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千字打一動物
千足蟲
⑵ 千足蟲是什麼動物
網路:馬陸屬於多足綱動物,全世界共有1萬多種多足綱動物,包括蜈蚣。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蟲是赤馬陸,可達30厘米長,身圍直徑有2.5厘米。身體黝黑光亮,有時還有紅色條紋,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
但糾正一下,馬陸其實是馬陸目動物約450種,與其餘12目統稱為千足蟲
,
⑶ 知道赤地千里指的是什麼動物
應該是「牛「,赤地,地上沒有東西,赤的地上(下面)沒東西是「十」,千里,「千」在裡面,十和千加起來就是個「牛」字
⑷ 「千」字打一動物
馬,猜的
⑸ 千形打出什麼動物
千行打出來的動物是一條蛇
⑹ 千足蟲是什麼動物
馬陸(外文名:millipede,別名:千足蟲),多足亞門倍足綱節肢動物。其體節兩兩癒合,除頭節無足,頭節後的3個體節每節有足一對外;其他體節每節有足2對,每對雙體節含2對內部器官;頭節含觸角、單眼及大、小齶各一對,體節數各異;倍足綱,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馬陸性喜陰濕,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層、土塊、方塊下面或土縫內,一般白天潛伏,晚間活動。
特徵為體節兩兩癒合(雙體節),除頭節無足,頭節後的3個體節每節有足一對外,其他體節每節有足2對,足的總數可多至200對。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生物。除頭4節外,每對雙體節含2對內部器官:2對神經節及2對心動脈。頭節含觸角、單眼及大、小齶各一對。體節數各異,從11節至100多節,體長2~280毫米。除一個目外,所有馬陸有鈣質背板。自衛時馬陸並不咬噬,多將身體蜷曲,頭卷在裡面,外骨骼在外側。許多種可具側腺,用分泌一種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氣以防禦敵害。
馬陸屬於無脊椎動物,倍足綱,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頭部有觸角1對,大顎1對,小顎1對。眼為聚眼。軀干近20節,第1節與頭部癒合,第2~4節各有1對步足和1對氣孔,自第5節開始,各有2對步足和2對氣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節兩側各有臭腺孔1對。從發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氣孔,是由於2個體節癒合的結果。晝伏夜出,多棲息潮濕耕地、或枯枝落葉堆、瓦礫、石堆下,行動緩慢,常成群遊行。生殖孔1對,在第2對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質,有時也損害農作物。當受驚動時,身體常捲曲成盤狀。
倍足綱包括常見於許多花園的種類,如土馬陸(Julus terrestris,有時作Iulus terrestris)其體長為25毫米,原產於歐洲,已引進北美;體光滑的種俗稱切根蟲(wireworm)。有的馬陸無眼,顏色鮮明,如溫室馬陸(Oxis gracilis)。最醒目的常見種之一為美國東南森林中的美洲山蛩(Narceus americanus),長10厘米,有黑、紅兩色。
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
馬陸
馬陸性喜陰濕,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層、土塊、方塊下面,或土縫內,一般白天潛伏,晚間活動。如遇到危害或馬陸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捲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後,復原活動。馬陸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
馬陸的卵產於草坪土表,卵成堆產,卵外有一層透明粘性物質,每頭可產卵300粒左右。在適宜溫度下,卵經20天左右孵化為幼體,數月後成熟。馬陸1年繁殖1次,壽命可達1年以上。
食性
土壤動物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重要的分解者,馬陸是土壤動物中的常見類群 ,主要以凋落物、朽木等植物殘體為食 ,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生活於腐敗植物上並以其為食,有的也危害植物,少數為掠食性或食腐肉。
多食腐殖質,有時也損害農作物。它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除草坪外受害植物還包括仙客來、瓜葉菊、洋蘭、鐵線蕨、海棠、吊鍾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在有的家庭里,馬陸也被當成寵物來飼養,一般飼養的馬陸都喂落葉,腐木。有時候也可以喂各種瓜果蔬菜當作零食。馬陸個體數量,水平分布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垂直分布由表層向下銳減。年變化夏末最多。
冬末最少;馬陸的攝食量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加.就同一種捅藩物而言,其攝食量半分解的;末分解的;馬陸的同化效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糞便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馬陸與環境土壤及凋落物中微量元素之間無明顯相關,但馬陸體內sr、V、Ba、zu的含量較高;馬陸對凋落物的分解量約占年凋落物平均l門還量的0.21。
千足蟲又稱馬陸,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它體形呈圓筒形或長扁形,分成頭和軀干兩部分,頭上長有一對粗短的觸角;軀干由許多體節構成,多的可達幾百節。除去第一節無足和第2~4節是每節一對足外,其餘每節有兩對足,所以足很多。在北美巴拿馬山谷里有一種大馬陸,全身有175節,加起來共有690隻足,可以說是世界上足最多的節肢動物了。當然,其他還有許多種類的千足蟲。
有的身體較小,才2毫米長;和大馬陸相比,它們的足少得多。
千足蟲行走時左右兩側足同時行動,前後足依次前進,密接成波浪式運動,很有節奏。不過,它雖然足很多,但行動卻很遲緩。千足蟲平時喜歡成群的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枯枝落葉堆中或瓦礫石塊下。專吃落葉、腐殖質;也有少數種類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農業上的害蟲。千足蟲雖然無毒顎,不會螫人,但它也有防禦的武器和本領。當它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等危險過了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千足蟲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
⑺ 千軍萬馬指什麼動物
千軍萬馬指什麼動物——答案:馬。
千軍萬馬
qiān jūn wàn mǎ
【解釋】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出處】《南史·陳慶之傳》:「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於軍隊。一般作主語、賓語。
【辨形】軍;不能寫作「均」。
【近義詞】波瀾壯闊、萬馬奔騰
【反義詞】一兵一卒、一成一旅
【例句】
(1)洪水來了。他帶領~直沖上去搶險救災。
(2)戰爭年代裡;老將軍指揮~馳騁疆場;至今身上還留有多處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