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體哪個器官是兩種動物命名的
鼠蹊部是指人體腹部連接腿部交界處的凹溝,位於大腿內側生殖器兩旁,在人體解剖學上屬於腹部。其附近區域稱為腹股溝。這個區域有非常重要的骼外動脈,有骼外靜脈及股神經通過,是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
鼠蹊是人類脆弱而重要的一個部位,在自衛時,可用腿攻擊對方的鼠蹊,設法逃脫。鼠蹊部有深、淺的淋巴結群,為下肢、腹壁下部淺層及外生殖器等的淋巴管所匯集和經過的地方,因此上述各部分有炎症時,常波及這些淋巴結群;這個區域有非常重要的骼外動脈,骼外靜脈及股神經通過。
(1)動物腹股溝在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鼠蹊部又名腹股溝。腹股溝拉傷為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或其肌腱的過度伸展或撕裂。在足球、曲棍球或其它需要快速變向的運動中,此類損傷的發生幾率很高,從輕微的肌肉拉傷到嚴重的肌纖維撕裂均有發生的可能。
鼠蹊部拉傷就是指大腿內側五條內收肌肉任何一條受到過度拉扯、撕裂或斷裂,大部分的狀況下都是少數肌纖維的輕微裂傷,其餘肌肉完好。鼠蹊部拉傷通常是因為腿部劇烈的伸展運動或者突然改變行進方向所造成,過度使用大腿內收肌也可能導致鼠蹊部的炎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鼠蹊部
B. 腹股溝管的位置、構成及內容物的答案
腹股溝是連接腹部和大腿的重要部位。由於離外生殖器很近,常常被人們看作是隱私部位 該區部分局部呈水平位,負重增大;肌層纖維方向趨於一致,屏壁能力減弱;且又有器官貫穿,致壁出現裂隙即形成腹股溝管
C. 斑鬣狗為何如此鍾情於掏肛,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斑鬣狗之所以鍾情於掏肛,一方面是因為這種方式能夠讓獵物更快的失去活動能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動物的腹部其實是最容易被攻擊的地方。斑鬣狗為了更好的生存,自然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捕獵方式。
有人認為,斑鬣狗掏肛的獵殺方式十分殘忍,甚至將斑鬣狗妖魔化,這真的大可不必。除了斑鬣狗之外,不少動物都會採用掏肛的方式追捕獵物,有的時候斑鬣狗也會成為其他動物掏肛的對象。動物們有自己的生存法則,人類不應該以自己的眼光去評判。
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萬物在進化過程當中,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鏈。作為人類,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自然,不以人類本身的道德標准去評判動物,更不要把自己擺在上帝視角對動物喊打喊殺。
D. 為什麼食肉動物當中,唯獨斑鬣狗會用掏肛這種招式
斑鬣狗號稱非洲二哥,是非洲草原上僅次於獅子的大型食肉動物,明明實力不俗,卻因奇葩的獵殺方式而臭名昭著。下面我從科學角度給大家解釋下鬣狗為什麼鍾情於掏肛。
最後,鬣狗鍾愛掏肛也與群體狩獵方式有關。有的攻前、有的攻後,這是群居捕食者慣用的狩獵套路,有的個體負責從身後咬下體是很自然的。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鬣狗對付大型獵物再也沒有比掏肛更合適的法子了,既然如此,鬣狗何樂而不為呢?
E. 哪些動物會出汗在哪個部位
.大象靠耳朵,
.兔子也靠耳朵,
.狗的汗腺在舌頭上,
.貓的分泌腺很少,但是它可以從身體表面將熱輻射出去和爪墊
.牛通過汗腺排汗,汗腺分布在鼻子,腳趾間;
.狐狸靠耳朵,
.禽類基本不排汗,(鳥類也不時地通過尿液和液體狀的糞便排出小部分的熱量)
.豬是全身的豬毛孔,
.狼和狗一樣是靠舌頭,
.蛇是夜晚出現的動物,身體十分涼,白天在洞里睡覺,並不熱,所以不用排汗!
F. 斑鬣狗為什麼鍾情於掏肛
我們經常在紀錄片或者圖片里看到,有著“非洲二哥”之稱的鬣狗猥瑣的撕咬獵物的後面,被掏肛成功的動物通常痛苦的不能逃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一點點掏空,死法可謂相當痛苦。難道鬣狗真的是一群生性殘忍的動物?其實不然,鬣狗們也有自己的苦衷。
鬣狗鬣狗,說它是狗,其實不是狗。鬣狗與狗雖然都屬於裂腳亞目,但是鬣狗是裂腳亞目下的鬣狗科,而狗是裂腳亞目下的犬科動物,所以,鬣狗原則上並不是狗。
鬣狗的食物來源分為三種:一種是自己利用掏肛絕技捕殺獵物,一種是坐收漁翁之利,一種是吃遺留下來的腐爛甚至是生蛆的食物,鬣狗作為食腐動物,自身的抗病能力都是進化而來的,不會因為吃發臭、變質、腐爛的屍體而生病。
鬣狗為何鍾愛掏肛?
告訴你,鬣狗不僅喜歡掏肛,還喜歡掏蛋。因為這些都是動物們最脆弱的地方,也是沒有防禦力的地方,面對角馬這樣的動物時,鬣狗喜歡掏蛋,其血腥場面真的不忍直視,角馬因為蛋蛋受到了重創,直接躺在了地上,成為鬣狗們的盤中餐,蜂擁上來的鬣狗會在十幾分鍾之內解決掉一整頭角馬。
不得不說,鬣狗們這樣的招式非常有效,雖然看著很殘忍,但這就是大自然的本質啊。
G. 鬣狗為什麼熱衷於掏肛,被掏肛的動物為什麼不跑
鬣狗是哺乳綱、食肉目、鬣狗科動物統稱,是非洲大草原上名聲最差的一種,白天隱藏在稠密的灌木叢、較高的草叢中,以及岩石隙縫,喜歡在夜間捕食,擅長「掏肛」,被掏肛的動物幾乎沒有敢逃的。
鬣狗群體生活,一個群體大到幾十隻,小到十幾只,由於體型較少,對於獅子都不敢招惹的大象、犀牛、河馬等體型較大的動物,但是在體型小的鬣狗眼中沒有不敢招惹的,前提是對方是落單的。
鬣狗熱衷於掏肛也是為了捕食,因為鬣狗體型較少,成年鬣狗體長在1.5米左右,體重在50公斤左右,沒有強大的跳躍能力,重要的部位基本上都夠不到。所以,鬣狗選擇了站立就可以夠到而且與脖子一樣都是薄弱致命位置的肛門部位。有人說鬣狗掏肛是愛好,其實這是經過漫長的進化過來的,鬣狗們也是為了適應環境尋找出了適合自己的生存模式——掏肛。由於「掏肛」成功率高,鬣狗們就把這項技能作為了一種重要的進攻手段。那為什麼它們不戰斗或者是逃走呢?
被掏肛的動物跑與不跑都是死路一條,因為動物肛門連接著大腸,大腸與五臟六腑都有聯系,鬣狗一旦掏肛成功,會咬著不放,被掏肛的動物越掙扎就會越疼,甚至整個腸子都被拽出來,這樣會死的更快。因此,一旦被鬣狗掏肛的動物一般都老老實實的待在原地,靜靜的等待「身體被掏空」。
H. 蜱蟲是一種害蟲,那蜱蟲一般出現在什麼地方呢
硬蜱多分布在開闊的自然界,如森林、灌木叢、草原、半荒漠地帶。而不同蜱種的分布又與氣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關,如全溝蜱多見於高緯度針闊混交林帶;
草原革蜱則生活在半荒漠草原,而微小牛蜱分布於農耕地區,如大別山區見於牛身上的牛虱。在同一地帶的不同蜱種,其適應的環境有所不同;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軟蜱多棲息於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人房的縫隙中。
蜱的幼蟲、若蟲、雌雄成蟲都吸血。宿主包括陸生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有些種類侵襲人體。多數蜱種的宿主很廣泛,例如全溝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類200種,鳥類120種和少數爬行類,並可侵襲人體。
硬蜱多在白天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長,一般需要數天。軟蜱多在夜間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短,一般數分鍾到1小時。蜱的吸血量很大,各發育期飽血後可脹大幾倍至幾十倍,雌硬蜱甚至可達100多倍。
I. 狗狗淋巴在哪裡
淋巴存在於狗的身體的許多地方,通常會出現在這些地方:下頜下,位於下頜下方;前肩胛,位於肩膀區域;腋窩,位於腋窩;腹股溝,位於腹股溝;腘窩,位於膝蓋後面。
淋巴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動物體內的無色透明液體,內含淋巴細胞,部分由組織液滲入淋巴管後形成。淋巴管是結構跟靜脈相似的管子,分布在全身各部。
淋巴在淋巴管內循環,最後流入靜脈,部分組織液經此流入血液往復循環。淋巴存在於人體的各個部位,對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獸醫和寵物看護可以感覺得到的淋巴結被稱為周圍淋巴結。
(9)動物腹股溝在哪個位置擴展閱讀
嗅覺
犬的嗅覺靈敏度位居各畜之首,眼瞎的狗可以利用鼻子生活的像正常犬。犬靈敏的嗅覺主要表現兩個方面:一是對氣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別氣味的能力。
敏感度會因味道的種類而有所差別,狗發現氣味的能力是人類的100萬甚至1000萬倍,分辨氣味的能力超過人的1000多倍,可以分辨出大約2萬種不同的氣味,經過專門訓練的優秀警犬能辨別10萬種以上的不同氣味。
歐洲肺病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顯示,肺癌是歐洲人的第二大致死癌症。研究發現,經過嗅覺訓練的狗能夠從100例肺癌病人的呼氣采樣中聞出71例,對於沒有肺癌的采樣也能達到372/400的辨別准確率。
聽覺
聽覺感應力可達12萬赫茲,是人類的16倍,它能聽到的最遠距離大約是人的400倍。狗對於聲音方向的辨別能力也是人類的2倍,能分辨32個方向。它可以區分出節拍器每分鍾震動數為96或100次,133次或144次。狗對於人的口令和簡單的語言,可以根據音調音節變化建立條件反射。
狗能夠聽到四萬周波數。將經由大耳朵所收集的聲音,經過外耳道振動鼓膜,甚至振動中耳的耳小骨,傳到內耳的淋巴液,再由聽覺神經傳送到大腦。狗可分辨極細小或者高頻率的聲音(超聲波)。對聲源的判斷能力也很強。
當狗聽到聲音時,由於耳與眼的交感作用完全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晚上,它即使睡覺也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性,對1公里以內的聲音都能分辨清楚。特別注意的是我們沒有必要對狗大聲叫喊,過高的聲音或音頻對它來說是一種逆境刺激,會使它有痛苦,驚恐或恐慌的感覺。
視力
犬的晶狀體是人類的兩倍厚,它的眼的調節能力只及人的1/5~1/3,在50m之內可以看清,但超過這個距離就看不清了,但運動的目標則可看到825m遠的距離,它的視野非常開闊,單眼的左右視野為100°~125°,上方視野為50°~70°,下方視野為30°~60°,它對前方的物體看得最清楚但由於犬的頭部轉動非常靈活,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狗的單眼只能看到25度,因此看不見正面最近的距離。狗狗的眼球水晶體比較大,像馬的眼球一樣變形,所以無法調節遠近感,二、三十公尺大約是其界限。狗對移動的物體具有特別的偵視能力;它們能夠偵視到每秒鍾移動70條線的畫面,而一般的電視畫面線條的移動大約為每秒60條。
光線暗淡時,狗的視力比人的視力要好,狗是天生的食肉動物,靠著捕獵而生,所以它們在暗處也有相當的視力。狗的眼睛能看到短波長的色彩,此外,狗的角膜也較大,容許較多的光線進入眼內,因而較易在光線暗淡處見物。
人與犬視覺的相異處在對光的反應上,人眼對造成各種色彩的三原色(紅、綠、藍)有反應。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獸醫學院眼科副教授DennisBrooks博士說,狗的視覺和人的視覺不同;狗無法像人一樣分辨各種色彩。
狗能夠分辨深淺不同的藍、靛和紫色,但是對於光譜中的紅、綠等高彩度色彩卻沒有特殊的感受力。Brooks博士的研究顯示,紅色對狗來說是暗色,而綠色對狗來說則是白色,所以綠色草坪在狗看來是一片白色草地。
J. 有請動物實驗高手~~~~
必須在腹股溝嗎?我們的大小鼠靜脈注射都採用尾靜脈。至於確定是否重復注射,比如麻醉劑一般是根據體重摺算好量後,注射計算量的80%-90%,然後等待一兩分鍾看反應,麻了就不用補了,不然就再打到計算量,再等待。
腹股溝么,沒經驗,背位綁定後絞了毛,用指甲輕輕彈彈讓血管凸出來會比較好注射吧?這些小動物小角度進針後很容易判斷是否在血管里的,然後再慢慢推葯。我們打兔子是這么打的……對不起!我真的沒打過腹股溝……
以下來自
http://www.bioon.com/experiment/General1/86203.shtml
1. 將小鼠固定好,將尾巴拉直,綳緊,這是成功的第一步。
小鼠性情較溫順,一般不會咬人,比較容易抓取固定。通常用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將其放在鼠籠蓋或其它粗糙表面上,在小鼠向前掙扎爬行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雙耳及頸部皮膚,將小鼠置於左手掌心、無名指和小指夾其背部皮膚和尾部,即可將小鼠完全固定。在一些特殊的實驗中,如進行尾靜脈注射時,可使用特殊的固定裝置進行固定,如尾靜脈注射架或粗的玻璃試管。如要進行手術或心臟采血應先行麻醉再操作,如進行解剖實驗則必須先行無痛處死後再進行。
或者用這個方法:1 小鼠要固定好,自製一個籠子,前面通氣,中間最好有一個擋板,讓小鼠不能後退,筒子後面開一個口,尾巴從這里出來,這樣固定牢靠;2、注射前尾巴用稍熱的水浸泡幾分鍾,有利於注射;3、先遠後盡,不要一開始就從尾根部,那樣失敗了不好辦;4、進血管後注意保持穩定,針尖很容易刺穿血管的。至於能否穿進,個人手感如何,全靠自己啦。多練習,一定很快掌握的,不難,絕對不難!我練習10餘只小鼠就比較熟練了
2. 用酒精棉球擦拭尾巴,使血管擴張;或者用熱水或者熱毛巾焐熱,使靜脈擴張;選用適當的針頭,越細越好;在尾部較靠近上段的地方注射,這里血管比較大。用酒精或熱水擦拭,擦拭的時候,可把尾巴用力扯在桌面上。注射狀態為尾巴發白,緊靠白色的尾骨兩側清晰可見兩根紅色靜脈。
3.用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大拇指將小鼠尾巴固定,; 手法:握住1ml注射器前面0.1ml處。右手小指搭在拽著鼠尾的左手拇指處 按此手形進針;看針尖前面那個斜面有3/4(關鍵),如果血管充盈則進1/2,進入,停,上挑針頭,進針;左右輕擺動,如可動,可注射。
原則是:把你第一次打進的手形,完全固定下來,每次都重復。
4.注射:注射時左手扯尾,使尾巴緊貼桌面,尾巴與桌邊緊貼轉彎處為進針部位,一般選擇距尾尖1/4或1/3處進針,此處皮膚較薄,血管清晰,進針容易。進針時針頭與桌面平行,針尖稍稍朝下,從中指及無名指與拇指接觸處稍上方進針,一旦進入,須將針頭稍稍上挑進入,針頭沿血管進入,肉眼可關察到針頭前進。如果針頭在血管中前進,可明顯地感覺到針行通暢,毫無阻力。若針頭不在血管中,手感針行有阻力,有一種堵的感覺。進針時不要太深,針頭入皮膚後馬上把針頭略往上,平行進針,針扎入時有落空感,推液時無阻力則說明成功了!如針頭處出現皮丘則說明在皮下,推出重來。進針處最好在尾巴的1/3-1/2處,甚至可以更下一點。這樣一次失敗了還可以往上再來,不要馬上在最高處打,因為你們要打這么多天。要為以後作準備。用熱水、酒精、紅外都可以擴張血管。可以視情況而用。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熟能生巧」。你最好先練習一下或請高手相助。不然到了最後幾天,真的很難打的。
2。注射:針進入後,切記手不可發抖,因為血管壁非常薄,容易扎穿。推葯時,要緩推。若進針成功,推葯順暢,無阻力;若推葯時感覺有阻力,說明針頭不在血管中,須及時拔出,重新進針。一般選用4號或4號半針頭。最好用打疫苗的2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尾靜脈注射並不難,主要是一種感覺。若用上十隻鼠練手,你必會找到感覺。心要靜,手要穩,要有耐心。我研一的時候尾靜脈注射讓我頭疼萬分,越急越打不進去。後來靜下心來,邊注射邊找感覺,很快就熟練了。
祝你找到感覺
5.通過看有無回血來測試針是否在靜脈內;
6.注射.
做到以上步驟,保證注射成功!
註:(1)如果做細胞移植時,應該盡量把細胞打散,不然很容易引起栓塞!
(2)練習:建議你先用藍墨水練手,因為新手往往看不出打入的是皮下還是靜脈
其實真的只能熟能生巧一般推薦在尾下1/3處進針,但是我覺得1/2處准確度較好,個人經驗針頭可以插深入些,防止意外擺動戳破靜脈而注入皮下,很多時候你覺得進了血管打的卻是皮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或者用:經常尾經脈注射胎盤蘭,比較容易,靜脈在側面比較粗的那個,可以做個容器,我們是用一個50ml的離心管前面弄個開口,後面的螺蓋弄個洞,把老鼠裝進去,比較容易,把都對准管小鼠自動進去,把尾巴從蓋子的洞穿出來,操作極為方便。刮毛,用熱水燙一下,血管漲起來就可以,具體的感覺還要自己實踐一下掌握,不過還容易,有3-4隻就可以掌握。
(3)規律:動物越小越好操作,小鼠比大鼠容易,幼年大鼠比成年大鼠容易;對於小鼠最好還是尾靜脈注射,這樣損傷最小;成年大鼠實在不行可以選股靜脈注射,相對要容易一些;最重要的一點,必須多練,進針時的那種感覺必須自己好好體會,熟能生巧,這是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