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桂林市附近有什麼野生動物分布
短尾猴、老鷹、黃麂、毛冠鹿、豬獾等
② 哪裡有蟒蛇
中 文 名:蟒蛇
物種分類:爬行綱→蛇目→蟒科→蟒屬
拉 丁 名:Python molurus
英 文 名:Boa
別名:南蛇、黑為蟒、金花蟒蛇、印度錦蛇、琴蛇、蚺蛇、王字蛇、埋頭蛇、黑斑蟒、金華大蟒等。
保護級別:國家1級保護動物
物種簡介:蟒蛇是當今世界上較原始的蛇種之一,在其肛門兩側各有一小型爪狀痕跡,為退化後肢的殘余,現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蟒蛇還是世界上蛇類品種中最大的一種,長達5~7米,最大體重在50~60千克。 屬無毒蛇類。
國內分布: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據筆者調查,廣西的南寧、百色、玉林、梧州、欽州等地區各縣廣泛分布;柳州地區的忻城、融安、武宣、象州、金秀等縣;河池地區的宜山、都安、巴馬等縣;梧州地區的賀縣;桂林地區的平樂、陽朔、臨桂等縣均有。其中以南寧地區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百色地區次之。雲南紅河州的金平、屏邊、元陽等縣;文山州的富寧、馬關、西疇、文山、麻栗坡等縣都有分布。貴州的望謨、羅甸等縣也有分布。
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特徵:蟒蛇的主要特徵是體形粗大而長,是世界上最大的較原始的蛇類,具有腰帶和後肢的痕跡。在雄蛇的肛門附近具有後肢退化的明顯角質距,但雌蛇較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對發達的肺,較高等的蛇類卻只有1個或1個退化肺。蟒蛇的體表花紋非常美麗,對稱排列成雲豹狀的大片花斑,斑邊周圍有黑色或白色斑點。體鱗光滑,背面呈淺黃、灰褐或棕褐色,體後部的斑塊很不規則。蟒蛇頭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黃白色,腹鱗無明顯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強的纏繞性和攻擊性。
習性:蟒蛇屬於樹棲性或水棲性蛇類,生活在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潮濕的森林中,為廣食性蛇類。主要以鳥類、鼠類、小野獸及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食,其牙齒尖銳、獵食動作迅速准確,有時亦進入村莊農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時雄蟒也傷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蟄,6月份開始產卵,每產8~30枚,多者可達百枚,卵呈長橢圓形,每卵均帶有一個「小尾巴」,大小似鴨蛋,每枚重約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產完卵後,又盤伏卵上孵化的習性。此時若靠近它,性凶容易傷人。
生境:有纏繞性,常用體後攀纏在樹桿上,也善於游泳。喜熱怕冷,最適宜溫度25~35℃,20℃時少活動,15℃時開始麻木狀態,如氣溫繼續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過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個月,春季出蟄後,日出後開始活動。夏季高溫進常躲陰涼處,於夜間活動捕食。以突然襲擊咬住獵獲物,用身體緊緊纏住,將獵獲物縊死,然後從獵獲物的頭部吞入。
食性: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豬、兔、松鼠和家禽等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與體重相等重或超過體重的動物,如廣西梧州外貿倉1960年收購一條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豬。消化力強,除獵獲物的獸毛外,皆可消化,但飽食後可數月不食。
繁殖:繁殖期短,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產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習性,此時不食,體內發熱,體溫較平時升高幾度,有利於卵的孵化。
養殖現狀:蟒蛇目前在國內尚無專業的養殖場家,但又不少動物園和公園內養有蟒蛇。過去由於對蟒蛇的野外生態、生活習性及活動規律缺少全面的觀察和了解,飼養管理工作未能滿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當部分的蟒蛇未能被養活。近年來,有的養殖單位改善了飼養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養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為止能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長大的仍然很少,飼養工作還需進一步的摸索。同時提醒欲養蟒蛇的單位和朋友,一定要學好扎實的養殖技術,在取得有關部門許可的條件下才能購進養殖,千萬不要盲目引進,以免觸犯法律。
飼養:新引進的蟒蛇有一個熟悉、適應環境的過程。剛入場的蟒蛇對活雞、活兔、活鼠、鳥雀等完全拒食,此時不要急於強行人工填喂。對體質弱且日漸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後採取人工填喂。體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將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後切成小的條狀或塊狀,肉塊的具體大小應視蟒蛇形體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塊需投入沸水鍋里滾一滾後撈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塊完全涼透後,就可以用來填喂蟒蛇。強行填喂會使蟒蛇經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將2~3個雞蛋塗抹於肉塊上,使其潤滑而順利吞下。 大部分蟒蛇會在1周後自行取食。蟒蛇體大性惰,行動遲緩。大多情況下,它是處以靜止棲息的狀態中捕食獵物的。一旦獵物靠近時便用突然襲擊的方式咬住,並用身體將其纏繞致死,然後從獵物的頭部開始吞食。蟒蛇晝夜均有活動,但在飼養中大多見其夜間捕食,這可能與夜晚環境安靜有關。另外,蟒蛇嗜食鼠類和蛇類,飼養時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與自身體重相當或超過自身體重的大型動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應盡量滿足供應,讓其早日適應新環境。
活動期管理:蟒蛇喜熱怕冷,尤喜在濕熱交加的環境中生存。一般說來,活動期最適宜的溫度范圍是20~30℃,飼養最佳溫度是25~28℃;韓國相對濕度為50%~80%。若溫度過低,蟒蛇不願活動;溫度過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節來臨之前,要提前落實好遮陽設施,避免陽光直接暴曬。因蟒蛇有在樹蔭下盤成一團或橫躺在陰涼處靜止不動的習慣,所以要給予滿足。此外,蛇場、蛇窩的濕度不宜過大,否則會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皰疹和局部皮膚潰爛,應加以預防;但也不能過於乾燥,使之不能正常蛻皮,影響正常的生長和增重。
巨蟒:印度尼西亞的一所小型動物園近日向遊客展出了人類捕獲的世界最長的一條巨蟒。 這條巨蟒體長約15米,體重447公斤,直徑最大處到達了85厘米。據動物園管理人員稱,這條巨蟒尚未被命名。它喜歡吞食狗作食物,一次要吃5條左右。據吉尼斯記錄記載,前巨蟒世界記錄是一條1912年在印尼蘇拉威西島捕獲的蟒蛇,它體長10米。
蟒蛇趣聞
巴西熱帶叢林的大蟒蛇,被人們馴養做保姆,它們忠於職守,寸步不離孩子,吃的很少,,每月吃一次東西。
英國倫敦也有人馴養它來看門戶。
在非洲一些地方,蟒蛇甚至被用作渡河的船工。
③ 陽朔的地質成因和年代
陽朔,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屬桂林市管轄,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里,獨特秀美的山水風光得到了「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譽(出自吳邁詩《桂林山水》)。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餘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30萬人,轄6鎮3鄉,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陽朔縣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縣內岩溶地區和低海拔地區夏長冬短,東北、西南部高海拔山區冬長夏短,春秋適中。氣候受季風影響,一年的旱、澇、冷、熱變化大。
氣溫
據陽朔縣氣象局觀測資料統計,1981年至2000年,年平均溫度19.5℃。最高是1998年,年平均氣溫20.4℃;最低是1984年,年平均氣溫18.3℃。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8.9℃;7月和8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3℃。每年5-9月,各月平均溫度都在20℃以上。歷年年極端最高氣溫都在35℃以上,其中最高達38.8℃(1990年8月31日);歷年年極端最低氣溫大都在1.0℃以下,其中最低為-2.1℃(1991年12月29日、1999年12月23日)。
雨量
本縣年降雨量的分布,山區多於平地,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增加,
陽朔縣
東北、西部山區在1700毫米以上,東南部在1500毫米以下,其它地區為1600毫米左右。歷年平均降雨量(1981-2000年)為1560.0毫米,最多年份1994年達2001.9毫米,最少年份1988年達1074.0毫米。每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月-8月,佔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而9月至次年2月僅佔全年降雨量的23%-27%。月降雨量的分布很不均勻,最多為5月,月平均降雨量289.5毫米,佔全年的18.5%,其次為6月,月平均降雨量為227.7毫米,佔全年的14.6%。雨量最少是11月和12月,分別為58.4毫米和35.7毫米,各佔全年的2%-4%。由於降雨年際、月際變化大,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內澇最多的是葡萄鎮。
據縣農業區劃辦提供的資料,1993年進行土地資源勘察,全縣土地總面積14.2848萬公頃(214.26萬畝),其中可利用土地面積10.5226萬公頃(157.84萬畝)。
在可利用土地面積中,耕地面積2.0113萬公頃(30.17萬畝),園地面積7400公頃(11.10萬畝),有林面積3.5793萬公頃(53.69萬畝),已養殖的水面面積680公頃(1.02萬畝),荒山荒水荒灘荒地面積1.4533萬公頃(21.8萬畝)。荒山荒地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和西南部兩側山地及中部丘陵地帶,海拔不高,坡度不大,便於開發利用。
根據土壤普查表明,本縣土壤種類多,共有125個土種,耕地土壤理化性狀較好,有機質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在2.5-4%之間,酸鹼度適中PH值在6.5-7.5之間,質地多屬壤土和沙壤土,沙土和粘土面積小,耕層厚度多在12-18厘米之間。這些土壤,耕性良好,宜種宜肥性廣,作物高產穩產。
礦產資源
至2002年末,已發現的礦藏資源,金屬礦有鉛、鋅、銅、鐵、錳、鋁土,非金屬礦有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鉛、鋅礦主要分布在興坪鎮的老廠、鹹水、鍾家、大源林場的寶峰山一帶,儲量60萬噸左右。銅礦分布在金寶鄉的大蘇、小蘇、三岔、徒廠河以及興坪鎮的老廠一帶,儲量約1.4萬噸。鐵礦主要分布在楊堤的下龍、高田的沙子溪、金寶的大橋一帶,儲量30餘萬噸。錳礦分布在福利青鳥一帶,儲量30萬噸左右。汞礦分布在高田安定一帶。鋁土礦分布在楊堤的下龍、土嶺一帶,儲量8萬噸左右。大理石主要分布在興坪的水洛、白沙的楓木坳、福利的屏山等地。重晶石分布在陽朔鎮的樟桂和金寶的青龍口一帶。石灰石等遍布全縣。
水資源
全縣有水資源21.3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5億立方米,地下水6.82億立方米。農業用水0.9億立方米,人畜飲用和工礦企業用水0.16億立方米,總用量1.07億立方米,僅為5.02%,尚有95%未利用上。福利鎮矮山有溫泉1處,水溫29.8℃-31.8℃,水流量每秒2.5-2.68升,尚未開發。
理論蘊藏量8.38萬千瓦,可開發的4.02萬千瓦,至2002年已開發0.364萬千瓦。
全縣主要河流17條,總長243.78公里,總集雨面積1294.97平方公里,共約有地表水13.23億立方米。
灕江是陽朔最大的河流,發源於興安縣華江鄉貓兒山東北面的老山界南側,海拔1732米。主流烏龜江,南流中西接龍塘江,東納黑峒江。三江匯合後稱大峒河,往南流至司門前與黃柏江、川江匯合稱大溶江,大溶江流至榕江鎮附近與靈河匯合始稱灕江。灕江流至平樂鎮北與恭城河匯合,全長164公里,平樂鎮以下稱桂江。
灕江陽朔段北自雁山區草坪鄉冠岩入境,南至普益鄉馬草坪出境,縣境內流長69公里,河谷深切400米,有大小灘38個。
灕江兩岸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也是廣西最美麗的河段。1978年前,灕江是陽朔最主要的水路運輸航道。改革開放後,已成為旅遊航道,每天均有數百艘機動船隻載數千名遊客從桂林航行觀景至陽朔。
地表水的分布,山區比平原豐富,流域面積大的還有金寶河、遇龍河、烏龜河、大源河,分別為176.215平方公里、158.476平方公里、133.984平方公里、129.23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金寶河1.839億立方米,遇龍河1.610億立方米,烏龜河1.571億立方米,大源河1.234億立方米。2002年,遇龍河已開發成為旅遊者漂流勝地。
陽朔縣地下水儲量約68176立方米,可采量豐富。分布情況是:興坪鎮西塘地下河流至冠岩注入灕江長達10多公里,沿岸地下水深埋10多米,水量較豐富;白沙鎮佛岩地下河出口流量500立方米、筆架山地下河出口流量300立方米;高田鎮龍門下降泉流量123.8立方米、平塘下降泉流量52立方米;葡萄鎮翠屏地下河出口流量50.9立方米、大坪陽公山下降泉流量50立方米。全縣50米以下地下河共有26處,其特點是:含水層埋藏較深,厚度也大,可利用灌溉農田。
動植物資源
主要動植物有170多種。
其中魚類110種,兩棲類7種,爬行類17種,鳥類21種,哺乳類18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果子狸、原雞、蛤蚧、麝等。
植物主要有菌類、地衣類、蕨類、棵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較珍稀的靈香草、青天葵、月月桂、古巨榕、黃蘭花、觀光木、雞屎楊梅、竹柏、長枝油杉等。用材林以松、杉、毛竹為主,經濟林以油茶、油桐為主,水果以沙田柚、柑橙、金桔、柿子、板栗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芝麻、油茶為主,經濟作物以甘蔗、青麻、檳榔芋為主。
旅遊資源
陽朔縣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主要是山、水、岩洞、古榕等;人文景觀主要是亭、台、樓、閣、石刻等。
全縣可供觀賞的大小山峰數百座,一條十分誘人的灕江河,30多個岩洞,10多處樓台亭閣,近百處石刻,一株令人流連忘返的千年古榕。分5大景區、150餘處景點。1986-2002年,新開發的著名景點有蓮花洞、碧蓮洞、聚龍潭、世外桃源、劉三姐水上公園、濱江公園、蝴蝶泉、遇龍河、田家河等。
④ 桂林的山上野生動物有多少都是什麼
野豬,獅子,斑馬,長頸鹿
⑤ 墨猴是不是真存在
來看墨猴圖: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791604452&tn=imagedetail&word=墨猴&in=1
在小時侯聽老人提起過"墨猴",傳說中的小東西,原來真的存在!你相信傳說嗎?
陽朔縣產墨猴,大如拳,毛作金色,兩目爍爍有光,能於筆筒中盤曲而睡。置之書案間,欲使磨墨,則扣案數下,猴即奮然訊出,跪於硯旁,以兩前足捧墨而磨之。使之止,即止。見幾上蠟蟻,即捉食之,無或脫者。且能於花盆間拔草捉蟲.墨猴睡在筆筒里,一聽到磨墨,便跳出來,等著,等到人寫完字,套上筆,就舐盡了硯上的餘墨,仍舊跳進筆筒里去了。這是什麼小動物竟能睡在筆筒里還會磨墨舐墨它就是墨猴,在古代,它是文人的寵物,能幫助翻書、遞紙、取筆、磨墨。它愛棲身筆筒和抽屜,只要喂以花生和黃豆即能生存下去。曾有位考古學者在武夷山發現過以前被認為已絕滅,體重僅200多克,小如鼠,伶俐聰明。
據清代《武夷山志》:「珍猴小巧,大僅如掌」。「珍猴」即墨猴。體型小巧、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筆猴,是古代文人的寵物。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墨猴,因能夠幫助主人磨墨而得名。筆猴一旦累了,就會鑽到大筆筒里休息,或鑽到抽屜角落裡睡覺。主人只要略施花生、豆類、硬果,就能維持它的生存。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歡養筆猴,一是因為它珍奇,且易於飼養;二是它那幫主人磨墨、遞紙的滑稽、靈巧相和手腳不停的勤快勁兒,大大緩解了古代文人做學問的辛勞和寂寞.
⑥ 桂林有什麼特色景點可玩
推薦桂林雄森熊虎山莊,林雄森熊虎山莊創建於1986年,是桂林人氣頗佳的旅遊景區,還是國家唯一種虎源繁育基地,目前繁養有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數量共計1800多隻,黑熊600多隻,以及其它數量眾多的野生動物,規模相當磅礴,為全國最大養虎基地。鐧懼害鍦板浘
⑦ 廣西野生動物有什麼
白頭葉猴、東黑冠長臂猿、鱷蜥、冠斑犀鳥、金斑喙鳳蝶等都是廣西野生動物。
1、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學名:.leucocephalus):因以樹葉為食而得名。白頭葉猴平均壽命25歲。分布狹窄,數量稀少,現僅存數百隻,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被公認為世界最稀有的猴類。
中國亞種僅分布在廣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間的一個十分狹小的三角形地帶內,面積不足200平方公里,具體地點包括廣西龍州縣的上金鄉,寧明縣的亭亮、馱龍鄉,崇左市的羅白鄉、板利鄉、漱湍鎮、馱盧鎮;扶綏縣的岜盆、山圩、渠舊、渠黎、東門5個鄉的部分地區。
2、東黑冠長臂猿
東黑冠長臂猿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極度瀕危物種,被認為是全球25種最瀕危靈長類之一,分布於中國廣西靖西縣邦亮與越南重慶縣交界的一片喀斯特森林中,目前全球僅存110隻左右,其中分布在中國境內約有33隻,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3、鱷蜥
鱷蜥(學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爬行動物中比較古老的一類,體長15-30厘米,尾長23厘米左右,體重50-100克,身體可以分為頭部、頸部、軀幹部、四肢、尾5個部分。頭部較高,頭部和體形與蜥蜴相似,頸部以下的部分,特別是側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狀的鱗片,又有許多黑色的寬橫紋,則又很像揚子鱷,所以被稱為鱷蜥。
生活在山間溪流的積水坑中,晨昏活動,白天在細枝上熟睡,受驚後立即躍入水中。每年6-8月份繁殖,卵胎生,11月至次年3月冬眠。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蝌蚪、蛙、小魚、蠕蟲。產於廣西大瑤山。瑤山鱷蜥為中國特產。
4、冠斑犀鳥
冠斑犀鳥(學名:Anthracoceros coronatus)大型鳥類,體長74~78厘米。嘴具大的盔突,顏色為蠟黃色或象牙白色,盔突前面有顯著的黑色斑;上體黑色,具金屬綠色光澤,下體除腹為白色外,亦全為黑色,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末端。翅緣、飛羽先端和基部亦為白色,飛翔時極明顯。
在中國分布於雲南西南部、南部西雙版納,以及廣西扶綏、大新、崇左、寧明、隆安、龍州、靖西等地。
5、金斑喙鳳蝶
金斑喙鳳蝶(Teinopalpus aureus)屬鳳蝶科喙鳳屬,體長30毫米左右,兩翅展約110毫米左右,前翅上各有一條弧形金綠色的斑帶,後翅中央有幾塊金黃色的斑塊,後緣有月牙形的金黃色的斑,後翅的尾狀突出細長,末端一小截金黃色,它常飛行在林間的高空,也時而停在花叢間。其姿態優美,猶如華麗高貴、光彩照人的「貴婦人」,因此被稱為「蝶中皇後。」為世界珍貴蝶種。
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廣西、海南等地,僅有5個亞種,作為中國的特有珍品,被譽為「國蝶」、「蝶之驕子」。它珍貴而稀少,是中國唯一的蝶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排世界八大名貴蝴蝶之首,又有「夢幻蝴蝶」和「世界動物活化石」之美譽。
⑧ 了解廣西的野生動物有哪些,分布在哪些地方
廣西中越邊境野生動物貿易所涉及的物種有38種(表1),其中獸類13種、鳥類6種、爬行類18種、兩棲類一種。獸類主要是靈長目和食肉目種類,另外有鱗甲目的穿山甲。鳥類以隼形目種類為主。爬行類以龜鱉目和蛇目種類居多。38種野生動物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種,其中,獺猴、黑葉猴、南蛇和巨蜥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越南金絲猴、長尾猴在我國無分布。三個海關中,憑祥弄堯海關運入的野生動物種類有33種,次是東興海關,有11種,龍州水口海關運入的野生動物種類少,僅7種。由於東興鎮人口少,當地消費小,而野生動物過關時包裝又很嚴密。從東興運入種類可能比調查的種類要多得多。
⑨ 在哪裡可以買到墨猴
在小時侯聽老人提起過"墨猴",傳說中的小東西,原來真的存在!你相信傳說嗎?
陽朔縣產墨猴,大如拳,毛作金色,兩目爍爍有光,能於筆筒中盤曲而睡。置之書案間,欲使磨墨,則扣案數下,猴即奮然訊出,跪於硯旁,以兩前足捧墨而磨之。使之止,即止。見幾上蠟蟻,即捉食之,無或脫者。且能於花盆間拔草捉蟲.墨猴睡在筆筒里,一聽到磨墨,便跳出來,等著,等到人寫完字,套上筆,就舐盡了硯上的餘墨,仍舊跳進筆筒里去了。這是什麼小動物竟能睡在筆筒里還會磨墨舐墨它就是墨猴,在古代,它是文人的寵物,能幫助翻書、遞紙、取筆、磨墨。它愛棲身筆筒和抽屜,只要喂以花生和黃豆即能生存下去。曾有位考古學者在武夷山發現過以前被認為已絕滅,體重僅200多克,小如鼠,伶俐聰明。
據清代《武夷山志》:「珍猴小巧,大僅如掌」。「珍猴」即墨猴。體型小巧、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筆猴,是古代文人的寵物。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墨猴,因能夠幫助主人磨墨而得名。筆猴一旦累了,就會鑽到大筆筒里休息,或鑽到抽屜角落裡睡覺。主人只要略施花生、豆類、硬果,就能維持它的生存。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歡養筆猴,一是因為它珍奇,且易於飼養;二是它那幫主人磨墨、遞紙的滑稽、靈巧相和手腳不停的勤快勁兒,大大緩解了古代文人做學問的辛勞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