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楊蘭春的追憶
此前,「二大娘」扮演者馬琳、曲作者王基笑、「銀環」扮演者魏雲已先後離世。在老一代「朝陽溝人」的心目中,楊蘭春是一位出色的導演,可親的長者,可敬的老師。如今這位老人駕鶴西去,留給「朝陽溝人」的只能是道不盡的懷念。文藝界的同仁表示,楊蘭春的去世,是中國戲劇界的損失。
2009年6月2日,河南省豫劇三團圓滿結束了為期六天的「河南豫劇海南行」展演活動,經典豫劇現代戲《朝陽溝》伴隨著無數鮮花和掌聲從海南載譽而歸。也是在這一天,「《朝陽溝》之父」——深受人民愛戴的著名藝術家楊蘭春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他深愛的戲曲事業,享年89歲。半個多世紀以來,《朝陽溝》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演出場次之多早已無法估算。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次《朝陽溝》在海南的演出竟成了楊蘭春老人在世時的最後一場演出。
河南省豫劇三團舉行「楊蘭春藝術生涯追思,在楊蘭春先生站過的舞台前,楊華瑞、朱超倫、王善朴、許欣、柳蘭芳、牛冠力、梁思輝、韓登慶、高潔、陳新理等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和豫劇三團的青年演員們聚在一起,追憶楊蘭春先生。緬懷這位豫劇現代戲的開拓者、這位豫劇三團的創始者不平凡的一生。
「他身體里流著農民的血,胸膛里跳動著農民的心,用農民的語言寫戲,寫給農民看!」 憶起當年的點滴往事,和楊蘭春一起在舞台上摸爬滾打過幾十年的老同志們每個人都有太多的話要講。 提到楊蘭春踏實嚴謹的工作態度,老藝術家許欣說,「老楊生前能背幾十本戲詞,每次寫戲詞前他都要自己先唱個百兒八十遍的,不然絕不落筆!」 「那時候我演《劉胡蘭》要拍一段審訊的戲,為了讓我找到最真實的感覺,楊蘭春老師楞是找了一處廢棄的防空洞,讓我到裡面體驗感覺,又叫上幾位演員給我說戲,我的感覺自然而然就出來了。」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柳蘭芳說。 「他不是在為專家拍戲,而是為群眾拍戲!為了找到創作靈感,他到朝陽溝去,和當地的群眾一起勞動。朝陽溝的經久不衰和楊蘭春的創作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老藝術家陳新理說。
「他身體里流著農民的血,胸膛里跳動著農民的心,用農民的語言寫戲,寫給農民看!」追思會上,不少老藝術家都發出了這樣的同感。 提到楊蘭春的倔犟和他的隨和,有人說:在做豫劇院藝術室主任時,別人喊他兩句楊主任他就氣得直跺腳,從此大家就只能喊他老楊;有人說:他出差時拒絕住別人安排的高檔賓館,而且隨身帶著小煤爐和鍋碗瓢勺,自己做飯吃。在幫助其他劇團輔導拍戲時,從不收取報酬,唯一一次領取的勞酬還是為了把錢撥給豫劇三團建家屬樓;又有人說:不管是戲里的主角還是跑龍套的,他對人家都一樣好。有段時候人手不夠了,他就自己上台去擔當群眾演員。他的人雖去了,他的戲卻永遠紮根在群眾心裡。 追思會的現場坐著楊蘭春先生的兒子楊光,在場的老藝術家們都親切的喊他「小二」。「小二」不僅僅是愛稱,當年給兒女報戶口時,身為編導的楊蘭春竟無暇給孩子認真起名字。所以兩個孩子就這么「小一」「小二」的被喚了多年。直到後來「小二」考入了報社,才改了楊光這個「正經」名字。「我父親人雖然不在了,可他的戲還有人唱,父親活的值!」身為鄭州晚報副主編的楊光向老藝術家們深深的鞠躬。 「繼承和發揚三團的精神,就是對楊蘭春先生最好的紀念!」
楊蘭春老人生命的最後時刻,在病榻上他見到了自己的故友陳新理。老人問道:「三團最近在做什麼?」 「在排戲,排《朝陽溝》,馬上又有個演出了。」陳新理先生回答,「還有,團里的劇場要改,可能會改名為朝陽溝劇場」。 「三團的精神不能丟。」楊蘭春老人說,這大概也是他對豫劇三團的最後囑托。
三團的精神是楊蘭春、王基笑等老一輩藝術家用汗水澆灌出來的精神。對此,豫劇三團的團長汪荃珍更是深有體會。當年,正是楊蘭春先生帶領豫劇三團走出了困境,迎來了藝術的春天,打造了一個豫劇現代戲的歷史高峰,推出了高潔、馬琳、王善朴、魏雲、柳蘭芳等一大批聞名全國的知名演員,並創造了以王基笑老師等人為代表的三團戲曲音樂,塑造出了一個時代的豐碑。而作為豫劇三團的新一代接班人,只有認真繼承和發揚楊蘭春先生等老一輩文藝工作者所打造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才是對逝者更好的緬懷。
在建國60周年的展演劇目中,豫劇三團的《朝陽溝》將作為河南唯一一個被選送的劇目在國家大劇院演出。這也是楊蘭春先生離世後,《朝陽溝》的第一場演出。這部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經典劇目經受了時代的考驗,至今仍久演不衰。相信以後,《朝陽溝》也會承載著楊蘭春老人的創作思想,長久的走下去。和它的創作者一樣,不被世人忘記。
Ⅱ 風雨故園的介紹
《風雨故園》由劇作家陳湧泉創作完成於2005年,曾獲第二十屆曹禺戲劇文學獎、第五屆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並入選北京交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該劇由陳湧泉編劇,張俊傑導演,湯其河、李宏權、徐紅星作曲,陳彥博、毛志明擔任舞美和燈光設計,河南豫劇院黨委書記、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汪荃珍和河南豫劇院三團國家一級演員盛紅林領銜主演,通過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凄苦心路歷程講述了她和魯迅之間沒有愛情卻有親情的人生故事。
Ⅲ 河南省豫劇三團的著名藝術家
河南省豫劇三團老一代著名藝術家有:
編導:楊蘭春
導演:許 欣、陳新理、馬萬婁、劉凌
編劇:牛冠力、李殿臣、董新民
作曲:王基笑、魯本修、姜宏軒、梁思暉、馬鳴昆、朱超倫、張景平 表演藝術家:高 潔、馬 琳、王善朴、魏 雲、柳蘭芳、楊華瑞、韓登慶、杜啟泰、韓玉生、蘆蘭香、郭健民、陳 泓、朱 義、馮文景
著名演員:高頌喜、孫西方、孫大振、王翠芬、劉憲培
新一代藝術家有:
編劇:陳湧泉
作曲:安之語、趙國安、湯其河
指揮:李宏權
演員:汪荃珍、馬 蘭、張春玲、張月婷、孟祥禮、李 雲、陳秀蘭楊國民、辛艾、潘秀雲、楊紅霞、盛紅林、王曉芬、陳琍珉、宋艷秋、
演奏員:谷春林、楊樹元、董世霞、許春雷、辛軍瑞、李清超、吉 喆、陳 霞、尹可富
Ⅳ 豫劇表演藝術家都有誰
陳素真、常香玉、馬金鳳、李樹建、閻立品等。
1、陳素真
陳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陝西富平,出生於:河南開封,名門望族,官宦之家。曾居住於:陝西、湖北、甘肅、河北,而後定居於:天津市。
曾擔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河北省文聯委員,天津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顧問、天津市表演藝術委員會委員等社會榮譽職務。
她8歲拜師,10歲登台,成為豫劇界第一代女演員。13歲收徒,人稱豫劇甘羅。她是戲曲教育家、豫劇改革家(將古典舞、啞劇融入豫劇)。
並首創豫劇界第一個流派「陳門(陳派)藝術「,被觀眾及劇作家和戲曲大師們譽為:豫劇一代宗師、豫劇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蘭芳、豫劇皇後、豫劇三鼎甲之首、梆子大王(豫劇大王)。
陳素真在豫劇六大名旦中年齡最大,從藝最早,成名最早,並且是唯一一位有著生、旦、凈、丑等各行當藝術功底的豫劇大師。
此外,豫劇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為主,而陳素真則是邊打邊唱、邊唱邊舞,唱、念、做、打、舞綜合運用,精湛的藝術,被視為中國豫劇六大名旦之首。
2、常香玉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張妙玲,出生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豫劇表演藝術家。
常香玉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文聯榮譽委員,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沈陽音樂學院教授等職。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
3、馬金鳳
馬金鳳,原姓崔,小名金妮,河南省洛陽市人,1922年出生於山東省曹縣,豫劇演員,豫劇六大名旦之一。
馬金鳳,6歲隨父學河北梆子,7歲登台配戲,9歲改學豫劇。14歲正式登台擔當劇目主演,早期藝名「花蛾子」,40年代末唱紅於安徽省界首市,綽號「蓋九州」,代表作有「兩花一掛」即《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
馬金鳳,曾任商丘、洛陽豫劇團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國劇協河南分會副主席。
代表作品有《穆桂英掛帥》、《花打朝》、《花槍緣》、《楊八姐游春》等。
4、李樹建
李樹建,男,漢族,1962年4月生於河南汝州市寄料鎮觀音堂村,中共黨員,當今豫劇領軍人物,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劇協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文聯副主席、劇協主席,國家一級演員。
豫劇「李派老生」 創始人。 主演代表作有豫劇《清風亭》、《程嬰救孤》、《大登殿》、《鞭打蘆花》和現代戲《鄉村警官》、《試用丈夫》、《兒大不由爹》等。
曾在第十屆、第二十五屆兩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上海「白玉蘭」獎,「香玉杯」藝術獎,首屆中國豫劇節金獎,第十屆「文華」大獎表演獎等。
《程嬰救孤》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獲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
5、閻立品
閻立品(1921年2月7日~1996年8月11日),女,原名閻桂榮,豫劇演員。封丘縣荊隆宮鄉仝蔡寨村人。
早年拜楊金玉為師,1954年被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收為弟子。曾當選河南省政協委員、開封市人大代表,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河南分會副主席,是中國豫劇名旦六大家之一。
還是少女時候,她即遭受人生重創,立誓終身都不嫁。五十年來,慘淡匠心經營,錚錚鐵骨無所畏懼,真真是一曲弔孝催人淚,品高藝也精。1996年8月11日閻立品病逝於家鄉封丘縣,享年75歲。
閻立品的代表劇目《秦雪梅》、《碧玉簪》、《盤夫索夫》、《游龜山》、《西廂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豫劇
Ⅳ 著名的豫劇藝術家有哪些
清末民初四大名旦: 李劍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加閻彩雲豫劇五雲。民國中後四大名旦:陳素真、司鳳英、常香玉、加馬雙枝。建國初期四大名旦:陳素真、常香玉、馬金鳳、閻立品。80年代五大名旦: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2006年後六大名旦: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又稱:陳、常、崔、馬、閻、桑。
Ⅵ 長豫劇大師常遠常香玉的徒弟有哪幾位
豫劇大師中沒有常遠,常遠是電影演員。
豫劇大師常香玉桃李滿天下,在眾多弟子當中有不少佼佼者已經成為各個豫劇院團主演,如:
陳百玲(小香玉),虎美玲,汪荃珍,李金枝,王惠,高玉秋、沈玉珍、孫玉菊、林秀蘭、孫蘭香、郝秀生、常如玉、常小玉等。
其中虎美玲獲得過全國首屆豫劇中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獎,被媒體贊譽為「今日中國之豫劇皇後」,而此前唯一一位有「豫劇皇後」之稱的就是陳素真大師。
汪荃珍不僅獲得過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還獲得過戲曲界最高獎項——中國戲劇「梅花獎」。同時她還在河南省很多豫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或者最佳表演獎,她的獎項應該是五人中最多的。
李金枝也獲得過中國戲劇梅花獎,同時還有中國文化部頒發文華表演獎,「香玉杯」藝術獎、河南省戲劇大賽一等獎,還被評為「當代豫劇十大名旦」之一。
王惠曾先後榮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文化部藝術司"金三角"三省交流演出"優秀表演獎"第一名、"中國首屆豫劇節"優秀表演獎,"香玉杯"藝術獎,禪聯五、六、七屆河南省戲劇大賽一等獎。
陳百玲也獲得過河南省青年戲曲演員一等獎、中國戲劇梅花獎、太原市「希望杯」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全國豫劇電視大獎賽青年組最佳演員獎等等。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張妙玲,出生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豫劇表演藝術家。
常香玉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文聯榮譽委員,曾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沈陽音樂學院教授等職。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淳厚,格調新穎,以聲繪情、以情帶聲;表演剛健清新、細膩大方,內涵深邃、性格鮮明。在表達人物內在的思想感情上,細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等。
藝術特色:
常香玉是常派的創始人,有著豐富的音色、寬廣的音域、純凈的音質、正確的運氣方法、宏大的發聲共鳴、精巧的吐字技術和嫻熟的潤腔手段,唱腔甜美,吐字清晰,表演細膩傳神,規范精到,富有一種陽剛之氣。
1952年,獲得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
1987年,獲得中國藝術節(中南)榮譽獎。
1989年,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9]
1994年6月,榮獲「亞洲最佳藝人終身成就藝術獎」。
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4年7月,國務院決定追授已故豫劇大師常香玉「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
Ⅶ 汪荃珍的弟子有哪些
常艷霞 ,女, 焦作市豫劇團主要演員 ,主攻閨門旦、青衣。2006年10月拜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汪荃珍為師。
Ⅷ 汪荃珍的人物評價
汪荃珍扮相俊俏秀麗,表演含蓄沉穩,演唱甜美圓潤。
《香魂女》、《風雨故園》、《劉青霞》被譽為「女性命運三部曲」。汪荃珍演繹的三位傑出女性,生動感人,這得益於她的刻苦鑽研,不斷地「悟」。(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副會長劉玉玲)
汪荃珍雖師從常香玉大師,但她並不拘於一家一派,而是廣征博引,博採眾長,精益求精,在藝術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對於豫劇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光明日報》)
汪荃珍作為在河南乃至全國都有重要影響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長期以來一直活躍在舞台第一線。她的表演具有扎實的傳統功底,通過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彰顯了她獨具個性的藝術特色。(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董偉)
Ⅸ 正陽縣的歷史名人
黃憲(75~122)字叔度,號征君。東漢著名賢士。慎陽(今正陽城南關油廠,原為十方院即其居處遺址)人。為人耿介正直,48歲逝,世人稱他「征君」並為其立碑建祠。顏真卿曾慕名為書「漢黃叔度墓」碑五字(今字碑尚存)。明朝張睿游覽黃憲故里後寫詩歌頌。歷代文人墨客到黃叔度墓祠拜謁者甚多。1963年正陽縣人民政府將黃叔度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鳳林(?~1863)乳名升,張崗(今袁寨)人。 清咸豐元年至咸豐十一年同清軍抗戰,取得重大成就。同治二年正月初三(1863年2月20日),張鳳林被殺害於信陽明港。
肖文信(?~1863)陡溝人,陡溝寨捻軍首領。 咸豐十年十月二十九日(1860年12月29日 至同治元年正月二十七日(1860年2月25日)投身革命, 最後遭清軍張曜重重圍困。因寡不敵眾,寨被攻破,肖文信、霍廣玉及張鳳林家屬1670餘人,均壯烈犧牲。
劉鳳同原名劉紹武,字慶潤,同盟會員。龍興寺(今屬永興鄉路口村)人。與革命黨人發動革命,號召群眾積極響應,軍功卓著 。六月初一日鳳同及謝子猷均被殺害。
於衡章字德軒,岳城人,同盟會員。 參加革命聯合同志起義討伐袁世凱,時年僅30歲。
陳宗興,男,漢族,1943年6月生,河南正陽人,農工黨成員,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積極參加政黨工作,投身於黨政事業。
汪荃珍,河南省豫劇三團團長,河南省正陽縣人,出身於戲劇世家,具有表演天賦。 並在戲劇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盧沛寧生於1931年,祖籍河南正陽縣呂河鄉。出生文化世家,家庭文化氛圍濃厚外祖父曾是國民黨高官 ,父親盧正陽與母親王大成,都是上世紀60年代從台灣到美國的留學生,盧沛寧也被媒體封為白宮的「大管家 ,美國總統奧巴馬內閣秘書。
Ⅹ 汪荃珍有幾位丈夫
一位。汪荃珍是著名青年表演藝術家,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是河南戲曲演員碩士第一人,她有一位丈夫,名叫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