此這里的地下岩層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沙源。一旦上層植被遭到嚴重破壞,裸露的土壤層很快被當地每年超過200天以上的大風天氣剝蝕,露土岩層便會加速風化,產生大量細砂,危害草原。
4 地貌
以寬谷丘陵為基本特徵,分布有可通行沼澤的沼澤,斷層較少,丘陵多為單斜岩層。丘以渾圓、谷地寬展,相對高度小於100米。
該區還分布有河流和人工溝渠。河流乾涸後,舊河床的廢棄沙土又會成為一種沙源。
5 土壤類型
濕地區土壤類型主要有沼澤土、泥炭土、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風沙土及人工草地土。其中沼澤土和沼澤草甸土有40.91萬公頃,占濕地區總面積的66.2%。
以下是本小組在轄曼鄉文戈村後山一處人工開挖的溝渠斷面上取得的土樣:
A層AB層B層C層
厚度(cm)0~21.521.5~46.246.2~83.283.2~114.2
顏色棕灰色灰色淺灰黑色灰黑色
組成特徵有根系,無石塊小范圍層狀構造
6地方治沙
轄曼鄉地區岩石多為紫色或紅色泥質細砂岩,有層理,極易風化。在考察期間,發現轄曼鄉文戈村村委會後山山脊上有一處人為岩牆遺跡。據介紹,此處岩牆修築於1979年,目的是為了保護1975年種植的一片治沙用高山紅柳免受風沙侵襲。當時在鄉政府的號召和帶領下,分村動用各種勞力,就地取石,花了兩、三年的時間,築成一堵高1.5米,環繞紅柳林的紅色泥質細砂岩岩牆(沒有地基)。事實證明,該牆的防風效果較好,紅柳林大部分存活且生長較好。近幾年,因附近牧民蓋房就地取石而造成認為損毀,只剩下至多約半米高的遺跡,且風化現象較為嚴重,成為山頂沙化的沙源之一。類似的防風牆在轄曼牧場還有一處。
從各種情況來分析,若爾蓋轄曼鄉地區的沙化有其自然原因。首先,該地的地理地質條件決定了其地下巨大沙源的存在;另外,該區河流、溝渠較多,舊河床的廢棄沙土是另一個沙源。再加上一些人為的因素,造成該區草原沙化嚴重。我們在考察過程中,以見到兩個流動沙丘,且范圍不小。因此,採取及時合理的保護措施事在必行。同時在治沙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到自然條件的影響,避免因考慮不周而造成更大的破壞
Ⅵ 屬於動物災害的有哪些
世界上的動物災害
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旦破壞了這種生態平衡,就會出現災害——
馬里溫島的貓災
馬里溫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小島,1945年,南非的第一支探險隊來到這里,隨船來的幾只老鼠也悄悄溜上岸,到了1948年,老鼠成了島上的霸主,探險隊運進了5隻貓捕鼠,可是海鳥的味道比老鼠好,貓不抓老鼠卻吃鳥,結果貓繁殖到2500隻,鳥遭殃了,一年被吃60萬只。
夏威夷的蝸牛災
20世紀30年代,一些商人把非洲的大蝸牛運到夏威夷群島,供人養殖食用。有的蝸牛長老了,不能食用,就被扔在野外,不到幾年,蝸牛大量繁殖,遍地都是,把蔬菜、水果啃得亂七八糟。人們噴化學葯劑,連續15年翻耕土地也不能除凈。
華盛頓州的金魚災
美國人長期從日本進口金魚,1973年,一些金魚無意間掉落華盛頓州的水裡,然後大量繁殖,幾年後,金魚霸佔了10個湖泊;湖中的鱒魚無法與金魚奪食物,大量減產,殺魚劑又殺不死金魚,漁民叫苦連天。
世界上幾例著名的引種動物災害
當今,世界各國頻繁引進或輸出各種動物。有的為了發展經濟,有的為了增加欣賞動物,有的為了繁殖更多的獵物,有的為了防止某些自然災害,等等。短時間內,確實收到了一定的效益,然而,在得天獨厚的「新家」中,引進物種由於缺少天敵,有的過量繁殖,破壞了這個地區的生態平衡;有的甚至釀成了駭人聽聞的動物災害。
麝鼠災
麝鼠原產於北美洲,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毛皮動物之一。19世紀處,有人把3隻雌麝鼠和2隻雄麝鼠引進捷克斯洛伐克。到了「新家」後的麝鼠繁殖很快,不到4年時間就繁殖到數百萬只。它們到處挖洞築巢,造成堤壩漏水,鐵路路基和橋梁松動,並大量毀壞農作物。人們從其毛皮獲得的價值,比之它們所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太少了。
螃蟹災
位於西班牙西南部的瓜達爾基維爾河三角洲是歐洲著名的糧倉,種植有26000平方公頃的水稻。1976年從美國密蘇里河流域引進了5萬只蟹苗。由於這里的自然環境太適合這些蟹苗生活了,它們便瘋狂地繁殖起來。目前,螃蟹繁殖已達上千萬只,它們吃稻種,危害秧苗,在田埂上打洞破壞稻田。同時,它們還吃掉了稻田中的大量浮游生物,而這些浮游生物本是歐洲最稀有的鳥類以及在這里停留的南來北往的候鳥的食物。盡管當地人民想盡辦法來捕捉,仍有為數不少的螃蟹「在逃」。
鹿災
紐西蘭從歐洲引進了紅鹿,北美洲引進了長角鹿。由於它們大量繁殖,破壞了高山森林,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政府不得不僱傭大批獵人,四處捕獵,避免造成更大的災害。
Ⅶ 狗咬黃蜂螯一當時的災指什麼動物
大黃蜂
Ⅷ 百病多災指什麼動物
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等等.至於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反應.如一個地區的重力發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岩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出蠕動狀態,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磨擦力,於是有人認為在磨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鍾僅幾次至十多次、低於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才能感覺到,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
Ⅸ 十二生肖中有牢獄之災的動物
虎是牢獄的象徵。
古代虎頭牢是關死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