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上帝打不敗撒旦,沒有撒旦就沒有人需要上帝了嗎
上帝創造宇宙時,創造了眾多具有自由意志的天使,天使既能夠選擇順服上帝行善,也能夠選擇悖逆上帝行惡。魔鬼本是上帝所造的一個權高位重的天使,因權高位重,便心高氣傲,與神爭大,與神為敵,墮落成為魔鬼即撒旦。魔鬼還勾引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神,他們成為撒旦的差役,一同與神為敵,勾引人犯罪。這對人來說,是一場考驗。上帝創造人類是為了讓人認識他,榮耀他,分享他的永福。上帝造人於世,讓人在世上受苦受罪,為的是讓人增長知識,經驗和見識,並通過悔改和信仰耶穌基督獲得拯救,成為上帝的兒女,享受永福。正像瓷土經過匠人的塑造和火的煅燒,成為美麗貴重的瓷器。
基督徒怎樣抵擋和趕走魔鬼?
1)基督徒不僅在信主前會受魔鬼引誘而犯罪,在信主後也會如此。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謹慎,一方面要向主認罪悔改,就能蒙主赦免(約一1:8~9)。我們還要靠著聖靈的帶領,按著神的話語,過聖潔的生活。
2)來1:14~15 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耶穌基督)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 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
3)啟示錄說,兒女勝過它(魔鬼),是因羔羊(耶穌)的血,和自己見證的道。
4)福音書上說,奉主耶穌的名,靠聖靈的能力,可以趕鬼。
禱文
慈愛救主耶穌基督:
求你在十字架上擔當我一切罪,求你在十字架上所流寶血洗去我一切罪,使我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主啊,你親自成了血肉之體,在十字架上藉著死,敗壞了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 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願主的寶血得勝!願主的聖名得勝!願聖靈彰顯大能,除去魔鬼一切作為!
哈利路亞,感謝主,願主得勝在今時!
奉主耶穌聖名求。阿門!
Ⅱ 帝遣是什麼動物
1、不是動物!
2、「帝」指皇帝,「遣」是派遣。
意識是:皇帝派遣(某人辦某事)
Ⅲ 帝遣銀河一派垂 譯文
譯文:廬山瀑布就好像是上天派銀河垂下來的,從古至今只有李白描繪的最好。而瀑布日夜飛流,水花亂濺,也不能夠洗刷干凈徐凝寫的瀑布「惡詩」。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世傳徐凝瀑布詩雲一條界破青山色至為塵陋又》。
原文: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3)帝遣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據《東坡志林》記載,蘇東坡有一次在廬山遊玩,看到了唐代李白和徐凝兩個詩人寫的廬山瀑布詩。蘇東坡就寫了這首詩來贊美李白,嘲笑徐凝。蘇軾大筆一揮,把徐凝的詩判定為「惡詩」。
雖然蘇軾貶低徐凝的《廬山瀑布》,但是據《古今詩話》記載,以白居易為首的唐代諸賢對徐凝的《廬山瀑布》一詩,還是極為贊賞的。
只是到了北宋,由於蘇軾的貶斥,徐凝的《廬山瀑布》一詩才蒙受了「惡詩」的劣名。
徐凝之詩所詠,與李白相同,都是「廬山瀑布」,加之他的名聲與李白無法相比,再加上「惡詩」的定論又是蘇軾下的,而世人對大文豪李白、蘇軾又極度崇拜,所以,自蘇軾以後,近千年來,對徐凝《廬山瀑布》的評價都不高。
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
在文章方面與歐陽修合稱「歐蘇」,在詞作方面與辛棄疾合稱「蘇辛」,在詩歌方面與黃庭堅的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其作《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在繪畫方面擅畫枯木竹石,反對程式束縛,重視神似,為其後世「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後代文人稱其為「坡仙」「詩神」「詞聖」等。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同為唐宋八大家中,合稱「三蘇」。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與弟弟蘇轍同登進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對王安石,被貶到黃州。世人說:「門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蘇軾的成就是最高的。
Ⅳ 雕是什麼動物
金雕 白肩雕 玉帶海雕 白尾海雕 虎頭海雕 鷹雕 草原雕 烏雕 白腹山雕 小雕 棕腹隼雕 林雕 白腹海雕 漁雕 短趾雕 蛇雕 雕是大型猛禽,體型粗壯,翅及尾羽長而寬闊,扇翅較慢,常在近山區的高空盤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大型哺乳動物幼畜等,也嗜食鼠類。 我國常見的種類有金雕和烏雕。 金雕俗稱潔白雕,體較大,全身為黑褐色,體色為雕類與鷹類中最發黑的一種。成鳥頭頸部金黃色。幼鳥尾羽基部以及翅膀飛羽的基部為白色,成長後白色部分消失。飛翔時翼長而寬,尾端稍圓形。在我國也有分布的白尾海雕與虎頭海雕的幼鳥,全身也為褐色,與金雕很相似,但尾形為楔形,是與金雕相區別的重要標志。棲於山地,常高踞山崖巔頂或飛翔於高空中。性兇猛,喜食野兔、雉、鶉以至大形哺乳動物幼麝等。巢營於高山懸岩上或峭壁的樹上,遷徙時在我國東北常能見到。 烏雕俗稱皂雕或花雕,體形比蒼鷹大,全身黑褐色,腰部有V字型白斑,尾比金雕及白肩雕長。幼鳥翼的復羽先端有淡色斑。翼下初級飛羽基部也有淡色斑。常棲於沼澤、河川、水邊等地,嗜食蜥蜴、蛙、小型鳥類、鷗、鴉以及鼠類,也常食動物屍體。終年留居我國東北和長江下游一帶,冬時常見於福建、廣東等 。 關於雕的文章昔黃帝、少暭之世少暭:讀音hào,稍晚於黃帝的帝王,鳳鳥適至,故為鳥師而鳥名,命鳳凰為百禽長。當是時,南山有鳥,其名曰雕,雕之性,鷙而健鷙:兇猛,貪而狡。稻粱之甘,木實之美,雕不屑焉,資眾禽之肉以為食。雕之徒實繁。其與雕同氣而異質者:鷹、鸇讀音zhān,鷂子、鳶讀音yuàn,鷹的一種、隼、鷂、鶻、鳥戎:讀音sōng,一種小鷹、鶚:魚鷹,皆助雕為虐者也。其異類而同姓者:鴟鴞:讀音chī、xiāo。貓頭鷹、鵂鶹:讀音xīu、líu。又稱橫紋小鴞、梟、鴆:讀音zhèn、傳說中羽毛有毒的鳥、小鴞、訓狐:鵂鶹的別名、鬼車:九頭鳥,其惡與雕同,特其材異耳。然雕有大小。小者從鷦鷯:讀音jiāo、liáo。俗稱巧婦鳥、燕雀,力可制則制之。大者雖鴻鵠不畏也。故雕之所在,眾禽皆逃散遠去。標枝無安巢標:高枝,灌叢無息羽。翻譯:從前黃帝、少暭時期,正是鳳來到的時候,所以以鳳為師並以鳥名為紀年,任命鳳凰為禽的首領。在那個時候,南山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雕,雕的性格,兇猛而矯健,貪心而狡猾。稻穀高粱的甘甜,植物果實的美味,雕都不屑一顧,以眾禽類的肉作為食物。雕的種類其實很多。它們和雕的習氣相同形體不同的鳥有:鷹、鸇、鳶、隼、鷂、鶻、鳥戎、鶚,都是助雕為虐的鳥。和雕不同類但祖先相同的鳥有:鴟鴞、鵂鶹、梟、鴆、訓狐、鬼車,他們的惡劣和雕相同,只是他們身材不同而已。而雕也有大小之別。小的像鷦鷯、燕雀,有力氣制住它就制服它。大的就是鴻鵠它也不怕。所以雕所在的地方,所有禽類都逃散遠去。高樹枝上沒有安全的鳥巢,灌木叢中沒有安息的禽鳥。雕無所得食,則操遣詭辭,召眾禽之過而愬諸鳳曰愬:同「訴」:「鴻雁背北而南來,是叛者也。鸚鵡舍禽言習人語,是奸者也。倉庚出幽谷遷喬木倉庚:鶯,是冒越者也。鷾鴯秋冬遠遁鷾鴯:讀音yì、ér。燕子,是避役者也。烏知吉凶妖祥以惑眾聽,鵲填河以阻水利河:七夕填銀河,鳲鳩攮鵲之居鳲鳩:讀音shī,布穀鳥。攘:侵奪,鴛鴦荒淫無度,鷗好閑,雞好鬥毆相傷,鳧鷖鵝鴨習水戰鳧:讀音fú,野鴨。鷖:讀音yī,鷗,鸕鶿白鷺得魚不稅,孔雀有異相,杜鵑催歸,令戍卒逃亡,提壺勸人飲酒生事提壺:一種小鳥,因叫聲而得名,勸人飲酒生事:是皆有罪,不治將益甚。」鳳凰惑焉,命爽鳩氏治之爽鳩氏:傳說少皞氏時期負責司法的官。雕與爽鳩相為表裡相為表裡:互相內外勾結。窮山谷,搜林麓:山腳。禽之出者,摶之摶:讀音tuán,拍打,逐之,攫之,拏之拏:拿。啄胔扼吭裂肪絕筋胔:讀音zì,附著在骨頭上的肉。吭:喉嚨,喋毛揚風,灑血殷地殷:赤黑色。血色久則殷。凡遇之者無噍類噍:讀音jiào,吃東西。其餘皆周章振掉周章:倉皇。振掉:掙扎、謀所以免禍者。毀巢破殼:『幾』改『鳥』。讀音què,鳥卵,空所積以奉爽鳩,且以賂雕,使勿執。翻譯:雕沒有地方得到食物,就製造詭辯流言,宣示眾禽鳥的過錯並說給鳳聽:「鴻雁離開北方而來南方,是叛逆的鳥。鸚鵡放棄鳥的語言而學習人的語言,是奸詐的鳥。鶯飛出幽深的山谷而遷居高大的樹木之上,是冒犯和僭越超越本分的鳥。烏鴉憑預知吉凶福禍來蠱惑大家,喜鵲填塞河流阻礙水利,布穀鳥侵佔喜鵲的巢穴,鴛鴦荒淫無度,海鷗好偷閑,雞喜好鬥毆而互相傷害,野鴨、鷗類、鵝、鴨學習水戰不務正業——飛翔,鸕鶿和白鷺抓魚不納稅,孔雀有叛逆的長相像鳳凰,杜鵑的啼叫聲催人回家,令鎮守邊疆的兵卒逃亡,提壺勸人喝酒滋事:這些都是有罪的行徑,不治罪將會更加變本加厲。」鳳凰被讒言迷惑了,命令爽鴆氏治它們的罪。雕和爽鴆內外勾結。找遍山谷,搜遍山林。禽類只要一出來,就打它,追它,抓住它,擒獲它。啄骨頭上的肉扼住喉嚨撕裂肌肉扯斷筋,啄下的羽毛在風中飛揚,血灑在地上變成暗紅色。凡是被它們遇到地方就沒有能吃東西的活口。其餘的禽鳥都倉皇掙扎、想能夠免禍的辦法。傾家盪產,拿出所有的積蓄供奉給爽鳩,並通過它賄賂雕,以求不被治罪。於是,雕之勢益張,而眾禽之生理日蹙。其爪距稍利者爪距:禽腳後面突起似爪者,慕雕所為則起而效之。其鈍者,深藏遠竄竄:同「竄」,餒死於草莽相藉也。而鳳凰始憂之。聞蓬萊之顛有胎仙焉。胎仙名鶴,號青田翁,廉介而潔白,和平而好生。於是徵爽鳩徵:同「懲」,使鶴乘軒而治之。鶴乃與鳳凰謀曰:「夫雕,其始一而已。自子之不戒而使之蔓延,今之為雕者何其多也。今有非雕而雕者何也?雕則得食,不雕則不得食;雕則有利而無害,不雕則利未見而害常隨之,故不容其不雕也。今禽之產子者願為雕,雛之習飛者,學為雕,形狀與雕異者又冒為雕。不誅其渠魁,殲其凶丑以勵其餘,吾恐鸞鷃鵷鸑神雀大鵬金翅鷃:讀音yàn,麥收時的候鳥。鵷:讀音yuān,即鵷雛,傳說中鸞鳳一類的鳥。亂了套!鸑:讀音yuè,鳳的別稱。亂了套!神雀:鸞的別名。鳳凰一類的鳥。亂了套!金翅:金翅膀的鳥。佛教傳說的鳥,皆化為雕耳。」鳳凰曰:「善。」奏請於帝。帝遣虞人持弓矢張網羅虞人:隨帝王狩獵的官,隨雕而磔之磔:讀音zhé,古代分裂肢體的刑罰。雕之徒盡斃。勅天下無留雕勅:讀音chì,帝王的命令。故其餘黨皆屏跡匿影不敢出。眾禽始得安於生養以盡天年。此皆少暭氏之恩、鳳凰與鶴之力也。太史公曰太史公:史記作者司馬遷:「雕,奸禽也。暴惡受誅固宜。吾獨懼今之人子務養雕務:專力,意有所欲,舉雕而放之,求眾禽之血肉以肥其軀,殊不知少暭氏之戒也。嗟夫!害物而日益者,刑雖未及,天必譴之。其雕豈足恤哉?」翻譯:於是,雕的勢力越來越張大,而眾多禽鳥的生計一天比一天緊迫。它們的爪距稍微鋒利點的鳥,羨慕雕的行為就跟著效仿。爪距鈍的鳥,深深地躲藏或遠逃,餓死並雜亂地屍陳草莽之中。這時鳳凰開始犯愁了。聽說蓬萊之頂有胎仙。胎仙名字叫鶴,號青田翁,廉正而身體潔白,性格和平並且熱愛生命。鳳凰於是懲治爽鴆,派鶴乘坐車去懲治它。鶴便和鳳凰謀劃道:「雕,它當初是一種鳥而已。自從您不限制它而致使它蔓延,如今成為雕的鳥何其多啊。如今有不是雕而行徑是雕的鳥是為什麼?是雕就有食物,不是雕就沒有食物;是雕就有利益無禍害,不是雕就見不到一點利益而禍害卻是常常跟著它,所以不允許它們不成為雕啊。如今禽鳥們生子希望它成為雕,雛鳥學習飛翔,學雕的樣子,形體和雕不同的鳥也要冒充為雕。不誅滅那來源的首領,殲滅那些凶惡醜陋者(這和鶴的『和平而好生』豈非矛盾?!)以勸勉其餘的禽鳥,我恐怕鸞、鷃、鵷、鸑、神雀、大鵬、金翅,都要變成雕啊。」鳳凰說:「對。」於是鳳凰向天帝上奏並請示。天帝派虞人拿弓箭放大網,凡是雕就碎屍萬段。雕之類全部殺滅。天帝命令天下不留雕。因此它的余黨都隱形滅跡不敢露面。眾多的禽鳥才得以安身立命以享天年。這都是少暭的恩德、鳳凰和鶴的作為啊。太史公說:「雕,是奸詐的禽鳥。因暴戾惡毒而受到誅滅確實應該。我唯獨害怕如今的人們專心養雕,想滿足自己的慾望,高舉著雕並放縱它,捕捉眾禽鳥吃它們的血肉來養肥自己的身軀,殊不知少暭的戒訓。悲哀啊!有害的事物一天比一天多的話,雖然刑法不能及,天也必然要懲罰他的。那雕難道值得憐憫嗎?」
Ⅳ 帝遣不陽招我魂。指什麼動物
蛇。
帝遣巫陽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陽,古代女巫名。這里詩人化用《楚辭,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內遷。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
Ⅵ 天兵天將是什麼動物
是豬八戒天蓬元帥,所以是豬。
天兵天將,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 bīng tiān jiàng,意思是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神仙兵團,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出自木皮散人鼓詞·開場。
成語解釋:舊指天上的軍隊和將領。也比喻本領高強的人們。
成語出處: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開場:那鯀卻生的兒子,神通廣大,伏虎降龍,手下天兵天將那等利害。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神奇力量
示例:以及怎樣請了天兵天將,捉住興風作浪的妖怪無支祁。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
(6)帝遣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天兵天將是漢族神話中天界的將領和士兵,他們的主要作用是衛護天宮,維護道法,下界降妖除魔。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他們的出場,比如,在《西遊記》中就描寫到:托塔李天王受玉皇大帝差遣,率領十萬天兵天將降服孫悟空。
Ⅶ 一代大帝漢武帝,是屬什麼生肖
屬雞的,職位,皇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
公元前156年,即漢景帝前元年,乙酉
乙酉日對應雞生肖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范圍,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Ⅷ 帝遣指的是什麼動物
答案是:蛇
蛇
拼 音
shéyí
部 首蟲
筆 畫11
五 行金
五 筆JPXN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shé ]
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
Ⅸ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惟有謫仙詞"誇贊的是誰的哪篇名作
誇贊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謫仙」就是李白,這兩句詩的大意是:廬山爆布是天帝讓銀河垂落下來形成的,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句,古來只有李白的最好。
《望廬山瀑布》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後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全詩原文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白話文意思是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9)帝遣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這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於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彷彿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雲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
「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像,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