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物園長得像鴕鳥的動物
鴯鶓(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也叫做澳洲鴕鳥,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鴯鶓僅分布在澳大利亞,是鴯鶓屬唯一的物種.
2. 與鴕鳥類似的兩條腿的動物
雞鴨鵝鳥 。企鵝袋鼠。
3. 體積和鴕鳥差不多的鳥
非洲鴕鳥是目前體型最大的鳥,第二第三分別是鴯鶓和鶴鴕
鴯鶓(學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是鳥綱鴯鶓科唯一的物種,以擅長奔跑而著名,是澳洲地區的特產,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鳥類,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也被稱作尤加利鳥,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4. 一種像鴕鳥的動物是什麼
是松雞,我在動物世界看過,絕對是,採納吧親
5. 什麼鳥和鴕鳥相似
鴯鶓,又名澳洲鴕鳥,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動物之一。鴯鶓的體型僅次於非洲鴕鳥,長相和鴕鳥很相似,兩者之間的明顯區別在於:鴕鳥只有兩個腳趾,鴯鶓有三個;鴕鳥的脖子上沒有毛,而鴯鶓脖子上有細軟的長毛。據了解,鴯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早在一億年前,就是現在的樣子。
6. 像鴕鳥一樣的鳥是什麼
鴯鶓。
鴯鶓,鳥綱鴯鶓科唯一物種,體高150-185厘米,體重30-45千克,壽命10年。擅長奔跑,是大洋洲的特產,世界上第二大鳥類,僅次於非洲鴕鳥,因此也被稱作澳洲鴕鳥。
成年雌性比雄性大。鴯鶓形似非洲鴕鳥而較小,屬於平胸總目,沒有龍骨,嘴短而扁,羽毛灰色、褐色或黑色,長而捲曲自頸部向身體的兩側覆蓋。翅膀退化,完全無法飛翔。翅膀比非洲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加退化,足三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種之一。
生活習性
鴯鶓易於飼養,被廣泛引入其他國家,在中國很多動物園中都能見到。它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鴕鳥,但沒有鴕鳥高大,成年雌性鴯鶓比雄性的大。體重數十千克不等,從動物分類學來說,它應屬於鴕鳥類中的一種。
鴯鶓喜愛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帶,全身披著褐色的羽毛,擅長奔跑,時速可達69千米,並可連續飛跑上百公里之遙。鴯鶓雖有雙翅,但同鴕鳥一樣已完全退化,無法飛翔。
軀干、翼被覆纖細的粗發狀羽毛,呈灰褐色。以野草、種子、果實等植物及昆蟲、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它能泅水,可以從容渡過寬闊湍急的河流。
7. 鴕鳥腿和什麼動物腿相仙
鴯鶓和鴕鳥的腿很相似,不過它們也很好區分,看腳趾和脖子上的毛就行。鴕鳥只有兩個腳趾,鴯鶓有三個;鴕鳥的脖子上沒有毛,而鴯鶓脖子上有細軟的長毛
8. 與鴕鳥很像的動物是什麼
通常所說的鴕鳥是非洲鴕鳥。你說的可以是澳洲鴕鳥,也叫鴯鶓。
9. 像鴕鳥那麼大的寵物有哪些
有獅子,老虎。
非洲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
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點是龍骨突不發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
物種學史
非洲鴕鳥是鴕鳥目中惟一的一個種,也是走禽類中的代表。最早的鴕鳥至少出現於始新世時期的歐洲,從上新世到更新世在歐亞大陸廣泛發展,種類繁多,在中國也曾發現有從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安氏鴕鳥、維氏鴕鳥和蒙古鴕鳥的化石,大約在更新世時遷移到非洲,但到了19世紀時,就只剩下非洲鴕鳥1種了。
20世紀中葉,生活於阿拉伯半島的非洲鴕鳥的消失,也意味著這種動物在亞洲的徹底絕滅,使其真正成為「非洲鴕鳥」了。而事實上,由於人類的大量獵捕,生活在非洲的種群數量也在不斷下降,特別是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已經瀕臨滅絕。
10. 關於似鳥龍有哪些介紹
似鳥龍:又名鴕鳥龍,體高約2米,模樣及大小均與現代鴕鳥相似。有人懷疑它可能是鴕鳥(還有已絕滅的恐鳥、象鳥)的祖先。似鳥龍的先輩曾是兇猛的獸腳類肉食龍,但後來「改邪歸正」變為雜食性恐龍,吃植物的果實、新芽,也吃昆蟲和其他小動物。它的嘴像鳥的喙,牙齒已全部退化。脖子和尾巴都很長,頭很小。後肢修長矯健,善於快速奔跑。生活於白堊紀晚期。我國內蒙和北美都有化石發現。
鴨嘴龍:是白堊紀晚期最繁盛的恐龍。嘴部扁闊,似鴨嘴。有的頭上生著頂飾,有的則是平頭。有頂飾的鴨嘴龍其前頜骨和鼻骨不是長在原來的位置上。而是退到了頭頂上,形成了中空的突起。鴨嘴龍嘴裡約有兩千多個牙齒。身長達12米。它的前肢短小,後肢粗壯,主要用後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