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朝鮮的藝術來自哪裡

朝鮮的藝術來自哪裡

發布時間:2022-04-12 21:23:50

㈠ 朝鮮半島的民族藝術是什麼

北方高句麗帶有爽朗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點,南方的百濟國可能接受了較多的中國南方的文化影響,帶有陰柔嬌媚的特點,而新羅則更多地固守著本土原汁原味的樂舞傳統。三國分立之後的朝鮮半島更多地接受了中國漢魏時代的文化影響,公元918年,朝鮮松岳一帶的豪族王建收復新羅、消滅百濟,統一了半島,建立了高麗王朝。這一時期接受了中國宋元文化和宋代的宮廷隊舞的影響,經常上演獻仙桃、五羊仙、壽延長等舞蹈。朝鮮王朝是繼高麗王朝之後新的統治政權,它是民族意識覺醒時期,這一時期的舞蹈有覲天庭、受明命、荷皇恩、聖澤、六花隊、曲破、蓮花台等舞蹈,這些舞蹈帶有濃厚的儒家禮教色彩。

㈡ 朝鮮族舞蹈的歷史起源

朝鮮族悠久的藝術傳統在現、當代得到了進一步發揚。1959年先後成立了中國音樂、舞蹈協會的各延邊分會。馳名中外的延邊歌舞團已有50年左右的歷史,他們出色地創作和表演了大量民族歌舞,受到中外人士的普遍喜愛。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延邊殘疾人藝術團同樣以精湛的表演藝術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自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東北朝鮮族先後成立了東北新興藝術協會、哈爾濱朝鮮藝術館、牡丹江市朝鮮族藝術館等全面負責當地的朝鮮族文化藝術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積極促進了朝鮮族文化事業的發展。
舞蹈理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1982年延邊人民出版社先後用朝鮮文出版了舞蹈專著《長鼓舞》(李錄順編寫)、《頂水舞》(李仁淑編寫),推動了朝鮮族民間舞蹈的理論研究。
朝鮮族人民具有悠久而優美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尤其是能歌善舞,節日或勞動之餘,都喜歡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歡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會」。伽椰琴彈唱、頂水舞、扇子舞、長鼓舞、農樂舞等都是受人喜愛的傳統歌舞節目。

㈢ 朝鮮古典舞蹈的歷史起源

4~7世紀,朝鮮半島處於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時期。各國文化藝術得到空前發展。今存的高句麗古墓壁畫中,描繪有當時歌舞的盛況。據《進饌儀軌》(1902)等史書記載,5世紀高句麗樂舞傳到中國南朝,稱高麗伎或高麗樂。6世紀末葉,高句麗人還曾在北周宮廷中演出歌舞表示祝賀。自此之後,直到隋唐,這兩三百年間,高句麗樂舞是中國宮廷中經常演出的節目。隋代統一後,高句麗樂被列入隋代九部樂和唐代十部樂之中。高句麗舞蹈大多隻用彈拔樂器伴奏,群舞以歌舞為主,揮舞長袖是高句麗舞的鮮明特點。
百濟是受佛教影響較深的國家。佛教假面舞是盛行朝鮮半島南部的主要表演形式,它源於中國南方吳越一帶,傳說 612年由從中國回到朝鮮的藝人味摩之傳入百濟,創作了假面舞劇《山台都監》和《伎樂舞》。
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之後,藝人分為舞尺、歌尺、琴尺、笳尺等,當時舞蹈藝人有特殊的地位,出現了多種形式的假面舞,其中最馳名的是《劍舞》。它歌頌了新羅愛國青年黃倡為拯救祖國,孤身潛入敵國百濟進行斗爭而以身殉國的事跡。舞者配戴黃倡假面,雙手持短劍,舞時手腕有力地內外旋繞甩動,使短劍順腕輪轉。動作剛健有力,富有戰斗氣氛。此舞後來還改成不戴假面的表演性女子《劍舞》。千百年來深為朝鮮人民所愛,並流傳至今。
高麗王朝時期(936~1392),音樂舞蹈在本民族傳統儀式舞蹈和民間舞的基礎上,汲取了中國宋朝的宮廷樂舞,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每當佛祖生日的燃燈節和祭地神的仲冬節,宮廷內均有盛大的慶典活動,並表演舞樂。

㈣ 朝鮮族的特色藝術

朝鮮族繪畫的歷史年代久遠,三國時期高句麗的繪畫藝術已漸至成熟。朝鮮族傳統美術是墨畫。最初墨畫是由唐朝傳入朝鮮半島。後來,朝鮮畫家將中國的國畫糅之以朝鮮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民族風情,逐漸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墨畫。墨畫筆法細膩,線條繁雜,而且色彩多樣。內容以山水、禽獸、人物為主。

㈤ 朝鮮文化的傳統藝術

朝鮮傳統民俗音樂形式多樣,主要包括盤索里、農樂和散調等。其中盤索里作為一種朝鮮傳統曲藝形式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農樂和散調則被列入韓國重要無形文化遺產。
朝鮮宮廷音樂是朝鮮半島古代為宮廷王室和貴族演奏的音樂,包括雅樂、鄕樂和唐樂。其中雅樂是從中國引進;鄕樂為朝鮮半島本地音樂;唐樂最初是新羅從唐朝宮廷引入,後又融合朝鮮半島當地音樂。宗廟祭禮樂作為朝鮮宮廷音樂與宗廟祭禮一同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早在新石器時期,朝鮮半島人就開始使用陶器。三國時期陶瓷技藝在朝鮮半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完善。高麗王朝時期,青瓷的製造技術到達了很高的水平,但主要以模仿中國為主,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朝鮮王朝時期,白瓷取代了青瓷。。朝鮮王朝中期,藍白相間的陶瓷後又成為主流。

㈥ 古朝鮮時代的藝術特點

對古朝鮮這一概念,其他國家的學者與朝鮮、韓國學者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他國家的學者主要用該詞指信史(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和漢四郡)產生以前,朝鮮半島地區的古代文明。而朝鮮和韓國單稱古朝鮮,多合指檀君朝鮮和衛滿朝鮮,而不承認箕子朝鮮的存在。13世紀晚期高麗王朝史書《三國遺事》是箕子朝鮮、衛氏朝鮮並立而言的。據《漢書·地理志》載"玄菟、樂浪,(漢)武帝時置,皆朝鮮、穢貂、句麗蠻夷",此處朝鮮與句麗並稱,說明古朝鮮與高句麗當時是兩個不同的部族群體。《後漢書·高句麗傳》也指出,高句麗南與朝鮮相接。說明高句麗(也稱高古麗)當時並不領有古朝鮮,古朝鮮也不包括高句麗。事實上兩者並存(見於後漢書)
傳說
據說,當時山洞中的一個虎和一個熊,求桓雄把他們變成為人。桓雄給了他們20片蒜和一把艾草,並告訴它們吃完之後百日之內不能見陽光。虎沒能照辦,因此沒能變成人。熊在第21日時變成了女人。「熊女」因沒有丈夫,於是在一棵神檀樹下再次向桓雄祈禱,希望能有一個孩子。桓雄被熊女的祈禱打動,娶了熊女為妻,名為棲梧。後來熊女生了個孩子,就是檀君王儉。檀君在神話傳說中成為山神。但到了現代,為提高民族意識和愛國心,檀君建朝鮮的傳說同時被寫進朝鮮和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根據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檀君朝鮮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日本的教科書里,也沒有檀君朝鮮的記錄。

㈦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藝術

農樂舞:朝鮮人表現農耕生活內容歷史最長的舞蹈,它源於古代的祭祀和狩獵活動,後發展成為農事勞動中的自娛性舞蹈形式。農樂舞分情節表演與技巧表演兩種。其表演隊伍,均由持小鑼的舞者指揮,一般隊伍由29人組成,先導者持「 令旗」或「農旗」,後面是樂隊及扮演的各種人物,其中有嗩吶、太平釜、上劍、副劍、從劍、首長鼓、無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獵人、執事、農嫗、假女、舞童等。舞蹈中「象帽」(戴一種斗笠)的表演別具一格,舞者頭戴系有長短兩根飄帶的特製斗笠,邊擊小鼓邊轉動飄帶起舞,同時將舞蹈表演引向高潮。農樂舞的伴奏音樂,由12段曲調組成,音樂歡快熱烈,舞蹈風趣活潑。
巫舞:對整個朝鮮族舞蹈的產生和發展,曾起過重要促進作用。在巫舞中,有「神遊舞」、「請神舞」、「送神舞」、「娛神舞」、「逐鬼舞」等種類。巫舞又分「降神舞」、「世襲舞」兩大類,有多種表演形式,如,紙錢舞、神劍舞、花舞、扇舞、鈴舞等。
長鼓舞:朝鮮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朝鮮族,歷史悠久,在敦煌的北魏壁畫中,已有類似長鼓的擊鼓舞樂圖。長鼓舞源於農樂舞中的個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獨舞為主,後來,舞台上的即興對唱表演對長鼓舞發展起了一定的影響,使長鼓舞有了男、女長鼓舞、雙人長鼓舞及長鼓群舞等多種形式,它與朝鮮族舞蹈的歷史關系還有待於研究。
扇舞:持花扇表演的女性舞蹈。源於古代巫女活動及民俗活動中的扇子表演,後發展成為單扇舞、雙扇舞兩種形式。扇舞有持一把或兩把扇具的不同形式,它具有朝鮮族特有的節奏、含而不露的內在情緒、曲線性的律動和自由自在的表演,隨著隊形的不斷變化,舞者將手中的扇具可組合成豐富多樣的圖案和造型。
扁鼓舞:持扁形鼓表演的舞蹈。扁鼓原為朝鮮族古老的打擊樂器,後發展成為男女舞者胸前系鼓而舞的舞蹈。扁鼓舞伴隨著激動人心的鼓聲,給人以歡快、熱烈而躍動的情緒感受。豐收的喜悅、生活的快樂,以及現代人的歡快情緒等,都是扁鼓表現的內容。扁鼓舞不僅能表現朝鮮族婦女細膩的內在感情,還可以表現男性爽朗樂觀的性格特徵。
劍舞:又稱劍器舞,是手持短劍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劍的劍柄與劍體之間有活動裝置,表演者可自由甩動、旋轉短劍,使其發出有規律的音響,與優美的舞姿相輔相成,造成一種戰斗氣氛。舞蹈節奏為「打令」。劍舞原為男性舞蹈,經長期流傳,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緩慢、典雅的女性舞蹈。其種類較多,一般為4人舞。還有一種由流浪藝人流傳下來的少年劍舞,其風格似武術,具有戰斗性。劍舞的音樂基本上以「打鈴」節奏的曲調貫串始終,並與劍聲相諧。 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謠》、《阿里郎》、《諾多爾江邊》、《紅太陽照邊疆》等。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長白之歌》。

㈧ 朝鮮韓國哪裡文化正宗

1、語言文字

兩國均使用1443年創制的「訓民正音」,字母寫法及發音相同,但拼寫原則卻有分歧。朝鮮是盡量連寫,韓國反之。朝鮮語中以「r」為首的漢字詞彙在韓國使用時,或不發音,以「o」代替,或發音為「n」。

朝鮮自上世紀50年代宣布廢除漢字,朝鮮語中一般不夾帶漢字,而韓國使用韓國式的繁體漢字。在新詞選用上,朝鮮多以漢字為主,韓國則多來自英語詞彙及發音。

2、文學藝術

朝鮮文學藝術的主題以歌頌革命戰爭、宣傳英雄人物居多,從《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到《民族與命運》,無不貫徹金日成提出的「黨的主體的文藝思想和獨創的文藝方針」,文藝是為政治服務。其進口影視劇也多以中國和前蘇聯早期革命題材作品為主。

韓國文學藝術的主題則以描寫人倫道德、社會現狀為主,表現形式多元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並受西方思想影響很大。反映現代生活、清新自然的愛情小品或強烈感官刺激的文藝作品占據主流市場。

3、宗教文化

朝鮮奉行宗教自由,也有人信奉道教、儒教等。但金日成主席創立的「主體思想」是勞動黨員及多數群眾的惟一信仰。主體思想是指「政治上自主,經濟上自立,國防上自衛」。

韓國的宗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儒教等等,種類繁多,特點各異。佛教和儒教曾是韓國宗教的主流,但今天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人越來越多。多宗教之間幾乎沒有摩擦,是韓國的一大特徵。

4、民俗節日

朝鮮多為革命節日。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太陽節(4.15),即金日成的生日。所有群眾去主席像前獻花,遊行慶祝。各場所會舉行盛大的演出活動。第二個節日便是2.16,金正日的生日。然後依次為5.1勞動節、元旦、9.9建軍節和10.10建黨日。

韓國則多為民族節日或祭祖日。首先當屬春節,然後是中秋、清明、元旦。韓國宣揚「孝」,所有傳統節日都與祭祖有關,每家都供有祖先牌位,祭祖要祭五輩,所有親戚朋友都要參加。

㈨ 朝鮮民族的代表性舞蹈是什麼

1、農樂舞

最有農耕生活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是古代農業豐收後,人們聚集飲酒、歌舞娛樂的遺風。每當夏收農忙時,農民自行組合,清晨同去大田勞作,黃昏返回村莊,在勞動的路上,邊行進邊歌舞,通過歌舞消除疲勞、慰藉辛勤、加強團結以及號召人們熱愛農耕生活。

2、杖鼓舞

俗稱「長鼓舞」。多為女性表演的單人舞蹈,也有男子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鍵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聲,花樣繁多的鼓點相映成輝,很有特色。表演高潮時常作連續性的行進旋轉。

3、扇舞

以摺扇為道具表演的舞蹈形式。起源於古代朝鮮巫俗活動,原是巫女持繪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後來民間藝人把扇面改繪為花卉,又加強舞蹈的動作與造型,逐漸成為獨立的舞蹈形式,並由單扇發展為雙扇。

4、圓鼓舞

肩挎圓鼓置於胸前敲擊表演的舞蹈形式。圓鼓原是古代的樂器,後發展為擊打表演的圓鼓舞。男女皆可表演,女性用鼓較小,多為單人表演,舞姿優美,在技巧上發揮個人之長。男子多為群舞,動作開拓有力、富有戰斗性。

5、假面舞

帶面具表演的男性舞蹈。據說從中國南部傳入,曾為宮廷表演節目。民間流行的假面舞多把唱誦、對話、舞蹈融為一體,分場次表演一些風趣幽默的諷刺故事。

6、劍舞

持可轉動的短劍進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劍連結於特製木柄,劍身可自由轉動,表演者甩動並使之隨腕旋轉,發出鏗鏘音響,與優美舞姿相輔相成造成特有的氣氛。原為男子表演,後發展成為典雅又具有韌性的女性舞蹈形式。

7、拍打舞

亦稱「手拍舞」,男子表演的自娛性舞蹈。舞者用手掌互擊,或用手掌、肘部擊打肩、胸、兩肋、大腿等部位表演。此舞據說源於漁業豐收時漁民們在船上赤膊、歡快地拍打身體以抒發喜悅的心情。下層士兵中曾盛行此舞。

8、即興舞

表演者合著音樂節奏即興跳舞的形式,稱為「瑪克村」。無一定程式,不論男女老幼都可參加。在喜慶節日、群眾聚集的場合,只要鼓聲一響,人們就自由進場跳舞,即興發揮,充分顯示自己所擅長的舞蹈技藝。

閱讀全文

與朝鮮的藝術來自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