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語言的藝術
語言的藝術是:
語言的藝術又稱語言技巧。語言藝術是藝術的一個門類,它是運用語言的手段創造審美的形象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包括戲劇小品、播音主持、演講、辯論等藝術形式。
它的表達方法可以有呼吸法、語言速度、單人、多人、混聲等多種形式。一般說來,語言藝術和文學、戲劇等有所不同。
語言藝術和語言表達技巧不同。如同我們說領導藝術、交流藝術、管理藝術中的「藝術」含義不同。
審美特徵
間接性與廣闊性。
文學運用語言來塑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由於文學語言必須通過讀者的想像才能感受到藝術形象,因此,文學形象具有間接性。
文學形象的間接性,可以說是文學區別於其他一切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無論是建築、實用工藝藝術,還是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以及音樂、舞蹈等表情藝術和戲劇等綜合藝術,都通過塑造藝術形象來直接作用於人們的感官。
❷ 一直不太理解說話的藝術是什麼意思
說話的藝術,其實就是指
說話的時候經常用暗示或影射的方法來表述
說話的時候經常拐彎抹角
說話的時候經常一語雙關
反正就是不好好說話的意思。也就是——虛偽!
但是這就是一個虛偽的世界。所以虛偽的語言也就無可厚非了。
以上所說語言的藝術可以簡稱「話術」其實將藝術降低到了技術這種等級。
真正的語言藝術,是因為知識和閱歷都極為豐富,因而擁有通過語言來盡展個人魅力的能力。真正的語言藝術,決不虛偽,反而常常讓人覺得很率真,很具親和力,即使有時候拐個彎,當你略加思索會心一笑時,你對對方的欣賞會迅速增加。
❸ 為什麼說話要有藝術
說話的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從現實中鍛煉出來的。俗話說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人若沒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好像鳥兒沒有羽翼一樣。
要想有良好的口才,首先是正確的發音,對於每個字,都必須發音清楚。清楚的發音可以依賴平時的練習,注意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收音機廣播等。這些對正確的發音有迅速的幫助。在說話的時候,對於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艱澀詞彙。別以為說話時用語艱深,就是自己有學問,有魄力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而且弄巧成拙,還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以為是在故弄玄虛。當然,良好的說話,應該是用大方、熟練的語句,而且有豐富的詞彙,可以應付說話的需要,使內容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說話的速度是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的,說話太快使聽的人不易應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說話快些,可以節省時間,其實說話的目的,是使對方領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運用思想,否則,不能確切把握話中的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對的,一方面既浪費時間,另一方面會使聽的人感覺不耐煩。
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訣竅,我們必須看清這種巧妙的方法,然後才能獲得成就。在說話的時候要認清對方,顧慮別人的反感,坦白直率,細心謹慎。宜常常談話,但每次不可太長,說話的時候不可唯我獨尊。因為我們說話的目的是說明一些事情,使人發生興趣。所以要清晰!要明白!
信口開河、放連珠炮,都是不好的說話方式。信口開河並非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的,證明你說話缺乏熱誠,不負責任。至於說話像放連珠炮,那隻有使人厭煩,因為你一開口,別人就沒有機會啟齒了。
在公共場合說話,你要顧慮到別人的安寧,聲音不要太大。假如你是對眾人演說,要注意自己說話聲音是否能使每一個人都聽得到。形容一件事,或者一個人,都必須恰到好處。過猶不及,誇大之詞不一定收到預期的效果,實則相反,言過其實,定會受人輕視。
優美的說話,包括正確的發音、適當的速度、豐富的語句、話中略含幽默、良好姿態等各方面,這些都可以靠學習和鍛煉而成功。
名畫家唐伯虎,他很看不起在他家對門的那人家。因為那人家並不是世代書香而是半途發跡的。他們家有一位母親和五個兒子。有一天,這五個兒子為其母親祝福。親朋畢集,熱鬧非凡,只因不是書香人家,在這祝福之中,少有文墨的點綴,未免美中不足。這時候大家想起對門的唐伯虎是一位才子,如果能夠有他在這里書贈一些什麼,那一定可以增光不少。正在這樣祈求的時候,唐伯虎居然備了一些薄禮,前來慶壽了。那家的主人,自然是十分的高興,就是許多親友,也是十分的高興。在席間,因此請他題詩了。唐伯虎毫不推卸,立刻拿起筆來,第一句寫的是「對門老嫗不是人」,第二句尚未寫下,主人親朋,個個都對他怒目而視了。因為今天祝福,大家應該十分高興,說些吉利話才對,現在請他題詩,他竟罵起人來,這怎麼不叫人憤怒呢?因為他是有名的才子,所以大家只是怒目而視,不以非禮舉動對他。預備看他下一句怎樣罵法,然後再來發作。唐伯虎感覺到大家的怒火立刻要爆發了,因此寫上「九天仙女下凡塵」。這一來,又把大家的情緒緩和了下來。大家都覺得這真是一位才子,用一種罵人的口吻,寫出了一首極好的祝福詩。唐伯虎並不是真心來祝他所看不起嫗的壽,他要罵一下那位壽婆,才是他的真心。可是,他看了周圍環境,知道罵了人不會有好處,所以雖然脫手寫了出來,還是立刻改變口吻,使已經罵出的話也成為不是罵人的話,這靈敏的手腕,便是顧慮別人的反應了。
你覺得一個人多說話好呢?還是沉默好?按言語是鐵,沉默是金的說法便是沉默比多話好。
一個冷靜的傾聽者,不但到處受人歡迎,且會逐漸知道許多事情。而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像一隻漏水的船,每一個搭客都趕快逃離它。同時,多說招怨,瞎說惹禍。正所謂言多必失,多言必敗,只有沉默才永遠不會出賣你。
一個說話隨便的人,往往沒有責任心。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萬語,也不及一件事實留下的印象那麼深刻。
我們絕對要少說話,尤其當有陌生人比我們有經驗,或者有更了解的人在座時,因為如果多說了,便是不打自招地露出了自己的弱點,也失去了一個獲得智慧和經驗的機會。
說話要說得少而且說得好。因此,在我們人生中,有兩種訓練是不可少的,那就是沉默與優美而文雅的談吐。如果我們不會機智的談吐,又不會適時沉默,是很不幸的。我們常因說話而後悔。所以,當你對某事無深刻了解的時候,最好還是保持沉默!
少說話固然是美德,但人既處在社會中,盡可少說卻不能完全不說。既要說話,如何說得又少又好,則此中藝術不可不研究。所以在任何地方和場合,最好能少說話,非至不能不說時,緘默是值得提倡的。若是到了非說不可時,那麼你所說的內容、意義、措辭、聲音和姿勢,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麼場合,應該說什麼、怎樣說,都值得加以研究。無論是探討學問,接洽生意,交際應酬或娛樂消遣,從我們口裡說出的話,一定要有重心,要能具體、生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們雖未必能達到這個境界,但朝這目標走去是不會錯的。要知道為了能使你的話令人重視,惟一的秘訣是少說話。少說話的人就能靜靜地思索,使自己說出來的話更為精彩。
做一個忍耐的聽者,是談話藝術當中一項重要的條件。因為能靜坐聆聽別人意見的人會是一個富有思想,具有謙虛柔和性格的人。這種人在人群當中,開始也許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後則是最得人尊敬的,因為他虛心,所以為任何人所喜歡。因為他善於思維,所以為眾人所信仰。那麼怎樣做一個良好的聽者呢?第一是要專誠。別人和你談話的時候,你的眼睛要注視著他,無論對你說話的人,地位比你高或低,專誠是一件必需的事情。別人對你說話時,你不可做著一些絕無必要的工作。這是不尊重的表現,而且,當他偶然問你一些什麼時,你就會因為不留心他所說的話而無從應付了。其次,聆聽別人的話時,偶然插上一兩句同情的話是很好的,不完全明白加上一個問話也是非常需要的。因為這正表示你對他的話留心。但不可把發言的機會搶過來,就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除非對方的話已告一段落,應該讓你說話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做。此外,無論他人說什麼,你不可隨便糾正他的錯誤,若因此而引起對方的反感,那麼你就不能成為一個良好的聽者了。批評或提意見時,也要講究時機和態度。否則,好事會變成壞事。
有些人常喜歡把一件已經對你說過幾次的事情再說,也有些人會把一個笑話說了多次還當新鮮的東西。作為一個聽者的你,此時就需要一種忍耐的美德了,你不好對他說:你已經說過幾遍了。這話會傷害他的尊嚴,你惟一應做的事是耐心聽下去,你心裡應該明白他是一個記憶力不好的人,你應該同情他,而且他對你說時是表示好感的誠意,你應該同樣用誠意來接受他的善意。但如果說話的人滔滔不絕,而你又毫無興趣,覺得浪費時光。你應該用更好的方法來使他停止這乏味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不可傷害他的尊嚴。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出他的第二個話題,而這個話題既是他內行的又是你所喜歡聽的。
❹ 說話藝術太強什麼意思
就是能方就方能圓就圓吧。
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是說了正確的話,但一定是順著對方心思去說的。對方感受到了妥帖,才覺得動聽,才喜歡聽。
人類的生活當中,似乎沒有一種活動可以不說話。光是說話有可以分為,自言自語、三言兩語、妖言惑眾、一言九鼎,或者更多的說法。單是語言的變化就總是會有太多的不可捉摸,也可以讓人因言得福,也可以讓人因言得禍。可以說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不斷地變化,思維的變化一定引起語言表達的變化。然而在語言當中分為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一個可以脫離字元通過聲音指代不同的事物和情感,一個完全遵從於字元和長期表達的有序的語法。這兩個說大有不同。
❺ 什麼是演講藝術演講有什麼藝術
在我們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溝通感想,最間接、最方便的途徑 就是言語。我們經過言語來表達本人的意思,很多時分,我們在私底下可以噤若寒蟬,但一但站在講台上講話時,就會呈現臉紅耳赤,說話斷斷續續、語無輪次 的為難狀況。
有這樣一些人,不敢啟齒說話, 怕被人笑。若與生疏人在一同更是開口無言,緘默以對。形成這樣的緣由,不只僅只是怕被人嘲笑,還有其他許多緣由:能夠是從小缺乏個人生活,習氣一團體,對他人不太理解;能夠在某個場所說話發生 了不好的效果的暗影,因噎廢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能夠是覺得本人口才較笨,表達往往詞不達意、言不中的,因此發生了少說為佳或許乾脆不開 口的想法。不論出於何種緣由, 歸其全部,無外乎一條,那就是要剋制本人的心思妨礙。
要剋制本人的心思妨礙,首先要有充沛的心思預備,加重本人的擔負,不要把本人的目的定的太高,降低求勝動機,做到輕裝上陣;要堅持積極的心情,用積極 自我暗示的方法,不時強化必勝的決心與信心,養成一套共同的思想習氣;演講 時要把要把留意力從本人身上移開,冷靜的處置怯場,深呼吸30秒,給本人勇氣,默許本人是最棒的。我以為雖為演講就是要想講、敢講、多講。演講是要有願望的,也就是說要有表達的願望,假如沒有演講的願望,永遠 練不好口才。
可以說我們天生都有講的願望,從人呱呱墜地,吖吖學語開端就 有了這種激動,後來能夠是由於社會、團體的緣由,因講不好,就不敢講、不願 講了。但是,演講激動是原始的,有些人只是沒無機會而已。就好像一個緘默寡 言的人,一旦醉酒,就會酒話連篇一樣, 酒就是催化劑, 就是開啟話匣子的鑰匙。 想講,是需求培訓的,一旦有了第一次的講,就會有第二次表達的激動。所以,培訓口才,應該先培育講的興味開端,讓人發生充沛表達的願望,只要想講了,才幹能夠走演出講的講台。
演講課是一門理論課。假如是只講實際,而不登台演講,則實際再好,也是空泛的沒有實踐效果。勇於登台亮相,大膽講出來,才幹到達真正的效果。所 以說,演講關關鍵的成績是膽子要大,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不要怕丟面子,不 要擔憂他人的看法,只要大膽地講出來,才幹錘煉口才,否則是珍珠深埋,寶劍躲藏匣中。演講的基本成績就是膽子要大,也就是要打破心思妨礙,可以打敗自 己,就好像面對朋友要有一馬當先的勇氣,勇於亮劍。可以做到這一點,演講就 成功了一半。有些人只所以懼怕演講,就是邁不出這第一步,打破不了這道心思 防線。所以,初學演講的人,就要從站起來、走下台、講出來練起。
口才是講出來的,說出來的,只要多說,多講,才幹不時進步演講程度和能 力。要學會與人溝通,平常自動地與人交流,多拉拉家常,也就是多散講,這是 練就口才的捷徑。說多了,也就順了。也要多參與演講的聚會,珍惜和掌握每次 說的時機,這是錘煉口才的必定途徑,不敢當眾表達,演講程度就很難進步。不 管什麼場所,只需無機會可說,就當仁不讓,站起來,說出來。
進步口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求長工夫的努力。總之,要啟齒,把自 己想講的話講出來,不必在乎講得好與不好。努力了,總有一天會有播種。 讓本人站在講台上向有數的聽眾訴說本人的心聲,表達本人的觀念,與一切人的內心發生共鳴的夢想得以完成。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什麼是演講藝術?演講有什麼藝術?”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內容,盡請關注青藤資訊。
❻ 「語言是一門藝術,說話是一種技巧」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語言就像藝術一樣,說話要講究技巧。
語言是一門藝術,說話是一種技巧,藝術需要技巧去表現。對於不同的人,對其說話有不同的要求。同樣一句話,出於市儈小民之口,人們大抵不會與其斤斤計較。
若是出於一個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口裡,那就不是計較不計較的問題了,而是關於到他自身的形象,而人們是會對其大打折扣的。
我們常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對什麼人說什麼話,這是指說話的對象,但有些話對有些人可以說,而對有些人又不可以說的,這就要看說話人的身份了。在一次嚴肅的會議上,我聽到某位有身份的人竟然說出了女人罵街才會說的話,實在令人愕然萬分。
一些啟發
說話要看準場合。三兩知己,推杯把盞,大可不必太拘束。面對這些熟悉的人,在那麼一個茶前酒後的餘暇里,盡可把心門打開,天南地北地聊個海闊天空。
在這樣一個輕松的環境里,對著本可以無所不談的朋友,要是還那麼扭扭捏捏,虛虛假假的話那就太沒意思了。相反,要是在那麼一個嚴肅或不熟悉的環境里,假如你還不解人情,依然故我地嘻嘻哈哈,高談闊論,那就太欠教養了。
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什麼場合不該說什麼話,這不是世故,而是避免使自己成為一個讓人恥笑或討厭的人。
❼ 什麼是演講的藝術
簡單地說,演講,是就某個問題對聽眾明事理,談看法,是面對眾人的一種條理性、系統性的講話。如在喬遷宴席的致辭等都可以稱為演講。從字面意思上來講,不難看出,演講是「演」和「講」的結合產物。我們不能簡單的將其理解為「演」和「講」的簡單相加。這是兩者有機結合的優秀產物,如果結合得當,一定會讓演講傳達出更為有力、更具感染力的效果。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兩者之間的主次關系和結合方式。一般說來,演講藝術中的「演」是為講而演,而不是為演而講,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演」和「講」都是表達內心思想和觀點的手段。而在實踐過程中卻不乏將主次顛倒、本末倒置的事例。例如,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運用了過分誇張的手勢,甚至是運用了許多道具來演示演講內容,這樣的演講似乎可以說是個人話劇了。如此一來,演講本身所具有的語言優勢和體現的個人魅力就無從談起了。
不過,要理解演講作為一種語言藝術和個人表現藝術,首先需要對演講的基本結構和處理技巧有個系統性的認識。下面就從這個角度入手,系統地進行介紹,相信會對你的處世風格和人生道路有所影響,這是對你個人魅力的一次檢驗和挑戰。
1.演講定義和分類
從人認識的一般規律來講,我們習慣於先給出定義,然後像剝洋蔥一樣把一個事物從外表到本質一層層的剖析。演講作為具有豐富內容的事物,這種方式一樣可以適用。
從認識論的角度講,演講是一種通過口頭語言以及講話人的相應表情、具有特定含義的動作,通過藉助於表情、動作進行情感及信息交流和傳播的社會交往活動。最終幫助實現與聽眾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的目的。文章和演講可謂是「唇」和「齒」的關系。演講和文章相比,文章是讓文字躺在紙上,讓讀者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說明的道理;而演講卻要通過演講人的表情、語言、姿態,讓一個一個的字站在聽眾面前,讓人們體察演講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所講述的道理。有了對演講的概括性認識,接下來從演講的基本結構入手,來進一步認識演講。對演講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依據不同的標准,可以把演講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劃分:
第一,依內容來分有政治演講、學術演講、訴訟演講、社會生活演講、宗教演講;
第二,依地點來分有集會演講、視播演講、議會演講、課堂演講、戰地演講、宴會演講、教堂演講,等等;
第三,依方式來分有激昂型演講、深沉型演講、嚴謹型演講、活潑型演講。
另外,18世紀著名的演說家喬治·貝貝爾根據演說者的意圖和目的把演講劃分為娛樂性演講、傳授性演講、說服性演講和鼓動性演講。
(1)娛樂性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為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為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主要為了娛樂聽眾,一般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問題組成系列的笑話,正規內容只是偶爾提及,多出現在年輕人的Party上。這類方式的演講出現概率很高,娛樂的氛圍能使其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2)傳授性演講。這類演講是指演講者就某個學科、專門的知識和學問而發表的演講。一般指學校和其他場合的專題講座。它必須具有內容的科學性、論證的嚴密性和語言的准確性三大要素。這是與其他類型演講的一大區別。它的目的是解釋或介紹某方面的知識,而不是為某些特定的觀點辯護。例如,經驗交流會或學術交流會上的演講,等等。
(3)說服性演講。這是指演講者就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風俗、現象而做的演講,它表達了演講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見解和觀點。這種演講要求,當聽眾對於某個問題持反對態度或冷漠相待時,演講者要用感情的魅力和邏輯的力量說服聽眾,使之回心轉意。竟選演講就是說服性演講的典型。
(4)鼓動性演講。它的目的是激勵人們,為了他們的信仰、目標而採取一致的行動,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2.演講結構
高樓大廈都是從一磚一瓦累積而成的,它的機構決定了它的構造樣式、承重系數等等方面的實體。演講也類似於建築,它也需要從最基本的結構入手一步步來構建它的樣式。演講內容在結構上包括開頭、正文、結尾三部分。由於演講是具有空間性和時間性的現場表演式講話,與一般文章相比,還具有自身的特點。
首先,開頭要具有吸引力。開場白有兩項任務:一是引起說者與聽者的共鳴,也就是,促成演講者與聽眾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二是打開場面,引入正題,也就是要開門見山,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演講的開頭一般要針對演講對象選用適當的具有鼓動教育、啟發性的語句開頭,務必把聽眾的思路快捷地引導到講題上來。
其次,正文部分必須針對講題的具體情況加以展開。當演講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時,在這里應對它進行充分的論證;目的是要介紹事物時,則在此要對事物的詳細情況予以說明。作為文章的中間部分,不僅要求結構完整嚴謹、層次清楚,中心突出、語言流暢,推理、論證、反駁、說明和敘述都要有邏輯性,而且要求有一個能助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邏輯順序。
最後,結尾一定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最高時戛然而止。這是演講結尾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在演講處在高潮的時候,聽眾注意力和情緒都由此而達到最佳狀態,此時結束演講,給聽眾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結尾還要有進一步縮短演講者同聽眾距離的語勢,使結論顯明並具有鼓動性。
3.演講的開場白
演講最忌虎頭蛇尾或是有頭無尾,因而,我們必須要注意演講的開頭和結尾的聯系和呼應關系,一定要將開頭和結尾這兩部分事先准備好一整套的系統性構架。
演講的開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開場白,沒有固定的模式,但開場白的決定意義在於使演講者給觀眾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要通過開場的幾句擲地有聲的話語首先打開觀眾的心扉,令其更容易接受後繼續演講,也算是鋪路石的功效吧。開場白有兩項功能:一是建立講者與聽者的共同感覺;二是打開場面,引入正題。人們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利用名言警句開篇,注意言簡意賅,富有哲理,用它開頭,能夠使聽眾深受啟發,發人深思。但應注意,所引用的名言警句一定要符合演講的整體基調,而且要與時代接軌,不可偏激,令人感覺不快。
(2)發揮幽默的魅力,活躍氣氛,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幽默、笑話往往還能說明一個道理,並使聽眾笑後而回味無窮。結合演講的內容,適當巧妙地運用笑話、幽默開頭,能達到引人人勝的效果。
(3)抓住觀眾獵奇的心理,開頭講點新鮮事、奇聞逸事往往能引發聽眾的好奇心,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然後順勢鋪開,引出正題,也可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4)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用關懷的暖語開篇,用聽眾最關心的問題開頭,最能引起聽眾的興趣,也最能引起聽眾的共鳴,壓縮演講者與聽眾的心理距離,然後水到渠成,引出演講話題。
(5)充分運用贊美的魅力來激起觀眾的共鳴,任何人對順耳的話都是容易接受的,說幾句讓聽眾感到舒服的話,有時候能夠收到奇特的功效,但千萬不要過分。然後自然而然地進入正題。
4.演講的結尾
頭跟尾的關系就類似於手和足的關系一般,人缺失了四肢中的哪一部分都是不完整、不完美的。演講亦是如此,開頭和結尾難說誰輕誰重,其關系確實是一目瞭然的,彼此依賴,彼此呼應。一般來講,好的開始演講的方法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和注意力,而成功的結束演講的方法能給聽眾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上面我們介紹了幾種常見的開頭,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如何結尾,我們也算是「有頭有尾」吧。
(1)以頌揚的慷慨激昂的話語結尾,人們一般都喜歡聽頌揚的話。用頌揚的話結束演講可以使演講者和聽眾的關系變得更融洽,引起聽眾的共鳴,把演講氣氛推到一個新的高潮。但贊揚的話不能過分,講者要表情自然,態度嚴肅,口氣誠懇。
(2)借鑒名人演講的流行話語結尾,名人的話具有權威性,名言更容易使人信服。恰當地運用有權威的名人的話或名言結束演講可以給聽眾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可以為演講者的觀點提供有力的證明。但要注意,引用的話必須恰當,能深化演講的主題。
(3)運用我國獨特的五言七律、詞牌詞令結尾。用詩詞結束演講可使演講顯得典雅而富有魅力,使聽眾產生清新和優美的感覺,加強演講的效果。但應注意演講者引用的詩詞,一般情況下要短,不能太長,演講者要能正確把握詩詞的含義,使引用的詩詞確實能為深化演講的主題服務。
(4)口號式的動員性結尾。演講者通過有共同思想、共同願望、共同利益和共同語言的某個問題的闡述,使其觀點得到聽眾的認同,演講達到一定高潮。接著,演講者用感情激昂、動人心弦的話向聽眾指明行動的目標和步驟,對聽眾進行呼籲。
演講的目的和可貴之處就在於能夠將自己的理解方式和結果傳遞給別人,讓別人能夠接受自己的方式方法,最終以個人魅力和處世態度來征服對方的視聽和思維。好的演講應當像磁鐵一樣,有磁性,把聽眾的視覺和聽覺吸引過來,讓聽眾在聽講的瞬間,眼、耳同時接受信息,使聽眾受到鼓舞、撫慰、教益,情緒受到感染。演講者應當以其演講的知識性、趣味性引人入勝,以其藝術之力,感染人心、潛移默化,使聽眾如沐浴在春風化雨之中。
感動聽眾,使之隨著演講者喜怒愛憎的情感而隨波起伏,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效果。為此,有的演講者運用許多有聲的、無聲的抒情手法,甚至聲淚俱下,聽眾偏偏就是不為所動,因為那些表演沒有真情實感。一個成功的演講,須動之以情,以情感人。真誠而熱烈的感情是演講的內驅力,也是演講者精神世界、個性特徵的真實反映。心靈的呼喚,離不開感情作媒介;理性的共鳴,也常藉助情感的波浪去撞擊;積極的行動,更需要激情來推進。如何才能以情感人呢?
首先,要有感動自己的真情。演講所表露的感情,應是從生活實際產生並自然流露的真情實感,每當想到此、講到此,那種情感就油然而生,激情就在自己內心深處奔涌,在打動別的聽眾之前自己就已經被感動了。只有這樣的真情,才能打動聽眾,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其次,須是激情的自然流露。刻意修飾只能弄真成假、弄巧成拙。表達感情固然要藉助於某些手段,但必須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彷彿從內心裡涌淌出來的一樣,有一種直率地表露內心世界的坦誠和天然真趣,而不能像是無病呻吟似的擠出來的矯揉造作之情。
再次,須是有深刻內涵的情感。一個成功的演講,必須動之以情,以情感人,但這種情是為主題服務的,演講要闡明的思想、觀點、主張,才是演講內容的核心和根本。這就要使情中必須有深刻的內涵,或以事寓情,或以理托情,而不能情深似海,離題萬里。
演講作為一種宣傳鼓動性的活動,是以啟發和教育聽眾為目的。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演講者就必須在敘述事物、描述場景、抒發感情的同時,進行邏輯分析和充分論證,使其言之成理。也就是說,無論做何種內容的演講,都必須蘊涵一定的哲理。「理」是演講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這里的「理」,含有理智、道理、思想、見解之義。
一個成功的演講,必須曉之以理,以理服人。好的演講應當具有正確深刻的思想、見解,進行充分的論證,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分析,挖掘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揭示生活的真諦,升華出高品位的理性色彩。演講質量的高低,價值的大小,作用的強弱,影響的好壞主要就是看它的「理」說得正確不正確、深刻不深刻、普遍意義大不大,能否起到釋疑解惑、催人奮進的作用。
演講中的「理」,有時可以包含在所精選的典型材料中,含而不露,讓聽眾自己去思索、品味,使之回味無窮。有時則由於客觀事例本身分量較輕,難以充分體現所要說明的觀點,或因道理繁雜難以把握主旨,而需要提煉出表達事物「理性」認識的文字,放在演講的要害處、關節點,警策全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馬克思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所以要以理服人,不但「道理」要經得住推敲,而且論證過程要嚴密,無懈可擊。
有個性的人,可以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沒有個性的人,很容易被人遺忘。演講也一樣,為人所熟知的演講家都有其鮮明的個性,以語言生動形象、感情充沛見長,或旁徵博引、知識廣博,或邏輯嚴謹、析理透徹等等。
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演講者,站在台上雖然也是侃侃而談,旁徵博引,感情豐富,有時還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話,但卻激不起聽眾的共鳴,聽眾既不動心,也不動情。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演講只有客觀內容的表述,而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感受,即沒有自己鮮明的個性。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社會經歷和知識結構,都有與眾不同的心理特徵、行為方式,對事物的認識都有獨特的感受。個性化是一切文學藝術活動的生命,演講同樣受個性化特點的制約。無論是在正式的演講,還是在人生中所經歷的無數次較正式的講話中,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都要從其觀點、語言、感情、動作上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鮮明的個性首先表現在,要有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事物的認識、觀點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不能模稜兩可,含混不清。老是重復別人的觀點、感受,只能抹殺自己的個性。演講者要顯示個性,就要敢於向聽眾袒露自己的真實情懷、敞開心扉。演講者的語言風格或犀利辛辣,或幽默風趣,或熱情奔放,或委婉含蓄,由於個人知識、性格不同,因人而異。個性越鮮明,就越能激起聽眾思想感情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