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周澤雄這三個字藝術簽名怎麼寫
周澤雄
❷ 趙雲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才,歷史上的趙雲有哪些功績
打得過,相關趙雲還有很多,他絕對打得過,如果想了解,我最新看到最好的: 前不久看了周澤雄對三國風雲人物趙雲的評論,他認為趙雲其實是一位才不堪大用,只配做保鏢的角色,只不過跟諸葛亮一樣,是被羅貫中神話了的人物。其間論據破綻百出,甚至自相矛盾,本不值一辯。
在此之前,人們對《三國演義》的評價是:被神話最多的人物是諸葛亮和關羽,而最忠實於史實的人物描寫是趙雲。(這好像是金聖嘆的評語)
不過這幾天上網一看,居然看到很多人說趙雲是《三國演義》中除了諸葛亮之外被神話最多的第二號人物,說歷史上的趙雲其實才不堪大用,這才大吃一驚。
畢竟,周澤雄是歷史系教授,他既有此論調,附和的人自然也就不少。基於趙雲生前所遭待遇已經頗多不公,死後千年居然還遭此非議,所以在下不才,也來湊合幾句。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三國演義》中趙雲的形象,對此,我對《演義》中趙雲的形象總結出五個字:義、勇、慎、謀、廉。
然而這與史實不符嗎?就連周澤雄也承認《演義》中有關趙雲的事跡大多是跟據《三國志》來寫的,那麼,以《三國志》在中國史書和中國歷史研究學中所處的重要地位,我們能說它寫的多不符合歷史嗎?況且,《三國志》作者陳壽是親曹魏貶蜀漢的,他有必要對蜀漢中原本地位並不高的一名普通將領作如此誇張的描述嗎?所以我認為《三國志》對趙雲的描述是可以相信的。
那麼,《三國志》中趙雲是否也具備義、勇、慎、謀、廉這五個優點呢?
據《三國志》載,趙雲追隨劉備於顛沛流離之中,劉備死後,又隨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從無貳心,從無怨言,一直到死,實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忠,亦是義。但我卻只說是義,並不說忠,因為劉備後來其實並不認為趙雲夠忠於他。這才是趙雲不得重用的根本原因,這里暫且不說。
《演義》中曾說趙雲截住文丑,救下公孫瓚。文醜名列河北四大名將張合之上,如果此事屬實,便足見趙雲之勇猛。然此事《三國志》中並無記載,姑且不論。且看下面《三國志》所載的一個事跡。
當年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黃忠率兵搶奪曹操的糧食,被曹軍困住。趙雲見黃忠過期不還,便率數十騎沖入敵陣,(大家注意,只有數十騎)救出黃忠,這時曹操大軍到,趙雲令騎兵先退,自己親自斷後,左沖右突,且戰且退,後來曹軍又到,圍住趙雲,趙雲沖出重圍,(「公軍敗,已復合,雲陷陣,還趣圍。」)卻發現部將張著受傷被困,復又回馬沖入敵陣,救出張著。
趙雲退至營中,時營中只有幾百人,沔陽長張翼主張棄營而逃,趙雲卻令弓箭手伏於營中,偃旗息鼓,大開營門,自己更橫槍立馬於營門前。
這時曹操大軍到,看到這種情形,曹操疑有埋伏,不敢冒然進攻。這時趙雲作勢讓營中擂鼓喧天,弩箭俱發,曹軍驚慌潰敗,趙雲又率兵自後掩殺,曹軍自相踐踏,墮入漢水死者不計其數。自此曹操軍心渙散,無心作戰,不久曹操便引軍而去,放棄漢中。
從這個事件中,既可看出趙雲的勇,又可看出趙雲的謀。何況,這其間的張翼也非泛泛之輩,劉備死後,他和魏延一樣也成為諸葛亮手下得力的將領之一。諸葛亮死後,他與姜維數伐中原,成為姜維雖對其不相善卻又不得不倚重的大將,後來官至征西將軍。但由此役看,張翼的才能顯然還遠在趙雲之下。
以數十騎而敢擋曹操幾萬大軍,這不但要有勇,還要有膽,何況曹軍中也不泛徐晃許儲等猛將。試問,縱觀三國史中,又有哪位猛將有此壯舉。當然,似此等沖殺的膽量是要有勇猛作為基礎的,象劉備此等武功平庸的人是絕對沒有這種膽量的,可見趙雲是很勇猛的,對自己的武功也是有相當自信的。而有人僅憑趙雲生前並無斬殺名將,就斷言趙雲武功其實平平是欠妥的,試問呂布又斬殺過哪一名重量級的大將呢?馬超又斬殺過哪一個名將呢?可怎麼沒有人說呂布武功平平,馬超武藝不行呢?
至於趙雲的空營計,更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試問如果趙雲無謀,又豈能僥幸為之? 諸葛亮一出祁山,馬謖錯失街亭,致使趙雲兵敗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致大敗」。這說明趙雲雖兵敗而不亂,否則怎麼能「不致大敗」呢?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然一個將領能做到兵敗而不亂,你能說他不會帶兵打仗,不是將才嗎?更何況,這次的兵敗並不是趙雲的責任。
其實,趙雲沒有斬殺過重量級的大將,一則是運氣,二則主要跟他的性格有關。趙雲一向淡泊名利,不愛出風頭,更不嗜殺,但卻能縱觀全局,審時度勢,雖不受重用,關鍵時刻卻總能果斷處事,起到讓人意想不到的作用,顯示其非凡的才能。他不像關羽的自視過高,不像張飛的暴而寡恩,不像馬超的勇而無謀,更不是好大喜功的魏延之流所能比擬的。
至於趙雲的慎,則更是不容置疑的。一向以識人聞名的劉備就說趙雲為人「謹慎持重」。
當時劉備征荊南時,趙雲不戰而降服趙范後,趙范曾欲讓寡嫂嫁給趙雲,趙雲堅辭不受。他對人說,趙范只是屈於形勢,恐非真心投降,不久趙范果然出逃。趙雲謹慎由此可見一斑。
劉備入主成都後,曾要將成都的田舍分賞給屬下,卻被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故事勸住劉備,讓劉備把田舍分給成都的百姓。足見趙雲之廉潔奉公,不為私利。
可是這樣一來,像諸葛亮這等胸懷遠大理想的人是會很敬重趙雲的,可是其他人呢?其他相當一部分的人肯定會怨恨趙雲擋住自己的財路。
是啊,你自己不想發財,可是別擋著別人發財嘛。由此可見,趙雲在劉備屬下肯定是受到相當一部分人排擠的,這跟他不受重用肯定也有一定關系。
當然,受不受重用主要還在於用人者,也就是劉備。
對於趙雲的勸說,劉備也會不高興嗎?
這就很難說了,劉備此舉本是為了籠絡下屬的,卻被趙雲破壞了,可是趙雲又說得理直氣壯,大公無私,又有諸葛亮支持,不管劉備高不高興,還是要聽他的。
可這樣一來劉備會怎麼想呢?他會不會認為趙雲沽名釣譽呢?劉備會不會這樣想,沒有人知道,也無從考究。如果劉備真會這樣想,趙雲就大大的不妙了。
在歷代帝王君主眼中,作為臣子下屬怎麼能沽名釣譽呢?
不過,不管劉備如何想,據《三國志》載,顯然趙雲的義勇慎謀廉是具備的,並無誇大。那麼,一個人具備義勇慎謀廉這五個優點,你能說他才不堪大用嗎?不要說五個字,就只勇謀慎這三個字,放眼三國諸名將中,又有幾人具備呢?
周澤雄作為知名的歷史學者,僅憑趙雲不受劉備重用就說趙雲才不堪大用(趙雲不受劉備重用是事實,但說趙雲不受諸葛亮重用還有待諍議),說《演義》神話了趙雲,這不免有點貽笑大方吧。歷史上不受帝王君主重用的人才難道還少嗎?
即便是今日,人才就都受重用了嗎?受重用的又都是人才嗎?
周澤雄又說趙雲不受重用的一個原因是趙雲乃布衣出身,這就更可笑了。
史書上說,劉備世之梟雄。
劉備是梟雄,曹操又何嘗不是。曹操是主張唯才是舉的,劉備又何嘗不是呢?像他們這種人又怎麼會因其出身而用其人呢?關羽不也出身布衣嗎?如果劉備以出身取人,為什麼還與他義結金蘭呢?
因出身而用人的倒也不是沒有,袁紹就是一例,所以他從有變無。但曹操和劉備卻絕對不是,否則他們就不會成功,不會從無到有。
那麼,既然劉備重視人才,趙雲又有才,為什麼會不受重用呢?
其實大家都忘了,劉備和曹操一樣,都是一代梟雄,他們實質上也都是為人君主,劉備後來還當上了皇帝。他們這種人當然重視人才,但他們更看重忠。人才雖為人才,但如果對己不忠,又有何用呢?不但無用,而且有害。這就是歷代帝王君主的邏輯。
所以崔琰雖然有才,曹操殺了他,文若雖有才,最終也鬱郁而亡。
那麼,趙雲對劉備不忠嗎?從上面分析,當然不是。但是忠一向是相對的。一個屬下對主子忠不忠當然很重要,但主子認為屬下對自己忠不忠有時更重要。
忠。
也許有人會說,劉備處於顛沛流離之中,趙雲都對他不離不棄,劉備怎麼會認為他不夠忠呢?
這在劉備得荊州前或許不會這樣認為,可是在得荊州後就有所不同了。何況這時劉備新得了黃忠和魏延兩名虎將,不用過份地倚重趙雲,對趙雲也就漸漸地冷淡了。這跟趙雲敢於犯顏直諫的性格可能多少也有點關系,要知道,在歷代帝王君主中真正能夠做到從善如流的其實沒幾個,就連唐太宗李世民對魏徵有時也會憤憤不平。
其實從以下幾個細節就可看出劉備對趙雲的冷落。
當時劉備夫人孫氏,仗著自己是孫權的妹妹,多次「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劉備以趙雲「居中持重,必能嚴整於內」,於是讓趙雲掌管內務。這其實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弄好了,也就是個做好本職工作,沒什麼功勞可言。弄不好則會有失職之嫌,甚至有性命之憂。因為孫夫人可說是身份特殊,在內,她是劉備的老婆,枕邊風常常吹一下,就能讓你趙雲吃不了兜著走,而在外,她又是孫權的妹妹,雖然當時孫劉份屬同盟,其實兩者關系一直相當微妙。所以又不能放棄對她的約束和監視。
或許是上天垂憐趙雲,讓孫夫人企圖帶阿斗回東吳,這才有了趙雲和張飛截江救阿斗。趙雲於是又立了一大功。
劉備取漢中時,黃忠雖說在定軍山斬夏侯淵,但那是在曹操大軍到漢中之前。而真正讓曹操無心爭奪漢中的卻是趙雲的空營計大敗曹操於漢水。所以即便趙雲的功勞不在黃忠之上,但也不在黃忠之下。但劉備晉位漢中王時封了關張馬黃四位上將,趙雲卻仍舊是一個翊軍將軍的雜號軍銜,地位甚至還不如魏延。
這其中的奧妙難道不值得奈人尋味嗎?
周澤雄說趙雲只配當一個保鏢的角色,我們知道這是對趙雲的偏見。但即便趙雲只是一名保鏢,他所受的待遇也是相當不公平的。
事實上,三國史中真正稱得上保鏢型名將的有兩個人,一是典韋,二是許儲。兩者都是曹操的屬下。其中典韋早死,是為救曹操而死的,許儲跟隨曹操左右,征戰四方,官至列侯,地位絲毫不遜於曹操手下名將徐晃張遼張合等人。
然而趙雲此時地位卻連魏延也不及。
是周澤雄所說的趙雲才不堪大用嗎?不是,否則,《三國志》作者陳壽不會將地位遠在魏延之下的趙雲跟關張馬黃並作一傳,這說明趙雲的才能即便不如關張馬黃,但至少遠在魏延之上。更何況陳壽對趙雲和黃忠的評價還在關羽張飛馬超之上。(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皆以短取敗。馬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黃忠與趙雲強執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這就說明趙雲不但有才,而且跟關張馬黃一樣是大將之才。
那麼是如周澤雄所說的因為趙雲是布衣出身嗎?當然也不是。因為劉備不是以出身取人的君主。
我倒是懷疑,周澤雄對於趙雲的偏見,是否因為趙雲乃出身布衣?如果是,那麼作為史學者,周澤雄的胸襟見識其實不如陳壽之萬一。
台灣陳文德認為這是劉備為了平衡新舊兩派屬下的官位而對趙雲作出的犧牲,還有一位,作為劉備手下頭號策劃者的諸葛亮位居法正之下,也是出於這種犧牲。這倒是有些道理,所謂舊派,就是劉備從荊州帶過來的一批人馬,也叫荊州派,所謂新派,就是原本屬於劉璋的一路人馬,也叫益州派。這新舊兩派的關系也確實相當微妙,事實上劉備也終生為平衡這兩派關系而頭痛,包括劉備死後,蜀漢實際上的掌權者諸葛亮對此也不敢掉以輕心。
問題是為什麼偏偏是犧牲趙雲呢?劉備取漢中,作為謀士,法正的功勞確實在諸葛亮之上,官居諸葛亮之上無可厚非。但作為將領,趙雲功勞卻絕對在魏延之上,官位卻遠在其下。陳文德說這是因為趙雲一向淡泊名利,跟隨劉備又久,比較能體量劉備的難處。魏延新近投靠,當然要用心籠絡。
這當然很有道理。但是對於劉備讓魏延守漢中此等重任,就有點奈人尋味了。當時關羽在荊州,馬超守陽平關看住羌人,因為羌人一向懾服馬超神武。其餘的張飛嗜酒,黃忠年邁,因此能擔此重任的就剩下趙雲和魏延。從我們上面的分析和陳壽的評價,論才論德,趙雲都遠在魏延之上的,何況趙雲是舊部,魏延卻是新近投靠過來的。
應該說,像安排漢中此等重地的守衛,才能固然重要,但信任卻更加不容置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蜀漢的孟達不是把新城獻給曹魏嗎?
由此可見,此時劉備對趙雲的信任已不如魏延。
對一個跟隨自己多年始終不離不棄的屬下的信任度甚至還不如一個新近投靠的將領,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什麼讓劉備對趙雲的信任打折扣呢?
這個問題我以前想了很久都沒明白,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我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的。
像劉備這種朝不保夕,一直處於顛沛流離之中,甚至連吃飯有時都成問題,讓袁術譏為喪家之犬,趙雲為什麼會這樣死心踏地地跟隨他?即便是劉備沒有了地盤,他也寧願落草為寇,也不侍奉他人。他又不是關羽張飛,跟劉備有桃園之義,何況關羽還曾投靠曹操呢,難道劉備對趙雲使了什麼魔力嗎?
對於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為什麼會打折扣,一直到最近我看了易中天質疑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度所作的分析,這才有所領悟。
一直以來,劉備和諸葛亮的魚水之情是不容置疑的,易中天卻大膽提出質疑,而且論據分析得也很有道理,並連帶提出劉備其實對趙雲也是不信任的。
易中天說,劉備和諸葛亮魚水之情的裂縫主要在於兩人之間思想上的分歧。
諸葛亮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是恢復漢室,並建立一個新的社會秩序,讓百姓有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
這一點台灣陳文德在《諸葛亮大傳》中作了更為詳盡的分析,我認為是可信的。
那麼,劉備有恢復漢室的理想嗎?這個很難說,一開始劉備是打著這個口號的,可到了他得到益州後就比較少提了。易中天說劉備入川後就忘了這個理想了,或者他根本就沒有理想,恢復漢室只是一個幌子而已。這其實也不無道理,歷史上的開國君主要推翻另一個君主時,哪個不都是用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口號,可後來又變味了呢?
其實就連曹操一開始不也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後來不也是變味了嗎?
事實上,劉備是很早就有自己當皇帝的想法的。何以見得呢?劉備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劉封,一個叫劉禪,合起來不是封禪嗎?歷史上第一個封禪泰山的是秦始皇,在以後的歷史中,封禪一直是皇帝的特權。所以這不明擺著,劉備想封禪,想當皇帝嗎?
可是就算諸葛亮這時發現劉備原來跟曹操沒什麼兩樣,他又能怎麼樣呢?他又能去哪兒呢?你總不能讓他背叛劉備出逃吧,就算逃又能逃到哪兒呢?哪個君主不都是一樣?何況以他的個性和政治理想,他至少還能為益州百姓做點事情吧。再說正如易中天所說,這種事情是非常微妙的,是不能明明白白地攤在桌上來談的,所以只能大家心照不宣。諸葛亮做好他的政治工作,而劉備則依靠法正四處征戰,去獲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後期的劉備和諸葛亮兩者的思想上其實已有了分歧。正是由於這種分歧,所以關羽戰樊城時諸葛亮不發一言,(事實證明關羽戰樊城在整體戰略上是錯誤的)劉備征吳時諸葛亮也不發一言,因為諸葛亮知道,就算他說了,劉備也不會聽他的。也正因為這種分歧,才有了白帝城那個奈人尋味的劉備託孤,有關這點易中天已作了透徹地分析,我就不多說了。
那麼,劉備對趙雲的信任大打折扣是不是也因為他們的思想出現了分歧呢?
如果這么說,那麼趙雲也是有理想的。
三國眾多虎將中,有理想的其實沒幾個。像關羽其實是沒有理想的,至少在遇到劉備前他是沒有理想的。他本是一個亡命之徒,如果沒有劉備,他很有可能會是一個很出色的俠客,他身上本就流著一種俠客的血質。而張飛應該是有理想的,沒有理想,他不用跟著劉備浪跡天涯,因為他本來有一個不錯的家,而且張飛跟趙雲一樣,自從跟了劉備後就沒再投靠過誰。至於他的理想是什麼,那就很難考究了。
那麼,趙雲有理想嗎?如果有,他的理想又是什麼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又查看了一下《三國志》,公孫瓚和趙雲的一翻對話讓我幡然醒悟。
趙雲初來投公孫瓚時,公孫瓚譏笑他說,你們州的人都跑去投靠袁紹,為何你卻來投我呢?趙雲正色對說:「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這句話大致意思是說,當今天下,局勢混亂,也不知道誰對誰錯,然而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聽說將軍你施行仁政,能愛惜百姓,於是就來投靠你,並不是我不看好袁紹。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趙雲其實是一個心繫天下蒼生的仁人君子,所以也可看出趙雲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就是解民於倒懸之中,讓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當然,趙雲很清楚要實現這種理想單靠他一人是不可能的,這需要有個真正能夠心繫天下蒼生的好的君主,重新建立一個好的社會秩序。
這時候的趙雲其實還沒有恢復漢室的理念,他想的只是誰能夠救民於水火之中他就幫助誰。
有史料記載,趙雲一開始是投靠袁紹的,但是他很快發現袁紹其實徒有虛名,便轉而投靠公孫瓚。但是到了公孫瓚那兒,他卻發現原來公孫瓚和袁紹其實是一路貨色,都是忙著為自己搶地盤,並未真心為百姓著想。所以後來他便借兄長去世之故離開公孫瓚。
但也就在公孫瓚屬下,他結識了劉備。
我們知道,劉備在發跡之前是時常將「恢復漢室,拯救天下蒼生」這個口號掛在嘴上的。再加上他以識人聞名,肯定一眼就看出趙雲是個心繫百姓的仁人君子,便將那口號刻意地撥弄一翻,那趙雲聽了怎能不大為折服呢?我想當時趙雲遇見劉備時,聽了劉備一翻仁義之語,肯定猶如在茫茫前途中發現了一盞明燈一樣,禁不住熱血翻湧,難以自已。
到了劉備兵敗新野時,看到劉備不顧後有追兵,堅持攜民渡江時,趙雲見了又怎能不肝腦塗地,誓死效忠劉備呢?又怎能不拚死保護劉備的妻兒呢?
或許有人會說,在曹操的轄區內,不也採取了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政策嗎?這說明曹操也是施行仁政的,趙雲為何不去投他呢?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曹操因一己之私恨而征討陶謙,所過之處,多有殺戳。像他這樣以一己之私便遷怒於民眾,視民眾生命如草芥,趙雲對他又怎能悅服呢?何況趙雲是早在公孫瓚屬下時便結識劉備,對劉備的「仁義」和胸懷大志自是大為折服,又怎會再投他人呢?事實上趙雲自從結識劉備後便再也沒有侍奉過他人,其原因便在於他認為劉備就是他心目中那個能解民於倒懸之中的仁義君主。
在劉備入主成都後,趙雲勸劉備將成都的田舍分給成都百姓,以便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而國家又能多收稅賦,這不正顯示出趙雲心繫百姓,憂國憂民的仁者之風嗎?
由於對劉備的折服,所以趙雲結識劉備後,自然也就受到劉備「恢復漢室」的影響,從此趙雲的理想中可能也就多了「恢復漢室」這四個字,到後來遇到諸葛亮,又受諸葛亮的影響,相信此時趙雲「恢復漢室」的信念便更為堅定了。
所以後來劉備伐吳之初,趙雲秉性忠直,不惜犯顏直諫:「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不應置魏,先與吳戰。若兵勢一動,未能卒解矣。」
然而這時劉備似乎已經忘了先前「恢復漢室」的理想,早已將「漢賊不兩立」拋到九霄雲外,更不用說拯救天下蒼生了,對趙雲的勸諫又怎麼能聽進去呢?不僅如此,他還差點殺了另一個勸諫的秦宓。
我們無法確切地斷定劉備是在什麼時候忘了「恢復漢室,拯救蒼生」的理想的,易中天先生說是在取成都之後,得漢中之前。但有一個細節或許很少人會發現。
劉備的嫡長子劉禪,小名阿斗,即蜀漢後主。在劉備取益州之前,凡是有提到劉禪的,都是直呼他的小名「阿斗」,在這之前,不管是讀《演義》還是《三國志》,沒人知道阿斗原來叫劉禪,一直到劉備白帝託孤時,人們才知道阿斗的正名叫劉禪。
中國古人起名字一向有個習慣,很多人剛出生時只有乳名,或叫小名,而沒有正名,入學時又有學名,直到長大後才有正名,也叫大名,有的還有字,也有直接用學名做正名的。如趙雲名雲字子龍,又如鄭成功大名叫森字大木,但這原本是他上學時老師為他取的學名。
我們不知道劉備是什麼時候為阿斗正名的,估計是在取成都之後。當劉備為阿斗正名為「禪」時,劉備的野心也就暴露無遺。因為劉備有個養子叫劉封,一個叫「封」,一個叫「禪」,合起來不正是「封禪」嗎?而「封禪」歷來就是帝王的特權,而且並不是每個帝王都有資格封禪的,一般只有開國之君或盛世之主才有資格。由此可見,劉備雖不敢說想做「開國的劉邦」,但做「中興漢室的劉秀」之想卻絕對是有的。
而到了這時,劉備的這點心思,聰明如諸葛亮,慎慮如趙雲,又怎能看不出來呢?也就在這時,諸葛亮趙雲和劉備的思想開始出現了分歧。只不過諸葛亮聰明,乾脆緊閉嘴巴,埋頭做他的份內事,而忠直的趙雲可能會天真的認為這是劉備由於勢易時移,利慾熏心,這才路越走越偏,所以他仍然毫無貳心地忠於劉備,甚至多次犯顏直諫,也因此更招致劉備對他的不滿和不信任。
有兩個細節也請大家注意。
第一,在劉備晉位漢中王時,劉備臣屬的上表中沒有趙雲的名字,但有諸葛亮。
第二,在劉備稱帝時,劉備臣屬的上表分兩次,第一次上表沒有諸葛亮,諸葛亮是在第二次上表中才有,而且不是擺在最前面的(諸葛亮為劉備首席策劃者,若要上表,理應擺在最前面的,何況是第二次才有聯名)。而兩次的上表中都沒趙雲。
這其中的奧妙難道不值得思考嗎?
我認為,劉備晉位漢中王,諸葛亮是贊同的,而趙雲是不贊同的,因為有曹操這個前車之鑒,曹操不是晉魏王,接下來就加九錫,其野心不是昭然若揭嗎?否則崔琰又怎麼會死,文若又怎會鬱郁而終呢?
而劉備稱帝時,諸葛亮一開始是不贊同的,後來知道無法阻攔,也就只好順勢而為,然其心裡肯定也是相當別扭的。而趙雲對劉備晉位漢中王時已經不贊同,又怎會贊同劉備稱帝呢?
如此一來,劉備又怎會再對趙雲信任有加呢?即便是對諸葛亮,劉備也是心存芥蒂的,否則,諸葛亮就不會在劉備東徵兵敗後長嘆說:「法孝直(法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