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肝吸蟲的中間宿主是什麼怎樣學好大學動物學
肝吸蟲病是肝吸蟲寄生於人或哺乳動物肝膽管內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肝吸蟲學名稱為中華分枝睾吸蟲,成蟲寄生在人或動物的膽管內,成蟲壽命可達20-30年或更長時間,蟲體攝取宿主的紅細胞、白細胞,並不斷排出代謝產物和分泌有毒物質,損害宿主。成蟲不斷排出蟲卵,蟲卵隨膽汁進入消化道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肝吸蟲卵是人體腸道寄生蟲中最小的蟲卵之一,蟲卵形態略似電燈泡,蟲卵在適宜的外界環境中不斷發育,孵出幼蟲,幼蟲遇到淡水螺類並被吞食後,則在螺體內發育成第二期幼蟲即尾蚴,此時,尾蚴從螺體內逸出,不斷地在水面上游動,如果遇到淡水魚、蝦,尾蚴則即附著魚體並侵入魚、蝦組織,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蟲即囊蚴。這時如果吃了含有肝吸蟲囊蚴的小魚、小蝦,或生魚片、沒有煮熟的魚、蝦以及被肝吸蟲囊蚴污染的其它食物等均可引起感染發病。由於肝吸蟲成蟲在人體內存活時間較長,其症狀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感染蟲數的多少。輕度感染者,可無明顯症狀。感染蟲數較多者,可出現乏力、食慾不佳、腹痛、腹脹、消瘦、肝臟腫大等;重度感染者,肝膽管內可寄生上千條蟲子,充滿或阻塞肝膽管及其分支,發生嚴重的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症,甚至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癌。肝吸蟲病引起的肝癌,過去認為缺乏科學依據,現在認為,肝吸蟲可引起原發性肝癌,應予警惕。近年來,有研究報告,在某些肝癌高發症區,肝吸蟲感染與肝癌發病率呈正相關,並報告14例肝吸蟲病伴發肝癌。
治療
一、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重症有營養不良或肝硬化症狀時,應加強營養、保護肝臟、以後再考慮特殊治療。有膽囊炎、總膽管堵塞等急性外科並發症時,應即以手術治療。
二、病因治療:
(一)吡喹酮療效高,療程短,副作用較輕,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葯。總劑量按感染輕重而定,輕者可用75mg/kg或210mg/kg的5天療法。
(二)硝硫氰胺3-6um的微粉膠囊,總劑量為6-8mg./kg等分3-5份,每天1份,本葯副作用較多,少數可出現黃疸。各種原因的黃疸、急慢性肝炎恢復未滿一年,有精神病史、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高空作業及駕駛人員均禁用。
(三)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乾粉型每天50-70mg/kg,頓服或分2次服,連服5-7天為1療程,成人總劑量一般為17.5g。本葯代謝及排泄慢,有一定副作用和延遲反應,個別病人可出現肝功損害,中毒性精神病及溶血反應,故有上述病史及嚴重神經官能症及血紅蛋白病者忌服,硝硫氰胺與六氯對二甲苯現已少用。
三、加強糞便管理,禁吃未熟魚類,積極治療病員。
Ⅱ 如何學好生物
樣學好生物要學好高中生物課,首先要培養自己對生物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門學科充滿興趣,才會取得輝煌的成績,其次要明確學習目的,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具備勤奮的學習態度,要相信「態度決定一切,勤奮造就輝煌」。1、針對生物科學的特點,學好生物課應做到以下幾點: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不能單靠記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記憶的基礎上深入理解,融會貫通。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要重視學習方法,認真觀察實驗,生物是一門實驗科學,不重視觀察和實驗,就不可能學好生物課,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保障。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緊密相連的科學,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注意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生活實用價值。
Ⅲ 在大學如何學普通動物學
把書上重要的知識點抄在筆記上,該總結的地方總結一下,然後認真看,適當的找一些試題做一下,看看題目是怎麼出的,大概怎麼考就行了,不用把問題想得那麼復雜,簡單就好。
Ⅳ 怎麼學好《動物學》
參考有關資料
Ⅳ 如何學習動物學
動物學(zoology),是揭示動物生存和發展規律的生物學分支學科。它研究動物的種類組成、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繁殖、發育與遺傳、分類、分布移動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有關的生命活動的特徵和規律。
動物門類繁多,作為學科也極其復雜,但綜合起來,其研究方法不外:
描述法
即通過觀察,將動物外形、內部結構、生活習性及經濟和學術意義用文字和圖形如實記錄下來。
比較法
通過動物間的系統比較,推究異同,認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得出規律。
實驗法
在人為條件下,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方法對動物的生活和生命活動現象進行觀察,以揭示動物生活和生命活動的本質。實驗法往往和比較法同時進行。
Ⅵ 怎樣能學習好
一、認真安排好你的時間。首先你要清楚一周內所要做的事情,然後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時間,如吃飯、睡覺、上課、娛樂等。安排這些時間之後,選定合適的、固定的時間用於學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正常的閱讀和課後作業。當然,學習不應該占據作息時間表上全部的空閑時間,總得給休息、業余愛好、娛樂留出一些時間,這一點對學習很重要。一張作息時間表也許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是它能讓你了解如何支配你這一周的時間,從而使你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和娛樂。 二、學習前先預習。這就意味著在你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當然,你要注意輕重詳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以花少點時間,在重要的地方,你可以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這也意味著在課後少花些功夫。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 四、學習要有合理的規律。課堂上做的筆記你要在課後及時復習,不僅要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要內容,還要復習那些你仍感模糊的認識。如果你堅持定期復習筆記和課本,並做一些相關的習題,你定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內容,你的記憶也會保持更久。定期復習能有效地提高你的考試成績。 五、有可能的話,找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地方學習。選擇某個地方作你的學習之處,這一點很重要。它可以是你的單間書房或教室或圖書館,但是它必須是舒適的,安靜而沒有干擾。當你開始學習時,你應該全神貫注於你的功課,切忌「身在曹營心在漢」。 六、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平時測驗的目的主要看你掌握功課程度如何,所以你不要弄虛作假,而應心平氣和地對待它。或許,你有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不要緊,只要學習扎實,認真對待,下一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來。通過測驗,可讓你了解下一步學習更需要用功夫的地方,更有助於你把新學的知識記得牢固。 怎樣提高學習效率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Ⅶ 怎樣學好動物學
學好動物學的方法:
1、要學科內理解記憶
簡單地說,就是按照演化(進化)理論對大類群進行梳理,對每個階元的適應性特徵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這個用比較的方法,找到各類群的共同點(抓祖征,想衍征。比如鰾與肺),將會便於學習。
2、要跨學科知識聯系
也就是聯系生化生理組織胚胎知識(如卵裂),比較新的動物學課程還帶有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解釋(比如神經遞質)。
這個也是用比較的方法,要注意不同的動物階元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巨大的(也因此目前動物界的分類還沒有一個類似於apg的完整共識),重點將是各個類群的差異(抓衍征,想祖征)。
3、勇於實踐和實驗
在前兩點做過(未必要做好,實踐可以加強理論的學習)的前提下,進行實驗室和野外的實踐活動,可以直接加深理解(譬如解剖、生態和動物地理)。實踐時要認識到直接觀察的局限性,有需要就使用儀器(動物生態的紅外相機或解剖觀察用顯微鏡電鏡等)。
研究方法:
動物門類繁多,作為學科也極其復雜,但綜合起來,其研究方法不外:
1、描述法
即通過觀察,將動物外形、內部結構、生活習性及經濟和學術意義用文字和圖形如實記錄下來。
2、比較法
通過動物間的系統比較,推究異同,認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得出規律。
3、實驗法
在人為條件下,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方法對動物的生活和生命活動現象進行觀察,以揭示動物生活和生命活動的本質。實驗法往往和比較法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