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個動物的耳朵可以折

哪個動物的耳朵可以折

發布時間:2022-07-11 23:41:16

1. 哪些動物的耳朵

動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的基本功能一樣。有的動物不僅聽覺非常靈敏,而且耳朵形態也長得特別,蝙蝠的耳朵圓圓的,與身體相比顯得很大。蝙蝠飛行時,耳朵象兩只喇叭口,能接收口中發出的超聲波,耳朵上的毛還能覺察到輕微的震動,比蝸牛的觸角還靈。狗的耳朵,是豎起來的,只要有一點聲響,它就能聽見,而且還能轉向,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相反,豬的耳朵長得很大,而且下垂,所以聽覺遲鈍,愛好睡眠。還有些動物,它們的耳朵,只有外耳道,沒有耳廓。例如,鼴鼠的耳朵就沒有耳廓,這樣便於在地洞里鑽來鑽去。鳥類的耳朵也是沒有耳廓的。如果有耳廓,它們飛行時就會增加阻力。
有些動物的耳朵,不僅是聽覺器官,還能保護自身的安全。在樹林中蹦來跳去的松鼠的耳廓有保護眼睛的作用,不致被樹枝荊刺傷害取晴。熱帶沙漠里的一些動物,耳朵還大得出奇。在非洲沙漠中,有一種動物叫大耳狐,耳朵竟佔了身驅的極大部分;美洲的「皮兔」耳朵竟能遮住大半個身驅。為什麼在熱帶沙漠中的動物,耳朵長得特別大呢?這是因為天氣炎熱,水分稀少,耳朵便成了出色的輻射器,不但可以擋住烈日熱浪的侵襲,而且在大耳朵的後上方,形成了一個不大的扇形輻射弧面,即使在酷熱的中午,貼近耳朵的輻射面溫度,最高也不會超過13℃。它們靠著奇特的耳朵,把積聚在體內的熱量散發出去。

2. 有什麼動物de耳朵是耷下來的

蘇格蘭折耳貓,還有一些寵物狗(數量太多),垂耳兔,綿羊,豬

3. 動物耳朵形狀各異,你知道它們的耳朵都有什麼功能嗎

動物的耳朵形狀各異,我知道以下這些動物的耳朵都有這些功能。

01. 松鼠的耳朵

小松鼠啃著松果的時候,特別的呆萌。而松鼠的耳朵十分引人注目,雖然沒有其尾巴那麼長。松鼠的耳朵可以保護松鼠的眼睛。我們都知道,松鼠喜歡在樹林中竄上竄下,稍有不注意,就很有可能被樹枝刮到,從而讓自己受傷。這個時候,松鼠的耳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讓松鼠在跳躍的時候,成功避開樹枝,讓眼睛不被傷害到。

綜上所述,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的耳朵在這里沒有介紹到,比如兔子的耳朵那麼長,是為了能夠聽到更多的聲音。

4. 耳廓會轉的動物

答:一些動物,特別是高等動物哺乳綱,生有兩只耳朵。一般聲音不會在同一時刻進入兩只耳朵,除非顏面正對著發聲方向才有可能。為了讓兩耳同時聽到聲音,要不斷地轉動頭部或耳朵,調整聲音進入雙耳的時間,才能判斷聲音的方位。許多高等動物例如兔形目、長鼻目、奇蹄目、偶蹄目、蹄兔目、海牛目和皮翼目,頸部骨骼構造使它們頭部轉動異常不靈敏,而可以轉動的耳朵彌補了這一缺陷。
動物的聽覺器官——耳朵出現得較晚。蚊子是由觸須上的毛來「聽」的;一些蝗蟲的「耳膜」在腿上;夜蛾的聽覺器官在身體兩側。昆蟲似乎多不能辨別音調的高低,但是對聲音的強度極為敏感,還會利用聲脈沖的節奏特點。各種昆蟲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感受不同,小飛蛾能聽到超聲波。前面說到,蝙蝠發射超聲波尋找蛾類,以便捕食。夜蛾是蝙蝠的主要食物之一,夜蛾能聽到蝙蝠發出的超聲波,接到這些信號後,有時逃開,有時收起翅膀迅速滑落至地面,以躲避蝙蝠的追捕。不僅如此,夜蛾本身也能發出高頻率的超聲波,以干擾蝙蝠的通訊系統,保護自己。
脊椎動物中,魚首先獲得了聽覺器官,這是由迷路分離出來的一部分,逐漸發展成柯蒂氏器官的耳蝸。柯蒂氏器官是重要的聽覺器官,結構完善,還能感受環境中微小的壓力變化。在環境介質的影響下,耳鼓產生的震盪,經聽覺小骨系統傳到卵圓窗和迷路液,再把震盪傳到柯蒂氏器官,柯氏器官的纖維發生共振,刺激受聽覺神經支配的相應感受器,於是產生聽覺。
一種聲音信號只要產生1×104微巴的壓強,使耳蝸膜移動1×10-11厘米的距離,就能有聽覺,可見耳朵的靈敏程度是極高的。但是,每種動物的聽力不同,狗能聽見每秒38000赫茲的頻率;海豚和鯨能聽見每秒100000~125000赫茲的頻率;聽力冠軍似乎應該屬於蝙蝠,它能聽到每秒300000赫茲的頻率。如果人類也有了這樣的聽力,那麼我們就如置身飛機場一樣,耳邊終日有雷鳴般的轟響,不得安寧。可想而知,我們認為的寧靜夜晚,對蝙蝠將是充滿刺耳音響嘈雜的空間了。
蟋蟀的耳朵就不是長在頭部,而是生在前腳的小腿上,呈裂縫狀,叫鼓膜器,里邊有特殊的「錄音器」——感覺細胞,貫穿著神經。
飛蛾的耳朵大多長在胸部,也有長在腹部的。有趣的是,夜蛾的胸(腹)部到處都是耳朵,每個耳朵只有兩個細胞。夜蛾就是依靠這種能測知超聲波的感覺細胞來躲避蝙蝠的。所以,如果在農田裡播放蝙蝠的模擬聲,就能驅走夜蛾,從而保護莊稼。
蝗蟲的耳朵長在腹部第一節的左右兩側,看上去像是兩個半月形的裂口。它在振翅飛行時,耳朵完全暴露在外面,聽覺就特別靈敏。
蛇的頭部既沒有耳朵,也沒有耳孔和中耳,因此靠空氣傳播的聲音是聽不到的。但蛇有發達的內耳,只要地面上稍有動靜,聲音就會通過它緊貼地面的肋骨,再經過頭部骨骼傳到內耳,並能迅速地作出反應。
馬的耳朵長有兩扇大耳門。由於耳廓大,從空氣中接收的聲音也大,聽覺就更靈敏。有趣的是「大耳門」能夠轉動方向,所以馬能主動給來自前、後方的汽車讓路,還能在槍林彈雨中縱橫馳騁。
魚的耳朵長在頭骨中,與神經線相連,稍有一點極為微小的聲波振動,它便能聽到。鯉魚的聽覺特別靈敏,因為在它的耳朵和魚鰾之間,有三塊小骨頭連接著。當水中極為微小的聲波振動透過身體傳到魚鰾的時候,會產生共鳴而放大。放大了的振幅,再通過這三塊小骨頭傳到耳朵里,怪不得鯉魚的聽覺比別的魚更靈敏。

5. 夏天的時候什麼動物都會打了折耳朵

夏天的時候:狗、兔都會打了折耳朵。

6. 什麼動物的耳朵是耷拉的

大象、我國的黑豬、阿富汗犬等動物的耳朵是耷拉著的,因為受到氣候、環境和遺傳等因素影響,導致了這些動物的耳朵是耷拉的。動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的基本功能一樣。有的動物不僅聽覺非常靈敏,而且耳朵形態也長得特別。有些動物的耳朵,不僅是聽覺器官,還能保護自身的安全。

7. 如何用一張紙折出可愛的小動物

折紙,我們總是下意識地想到小孩子們的手工課。確實,折紙是孩子們手工課上必不可少的一項藝術活動,既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也鍛煉動腦能力,更能激發孩子們的藝術創作力。但是,折紙絕不是只有小孩子玩玩的,也不是簡單的小兒科。

8. 10種動物耳朵的功能是什麼

動物耳朵的功能是:

1、蝙蝠的耳朵,用來接收聲納回波。

2、狗的耳朵,是豎起來的,只要有一點聲響,它就能聽見,而且還能轉向,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3、蚊子的耳朵長在頭部伸出的倆根觸角上。它的每根觸角的第二節里藏有一個收集聲音的器官,能將外界的聲音傳送到中樞神經。蚊子在飛行時不斷抖動觸角,就是在傾聽周圍的聲音。

4、蟋蟀的耳朵長在前腳的小腿上,叫鼓膜器,裡面有感覺細胞,貫穿著神經。

5、飛蛾的耳朵大多長在胸部,也有長在腹部的。夜蛾的胸(腹)部到處都是耳朵,每隻耳朵只有倆個細胞。夜蛾就是依靠這種能測知超聲波的感覺細胞來躲避蝙蝠的。

閱讀全文

與哪個動物的耳朵可以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7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5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96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7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3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