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美和時代哪個好

藝術美和時代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04-12 19:38:52

⑴ 什麼是藝術風格的民族特色,什麼是藝術風格的時代特色

藝術的民族風格決定於某一民族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傳統的特殊性所產生的審美要求和審美理想的特殊性。它同某一民族的共同的語言和心理特點緊密相連。我國傳統的繪畫分明具有與西方繪畫顯著不同的民族風格。這種風格是在我們民族的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滲透著本民族人民對繪畫這種藝術的特殊的審美要求和審美理想。民族風格具有相對較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每個時代的藝術常常具有某些相似之處,形成藝術的時代風格。藝術風格的時代特色。是指同一時代的藝術作品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體現出這個時代佔主導地位的審美理想和審美追求。從實用的青銅器來看,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藝術特色。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從總體上講,都具有造型生動、紋飾精細、銘文清晰、裝飾華麗特色。①商周時代,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青銅藝術也隨之達到了極盛的階段,尤其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一般體積龐大厚重,尤其流行一種「饕餮」獸面紋,它既像牛頭,又像虎頭,既像某種兇猛的野獸,又像令人恐怖的妖魔鬼怪,它顯示出一種神秘的威力,一種猙獰的美,它帶有明顯的奴隸社會的印記,象徵著奴隸主階級統治的權威和秩序。②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逐漸瓦解,諸侯爭霸,王室衰微,呈現「禮崩樂壞」的局面,這個時期的青銅器已經不再為王室所壟斷和專用,相當一部分青銅器轉為日常生活器皿,器壁變薄,器物變輕,特別講究器用、造型、紋飾的統一,並且出現了狩獵、採桑、宴樂、攻戰等生活氣息濃郁的紋飾圖案。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民族風格或時代風格,體現出藝術風格的一致性,它與藝術風格的多樣性一道,共同形成了辯證統一的關系,使藝術風格既有多樣性,又有一致性。
從美學的角度來看,藝術的民族風格又離不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民族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各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心理結構,它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方式積淀下來,並且世代傳承、延續下去。
從總體上講,藝術的民族風格就是要體現出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氣質,體現出民族的文化、風俗和習慣,體現出民族的審美理想和美學傳統。

⑵ 在現代性背景下,較之藝術美,自然審美對於人有什麼樣特別的意義

藝術美和自然審美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氣質,使人更具有人格魅力,提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脫穎而出,最好具備多項技能。

自然審美是人類最早的審美形態,人類在自然審美活動中產生了形式感,實現了由耳目快感到心理快感的飛躍,培養起對現實對象超物質功利的精神性審美態度。

自然審美也當是人類最高的審美境界,它可以拓展和提高整個審美活動的精神品格。自然審美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重建人與自然的精神聯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生態美是自然審美的當代現實形式。

(2)藝術美和時代哪個好擴展閱讀:

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對自然事物及其屬性的依賴性或鮮明的自然性

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條件及其自然特徵是自然審美與自然美產生的物質前提和基礎,對自然物自身及其相關特徵的依賴性則構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徵。

2、自然美的內容相對朦朧、寬泛,側重於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同社會美整體內涵意義豐富、內容充實,但形式粗糙不同,自然美多半內涵稀薄、缺乏確定內容,但其形式卻清晰鮮明、具體生動,側重於形式美。

因此,線條、形狀、色彩、聲音、質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為外在自然物之美的自然美欣賞中最重要和壓倒其他的部分。

自然物往往以它鮮艷的色彩、悅耳的音響、生氣盎然的姿態等感性形式直接喚起人的美感。

3、自然美的形態多變性與變異性

因主客條件的制約,自然美具有形態多變性與變異性特徵這一方面與自然物自身的運動、變化的無限豐富性(四季、陰晴、朝暮、雲雨等)有關;

另一方面與人面對這些自然事物時的視角、情感態度等有關。

⑶ 藝術美是什麼

藝術美產生的根源,(1)藝術美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人們主觀意識中固有的,而是現實美(包括自然美和社會美)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2)藝術作品的藝術美與現實美(包括自然美與社會美)又很大的不同,與人類社會生活本身更具有很大的區別,但從根源上看,前者來源於後者,也就是說,只有現實生活才是藝術作品藝術美的源泉。(3)藝術美源自人類的現實生活、來自對大自然的深刻感受,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界審美體驗、認識的物化形態。從價值上來說,它既包含這真善美,也有假惡丑。從時間上來說,就是它的當代性,即包含著過去和未來時間維度當代性。每個時代都有其自身的當代性。(4)藝術作品中的藝術美不僅來自現實生活,而且來自自然界的美。

藝術美的條件,(1)藝術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是藝術作品藝術美的必要條件。藝術作品必須是完整的,其內容與形式必須是和諧的、統一的。(2)作品的意蘊、意境、風格與格調。(3)藝術美是真善美的統一。真是藝術美的基礎,善是藝術美的前提,一切創造了藝術美的作品,必定以其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充分的表現出社會生活的真理,同時突出地體現出藝術家真摯的思想情感和個性的善。這就是藝術的美。

藝術美的特徵,(1)藝術來源於生活,但藝術已同現實生活的原生形態有本質區別,藝術美是「第二自然」(歌德),是一個新的現實。藝術美是現實美的反映、深化和升華,是美的高級形態,具有比現實美更高的審美價值。(2)藝術美具有超越生活的永恆性。藝術作品中藝術美的永恆性也意味它能超越創造它的藝術家的生命的有限性使其不朽。(3)藝術美具有組織生活的統一性和普遍性。藝術作品中的藝術美能通過相應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把現實生活中那些值得去表現、去展示的部分從中分離出來,使其獲得相應的音樂、舞蹈、文學、戲劇、繪畫、雕塑等形式。(4)藝術美可以被廣泛地傳播,可以在藝術傳統中逐漸積累。藝術作品的藝術美則能超越時空的限制,向時空的眾多接受者施加影響,更進一步看,藝術美的這種傳播能力也正是藝術傳統賴以積累的基礎。(5)藝術美的思想上具有導向性,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在藝術作品的藝術美中注入了藝術家的理想和願望,從而也就使它在思想上具有導向性,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6)藝術美具有創造性的特徵。藝術作品的美則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及其美進行觀察、體驗、思考、創造的結果。藝術家的特殊個性、理想和對生活的洞察力,能改造生活的原生形態而使其作品富有創造性。

總之,藝術作品的藝術美具有超越現實生活的永恆性、統一性與普遍性、廣泛的傳播性、導向性與感染力,以及高於生活的獨創性等特徵。

藝術教育和美與時代哪個好

藝術教育雖然是核心但是北大核心 和 人文社會科學核心 均未收錄。
美與時代目前是一個普刊,正在申請核心,結果2012年3---5月公布,希望能幫到你

⑸ 說說美術作品與時代的關系

關於「時代性」,早在清朝初年石濤就提出過「筆墨當隨時代,猶詩文風氣所轉」的觀點,而現在來看,成功的美術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反應了當代的社會文化特徵,因此它是時代的產物。每一個畫家都必然感受到他生活的時代氣息,描繪謳歌他生活時代的風物人情,無論是誰都不願也不能成為先賢的附庸。從美術的發展史來看,每當發展到一個新的時期,都會產生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新的畫風。如,隋唐之前,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均以線描為主,宋元之後,隨著禪宗思想的影響,產生了寫意的藝術風格。此後歷代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本時代的人文思想與藝術特色。綜合起來看,這些變化包括有技法風格的變化、題材的變化、人文精神的變化,以及絹本與紙本的變化等,這些變化無不體現出一個時代的特色,也正是因為有這種代表時代變化的藝術特點,其作品才得以傳世,並且成為代表一個時代風貌的藝術珍品。反之,那些抄襲前人、摹仿前人,脫離時代、毫無藝術建樹的作品,由於毫無保留價值在千百年來人為的篩選中遭到遺棄,逐漸被歷史所淘汰。
由此可見,關於「時代性」,每一件藝術作品必然打上深深的時代烙印。現在我們來看古代繪畫遺存,能很清楚地看出時代特點和發展演變的過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格面貌,因為每一個歷史時代有同樣的政治經濟背景,同一的精神思想,有共同的創作審美要求,因此反映在畫面上盡管有微妙的不同,但總能表達著同一的信息,這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⑹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美術的比較

1、觀念差別:

現代主義是與傳統(古典主義)藝術的決斷,追求藝術的純粹性,探究藝術之為藝術而不是非藝術。

後現代主義則是與現代主義藝術的「決斷」,後現代藝術消解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亦即我們看到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成為藝術。

2、藝術形態差別:

現代主義摒棄了傳統的技法、觀察方法、作品製作手段,但在材料和製作分類上依然明確。

後現代基本不存在這樣的以材料區分類別。材料和手段也越來越多樣。

3、世界的客觀性問題

現代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的,可以進行研究;世界是由因果關系組織和構成的,通過科學的研究,我們能夠理解和把握綜合的平衡。

後現代主義認為:客觀性是不可靠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在局部的知識背景中形成世界觀,它僅僅是語言結構,是我們特定時間、地點和文化的產物。

(6)藝術美和時代哪個好擴展閱讀:

現代主義的誕生背景:

20世紀早期,現實主義作家創造了大量優秀作品。但是,兩次世界大戰、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嚴重的社會問題,深刻影響了文學的發展,表現西方精神危機的現代主義成為文學主流。

現代主義文學強調集中表現自我;手法比較怪誕,因果關系不明,風格悖離傳統。

⑺ 從藝術美和形式美德角度談談你對現代藝術的理解

藝術有二種,一種是當代藝術,一種是現代藝術。當代藝術是伴隨我們現在生活的種種藝術活動,這樣的藝術有電影,有音樂會,也有油畫、國畫展覽,更有時刻霎繞著我們日常作息的美化設計活動,從城市街橋、廳堂裝修到服飾眼睛、食盤酒具、甚至眉梢的一抹青雲。這些藝術活動總是動人而美麗,自古以來為大眾喜愛。雖然人分賢愚,地有東西,眾生悲歡不同,但是這種藝術,以崇高的激勵、深沉的呼喚,溫雅的撫慰和優美的顯示構成文化。當代藝術將此種種藝術話動,以新的藝術形態、特別是「現代設計」和「公共傳媒體系」(報刊、電視、網路)帶給人們美好的生活。
而現代藝術,本來也是當代藝術中的一個門類。但是它一出現,就模樣怪異,甚至尖峭而醜陋,一反其他門類;使大家初看之下,滿心不快、就更談不上欣賞。
為什麼?
這種名為「現人藝術」的事吻,實際上是隱藏在各種藝術之下的「藝術根本機能」。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上,在現實生活的大部分狀況中,它都被覆蓋在美麗的外表之下。於是,造成一種假象:藝術就是「美」,但是,美是什麼?難道美就僅僅是讓人悅目(耳)賞心嗎?一經提問,「美」就不再僅僅是美麗的形式和外表。翻開前人的論述,無論是往古的先哲如孔子、柏拉圖,還是晚近的思者如愛因斯坦、蔡元培,都將美歸之為一種「完美」,完美近於善,或正是簡括而至善。藝術是在科學之外,在思想之外,對於那種不可言傳的境界的追求和表達。
「根本機能」猶如臟腑,一旦赤裸裸地呈現在眼前,任何人,包話作者本人,都會為之驚詫,為之惶恐。因此,許多天才的藝術大家也還願意讓「藝術根本機能」藏在內里,不表現於外形。外形依舊用悅耳之聲,中看之形,藉助美麗的形式影響世界。可是,現代化時代來臨之後,美麗的形式包不住藝術了。在所有發達國家,現代藝已成為藝術主流,成為政府資助和個人收藏的主體,或為社會文化的標志,最重要的是成為每個現代公民的基本教養。
並不是人們喜愛現代藝術,而是它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所以它才是猶如心肝五臟,只中用,不中看。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完全可以厭惡現代藝術的這種或那種風格和方法、但是不能迴避它。因為它最少有四個方面不容迴避。
第一,現代藝術的基本性質是創造。就是說,現代藝術專門以創造、創新作為它的特徵。這與中國經濟要領事創造性地發展科學技術的思路一致。藝術和科學都需要創造精神,但是只是適合觀眾的創造,就象科學技術是合乎邏輯的創造。而現代藝術的創造旨在突破現有局限,是一種純粹的創造。作者不創造不行。越是超常,越是奇特,其創造價值就越大。可是在局外的常人看來,真作品就奇巧古怪,不合常情。七十年代末以來,在西方現代藝術中流行後摩登。(Post-moden中文常譯「後現代」)是針對在此之前極端理性原則的新的創意,更是怪誕而豐富,所含的創造實驗依然。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行業,只有一種行業是專門練習和實驗人的創造力的,有了這個,又可用在各行各業之中,這就是現代藝術。
第二,現代藝術側重揭露罪惡,即使是社會主義社會,也還存在著犯罪和腐敗現象,甚至有些已司空見慣,(如投機取巧和弄虛作假),更不用說其他社會。所以現代藝術一開始就充當社會的哈哈鏡、顯微鏡和探視鏡。它用奇異的形象反照不正常的社會現象;用常人不注意的角度和深度顯現人間問題的原因;用常理不能體察的方式來展示宇宙和人生的內含。相對裝飾、美化的藝術門類,現代藝術就顯得醜陋膚淺,但是它揭露醜惡,最終卻為引起人們的警醒。
然而,一般人就看不懂,也就不想看。那麼,這就不得不涉及下面的二點。
第三,現代藝術是在刺激觀眾的自覺性,傳統藝術常常把影響、感動觀眾作為最大的成功。電流、小說,根不能讓他人為之掬一把熱淚。在個人意識薄弱的時代,人們渴望被別人拯救,在精神上也願意追隨,崇拜天才的藝術家與他們的傑作,就象十幾歲的少年追逐歌星。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步使每個人成為自覺而獨立的人。他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事(選擇),同時又敢於對之負責(責任)。在精神上他的判斷力和感覺都不再那麼輕易在受到感動,他要追問,他應該內心堅強。現代藝術就是為這樣人准備的,是為藝術上的「成年人」所預備。現代藝術一般不給人一個現成的觀念和意象,而給人半個,另外半個由各人自己從心裡計升起。現代藝術是一個人對一個人的互相印證,在現代藝術中,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
第四,現代藝術是直接訴諸人類的覺悟境界。單獨地看一件作品,這件作品可能只是創造性地揭示某一個現象,以激起觀眾的自我反省。而現比藝術作為整體卻不是某一個活性分子,而藝術現象只是藝術本性在單個時間、某個地方對某個問題變現。此次雙年晨的題目就是「海上·上海——一種特殊的現代性」。展覽很快會過去,作品也會漸漸被淡忘,而現代藝術的精神因此也就在這塊地方,這一群人中孕藏,這種精神靠科學技術是達不到的,科技會讓人分工更細而限制人的本性的完整,使人在職業化或中忽視性靈上的古渡沉鍾。這種精神也是思想和宗教達不到的,思想和宗教先將人的精神轉化為語言和教義,再在理性中執持為信念和信仰,使人內在微妙的悲欣無從清理。在人性的深處,包含著一股自由的清流,來自天盡頭,又向永恆的寂靜流去。無以訴說,無以把握,伏在每個人的心底,連傳統和當代藝術的優美、雅緻、悲憫和崇高的形式也不能到達那個地方,現代藝術卻將人輕輕地(或重重地)推將去。
難道社會和文化的發達就意味著人人都欣賞「丑惡的藝術」,縱然它是有作用,有道理的嗎?當然不是!對美好的追求是人性的趨向,也是社會發展的目標。所以當代藝術與現代藝術永遠並存。

⑻ 藝術美與自然美,社會美有什麼不同

藝術美與自然美,社會美的特點:

自然美,一般具有全人類性,側重於形式美,具有聯想性、多面性、變易性。

社會美,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側重於內容美,具有實在性、明確性、穩定性。

藝術美,擁有時代性、民族性、階級性,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一,具有典型性、情感性、持久性。



詳細內容:

藝術美就是藝術形象之美。人們只有通過對藝術形象的欣賞,才能夠感受到藝術作品之美。人們說,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離開藝術形象的描繪,沒有了形象,那藝術本身也就不存在了。藝術形象是根據現實生活中各種現象加以藝術概括所創造出來的具體生動圖畫,它是廣泛多彩的。

不能把藝術形象,僅僅理解為人物形象,那些動人的景色、歡樂或哀痛的思緒,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圖畫、一種氣氛、一種情趣等,他們都是藝術形象。

如裴多芬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在這里根本就沒有人和物的。但當讀者讀到這些火熱詩句的時候,心中就可以浮現出一個為自由而獻身的崇高形象。再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表現出壓抑、痛苦、憂郁、希望、掙扎、激奮、斗爭、挫折,表現出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最後的歡樂,這些思想感情所構成的音樂形象,就是藝術形象。

當然它是訴諸於聽覺、想像中的形象。


自然美的根源在於人類社會實踐,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從自然美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來看,自然美的產生及自然美領域的逐漸擴大是和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進程密切聯系在一起的。

美的起源和藝術的起源都離不開人類社會的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一方面人改造自然,使大自然逐漸成為和人有著密切關系的「人化」了的自然。

另一方面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經過數百萬年的生產勞動,人逐漸鍛煉出了靈巧的雙手和高度發達的大腦,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覺器官和感覺能力,以及人所獨具的道德感和美感這樣一些高級情感。直到這個時候,自然界對於人來說,才開始成為審美的對象。

自然美的領域也是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才逐漸擴大的,是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自然事物愈來愈多地成為能夠為人服務的、使人感到可親的過程中不斷擴展的。

總之,自然美產生的根源是人類社會實踐。是實踐把自然和人聯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產生。隨著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的發展,人類與自然的聯系越來越擴大,一方面自然作為人的物質生活對象,范圍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自然作為精神生活的對象也在不斷擴展。自然美的范圍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擴大。


社會美是美的形態之一,指現實生活中社會事物的美。與自然美並列,同屬現實美。社會美不僅根源於實踐,而且本身就是實踐的最直接的存在形式。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是豐富復雜的,因此社會美也是繁多的,主要表現在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試驗領域。包括:社會斗爭及成果的美;生產活動及產品的美;日常生活的美;作為社會的人的美。

特別是作為一定時代、階級的主體的社會先進力量、先進人物身上的美。如為人類進步事業奮斗的獻身精神與行為,樂觀進取、吃苦耐勞、助人為樂的生活態度與道德情操等。中共中央提倡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就是這種美的具體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藝術美網路-自然美網路-社會美

⑼ 藝術與美之間的關系

藝術與美的關系:

1、藝術美是美分類中的的一部分——並不是所有美的東西都是藝術。

在美的分類中所說的美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了很多內容,具體可以概括分為三部分: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只有人為創造的才叫藝術,大自然的美顯然不能歸為藝術,所以並不是所有美的事物就是藝術。但是人類可以將所有美通過人類的指揮加工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

2、藝術都是具有審美性的。

由於對美的定義很廣泛,所有能夠引起人們愉悅、舒暢、振奮或使人感到和諧、圓滿、輕松、快慰、滿足或讓人產生愛(或類似愛)的情感、欣賞享受感、心曠神怡感或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屬性都稱為美。

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藝術作品中理解不同,或許每個藝術品都有被認為是美的可能性,都能找到美,所以我們無法否定所有的藝術都是美的,但是所有的藝術都是具有審美性的。

3、藝術美只是藝術的一個特性——研究藝術不能只研究藝術的美。

在欣賞藝術時,人人似乎習以為常的僅僅從藝術美的這一方面來對藝術評價藝術的好壞,僅僅從藝術是否是美的來研究評判。但是這種方式並不是正確的。

自18世紀以來,人們開始用哲學思想探討藝術問題,「美學」一詞一直作為「藝術哲學」的同義詞進行探討。但是理想主義黑格爾提出了有關藝術哲學的問題。對藝術哲學的探討的問題,之處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對美的探討,藝術的本身不僅僅專注於美。

當欣賞一件藝術作品時,不應該只從這一點入手。藝術重在於情感的傳達。藝術家創作藝術,最終傳達出的真情實感才是我們欣賞藝術的終極目標,據對不應該停留在美這個淺顯的部分。

由此可見,美與藝術的關系應該屬於一種交集的關系,彼此相關但都有不能完全重疊的地方。

藝術與美的關系問題,是美學史上長期爭論的一個問題。車爾尼雪夫斯基堅持認為,美不能完全包括藝術的內容,藝術除不表現美以外,還表現其他非常廣泛的內容;因此,「歷史上還沒有專門以美的觀念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普列漢諾夫的觀點是,藝術的確不限於表現美,還廣泛地表現美以外的許多追求,但這些追求必須表現在藝術家的「美的觀念」中,美學就要說明它「怎樣表現」,和它怎樣在社會發展中發生改變。

普列漢諾夫認為,對於有機體的藝術作品來說,並非只一部分表現美的觀念一部分則表現對於真理、道德和改善生活等等的願望,而是「美的概念本身就滲透著這些願望,並且本身表現出這些願望。」這就是肯定藝術作為整體,是「表現」和「滲透著」美的觀念的。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被表現的某些道德的和實際的願望環依賴於美的觀念」,那麼,這樣的藝術和批評,「它就必然具有道德說教的性質。」就是認為游離於「美的觀念」之外,單純地表現道德的和實際的願望,那樣的作品是非藝術的東西。

藝術的內容,包括進入作品的客體世界與主體世界,不都是美的,卻應該都是審美的。具體到藝術創作來說,藝術家總是根據其審美觀、審美理想,從審美角度去認識、反映和能動地改造世界的。

創造藝術美,不僅包括使原本就是美的東西獲得藝術美的品格,而且包括使那些丑和非美非丑的東西獲得藝術美的品格。

(9)藝術美和時代哪個好擴展閱讀:

美的分類:

美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了很多內容,具體可以概括分為三部分:自然美、社會美、自然美與社會美。

自然美:主要是指人所生活的自然環境,即大自然存在的美。自然又包含了有生命的自然和無生命的自然。自然美一直都是人類設計重要的靈感來源。

社會美:包含了人類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例如人體美,行為美、生活美、語言美 和實踐美等等。由此可見,社會美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藝術美:現代人類運用智慧創造的一切可以分為兩大類,實用性的滿足人類的日常生活,精神享樂型的歸位藝術。藝術的受眾者往往可以欣賞藝術的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這種由藝術作品給人帶來的美被稱為藝術美。目前人類欣賞藝術品,大多還停留在欣賞藝術作品,藝術美的層面。

柏拉圖「藝術即模仿」、亞里士多德「藝術即認識」、休謨「藝術即品位的對象」、康德「藝術即可傳遞的快感」、叔本華「藝術即展現」、黑格爾「藝術即理想」等等。對於藝術的定義多種多樣,但是要追溯藝術的本源,試圖給藝術下定義的時候。

藝術重在於情感的傳達,就像書本對知識的傳達一樣,藝術在於創作者和受眾者之間情感的傳達,在這種傳達過程中,並不是單單的傳達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受眾者在欣賞藝術時往往在感受創作者的情感的同時也會產生自己的不同的情感。

這應該是藝術的真諦,和人類創造藝術的最終目的。當然在傳遞的情感中也包含了美感,但絕對不是只有美感。對於藝術的界定還有一點是必須強調的,藝術是人類有意識創作的,人類智慧的產物,所有非人為產生或無意識的行為都不應該界定為藝術。

藝術的特性:

藝術的最主要的特性可以總結為三種:人文性、情感性和傳達性。

人文性:所有的藝術都是人類的產物,都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為加工所創造的。即使是反應大自然的藝術,也都是通過人的眼、人的手來捕捉的,與原始的大自然有別。所以藝術總是建立在人的需要,人的意識,人的思維與人的立場基礎之上,與人息息相關。

情感性:藝術與科學不同,科學需要冷靜,藝術需要激情。藝術家們投入豐富的情感,用各種藝術形式將情感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從而感染到其他人,好的藝術更需要藝術家們投入豐富的情感。

藝術要出自人的真性情,人的性情出自社會和自然。受眾者也會通過藝術,體會藝術家的情感以及產生自己的情感體會。

傳達性:藝術重在於情感的傳達。藝術家創作藝術,傳達自身的情感。藝術作為中間的載體,將情感依附於直觀的形式,即可感知的,具體的作品的形式,最終實現情感的傳達。也不僅僅是對美的傳達。

同樣藝術還具有,可感知性,獨創性等特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文藝復興藝術與科學觀念下的丟勒



⑽ 藝術美的特點

藝術美的特點:
1.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藝術家根據實際生活的體驗、認識,根據美的規律創造出來的具體可感而又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藝術情境.形象性是藝術美的首要特徵.
2.典型性
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繪畫和雕塑作品都不是對現實事物的簡單模仿,它們往往是對某一類事物特性的綜合反映,從中反映此類事物的本質.不過,它們採取的手段各不相同.典型是藝術家塑造的,具有鮮明的個性、帶有深刻思想性的能夠放映生活的某些本質和歷史發展規律的一批藝術形象,典型形象往往還有著豐富的性格.典型性是藝術美的根本特徵.
3.主觀性(情感與理想)
同一審美對象,在不同的審美主體那裡因不同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不同審美結果.審美主體對理想境界的不同追求,也會產生不同的藝術作品.
4.永久性
藝術本來是在時間中的,它有時代性、歷史性,但恰恰藝術本身有把時間凝凍起來,成為一個永久的現在……
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形態特徵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產生美感,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一定的感情活動時,就成了人的審美對象,稱為美的形式.如:各種曲線,各種對稱圖形、各種富有變化而和諧的形體、面孔、聲音和色彩.

閱讀全文

與藝術美和時代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