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畫社引入茶室如何辦證

藝術畫社引入茶室如何辦證

發布時間:2022-04-11 18:31:14

A. 老舍《茶館》簡介

講述了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以北京裕龍大茶館為背景,描寫了清末、民初、抗戰勝利後三個歷史時期的北京社會風貌。作者以極其精湛的筆端和巧妙的藝術手法,截取了橫貫半個世紀的三個舊時代的斷面,通過茶館這個小窗口以及出入於茶館的北京各個階層的三教九流人物和他們的舉止言談折射出整個社會大背景。

(1)藝術畫社引入茶室如何辦證擴展閱讀:

老舍通過對《茶館》中幾個典型人物的描寫和刻畫,入木三分的揭示和批判了封建清末、民國軍閥混戰、抗爭後國民黨統治三個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歷史風貌。

作者匠心獨運的將這三個歷史時期的描寫和刻畫集中在北京城一個小小的沒落茶館里進行。將近半個世紀的社會濃縮在這個小小的天地里,茶館,是獨屬於中國人的存在,一個小小的茶館,便可雲集這社會中的三教九流,各式人種,將不同性格不同地位的人都雲集在這里。

老舍獨具匠心,將社會放在茶館中進行,不能不說是有獨見性的。老舍用最簡單,也是最狠毒的筆鋒,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個或膽小,或豪放,或勢力,或圓滑的眾生像。

B. 老舍《茶館》的藝術成就。

淺談老舍的藝術成就
【摘要】:《茶館》創造了東方舞台的奇跡,創造了中國話劇的輝煌。重看《茶館》彷彿又看到了作者那滿懷正義感和愛國主義熱情的赤誠之心。《茶館》描繪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抗戰勝利後這三個歷史時期。它使我們面對著清廷的沒落、軍閥混戰、帝國主義的侵略、農村的破產和凋敝、人民的苦難、統治者的野蠻和腐朽。善良的受凌辱,正義的遭踐踏,美好的被毀滅,不屈者則在尋出路。透過《茶館》我們可以看到老舍先生對話劇事業的貢獻,開創了舞台視野的新格局。
作為一名小說家,老舍的藝術視野是開闊的。他能夠站在世界文化和中國文學的角度,嫻熟自如在小說世界流連。但老舍轉向話劇創作之後,面臨著新的挑戰,一個他尚不熟悉的舞台,他感到舞台的限制和束縛。他將舞台放置在一個茶館里,而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所,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年來的變遷。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寫一個小小的茶館,反映社會的滄桑變遷,無形之間有種立體感,將整個社會的縮影搬上了歷史的舞台,用生活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同時傳遞出某種政治消息。

一、人物安排和劇情發展的獨特見解

老舍在人物安排和劇情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一)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然鬆散而中心人物卻有些著落,就不至於說來說去,離題太遠,以人物帶動故事。(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是由同一個演員扮演,這樣也會幫助故事的連續。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個演員扮演,就容易使觀眾看出故事是連續下來的,即使一幕與一幕之間相隔許多年。(三)每個角色都說自己的事情,可是又與時代發生關系。這么一來,廚子就像廚子,說書的更像說書的了,因為他們說的是自己事。同時,把自己的事情又和時代相結合,像名廚而落得去包辦監獄的伙食,順口說出這年月就是監獄里人多……因此,人物雖各說各的,可是又能反映時代,就使觀眾既看見了各色的人,也順便看見了那個時代的面貌。這樣人物雖然也許只說了三五句話,可是的確交代了各自的命運。(四)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茶館》的創作,老舍已經在俯視舞台。人物表現中,已不再介紹人物性格,他已經從舞台跳出來,俯視著歷史和社會這個舞台,看那些人物獨立地表演。人物敘述說明性的語言逐漸減少。每個人物都具有舞台的獨立性和表演性,他們的話語中包含著人物的全部信息:身份、地位、性格、生活現狀等等。如第一幕唐鐵嘴一上場,開口幾句就包含著許多內容:

唐鐵嘴:(慘笑)王掌櫃,捧捧唐鐵嘴吧!送給我碗茶喝,我就先給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說,拉過王掌櫃的手來)今年是光緒二十四年。您的貴庚是……

這幾句話點明了時間,故事發生的背景,是在戊戌變法的大時代中。唐鐵嘴作為相面先生的身份以及他的生存狀態,清楚地顯現在觀眾面前。接下來王利發的幾句話更加清楚地說明了唐鐵嘴困頓的原因。

王利發:(奪回手去)算了吧,我送你一碗茶喝,你就甭賣那套生意口啦!用不著相面,咱們既在江湖,都是苦命人!(由櫃內走出,讓唐鐵嘴坐下)坐下,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煙,就永遠交不了好運!這是我的想法,比你的更靈驗!

這句話表現了王利發精明的性格,也表現了一個生意人和為貴的處世特點。他有些看不起唐鐵嘴的落寞,也有些厭惡他的糾纏,但他不願意得罪這么個人,他給他一些善意的忠告,就把一個舞台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來。

二、取材上的連貫

《茶館》的藝術構思是取材上的連貫。聯想到其他的劇本無不體現這一特點如《龍須溝》等。老舍以平民世界為主要的取材對象,平民世界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蘊,以及真實動人的藝術效果。老舍目光緊盯著北京底層社會,緊緊抓住底層社會市民的命運,始終洋溢著一種北京市民社會從根底上散發出的生活氣息,北京城雖然很大,甚至是皇城國都,但自古以來,北京這片土地上就更多地帶有一股特定的平民意味和氣息,這就是北京城特有的性格。《茶館》以茶館為反映時代的舞台,抓住了平民的心態與性格。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抓住了北京城的本質和特點。

三、敘事結構上的相通

老舍的話劇是敘事結構上的相通。對老舍話劇的藝術結構歷來有兩種概括:一個是「世態畫卷式」,另一個是「人物展覽式」。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共同顯示了老舍話劇寫實型的基本形式。在老舍這種純朴的寫實的話劇形式中,又蘊含著一種詩化的特色。從「人物展覽式」的角度來看。詩化則體現在劇中的每一個形象,既是那樣的真實具體,又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象徵意義,每個人的性格和命運都超越了具體的人事而具有形而上學的哲學意蘊。老舍採用「人物展覽式」把三個時代的各種人物搬上台、把各種丑惡現象都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使觀眾從三個時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動中,看到三個時代的無可救葯,也看到北京底層市民的悲慘命運。

四、人物塑造上的延續

老舍話劇是人物塑造上的延續。在老舍的人物畫廊中,刻畫最成功也是成就最大的就是底層市民形象。老舍不僅寫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更是把底層平民看作一個形象整體來塑造的。老舍對底層市民形象的成功塑造,又並不是簡單地表現自身、描寫自我,而是集中體現了老舍對底層市民這一階層的獨特見解。老舍通過他筆下一個又一個的市民形象如:秦二爺、松二爺、王利發等,訴說著他們來自社會最底層的生活感受,表達他們對社會發展的看法,同時也深刻地表明老舍自己的歷史觀和人生觀。老舍對他筆下那些底層貧窮的市民形象,沒有採取一味同情的態度,而是在充分理解他們現實遭遇的同時,也對他們身上的種種局限,甚至是他們身上的某些國民劣根性,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深切的批判。

五、承傳語言風格和體現文化屬性

老舍話劇是語言風格上的承傳和文化屬性的體現。《茶館》里的人物和故事,無一不是以文化審視和文化批判為核心焦點的。《茶館》里的王利發、常四爺、松二爺以及秦仲義秦二爺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他們各自鮮明獨特的的性格,歸根到底顯示的是一種文化的屬性,而他們各自的悲慘命運,也同樣顯示出一種文化的悲劇。王利發一生卑微懦弱的生活狀態和生存理想,既有傳統處世哲學的深刻影響,又有傳統文化與現實社會沖撞的深刻矛盾。王利發作為一個安分守己的底層市民的代表,他的走投無路,既是腐朽黑暗的世道使然,也是那種逆來順受的奴性文化使然。秦二爺在「譚翤同問斬」、戊戌變法失敗的時候,敢於同龐太監叫板對陣,並不是簡單的「膽大玩命」而是一個文化的側影,他與龐太監「鬥嘴皮」的底氣,來自於他的實業和實力,這就是近代民族發展和民族文化進步的些許自覺與自信。

六、價值和魅力

老舍話劇的價值和魅力,還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他的個性化的追求,老舍在這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追求,他要求自己劇中的人物必須做到「開口就響」,「話到人到!」就是說劇中人物在初次出場時,一開口就能聞聲見人,神形畢現,幾句話甚至是一句話就能把人物最基本的性情和性格特徵凸顯出來。從《龍須溝》到《茶館》,那麼多的劇中人物,都顯示出這種「開口就響」的本領。這一「絕活兒」既體現了老舍對生活的熟悉、對人物的熟悉,也體現了他對語言與人物、語言與生活之間關系的真切體悟和准確把握。二是它特有的樸素美,老舍話劇以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展現出一種質朴無華的風格。從《龍須溝》到《茶館》里的那些人那些事,不就是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嗎?沒有一絲一毫的奇光異彩,全是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正是老舍在劇作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運,在那些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中,蘊涵著詩意和哲理。

七、綜述

簡而言之,老舍的話劇創造了中國話劇事業的輝煌。他對話劇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他的話劇創作方式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創作出來的話劇受到觀眾們的喜愛,成為話劇史上的不朽之作。縱觀中國百年話劇史,老舍為發展和開創社會主義話劇事業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今天話劇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寫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參考文獻

[1]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黃會林.中國百年話劇史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劉章春.《茶館》的舞台藝術[M]北京:中國劇出版社,2007

[4]老舍.老舍劇作全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5]羅芳洲.現代中國戲劇選[M]上海:亞細亞書局,1933

[6]老舍.殘霧[M]長沙:商務圖書館,1940

C. 什麼是話劇《茶館》的藝術特色

什麼是話劇《茶館》的藝術特色:

縱觀老舍的劇作,每一出都有其獨到之處,而《茶館》則是他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而創作的富有獨立之美的扛鼎之作。

一、《茶館》的藝術魅力首先表現在它構思上的獨具匠心。

《茶館》是一出三幕話劇,三幕戲寫了三個時代。第一幕:戊戌變法失敗後的晚清末年;第二幕:軍閥混戰後的民國初年;第三幕:抗戰勝利後解放戰爭爆發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這三個時代是我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個重要時期。劇作家在表現清末以來半個多世紀舊中國的歷史變遷,揭示出只有共產黨、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一重大主題的時候,切取了三個時代的橫斷面,並通過裕泰茶館的盛衰把前後近30年的社會歷史畫面連綴成一個渾然的整體,展示出眾多的人物和漫長的歷史。這種橫斷面連綴式的寫法不僅有效地解決了現實生活的無限性和戲劇情節有限性之間的矛盾,而且也突破了傳統話劇作品的陳舊模式,充分顯示了老舍藝術構思的高超巧妙。

二、在話劇結構上的創新,是《茶館》最重要的藝術成就。

從結構形式上看,《茶館》與傳統話劇截然不同,表現了老舍大膽而獨特的探索和創新。縱觀《茶館》整部劇,它既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故事情節,也沒有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戲中三幕的劃分不是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而是著眼於時代,時間跨度相當大。另外從劇情上看,幕與幕之間也無必然聯系。為了使跨度極大、情節鬆散、人物眾多的劇作保持連續性和完整性,老舍打破了傳統的情節式的結構,採用「人像展覽式」的形式,以茶館為人物活動的舞台,在三個歷史橫斷面上對社會世態、風雲變幻進行描繪。同時安排以王利發、常四爺、秦二爺這三個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以人物帶動故事,把眾多人物的生活片斷,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題羅織在一起,組成若干幅時代的剪影,從而在更廣闊的背景上反映紛紜復雜的階級關系和社會風貌,表現鮮明的時代特徵和社會心理。

首先,確定以茶館為人物活動的背景,顯示出老舍的匠心。《茶館》的三幕戲反映了三個時代,在此,劇本是以高度的藝術概括手法,描寫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近50年的舊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和種種人物命運的變遷,生活畫面非常之廣闊。但作者在表現這些內容時並沒有從正面去描寫那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而是選擇了北京城一家世代相傳的茶館作為全劇展開的一個中心地點,透過社會的一角,去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

那麼,劇作家為什麼要選擇茶館這樣一個具體場所作為全劇的關鍵紐結點呢?

1.裕泰茶館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具有豐富內涵的民族文化實體,它是展示民族歷史的一個窗口,是舊社會的縮影,而且茶館自身具有廣闊的包納空間。老舍先生自己曾這樣解釋過:「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小茶館就是一個大社會。」茶館雖小,卻是各種人物聚集的地方,聯系著四面八方。在這里,作者沒有去描寫他所不熟悉的政治舞台上的大人物,而是集中筆墨,著力刻畫了一批「小人物」,從茶館的掌櫃到形形色色的茶客,以及各種光顧茶館的人。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思想和命運,而這一切,又無不與那個社會的政治發生著有形無形的聯系。可以說茶館這個「小社會」就是當時那個「大社會」的縮影。

2.茶館的設置與劇作的整體構思有直接關聯。《茶館》的三幕戲之間幾乎都間隔著大約20年的時間距離,而且在三個生活橫斷面上出現的人物之間、事件之間也不都存在必然的聯系。把這三幕戲的場景設定在一個不變的空間——裕泰茶館這個舞台進行,就能使觀眾擺脫因各幕時間相距太遠而導致的脫節感,這座具體的茶館及其人物的命運就像一條潛在的紅線,把三個時代串聯起來共同表達變遷的深刻內涵。

其次,劇本不採用「一人一事」為主線的結構,不追求面面俱到的故事,而是從塑造人物、表現主題出發,把眾多人物的生活片斷匯總為一個大故事,從而更廣泛地反映社會歷史面貌。以人物帶動故事的發展,以刻畫人物取勝,是《茶館》藝術結構的生命和靈魂。

《茶館》中共寫了70多個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50來個。除了世襲的茶館老闆,還有吃皇糧的旗人,辦實業的資本家,清宮的太監,信洋教的教士,以及職業特務、打手、警察、流氓,拉纖的,相面的,說書的等等,三教九流,無奇不有。為了寫好安排好這些人物,老舍採用了四種方法:1.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王掌櫃、常四爺、秦二爺,這三個主要人物從壯年到老年,在作品中一直貫穿下來,三個人都掙扎一生,蹉跎到老。王掌櫃為了在那個社會求得一席之地,隨著時代大改其良,真真假假千變萬化,只求溫飽太平天下,做了一輩子順民,最後仍被逼上絕路;常四爺一輩子不服軟,敢作敢為,只盼國家像個樣,到頭來一事無成;秦二爺躊躇滿志,抱定實業救國,結果40年心血付諸東流,工廠機器被掠奪一空。在全劇的結尾,他們找不到出路,又年邁力衰,只好以「撒紙錢」的方式祭奠自己,既是對他們悲劇命運的哀悼,也是對舊時代行將就木的詛咒。這種沒有亮色、沒有大團圓的結尾,在當時的戲劇創作中也是極具膽識,絕無僅有的。

2.次要人物父子相承,使其連綴下來。如二德子、小二德子;劉麻子、小劉麻子;宋恩子、吳祥子的後代小宋恩子、小吳祥子。這種父子相承的手法既加強了作品人物的連貫性,也表明時代變化本身的延續性特徵,反映出中國社會由封建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逐步深化過程。

3.每個角色都說他自己的事。因為他們每個人物的故事都與那個時代有密切聯系。如吃洋教飯的馬五爺,國民黨官僚沈處長等。這樣處理既可以使觀眾看到各色各樣的人物,又順帶地看到了當時社會的面貌。

4.無關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或無名無姓,或只露臉不說話等。這四種處理人物的方法綜合運用,既使每個人物性格鮮明,眉清目楚,而且重點突出,多而有序,從人物的身世遭遇和繼承關系方面,揭示出時代的全貌。

三、精練生動、獨樹一幟的戲劇語言。

話劇作為一門舞台表演藝術,是離不開語言、離不開人物對話的。作為著名的語言大師,老舍說:「我總期望能夠實現話到人到。這就是說我要求自己始終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和生活上,以期開口就響,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茶館》眾多的人物形象,說話的就有50多個,之所以個個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原因就在於:1.《茶館》的語言是精練的,精練到三言兩語便能寫出一個人物的性格,勾勒出一幅生動的人物肖像來。例如,在常四爺因為瞧不起打手二德子與他頂撞起來,兩人發生沖突的時候,馬五爺出言制止。他的第一句話「二德子,你威風啊!」話雖不重,卻分明透著鋒芒。作者特意提示馬五爺只是坐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並未立起」,兇巴巴的二德子便趕緊過去請安。第二句「有什麼事好好的說,干嗎動不動就講打?」這一插話,眼看要起的一場風波便被平息下來。當常四爺提出讓馬五爺給評評理的時候,一句「我還有事,再見!」說明他根本沒把已經沒落的旗人看在眼裡,不願搭理常四爺。劇中的馬五爺是吃洋教飯的,投靠的是洋人,誰也惹不起。短短三句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三言兩語就把一個吃洋教的地頭蛇的威風全抖露出來了。2.《茶館》的語言又是性格化的,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話也只能由什麼人說。戲劇藝術的這一特徵,在這部劇作里體現得很鮮明。當茶館的房東秦二爺提出要漲房租的時候,王掌櫃立刻回答「二爺,您說的對,太對了!可是這點小事用不著您分心,您派管事的來一趟,我跟他商量,該長多少租錢,我一定照辦!」對於王掌櫃來說長房租可是件大事,但又不能當面拒絕得罪房主人,於是先滿口答應,並輕描淡寫的說成是「小事」,隨後再提出跟管事的商量,一來不失秦二爺的身份,二來給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可以說做到了兩全其美。王掌櫃作為一個小業主精明、圓滑、隨機應變的性格特點,在這段個性化的語言里活靈活現。要寫出人物的性格,必須在語言上下功夫。《茶館》中經過提練的個性化的鮮活的人物語言,既有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與它的「人像展覽式」的結構形式相契合,充分顯示了老舍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老舍作為一名優秀的戲劇家,他的大膽嘗試是成功的。在《茶館》中,他從容地駕馭了眾多的人物,紛繁的情節,在動中取靜,使得「茶館」這個舞台有條不紊地運行,並反映了嚴肅而重大的主題。《茶館》集中體現了老舍的多重藝術才華,同時也為我國話劇創作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D. 藝術品辦身份證能否抑製造假

酸葡萄 何家英
西班牙舞 楊之光
與雅昌藝術網「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服務」簽約的部分畫家(從左到右):第一排:楊之光;第二排:何家英、彭先誠;第三排:尼瑪澤仁、石虎、楊明義
日前,北京市文化局發布了《北京市藝術品鑒定工作試點方案》,提出要開發藝術品信息認證系統,建立藝術品檔案庫和藝術品身份認證系統,對每件進入資料庫的藝術品賦予唯一的「身份編碼」,並批復北京雅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書畫雜志社等5家單位為北京藝術品鑒定首批試點單位。
那麼,鑒證備案這一「打假」新招對藝術品去偽存真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否可以讓中國藝術品傳承有序、有據可查、有證可考?造假嚴重,動搖市場根基
而目前,市場上造假嚴重,大大降低了行業的誠信度。據統計,偽造頻率最高的,是近現代書畫名家——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傅抱石、吳昌碩、黃賓虹、李可染等人的作品。畫家一生中不過創作3萬至5萬件,在2012年市場有的畫家的作品流通次數就達30萬次。
「傳統鑒定系統,採用的是時代風格、藝術風格、藝術工藝相結合的鑒定方法,它在有些場合非常管用;但『科技造假』使得原作和復製品的差異趨近於零,高仿作品的風格、工藝,肉眼根本看不出問題。另外一個因素是,藝術家的功力是動態過程,藝術風格有變化時段,藝術水平受身體狀況、環境影響而呈現參差不齊的面貌,也是正常現象。」中國藝術科學研究所主任尹毅認為,當下高科技手段介入藝術品造假,已經讓傳統的經驗鑒定模式變得不再可靠。
中國藝術品由於缺少清晰的流傳記錄,缺少可供查證的證據系統,藝術市場的不可追溯性和產業鏈中的漏洞都能讓造假者有機可入。另一方面,鑒定機構又會造成了新的亂局:不僅作品的真假混亂,各種鑒定也是真假混亂。標准、規范缺失導致的行業壁壘,「造假、售假、拍假」的行業現實,動搖了藝術市場持久繁榮的根基。
鑒證備案,為歷史留下記憶
被指定為試點後,雅昌藝術網[微博]正式推出了「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服務」,並已經與楊之光、何家英、彭先誠、尼瑪澤仁等23位畫家簽約。
據悉,「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服務」包括藝術品徵集、藝術家本人鑒定、藝術品技術備案、藝術品認證4個部分,即由在世藝術家本人對作品親自鑒定,再採用對送檢藝術品進行物理檢測、DNA數據提取進行備案,最後通過檢測點復檢並數據比對,以此辨明該藝術品是否為送檢作品。
「所謂藝術品鑒證備案就是經藝術品作者本人確認,再通過高科技手段對藝術品材料、材質、畫面等進行鑒定、存檔,給藝術品建立自己的『身份證』。」尹毅認為,用高科技對藝術品進行鑒證備案是建立藝術品市場誠信體系的必然選擇。
實際上,鑒證備案不過是一種當代的提法,引入了先進的技術。中國歷代的收藏鑒賞家其實都在做著這項工作。對於經手過眼的有價值的藝術品,歷代藏家們都留下了詳細的記錄,成為後人品鑒藝術品的有力依據。縱觀中國的藝術品歷史,《宣和畫譜》、《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等書畫編著都成為後人收藏和鑒定藝術品的重要證據。
「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意識,為後人留下一點可尋的記憶,為中國書畫保存一點供研賞的遺跡。」書畫鑒賞專家劉建業[微博]說,不少民間珍寶由於沒有系統著錄,有的已被收藏者毀掉,有的流傳到國外,還有不少在真假的無休止爭議中被輕率地處理掉。因此,在他看來,無論是哪個單位,以哪種模式對藝術品做鑒證備案,都是功在千秋的好事。
對於鑒證備案服務,也有聲音質疑其收費的問題。據悉,目前該項服務有的機構按比例收費,有的按件數交費。「對於藏家來說,買作品時已經花錢了,現在還需要交錢去認證才能判定真偽,這不太合理。」有藏家擔憂這種鑒定,或許會成為一些畫家自我炒作的手段,也呼籲公立機構引入該鑒定體系。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質疑畫家本人鑒定的環節。「畫家畢竟也是人,難免有記不清早期作品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一些人拒絕認定沒畫好的作品。」
在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鳳海[微博]看來,鑒證備案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推廣意義並不大。「做不做鑒定,在於藝術家自己的意願。專家的鑒定著錄有參考價值但不能作為判定依據。」他認為,當前中國藝術品市場最大的問題在於社會誠信體系不完善,太過浮躁。

E. 茶店茶館經營有什麼好課程

建議你參加國資委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主辦的《茶店茶館經理人》,課程內容系統、實用、能有效復制。

《茶店茶館經理人》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培訓班,前五期,迎來了北京、天津、重慶、遼寧、內蒙、新疆、寧夏、甘肅、河北、河南、貴陽、湖北、湖南、江西、廣西、福建、廣東、浙江、雲南等特級城市和省份的茶友,其中不乏:

l大益、中茶、陳升號、七彩雲南等一線品牌茶企的夥伴;

l經營茶館10年以上的夥伴;

l身價10億以上的茶友;

l研究生(高學歷)的茶友。

《茶店茶館經理人》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培訓,是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相關要求,依據《國務院「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旨在培養茶店茶館經營型人才,促進茶店茶館快速適應經濟新常態,引領新零售,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培訓背景

1、經濟新常態,茶產業不斷優化和升級,茶店茶館如何快速適應經濟新常態,積極引領新零售?

2、新零售,需要重新構建「人、貨、場、價值」,如何構建?

3、人才,是決定行業或者產業發展的重要要素,而縱觀高校的教育和職業教育,並沒有教授大家如何賣茶的教育,更沒有教授茶店茶館運營的教育。

二、課程介紹(國家版權保護課程授課)

1、培訓宗旨:為確保培養的人才,能夠快速具備茶店茶館的經營能力,其培訓宗旨為「緊貼茶業,實戰性強,可復制」。

2、教學方法:茶業優秀案例分享,營銷策略和技巧講解,運營案例實操,銷售場景模擬,互動點評。

3、培訓課程:國家版權局版權保護課程內容(嚴禁模仿,嚴禁不正當競爭),具體為茶店茶館贏利模式設計、茶店茶館銷售模式設計、茶店茶館促銷策略、茶店茶館空間陳列策略、茶店茶館跨界營銷、茶店茶館營銷引流和茶店茶館銷售技能等七個模塊。

三、課程優勢

1、權威(國資委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主辦);

2、高度(茶行業首次把店長和老闆提升為「職業經理人」);

3、版權保護(兩門國家版權局版權保護課程授課);

4、系統(完整的茶店茶館商業模式);

5、實用(從茶行業優秀案例提煉,融合新零售,可復制,可執行)。

四、詳細內容,解決茶店茶館經營的30個問題

1、單一的產品銷售贏利,無法應對茶店茶館經營困難,怎麼辦?

2、單一的坐商模式,導致茶店茶館經營難以突破,怎麼辦?

3、新零售,茶店茶館的有哪些贏利模式(賺錢方法)?

4、互聯網+,兩大最火商業模式之一「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模式,茶館茶店如何運用?

5、新零售,茶店茶館有哪些銷售模式?

6、互聯網+,兩大最火商業模式之一「眾籌模式」,茶館茶店如何運用?

7、傳統的坐商模式,沒有顧客怎麼辦?

8、茶店傳統的促銷模式為什麼效果不好?

9、促銷方案如何設計?

10、業績倍增的三大促銷方式?

11、「互聯網+」,十大商業趨勢之一的「跨界營銷」,茶店茶館如何運作?

12、茶館茶店商圈營銷的意義?

13、如何定義茶館茶店的商圈?

14、茶館茶店商圈業態如何分類?

15、茶館茶店商圈營銷的秘訣?

16、顧客喜歡進什麼樣的茶館茶店?

17、提高老顧客邀約率的秘訣及實戰技巧?

18、如何提高顧客的轉介紹率?

19、如何攔截茶店門口的顧客並引導進入茶店?

20、如何從社區或者寫字樓引流顧客?

21、如何引流微信用戶到門店消費?

22、茶店茶館的黃金陳列位置有哪些?

23、茶店茶館黃金陳列法則有哪些?

24、茶店茶館有效陳列原則有哪些?

25、茶店茶館陳列的類型有哪些?

26、泡茶台如何搶占?

27、如何探尋顧客正確的需求?

28、如何化解顧客的異議?

29、如何提高顧客忠誠度?

30、如何提高顧客的客單價?

五、課程設置

1、培訓對象:具有1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包括茶店/茶館/茶會所/茶空間的導購、店長、老闆,茶企銷售人員、督導人員、培訓經理等。

2、培訓時間: 3天18課時。

3、培訓人數:精品課程,限30人。

六、學習收獲

1、掌握新零售時代茶店茶館茶會所茶空間的運營模式。

2、掌握新零售時代茶店茶館茶會所茶空間的銷售技能。

3、學習結束,經考試合格者,頒發《專業人才職業技能證書》,證書可查詢,一證一碼。

4、建立學員群,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5、微信公眾號展示學員及茶店茶館風采。

【學員評論摘錄】

1、課程直擊茶店茶館經營痛點,內容緊貼茶行業經營狀態,系統全面提升經營能力。

2、經營茶館快5年了,第一聽到干貨滿滿的課程。

3、花錢最少,收益最多的課程,我一定把課程推向集團董事長,爭取公司的商學院能合作這套實用的課程。

4、下一期開班,我一定讓我的店長來學習。

5、自己經營茶店快10年了,原來以為自己都懂,但是參加完培訓班後,我感觸很深,原來還有自己懂得太少了,培訓內容對我幫助很大,特別是我馬上要開一家新茶館。

6、看到課程信息後,我就非常興奮,直接就報名了,學完後,課程滿滿的都是干貨。

7、學到了很多,我一定會跟著戴老師的課學習,因為內容確實對我的茶店經營有幫助。

8、帶著疑問來,帶著知識和技能離開,課堂的內容,對我接下來的路非常有幫助,受益匪淺。

9、沖著戴老師而來,3天的學習,收獲滿滿,如果再開研修班,我會毫不猶豫的報名。

10、對於經營茶店茶館,課程內容幫助非常大,解決了以前茶店經營中的困惑問題和尷尬問題以後我還會參加戴老師的課程。

11、通過這次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因為我的經營剛好遇到了瓶頸,課程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也讓我的思想得到了升華,更讓自己在不斷沉澱中提升,期待下次的學習。

12、通過3天學習,帶給我深深的感悟和啟發,我會把學習到的去應用和實踐,同時會把老師的營銷課程分享給更多的茶友,讓更多的茶友受益,這是我一個青年茶人應該做的事情。

13、感恩戴老師分享的精品和接地氣的課程,感謝同學們對我學習的幫助,下次如果再有課程,希望還能一起來。

14、我的茶館有400多平米,開了快10年,以前更多的注重茶品和茶知識,茶營銷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這次的課程,給了我經營的新思維和可實施的方法,非常榮幸的認識了戴老師,明年我們將把戴老師的課程引入武漢。

15、覺得自己收益最大,在第二天課程的時候,你們都會聽到我,多次說「老師你很棒,大厲害了」,因為茶業路上,真的是第一次聽到接地氣的課程。

16、很開心通過學習和考試,我成為了職業經理人,我希望大家在戴老師的這個平台下,能做成一番讓茶行業意想不到的事業。

【學無止境·收獲知識友誼】

聽完戴老師的茶店/館經理人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非常感謝戴老師的干貨,這個課程更全方位的針對一個傳統實體店經營模式的一種突破,特別講到新零售的四個變化,實體店的三大商業模式坐商、行商、異業聯盟,互聯網+時代二大商業模式如羊毛出在豬身上,眾籌模式……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並融入到自己的茶店中️

當你在經營的瓶頸、迷茫或剛剛起步無方向感的時候,是否考慮下讓自己停下腳步走入戴老師的課堂,聆聽他的專業技巧以及實用方法呢?

F. 茶館的主題思想和藝術特色

今年,是「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誕生105周年。有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老舍先生的名劇《茶館》,感到很榮幸。

一,「葬送三個時代」的寫作目的

3幕話劇《茶館》是老舍1956至1957年間的作品。它是作家一生中最優秀的戲劇創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說,它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共和國建立之後的17年裡,老舍寫小說很少,卻寫了不少的戲。寫《茶館》之前,1955年他寫了話劇《春華秋實》,1956年寫了話劇《西望長安》,在《茶館》之後,1958年寫了《紅大院》、1959年寫了《女店員》和《全家福》……《茶館》跟這些配合時事政治的作品,在題材、風格以及創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樣,他重新寫起了解放前寫慣了的「陳年往事」。

其實,老舍寫《茶館》,本來也是想要配合時政宣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在1954年公布,作者撫今追昔感慨不少,覺得該寫個說明新憲法得來不易的戲,用來教育青少年。於是,1956年他動筆寫了一個4幕6場的話劇,戲里人物眾多,由光緒年間一直寫到解放前夕北平學生「反飢餓、反迫害」運動,戲里的主要人物是兄弟3人。老舍把初稿,拿到北京人藝,讀給院長曹禺、總導演焦菊隱等人,徵求意見。曹禺他們感覺,這部作品,最精彩的,是第1幕第2場發生在一家舊茶館里的戲,覺得應當以這場戲作基礎,另起爐灶,寫個描繪舊時代社會面貌的戲。老舍挺痛快地接受了這個建議,當即表示:3個月後交劇本!期限一到,《茶館》新作果然有了。經過跟導演、演員們的切磋磨合,這部新作真的大功告成了。劇本的最終完成稿,徹底放棄了正面展現革命斗爭的場景,成了一部由往昔歲月市井生活畫面組合起來的社會風情大戲。

劇本發表後,老舍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他寫道:「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出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來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描寫他們的促進或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里,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嗎?」

這段話證實,老舍寫這個戲,拿定了「躲開政治問題」的主意,他想用這個戲專門來寫中國社會「五十來年的變遷」;作家說,「躲開政治問題」,是因為自己一向「不十分懂政治」,所以,能達到的最佳效果就是可以用小人物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變遷」,「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

寫《茶館》,老舍把寫作題材重新轉向他熟悉的舊時代,他說,這出戲只可能「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這點兒設想,如果放在文藝路線很「左」的時候,恐怕是要被扣上「政治帽子」的。不過,社會發展恰好在這時候給了老舍一個機會:1956年,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由發動疾風驟雨式的大規模階級斗爭轉向相對穩定的經濟文化建設,為促進科學、文化、藝術事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藝界也出現了一段時間比較寬松的創作環境。《茶館》就是在這種氣候下面問世的。之前和之後,社會條件都不行,他也就只能寫一些《春華秋實》、《西望長安》、《紅大院》、《女店員》類的作品。

《茶館》共3幕,每幕戲都取用同一個場景——都發生在舊北京城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館里。從時間上看,3幕戲的故事,彼此相隔很長的時間:第1幕發生在晚清光緒朝的戊戌年;第2幕戲,發生在第1幕十幾年後的北洋軍閥割據時期;第3幕戲,發生在距第2幕三十多年、抗戰結束後的國民黨統治時期。作者調動了自己對舊中國社會生活的極厚實的觀察和積累,利用「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的巧妙構思,把三個時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招之而來揮之而去,不但高度提煉而且活靈活現地演示了舊中國的基本國情,活畫出那個時代的病態現實。

寫作《茶館》的時候,老舍對舊時代已經有了足夠的思考,他提高了運用唯物史觀來反思舊中國大千世相和社會演變的能力,對深埋在歷史過程中的社會發展規律,也有了精深的體會。這就保障了他能以大氣魄大手筆,縱橫捭闔地掃描舊中國社會變遷的全息圖像,一針見血地擊中歷史本質。

不過,寫好這個戲,不僅需要有一種穿透歷史的眼光,還得找准社會生活的恰當部位,開鑿一個便於形象展示歷史畫面的藝術窗口。這個窗口,也被老舍探囊取物般地找到了,那就是戲里的「大茶館」。社會上不分身份、地位、行當的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的老式茶館,是個最能叫人號准社會脈搏的敏感點;茶館好比五行八作的精神紐帶,自然而然地就能顯示出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況。老舍依仗著茶館在濃縮社會生活焦點方面的關鍵位置,把這個不可多得的人生舞台,藝術地疊印到話劇舞台上,讓它從容地承載歷史再現歷史,這樣的創意謀劃,真可謂是超凡脫俗、空山足音。

要用短短3幕戲精到地表現3個歷史時期,對作者是個嚴峻的挑戰。惜墨如金的老舍,使出一般作家不具備的看家絕活兒,僅用了大約 3萬字,就把這出戲寫得神完氣足。處在3個歷史過程社會橫斷面上的一個個人物和一樁樁事件,經過過細的篩選,都極富典型意義,這些人和事營造出一種合力,闡釋著一個統一的答案,也就是:那個不堪回首的舊制度,早已腐朽、荒唐和骯臟到了極點,那樣的世道,是絕不能容忍它再回來的。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總性質下面,曾經交織著紛紜復雜的多種矛盾。而這么多的矛盾,在老舍這里,卻游刃有餘地被提煉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素描。

3幕戲的歷史側重面各有不同。第1幕,重點描繪 「大清帝國」壽終正寢前夜病入膏肓的社會場景,稍帶著,也交代了在急劇下滑的社會面前,有志革新者和愛國者,以及一些本能地懷著生活期待的小市民,心間尚存的一絲追求;到了第2幕,清王朝已經瓦解,虎狼般作惡的封建軍閥,卻用洋人給的槍炮,造成了連年戰爭和社會動盪,但求過幾天安生日子的老百姓,都備感恐懼,盡管時代更迭了,所有醜陋、反動的力量,照舊像清末一樣,肆無忌憚地橫行,也讓大眾躲之不及;到了第3幕,場面最凄涼,人們好不容易擺脫了「亡國奴」的生活,反倒一頭栽進了空前黑暗的現實,一向都懷著良好期待、一刻都不敢放鬆苦苦掙扎的中國人,竟然都走到了命運的盡頭,連優秀的傳統文化也難逃被斷送的危機。——整部《茶館》就這樣,忠實地描繪出了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半個世紀間每況愈下的社會現狀。

在歷史大脈絡的下面,這出戲的全部情節,都以人物和事件的剪影形式出現。就以第1幕來說吧,前後包括著這樣一些相對獨立的情節單元:第一段,「鴿子」之爭——京城大宅門為爭一隻鴿子,差點打起群架來,旗人常四爺發了幾句感慨,招來善撲營打手二德子挑釁,反倒被「吃洋教的」馬五爺一句話就給壓下去了;這段戲,表現了清末豪門驕奢、流氓狂妄,而頂有勢力的卻得數跟洋人勾結的「二毛子」。第二段,農民賣女兒——飢荒年景,破產農民康六無奈要賣15歲的女兒,人販子劉麻子趁機牟取暴利,一旁賣小物件的貧民老者偶然得見,一語說中要害:「這年月呀,人還不如一隻鴿子呢!」是用對比手法,反襯出貧富分化的嚴重程度。第三段,秦常異見——茶館房東秦二爺來了,他躊躇滿志地要攏起本錢辦實業、救國難,可是他對眼前討飯的窮人態度很冷淡,古道熱腸的常四爺慷慨施捨,二人於是對是不是該周濟窮人一碗爛肉面,表達了不同意見;這段戲寫了國難當頭,還有些中國人良心未泯,要力所能及地救助黎民,可是秦二爺和常四爺的兩種熱誠,都歷史局限性。第四段,秦龐鬥嘴——朝廷上頑固派的代言人、大內總管龐太監來到茶館買農家女兒,正撞上有維新傾向的秦二爺,二人唇槍舌劍,各不示弱,說到被鎮壓下去的戊戌變法,引起茶客們一通議論,這些人對改良變法要嗎麻木不仁,要嗎痛恨詆毀;這段戲寫出了頑固派囂張的氣焰,也讓人看到維新運動脫離民眾,底氣不足。第五段,常四爺被捕——常四爺目睹賣兒賣女的慘狀,長嘆一聲:「我看哪,大清國要完!」被暗探盯上了,兩個暗探借龐太監到場,把常四爺和一道喝茶的旗人松二爺抓走了,理由是「旗人當漢奸,罪加一等!」這個情節勾畫出黑暗世道下邊特務密布、善良人稍有不慎就要遭殃。第六段,太監買妻——老邁昏聵、心理變態的龐太監來相看劉麻子替他買下的農家女,他又老又丑,當場把農家女康順子嚇昏過去,這時候,耳邊突然響起正在下棋的茶客一聲斷喝:「將!你完了!」這是這一幕的結尾,意思是,封建末世雖然還挺唬人,卻早就枯朽到家了。第1幕大致就是由這么6個環環相扣的情節組成,中間穿插了王掌櫃對眼前這些事兒的微妙態度,穿插了唐鐵嘴、黃胖子等社會渣滓的丑惡表現。整幕戲,內容充實,故事此消彼長,生活氣息非常濃重,每一步劇情都見出深刻的歷史內涵,戲雖然簡短卻含意無限,整個清末社會的矛盾、黑暗、荒唐、無奈,都被一股腦兒地體現出來。

劇中所有烏煙瘴氣、令人窒息的社會現狀,全都依賴暗無天日的舊制度而存在,這是《茶館》的觀眾一看就明白的事理。老舍寫《茶館》,尊重觀眾的頭腦,他丟棄政治說教,專靠活生生的藝術形象說話,把想要表達的政治見解,輕而易舉地就送到了觀眾心裡。第2幕開頭,茶館老伙計李三,在清朝滅亡了十幾年之後,還是不肯剪掉他的小辮子,他有自個兒的「說道兒」:「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涼!……哼!我還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呢!」這就是社會最底層一無文化、二無政治覺悟的小人物嘴裡道出來的「政治消息」,眼瞧著皇上是沒了,可世道比前清還糟糕,當權的越是高喊「社會改良」,也就是平頭百姓遭殃的時候又快到了,他以樸素的經驗判斷,沒准兒哪一天就把個舊朝廷給改回來了呢,自己不如護著這點兒「先見之明」的好!這三兩句不能再平常的平民閑聊,叫人越咂摸越有味兒,中間「側面透露」的「政治消息」,不是既沉重、深刻,也很有說服力么?第1幕,被暗探宋恩子、吳祥子抓走的常四爺,在第2幕又跟這倆人撞上了,他發現這兩個傢伙居然又給軍閥當了特務,有點兒意外,特務們可是大言不慚:「有皇上的時候,我們給皇上效力,有袁大總統的時候,我們給袁大總統效力;現而今……」「誰給飯吃,咱們給誰效力!」常四爺逼問了一句:「要是洋人給飯吃呢?」特務們也不含糊:「告訴你,常四爺,要我們效力的都仗著洋人撐腰!沒有洋槍洋炮,怎能打起仗來呢?」這一番對話,也「側面透露」了相當重要的「政治消息」:封建王朝倒是沒了,封建勢力卻照舊主宰一切,洋人的槍炮照舊派著大用場——這不就等於是告訴觀眾,中國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一點兒都沒變嗎!話劇《茶館》里類似如此這般從「側面透露」政治信息的地方,比比皆是。老舍把政治學家寫到教科書里的理論,化成社會下層小人物們脫口而出的街談巷議,化成戲里頭一個個信手拈來的細節,潛移默化地注入到觀眾的欣賞活動中間,收到的效果假如跟政治教科書相比,起碼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

與一般戲劇作品兩樣,《茶館》不是要講具體故事的戲,它要表現的,是由3個歷史時代代表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總體形象。用老舍的話說,寫這出戲的目的,就是要「葬送三個時代」。3幕戲里,扎扎實實地寫進去了老舍對歷史深刻的回眸和反思,這讓與作家同時代的人,以及一代又一代比他晚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們,看看戲,心靈就會受到震撼。一部作品能達到這樣的作用,它的思想價值就是不可低估的。

《茶館》剛上演的時候,有人認為它的故事性不強,建議用康順子的遭遇和她兒子康大力參加革命,去發展劇情。老舍謝絕了這個建議,說:「這樣一來,我的葬送三個時代的目的就難達到了。抱住一件事去發展,恐怕茶館不等被人霸佔就已垮台了。」(《答復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50年代,中國的作者和讀者和觀眾,幾乎無一例外地覺得,凡是寫舊時代,惟一任務就應當是表現尖銳的階級斗爭,歌頌革命的勝利,不這樣可不成。老舍委婉地解釋,舊茶館假使都成了革命堡壘,它的日子就延續不了幾天了,又何談讓它來見證3個黑暗時代呢。至於為什麼可以不以反映革命斗爭作為藝術作品的主題,老舍在當時不願意深談,也不可能深談。

話劇《茶館》因為創意上別出心裁,還沒到「文革」開始,已經引來了一些指責。有人寫文章,認為《茶館》「懷舊」,宣揚了「今不如昔」,「沒有揭示出驚天動地的時代巨浪,」「沒有指出人民的必然勝利和遠大的理想」,「歸根結底還是跟作家的世界觀、階級立場和創作方法密切聯系著的。」到了「文革」期間,《茶館》更成了老舍被誣陷成「反動作家」的「罪證」。現在,我們沒有必要再去一一反駁對《茶館》的指責。讓人們不禁想起來的倒是,《茶館》第3幕,王利發莫名其妙地問了句:「『罷課』改了名兒,叫『暴動』啦?」特務小宋恩子馬上揪住這句話,劈頭蓋臉地,說王利發跟罷課的學生們「是一路貨!」久經人生陣仗的茶館老掌櫃,沒讓他唬住,只是嘀嘀咕咕地對付他:「我?您太高抬我啦!」看來,靠指鹿為馬來陷害人,在我們這片土地上,歷來就不難遇到。

幾十年後的今天再想想,許多和《茶館》同時問世的所謂好作品,早已經灰飛煙滅。《茶館》卻像是一枝傲霜的臘梅,歷盡考驗,越開越茂盛。70年代末到現在,北京人藝多次重排《茶館》,這出戲演出已有500場之多,創造了中國話劇史上最受觀眾喜愛的許多記錄;《茶館》還代表中國的話劇藝術,去德、法、瑞士、日本以及香港、台灣演出,為不同人種、不同經歷、不同價值觀的觀眾所贊賞,被稱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跡」。

二,用寫文化來寫社會

《茶館》要把舊中國的社會變遷演給觀眾看。可是,老舍對政治不大熟悉,這限制了他直接寫社會政治變遷的能力。於是,作家避生就熟,用他了如指掌的社會文化變遷,來折射社會政治變遷的幽微。我們都清楚,一個時代的文化和政治,都從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二者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系,社會的政治性質總會或明或暗地作用於它的文化,而形形色色的文化世相,也常常能把暗含著的種種政治信息,傳遞給人們。所以,通過寫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來反映這個時代的政治面貌,就成了藝術作品反映社會可行的途徑。《茶館》恰恰體現了老舍選擇了這一創作途徑所獲取的藝術優勢。

《茶館》要表現舊中國的黑暗,表現身處黑暗社會中的大眾,為了求生存、求正義、求發展而無法逃避的痛苦掙扎和悲慘結局。老舍沒有把這個沉重的主題,放到某一個具體故事裡頭,他決定用社會上「小人物怎麼活著和怎麼死的,來說明那個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談〈茶館〉》),來表達自己厭惡和唾棄整個舊時代的思想傾向。病態的社會,畸形的文化,怪異的人生……組成了《茶館》裡面光怪陸離的社會畫面。老舍的筆,就好像外科大夫手裡的一根探針,每挑破腐朽社會的一塊瘡痂,都教人們看到一股污濁的膿血湧出來,社會從外到內的潰瘍到了這樣可怕的地步,用大變革來教它脫胎換骨,當然是最合理不過的了。

《茶館》的觀眾,不得不隨時睜大了眼睛,來直視舞台上的荒誕世道:那位據說是「侍候著太後,紅的不得了,連家裡打醋的瓶子都是瑪瑙作的」龐太監,老態龍鍾女聲女氣,卻面對大庭廣眾不知羞恥地宣布自己就要完「婚」的消息;人販子劉麻子,心狠手辣,又不怕人們看穿他倒賣一個農家女就賺190兩昧心銀子的劣跡,他大言不慚,宣傳自個兒的邏輯:「我要是不分心,他們還許找不到買主呢」;兩個逃兵,錢不夠,又想滿足生理需求,不得不湊錢託人販子買個合用的老婆,組成不可想像的「三個人的交情」;戰火連天,軍閥割據,市民們人人自危、怨聲載道,卻會有人「感謝這個年月」,對專靠賣卜騙人為生的唐鐵嘴說來,「年頭越亂,我的生意越好!這年月,誰活誰死都碰運氣,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這一樁樁一件件帶著反常滋味,也帶有幾分滑稽色彩的小情節,全都是荒唐年頭生出來的稀奇景緻,被劇作家陳列到一起,就證實了一個全沒有社會公正的年代,必然要把正常社會無法理喻的咄咄怪事,層出不窮地變幻出來。這就像《紅樓夢》所說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樣,《茶館》裡面這些教人「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讓觀眾每一想起,都免不了要慨嘆再三。

《茶館》表現了世風敗壞,江河日下。作品採取讓丑類人物在職業上大多父子間「世襲罔替」的身份安排,在3幕戲里,人口販子劉麻子和小劉麻子,賣卜裝神的騙子唐鐵嘴和小唐鐵嘴,干偵探的宋恩子和小宋恩子、吳祥子和小吳祥子,地痞打手二德子和小二德子,都是父一輩、子一輩地連續著,透過這伙社會渣滓不但無恥而且又略微有所變化的言行,觀眾可以看出一些社會變化來。第1幕,劉麻子利用社會貧富差異,倒賣人口,混得挺得意;可到了第2幕,他神氣不起來了,不是貧富分化的社會有了好轉,倒是更糟糕的現實叫他倒了運,他發牢騷:「這么一革命啊,可苦了我啦!現在,人家總長次長,團長師長,要娶姨太太講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戲班裡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現大洋!我干瞧著,摸不著門!」做老式昧心生意的劉麻子,眼光、魄力,都攆不上「社會發展」的速度,亂世梟雄們成了社會新貴,惡行遠遠超出了前清的權貴們,他們選姨太太的標准和一擲千金的氣度,讓劉麻子這路纖場老手只剩下干瞧著的份了,世風日下於此可見一斑矣。到了第3幕,輪到小劉麻子這個纖場新人露臉了,他總結父親「一輩子混得並不怎樣」的教訓,迎時代濁流而上,勾結橫行霸道的國民黨官僚,要創辦把北平全城的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全都組織起來的「包圓兒」公司,為美國兵和官僚們服務。小劉麻子的野心和狡詐,真可以叫他那死去的父親小巫見大巫了,人販子行當花樣翻新、登峰造極,更證實什麼樣的歲月,自然就有什麼樣的世風。再看看唐鐵嘴父子:前兩幕,唐鐵嘴招搖過市,雖說有兵荒馬亂的年頭幫襯著他賣卜行騙,他終歸沒能發跡,白喝了一輩子茶館里的殘茶,連王掌櫃都敢擠對他;可是,到繼承騙子衣缽的小唐鐵嘴這一輩,被封成了邪教「三皇道」的「天師」,小唐鐵嘴說:「我跟小劉麻子……我們是應運而生,活在這個時代,真是如魚得水!」在丑惡透頂的濁世,除去小劉麻子、小唐鐵嘴這伙兒市井無賴、社會渣滓,肯定再也不會有什麼正經人「如魚得水」,一個社會是個什麼社會,只要瞧瞧其中凈是些何等樣人「如魚得水」便可以瞭然,這也是所謂「適者生存」吧。劉麻子爺兒倆和唐鐵嘴爺兒倆,其實都是時代的一種「文化符號」,他們代表著最見不得人的哪種「文化」,只有在最見不得人的社會里才能吃得開。

一方面,醜陋的東西四處滋生蔓延。另一方面,民族傳統文化里頭有價值的東西,在那樣的年頭當中卻活不出來,甚至要走向毀滅。第3幕,評書名角兒鄒福遠、京劇演員衛福喜和飯庄名廚明師傅,各自述說自己如同性命般珍惜的藝術和技藝,都是朝不飽夕,岌岌可危。明師傅是一個人能「辦一、二百桌滿漢全席的手兒」,到頭來,為生計所迫,變賣了所有的廚具家什,給監獄里犯人蒸窩窩頭去了,因為「現而今就是獄里的人多呀!」鄒福遠道出了這些藝人和手藝人的極度苦悶:「這年頭就是邪年頭,正經東西全得連根兒爛!」

人的精神危機是時代文化危機的一部分。《茶館》對舊社會民眾精神危機的刻畫,主要是藉助劇中三個關鍵人物——王利發、秦仲義和常四爺來完成的。

「裕泰大茶館」的掌櫃王利發貫穿全劇。他父親死得早,二十多歲就獨立應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飯吃,人緣頂要緊」,所以按著老輩兒留下來的老辦法,以為「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就不會出岔子」。他每天滿臉堆笑逢迎來自官僚權貴、外國勢力、惡霸、地痞、特務、警察多方面的敲詐滋擾,他心地不壞,卻因為地位比赤貧階層高出一截,對世間的苦難早已熟視無睹。他是個本分買賣人,希望社會安定,自個兒的生意也順心點兒,可社會總跟他擰著勁兒來,他不敢跟社會較勁,只能俯首當「順民」,常勸茶客們「莫談國事」。世間兵荒馬亂,城區別的大茶館都破產歇業了,他還苦撐著,時不時第想出些個小招數,抵擋街頭商業全走背字兒的潮流,晚年,眼瞅著茶館撐不下去了,他不嫌丟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會的魔掌越來越緊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國民黨黨棍創辦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館,特務們也來勒索,要他交出根本拿不出來的金條換老命,流氓們開辦新式妓院,在當局慫恿下要霸佔他的鋪面……王利發一籌莫展,走到了人生盡頭,這才明白,幾十年來的小心謹慎苦撐苦熬,全算白饒,面對死的誘惑,他到底喊出了從來沒敢喊出口的話:「人總得活著吧?我變盡了方法,不過是為了活下去!是呀,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沒作過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單不許我吃窩窩頭,誰出的主意?」王利發的這點兒心理危機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來順受、沒有過高的生活要求,是當時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態。身份地位稍稍高於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發,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後結局這樣凄涼,生活在那個世道下面的貧苦市民,就更沒指望了。王利發走到人生最後一站喊出來的幾句話,也正是縈繞在社會底層小人物們心頭的一致的困惑和憤懣。

秦仲義是個民族資本家。第1幕登場的時候,只有二十幾歲,戊戌變法失敗後國勢衰落,他憑著一顆報國之心,變賣祖業創建工廠,想實業救國。他耗盡40年的心血辦起不小的企業,覺得這樣就足可以「富國裕民」。他錯了,抗戰剛結束,他的產業就被政府沒收了,當局不但沒有接著好好辦廠,還把機器當成碎銅爛鐵給賣掉了。眼看著工廠的廢墟,秦二爺痛心疾首,怨氣沖天:「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這樣的政府找不到?」他的人生結論比王利發的還慘:「……應當勸告大家,有錢哪,就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干好事!」秦仲義有過比王利發大得多的生存能力,他立志變革中國現實,可是,他的人生也沒能逃脫世道的鉗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國主義、封建寡頭和官僚買辦共同控制的國家經濟形勢,沒給他留下一丁點兒施展的空間。何況,他自視高人一頭,跟大眾無法溝通感情。他在黑暗歲月里單挑獨鬥了一輩子,終於慘敗下來,也是必然的。

常四爺,在《茶館》這出戲里,是最少受到挖苦、批判的一個形象,這跟他特定的身份、經歷——由老北京旗人中間走出來的自食其力者——有相當的關系。滿族出身的作家老舍,畢生寫了許多帶有滿人性格特徵的人物,可是,直到年近花甲,才破天荒頭一回明明白白、理直氣壯地寫了一個正派、淳樸、剛直、勤懇的滿族人!作者寫常四爺的主要用意,一是要寫出旗人下層的確有一批忠肝義膽的愛國者,二是要寫出滿族文化精神中也存在一些極有價值的東西,三是要反映出從清末過來的滿族人,並不都是些坐吃等死的「窩囊廢」。常四爺的身上體現了直到晚清時節八旗將士的多數人仍在堅守的愛國情操,打清朝末年他還吃著錢糧、坐得起茶館的時候,就很瞧不上「吃洋教」的馬五爺,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國人「一個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兒」,看到鼻煙壺也從外洋進口,他心疼「這得往外流多少銀子啊!」尤其是感覺到了國不國民不民的慘狀,他能沖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國要完!」當局的偵探以他說這話為理由要逮捕他,他據實相告:「我愛大清國,怕它完了!」還是沒用,被抓去坐了一年多大牢。出獄就趕上了義和團運動,為護衛國權,他跟洋人刀槍相對地打了幾仗。後來大清國到底亡了,他也並不意外,認准了這是歷史的懲罰:「該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說句公道話!」他一生保持著滿族人耿忠、倔強的脾氣,不向惡人低頭,不向命運讓步,在民國初期到處排斥滿人的時候,就像松二爺說的:「誰願意瞪著眼挨餓呢!可是,誰又要咱們旗人呢!」哪怕是靠擔筐販菜、挎籃子賣花生米,照樣活得腰板挺直。那麼,像常四爺這么一條硬漢子,是不是能有好一點的命運呢,不是,他也照樣逃不掉人生悲劇。七十多了,他還是一貧如洗,這才弄清楚:「我愛我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他預感到,這么下去,「不是餓死,就是叫人家殺了」,他「就是有眼淚也流不出來嘍」。常四爺,一個多麼希望依靠奮斗來換取國家和個人好前途的中國人,他的悲劇不是來自膽怯、懶惰,而是來自他的落伍了的觀念,屬於舊時代也屬於滿族傳統的人生觀,叫他總以為憑著一身正氣和不服輸的精神,就可以在鋪天蓋地的社會黑暗間闖開一條生路,這樣天真的願望根本沒法實現,邪惡社會永遠張著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著貧寒的個體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橫再不肯屈服也罷。常四爺的失敗,除了社會的責任之外,也因為他的人生哲學已然不合時宜。就這一點說來,他與終於跌進厄運的王利發、秦仲義,是殊途同歸。

《茶館》作品剛發表,就有劇評家批評過:「這個戲……對舊時代的某些舊人卻有過多的低回憑吊之情。」這部作品融入了老舍相當程度的「低回憑吊之情」,應當說是事實,問題是,這種情感是否就是多餘的或者不健康的呢?劇作家「憑吊」了不為丑惡時代所容的優秀文化,「憑吊」了苦苦掙扎而終於落敗的善良人物,我們只要尊重歷史,是不難體會老舍對這些憑吊對象的價值認定的。優秀的民族傳統被惡?br>參考資料:http://50szy.bbs.topzj.com/vie

G. 如何掌握室內手繪的上色技巧

一、對環境的認識
(一)什麼是環境呢?
這是我們學習環境藝術設計首先要明確的概念。廣義的環境是指人以外的空間存在,大地、天空、海洋等自然環境和城鎮、鄉村、建築等人工環境的總和。狹義的環境是指人工環境中的部分,主要是建築之內外的環境。籠統來說,環境包括三方面內容:就是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那麼,什麼是自然環境呢?什麼是人工環境呢?什麼是社會環境呢?這些環境因素對我們生活、工作有什麼影響呢?特別是對我們的設計有什麼影響呢?這些知識我們都需要了解;除此之外,我們還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比如對空間的認識,不同的空間組織形式對人的生理、心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是怎樣運用這些空間來塑造室內設計的?世界各國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以及這些藝術語言如何在室內設計中應用的?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了解的。
下面我們來講一講是自然環境。
1、什麼是自然環境?
(1)我們周圍最基礎的環境是什麼?
室內設計系統理論的基礎源於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社會環境中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研究成果。其中,自然環境是最基礎的環境。《辭侮》一書里講到:自然界指統一的客觀物質世界,它是在意識以外,不依賴於意識而存在的客觀實在。自然界的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它處於永恆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從狹義上講,自然界是指自然科學所研究的無機界和有機界。
(2)認識了周圍的自然環境對我們學習環境藝術有什麼影響?
自古以來,人類就和身邊的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系,奴隸社會的狩獵活動和封建社會的稻穀桑麻,這些都是自然界對人類的無私賦予。在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的活動與自然生態還沒有超出對抗的狀態,規模與范圍並沒有構成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直接威脅。但是隨著工業化的進程,生產力發展起來了,城市大量出現,交通堵塞,居住空間窄小,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過度採伐,引起了土地沙化,工業"三廢"的過量排放,引起了江河污染,大氣污染,生態污染,空氣質量下降等等一系列城市問題,人們的生活開始慢慢同自然環境脫離,人類生存的環境出現了危機,迫使人們不能不正視這一嚴峻的社會環境問題。1972年聯合國召開了第一次國際環境會議,把每年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現在世界各個領域都在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建築領域也不例外,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計劃等也大行其道。比如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他的建築全是以素麵水泥構成的,雖然沒有豪華的外表,但在這些作品中,設計師充分運用自然界的光照、水塘、坡地,因地制宜,設計出很多親近大自然、景色宜人的作品。德國也有一建築(哥茲總部)無論是在建築的結構上還是在材料的選用上,都體現了對環境的尊敬和愛護。這座建築的牆體利用復雜敏感的可控系統和配套設施來調節室內的氣候,可以調節角度的百葉板能夠節約40%的照明用電,屋頂上的太陽能板可以供應整個建築的日常能量消耗,而且地下室還扮演著調節室內溫度角色,促進空氣循環。整個建築由一個非常高級的控制系統來控制,配備有250個信息感測器和超過1000個氣候調節的設施,使建築自身的能量消耗可以自給自足,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和依賴(圖1-1)。(3)追求「綠色設計」
現在我們廣泛關注的是關於環保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的問題。我們的設計師能否將我們的人工環境設計成生態上可持續發展的或被稱為 "綠色的"人工環境,這是當今環境設計的重要發展趨勢。當前建築環境相對的低價能量供給與及對不可再生材料肆意浪費的狀況是不會長久持續下去的。隨著人類對自然環境已造成的巨大破壞,以 「綠色」和「生態保護」為宗旨的設計,必將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簡而言之,"綠色"和生態的設計就是要求我們在建造過程、使用過程以及銷毀過程中,都對自然施加最小的影響,甚至還應產生積極的作用,並使我們的人工建築物與生物圈的生態系統融為一體。在這方面,國外設計師己經有了很多經驗。比德國幕尼黑工業大學建築系教授托馬斯?赫爾佐格,他設計的"玻璃之翼"、"對角線立方體"都是利用陽光的能量來完成室溫調節、空氣流通等等這些工作的,而不再是依靠傳統的電力(圖1-2)。2、什麼是人工環境?
自從人類上升到生物界的最高峰,就開始了對自身生存空間作不懈的努力,漁獵耕種、開礦建築,所有這些依靠人的力量,在原生的自然界中建成的物質實體,包括它們之間的虛空和排放物,都構成了次生的人工環境。人工環境的主體是建築。在農耕時代,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建築也在不斷的完善,並形成了以中國傳統木構架為代表的東方體系和以希臘、羅馬石構架為代表的西方體系。兩大體系構造不同,各有特點,東方建築注重院落單位的群體組合,主從有序,變化靈活。而西方建築則顯得雄偉壯麗,氣勢宏大。而且在此期間,東西方都有很多傳世的名作留下來。比如東方的故宮、金閣寺;西方的雅典衛城、羅馬萬神廟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建築物多為公共性建築,生產性建築極少,所以除了建築本身所耗的自然資源以外,很少向外排放有害物質。因此農耕時代的人工建築基本做到了與環境共融共生。進入工業化時代,人類的生產力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對功能的需求促進了現代建築理論的誕生。這個時期建築的體量和規模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批量的生產性建築被建造了出來,居住與公共建築內部開始大量使用人工的採暖通風設備,從而營選出一個個隔絕於自然的人工氣候。這樣的人工環境造就了現代的物質文明。隨著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證明了工業化時代人工環境的建造並沒有做到與環境的共融共生(圖1-3)。
3、什麼是社會環境?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講到:「人是最名副其實的社會動物,不僅是一種合群的動物,而且是只有在社會中才能獨立的動物。」人類在生活的交往中,組成了不同的群體,每個人都處在各自的社會圈子中,從而構成了特定的人文社會環境。在奴隸社會,奴隸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藉助神靈炫耀其至高無上的權力,興建了大批超人尺度的神像、陵墓。在這種社會環境下,「神」居於主導地位,人工環境的主體建築雖然具有宏偉體量和嚴謹的構圖,但其使用者是「神」而不是「人」。封建社會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為復雜的社會形態。在東方,專制的中央集權統一封建大帝國是政治統治的主要形式。社會環境按地域人文分為三大塊,以中東為中心的伊斯蘭文化圈,印度和東南亞文化圈,中國、日本、朝鮮文化圈。在這種社會環境的制約下,宮廷文化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不少地方宮廷建築影響著人工環境的發展。即使是宗教建築,也受宮廷建築的影響,這在中國表現尤為突出。而在西方,基督教的兩大宗教——即西歐的天主教和東歐的東正教,分別以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建立了集中統一的教會,實現了政教合一的統治。而發展於17、18世紀的資本主義,是以發展生產力,獲取剩餘價值為根本目的的,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影響下,人的需要、使用功能的需要成了第一要事,並由此而產生了密集的城市群落,建築也就朝著功能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
二、室內手繪效果圖概述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圖例(范圖);
(一)觀摩圖例並分析問題,如:(1)客廳或卧室;(2)透視;(3)色調;(4)傢具組合;(5)表現技法;(6)評畫等等;
1、室內設計手繪效果圖的意義
室內設計效果圖 (也稱室內設計表現圖或室內設計透視圖),它是室內設計整體工程圖紙中的一種;它是通過繪畫手段直觀而形象地表達設計師的構思意圖和設計最終效果的。
2、繪制室內手繪效果圖應遵循的三個原在則:真實性、科學性、藝術性。
(1)真實性
A、就是表現的效果必須符合設計環境的客觀真實。如室內空間、傢具等等的比例、尺度都要求它的真實性。另外,在立體造型、材料質感、燈光色彩、綠化及人物點綴等方面都必須符合設計師所設計的效果和氣氛。
B、真實性是效果圖的生命線。
a、不能脫離實際的尺寸而隨心所欲的改變空間的限定;(如室內空間和傢具的尺寸都不能隨意改動;要做到真實、實用);
b、不能背離客觀的設計內容而主觀片面地追求畫面的某種"藝術趣味和藝術風格";(室內設計效果圖就要求真實性和實用性;而畫畫可以做到隨意性)
c、不能錯誤地理解設計意圖,表現出的氣氛效果與原設計相差甚遠。(要符合業主的要求)
綜上所述,必須要求我們設計師本人或接受委託的設計師都必須有一個共識:真實性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
(2)科學性(板書)
為了保證效果圖的真實性,避免繪制過程中出現的隨意或曲解,必須按照科學的態度對待畫面上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起稿、作圖或者對光影、色彩的處理,都必須遵從透視學和色彩學的基本規律與要求,要以一種嚴謹而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幅設計圖。先苦後甜;草率從事的結果反而欲速則不達。
(3)藝術性
效果圖既是一種科學性較強的工程施工圖,也是一件具有較高藝術品味的繪畫作品。好的效果圖我們把它當作室內裝飾品甚至永久收藏,這都充分顯示了一幅精彩的效果圖所具有的藝術魅力。所以,一幅好的設計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也是一幅好的繪畫作品。
正確認識理解三者間相互作用與關系,在不同情況下有所側重地發揮它們的效能,對我們學習、繪制效果圖都是至關重要的。(三)室內手繪效果圖的構成要素
1、設計的立意構思是效果圖的靈魂
畫者無論採用何種技法和手段,無論運用哪種繪畫形式,畫面所塑造的空間、形態、色彩、光影和氣氛效果都是圍繞設計的立意與構思所進行的。正確地把握設計的立意與構思,在畫面上盡可能地表達出設計的目的、效果,創造出符合設計本意的最佳情趣,是學習效果圖技法的首要著眼點。
在繪圖的過程中,有些同學往往容易對形體透視的藝術和色彩的變化過於修飾,而忽略設計原本的立意和構思,這種缺少靈魂的效果圖猶如櫥窗里的時裝模特平淡、冷漠,既不能通過畫面傳達設計師的感情,也不能激發觀者 (包括業主)的情緒,因而在參與投標的過程中,往往處於劣勢甚至被淘汰。
2、准確的透視是效果圖的形體骨格
設計構思是通過畫面藝術形象來體現的,而形象在畫面上的位置、大小、比例、方向的表現都是建立在科學的透視規律基礎之上的。違背透視規律的形體與人的視覺平衡,畫面就會失真,也就失去了美感的基礎。因而,必須掌握透視規律,並應用其法則處理好各種形象,使畫面的形體結構准確、真實、嚴謹、穩定。
除了對透視法則的熟練與運用之外,還必須學會用結構分析的方法來對待每個形體的內在構成關系和各個形體之間的空間聯系,這種聯系就是構成畫面骨鉻的紐帶和筋腱。學習結構分析的方法主要依賴於結構素描 (也稱設計素描)的訓練,特別要以正方體作感性的速寫練習,以便更加准確、快捷地組合起這副骨鉻。
3、明暗色彩是效果圖的血肉
在透視關系准確的骨鉻上賦予恰當的明暗與色彩,可完整地體現一個具有靈魂和有血有肉的空間形體。人們就是從這些外表肌膚的色光中感受到形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靈氣。一位畫師必須在色與光的處理上施展所有的技能和手段,以極大的熱情去塑造理想中的形態。作為訓練的課題,要注重 "色彩構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注重色彩感覺與心理感受之間的關系;注重各種上色技巧以及繪圖材料、工具和筆法的運用。
要畫好室內設計效果圖,我們必須要求學會透視原理、素描基礎知識、色彩基礎知識及作圖工具和技法的運用。下面我們來講一講簡單幾何體的透視畫法。
三、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領域
(一)酒店,會所的設計要點是什麼?
酒店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領域里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現代都市裡,酒店檔次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生話水平。現代酒店為不同的顧客提供完善的設施和服務,即使是經濟酒店也具有一定的舒適度和方便條件。隨著現代酒店功能的擴展和綜合化,酒店設計也廣泛引用現代科學技術,努力提高環境的文化內涵(圖5-1)。
1、酒店大堂要具備哪些功能?
酒店大堂一般由入口、門廳、中廳、服務台等幾個部分組成。在酒店的各個組成部分中,大堂無疑是最重要的(圖5-2),從功能上來講,大堂是交通樞紐,又是服務中心,具備迎送賓客、接送行李、等候休息、咨詢問訊、總台服務等等多種功用。從形象上來講,大堂是客人進入酒店後的第一印象,直接關繫到整個酒店的形象。所以,每一個酒店都盡力把自己的大堂裝飾的富麗堂皇、個性鮮明,力爭給客人留深刻的印象(圖5-3)。在酒店大堂的設計中,我們應該注意幾點:
(1)空間分區要明確,整個大堂的空間應開敞流動,渾然一體,人的視線應當不受到阻隔,對各部分一目瞭然。對於大型酒店較復雜的大堂,一般都設有休息等候區、咖啡廳、行李間等服務設施,並且有明顯的指示標志。
(2)縮短主要的人流路線,避免交*干擾。客人在酒店大堂的活動具有時間和方向的積聚性,一般酒店的主要人流線路是從入口到第一層電梯廳或總服務台,所以應該盡量縮短入口到電梯或到總服務台的路線。
(3)設計大堂時要注意便於經營管理,大堂是客人停留時間最長,最集中的地方,營業中不便維修,所以在選擇材料時應選用耐臟、耐磨、容易清潔的面層,同時,還要注意減少雜訊影響。2、酒店的餐飲空間如何設計?
隨著酒店向綜合性、多元化發展,非客房盈利大大增加,其中,餐飲業佔了很大的比例(圖5-4)。從世界范圍來看,酒店餐飲部分的收入占總收入的40%左右,甚至高於客房部分的收人。一般酒店的餐飲部分由宴會廳、中餐廳、西餐廳、特色餐廳、酒吧、茶室等組成 (圖5-5)。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經營方式,進而對室內空間和裝修風格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以宴會廳的功能組成最為龐大復雜,因而它是評定一家酒店檔次的重要標准之一,那麼,設計餐飲空間要注意什麼?
(1)不同性質的餐廳有不同的要求,餐廳室內設計應當風格顯著,餐廳入口一般都應該預示餐廳的風格。
(2)餐桌的擺設應該保證客人流線和服務流線的暢通,避免服務路線過長或穿越主要用餐區。(圖5-6)
(3)宴會廳是酒店餐飲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重要的聚會、宴會都在這里舉行。因此要求宴會廳的裝潢一定要色彩明快、華麗舒適。另外,由於宴會廳的舉架較高,(一般為兩個層高),所以它往往兼做多功能廳使用,這樣我們在設計天花和牆面時就要考慮多種使用目的、需求和可變性。(圖5-7)
(二)設計辦公空間要注意什麼?
《雅典憲章》中曾經將人類的基本社會活動分為居住、工作、游戲、交通四大類,而辦公室是人類最主要的社會活動之一。其實真正意義上的辦公空間是在西方工業革命以後才出現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功能產生了大量新的、更為自由和開敞的室內空間,從而使人們的辦公條件有了質的飛躍(圖5-8)。本世紀末,人類社會進入後工業化社會,出於環境與資源的危機,信息革命和產業調整,辦公空間正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綜觀近幾年的發展變化,雖然創作背景和設計手段各不相同,但它們都是隨著人類的科技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的(圖5-9)。從中可以看出,現在辦公空間的發展趨勢有幾點:
1、環境保護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環境與資源問題的日益嚴重,環保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我國在這方面雖然和世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但在耗能大戶的辦公空間的設計中,也越來越傾向於環保型的設計。在新的設計中,保持空氣的循環和熱交換,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己經漸漸為人們所接受,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環保型的設計會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圖5-10)
2、設計的民族性、地方性、越來越受到重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國際化與地方化永遠是對立統一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全世界的文化卻出現地方化的傾向。在設計領域里,植根於民族文化,用傳統來闡釋現代,是當今設計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3、高科技的應用,智能化辦公的出現為辦公空間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發展方向。科技的發展極大的改變著人們的辦公環境,設計師也利用高科技在材料、結構、空間造型上創造出眩目的技術美。辦公自動化,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也對辦公空間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5-11)
同時,新的辦公文化的出現,對辦公環境甚至辦公用品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業革命後的辦公樓 ,向以尊嚴、高效、經濟作為設計目標。在其中工作,人的價值等同於機器上的零件。而現在,知識經濟的發展要求人們進行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勞動者需要更寬松、更具人性、更有文化品位的辦公環境,這就使新的辦公文化出現成為必然。(圖5-12) (三)設計商業空間要注意什麼?
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今天,商業活動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其他事物的發展一樣,商業環境的發展變化也是隨著工業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而發展的(圖5-13)。在汽車製造業發達的國家,出現了設在高速公路附近的購物中心,而在有著悠久歷史的都市中心,也有著為數眾多的面積小的,但頗具文化品位的精品店。在居住小區等居民集中地區,商業環境則是以超級市場這種簡潔、方便的形式出現。
「Shopping Center」,即購物中心 ,出現於公路交通發達的西方國家,通常要臨近高速公路,擁有很大的停車場(圖5-14),一般由幾棟建築組成,裡麵包括休閑區、娛樂區和餐飲區等等(圖5-15)。購物中心是由眾多商家組成的商業綜合體,為了能夠容納數百家風格不同的店中店,建築設計多採用含蓄的色調和樸素的材質,裝飾風格也力求簡潔大方。為了吸引顧客,購物中心一般都設有共享大廳,人們可以在這里享受陽光和周到的休閑服務,如周末音樂會或藝術品展覽。 (圖15-16-A/B)
精品店多以專門銷售某一品牌或者某一類型商品的形式出現,雖然面積一般不大,但是它們的商品針對性很強,對商業信息反應靈敏,所以生命力強。這類精品店對裝修的要求很高,除了展示商品外,更重要的是體現商店的風格和品味。(圖5-17)
超級市場70年代初開始於美國,並很快風靡世界,成為一種全新的商業形式,計算機管理降低了商品成本,並由櫃台式售貨發展成開架自選,讓顧客購物更加隨心所欲,從而擴大了商業機能。(圖5-18)(四)怎樣進行居室的設計?
居室的空間設計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今天,社會競爭加劇,人們都希望在勞累之餘有一個可以放鬆、休息的家庭環境。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需要,我國的居室建築形式一變再變,80年代前,居室的主要面積是作為卧室,那時候主要解決的是 "住"的問題,廳很小或根本沒有廳。80年代中期以後,人們的社會活動增加,人們對"廳"的要求越來越多,於是出現了大面積的起居室。人們可以在這里接待朋友,享受視聽設備帶來的快樂等等,這時也出現了簡單的家庭裝修,並不斷的發展起來。到了近幾年,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有了更高要求,與之密切相關的廚衛空間漸漸受到重視,出現了帶衛生間的主卧室和帶獨立陽台的大面積廚房 (圖5-23)。從以上的居室發展,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對居室環境藝術的質景要求越來越成熟。這種發展形勢對室內設計人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套路活」的做法,將很快失去市場。在牆面、天花上花掉大量財力、物力的做法也將被遺棄,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高品位的藝術陳設品 (圖5-24)和精良的廚衛設備。近幾年隨著復式住宅、郊區別墅的大量涌現,人們對「空間」概念也有了新的認識,如何創造一個動靜相宜,適合不同使用要求的居室環境是室內設計師今後面臨的主要問題。
(五)傢具設計需要專業精神
傢具是室內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室內設計的目的是創造出一個舒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而傢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首先,傢具的設計不能脫離整個室內空間的設計,傢具設計的好與壞應該放到一定的室內環境里去評判,而不應該片面的只看傢具本身(圖 5-19-A/B)。從另一方面講,傢具對於室內環境氣氛的營造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一個空間,擺上不同的傢具,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風格樣式,這也是我們在室內設計時常用的手法之一。
現在的傢具設計除了要滿足功能的需要外,更注重傢具本身所表達的精神概念。也就是表達人的情感和情緒。比如,傢具可以表達使用者的地位和尊嚴,也可以顯露出使用者的性情和愛好。(圖5-20)
現在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也使得傢具設計有了更廣闊的前景。如圖5-2l-A/B的椅子,名字叫X-chair,它的外形真的像一個"x",即座面和椅背的傾斜度像一個"x"形。
傢具設計具有一定的美學概念,它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藝術品,既有科學性的一面,也有文化藝術的一面,兩者所佔的比例隨著不同的傢具而不同,有些傢具在滿足了基本功能以後更多的偏重於藝術性。
四、室內設計手繪效果圖技法介紹
(一)工具、材料介紹(p33、34、35):
1、紙
紙的選擇應隨作圖的形式來確定,繪圖必須熟悉各種紙的性能。
(1)素描紙: 紙質較好、表面略粗、易畫鉛筆線、耐擦、稍吸水、宜作較深入的素描練習和彩色鉛筆表現圖。
(2)水彩紙:正面紋理較粗、蓄水力強,反面稍細,也可利用,耐擦,用途廣泛,宜作精緻描繪的表現圖。
(3)水粉紙:較水彩紙薄,紙面略粗,吸色穩定,不宜多擦。
(4)繪圖紙:紙質較厚,結實耐擦,表面較光。不適宜水彩,可適宜水粉,用於鋼筆淡彩及馬克筆、彩鉛筆、噴筆作畫。
(5)銅版紙:白亮光滑,吸水性差,不適宜鉛筆,適宜鋼筆、針管筆、馬克筆作畫。
馬克筆紙:多為進口,紙質厚實,光挺。
(7)色紙:色彩豐富、品種齊全、多為進口,國內少數大城市有售,價格偏高,多數為中性低純度顏色,可根據畫面內容選擇適合的顏色基調。
卡紙、書面紙、牛皮紙:多為工業用紙,熟悉其性能後也可成為進口色紙代用品。
(9)描圖紙:半透明,常作拷貝、曬圖用,宜用針管筆和馬克筆,遇水收縮起皺。
(10)宣紙:有生、熟之分,生宣紙吸水性強,宜作國畫的寫意作品;熟宣紙耐水,可反復加色照染,常用於國畫的工筆畫,宜軟筆、忌硬筆,如須硬筆畫線時應墊底銥托,否則易破。</FONT>

H. 老舍《茶館》的結構藝術和語言藝術

一、形散而神不散的結構

《茶館》的謀篇布局獨具匠心。全劇沒有貫穿到底的矛盾斗爭,是一出以人物帶故事的話劇。

它由幾乎沒有聯系的幾個小故事組成。幕與幕之間在情節上的聯系,表面上看是不太緊密的,但仔細分析,便可發現三幕之間的聯系是作者描寫的一種深層的政治意識。

如「莫談國事」的字條一幕比一幕多。這富有象徵意義的紙條,揭示出在這三個軍閥政府的專制下,人民受苦受壓,是不能說話的,同時也有力地說明臨近解放的國民黨政府殘酷的事實真相。

二、誘人的語言魅力

《茶館》的語言特色最主要的就是真實、形象。

如相面人唐鐵嘴來到「茶館」對王掌櫃說:「我不抽大煙了。」王掌櫃聽了很高興,即回答「那好」。他接著說:「我改抽白面兒,大英帝國的香煙,日本的白面,兩大強國侍候著我一個人,這福氣還小嗎?」

即使不知他底細單憑這句話就知道他是一個無恥之徒了。從這富有幽默感、個性化的語言里,可以深深地體察到帝國主義不僅用槍炮打中國,而且還從體質健康上進行毒害的可恥行徑。

創作背景

1956年,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文藝繁榮發展。同年8月,作者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屆人大和憲法通過,歌頌人民普選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從「戊戌變法」開始,一直寫到解放後的普選,其中第一幕的場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館,之後作者老舍又創作了《秦氏三兄弟》,這個劇本寫的是歷代的憲法改革,以秦家為背景。

老舍將這部作品與北京人藝的曹禺、焦菊隱、夏淳等藝術家進行了討論。他們一致認為,第一幕茶館里的戲非常生動精彩,後幾幕則較弱,建議以第一幕為基礎發展成一個戲,之後老舍創作了話劇《茶館》。

I. 開茶店需要申請什麼手續

食品經營許可證,以個體工商戶開一家店為例,之前餐飲所需辦理的《餐飲服務許可證》《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已經於2016年實行「三證合一」,目前只要單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即可,在食品葯品監督局辦理。

人員需要接受食物衛生知識培訓,後期有考試,多為選擇題,不難。

健康證,從事餐飲,化妝品、幼托、醫療衛生等職業的人員需要辦理,字如其名就是體檢,辦理場所為當地防疫站或者有健康檢查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

當地環保局的環境評測及排污許可證,依據不同地方,不同政策,環評的批示標准也略有不同,以下只標注重要事項:噪音,是否擾民,排污,污水管道和油煙管道的設計是否合理,茶店布局平面圖,食品加工場所是否合理,店鋪具體位置,標注周邊設施,是否可從事商業經營。

工商營業執照,拿到《食品經營許可證》後,就可以憑證及相應的房屋租賃證實、身份證、健康證,去工商所申請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了。建議辦理個體工商戶,流程簡單,速度快。之後就是刻章,辦理組織代碼,拿營業執照和副本了。

消防批示,按照劃定,在店面開業之前,還需要向消防部門進行消防申批,這需要在裝修的時候就向所在轄區申請。

稅務登記,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要向當地稅務局申請領取地稅稅務登記號。帶上營業執照的副本及復印件,還有經營者的身份證。個體工商戶開的小餐館,要交5%的營業稅。另外需交城建稅、教育附加稅,稅額是營業稅的11%,還有一部門其他的稅額,所佔份額非常小。

關於辦理時間,要看提交材料的起止日,以及你當地各部門的辦事流程,辦事效率。

辦理餐飲許可證需要的資料:

當地工商所出具的個體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負責人身份證;

房產證(或土地使用證)及租賃合同;

從業人員健康證;

水質檢驗合格證明(如果是市政自來水, 提供自來水的交費單據也可以);

經營場所平面布局圖;

當地葯監局需要的其他材料。

(9)藝術畫社引入茶室如何辦證擴展閱讀: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國的茶文化與歐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

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屬於文化學范疇。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

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范,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

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中國茶文化的基礎。茶葉,為中國茶壇大放異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茶文化

閱讀全文

與藝術畫社引入茶室如何辦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