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藝術家有哪些性格特徵
藝術家在我們普通大眾的眼裡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存在。然而藝術家也是普通人,但確實他們在性格上有很多特別的東西。那麼藝術家有什麼性格特徵呢?2. 羅丹的一個故事
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讓·巴蒂斯特·羅丹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瑪麗·謝弗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的出生讓父親欣喜若狂。這位從諾曼底來巴黎謀生的農民,做夢也沒想到在他38歲時還能抱上兒子。羅丹和她的兩個姐姐克洛蒂爾德和瑪麗都長著一頭的紅發,而「羅丹」在諾曼底的意思正是「紅色」。
讓·巴蒂斯特請來了妻子的妹妹泰蕾茲姨媽,讓她到區里填寫羅丹出生登記表,因為他和34歲的妻子都不會寫字。他說:「我們叫他弗郎索瓦·奧古斯特吧。」於是姨媽就寫道:「弗郎索瓦·奧古斯特·羅丹,1840年11月12日,生於巴黎市阿爾巴萊特大街3號。」
19世紀的法國,政治動盪,戰爭頻繁,這是一個革命運動風起雲涌,社會發生劇烈變化的偉大時代。1848年6月,法國人在「民主和社會的共和國」的旗幟下,掀起了波及全歐洲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盡管是失敗的,「至少是帶著不愧進行過世界歷史性偉大斗爭的光榮而失敗的,不僅法國,並且整個歐洲都被6月的地震所驚動」,它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准備和掃清了基地。自此之後,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此志彼伏,連綿不斷。1870年,普法戰爭導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滅亡。1871年,巴黎工人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政府,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新型政權——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失敗後,法國開始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到70年代末,法國工人運動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這勃發的年代,哲學、自然科學日趨繁榮,出現了雨果、巴爾扎克、德拉克洛瓦等一大批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羅丹就生活在這樣一個風雲際會的年代。
3. 求以「人生點點」為題的文章
上一篇是議論文 這篇是散文 人生孤獨的點點滴滴 類型:散文 作者:田飛 2005-11-22 發表於 紅袖添香 大凡在人類的歷史上,許多發明家、革命家、政治家、藝術家,還有許多現代具有開拓性的實業家,他們的存在和發展都是孤獨的,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親人和朋友,情人和愛人,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很難為人所理解及認識。那麼,他們的孤獨不是生命的孤獨,而是生命內心世界的孤獨。他們在孩童年代,已經開始有深深的孤獨感,並且一直在孤獨中思考著,追求著,探索著,創造著,生活著,直到死去。譬如:藝術家梵谷,哲學家康德,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他們的內心世界,自始至終都在孤獨中生活著。如此說來,人的孤獨,不是人與人身體距離的孤獨,而是內心世界產生距離的孤獨。 在孤獨的人當中,藝術家是孤獨感最明顯的受益者,如哲學大師尼采,藝術巨子達·芬奇,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者貝多芬,屬於所有世紀的戲劇天才莎士比亞。他們把孤獨展現出來的同時,也就是把個人的孤獨展現了出來。正是因為他們的孤獨,並且將他們的孤獨展現了出來,才成為讓世人舉世矚目的天才。美國作家海明威向世人說過:「寫作是孤獨的事業,不是那些習慣了稠人廣座的人們所能操持的。因為作品成功而漸漸高朋滿座的作家,總是被淘汰出局。原因很簡單,他失去了孤獨感。」海明威說得很好,在我們現實的社會之中,就有許許多多在年輕時代,已經功成名就的人,他們的才智為什麼會早早夭折。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失去了孤獨感,就難以再進入到更高的境界,無法突破超越,不是原地踏步,就是倒退。 在我們的人生與生活中,人們都樂於將一些情感、經歷、精神、心理、思想、性格等因素拿來進行分析,把其中的一些因素分析歸納為運氣,並為擁有運氣而感到快樂;把其中的另一些因素分析歸納為不幸,因為不幸而深深地感到害怕與恐懼。可是,我要告訴人們,那樣歸納的結果是毫無根據的,所謂的鬼神根本就不存在。在毫無科學事實依據的情況下,所作的推斷其實是一種猜想,即使是發生那樣的事實,也是某種巧合的體現,或者隨著事物發展的實際情況,不去做任何的猜測,都會出現那樣的結果。因此,人們的許多看法往往是錯誤的。其中最為特出的一例,就是對人的孤獨產生的看法,往往更容易產生誤解。孤獨只是內心世界裡的一種感覺,是人與人之間的內心世界,能理解和被理解所造成的結果。一個獨來獨往的人,看上去他很孤獨,然而,他的孤獨自己能理解,也被別人所理解,他有沒有孤獨感,只有自己才一清二楚。 有大多數人會把孤獨視作人生的苦境,但是,我想問大家,有誰知道有那一位天才人物不是孤獨的呢?人在小的時候,會因為孤獨無依無靠,而感到害怕與恐懼,認為那是一種殘酷的懲罰。大概這就是在長大之後,大家把孤獨的狀態歸於不幸的原因吧。然而,我對大家說,你們有沒有想過,由於親友的離去,而意識到自己孤孤單單地存在著。對比別人存在的方式,覺得自己不同於別人,而感到孤獨。這不正是對小時候,留下孤獨的記憶的標記的體現嗎?所以說,對孤獨的理解歸於不幸,那完全是一種誤解。當你在芸芸眾生之中,都能夠意識到,自己始終是一個孤立的人,具有與眾不同的風采,比如:有鮮明的個性,堅韌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對事物有獨到的見解,如此的孤獨其實是一個人難得可貴的品質。許多天才人物,正是因為他們擁有這樣寶貴的品質,才能夠去創立出輝煌的碩果。 在學校里,有些學習成績很優秀的學生,他們卻說他很孤獨。身在學校,他們朝夕與成群結隊的同學相處,卻要說自己很孤獨,有人會相信嗎?他們能夠成為優秀的學生,分明就證明他們有很強的活動能力,以及學習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斷能力,還有求學的堅韌意志及信念。得到老師們更多的關心及愛護,也是其他同學的追慕者。他們還是無奈地說,他並不缺少好同學好朋友,沒有寂寞感,卻有孤獨感。 像這樣的例子,那麼優秀的人,始終還是感到自己很孤獨,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們感到孤獨的呢?因此,它說明孤獨並非與人的能力大小,以及人的無能、無奈、無助密切相關,事實上,與人的這些問題並無太大的聯系,孤獨感往往是一種強者的情緒,不是俗人所能擁有的。孤獨其實是造物主對人的賜福,能夠感到孤獨的人,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幸運的人,而不要看成是自己的不幸。強者的孤獨,是因為他們感到自己與別人拉開了距離,距離拉得越大,孤獨感就會越強烈,也就是說,站得越高的人越孤獨,這才是孤獨真正的意旨。人與人之間,當你跟別人拉開距離,由此,而無人再能與你進行直達心靈的溝通交流,對你理解時,勿庸置疑,你是一個孤獨的人,同時,你也是一個優秀的人。如此而已,我們要理解孤獨,善待孤獨,擁抱孤獨,身處孤獨之中,要盡情地展現出自己的孤獨。
4. 哪些是孤獨感的分類及表現
孤獨感在人的思想上、行為上的體現,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因為客觀條件的制約,長期脫離人群的「有形」的孤獨;一種是身處人群之中,但內心世界卻與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無形」的孤獨。人是社會化的高等動物,人區別於其他一切動物,最根本的就是因為人過得是社會化的生活。因此,人的一切,包括思想、學識、才能等等,只有在社會生活這個意義上才存在,才能得以發展。我國曾放映過一部名叫《中鋒在黎明前死去》的外國影片,電影說的是某國家有一個著名足球中鋒,他在世界足球大賽中表現極為出色,帶領自己的球隊贏得了一次次的勝利。可後來,他被一位百萬富翁看中並高價「買」了去。中鋒在富翁家裡享受著優裕的生活待遇,但是卻失去了馳騁綠茵場、施展身手的機會,只是與另外兩名被買來的物理學家和舞蹈家一起,被閑置在富翁的一所豪華別墅里,全部的作用,是作為「展品」以滿足這個富翁的虛榮心和佔有欲。中鋒沒有球踢,整天生活在一種難以忍受的孤獨之中,終於在默默的憂郁中死去了。這個故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不平等的人與人的關系,揭示了資本家的貪婪。同時也說明了一個淺顯的道理:人是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的,離開了社會生活與人際交往,人的本性與人格都不能保持完整。
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而又完整的精神面貌,是在人際交往當中形成的;人也是通過人際交往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和改變自己的。一個長期被孤獨感籠罩的人,精神受到長時間的壓抑,不僅會導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響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發揮,也會引起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變化,產生諸如思想低沉、精神萎靡,失去事業的進取心和生活的信心。
大多數有孤獨感的人,並不是自己情願離群索居、孤身獨守的。他們有的是在坎坷難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傷人肺腑的痛苦,因而嗟嘆人生艱難,埋怨命運刻薄,或痛恨世態炎涼,咒罵人心虛偽;有的是感到自己懷才不遇,知音難覓,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因而也不願去理解別人,不如獨處一隅潔身自好;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也不願意與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結果都大致差不多:把自己置身於孤獨感的控制之下,陷入無邊的傷感之中。
5. 藝術家的成長故事
貝多芬他沒有結過婚(雖然他不斷地與一些富有的女生相愛),孤獨感日益加重,作為他的無能的侄子卡爾的監護人,為孩子操心並沒有使他的脾氣好轉.他舉止極其粗暴,與出版商之間的關系趨於劍拔弩張.到1819年,他完全失聰.在一生的最後階段,他創作了一些最偉大、最富於思想性的作品:最後五首弦樂四重奏,最後五首鋼琴奏鳴曲,第九交響曲和《庄嚴彌撒曲》.在這些作品中他超脫個人生活的痛苦而進入藝術的未來境界.雖然它們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在當時這些作品卻並不被人理解.第九交響曲是瓦格納的靈感的主要來源之一;弦樂四重奏影響了巴托克;邁克爾·蒂皮特宣稱他得益自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其它作品.1826年,其侄自殺未遂後,貝多芬的健康日益嚴重惡化.翌年卧床不起,倫敦愛樂樂團匯來一百鎊的支票,促使他提起精神寫作第十交響曲,但他已不不可能再有所進展; 醫生診斷致他於死命的是浮腫病.
6. 生活需要孤獨感
你有感到孤獨的時刻嗎?大概答案,不言而喻。
究竟什麼是孤獨?字典里說,它是一種主觀自覺與他人或 社會 隔離與疏遠的感覺和體驗,而非客觀狀態;是一個人生存空間和生存狀態的自我封閉,孤獨的人會脫離 社會 群體而生活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之中。
這個解釋稍顯復雜、專業和深奧,同時,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孤獨就成為了消極的東西呢?
其實在我看來, 孤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種尋找自我的內心體驗。
沒人陪你吃飯,孤獨嗎?沒人理解你,孤獨嗎?沒人陪你走完這一生,孤獨嗎?請注意,這通通不是孤獨。
因為有一種孤獨,是你置身人群的孤獨,你被所有人剖析的孤獨,你沒有獨處空間的孤獨。
真正的孤獨是,你的內心感到自由,寧靜,平和,它存在於一個虛空的狀態,可以盛放一切,又能拿走一切。
就如詩人蔣勛所說: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
也如詞人林夕所形容的:大概,只是此刻,睡不著腦袋又運轉不得,混沌地在酒店陽台上看著北京混沌的空氣,渾濁的天空,昏蒙如暮色的清晨,不帶任何的聯想,無力氣把視像延伸閱讀,就一直獃獃地不知為何立通宵,這種無,再不能生有,徹徹底底的,無心無得無所為。
也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追求的是寧靜和閑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簡朴和盡量不受騷擾的生活。
因為一個人內在越豐富,對外在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
每個人都是這個宇宙星辰上孤獨的個體。
也許我們置身於人群,也許我們整日與熱鬧為伴,也許我們從不缺別人的陪伴和關注。
但人總會有一些時刻,有著無法與外人道的心境。在這個狀態下,你自己走不出去,別人也走不進來,此時,此刻,你面對的是真真實實的自己。
但並非人人都可以坦然的接受,孤獨這個伴隨著自己一生的命題。
有的人會選擇逃避,因為他們無法靜下來,去傾聽內心的聲音,也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決定。
而只有極少部分人,願意去面對自己內心的孤獨,甚至有的人,會刻意去創造孤獨感,試圖在這種情緒里,去找到迷失的自己。
記得《山河故人》里曾說: 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有這樣一段台詞: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又如《紅樓夢》里,當寶釵念《寄生草》里的這一段: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寶玉聽到,赤條條無牽掛這一句,彷彿瞬間了悟到了什麼。
當然此處,也為他後來的出家埋下了伏筆。
許多時候,越是熱愛繁華的人,內心其實越是孤獨的。因為他會感到害怕,害怕一個人,孤苦伶仃行走在這個世間,無人理睬,無人懂,也無人陪。
哪怕他們其實也會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但逃避孤獨,彷彿成了他們可以緩解孤獨的最好解葯。
其實孤獨是每個人的宿命,你趕不走也去不掉,甚至哪怕你一輩子與它做斗爭,也未必可以成為一個徹徹底底不孤獨的人。
孤獨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陪伴,所以圓滿。
當有一天,你認識到了孤獨的必然性,知道了孤獨無處可逃,也無需逃,並且能與之達到,一種和解和相處舒服的狀態時,也才算是真的成長和成熟。
叔本華曾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也許曾經年少時的你,看到這句話,會覺得偏執。可是年紀越大,你越能體會到,這句話所賦予的深刻含義。
不知你是否發現,從古至今,真正優秀的人,都必然是孤獨的。而孤獨的人,也終會成為優秀者。
這並非是說,孤獨是成功特定的因素。但能適應孤獨,能一個人單槍匹馬,去走一條無人支持的路,去做一件希望渺茫的事,能耐住無盡的寂寞,固執地去堅守你內心世界看得見,但實質上,不可能看見和觸摸到的東西。
這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和毅力,而是你對自己整個人生的絕對認可,絕對相信,以及對你想要追到的人,想要做到的事,想要實現的夢想,有一種發自本心的愛。
康德是孤獨的,終生未娶。一輩子過著單調,乏味,甚至近乎機械化的生活。他每天的生活,除了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散步,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順序,他一輩子都沒走出過哥尼斯堡,卻在這種極度克制的生活中,寫下了被全世界的哲學家尊為聖經的《純粹理性批判》。
梭羅是孤獨的,他一個人離群索居,在杳無人煙的瓦爾登湖湖畔獨處,兩年又兩個月。與太陽,與星星,與月亮為伴,與大自然中的草木、風雨、山湖、鳥蟲相處,就是在這種孤獨到極致的境況中,他留下了《瓦爾登湖》這樣的經典名著之作。
梵高是孤獨的,他一個人固執地愛著畫畫這件事,沒有愛人,沒有朋友,除了唯一可以支持和崇拜他的弟弟提奧。他離開喧鬧的都市,一個人到法國南部的一處田野,在這里,他流著眼淚,向太陽奔跑,為這絢麗奇妙的大自然色彩而動容。
在當地的農人的眼裡,他是一個從來不與外人說話交談,只會背著一大捆畫布和顏料奔向田野的瘋子。沒人知道,就是這種近乎毀滅的孤獨,孕育出了人類 歷史 上最偉大的油畫作品《向日葵》。
這個世上,優秀的人很少,因為能夠適應孤獨,並在孤獨中去成就自我的人,也很少。
人有時,需要一種孤獨感,這樣的孤獨,不是刻意為之,不是表象的抽離,不是故意跟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
而是你內心燃起了一種強大的動力,它讓你甘願,脫離人群,脫離熱鬧,脫離一切可能會干擾和影響到你的人事物,你單純的,天真的,不顧一切地奔向它,不計得失,沒有遺憾,也不曾後悔。
有這番毅力,決心和勇氣,並能持之以恆,將它灌注到你的生命中,哪怕足夠煎熬,痛苦和絕望,也不曾想過放棄去追求真理,夢想和信仰的人,又怎會不優秀。
雖然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們也懂得,在孤獨中讓自己變得更成熟、完善和卓越。
但人在本質上,其實還是畏懼孤獨的。因為如果拿捏不好與它的分寸和尺度,就很容易陷入消極的自閉狀態。
甚至有人說,當不去想的時候,我覺得人生很充盈,可是當我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懷疑時,就會倍感孤獨。
孤獨不是不與人往來,而是即便身處人潮,也能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不會一味的隨波逐流,失去自我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孤獨不是不需要傾訴,而是即便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為自己找到情緒的出口,或通過努力工作釋然,或通過興趣愛好傾瀉,或什麼也不做,但不至於刻意壓抑自己。
孤獨不是清高,不是自私,也不是傲慢。所以當你感到孤獨時,可以保持自我的個性,風格和習慣,但對人對事,基本的禮貌和尊重,你應該有,也必須有。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無數感到孤獨的時刻。只是有的人,把它恰到好處的精華,運用到熱愛的事業,想做的事,以及希望成就的未來中。
而有的人,只是一味地選擇排斥,把本來高貴的孤獨,放置到一個卑微的境地,去祈求別人的憐憫,同情和關注。
記得周國平曾說,人之所以需要孤獨,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在內在記憶的某個恰當位置上。
寧遠在《遠遠的村莊》里曾說:孤獨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人在孤獨時所做的事,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而作家毛姆曾說:我們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只能靠一些符號向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而這些符號並沒有共同的價值,因為它們的意義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財富傳送給別人,但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這些財富的能力。因而我們只能孤獨地行走,盡管身體相互依傍卻並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的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如果此生,我們註定要與孤獨共生。又何不坦然地接受它,面對它,與它和解呢。
更多時候,孤獨是不需要忍受的,因為孤獨是用來享受的。
不是我們孤獨的時刻太多,恰恰是我們感到孤獨的時刻,太少,所以我們特別容易浮躁和迷茫。
誠如藝術家陳文令曾說:孤獨是一種很高貴的情緒,也是一種很奢侈的生活狀態。
如果一個人的修養、格局和境界,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孤獨就成為一種讓人感到壓抑,痛苦和不自由的東西,但如果你願意將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質感,更有深度,更有自我的屬性。就必須學會,把自己安放在高處不勝寒的境況中。
記得汪曾祺曾在散文《孤獨》中提到:孤獨若不是由於內向,便往往是由於卓絕。太美的人感情容易孤獨,太優秀的人心靈容易孤獨。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因為他們都難以找到合適的夥伴。太陽是孤獨的,月亮是孤獨的,星星卻難以數計。
雖然當太陽和月亮,會給自己帶來光明,帶來詩意,但同樣也需要忍受,無人欣賞,無人領略,無人意會到的那種清淡到極致的人生。
這種能力、資本和底氣,需要長時間,像個苦行僧般的去修行。同時也需要承受此中相當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煎熬。但如果可能,願你能擁有。
我將我自己整個的身心,都蜷縮在文字的海洋里,孤獨的像個孩子。
在這里,我用自己那顆純粹的初心,那種單純的相信,以及那些並非必須要實現,也可能一輩子也夠不著,同時既會讓我快樂,也會令我痛苦,卻早已無法割捨的夢想和希望,去點亮和豐盈我全部的人生。
7. 藝術家有哪些特點
1、藝術天賦
包括超出常人的豐富的情感,異於常人的審美感受力,強於常人的藝術想像力。
2、創造精神
包括藝術家最注重自身創造性的情感體驗,更看重創造過程中的精神愉悅,藝術家身上具有一種強烈的變革意識和執著的獻身精神。
3、素質修養
包括人生修養:藝術家最基本的角色素養,藝術修養:藝術家最基礎的專業修養,文化修養:藝術家最起碼的內在涵養。
(7)藝術家的孤獨感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要靠經濟基礎作為保障。藝術家也必須要依賴較好的經濟基礎,才能夠有實力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去,才能夠有更飽滿的熱情,創作出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藝術作品就是藝術家生產的精神產品,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精神與物質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沒有基本的物質基礎,是生產不出精神產品來的。
世界名畫《向日葵》的作者——荷蘭畫家梵·高,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達到如醉如痴的地步,但是終因藝術作品不能變為財富,導致一生窮困潦倒,精神痛苦不堪,不得已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8. 羅丹法國雕塑藝術家,關於他的資料有哪些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年11月12日—1917年11月17日),法國雕塑藝術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紋理和造型表現他的作品,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響力,被認為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藝術家。
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羅丹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個偉大的雕刻家。
奧古斯特·羅丹是19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奮工作,敢於突破官方學院派的束縛,走自己的路,他善於吸收一切優良傳統,對於古希臘雕塑的優美生動及對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構了西方近代雕塑與現代雕塑之間的橋梁,羅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
古斯特·羅丹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他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
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
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煉得成熟而有力的雙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