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藝術的學生是不是都智商特低
不是吧,我音樂生,高考全國二卷理科400+(藝考前水平在500左右),大學英語六級500,六級口試A。智商不敢說高,但我確定我不是弱智(特低)。
㈡ 搞藝術的人是不是都是瘋子
恩 也可以這么說
因為他們的籌碼就是「執著」, 執著於自己對藝術的理解
在別人眼裡他們的這份執著就會被誤解為「瘋」吧
㈢ 藝術家的智力高么
我相信達芬奇智商很高!達芬奇可不單單是藝術家啊!他在生物解剖,發明創造,建築學,結構學,數學,光學,物理多方面都有相當的建樹,甚至可以說,是那方面的專家!可能你不信,我問過一些非藝術的朋友,他們知道的達芬奇,竟然是一個科學家~哈哈!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多面手,而且都是專家水平!這樣,智商可以不高嗎?
畢加索也是!十分懂得表達,絕對是一個語言天才!只是他用繪畫代替了語言而已!!
還有丟勒!
啊,對了,還有我,哈哈~~我物理,生物,化學,哲學都會哦~~哈哈,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相當菜鳥的水平……咔咔
回frank226的:智商也分很多方面,你測過智商也知道,有先天智力,後天智力,語言智力,非語言智力。其中創意,邏輯,計算能力,記憶力,推理能力==都是先天的,而達芬奇可以說他有這樣的成就,絕對就是一個先天的天才!而後天,也就是知識水平,社會理解力等等……這些只能以時代性來區分,而沒有絕對,都是因時代而變遷。你也不能因為你知道的東西比孔明多而說你自己的智商比孔明高吧??
㈣ 一般人的智商是多少
智商是一種表示人的智力高低的數量指標。它是德國心理學家施特恩在1912年提出的。智商是智力商數的簡稱,智商用英文IQ表示。智商是智力年齡被生理年齡相除而得出的商數。智商的計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聰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聰明。生理年齡指的是兒童出生後的實際年齡。智力年齡或心理年齡是根據智力測量測出的年齡。
智力年齡只能表示智力的絕對高低,不能表示不同生理年齡不同兒童的智力高低。例如:甲兒童生理年齡5歲,智力年齡6歲,而乙兒童年齡10歲,其智力年齡11歲,兩個兒童的智力年齡都比自己的生理年齡大了1歲,這就很難比較他們兩個人的智力的高低。採用智商就能相對比較出他們智力水平的高低。甲兒童的智商力5/6×100=120,乙兒童的智商等於11/10×100=110。從甲乙兒童的智商我們可以認為,甲兒童智力水平比乙兒童的智力水平高。
通常人們對智力水平高低進行下列分類:智商140以上者稱為天才,智商120-140為最優秀,100、110、120為優秀,90-100為常才,80-90為次正常,70-80為臨界正常,60-70為輕度智力落後,50-60為愚魯,20-25為痴魯,25以下為白痴。
智商就是 IQ(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簡稱)。通俗地可以理解為智力,具體是指數字、空間、邏輯、詞彙、記憶等能力。某種意義上智商就像電腦的硬體如CPU,一個智商高的人在短時間內能夠做很復雜的事情。就像奔騰級、迅馳級的CPU能夠運轉windowXP這樣的大型軟體,而386、486隻能運轉DOS之類的小型軟體一樣。
我們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學習知識外,會花大量時間在智商訓練方面。學數學來鍛煉數字計算、空間想像、邏輯推理能力,用語文、英語、歷史、地理等鍛煉詞彙、記憶能力。高考,可以說就是對人們在這些方面能力的大檢閱。
由於考試是限時進行的,對人們短時間記憶、處理復雜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高智商的人在考試時特別佔便宜。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一個人有個好記性是讓大家非常羨慕的事情。因為大部分考試考查的內容有一大部分都是需要牢牢記住的東西。所以對於考生來說,記憶力好是高分的基礎。如果有了好的記性,好的運算能力,好的語言能力,如果你再用功一些的話,考上好大學不在話下。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智商的用處到此為止。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高智商的用途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極少數領域需要高智商。比如棋類運動就相對來說比較需要高智商。但是,他們對智商的需要也不是不著邊際的。根據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的測試,國內最好的棋手之一常昊的智商是138,有世界圍棋第一人之稱的李昌鎬智商是139,他們的智商屬於優秀水平,但沒有達到天才級水平(一般認為,智商大於140屬於天才)。看來,即使最需要動腦筋的棋類運動對於智商的要求也就是夠用即可,並非高到離譜。
還有一個領域好像特別需要高智商,就是科學研究。但是,我相信這個領域對智商的要求不會高得離譜,起碼不會超過棋類運動員所需要的智商。那麼,從事科學研究有沒有一個智商要求的底線呢?
這個問題好像沒有定論,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一些科研工作者的說法。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張廣厚在小學、中學讀書時智力水平並不出眾,他說過:「搞數學無需太聰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鑽勁。」達爾文也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對科學的熱愛,對長期探索的堅韌,對觀察的搜索,加上對事業的勤奮。」近代「控制論」奠基人,大數學家維納在自傳中說,和他幼年同時被稱為神童的三四個人,由於不勤奮上進,以及其他條件等多種關系,長大後都無所作為;相反,有些人幼年時表現平凡,但由於後來的勤奮和環境的熏陶,最終成為科技史上的偉人。
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這樣的研究,就是列出各行各業所需智商的底線。我想,真有這樣的底線的話,棋類運動員應該要求最高,可能沒有優秀以上的水平不行。而搞科學研究的人呢?我想中等水平就可以了。
那麼,在這兩大領域之外情況如何呢?我想絕大多數行業對智商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達到及格水平即可。
先說說政治這個行業,在美國當總統就不太需要高智商,比如小布希就經常被嘲笑智商低。美國賓州羅文斯坦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他的智商是91。老布希只比他略高,為98。
智商91和98是什麼概念呢?根據英國和芬蘭科學家做了一項統計,在世界范圍內,智商最高的人群是中國、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的國民,他們的平均智商高達105。其次聰明的人群分布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他們的平均智商是100。也就是說,小布希和老布希的智商要比至少一半中國人和至少一半美國人都要低。就是這樣一個低智商的人,照樣能當上總統,能獲得很高的支持率。可見在美國,起碼在政治領域,對高智商似乎並不迷信,人們更多看重的是政治家的個人魅力。
說完政治界我們再看看經濟界。我們看到中國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很多都是小學文化的,美國富豪也有小學文化的,比如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很多大學生都聽說過新東方學校的創辦人俞敏洪,老俞的智商也不是很出眾,當年他考了三次大學才考上。
也許我們看看世界巨富巴菲特的談話,會對這個問題有更深的認識。美國《福布斯》雜志最近公布的全球200名億萬富翁中,沃倫·巴菲特列第三。當記者問:「你是如何走到現在這一步,成為比上帝還富有的人的?」巴菲特答道:
我怎樣走到這一步說起來也很簡單。我的成功並非源於高智商,我相信你們聽到這一點一定很高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總是把智慧和才能看作是發動機的馬力,但是輸出功率,也就是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則取決於理性。那麼,為什麼一些聰明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卻不能獲得他們應該得到的結果呢?這涉及習慣、性格和氣質等方面因素,涉及行為是否合乎理性,是不是自己在妨礙自己。就如我說過的,這里每一個人都完全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任何事情,甚至做比我多得多的事情。
㈤ 為什麼搞藝術的人性格都很奇怪
藝術的創造是需要思維的爆炸,並且能夠控制這種爆炸在一個合適的度,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難以做到的,因為我們平時顧慮的太多,而藝術家和我們不同,他們是全身心的投入,藝術即生命對他們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信條,所以他們的平時作法和談吐會與我們不同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必然有藝術家自己獨特風格的烙印。所以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必須是獨一無二的。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是藉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營造氛圍,來反映現實、寄託情感的一種文化。好的藝術往往具有美學價值或者哲學價值,但不一定具有大眾層面的娛樂性。與科學相比,藝術離不開情感的表達。在中國古代主要指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各種技能或特指經術。語出《後漢書·伏湛傳》:「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蓺術。」
藝術通常會藉助語言、文字、繪畫、音樂、形體等表達。現代藝術包括語言(含文學)、美術(繪畫、雕塑等)、表演(音樂、舞蹈)、綜合藝術(戲劇、電影)等等。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它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同時,藝術也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學習、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視覺、聽覺、觸覺)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㈥ 音樂,藝術天賦和智商關系多大
大家都看到大屏幕上《智力與學習》這個標題了,我在中央電視台講了兩個專題,一個是《智力與學習》一個是《幫助家長走出誤區》。去年我在人民大學出版社錄制了兩個光碟,其中一個是《智力學習》,另一個是《個性決定命運》,現在已經投放市場了。智力與學習是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年輕人,有一些中年的家長還有一些老同志,我想和大家講講智力與學習的發展,首先取決於孩子的個性品質。我國有個著名的教授,總結了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智力正常,個性成材」。一個人的智力如果正常,不是超高智商,真正決定他能否成材的是他的個性品質、人格品質。本來我想講《個性決定命運、幫助家長決定誤區》,後來決定講《智力與學習》,當然我還是要講到非智力因素。
第一,成功人材的四種基本因素。
「四種基本智能」是歐洲上個世紀末一個非常重要的雜志發表的若干個專家研究的結果,我覺得「四種基本智能」這個翻譯不太准確,我認為應當是「四個基本因素」。
成功人材的四個基本因素是什麼呢?
1、IQ即智商,即平時我們所說的聰明度。
IQ是包括人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像力的綜合素質。注意力是對一件事情的注意程度,孩子是否專注。IQ是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還有想像力綜合水平的認定,是成功人材的第一個因素。
2、EQ即情商,情緒商數或者叫情緒智商。
其中有五個詞最關鍵:知己、律己、利己、知人、睦人。知己是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一個人、一個孩子他對自己有無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評價非常重要。律己是要求自己嚴格不嚴格。利己是是否注意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因素。知人是對別人、對自己以外接觸的人的了解、認識。睦人是與人和睦相處。這五個詞是情商的關鍵因素,實際上就是非智力因素。
3、AQ即逆境商數。
這講的是人的意志品質,有無毅力、勇氣、堅持性,是否能夠堅持努力的做一件事,特別是面對困難時,能否面對自己,有勇氣克服困難還是容易被困難打倒。
4、CQ即創造智能。
孩子從小有沒有創造性,包括有沒有創造意識即想創造、想創新、想做出一番別人做不出來的事情,有沒有創造性思維即很敏捷、腦子反應快、能出新點子,有沒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即理想、志氣、責任心等等,沒有志氣沒有理想的人肯定沒有創造性,吃飽盼天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是不行的。最後還需要有創造技能,創造技能是要學習的,即會不會創造。
上述這四條內容不是我研究的,是我根據歐美若干專家的研究成果,清華大學一個老師講給我聽後由我總結的。
你家的孩子智商如何?智力正常,個性成材。從小學開始,只要能跟得上的孩子即智力正常,能否成材決定於個性品質。你仔細想,如果人要具備這四個方面的因素,且比較有優勢的話,肯定成材。在座的各位分析自己是否是人材,要從這四個方面衡量。逆境智商有所不同,特別是創造智商,每個人都有這個問題,包括我在內。今年我66周歲,反聘做教師,我經常在衡量自己,我雖然年齡大,但總是要做一些有創造性的事情,我每天五點鍾起床上網搜集材料,每天有時間我就要搜集資料、看書。在座的也有年紀大的同志,來此聽課也是想做些事情。人的頭腦是用進費退,不用就完了就變傻了。
智力是什麼?是一種綜合水平。現在大家看重的是其中一項能力強,比如記憶力好,但記憶力好不能說明整體水平高,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的綜合水平高才是真正的智力好,光記憶力好不行,過去有個說法是「某某人是兩腳書櫃」,腦子里裝的東西很多,但不會用,所以光記憶力好不行。核心是思維能力,即會不會想問題,是否擅於想出主意去解決問題,這是智力的核心,比如算術,會解題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智力發展與知識學習的關系。
一個孩子上小學之前,他的智力已經發展到全部智力的70%左右,即七歲左右已經發展到此,其他30%是在小學、中學甚至大學得到發展的。可是所學的知識上小學以後成倍增加,因此智力發展和知識學習有關聯,但智力發展和所學知識不是一回事。我想告訴大家智力發展和學習有關系,但不是一回事,90%以後的學習是在上小學之後,但智力才發展30%,所以早期智力開發非常重要,孩子四、五歲甚至之前就開始開發智力,有了基礎學習才會更好。智力是學習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還需要的條件就是非智力因素。
決定一個孩子學業質量水平的基本因素是什麼?
1、智力水平。2、非智力水平。
前面講了智力包括什麼,下面講講非智力因素包括什麼:動機(你想干什麼,想不想做)、興趣(有沒有興趣做這件事)、氣質類型、情感、意志品質、性格。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格,你有什麼樣的性格,性格的核心是意志、自控能力,然後才是興趣,用意志品質保證興趣的追求和發展,才能沿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在非智力因素下面,列舉了兩行更重要的決定你的發展、孩子學習水平的。好多孩子智力不差,處在一種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狀態,原因是非智力因素、自控能力不行,要想讓孩子發展好,只抓學習是永遠抓不好的,必須抓他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是孩子成材的基本保障,我們國家的大多數孩子學業水平不好不是智力問題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問題,即有無自控能力、有沒有志氣、有沒有好的習慣。你仔細想一想,有責任心、有志氣、有好習慣又負責任的孩子學習好,但很多家長沒有發現這個,只抓學習是誤區,如果反過來培養孩子有志氣、訓練他能控制自己,情況就會有所不同。
在此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故事,有一個教授做了一個實驗,在幼兒園的二十幾個一歲、二歲孩子面前,教授拿著一袋糖,給每一個孩子一塊糖,和小朋友們說他給完糖之後要出去辦事,回來以後誰的糖沒吃就再給他一塊。孩子們都聽清楚了,教授給每個孩子一塊糖,然後就出去了。這些孩子會發生什麼情況?教授剛走,有的孩子的糖已經進肚子了,有的孩子剝開想吃,但又放下了,而有的孩子根本沒動、看別的東西沒看糖。這三種孩子反映家長的教育不一樣,教授回來之後,沒吃糖的孩子又都給了一塊糖,並把情況都記錄在案。三十年之後找到這些孩子,當時把糖馬上吃掉的孩子多數沒有出息,沒吃糖的特別是沒剝開的成材率特別高,因為他有自控能力,他年紀小卻能控制自己,這是非智力因素。為什麼有的孩子當場就把糖吃了?因為這些孩子在家裡要什麼馬上給什麼,從未有過延遲滿足訓練。現在我的小外孫子上小學,從加拿大回來,吃水、喝東西、要做什麼都不是馬上滿足他,讓他等著,訓練讓他在等待過程中控制自己。我的一個朋友說到日本幼兒園去,阿姨盛完飯之後不許吃,全部盛完之後宣布吃才吃,等待的十分鍾、八分鍾是延遲訓練,但我們有的家長做不到。
非智力因素有多重要?二十世紀初有一個教授搞了一個大規模的追蹤調查,對1500名高智商的孩子追蹤30年,發現他們的智力水平沒有差別,差別就在非智力因素,成材的是自信、有理想、有堅持性的那些人。這些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智力因素非常重要。清華大學一個系有一個優秀的成績名列前矛的學生,在人格測驗中聰明度是6分,即將將及格,其他學生的聰明度都是9分、10分,那麼為什麼他考上清華大學且是優秀的學生?結論是非智力因素促進智慧和潛能的發展。
第一個故事是大面積的調查,第二個故事是清華大學的學生,這都是真事。在家庭中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學業成績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我在中央電視台講了一個對聯,估計是從明朝就傳下來的,是「忠厚傳家久,嗜書記事長」,一個女編導問我怎麼回事,「忠厚」講的是一個家庭品格要好,讀書才能記事長。三個星期以前我到鄧小平的老家四川廣漢,在四川廣漢搞了一個公園,我看了鄧小平家的祖屋,在中堂掛的就是這副對聯,有兩個字不一樣,鄧小平同志祖屋中掛的對聯是「厚德傳家久,嗜書記事長」。你的家庭道德水平如何,知識智力水平如何,這都直接影響孩子,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第三,家庭的智力環境。
1、家庭的智力環境。
應當創造什麼條件?家長自身的智力活動水平如何?家長是否愛動腦子?家長動腦子的水平如何非常關鍵。我遇到一個老師講了一個情況,一個孩子從小學升到初中,發現孩子看起來很聰明,數學不錯,語文也可可以,但作文總有問題,總是寫半截話就結束了。我和他研究,說需要研究一下孩子家裡的智力環境。我和老師一起到這個學生的家裡去,孩子的父母是駐德國的武官和武官夫人,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由他奶奶照顧他,條件非常好。我們和他奶奶談話五分鍾,發現奶奶竟說半截話,一句話沒說完就打住了,她以為孩子懂了,或者她就是這種表達方式,孩子寫半截話是家長的智力活動影響了他的語言。我們想了一個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和老師說把孩子作文中的半句話都畫上,讓他把另半句添上,要把話說完整。此外給這個學生一個任務,回家和奶奶說話的時候認真聽,聽完以後看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和奶奶說「你的話還差半截,應當說完整」讓他給奶奶當思維語言的老師,兩個月以後孩子再寫作文時已經不寫半截話了,錯誤的、不良的思維影響已經被我們糾正了。家長的智力活動影響孩子,家長的智力活動水平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不要全依靠老師,有的人把孩子交到學校就靠老師,這是不對的。老師有老師的作用,你要配合,家長有家長的作用。智力要靠智力來培養,要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家長,在和孩子接觸生活時要多動腦筋分析問題,有的家長懶得和孩子一起思考問題,這是誤區,應當以實際的智力活動影響孩子。和孩子一起,家長愛動腦筋,孩子愛動腦筋,家長腦子懶惰,也很難讓孩子聰明起來。
2、家長的求知態度和求知表現。
你是否求知?你現在還讀不讀書?你現在還學習嗎?求知這件事是不能吃老本的,如果家長渴求知識,有良好的求知表現,孩子就會像家長學習,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習,自己不學習,孩子不願意聽家長的。前不久我在大興縣有個課題組做實驗,五位家長都說孩子學習不好,我讓每個家長介紹一下是否訂報紙、訂的是什麼報紙,買沒買書、買的是什麼書,五位家長全沒訂報紙,半年之內一本書沒有買,不訂報不買書沒有關系,半年之內讀了什麼書?五位家長什麼書都沒讀?這樣的環境,要求孩子好好讀書,能有多大的力度?不管你的文化水平如何,你不讀書,你要求孩子讀書,能讀好嗎?有的家長到這種程度,掙錢給孩子都攢著,只說物質條件,不說精神條件。說到讀書,給大家說一個數據,據網上報道,以色列人50%左右上過大學,平均每人每年讀48本書,俄羅斯人平均每人每年讀28本書,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讀2.8本書,我想我們的孩子讀書的積極性不如以色列人也趕不上俄羅斯,因為家長平均讀書量只有2.8本,有的家長是一年也不讀一本書,去年有個調查,中國人讀書多了,平均3.5本,但還是不行,我們國家老師一年讀到10本書的都不多。各位想想,大人不讀書,只要求孩子讀書會是什麼情況?一個家長對我說他的孩子學習不好,他說家裡是三居室,每天孩子關在自己屋子裡學習,他們關在自己屋裡看電視。這是不對的,孩子看到自己在學習父母在看電視,心裡不平衡,他得想父母在看什麼節目。我說孩子學習時你也學習,給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那時你也看電視,但你看電視的時間要比孩子少一點,這才是好爸爸好媽媽。
我認識一對父母,媽媽是半文盲,父親是一個機關的幹部,孩子從三年級開始,爸爸說讓孩子自己決定每周一至周五看多少電視,可以在電視報上圈兩次節目,爸爸只圈了一次節目,爸爸問孩子如果孩子沒有做到每周只看兩次電視怎麼辦?孩子說罰一個星期不看電視。孩子學習的時候爸爸也在門廳學習,爸爸在學習的書上畫重點、寫眉批、記筆記,學20分鍾後父子兩個人摔跤,孩子看到爸爸學習這么認真,也回去學習。高三時孩子被保送廣州華南理工大學,但孩子不去,他說他的理想是上清華大學建築系,爸爸說研究生時再考清華,但孩子不同意。爸爸問如果考不上怎麼辦,孩子說如果考不上允許他復讀一年,如果再考不上就工作然後再考,一定要考上清華大學。結果孩子真的考上了清華大學,有一個萬家燈火的欄目請他們去做節目,兒子星期五回來之後,父親告訴他這個消息,孩子說不去,說只是上了清華大學沒有什麼好驕傲的,離自己的理想差遠了。爸爸勸了半天兒子才同意去做節目,還警告爸爸:下不為例,以後不要隨便答應,考上清華大學沒有什麼了不起。家長求知態度、求知表現很重要。
3、家庭書架。
你家裡有沒有家庭書架、家庭書櫃?按照道理說,這個社會中,家庭中一定要有書櫃,有每個人讀的書,養成交流讀書心得的習慣,對孩子非常有好處。我到一個小學生的家裡去,就他奶奶和他在,70歲的奶奶在聽收音機學日語,孫子在裡屋專心自己學習,媽媽上夜校爸爸出差。他家的書架有兩個格,父親母親的書放在一起,奶奶有半架書。有的人家沒有書架,只有美女俊男的畫報,孩子會怎麼樣?
4、相對固定的學習時間、學習空間、學習環境。
人都有生物鍾,在固定的時間、空間學習,容易進入狀態。馬克思在英國一個圖書館里學習,早晨去晚上回來,坐的地方相對固定,地板被腳蹭出一道溝來。毛澤東在嘈雜環境讀書訓練自己的意志力,以上四點是家庭的智力環境,各位家長可以比照一下,自己做到了哪條,要不要改變一下。
第四,家庭的人際環境。
人際環境影響孩子的學業,良好的人際環境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條件,良好即「和諧」,家裡不和諧,老打架吵嘴鬧離婚鬧財產分割,孩子學習不好。有個家庭兩口子老吵架,他說和兒子說清楚了,他和他媽媽吵他們的,兒子學他的,這是多麼幼稚啊,孩子能不受影響嗎?如果家庭不和睦,經常吵架,孩子缺少安全感,煩躁,嚴重影響學習,小時害怕,大時厭煩,再大時怨恨,尤其是父母要鬧離婚。北京崇文區一個母親找到我說要離婚,離婚後沒有告訴孩子,但是孩子有感覺,問媽媽後媽媽告訴了他,孩子說「媽媽,既然這樣你生我干什麼?」這已經到了怨恨的地步。還有家長,兩口子冷戰,兒子給媽媽寫了一封信,說他想離開這個家,如果媽媽還想要孩子就再抱一個吧,他要走了。父親母親總是冷戰,讓孩子如何在家裡待著?如果沒有大的矛盾不要打不要吵,為了孩子為了自己,互相寬容。現在離婚率很高,對下一代影響非常大。人際關系的問題在家裡面非常重要,因此要做到家庭人際關系調整,看看矛盾出在哪,首先是夫妻關系,然後是和孩子的關系,和祖輩和親友的關系,要處在和諧的氛圍中。有的人是在外面橫不起來回家特別橫,叫「耗子扛槍窩里橫」,建議以後哪裡都不要橫,有理走遍天下,橫解決不了問題,要調整人際關系要和諧要寬容,要坐下來談。孩子父母之間的關系是家庭人際關系的關鍵,夫妻關系是人際關系的關鍵。
第五,家長對孩子學習指導。
如何指導、指導什麼?很多家長有誤區,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指導孩子學習,關注的重點放在哪?規律告訴我們,不要只關注結果、分數,重點應放在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不能簡單看分數,上次考80分這次考75分就批評孩子,為什麼75分就比80分差呀?老師出題有比率,叫四比三比三,40%最基礎的,30%屬於基礎里偏難的,30%屬於難的要拉開距離的。如果出題比例變為三比三比四,平均會下來十分。如果變為三比二比五,結果又是什麼?你憑什麼拿分說事?何況還有身體狀況、有無壓力、學習狀況的因素。
要加強指導的針對性。你能指導就和老師聯系,學習有三個層次: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即用於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綜合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得看哪個層次上問題明顯,是基礎不好還是基本技能不好還是綜合能力不好,可以和老師交流讓老師幫助解決。有的家長說孩子難題會做但基礎丟分,基礎不牢將來難題也做不出來,「雙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最重要的,地基牢,上面才能蓋大廈。指導要有針對性,不能簡單化。開完家長會,家長往往對孩子說「語文要吃勁、數學要加油」,要有分析的指導,你都不清楚如何加油,孩子知道怎麼加油嗎?
要看看你們家孩子多智能里哪是優勢哪是劣勢,多智能包括什麼?八種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形象智能、音樂智能、運動動作智能、人際溝通智能、反省反思智能、自然觀察智商。現在正在研究第九種智能。一個孩子內在的素質表現出來以後,會反映在這八個方面,你看看你家孩子這八個方面的優勢在哪、不足在哪,這非常重要。比如音樂智能,最核心的問題是音準的問題,聽得准再反映出來,練樂器時動作智能好,如果孩子這方面不行,不要拚命練鋼琴。我多次去美國也在美國住過,美國有個機構,半個小時出來後會告訴你孩子音樂智能如何。每個人的智能優勢不同,應當揚長補短而不應當揚長避短。如果運動動作智能不好,跑步就慢,現在孩子上體育跑步時什麼姿勢的都有,只有幾個孩子按照老師要求跑步,他們就是運動動作智能好的。要揚長補短,我住的是高教小學宿舍,有一個音樂藝術幼兒園,學鋼琴,本院小孩每年收費兩萬元,外面的小孩每年收費三萬元,我的小外孫子就在那學習,有一天他對我說能不能當小狗,因為他不願意上幼兒園不願意上鋼琴課。我找他的鋼琴老師談,讓他多鼓勵孩子,過了兩個星期,孩子對鋼琴產生了興趣,這和老師的教育有關系。現在上小學之後給我的小外孫又報了一個班,我說願意學就學不願意學就不學,現在課後班太多了,有人賺錢,學校拿點提成,我問小外孫報什麼班,他說什麼都不報,因為耽誤玩,我給他選擇了一個從澳大利亞引進的實驗科學小實驗。好多課後班特別懵人,學了半天英語還不會對話。奧林匹克數學拔尖的能拔幾個?真有興趣也可以,沒有興趣的話不如不學。揚長補短,且要適可而止。有的孩子學了三、四門課外課,家長不明白,以為自己五音不全,就得讓孩子學鋼琴,投資太高了,還不一定有效果,真正能成為鋼琴家的有幾個,更多的不過是培養一下素養罷了。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優長之處,將來發展優長之處對他來說至關重要,你要擅於發現,不足的部分要揚長補短,就行了。和孩子的一百種語言弄明白才能和孩子溝通,不研究孩子,就在自己腦子里想跟上人家的孩子,完全是誤區。任何智能都是在相應智能活動中求發展的,必須提供實踐。去年有一個出版社出了一套書,是幼兒園多智能的培養,的確有多智能論。
第五,家長與學校的主動配合。
1、要主動校訪,不要等著家訪,主動和班主任老師溝通,要討論問題而不是告狀,最好讓孩子參加。研究孩子的優點缺點,討論如何解決,不能告狀。
2、家長與老師要多種方法聯系。現在溝通的方法有很多,電話、信函、簡訊、E-Mail,家長多去參加班集活動,多和老師聯系。
3、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習。
第六,高度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1、孩子有生活習慣、勞動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最主要四個方面的習慣,你這四方面的習慣如何?學習習慣有幾條需要注意:專時專用,講求學習效率的習慣。專時專用,不磨蹭,效率才會高。有的家長不注意,小學一年級集中精力完成作業一次大約只有15分鍾,到四年級時30分鍾,五、六年級時40分鍾,初中、高中一個小時。孩子能集中15分鍾,你非讓他集中30分鍾,那麼剩下的15分鍾就在磨蹭。曾經有人做過實驗,給一年級的每個孩子發張紙寫漢語單詞,前5分鍾鴉雀無聲,第6分鍾兩個人動,10分鍾五六個孩子動,20分鍾天下大亂。過了一個星期再實驗,還是這樣,第6分鍾開始的動的還是上周動的那兩個孩子,第10分鍾五六個動的孩子也和上一周一樣。所以說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就是5分鍾,有的孩子是10分鍾,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橫著比,你要觀察你家的孩子能控制多長時間,如果他只注意5分鍾,你非讓他注意20分鍾,那麼你就培養他15分鍾的磨蹭。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那是別人家的孩子。
2、獨立學習,現在很多孩子依靠家長,家長只能啟發不能告訴答案,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吃嚼過的饃不行,還有的孩子打電話問同學答案。現在學生學習不是學會,而應當會學,會學就需要獨立學習,「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很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
3、按計劃學習。計劃在每天的課後、雙休日和寒暑假,和孩子一起商量讓孩子自己訂,要留有餘地,不要滿打滿貫,要堅持。
4、科學用腦。包括學習時間勞逸結合、各種學科交叉。
5、使用工具。現在的工具主要有詞典、字典、數學用表、物理化學基本公式等等,現在從小學就開始有電腦,我有個建議,家長還是要給孩子預備電腦,家長要學會使用電腦,家長要會上網,要通過電腦學習,才能很好調控孩子用電腦,家長不會使用電腦,孩子玩游戲,有的家長說不會用電腦所以不買不讓孩子用電腦,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孩子形成網癮和家長有關系,家長要學會通過網路做一些學習的智力,才能控制孩子。一個班主任老師寫了一扁論文,他學生的QQ、電子郵件他都知道,班級有個博客,有一天上學後指著某個學生說「你昨天上網超過兩個小時了」,孩子想他怎麼知道的,班主任老師說「你想想我能不能知道」,這個孩子上網留言說「咱們的班主任會隱身法,大家上網時間不要超時」。這是信息時代,為什麼有的孩子和家長有矛盾,是家長和孩子之間信息和信息能力反差太大,家長有信息能力,孩子不容易出現沒完沒了玩游戲的。有一個家長說兒子上網,丈夫把鍵盤砸了,我說她應先批評丈夫憑什麼砸鍵盤,什麼都不會還要管,等於傻子管聰明人,你先學呀。有的家長沒有條件不勉強,有些文化的都要學習。我們單位所有的業務人員全都通過電腦解決問題,需要把文章放在自己的專欄里,如果在座的各位還有人不會電腦,有小學以上文化,趕緊學電腦,不然不能教育孩子。現在幼兒園的孩子都在電腦上作畫,我教我的小孫子上網給他在加拿大的媽媽發郵件。
課外閱讀最重要的是控制時間和選擇書。選擇什麼書,要和老師溝通,必要時要請教專家,現在的書什麼內容都有。孩子讀書,你要讀,甚至要先讀,才有對話的權利。孩子讀的書,你根本不讀,如何與孩子交流?你應當先讀,看自己受到什麼啟發,家長只提供資金、物質支持而自己不深入進去是不行的,不深入虎穴焉得虎子,這是最簡單的道理了,不深入學習境界怎麼指導別人學習。如果我自己家庭教育程度不成功、我自己不學習,我坐在這給你講家庭教育,你聽嗎?現在社會上一些講課是懵人,劍橋英語,有幾個老師懂劍橋英語是怎麼回事?學英語他也未必學得好。教奧數的,特級數學老師出的題他也做不出來。要讓孩子讀書,你要讀書,和孩子要有共同讀的,還有個人讀的。要虛心好問,要創造機會多問問題,孩子問問題時你不能只說不會,如果不懂就查詢,查詢之後再和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去查詢。虛心好問,學習習慣最主要的有七個,你家孩子做的怎麼樣?你本人做的怎麼樣?先衡量本人,再去衡量孩子。教育必須培養好習慣,這是個規律,「好習慣受益終身,壞習慣受累終身」。要從小培養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形成不好的習慣,終身受累。沒有形成良好習慣的人,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愛學習是好習慣,打麻將是壞習慣。習慣成自然,從學習的角度講,家長要著力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㈦ 搞藝術的要靠天分嗎
搞藝術的人一抓一大把,得益於藝術輔導班的增多,也得益於藝考的普及,而根本原因在於藝人收入高,尤其是一些明星,收入居高不下,讓很多人削尖了腦袋也要進入這個行業。但是,搞藝術要靠天分,不是誰都能吃藝術這碗飯的,也不是誰都能成為明星的。
搞音樂的要能學好樂理,弄懂譜子,搞聲樂的要發音準,每天練聲,還要對歌曲有獨特的領悟能力,發音優美動聽;如果搞器樂,還要刻苦練習,不斷變通,對每一個樂器音準的把握恰到好處;搞作曲的就要分析作品,獨自創新。從學音樂的角度來看,哪一個門類學起來都不容易,不但要刻苦練習,而且還要有著基本的天分。有人天生五音不全,就不適合搞音樂,可以去搞繪畫,繪畫不要音準。如果有人天生喜歡唱唱歌,喜歡擺弄樂器,還能弄出點成績,那麼這個人就有點音樂方面的天分了。
㈧ 為什麼搞藝術的人很多都有心理病
藝術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所以一些在某些心理方面(例如感覺、思維、語言等)超常的人,更能夠理解藝術,更能夠表現藝術,也更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人都有孤僻瘋狂的一面,做別的工作的人,通常要將這些隱藏壓制起來,而搞藝術的卻不必,因為搞藝術的人本來就應該這樣,這些別人要隱藏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藝術本身。但是如果他們在社會功能上表現得與眾不同,或者過於孤僻、瘋狂,則容易被人誤解為有心理病,甚至是瘋子
㈨ 為什麼說搞藝術的多是有錢的人
搞藝術的都是有錢人,這個是非常有道理。因為搞藝術的需要前期投資是非常大的。一般沒有錢人基本上搞不起藝術。他最開始投資的道具呀,還有用品呢,還有要去的地方啊,這種投資一般的家庭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只有有錢的家庭才能夠持續下去。
藝術的熱愛不分貴賤、有錢人的藝術專屬、沒有一個i統一的衡量標准、如果將一幅畫以一位有錢人出很高的價格買去、但是並不是佳作、只是暴露了沒有內涵的、和藝術審美能力的體現。
一位金錢相對來說不是很自由但是懂的欣賞藝術和體會到藝術源於生活、懂的大師的畫、不僅僅是以畫的像來評判、這就是懂的藝術、藝術是根據自己不斷的看藝術類的書與經典、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它經得起時間的考核、與研究、又在時代的進步中提高更多的元素和想法、
㈩ 搞藝術的人都不是普通人么
不是,其實這完全是樓主對藝術家的一種誤會。
1藝術家都是普通人,因為藝術家他首先要是人,然後才是藝術家。
2藝術家需要正常的婚姻生活,有人說藝術家花心,確實,但那隻是一部分,不過那一部分往往是出名的,比如畢加索。但事實上本人(藝術系的學生)接觸的藝術家包括我的老師,他們大多都有正常的婚姻,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藝術家從內心深處幾乎都是渴望幸福的。
3為什麼很多藝術家不能朝九晚五的上班呢?這類藝術家往往是搞純藝術的,他們追求的東西一般是轉瞬即逝的美感,並不是隨時都有的,所以他們工作的時間不固定,就像一個投資家只在有商機的時候出手一樣。而另一部分藝術家,他們一樣過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生活。
4有一部分偽藝術家的確是故意裝跟別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