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唱藝術是一門怎樣的藝術呢
合唱包括了和聲的功能、復調(即若干個獨立的旋律同時組合所形成的音樂結構形式)、轉調等多種旋律肢體的表現形式,它音域寬廣(一個人的有效音域只有兩個八度,而混聲合唱的音域一般可有四個八度),音色豐富,聲音多樣、豐滿,富有多層次聲音表現的空間和氛圍,可以利用循環呼吸延長音樂的時值,並且沒有任何聲區轉換的痕跡,它的力度起伏可以是獨唱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合唱本身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對培養人們的集體主義榮譽感和團結精神,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合唱藝術最能夠體現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最能提高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培養人的綜合素質。它是一種藝術和精神的升華,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和綜合素質的象徵,是體現國風、國貌、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窗口。合唱藝術是聲樂領域中最高層次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合唱給人們帶來多形式、多音色、多聲部、多變化的藝術享受,參與合唱既是在進行聲音藝術和音樂作品的創作,在排練中提高多聲部的聽覺和音樂思維能力,同時又能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性情,使精神上得到升華,因此,合唱藝術有著它自身鮮明的藝術特色和魅力。
㈡ 音樂藝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音樂魅力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聽歌」?而且又為什麼,大部分人看某個電影,看完一次後就不想看第二次,然而對於「音樂」,他們卻會「一遍又一遍」的聽「很久很久」?這裡麵包含了什麼秘密嗎?
●這是因為客觀世界中「物體」可以發出各種「聲音」,而這些物體又與我們的「切身利益」和「安全」緊密相關;於是那些「物體」的各種「聲音」也「危害與利益」等聯繫到了一起,而我們的「喜怒哀樂」又是與事物對我們的「危害與利益」相關聯的,那麼當我們聽到類似的「聲音」時,就會產生「情緒」上的變化(相當於條件反射/鏈化反應);同理,各種「聲音」也可以引發各種「思考」。
●所以:既然「音樂」可以幫助我們「加強情緒」和「思考」各種事物,那麼我們自然會喜歡它。
●對於「電影」來講,人們更多的是看「情節」,並吸取裡面的「經驗」,但一旦看完了,也就一般不會有興趣看第二遍了;而對於「音樂」來講,人們是要通過「音樂」來感受各種「情緒」或「思考」各種「問題」,所以自然就會「反復」的「傾聽」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沒有事情做,聽音樂打法無聊的時間。
◆所以可以依此推理出:
1.人們在悲傷、煩惱時最喜歡一些傷感音樂,從而擴大自己相對應的情感,而這些情感又會產生一些解決問題的【動力】(就像恐懼時,產生很大的逃跑動力;慈母超常動力救子一樣),進而解決相對應的問題。
2.人們在思緒凌亂、煩躁不安時會喜歡聽一些平靜的輕音樂,從而引發各種「平靜」和「調理順暢」的感覺和情緒,進而有於利於理智的解決問題和維持心理的健康。
3.人們在愉快、有激情的時候,會喜歡聽一些歡快、動感的音樂。
4.喜歡思考一些奇怪/特別事物的人,就會聽比較另類的音樂。
5.各種電影片段配上相對應的音樂,創造出各種相對應的情緒氛圍,會讓我們看起來更有感覺。
二。音樂功能
音樂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音樂是有目的的,是有內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音樂從聲波上分析它介於雜訊和頻率不變的純音之間,從效果上講它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表達人的情感。
音樂是社會行為的一種形式,通過音樂人們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體驗。這在歌曲中這種作用表現得最為突出。
三。音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大概就是跟什麼有利於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啊之類的吧?
㈢ 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 的藝術地位 和他在音樂史的貢獻什麼
《第九交響曲》創作於1819—1824年間,與《第八交響曲》 整整相隔了十年之久。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首次演出了《第 九交響曲》,也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在廣大聽眾面前親自指揮樂隊 演出。由於他的耳疾嚴重惡化,已經完全聽不見演出後滿場如 雷般的掌聲。當時貝多芬謝幕竟達五次之多。聽眾無不以感激、 震驚和仰慕的心情熱烈鼓掌、歡呼。這在當時的歐洲是少有的盛 況。總譜於1826年出版。
《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全部創作的高峰和總結。1815年維 也納會議之後,歐洲各國的封建統治者結成反動復辟的「神聖同 盟」。整個歐洲進入了封建王朝復辟的黑暗統治時期。貝多芬作 為法國大革命的積極擁護者,面對如此反動的政治局勢,曾一度 陷入苦悶之中,創作上也進入了危機時期。但是,貝多芬畢竟是 個具有堅毅不拔的精神性格的人,對資產階級理想的熱切而又執 著的追求鼓舞著他,使他在1819年以後,終於度過了他創作的危 機時期,重又回到一個共和主義戰士的崗位上,通過自己的《第 九交響曲》表達了資產階級反抗封建統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爭 意志,以及對斗爭最後一定會取得勝利,歡樂必將降臨的信心。 貝多芬的這一偉大而崇高的思想,表達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第九交響曲》構思廣闊,思想深刻,形象豐富多樣,它拓大了當時交響曲的規模和范圍,變成由交響樂隊、合唱隊、獨唱、 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偉而充滿哲理性和英雄性的雄偉頌歌。
整部作品的基本形象是,通過悲劇性的痛苦鬥爭,走向勝利 和歡樂。其中有苦難、有戰斗;有熾烈的熱情、也有嚴肅的沉思;有痛苦和憂郁,也有愉快和希望。全由合乎邏輯地將「歡樂主 題」作為整個作品思想發展的終點,盡情加以頌揚。
㈣ 探析歌曲的藝術表現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摘要:本文從合唱聲部的形成、合唱表現功能的演變、合唱組織類型的文化、合唱各聲部特點及訓練手段的擴展、合唱表演形式的多樣化等五個方面分析了現代合唱藝術表現形式的演變和與發展趨勢。
關鍵詞:合唱,表現形式,發展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合唱藝術的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也使得合唱藝術從當初的形式單一的歌唱,發展到現代的多聲部並注重多元化的演唱形式。無論是歌唱形式、表演技巧,還是肢體的律動、擊掌投足,留給人們的都是難忘懷的深刻印象,
一、合唱聲部的形成
在紀元前12世紀至8世紀的荷馬時代,有兩部具有歷史事實基礎的著名史詩《伊里亞特》《奧德賽》。它是用音樂與詩歌相結合的,由人民口頭創作的大型作品,同時也是兩部以敘事歌曲為基礎的單旋律。和聲音樂的出現,大約在公元的9世紀,一開始是在宗教儀式的頌歌中出現了兩個聲部,一個是採用格里哥利聖詠的曲調,被稱「奧爾加農」,另一個由作者創作的稱「第斯康特」。再後來人們叉在原有的基礎上加進了第三、四個聲部。這樣就使得曲調和節奏復雜和豐富起來。「奧爾加農」的原始形態為四度。五度平行進行。到了1650年左右,音樂史上出現了兩大最重要的發展:其一,是嚴格調性的確立,可以說近代音樂就是完全由詞性繁衍生成。其二就是和聲的基幹定在三和弦與七和弦及其轉位的邏輯連接法上,並循環於近關系調中。這兩項重大發現就像過去音樂史上復音音樂取代主音音樂一樣,逐步地被後人接受。並為在後來的合唱歌曲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表現功能的演變
合唱藝術作為一種多聲部歌唱藝術形式,是在合聲的基礎上集體協作,多人共同完成的音樂形式。合唱作品的音樂表現力及其豐富,其作品題材無所不包。它既可以展現氣勢雄偉,恢宏壯麗的歷史畫面,如《神聖的戰爭》、《黃河大合唱》、《英雄的詩篇》,也可以描繪如詩如畫的生活景象,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牧歌》等,它既可以體現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復雜尖銳的思想沖突。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影響最為廣泛深遠而又久唱不衰的大型聲樂作品《長征組歌》。以震驚中外的中國工農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為題通過大型合唱規模巨大、聲部多樣的藝術表現。她形象生動,情緒互有對比,情感各有起伏,而且格律嚴整,節奏鮮明,琅琅上口,易於傳唱至合唱的演繹,成為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作品。至今四十多年過去了,先後由幾代人相繼復排演出,魅力猶在,成為我國近代大型聲樂作品中的優秀代表作。
三、組織類型日益豐富
合唱的組織類型是以演唱者的聲音分類為依據的。按照不同的人聲組合,合唱的類型主要有同聲合唱和混聲合唱。
(一)同聲合唱
是指由同一類聲音組合而成的合唱。如:女聲合唱、男聲合唱、童聲合唱。
1、女聲合唱:就是全部由女聲組成的合唱形式。(如:女聲--二部合唱、女聲三部合唱、女聲四部合唱)
2、男聲合唱:即全部由男聲組成的合唱形式。(如:男聲二部合唱、男聲三部合唱、男聲四部合唱)
3、童聲合唱:「童聲」中「童」的界定是指兒童的變聲期完成之前童聲合唱的形式。(如二部、三部合唱、成人混聲加童聲。)
(二)混聲合唱
是指由成年的男聲與女聲混合組織的合唱,有時也會根據音樂的需要在成人混聲合唱隊加入童聲。
混聲合唱常用的形式有:二部混聲合唱、三部混聲合唱、四部混聲合唱、六部混聲合唱、八部混聲合唱(其中八個聲部的混聲合唱組織最為常用,對一般的合唱曲目基本都能勝任。)
四、各聲部特點的形成及訓練手段的多樣化
合唱中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是聲部。每個聲部均具有各自的特點(音色、音域等),而合唱正是將這些具有不同特點的聲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之在相互協作的前提下各自發揮特點,以達到盡善盡美的共同演繹一部音樂作品的目的。
(一)各聲部的特點的變化
1、女高音聲部 Soprano,是合唱隊中的最高音區的聲部,音域較為寬廣,為b-----c3女高音可分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和戲劇女高音,
2、女低音聲部 Alto,音域為g——f2,其聲音圓潤,濃厚而溫和,女低音聲部:第一女低音特點突出溫和、圓潤,第二女低音聲部突出濃厚堅實,在合唱音響中的中間聲部在合唱音響中起到紐帶、潤滑劑的作用。
3、男高音聲部Tenor,音域與女高音很近似,實際音響效果比女高音低一個八度。第一男高音聲部的音質柔和、明亮。第二男高音聲部的音質與第一男高音聲部相比稍顯充沛而堅實。由於男高音有非常的金屬感、穿透力,要求演員要適當控制音量和情緒。
4、男低音聲部——Bass,音域為c——f1,常用音域G——c1,其音色寬厚結實,剛健飽滿,在混聲合唱和男聲合唱中有時也會擔任旋律,但在大多數時候擔任和弦中的根音,對整個合唱隊起到基礎作用,
(二)多樣化的訓練手段
發音方法的統一,聲部之間平衡,諧和的訓練,是獲得優美合唱音響的基礎。
1、姿勢:首先正確的演唱姿勢對歌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保證呼吸順暢發聲正確,保持積極的歌唱狀態必不可分的因素。
2、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日常講話時,呼吸是很自然的,歌唱時則應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吸氣量多些深些,呼氣要慢而有節制。吸氣時,上身挺直,胸部放鬆,兩肩放平,用口鼻子同時吸氣,吸氣要深吸到肺吐底部,使橫膈膜向下推。
3、共鳴它在合唱訓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共鳴」是從聲帶發出的原音,在人體內經過共鳴腔體而引起共振的作用,在人體內,象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的頭上的頭安都是。一般來說唱高音常運用鼻腔頭賽共鳴腔體,低音運用胸腔共鳴。只要很好地運用聲音的共鳴,就可以減輕聲帶負擔,並增強音量,美化歌聲。
4、吐字正音:歌唱時做到吐字准確清晰,這樣聽眾才能了解作品的內容,同時,吐字正音又是一種藝術手段,運用得恰當就能使演唱具有更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歌唱時,將一個字分成頭、腹、尾三部分,字頭(聲母),字腹(韻母),字尾是指最後的收音。
5、集體練聲:合唱是集體的藝術,但聲音的個別訓練都很重要,必須在個別訓練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訓練,才能達到聲部間的平衡和合唱音響的諧和。集體訓練可進行如下練習:先進行統一的呼吸訓練,在呼吸訓練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共鳴訓練。
6、節奏訓練,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很好的表現作品,就必須培養每位隊員良好的節奏感,常用的節奏訓練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連音,切分音,頓音,附點音符,休止符,變化節奏等等。將這些不同的節奏型用統一的速度進行練習。另外,力度對比也是合唱藝術中最有表現力的形式之一。
五、合唱表演形式的演化趨勢
面對今天發展中的合唱事業,在組織排練中或許都會遇到如合唱團中的作品、表演形式等諸方面的問題,就拿合唱的形式來說,在過去的記憶中,台上的合唱演出只是那種「長城、方磚」的單一模式,給人一種嚴肅、不可逾越的統一服裝的連隊排列方式。也許是由於合唱的特定性,也許是歌唱的內容及其群眾歌詠活動通常要體現出整體性、時代性,或者是一種精神風貌,因此通常合唱的組織者都在力要演唱時的整齊劃一。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當年的合唱作品大都是高昂有力,盡追求輝煌的效果。所以聲部的排放也是女聲站前,男聲站後,形成聲部的感覺,而一旦這種模式形成後,沿襲下來幾十年就沒變更過,更很少由組織者再去從演唱的形式上開拓。去想方設法尋求其它更貼近生活,更能體現愉悅心情,表達音樂的新形勢了。其實,我們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在群體歌唱的表現上有很多獨到的形式。如:廣西「劉三姐」式的對歌,貴州侗族大歌,雲南少數民族的對山歌等等。冼星海作的《黃河大合唱》借鑒的是歐洲傳統模式,這種模式在中國及至世界影響都是深遠的,後來創作的如《九一八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則是在合唱的基礎上加進了人物、道具、更有表演的成分。上世紀的60年代又出現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更加突出了表演性,更加具有人物化、個性化,充分的發揮了合唱在造型方面的功能,它一出現就給聽眾帶來一種震撼的感染力,讓觀眾耳目一新的是台上歌者能跳,而跳者善歌,使舞台上色彩斑斕,久久不能忘懷。
合唱藝術發展到今天,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或採用怎樣的模式,都應遵循的一條就是要從音樂內容的本身出發,不要讓非音樂因素的表演成分取代了歌唱。各種合唱表演形式的探索,發展只有圍繞在合唱藝術上進行而不是其他。
㈤ 合唱的起源與發展
合唱的起源與發展如下: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戲劇中,已經有歌隊的表演。在今日的音樂理論定義下,多以「齊唱」與「合唱」做為聲部多寡的區隔,古代希臘、羅馬戲劇里的歌隊,則被稱為「齊唱」而非合唱。
近代西方的合唱,起源於中世紀基督教教會的唱詩班。經過素歌、清唱、神劇等階段,最後發展到市民世俗音樂合唱。
10~16世紀,歐洲復調音樂從早期的奧加農發展至復調寫作的完善階段當復調音樂的各聲部
17世紀,早期巴羅克時代隨著單旋律樂曲的形成和歌劇的產生,採取為單聲部歌唱加和弦式伴奏的方法。開始應用數字低音以指示伴奏部分的和聲,由鍵盤樂器演奏者即興彈奏,以縱的音程結合為基礎,使和聲的作用加強,並形成以平均節奏持續流動的低音線條。
18世紀後半葉,古典樂派時期主調音樂成為主要的體制。當時所追求的思想內容與結構形式上的單純明晰的特點,也表現在和聲手法的簡朴方面。大、小調體系成為和聲的基礎,中古調式消失其影響。
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19世紀初,和聲手法基本上與上世紀後期相同。此後,由於題材和內容範圍的擴大,音樂作品中情感的表達、心理的刻劃、風景的描繪和情節的表現等需要,促使作曲家不斷發展新的和聲語匯,豐富和聲的表現力。
20世紀在19世紀後期大、小調體系和聲發展至極限的基礎上,不少作曲家探索新的創作手法,或回復至古老的音樂風格,其結果都打破了過去200年來傳統和聲的規范。
30年代中,由於民族傳統音樂與民間音樂的影響,音樂的民族風格問題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對和聲也有了更多的探索和試驗,如借鑒歐洲民族樂派以至印象派(如德彪西)的某些和聲方法,自然調式和聲的應用增多,在三和弦的基礎上採用附加音或代替音的方法。
40年代中,音樂創作較前一時期有進一步的發展,以民歌或以民歌風的旋律為素材的作品逐漸增多。和聲上重視應用調式和聲方法,並嘗試一些適合於五聲音調的和弦結構,如四、五度和弦、替代音和弦等。
合唱(hé chàng)chorus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
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情感共鳴。聲部的數量沒有規定,一般有四個聲部。多為男高音區,男中低音區,女高音區,女中低音區。
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則同時發聲而構成的音響組合。
它包含:
①和弦,是和聲的基本素材,由3個或3個以上不同的音,根據三度疊置或其他方法同時結合構成,這是和聲的縱向結構。
②和聲進行,指各和弦的先後連接,這是和聲的橫向運動。補充一句和聲有明顯的濃,淡,厚,薄的色彩作用;還有構成分句,分樂段和終止樂曲的作用。
參考鏈接
合唱 (聲樂演唱形式集體演唱)——網路
㈥ 我國合唱藝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推行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來華傳教的大門被打開,大量基督教新式學堂在華設立,基督教唱詩合唱藝術也傳進中國。現代中國的合唱藝術是從西方引進的。
民國初期,中國人開始創作本土世俗音樂的合唱作品,出現了趙元任作曲的《海韻》等合唱歌曲。此外,晚清時期,清政府邀請西洋外國教官訓練新軍。西方軍歌合唱也被帶進中國。
例如德國教官傳授的一首德國軍歌《徳皇威廉練兵歌》,被重新填詞改為《大帥練兵歌》,以後又被馮玉祥國民軍重新填詞,成為《練兵歌》,後來又被中國紅軍重新填詞,成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合唱軍歌。
(6)如何加強合唱藝術在國內的地位擴展閱讀:
合唱與其它歌唱形式在名稱上的區別
合唱需要包括旋律不同的多個聲部,且有聲部由多人組成。僅有一人的歌唱稱作獨唱。所有人同時唱相同的旋律稱作齊唱。所有人按相同的旋律,但各聲部按一定時間間隔交錯開唱,稱作輪唱。僅有少數人組成,每個人唱不同的聲部則稱做重唱。
㈦ 音樂藝術在社會生活中有什麼地位和作用
樂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食糧。古代《晉書·樂志》說:「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傾隱而仁愛;聞其微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說明音樂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與行為。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說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說明音樂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們在進行強體力勞動時,為了減輕精神上的負擔,發出「杭唷!嗨唷!」的聲音,特別是在集體勞動時,更有用歌唱的節奏來統一步伐和著力點的作用。勞動號子就是這樣產生的。另如持續時間較長的重復性勞動,為避免單調及精神上的疲勞,人們也會自然地發出種種歌聲來調劑精神。如採茶、放牧、搖船、插秧等等,雖節奏並不一定與勞動動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調節,就會使人感到輕松和減少寂寞感,枯燥感。
當我們在非常愉快的時候,會一面唱著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著舞。當我們在非常郁悶時,忽然一支優美動聽的旋律飄至耳畔。煩惱、不快立刻煙消雲散,無有蹤跡。
當男女之間欲表達愛慕之情的時候,會發自內心的歌唱。例如我國家喻戶曉的著名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以「相愛」為內容的第一樂章,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獨奏的長笛在輕柔的弦樂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調,雙簧管奏出優美迷人旋律。顯示出一派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這是一個愛情的主題,它美麗動人,表現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摯、純朴的愛情,大提琴與小提琴的真誠對答,描述了草橋結拜的情景。之後,樂隊和小提琴相互補充,使愛情主題更加熱烈、愉快。這是熱情的、真摯的、誠懇的發自內心的愛情之歌。
當自己的親人朋友遠離身邊的時刻,出於誠摯的想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於是寄情於歌,這又是大多數抒情歌曲產生的由來。例如,我國著名詞曲家王立平先生《駝鈴》運用音樂的素材把壓抑、深情、欲說又止的送戰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別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同時又表達出「當時夜半北風寒,一路多保重」的戰友深情和革命友誼。
在人們集體生活中,常有集會活動,如示威遊行、列隊行進、集體操等等。這時,大家唱著節奏鮮明、音調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壯聲勢,並寄於感情。這又是軍歌,進行曲以及隊列歌曲產生的由來。
人們為了調劑精神,在吃飯、飲茶、休息之時,同時聽聽輕松愉快的音樂,使人精神格外爽健及增加愉快情緒,這又是古代宴樂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產生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喪失親人、摯友或失去心愛的東西時,在悲痛欲絕的情況下,也會連哭帶唱地、情不自禁地歌唱,這又是悲歌、悼歌、葬歌、哀歌產生的由來。
人們為陳說某個故事或某個生動情節,常常夾唱、夾白、夾抒、夾敘的方式來表達,這又是長篇敘事歌以及曲藝音樂產生的由來。
當人們的感情不能用歌唱表達的時刻,又借用種種不同樂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脫了人聲的限制,並且運用獨奏、合奏、協奏等等形式,這就是一切器樂曲產生的原由。以上實例說明,生活中需要有音樂來陪伴,而音樂又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調劑品,以及人們寄託思想感情的藝術品,更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說:「哪裡有人類的足跡,哪裡就有音樂。」它既可以自娛,也可以娛人,更可以通過音樂音響的信息,來傳達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無不如此。特別是人類越進化、越發展,音樂的復雜性、細致性、多樣性越是明顯,並且大部分音樂以超越了國家民族、人種的界限,以人類共同的感情語言特性,來進行相互間的感情交流,特別是器樂曲更是如此。因「喜、怒、哀、樂、憂、思、苦」這些感情屬性,只要是人類,都會有相同的感知,至於其深度如何,那倒要視具體作品來定了。即使是不同民族的音樂語言,其音調雖有所同異,而感情、氣質的屬性,仍然是相同的。
再從目前社會上人材的培養來看,音樂尚有促進人們智力發展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音樂來鍛煉人們想像力豐富,思維能力的發展,五官四肢靈敏協調反應迅速、再造想像及創造性思維的增強,在熟練遷移、觸類旁通的作用下,使音樂以外的其它學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著促進功能。對音樂欣賞來說,也有不同程度的促進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下自然而然的獲得。因為聽音樂時,大腦不會是空白的,必有種種多變的活動形象會泛映在腦海里。有時還會隨著音樂,使人宛臨其境,隨音樂的音響,在內心裡有種種喜怒哀樂的感情細流泛上心來。這種藝術的感情語言是非常微妙,它不可能只用文字及語言所能形容的。它可以從一星半點的標題啟示下,進行豐富的生活聯想,並循著標題啟示,有著更擴大、更延伸的再造想像因素來「自圓其說」。這種從一點而至多點,從一線而至多線的想像,也即是音樂欣賞時的創造性思維了。並且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相結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維、立體思維、美感思維相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當聆聽一曲、十曲、百曲……之後,人們的想像力的鍛煉增強了,思維方式活躍了,思維反應靈敏了。這樣,不是使人聰明起來了么?正如當代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一樣:「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中外許多著名的學者,在平時大多都是音樂愛好者,或是兼有音樂家的才華,在音樂藝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使他們在科學上、學術上的成就,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互影響作用。如天王星發現者是美國威廉·赫歇爾,他常常在巴黎聖母院舉行音樂會;如法國思想家盧梭,還編寫了符號譜及音樂辭典,他說:「我在科學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樂啟發的;」更如愛因斯坦還是小提琴演奏家,巴爾扎克、高爾基他們都是音樂愛好者。
再從音樂對人們道德、意志、品格、情操來說,也會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情況下有所影響。雖然,不能完全象我國古代儒家那樣,把音樂藝術對道德的作用擴大到相當巨大的地位,正所謂「樂者,德之華也」。「審音而知樂,審樂而知政」等,但多聽高尚的音樂,確實會使人們的情趣高潔起來,多聽鏗鏘雄壯的聲音,也會使人們意志堅強起來,情緒高昂起來。因為它是人們精神狀態的一種反映,當然,黃色的、低級情調的、庸俗的音樂,也同樣會在潛移默化過程中,使人意志衰退、情趣低落,甚至陷入想入非非的魔陣之中。
對於世界各國的音樂,應該了解,以開闊視野,增進知識。特別是歐州文藝復興後逐漸發展起來的西洋音樂,不論在題材上,創作方法上、形式上、體裁上的豐富性和嚴密性上都已達到相當完美的境地。在技法理論的建設上也確實具有相當科學性和系統化。應作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來看待。對此,絕不可輕視。例如:歌曲《重歸蘇蓮托》、《魔王》、《鱒魚》、《跳蚤之歌》、《北國之春》、《伏爾加船夫曲》;獨奏重奏曲:貝多芬(小調悲壯《鋼琴奏鳴曲》)、(小調《月光》鋼琴奏鳴曲);舒伯特《圓舞曲》、尚邦《波蘭舞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管弦樂約翰·斯特勞斯《藍色多瑙河》、聖桑《動物狂歡節》、普羅柯菲耶夫《彼得和狼》,交響樂:貝多芬《英雄》、《命運》、《田園》、海頓《D大調第104》、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響曲》;歌劇、午劇:莫扎特《費加多的婚禮》、威爾第《茶花業》、比才《卡門》、柴可夫斯基《天鵝湖》這些流芳百世,膾炙人口的音樂華章。曾經激勵感動過多少代人呵!每位音樂愛好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每次的聆聽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正是這些優秀作品極賦生命力和感染力,成為不朽之作的原因所在。
但作為中國人,更應該對自己的民族音樂,民間音樂有更深的感情和廣泛的了解。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長期耕耘在這塊土地上,各自創造了自己燦爛的文化。因此,我國必須在平時多多接觸一些自己民族的音樂藝術,並且從教育自己的下一代開始,讓其在幼年時代就在民族音樂的熏陶下成長起來,這就是具體意義上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感情上更能夠感受祖國母親的偉大深厚。近百年來經過許多音樂家的努力,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中出現了不少優秀、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作品。
因此,在欣賞音樂時,應中西兼聽,既不能把外國的東西認為好,也不能把外國的東西都視為不適宜給中國人聽的,崇洋媚外主義及國粹主義均是片面的。但對自己民族的音樂藝術更加重視些,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中國古代的人民音樂生活中,通俗性音樂總是大量地存在著。古代稱「時尚小曲」或「時尚小令」,今日稱「流行音樂」或「通俗音樂」,例如:《十五的月亮》、《太陽島上》、《軍港之夜》、《蒙古人》、《燭光里的媽媽》、《奉獻》、《五星紅旗》、《霧里看花》、《濤聲依舊》、《榕樹下》以及各種流行樂隊組合「零音樂隊」、「舞人製造」、「阿里郎組合」、「羽泉」、「黑鴨子樂隊」、「黑豹」。更有分風糜世界的現代音樂流光異彩,理查德的現代鋼琴音樂,黑人歌手,里奇、傑克遜,瘋狂歌手,麥當娜、布蘭妮……等等。都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倍加厚愛的音樂人。流行音樂通俗易懂,短小精焊,輕松愉快,它給人以娛樂、消遣,對人們精神上的調劑作用是相當突出的。但它也有兩大類:一類是通俗的,一類是庸俗的。缺少藝術修養和音樂基礎知識的人們是一時殊難分辨,庸俗音樂的炮製者也利用此來牟取利益。我們只有加強音樂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下才能逐步到達。它的方法是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用健康的代替庸俗的,但最根本的還是要給人們以美以娛樂、以愉快。人們是為了追求美的享受才來聽音樂的。
去積極地傾聽音樂吧,它會使你品格高潔、性情儒雅,會使你的生活是美侖美奐、情趣昂然。
㈧ 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在業內屬於什麼水平的
國交是具有一定實力的,在亞洲應當可以算是相當高水平的樂團,在世界范圍內,大概應當可以屬於二流水平。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自從李德倫去世以來,沒有高水平的常任指揮來訓練樂團,陳佐湟過於中規中矩缺乏靈性,李心草又太年輕,這樣對樂團的發展比較不利。
合唱團我認識一個成員,聽過專場演出,總體感覺相當不錯,但總是感覺有點缺乏靈性。這應該是體製造成的吧。
總而言之,中國並不缺乏有實力的樂團和樂手,但在體制以及指揮的訓練方面比較薄弱,使樂團始終無法保持在很高水平。
但平心而論,國交的音樂會是值得去聽的。
以上全為個人觀點。
㈨ 《黃河大合唱》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具有怎樣的影響與地位
《黃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詩性大型聲樂套曲,共分八個樂章。由光未然作詞,冼海星作曲。作品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裡,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也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它以我們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為背景,展示了黃河岸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以啟迪人民來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作品氣勢宏偉磅礴,音調清新、朴實優美,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反映了時代精神。它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對後來的大合唱及其他體裁的音樂創作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