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進行體育藝術欣賞怎樣訓練和提高鑒賞水平
淺談青年學生對體育美的鑒賞
費征輝
(河南財經學院河南鄭州450002)
摘要:通過時體育美的主體、表現形式和藝術鑒賞的闡述使青年學生全面了解體育美的正確鑒賞
角度,學會感知和認知體育美,更加熱愛體育運動。
關鍵詞:體育美鑒賞動作運動藝術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渴望在閑暇時間1.4皮膚美皮膚是健康美的一面鏡子,皮
里去感知更多美好的東西,使心靈凈化,使心情愉膚美是表現身體美的一個主要特徵。
悅。體育中的美無處不在,這是因為體育是與強1.5形體美形體即身體的形態或體態。
健體魄,陶冶情操緊密相連的。青年學生中有很人們常說的形體美,主要是指身體表面令人賞心
多體育愛好者,他們喜歡觀看體育比賽,但很少有悅目的形狀和優美的姿態。
人能在觀看體育比賽當中去欣賞美、鑒賞美。如2力量美力量美指運動中肌肉收縮的能
何在觀賞體育比賽中去鑒賞體育美呢?體育中的力,能夠表現出一種貫注生氣和生命力的美。體
美,主要是從人體的健康美上表現出來,它在運動育的各運動項目,較突出地反映人體肌肉的用力
的過程中表現出來,通過鍛練而凝集為健康美。情況,表現生命的力,人支配自己身體的力、彈跳
要學生感知和認識體育美,提高體育藝術欣賞力,力、爆發力、耐久力等等,給人以雄壯、勇猛、強健、
要了解它的主體和表現形式,深人到體育美的各緊張、驚訝等情感。
個方面。2.2速度美視覺能夠對運動的人體在時
1體育美的主體是身體美,身體美包含以下間的形式中感受到美。速度是一項重要的身體素
內容:質,它反映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速度美是
1.1體型美體形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對運動進行審美評價的標准之一。運動者為了達
於骨骼的構成與肌肉的狀態和機能,有嚴格的科到一定的速度而必須採取優美合理的動作姿勢。
學標准。體形的改善是體育的目標之一,健美的人體運動的速度美給旁觀者以較強的感染,它賦
體形不僅反映出民族體質的增強,還表現出一個予人們昂揚、振奮、活躍、激動甚至狂熱的情感體
民族的氣概和精神面貌。驗。
1.2骨骼美骨骼是體形的基礎,直接關系2.3柔韌美人體骨骼關節、韌帶、肌鍵及
到體型的美醜,因為身體的比例是由骨骼的形成皮膚等的伸展性帶來的身體曲線變化所顯現的是
狀況決定的。人體的骨骼以脊柱為軸,左右基本一種柔和、遲緩和輕松的美。柔韌美一般寓於較
對稱,呈現出平衡的形式美。舒緩的動作,能突出人體柔軟的韻味。柔韌美能
1.3肌肉美肌肉是塑造身體美的能工巧賦予動作以輕盈柔軟、舒展和有彈性的起伏流暢
匠,要想獲得健美的體型,必須使全身肌肉均衡發的特殊魅力。
達。發達而富有彈性的淺層肌肉,是構成身體曲2.4協調美協調美是指全身各部分配合
線美的基礎。得當,在連續動作的和諧中所顯示的美。在體育
運動中要做到協調美,需要人的神經系統各種感
知良好的配合,才能控制調節身體做各種動作,也
才能給人以美感。
2.5靈敏美靈敏指人體動作的靈活巧妙
和迅速應變的能力。它是運動技能和各種素質在
活動中復雜的綜合反應。靈敏表現了人在緊急情
況下所發揮的反應能力,常給人帶來驚奇、贊嘆和
意想不到的愉快情緒。
2.6平衡美平衡美指身體在運動中出現
的相對靜止的均衡動作所顯示出的美。基底不動
的屬於靜態平衡,像手倒立、燕式平衡等動作,技
巧項目是最能體現這種平衡的。基底可以移動的
叫動態平衡。在體育運動中,大量動作屬於這種
平衡。許多項目是以急劇的動作、轉體和突然加
速來改變身體位置,從整體上觀察空間結構上的
比例變化,很容易感受到平衡美。
2.7造型美健美的人體動作造型是異常
完美的藝術傑作。體育運動中的造型美往往是轉
瞬即逝的,但只要我們隨時留意,到處都是可以捕
捉到。如痴如狂的足球愛好者,裡面下底傳中,時
而凌空怒射;單杠上的回環穿上,雙杠上的直膝
擺;籃球場上的急起急停、瞄籃、過人、命中;排球場
上的躍起救球、揮臂、扣球……都是優美的造型。
3體育藝術鑒賞
3.1從內容方面鑒賞
3.1.1優雅的人體造型體育藝術中人體
的優雅造型動作無處不有。欣賞體育藝術不僅在
於欣賞其外在的形式美,關鍵在於欣賞其內在的
本質美,體育藝術造型的本質是體育藝術鑒賞的
靈魂。例如田徑運動中,運動員起跑前的瞬間,身
體如滿弦之箭,千鈞之力聚之一弦,雖然身體靜如
雕塑,但體內卻如即將爆發的火山,這種動與靜的
共存,外在美與力的協調,使體育藝術的內在美更
具魅力。
3.1.2精湛的技藝技藝的精湛在於它的
協調、創新、高難以及扎實過硬的基本功。體育藝
術不同於文學藝術,它的每一分瀟灑、每一絲魅力
都是血與汗的凝結,都是苦痛與光榮的聚集。所
以對體育藝術的鑒賞不僅僅是對精湛技藝的外在
美的驚嘆和欽羨,更重要的是對其內在美的回味
與思索,以及通過這些具體可感知的藝術形象得
到啟迪和教育。
3.1.3富有韻律的節奏沒有節奏,就沒有
運動,就不會有韻律。我們欣賞體育藝術,就是區
別地感受各個項目內在的富有韻律的節奏美。例
如個人項目中的競賽,每個運動員的步頻、步幅以
及對每一程速度的把握都不會雷同。集體項目中
的球賽,有的隊全攻全守,有的隊穩扎穩打,有的
隊則剛柔相濟。從靜態看,它們都呈現出不同的
基調、不同的風格;從動態看,則就是不同的節奏。
作為欣賞者,就是要從這些動作的序列差異和節
奏變化中體會體育藝術的節奏美。
3.1.4崇高美崇高是體育美的一種表現
形式。要升華體育藝術欣賞的品位,就必須牢牢
地把握住這個要素。崇高美存在於體育的全過
程,通常表現在體育的目的、過程和結果等方面。
目的崇高奧林匹克運動的格言是「更快、更
高、更強」,它不僅是人們理想的體育審美尺度,更
表現出了體育崇高目的。
過程的崇高奧林匹克運動的名言是「參加
比取勝更重要」。這說明,只要我們抱著祟高的目
的去投身體育,結果是什麼並不重要。因為在這
個過程之中,我們已經用實際行動確證了全體人
格的偉大。
結果的崇高體育運動以超越自我為目的,
以頑強的意志操作和緊張的探索為過程,顯示了
崇高的價值,這種價值最終要積淀到結果上來。
成功具有一種英雄式的傳奇色彩,失敗給人一種
悲劇性崇高的情緒體驗。
3.2從藝術形式方面鑒賞
3.2. 1開、閉幕式一場大型運動會的開
幕、閉幕式,往往是一部壯觀的史詩,一幅壯闊的
畫卷,一片歡樂的海洋。開幕式上總是回盪著一
個聲音:體育將帶給人類健康、友誼、和平,體育鼓
舞著人類精神抖擻、豪情滿懷地走向明天。閉幕
式上更是沒有了國別、種族、膚色、語言的限制,競
技的勝利和失敗,此刻已微不足道,映現出來的只
有對美的追憶、友誼的留戀。
3.2.2競賽活動體育藝術鑒賞中,人們最
容易感知的還是競賽中表現出的美。競賽場上向
人們展示的是激烈、勇敢、精彩、刺激、緊張,標志
著人類在不斷地向自然挑戰,向自身的極限挑戰。
3.3從藝術風格方面領悟鑒賞體育藝術
風格主要從體育藝術反映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兩個
方面來把握,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表現形式,必然
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如田徑、游泳(下轉18頁)
養埋下隱患。有一些學生在大三就具備了很強的
專業能力,而速成生則大多不然。雖然說層次拉
開和個人的努力程度有關,但基礎的好壞也是一
剎卜常重要的因素。其四,基礎不牢,學生人校
後,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基礎課學習,反而把大
量時間耗費在補課上,即使有很好的創意與構思,
也很難達到應有的表現與完成,也致使學生的個
性得不到應有的發揮。這些問題,對基礎課乃至
專業基礎課老師的教學提出了較高要求。
三、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提高學生的素質與專
業水平
如何在上述情況下,發揮主觀能動性,較快地
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加快藝術素養的積累和沉
淀,使學生在認識上和技法上快速增長,產生質的
飛躍?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美育作為
美術教學的主線來抓。美術教育的本質就是審美
教育。豐子愷先生曾說過:「學生學畫,以養成眼
的鑒賞力為先,而手的描寫次之。」可見「眼高」才
能「手高」,才能變「手低」為「手高」。這里所說的
眼高,是指具備一個好的審美眼光,而手高,是指
應具有熟練的表現與表達的技能。所以,基礎課
在訓練學生觀察和造型能力中,應以培養眼力為
主。首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加大美術鑒賞課
力度,讓學生浸潤在古今中外大量優秀的藝術作
品中,去模仿、學習和思考,逐步提高眼界,增強鑒
賞能力。與此相配合,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也要
提供最新、最優秀的設計作品、產品進行鑒賞,還
要進行詳盡的講評,使提高審美眼光的教學形成
延續性。除此之外,還要廣泛介紹非本專業的其
它藝術門類的優秀作品,如攝影、舞蹈、電影等。
其次,要充分利用專業圖書資料室,定期學習,使
學生多思考、多感悟。
在學生眼界提高的基礎上,我們應致力於學
生造型能力、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的提高。其中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人學後素描的深
人提高是重要的一環。同時,速寫與素描相輔相
成,雙方有密切的支撐作用。要通過大量的速寫
實踐,使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得心應手的
表現能力。課外大量的速寫作業,是提高素描水
平的一個好辦法。初始階段學生覺得難以承受,
完成的進程較慢,但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就會
越來越輕松,同時,對形的感覺和把握能力也會不
斷增強。大多數同學經過這一階段,就會增強對
基礎課的興趣,感到收獲較大。在提高的過程當
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創造性的潛質,打開思
路,發展不同個性的藝術表現。可增加學生的課
外想像畫,以此來配合其它訓練方法的施行。另
外對石膏和人物的寫生,要求學生將畫畫透,增強
表現技法的熟練性和准確性。
考生考前將精力用在素描的訓練與提高較
多,對於色彩訓練中多個色系的調配與控制不熟
練,還處於摸索與摹仿階段。針對這種狀況,除了
多畫精緻的色彩小稿以外,教師將色彩構成課放
在色彩寫生課之前或是中間,也是一個好的解決
力、法。因為布置大量的構成作業,不僅能增強學
生熟練調色、配色,觀察色彩的能力,也會提高學
生綜合運用平面、色彩、立體、空間的造型能力。
色彩構成課以後,學生再進行色彩寫生課的訓練,
就更容易上手。要提倡色彩理論知識與技法基礎
和學生寫生實踐密切結合。和其它課程一樣,色
彩課也應把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藝術眼光,放在
重要地位,經常利用資料和多媒體教室介紹中外
優秀作品,並對學生每階段的習作進行觀摩、講
評,促進學生的提高。
〔責任編輯:於中林」
B. 「體育」與「藝術」的關系
戲劇與體育不僅在外在表現形式上相似,在內在精神上亦相通,這就是兩者共同體現的對民主、自由與美好生活的嚮往。戲劇從其出現之日起即擔負著建立民主、和平社會秩序的使命,奧林匹克的精神亦是公開、公平、公正。由於戲劇與體育在現代學科體系中分屬不同學科且相距甚遠,以至於人們忘卻了它們共同的血緣關系與相似的精神特徵。
C. 藝術體操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藝術體操起源於歐洲。藝術體操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是一種從事徒手或手持輕器械,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體育運動。
藝術體操也叫韻律體操,是一種藝術性很強的女子競賽體操項目。它起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並於50年代經前蘇聯傳入我國。
實際上,藝術體操並非由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員單獨發明創造,而是由當時法國的生理學家喬治·德邁尼、瑞士的音樂教師台爾·克羅茲、德國的舞蹈教師拉班以及現代體操家博德和梅道等人,主張以女子優美的自然體型為基礎,在音樂伴奏下,做出各種有節奏的藝術造型動作活動,從而發展女子身體的柔韌性,形成正確的健康的身體形態,同時增強人體動作的藝術性和協調性。
當時,專門從事研究體育與醫學的愛沙尼亞人艾德勒及他的學生庫普,在長期致力於創造符合美學要求的和諧的研究之後,將動力性動作與放鬆的流線型動作交替進行,最終形成了具有活力及獨特風格節奏體操的雛形。藝術體操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經過長期實踐逐漸形成的。20世紀50年代正式定名為藝術體操。
藝術體操的主要項目有繩操、球操、圈操、帶操、棒操5項,它吸收了芭蕾舞、現代舞、民間舞和雜技等精華,不但能夠培養運動員的力量、靈巧、節奏感等素質,從心理和生理角度來看,更符合女子鍛煉的要求,是深受現代女性歡迎的運動。
19世紀末出現有音樂伴奏的各種身體動作練習。20世紀初,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教師雅克·達爾克羅茲創編的韻律體操,將身體練習與音樂結合起來,並從最初的徒手發展為使用輕器械的形式。1962年被國際體操聯合會確定為比賽項目。1963年舉辦第一屆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198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韻律體操原來只有女子比賽項目,但現在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家,已有男子進行韻律體操運動,稱為男子藝術體操、。首屆世界男子藝術體操錦標賽於2003年11月27日到29日召開。與女子項目不同的是,女子的藝術體操主要有:繩操、圈操、球操、棒操和帶操五種;而男子的通常沒有球操和棒操,但加入了棍操。但西班牙的魯本·奧利維拉、卻將全部女子項目同時加以男子化;其身體所展現的柔韌性不遜於任何女子藝術體操運動員。
藝術體操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它在20世紀80年代以其特有的魅力在各體育院校廣泛開展起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該項目在中國國內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藝術體操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列為比賽項目。藝術體操運動有利於發展人的協調、柔韌、靈巧等身體素質,也是進行美育的一種手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起源於歐洲。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教授E.J.達爾克羅茲為了實現身體運動與音樂的結合,創編了節律運動、訓練聽力動作和即興動作,用人的身體運動,把音樂節奏表現出來。現代舞創始人之一、德國的L.馮拉班在現代舞的基礎上創立「學校教育舞蹈」,為藝術體操的形成作出了貢獻。
20世紀20年代,藝術體操逐步發展為競技運動項目。1928~1956年間的6屆奧運會均規定每個國家的女隊必須參加由6~8人組成的輕器械集體操比賽,這成為國際藝術體操比賽的最初形式。1962年國際體操聯合會確定藝術體操為女子競賽項目。1963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第1屆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
D. 如何實現體育與藝術的有效融合
人們通常認為,體育與藝術之間的距離較遠,似乎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但是,從文化范疇的起源與發展的過程來看,二者之間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體育與藝術雖然所屬的領域不同,發展過程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他們都是人類社會勞動的結晶,在文化層面和藝術內蘊方面都有著相通之處,都具有審美特性和功效,都能夠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體育與藝術的交互結合是它們各自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趨勢,我們要順應這一趨勢,在動態的發展過程中使二者達到交互融合,促進它們的進一步發展。
1 體育與藝術在歷史上的融合與分離
從最初的起源來說,體育與藝術的形成過程有著相通之處,它們都是原始人類為了社會勞動和生存發展的需要創造出來的,都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和審美性,是人類豐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種形式。例如,對於體育運動來說,最初只是對人們勞動過程的一個體現,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或者祈求風調雨順而創造出的一種方式。根據相關文獻的記載,體育源自於人們慶祝果實豐收的活動,或者是人們收獲到一些獵物時,都會用舞蹈或體育活動等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從更多的歷史文獻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體育是與藝術息息相關的,它們產生的來源和發展的動力都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是兩種交互融合的藝術形式。從古希臘、古羅馬的時期開始,人們在體育運動比賽或體育活動過程中,都會穿插表演一些藝術活動,人們在觀賞過激烈的運動比賽的間隙,可以通過欣賞藝術活動舒緩自己的心情,來放鬆自己的身心,達到張弛有度的目的。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這兩種藝術形式不是無不相關的,而是密切聯系、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
除了上文中舉出的例子之外,我們也可以從很多藝術作品中領會到體育和藝術之間的關系。在很多古希臘、古羅馬的雕塑作品中,我們可以領會到雕塑家對於力量、對於崇高、對於美的追求與嚮往。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雕塑作品「擲鐵餅者」,領會到體育與藝術的交互融合,從雕像中領會到人物的力量與崇高,這種雕塑也代表了我們人類文明的一個側面,這是體育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例子。
但是我們說通常情況下體育與藝術是交互結合在一起的,但是二者也存在著相互分離、相互割裂的時期。例如,在古代社會,很多國家發展體育運動只是為了培養能征善戰的戰士,只是為了提高戰士的戰鬥力,能夠在戰場上浴血奮戰,英勇殺敵。因此,我們將這種體育運動和戰爭和殺戮聯想到一起,認為這種體育運動和藝術活動毫無關系。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這些體育運動又呈現出其藝術性的一面。例如,安塞腰鼓是一種非常有名的民間舞蹈和打擊樂的結合,但是在古代社會,安塞腰鼓只是人們在戍守疆界時的一種信息傳遞方式,戰士們可以利用安塞腰鼓傳遞緊急情況和戰事信息,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軍事信息傳遞工具。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這種信息傳遞工具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為人們所喜愛,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因此,在安塞腰鼓的發展歷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體育是與藝術息息相關的,很多體育活動都存在著審美的因素,是一種藝術美的體現。很多藝術活動也與體育運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這二者是交互融合、相互促進的。
2 體育與藝術交互融合的趨勢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斷強調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很多體育運動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凸顯其藝術表現作用,展現出其自身的審美因素,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很多藝術活動和藝術形式也不斷地與生活靠攏,開始走進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如很多舞蹈、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都在發展的過程中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演變和改善,體現出藝術與人們生活的完美結合。體育運動與藝術活動的結合也是這一趨勢的要求,在藝術不斷的大眾化、生活化的今天,體育與藝術的交互融合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潮流和變化是不可逆轉的。
以中國武術為例,很多人知道中國武術起源於古代的戰爭過程中,是古代戰士戰斗經驗和戰爭過程的一個反映,體現了人們在戰爭過程中的智慧。這是原始社會和古代社會人們戰斗經驗和格鬥經驗的一種反映,人們普遍認為它的審美性和藝術性不高。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體育運動形式的作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再廣泛運用於格鬥或搏擊的過程中,正逐漸凸顯出其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等方面的作用,這其中的藝術性也更濃厚了一些。現階段,中國武術已經體現出其自身的藝術性,是一種文化和思想的體現,實現了體育與藝術的交互融合。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雖然在人類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體育與藝術之間有過分離和割裂的一段時期,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體育與藝術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二者體現出了一種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發展趨勢。在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二者實現真正的交互融合,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3 結語
從起源和本質屬性等方面來看,體育與藝術二者之間的交互融合是必然的,是二者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雖然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二者之間曾經出現過分離、割裂的現象,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二者之間必將出現交互融合的趨勢,必將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當前,我們必須順應這一歷史發展趨勢,認真體會和領悟體育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在實踐的過程中促進二者之間的融合,促進體育與藝術的不斷發展。
E. 體操是怎麼發展成藝術體操的
中國藝術體操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現代舞蹈、韻律操和輕器械操在我國的傳播階段(新中國成立前)。
從19世紀中葉開始,某些外國民間舞蹈和輕器械體操也隨著外來文化的傳播進入了我國。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美等國先後在上海、天津等地創辦學校(教會學校),組織青年會,為我國帶來了德式體操、丹麥體操等各種流派的體操及啞鈴、棍棒、火棒、手巾、跳繩等輕器械體操,以提高女子的身體素質和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這些教學內容在當時是獨特新穎的,很受女生歡迎。
第二階段:藝術體操的引進和初步開展階段(1949年~1977年)。
20世紀50年代我國從蘇聯引進了一些藝術體操的基本技術,1953年我國邀請前蘇聯體操隊來華訪問表演,包括藤圈操、紗巾操等藝術體操項目。1955年蘇聯專家凱里舍娃受聘在北京體育學院任教,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藝術體操教師。1959年舉辦了全國藝術體操訓練班。1964年我國退出了國際體聯,因此對國際上的藝術體操活動了解較少,加上「文革」的破壞,致使藝術體操在我國中斷了近20年。
第三階段:藝術體操的復甦和蓬勃發展階段(1978年至今)。
1978年,我國恢復了在國際體聯的合法地位,先後邀請了加拿大、朝鮮、西班牙、日本、蘇聯等藝術體操隊來華訪問、表演,邀請保加利亞、加拿大等外國專家來華講學。1983年開始,我國逐年舉行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並在第五屆全運會上把藝術體操定為正式比賽項目。從此藝術體操在我國迅速地開展起來。
F. 體育運動的美學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價值
(一)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之「欣賞美」
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價值,是相對的豐富的,第一是「欣賞美」。人對於體育的美的理解,首先指的是人體的美,體育運動最原始的就是體現人體的先天的東西,例如男人的堅強之美,陽剛之美,女人的溫柔的美,細膩的美,賞心悅目的美。此外,體育能提高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健康成長,通過體育運動的不斷進行,使人的形體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給人一種人體的健康美,獨特的運動的人體的美,這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讓人愉悅的「欣賞美」,刺激著人的審美的感官,也提起了人的審美的樂趣,讓人們在自身參加體育運動或者觀賞別人體育競技的時候,深深地感受到美的熏陶。
(二)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之「精神美」
我們很多人都看到了,2004年奧運會中,郭晶晶獲得女子跳台的冠軍,在郭晶晶走上會牌的領獎台,並隨著音樂,和全場觀眾一起唱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在五星紅旗在體育場飄揚的時候,整個中華民族由此產生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愛國情懷的時候,我們會看到,許多中國人都哭了,那是感動的哭,自豪的哭。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力量讓人們產生如此大的精神震撼?那就是這個時候,所有中國的人民都由此產生的共同的價值觀和愛國熱情的認同,這個深刻,體育不僅僅意味著運動的省里,更主要的是能體現著中華民族的頑強拼搏的精神、永不言敗的精神,而這樣的一種精神,便產生了美感,震撼了每一位中國人民的心靈。
(三)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之「懸念美」
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價值,還有一種特別讓人興奮和激動的,就是「懸念美」。這是所有運動中的關鍵所在,正是在賽前誰都不清楚勝者是誰,敗者是誰,因此,人們在欣賞體育競技的本身美時,也在琢磨著比賽的結果,而這種琢磨的過程,正是樂趣所在。關於美學的學說,認為人的審美,主要就是用自己的感官來感受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存在,也就說從現實中探求美的元素,然後在欣賞美的過程中享受生活,品味人生。
(四)體育與藝術結合產生的美學之「技術美」
在現實生活中,盡管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並沒有體育天賦,也沒有很高層次的審美能力,但仍然迷戀體育活動,以及其中的美的價值,很多人的理由,就是非常喜歡看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優美的動作和巧妙的配合。我們都知道,運動員在體育競技中,為了取得好的成績,他們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自己,練習高難度的動作,掌握精妙的體育技術,從而獲取好成績。例如籃球中的大力扣籃,跳水比賽中的騰空翻轉,足球中的倒鉤射門等等,都充滿了體育的技術美感。除了體育比賽本身要求的技術,運動員還會在比賽中穿插一些歡呼和祝賀的動作,例如足球隊員羅比基恩在每一次進球後,都會用手指比劃成槍支的慶祝動作,意味著他又進了—個球,並還會向機關槍一樣,還會更多更好的進球,又例如棒球隊員摩恩燈在每次成功得分後,都會作若干個後空翻的動作,以表示慶祝和興奮,也充分展示了足球的技術美
G. 體育 人們常說體育是一種藝術。體育,確實含有藝術的成分,比如它 的力與美,速度和造型。體育和藝術的
人們常常說,競技體育是一門藝術
競技體育可以超越語言的障礙,和其他社會因素,依靠大眾媒體,而無需使用明和其他形式的附加條件(如翻譯)可以引導人們所接受。藝術的審美意識物化的集中體現,它可以強有力地喚起人們的美感。競技體育的各種有效的規則,以防止不公平的,是創造的一門藝術,給人以激烈的,迷人的,和諧的,美好的感覺。
H. 體育運動當中藝術性都是通過什麼來表現的
武術套路簡介 套路是中國武術中的一種獨特形式,也是區別於其他武術的一大技術特徵。 武術套路就是一連串含有技擊和攻防含義的動作組合。中國武術各家各派都有表現自己門派特色的許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漸進的,初學者和練習很長時間的人學習的套路是不同的。目前的武術運動員雖然同時很快的學會多種風格迥異的套路,但是對於其技擊和攻防含義大多並不清楚。 傳統武術中,套路練習初期多是分開來一招一招練的,讓學習者體會運氣使力,攻防技擊的含義。而這種練習反復不斷地進行,正是為了在實戰中能夠條件反射式的使出相應的招式,也可以仔細體會招式的功效。例如號稱「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拳大師郭雲深,對敵總是使用一個招式崩拳,而且嚴格來說只是半個招式,但是卻足以擊敗對手。 [編輯本段]武術套路成因武術比賽中的棍術表演對於中國武術套路形成的原因,還缺少一個統一的認識。 [1]套路的產生原因是為了提到士兵身體素質,增強戰鬥力;或者是為了表演而加強藝術性的成分。 [2]套路是為了保存武術的技擊動作,作為武術的基本訓練手段。還有人從中國傳統的禮儀出發,認為武術套路的產生是出於禮節性的需要。 [編輯本段]武術套路發展的動因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術本身的社會功能等三方面闡述武術套路發展的動因。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麗珍寶。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擊性能,還由於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活躍文化生活有重要意義。新中國成立後,武術成為最廣泛、最普及的運動項目之一,得到了蓬勃而健康的發展。同時,通過國際體育交往,我國武術已開始流行世界,逐步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 武術運動主要包括技擊和套路兩種運動形式,武術套路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被稱之為「套路運動」。一般認為套路運動是技擊的高度提煉和藝術再現,它來源於技擊,又高於技擊,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它之所以是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就在於它來自技擊,而又進一步規律化、藝術化。正如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一樣,而套路中絕大多數動作取材於技擊,仍保持了實用技擊的一面,既具有攻防特點,又具有健身意義的一項體育運動。 1、套路運動得以產生和發展的起因在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低下,龐大而兇猛的野獸對原始人的生存是一個主要的威脅。狩獵,是原始 舞武人類為了維護生存所必需的活動。一個獵手,同時也是戰士,戰斗時的武器,也就是狩獵的工具。嚴酷的生活條件,迫使人類不斷地改善自己的體力和智力,並在集體勞動過程中及部落戰爭中發展徒手或簡單武器的攻防格鬥技能。如拳打腳踢、躲閃、跳躍、摔跌等,這就是拳術的萌芽。劈、砍、扎、刺、撩則是武術長短器械使用方法的萌芽。可見,武術起源於生產勞動。 當戰爭勝利後或勞動休息時,人們往往會把戰斗和狩獵致勝的技術以「舞」的形式表演一番以示威武和榮譽。用這種「舞」的形式把攻防動作予以抽象再現,目的是抒發自己的心情感受或表演一下技擊方法。在戰爭中動用成功的一拳一腿、一擊一刺沒有固定的動作規格。因而在舞練的過程中也沒有呆板的程式。經過漫長的歷史歲月,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人們技擊方式及「舞」的形式都在不斷提高。這種沒有程式的舞練逐漸變成了有程式和表現主題的「武舞」。以後「武舞」隨著「舞」的藝術因素不斷增多,「武」的攻防格鬥因素減少,而成為專門供人欣賞的一種藝術活動,而「武舞」中的舞練形式及豐富的演練技巧都成了以後套路技藝中的主要內容。 2、人的心理需要促進套路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武術的套路運動作為人為的藝術, 它的產生和發展必定受到人類的制約和推動。人們在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維持生命)以後,接著而來的 便是心理需要了。心理需要的滿足也就是人們各種情趣的滿足,這種情趣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是隨社會物質生 產的發展而發展。武術套路運動作為一種藝術要想得以持續不斷地發展下去,也勢必隨人們審美情趣的改變而 改變,這是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規律。 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戰爭繁多,「武舞」雖是經過加工提煉過的技擊動作,但它仍較近於實戰。 到了中國古代文化高度發展的唐代,由於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對外貿易發達,文化交流頻繁,為各種藝術的 繁盛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可以從唐代詩人杜甫所描繪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里看出當時「武舞」的 特點和性質。「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看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低昂……」從這首詩中,我們 可以看出它和原始社會中「武舞」的區別。即原始社會的「武舞」有實戰意義,而後者則更多的是從表演藝術 效果為主,我們當然可以認為這和社會物質生產水平及人們審美觀的發展而發展有關。 套路是由許多連續活動的技擊動作和藝術動作構成。人們不僅能從這些動作中獲得外在形體美的感受,而 且還能從動作力度的強弱、運動速度的快慢、沉浮節奏上的對比中獲得國畫般意境美的感受,使人們產生無限 的聯想。這種聯想的產生,可以使人們的感情得以抒發,而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套路除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外,還具有較強的健身價值,它的健身價值和欣賞價值一樣,從套路萌芽之日起就被人們所認識了。正是人們 健身和藝術欣賞的需要,才使其得以產生和發展。 3、其自身功能是其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因武術套路源於技擊,我們可以從武術套路的絕大多數動作都體現了攻防的方法中得以證明,但它又不同於 技擊。如果用套路中的動作來進行實戰顯然是不符合實踐需要的。因此套路不等於攻防實戰,它是技擊動作經 人們改造、組織和提煉後再加入其它藝術內容串連編排而成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生產越加豐富,套路內 容和各種演練技巧就越加多樣,從而出現了象「木蘭拳」等這樣很少有實戰技術意義的觀賞和健身類拳術。 構成套路內容的動作不具備實戰技擊的要求,這種性質決定了套路的發展方向。在套路尚未完全成形以前 ,從歷史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武術套路或是武術套路的雛形是多以「武舞」或「健舞」的舞蹈形式出現 。如《干戚舞》、《東海黃公》、《破陳樂》等,這些「武舞」表現與技擊有關的場面都是從實戰的動作中加 工提煉編排而成,而武舞的目的:一是伸展人們的筋骨,鍛煉人們的身體;二是表現生活,從昔日戰爭和人獸 相鬥場面的再現中激發人們的情感,使人們產生一種美的享受。 套路內容多數取材於技擊,因而技擊內容的發展無疑也將促進其形式——套路的發展。殷周交替時出現了 樸素的唯物主義的陰陽五行學說。春秋戰國時期的民間武術家越女是把「陰陽五行學說」運用到武術技擊中的 古代前人之一。在《吳越春秋》中越女所談的創術之道,精闢地闡述了動與靜、快與慢、攻與守、虛與實、逆 與順等矛盾的辯證關系,這種用陰陽這一古代哲學的樸素的辯證法來解釋劍理的思想對以後套路的演練風格起 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後人把實戰技擊中的陰陽學說運用到套路中,並加以改造使其為套路的演練效果服務。 從今天的「剛柔虛實、動靜疾徐、起伏轉折」等套路節奏轉換的特點中,不難看出這一影響所產生的效果之大 。正是這種節奏的參入,套路才得以能充分表現攻防技擊含意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才使得其更加符合人們健 身和審美的需要。在表演和演練的過程中,通過這種節奏所組織起來的步法、動作、姿態和動作組合,實際就 是套路表演中動作意義的主要提示,從視覺和本體感覺上感染觀者和練者,從而直接從套路演練中感受套路動 作的寓意。所以,套路這種功能的存在是它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因。 4、套路運動的發展趨勢目前,人們習慣於把武術稱之為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而實際上這是現代人從現代社會意識出發給它下的 定義。中華武術在其千百年的發生、發展歷史中,一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宗教思想的影響,並受到中國封建 社會落後、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其社會環境的制約,它在表現形式上是一種格鬥手段和大眾的文娛活動形式,至 少在近代體育傳入中國之前是這樣的。所以在沒有受到現代體育規范之前,武術不可能是現代體育的內容之一 。嚴格地說,這種狀況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才得以改變的,武術這種社會功能的轉變是人們根據現代社會的需要 對武術做出的選擇。武術的實際性,在今天只能與其他體育項目存在的目的一樣,使鍛煉達到自我身心鍛煉, 就象西方人學習拳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架,而是為了比賽、為了強健身體。只有這樣,武術才有可能被大多 數人所接受。 我們今天社會所需要的武術套路運動,應是一種中國傳統武技與西方現代體育融合的一種人體鍛煉形式。 它在內容上可以是傳統的、民族的,但在形式上必須是現代的、中西通用的。武術套路做為一種被規范了的體 育運動項目,才有可能被生活在其它文化傳統氛圍中的人所接受。武術作為傳統的一種格鬥手段,已漸漸地趨 向消亡,這是我們今天武術套路運動發展必須面對的現實。在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的寶貴遺產時,我們必須站 在時代的高度。對於傳統,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傳統的東西僅是現代社會的點綴。因為現代人、現代社會正 在不斷創造和形成新的傳統,這種新的傳統離他們更近,更具有實際意義。對於武術,人們亦會以同樣的態度 對待,所以發展武術套路運動必須從現代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邁向奧運會,成為被世界更多的民族所接受的 一種良好的健身體育項目才是唯一的出路。 綜上所述,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使武術套路運動得以產生和發展,武術套路的形成與完善同社會的進 步發展有著直接聯系。原始人類在與自然界抗爭中以求生存為目的,是隨著生產力和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人 們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的,武術套路必須也要隨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種發展方向又直接和 人們的各種需要發生著必然的聯系,即人們的需要決定著武術套路的發展方向。 [編輯本段]中國傳統武術套路1936年柏林奧運會期間,中國奧運團中的武術表演隊震撼歐洲,是武術走向世界的第一聲吶喊;46年後的1982年全國武術工作會議,正式吹響了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號角。1990年國際武術聯合會正式成立,為武術推向世界在組織上更加有了保證。此後的10多年間,無論是文化交流,還是競技比賽,武術發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1999年6月,國際武術聯合會被國際奧委會單項協會組織正式接納,武術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一時間,武術能否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進入奧運會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從武術自身的文化特性以及它與奧林匹克精神的比較出發,對武術套路能否進入奧運,如何進入奧運進行探討分析,以尋求武術套路適應現代發展需要的途徑。 [編輯本段]武術套路的傳統特性 1.龐雜性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性,孕育了「自然體育」形態的武術,使其深具龐雜性的特點。中國武術從明代開始,就形成了眾多流派、拳家。人們常以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來形容武術。從拳種來說,僅從1986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成果統計來看,其中「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就達129種之多,還有許多小拳種,類同拳種,體系不完整的套路和功法,不計其數。甚至有些同一拳種,又有幾種技術流派。就其功能來說,一個拳種既可健身,又可修性,既可用於防身,又可用於娛樂觀賞(包括自娛和他娛)。從運動形式來看,既有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攻防動作編成的拳法和器械套路,又有實戰意義的對抗性競技格鬥,還有以針對某一項身體技能為主,進行專門強化訓練的各種功法。從風格流派上講,不僅有內、外家之說,南、北派之分,武當、少林之別,而且還有以各種門類劃分的「太極門」、「八卦門」、「形意門」、「地躺門」以及長拳類、短打類等等不同風格的派別。這些旨趣不同,剛柔各異的拳種套路,千姿百態的各種打法,使武術表現出形式內容龐雜、風格流派廣博的特點。 造成這一狀況,原因是多方面的。歷史上的中國,是以一家一戶的個體自然經濟為基礎的,這種分散孤立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造成了不同地區的相對封閉性。傳統的宗法思想和宗法制,使人們聚族而居,形成強烈的凝聚力和排外性。這些特定的歷史環境,使武術技藝往往只流傳於一個家族中,或在某一地區流傳,這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拳種和流派。而且,武術是以個體身體運動為基礎的,由於習武者個人的身體條件、動機目的、文化素養等各不相同,表現在攻防動作上必然有所差異,因而也就會形成不同的技術風格和特點。同時,傳統的習慣於渾然一體的整體思維方式,使武術這一自然性體育萬能化,有著多元的社會功能,如一個家族的村落或地域,武術很可能成為其主要的文化生活,農閑時習武健身,在喜慶節日與廟會集市等場所歡慶娛樂,競武較藝。宗族糾紛時,又是械鬥自衛的手段。這種多元化的功能,也是導致武術龐雜化、多樣性特點的一個原因。 2.內傾性中國文化是一種內傾文化。武術套路更體現了「道」的精神,修煉過程講究「身心俱煉」,它的運動技術主要以內外的整體和諧為特點。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中國武術歷來注重「內外合一」,與西方體育相比表現了更大的內傾性。所謂的「內」,主要指諸如心、神、意、氣等內在的心理品質,所謂的「外」,主要指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體動作。俗話說:「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它具有極豐富的內涵。長拳中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內外四法相合;形意拳中的「心與意和、意與氣和、氣與力和」等,都是這種「內外合一」,整體和諧要求的具體體現。 武術套路的內傾性表現了中華民族重內、重意、重合、重直覺的文化心態,可謂「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既是最實際的,也是最理想的。武術技術、技法中的內涵,常常需要「反求諸己」的體悟,從反復實踐中方能得其要領。「拳打千遍,身法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武術與其它具體的外在競技不同,難以劃定。武術勁力是靠以意領氣,以氣催力來實現。手、眼、身、步形體動勢是內在精、氣、神的反映,形與神,內與外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內勁、內氣、內在意境,妙到令人玩味不盡,體味不盡,常常成為練習者體悟不止的「終身之藝」。 武術套路內傾性特點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和中醫學理論的影響。「天人合一」給中國傳統哲學帶來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內外合一、主客合一等,中國傳統哲學這種「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思想成為武術練功的指導思想。而傳統中醫的基礎理論則是武術訓練的生理學依據。如中醫理論認為,人的一身「惟精氣神」為三寶。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於是武術練功依照這一規律,通過各種方法來促進精、氣、神的轉化,並提出了「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理論。可見傳統文化的影響,正是中華武術的民族特色之所在。 3.競藝性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指出,作為動物之一的人,為了生存與發展,亦具有競爭的本能。《晏子·春秋》:「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淮南子·道應》中:「爭者,人之所本也。」這些論述都認為競爭是人的本性。起源於搏殺格鬥的中國武術,自然也充滿著競爭性。如《管子·七法》中記載的「春秋角試」盛況,《典論·自序》中記載的曹丕以蔗為杖與奮威將軍比武,直至近代的「打擂台」,都說明了人們從比武中顯示自身強大和戰勝對手的能力與渴望。尤其是在先秦封建文化的兩大支柱儒道體系尚未形成前,以技擊為基本特徵的武術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滿足競爭心理的重要競技活動。《春秋》有一段典型例證:魯嘻公元年魯國公子季友在戰場上擊敗莒拿軍隊,俘虜莒拿歸來,季友卻要與莒拿徒手相博,再決雄雌。這種追求戰場上勝利之外的另一種競技勝利的心態正是人們競爭性人格的表現。 由此可以窺見,武術無論從技術原源、文化心態和倫理思想上反映了它具有強烈競爭性的一面,好勇、爭強、決勝是走向世界競技體壇的心理基礎。但是,隨著儒道思想的成熟、尤其是儒家思想占據社會正統之後,對人們競爭天性的逐步壓抑,必然導致社會競技精神的逐漸萎縮。 正如羅丹在《藝術哲學》中所指出的:「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氣候,它的變化決定這種藝術的出現」。對於武術套路也不例外。「道」的消極,順從,無為,「禪宗」的「無心」也從另一個側面對武術產生影響。農耕經濟孕育的和平文化追求的人際和諧,「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忠恕之道,「溫良恭謙讓」的儒家處世思想,無不對武術發生滲透、規范的作用。集儒道佛之大成的宋明理學,使「貴柔持靜」的思想得以大發展,此際相繼出現的內家拳系,明顯深受影響,偏重的不再是以「剛健」為主的「剛中寓柔」,而是以柔為主的「柔里藏剛」,追求「不偏不倚」、「不如守中」的中庸、適度,「無過不及」、「松靜輕靈」的圓活,視武術為「仁者之藝」,武術套路的出現,使武術由外向向內傾,由「爭勝」向「爭理」與「仁義」扭轉,使它的競爭性逐漸向競藝性轉化。 中國的藝術文化自宋以後走向平民的審美文化,傳統的整體思維方式,反映在藝術中最典型的就是整體藝術觀。武術套路也深受其影響,不僅技術藝術化,而且演練更加藝術化,尤其表現為整體的意境、神采、氣韻和對比襯托。在武術套路中,不僅著眼於一招一式、一拳一腳的技術和功力,同時也著眼於整套的勁力、協調、精神、節奏、內容、風格、結構、布局所表現的功力和技巧。在傳統的技法中,尤注重從精神、節奏、風格中體現一種整體的意境,將自身「置於一個戰斗的場合」,氣勢如虹,氣韻生動,表現出一種英武不屈、堅忍不拔的鬥志和氣概。少林武術中說:「身之將縱,步之存盡,手之出入,或進或退,或起或落,皆當一氣貫注」,以求「拳打一氣連,兵戰殺氣勇」(《少林武術》)。武術運動所創造的這種戰斗的意境之美,可謂「韻外之致」、「言外之意」,令人神往,耐人尋味。湯一介先生曾談到中國文化的三大特性:一為崇尚自然,二為人與自然和諧,三為人際和諧(德行實踐)。傳統的思維方式與文化特性逐漸地弱化了武術的競爭性,最終使其走向娛樂、走向競藝。 更多回答請在網路搜索:上海加華國術館
I. 體育與藝術的融合對體育有何作用
體育與藝術的結合, 稱為體育藝術,是現代剛興起的一門學科。體育與藝術都起源於人類的社會勞動實踐,當人類社會步入文明時代,體育和藝術才分離開來,成為各自獨立的社會實踐活動形式;當社會進一步發展時,它們又將在發展中融匯在一起。體育也要藉助藝術來豐富和發展自己。
一、體育與藝術要同音共律、協調發展。
在體育走向現代化的今天,體育與各藝術門類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體育是力量的角逐,是智慧的較量,是健美的展示。在我們生活中,體育和藝術完美融合有很成功的案例。如花游女皇娜塔莉亞,在2011年世游賽花樣游泳單人技術自選項目中,她以98.30分的絕對高分成功衛冕。她身材高挑,氣質優雅,從一出場就形成了強大的「氣場」。豐富的面部表情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肢體語言,她整個人都彷彿融入了《羅密歐與朱麗葉》那凄美的故事中去。一連串高難度的單腿旋轉動作,輕盈如水中的精靈一般。她的手和腿彷彿都會說話,任何一次彎曲擺動都能讓人浮想聯翩。全場觀眾都不由自主被她的表演所震撼,場內只聽到音樂在流淌。當樂曲終了,娜塔莉亞漸漸沉入水中,全場才如夢初醒般爆發出掌聲。98.30,當裁判給出這個分數時,娜塔莉亞知道又一枚金牌到手了。
體育與藝術看似兩個完全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但探本追源,兩者卻是相通共融、緊密聯系的,原始舞蹈就是典型的體育與藝術相融合的產物。體育與藝術要同音共律、協調發展,才能共創奇跡。現代體育只有和藝術完美融合,才能不斷超越自身,向著更高的文化形式發展,才能演繹出超越體育競技本身的真、善、美的文化形式;藝術和體育珠聯璧合,才能合奏出更加華美的文化樂章,體育與藝術應是同音共律,二者需要在人類社會發展實踐中通過借鑒、吸收、融合而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社會需求方面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簡單、粗劣的體育比賽活動已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體育活動必須和藝術結合,凸顯出藝術美來,才能不斷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使人們在觀看比賽的同時能夠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現在,越來越多的體育從業人員已經認識到這種變化,不斷地在體育項目中融入藝術元素,使體育與藝術能夠同音共律,共同創造出高水平的美好文化樂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
二、體育與藝術的融合,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崔家集小學「體育藝術融合」的特色之路,不僅展現了素質教育的魅力和風采,更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強健了體魄,在藝術樂土中陶冶了心靈。在這里,寫滿了童年的故事,綻放著童年的微笑,流淌著著童年的快樂。「給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是崔家集小學核心的教育理念,這理念猶如一座橋,架起了孩子們通往金色未來的路。在「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注重個性、夯實基礎、童年愉悅」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積極創設科學與人文並重的管理模式,以「童年愉悅」為核心,營造人文化氛圍,拓展教育資源,打造有效教學課堂,形成了「體育藝術融合,多維育人」的辦學特色。體育與藝術的廣泛融合,並不是藝術向著現實生活領域單向游移、運動,而是體育也越界向著純藝術領域逐漸逼近、匯合、交融的結果。進入知識經濟的21世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當代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藝術教育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注重和強調藝術感受與想像、藝術創造與思維,已經成為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綜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層次發展,藝術教育已層層滲透到全國各類高校教育體系之中。
三、藝術滲入體育,給體育運動帶來很大的吸引力,使體育具有審美價值。
體育在發展過程中與藝術攜手共進,是為了互相汲取營養、互相促進,以利於各自更快更好地發展。在體育走向現代化的今天,體育與各藝術門類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了。體育是力量的角逐,是智慧的較量,是健美的展示,它的精神意義和崇高境界正是現代社會所提倡和弘揚的;藝術,是心靈的跳躍,是情感的流淌,是和諧的體驗,它特有的魅力滋潤著人類的心靈,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多姿多彩、令人心馳神往的世界。
為了讓教育者先受教育,學校在教師中開展了體育素質測試賽,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以「輕負擔、高質量」為追求,以「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為出發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設立了體育節、藝術節,開展了體育、藝術「2+1」活動。崔家集小學「體育藝術融合」的特色之路,不僅展現了素質教育的魅力和風采,更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強健了體魄,在藝術樂土中陶冶了心靈。在這里,寫滿了童年的故事,綻放著童年的微笑,流淌著著童年的快樂。
J. 什麼是體育藝術2 1
1.優雅的人體造型 體育藝術中人體的優雅造型無處不在,它不但在體育舞蹈、藝術體操、武術等表演性強的項目中顯而易見,而且在田經等競技項目中也有豐富的表現。欣賞體育藝術不僅在於欣賞其外在的形式美,關鍵還在於欣賞其內在的本質美。例如在田經運動中,運動員起跑前的瞬間,身體如滿弓之箭,千鈞之力聚於一弦,雖然身體靜如雕塑,但體內卻如即將爆發的火山,這種動與靜的共存,外在美與力的協調,使體育藝術頗具魅力。 2.精湛的技藝 技藝的精湛在於它的協調、創新、高難以及扎實過硬的基本功。它的每一分瀟灑、每一絲魅力都是血與汗的凝結,都是苦痛與光榮的聚集。俗話說:「場上一分鍾,場下十年功。」我們在驚嘆足球運動員絕妙的倒勾射門時,可曾想到為練這個動作他們曾摔過多少跤,欣賞運動員在冰場上、在高低杠間、在吊環上、在乒乓球台前、在泳池裡完成著高難動作時,可曾想到他們在努力拚搏中所飽嘗的超乎想像的痛苦與辛酸!所以,對體育藝術的鑒賞不僅僅是對精湛技藝的外在美的驚嘆和傾羨,更重要的是對其內在美的回味與思索。 3.富有韻律的節奏 我們欣賞體育藝術,就是有區別地感受各個項目內在的富有韻律的節奏美[2]。一個具有一定訓練水平的運動員或運動隊,在運動時都會顯示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節奏。而且訓練水平愈高,節奏感就愈是鮮明和強烈。比如在個人競賽中,每個運動員的步頻、步幅以及對每一程速度的把握都不會類同;集體項目中的球賽,有的隊全攻全守,有的隊穩扎穩打,有的隊剛柔相濟。至於動作幅度、技術銜接之間的細微變化,就更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從靜態看,它們都呈現出不同的基調、不同的風格;從動態看,那就是不同的節奏。作為欣賞者,就是要從這些動作的序列差異和節奏變化中去體會體育藝術的節奏美。 4.崇高的美 崇高是體育美的一種表現形態。要升華體育藝術欣賞品位,就必須牢牢地把握這個要素。崇高美存在於體育的全過程,主要表現在體育的目的、過程和結果3個方面。(1)目的的崇高。奧林匹克運動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它不僅是人們理想的體育審美尺度,更表現出了體育運動的崇高目的。一方面,在體育運動中,要力爭比別人「更快、更高、更強」,即在競賽中摘金奪銀,勇破記錄;另一方面,體育運動啟迪人們要不斷超越自我,這種目的的崇高不僅表現在一種理性的倫理精神之中,而且還在不斷地抗爭和挑戰中放射出哲學的光輝,從而創建了體育運動獨特的魅力。(2)過程的崇高。奧林匹克運動的名言是「參加比取勝更重要」。這說明,只要我們抱著崇高的目的去投身體育,結果並不重要。因為在這中間我們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主體人格的偉大,肯定了人類自身的價值,因而使創造主體和欣賞主體通過在現實和審美中對自然規律的駕馭和對象的超越與征服,均獲得一種理性和倫理的情感滿足。(3)結果的崇高。體育運動以超越自我為目的,以頑強的意志和緊張的探索為過程,顯示了崇高的價值。這種價值最終要積淀到結果上。競技的結果不外乎兩種一一成功與失敗。成功的崇高是指經歷了劇烈的抗爭和挑戰,終於克服了自身設定的對象而獲得勝利,完成了一次自我超越的歷程。這種成功往往具有一種英雄式的傳奇色彩。而悲劇性的崇高則是指雖然經過艱苦的努力,仍然沒有實現預定的目的(如落後、失誤、敗績等),曾使無數體育健兒淚灑征袍;但是,由於人目的的無限性,有多少英雄健兒在飽受失敗的痛苦中,又能深刻領悟體育的真諦,而日漸成熟,最終勇奪桂冠,笑傲沙場。使悲劇性的崇高在現實體育運動中更具有普遍意義,從而表現了人類體育運動實踐的艱辛。
體育藝術鑒賞的形式
體育運動不僅內容廣泛,內涵豐富,而且形式多樣,它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藝術的內容和形式到處可見,從盛大隆重和歡快熱烈的開、閉幕式,到激動人心、起伏跌宕的各項競賽,無不傳遞著美的信息,讓人感受著體育藝術的魅力。因此,我們在鑒賞時要認真觀察、細心領 悟體育運動的各種藝術形式。 1.開、閉幕式 一場大型運動會的開幕式、閉幕式,往往是一部壯觀的史詩,一幅波瀾的畫卷,一片歡樂的海洋。就開幕式而言總是回盪著一個聲音:體育將帶給人類「健康、友誼、和平」。體育鼓舞著人類精神抖擻、豪情滿懷的走向明天。置身在這樣一個氛圍里,人們總能感受到人性的偉大,地球在剎那間變小了,人與人之間的分歧、國與國之間的爭執,似乎都被體育巨大的召喚力和凝聚力所沖淡,展現給世人的只有體育精神的庄嚴和對正義美好的期盼。閉幕式上更是沒有國別、民族、膚色、語言的限制,競技的勝利和失敗,此刻已微不足道,映現出 來的只有對美的追憶、友誼的留戀。因此我們在欣賞開幕、閉幕式時,更多地是要關注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尤其是大型運動會的開幕式,往往可以衡量出承辦者的精神境界,及整個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可以說開幕式是運動會的第一枚金牌,它將為編創者、承辦者自身、為整個民族和國家贏得聲譽和光彩,世界在那一瞬間縮小了,濃縮在一個被幾十億人注目的體育場里。體育的魅力、民族的風情,交織在一起。不論是聖火的傳遞到點燃、還是團體操的表演到主旋律的湊響,都顯現出整體的韻味和氣派。集體的人在這兒是庄嚴的,人的集體在這兒是恢弘的,觀眾則會由此而感受到一種動與靜的美的召喚。 2.競賽活動 體育藝術鑒賞中,人們最容易感知的還是競賽中表現出的美。在NBA的歷史上,為什麼「飛人」喬丹的出現與否對觀眾的影響那麼大,甚至影響到股票的交易行情?因為喬丹已成為籃球技術出神人化、變幻莫測的化身,他能在激烈的對抗和沖突中展現天才的魅力。為什麼劉翔的成功激起了十三億民眾的歡呼,因為他是民族精神象徵,他高超的技藝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流暢的美、變幻的美、沖突的美、凝固的美,構築了體育競賽美的基座,使人們在觀賞中被體育競賽中的新穎、精妙、高超、灑脫所吸引、所驚嘆。競賽場上向人們展示的是激烈、勇敢、精彩、刺激、緊張,標示著人類在不斷地向自然挑戰,向自身的極限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僅可審視到自身速度和力量的崇高,而且那些高超的技藝、精巧的配合又都是在困難重重的對抗中超脫而的,所以就猶如噴出地殼的一股火焰,更具有崇高性。競賽中的韻味,在於它始終處於一個對抗的環境中,即運動員為了爭奪同一目標,總是相互控制,相互克服,每一方做出漂亮的舉動,都必須在對方的限制中完成,這就使整個運動沒有凝固的定式,而有豐富的選擇,沒有劃一的程序,而有靈活的表現。應該說,所有這一切都使體育競賽擺脫了表現性或機械性的方式,達到了創新性的境界,從而洋溢出令人欣然、使人 回味的體育美。 3.體育藝術鑒賞的風格 鑒賞體育藝術風格要從體育藝術反映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兩個方面來把握。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表現形式,必然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如田徑、游泳等項目憑借速度與力量求爭先,球類運動更表現出較強的趣味,武術、體操等項目則追求動作的完美。同樣的項目也會有不同的風格體現,這主要取決於編創設計者——即教練員的個性和特點。如同是排球比賽,不同的教練員採用不同的戰術、節奏,突出不同的技術特點,從而表現出了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