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特種經濟動物是什麼
我國特種經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統計,人工養殖的特種經濟動物包括52個種,140多個亞種,1200多個品種(類型),較常見的有120多種。常採用的特種經濟動物分類方法有兩種:按動物及其終極產品的用途分類和按動物的自然屬性分類。按動物及其終極產品的用途分類主要分為食用動物、毛皮動物、葯用動物、觀賞伴侶動物、飼料動物、實驗動物和其他用途類動物等七類。食用動物類指肉用和蛋用價值較高的一類動物,如肉兔、肉狗、肉用鹿、肉蛇、肉鴿、雉雞、鵪鶉、鷓鴣、鴕鳥、番鴨、野鴨、甲魚、黃鱔、泥鰍、牛蛙、蝸牛等。
Ⅱ 淺談你親身見過的特種經濟動物有哪些
特種經濟動物簡稱「經濟動物」,是指一類具有特定經濟用途與經濟價值、馴化程度不同和人工規模化飼養繁育的動物。特種經濟動物並不單純指哪一類或哪一種動物,它包括至少三層含義:首先,能向社會提供珍貴、經濟價值較高的特殊產品;其次,在馴化程度上不及家畜、家禽等家養動物,但已能夠人工馴養;最後,馴養的動物種群能正常繁殖並具有足夠的數量規模,也就是能人工規模化飼養繁育。如果不符合上述特徵的話,就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特種經濟動物。
Ⅲ 特種經濟動物生產有哪些特點
特種經濟動物指除家禽家畜以外,由人類飼養和保護,具有特殊用途和功效,經濟價值較高的經濟動物,可以經過國家允許養殖的,如:狐狸、貉子、水貂、獺兔、長毛兔、野豬、鹿蛇、狍子、香豬、林蛙、蟾蜍、龜鱉、黃鱔、泥鰍、龍蝦、鴕鳥等。
特種經濟動物生產有以下特點
:
1、在國際市場上,能提供優質的裘皮、葯材、美味佳餚、實驗動物和伴侶動物。
2、有地域選擇性即地域特異性,特異性具有相對性,馴化歷史較傳統家禽家畜晚;
3、有特殊的價值,需要特殊的飼養技術;高投入,高產出;
4、易形成養殖熱。
Ⅳ 溫州有哪些特種經濟動物
珍珠雞、藍孔雀、狐狸等。
特種養殖兼備「新、奇、特」三大優勢,是一種具有特殊利用價值的、新奇的、特殊的養殖業。特種養殖與普通養殖在養殖品種、養殖技術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Ⅳ 特養動物有哪些分類
特種養殖按動物分類可分為特禽、特種水產、特種獸、特種昆蟲等;按養殖目的和用途可分為葯用動物、毛皮動物、特種肉用動物、玩賞動物等,還有自然保護動物。有些動物還兼有幾種用途。
當前養殖較多的特種動物舉例如下
1、特禽:野雞、鷓鴣、貴妃雞、紅腹錦雞、孔雀、白鶩鴨、綠殼蛋雞、鵪鶉、烏骨雞、火雞、鴕鳥等;
2、葯用動物:鹿、蛇、蠍、蛤蚧等;
3、毛皮動物:狐、貉、貂、海狸鼠、麝鼠、小靈貓等;
4、特種肉用動物:野豬、野兔、小香豬、蝸牛、肉用蛇等。
【拓展資料】
基本簡介
近年來,特種動物養殖業已成為我國農業中新興的一支養殖大軍。特養業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大批量、大規模、普及飼養繁育的常規動物養殖業,如豬、牛、羊、禽、魚等。其特點是種類多,涉及范圍廣,經濟價格高。
選擇方法
(1)養殖技術已經成熟,市場前景看好,值得推廣的特種動物:鷓鴣是珍貴禽類,預計鷓鴣10年內市場仍看好,鷓鴣養殖可形成規模,是值得推廣的項目;山雞養殖已經成熟,市場已經拓開,價格趨於合理、穩定,是特養中一個成熟項目;黑鳳雞與白烏雞的養殖技術相同,技術成熟,葯用效果比白烏雞強,目前正在推廣階段,可以替代白烏雞,作為特禽項目推廣。
(2)經濟價值較高,養殖成功率較低;或者養殖已成功,但經濟價值低的特種動物:旱獺系毛皮動物,利用價值高,過去的皮張都是由捕捉野生取得,目前科研人員試圖將野生變家養,但繁殖率和成活率的技術問題沒有解決,現不宜大量推廣。
Ⅵ 要是特種的經濟動物要按經濟用途來選能區分多少種類別
按動物及其終極產品的用途分類主要分為食用動物、毛皮動物、葯用動物、觀賞伴侶動物、飼料動物、實驗動物和其他用途類動物等七類。
(1)食用動物類指肉用和蛋用價值較高的一類動物,如肉兔、肉狗、肉用鹿、肉蛇、肉鴿、雉雞、鵪鶉、鷓鴣、鴕鳥、番鴨、野鴨、甲魚、黃鱔、泥鰍、牛蛙、蝸牛等。
(2)毛皮動物類指毛皮和羽毛價值較高的一類動物,如水貂、狐狸、獺兔、水獺、果子狸、艾虎、海狸鼠、麝鼠、孔雀、雉雞、錦雞等。
(3)葯用動物類指身體的全部或局部器官有較高葯用價值的一類動物,如鹿、麝、熊、穿山甲、毒蛇、龜、鱉、蛤蚧、蟾蜍、中國林蛙、蠍、海馬、蚯蚓等。
(4)觀賞伴侶動物類指觀賞價值較高、家庭伴侶(寵物)類動物,如寵物犬、寵物貓、觀賞兔、觀賞鳥、觀賞魚、觀賞龜和蜥蜴等。
Ⅶ 世界上有多少種動物
世界上有150多萬種動物。
世界現有哺乳動物20個目,4140種,而我國有14目,430種,約佔全球種類的10.72%,其中有些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
畜禽包括牲畜與家禽等。畜禽按馴化時間和程度分為三類,即較早期馴化物種(24種)、較晚期馴化物種(16種)、近緣野生種(14種)。
特種經濟動物按用途主要分為肉用、毛用、皮用、葯用、觀賞用、狩獵用、役用、繭絲用等。據不完全統計人工養殖的特種經濟動物包括52個種,140多個亞種,1200多個品種(類型)。
世界水生動物有15萬種,其中魚類2萬種、甲殼類3萬種、軟體類10萬種。中國分類、描述海水魚類3048種,分屬40目288科1077屬,其中有一定研究價值1700餘種。
世界上已定名昆蟲達75.1萬,每年全世界新記載的種類有1000種以上。中國是世界上昆蟲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有昆蟲20~100萬種,約佔世界種類1/10,已定名5萬多種。
主要分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根據水生還是陸生,可將它們分為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根據有沒有羽毛,可將它們分為有羽毛的動物和沒有羽毛的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稱之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在它們發育時變得固定,通常是早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會在其稍後的生命中有個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是能動的,它們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絕大多數動物是消費者,它們依靠其他生命體作為其食糧。但也有少部分動物屬於分解者——以已經死亡的生物體作為食糧。
動物有著各種行為,這些行為可以看作是動物對刺激的反應。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比較有名的行為理論是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大多數已知出現在化石中的動物們多是在5億4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寒武紀大爆發對於進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海洋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群系,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便是在此孕育。
(7)特種經濟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動物分類還有其它方法。
1、原生動物門:全都是單細胞動物,是最原始的動物,如眼蟲、草履蟲等;
2、菱形蟲門:結構簡單的內寄生動物,有記錄的種類不多;
3、直泳蟲門:與菱形蟲類似的動物;
4、多孔動物門:又稱海綿動物門,海綿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5、扁盤動物門:到目前為止,此門被絲盤蟲一種動物獨占;
6、古杯動物門:顧名思義,「古」意思是此類動物已滅絕了,「杯」就是說它們長得像杯子;
7、腔腸動物門:包括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等;
8、櫛水母動物門:也有人把這個門歸入腔腸動物門,作為櫛水母綱;
9、扁形動物門:有渦蟲、吸蟲、絛蟲等寄生蟲;
10、螠蟲動物門:海洋底棲動物,身體呈柱形或長囊形;
11、舌形動物門: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蟲,分類地位尚難確定;
12、微顎動物門:在1994年新發現的一類動物,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
13、紐形動物門:比扁形動物略高等的類似動物;
14、顎胃動物門:體形很小,生活在淺海的細沙中,人們了解得不多;
15、線蟲動物門:一個龐大的家族,包含蛔蟲等;
16、腹毛動物門:身體腹面長有纖毛的一類動物;
17、輪蟲動物門:很小,與原生動物類似;
18、線形動物門:與線蟲動物類似的一類動物;
19、鰓曳動物門:生活在靠近兩極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棲動物,有記載的種類極少;
20、動吻動物門:和鰓曳動物類似;
21、棘頭蟲動物門:身體前端有吻的一類動物;
22、鎧甲動物門:198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門,沒有準確分類;
23、內肛動物門:苔蘚狀的小動物;
24、環節動物門:包括蚯蚓、螞蟥、沙蠶等;
25、環口動物門:新發現的一類動物;
26、星蟲動物門:與螠蟲動物相似;
27、軟體動物門:包含有大量常見動物,如田螺、蝸牛、牡蠣、章魚等;
28、軟舌螺動物門:已滅絕;
29、葉足動物門:包括寒武紀的奇蝦等;
30、緩步動物門:很強的一類動物,能忍受高溫、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和高壓;
31、有爪動物門:身體呈蠕蟲狀,足呈圓柱形,末端有爪,近乎滅絕;
32、節肢動物門:動物界中種類佔三分之二以上的動物,昆蟲、蜘蛛、螃蟹等都屬於該門;
33、腕足動物門:有時你會在街頭地攤上看見一些像貝殼的化石就是這類動物留下的;
34、外肛動物門:曾經與內肛動物為同一門合稱苔蘚動物,現已分開;
35、帚蟲動物門:一個只有10幾種動物的很小的門,都是海洋底棲動物;
36、古蟲動物門:在5.3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中早就滅絕了,在近幾年才發現;
37、棘皮動物門:包括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等;
38、須腕動物門:沒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動物,生活在深海中,分類地位有爭議;
39、異渦動物門:僅2種,在波羅的海附近分布,曾先後被認為扁形動物和軟體動物;
40、毛顎動物門:只有50種左右,還是海洋動物;
41、半索動物門:身體呈蠕蟲形,有人將它們歸入脊索動物門;
42、脊索動物門:包括尾索動物,頭索動物,脊椎動物三個亞門,人就是該門。
Ⅷ 選擇任何一種特種經濟動物對其生物學特性進行描述
摘要 我國特種經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統計,人工養殖的特種經濟動物包括52個種,140多個亞種,1200多個品種(類型),較常見的有120多種。常採用的特種經濟動物分類方法有兩種:按動物及其終極產品的用途分類和按動物的自然屬性分類。陳樹林曾在《庭院經濟動物高效養殖新技術大全》一書第一章中按動物生物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2002年),在此對該方法進一步修訂完善,列為第三種分類方法:
Ⅸ 什麼是特種經濟動物
一、特種經濟動物的定義
指除家禽家畜以外,由人類飼養和保護,具有特殊用途和功效,經濟價值較高的經濟動物,可以經過國家允許養殖的,如:狐狸、貉子、水貂、獺兔、長毛兔、野豬、鹿蛇、狍子、香豬、林蛙、蟾蜍、龜鱉、黃鱔、泥鰍、龍蝦、鴕鳥等。
二、特種經濟動物的特點
1、在國際市場上,能提供優質的裘皮、葯材、美味佳餚、實驗動物和伴侶動物。
2、有地域選擇性即地域特異性,特異性具有相對性,馴化歷史較傳統家禽家畜晚;
3、有特殊的價值,需要特殊的飼養技術;高投入,高產出;
4、易形成養殖熱。
三、發展特種經濟動物養殖業的意義
1、有利於保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加快繁衍,改善品質;
2、有利於滿足國內、國際市場的需要;
3、有利於提高本學科的經濟和學術水平:發展速度快,該項產業進一步發展;
4、有利於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促進多種經營;
5、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豐富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Ⅹ 常見特種經濟動物的飼養價值有哪些
特種經濟動物的種類非常多,各類特種動 物的養殖規模正在不斷擴大中。因此對特種經濟動物的 養殖項目的啟動,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本地的優勢,慎重 選擇飼養動物種類,同時結合市場行情選擇適宜的伺養動 物。養殖之前,首先要先選好銷路,以銷定產,切忌盲目上 項目、上規模。養殖過程中,要依靠科學技術提高飼養管理 水平,減少疾病發生,降低伺養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特別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我國對特種動物產品(肉、毛皮、蛋等) 及特種水產品的加工還處於很低的水平,這方面還有很大 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