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哥特式風格怎麼解釋
哥特式風格是一種藝術風格,主要特徵為高聳、陰森、詭異、神秘、恐怖等。
哥特式風格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服裝、字體等各個藝術領域,哥特式藝術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復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主要代表元素包括黑色裝扮、蝙蝠、玫瑰、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等等。
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詞彙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Gothic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
② 哥特式 是什麼
哥特式建築是以法國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在12—15世紀,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相當發達,城市內實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體,市民們以極高的熱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爭勝來表現自己的城市。另外,當時教堂已不再是純屬宗教性建築物,它已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為市民大會堂,公共禮堂,甚至可用作市場和劇場。在宗教節日時,教堂往往成為熱鬧的賽會場地。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有巴黎聖母大堂,義大利米蘭大堂,德國科隆大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堂。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到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歐洲各國的經典哥特式建築
11世紀下半葉,哥特式建築首先在法國興起。當時法國一些教堂已經出現肋架拱頂和飛扶壁的雛型。一般認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區的聖丹尼教堂。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
法國哥特式教堂平面雖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橫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門入口,東頭環殿內有環廊,許多小禮拜室成放射狀排列。教堂內部特別是中廳高聳,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觀上的顯著特點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頂,西邊高大的鍾樓上有的也砌尖頂。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屋頂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牆垛上也都有玲瓏的尖頂,窗戶細高,整個教堂向上的動勢很強,雕刻極其豐富。
西立面是建築的重點,典型構圖是:兩邊一對高高的鍾樓,下面由橫向券廊水平聯系,三座大門由層層後退的尖券組成透視門,券面滿布雕像。正門上面有一個大圓宙,稱為玫瑰窗,雕刻精巧華麗。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 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柱子不再是圓形,4根細柱附在一根圓柱上,形成束柱。細柱與上邊的券肋氣勢相連,增強向上的動勢。教堂內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幾乎看不到牆面。教堂外部雕飾精美,富麗堂皇。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築成熟的標志。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還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百年戰爭發生後,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築復甦,已經到了火焰紋時期,這種風格因宙欞形如火焰得名。建築裝飾趨於「流動」、復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面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復雜形式。當時,很少建造大型教堂。這種風格多出現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法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數量很大,與哥特式教堂的結構和形式很不一樣。由於連年戰爭,城市的防衛性很強。城堡多建於高地上,石牆厚實,碉堡林立,外形森嚴。但城牆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城內嘈雜擁擠,居住條件很差。多層的市民住所緊貼狹窄的街道兩旁,山牆面街。二層開始出挑以擴大空間,一層通常是作坊或店鋪。結構多是木框架,往往外露形成漂亮的圖案,頗饒生趣。富人邸宅、市政廳、同業公會等則多用磚石建造,採用哥特式教堂的許多裝飾手法。
英國的哥特式建築出現的比法國稍晚,流行於12~16世紀。英國教堂不象法國教堂那樣矗立於擁擠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於開闊的鄉村環境中,作為復雜的修道院建築群的一部分,比較低矮,與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們不象法國教堂那樣重視結構技術,但裝飾更自由多樣。英國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長,其間不斷改建、加建,很難找到整體風格統一的。
英國的索爾茲伯里主教堂和法國亞眠主教堂的建造年代接近,中廳較矮較深,兩側各有一側廳,橫翼突出較多,而且有一個較短的後橫翼,可以容納更多的教士,這是英國常見的布局手法。教堂的正面也在西邊。東頭多以方廳結束,很少用環殿。索爾茲伯里教堂雖然有飛扶壁,但並不顯著。
英國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處的尖塔往往很高,成為構圖中心,西面的鍾塔退居次要地位。索爾茲伯里教堂的中心尖塔高約123米,是英國教堂中最高的。這座教堂外觀有英國特點,但內部仍然是法國風格,裝飾簡單。後來的教堂內部則有較強的英國風格。約克教堂的西面窗花復雜,窗欞由許多曲線組成生動的圖案。這時期的拱頂肋架豐富,埃克塞特教堂的肋架象大樹張開的樹枝一般,非常有力,還採用由許多圓柱組成的束柱。
格洛斯特教堂的東頭和坎特伯雷教堂的西部,窗戶極大,用許多直欞貫通分割,窗頂多為較平的四圓心券。纖細的肋架伸展盤繞,極為華麗。劍橋國王禮拜堂的拱頂像許多張開的扇子,稱作扇拱。韋斯敏斯特修道院中亨利七世禮拜堂的拱頂作了許多下垂的漏斗形花飾,窮極工巧。這時的肋架已失去結構作用,成了英國工匠們表現高超技巧的對象。英國大量的鄉村小教堂,非常樸素親切,往往一堂一塔,使用多種精巧的木屋架,很有特色。
英國哥特時期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在哥特式建築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強的防衛性,城牆很厚,有許多塔樓和碉堡,牆內還有高高的核堡。15世紀以後,王權進一步鞏固,城堡的外牆開了窗戶,並更多地考慮居住的舒適性。英國居民的半木構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橫檔作為構架,加有裝飾圖案,深色的木粱柱與白牆相間,外觀活潑。
德國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德國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點,它的中廳和側廳高度相同,既無高側窗,也無飛扶壁,完全靠側廳外牆瘦高的窗戶採光。拱頂上面再加一層整體的陡坡屋面,內部是一個多柱大廳。馬爾堡的聖伊麗莎白教堂西邊有兩座高塔,外觀比較素雅,是這種教堂的代表。
德國還有一種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鍾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主教堂。它的鍾塔高達161米,控制著整個建築構圖,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築中的奇觀。磚造教堂在北歐很流行,德國北部也有不少磚造的哥特式教堂。
15世紀以後,德國的石作技巧達到了高峰。石雕窗欞刀法純熟,精緻華美。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刻窗花重疊在一起,玲瓏剔透。建築內部的裝飾小品,也不乏精美的傑作。
德國哥特建築時期的世俗建築多用磚石建造。雙坡屋頂很陡,內有閣樓,甚至是多層閣樓,屋面和山牆上開著一層層窗戶,牆上常挑出輕巧的木窗、陽台或壁龕,外觀很富特色。
義大利的哥特式建築於12世紀由國外傳入,主要影響於北部地區。義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因此這里極難找到「純粹」的哥特式教堂。
義大利教堂並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鍾塔,而是採用屏幕式的山牆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並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錫耶納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頂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圓形。奧維亞托主教堂則仍是木屋架頂子。這兩座教堂的正面相似,總體構圖是屏幕式山牆的發展,中間高,兩邊低,有三個山尖形。外部雖然用了許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為裝飾,但平牆面上的大圓窗和連續券廊,仍然是義大利教堂的固有風格。
義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後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採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築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築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彷彿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義大利人字山牆,也裝飾著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另外在這時期,義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特別是在許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國里,建造了許多有名的市政建築和府邸。市政廳一般位於城市的中心廣場,粗石牆面,嚴肅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鍾塔,建築構圖豐富,成為廣場的標志。城市裡一般都建有許多高塔,總體輪廓線很美。
威尼斯的世俗建築有許多傑作。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採用連續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構圖別致,色彩明快。威尼斯還有很多帶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臨水而立,非常優雅
③ 哥特式藝術是什麼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將12世紀到他們時代(大約15世紀)的藝術稱為「哥特式」,認為這段時間的藝術是「蠻族」哥特人創造的,實際上哥特藝術與哥特人可以說沒有什麼關系。哥特式雕刻主要是用於裝飾教堂的石雕,此外還有木雕、木刻。木雕主要有折疊祭壇、唱詩班席位和各種私人宗教祭禮用雕像。
④ 什麼是哥特式風格
哥德式風格,又譯作哥特式藝術,為一種源自歐洲法國的藝術風格,該風格始於12世紀的法國,盛行於13世紀, 至14世紀末期,其風格逐漸大眾化和自然化, 成為國際哥德風格,直至15世紀,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不過,在北歐地區,這種風格仍延續一段相當長時間。該風格在18世紀重新被肯定,「哥德復興」(Gothic Revival)運動推崇中世紀的陰暗情調。該風格應用於建物時,特色是尖塔,色彩鮮艷,誇張線條
⑤ 什麼是哥特式藝術風格
哥特式藝術是十二至十六世紀初期歐洲出現的一種以新型建築為主的藝術,包括雕塑、繪畫和工藝美術。這種建築風格,一反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的教堂式樣,而廣泛地運用線條輕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輕盈通透的飛扶壁,修長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鑲嵌花窗,造成一種向上升華、天國神秘的幻覺。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時代觀念和中世紀城市發展的物質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教堂、英國的林肯教堂、義大利的米蘭教堂等。
⑥ 什麼是哥特式風格
哥特風格
「歌特」(Gothic)這個特定的字匯,早先指涉的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的「歌特復興」(gothic 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窖挖掘出來。同時,從18世紀末以來的一些文本,因為共同的基調與文體被歸類於「歌特小說」例如華爾普(Walpole)的<奧藍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孚(Ann Radcliff)的《奧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侶》(The Monk),當然還有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這些作品戮力於處理殘酷的激情與超自然的恐怖主題,而小說的背景通常建構於荒涼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女/男)身陷於無以擺脫的魔性愛欲,和(通常是陽性的)施虐者展開一段以死亡為終結的際遇......在這些小說,個中包含的情慾/性別(sexual/gender)關系,古怪地糾纏於神聖與魔鬼的角力;極度的情色高潮來自於破滅(也就是儀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徵父權的宗教系統與企圖越的的黑暗(陰性)力量,在某種不可明說的層面,其實隱諱而酷異地分享著「愛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當代的恐怖小說陣營,如安.萊絲(Anne Rice)的《吸血鬼紀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戀情慾與父性機制的復雜互動。
有趣的是,歌特文化這樣的現象除了在小說的紙頁上展開,也在20世紀的後半期侵入非主流音樂的大花園,成為另類音樂中極為殊異的一個支脈。熟悉新音樂歷史脈絡的話,就會知道大約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後,一些樂團分別頂著「後朋克」(Post Punk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 Music)或「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逐漸混融成日後的歌特搖滾樂派。早期的代表如【蘇克西與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巴浩絲】(Bauhaus)、【享受分裂】(Joy Division)等等樂團。它們的特色是沈鬱厭世的情調、冰冷刺骨的音符既帶有精細的美感,但又同時在音域層面上大量使用偏離旋律線的不協調音,穿插著對於傳統音樂的反制。在歌詞與表演概念層面,處理著生命與愛欲的荒涼,對現實狀態的厭棄,進而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樂趣。在舞台上,她/他們以偏鋒的狂亂扮裝出現,如蘇西略帶虐待與被虐情調(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或者【巴浩絲】的主唱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美艷的雙性吸血鬼。除了性別的顛覆與反轉,歌特搖滾樂的強烈質素還表現於對神學(或惡魔學)概念的執迷。在1981年成立的【慈悲的姊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幾個愛好中古世紀風格的男子對於音樂意識型態的展現。被形容為「狂笑著注視羅馬城燒成一堆瓦礫」的主唱愛爾德里奇(Andrew Eldritch)一語說穿歌特搖滾樂團的宗教立場。
哥特 哥特音樂
何謂"Gothic"?首先,從字面上來解釋,它包含了三種意義,第一,在建築上的哥特式建築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樑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與結構。第二,在文學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點(如荒廢城堡)為背景的奇異、神秘之冒險故事。第三,哥特也代表一種字體相當華麗的印刷或書寫風格。
最早"Gothic"這個字是起於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Middle Ages,~15世紀)的藝術風格,它的源由是來自於曾於西元3~5世紀侵略義大利並瓦解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族人,在15世紀時,義大利人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念頭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於義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隔,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對他們而言即意味著野蠻。僅管Gothic這個字原始上是帶有負面的含義,但事實上為數可觀的美麗藝術作品都在此時被創作出來。 12世紀時,由於建築技術的精進,因而造就了大量哥特式教堂的誕生,其中最著名的就屬巴黎的聖母院大教堂(Notre Dame)。當然,哥特式風格也不僅止於建築,諸如雕刻、玻璃製品、裝飾品和彩繒圖稿等等,都深受影響,這類藝術創作從12世紀中到16世紀初一直綿延不斷。事實上宗教在哥特藝術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不論是畫家或雕刻家,在他們的作品上都喜愛以宗教為題,對於寫實的題材則不甚感興趣。 約在公元1800年左右登場的浪漫主義運動(Romantic Movement),哥特與中世紀文化再度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得以復甦,浪漫主義可說是對於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反動,感性、非理性的態度是這個運動的中心,而在這個時期,哥特開始與黑暗、奇異、古怪扯上關系,事實上浪漫派的許多象徵和主題都和這些哥特次文化相當類似,這時期的一些作家十分熱衷於描寫人心的黑暗、空虛面,性妄想、恐怖、神 的題材都在文學作品中被廣泛地運用。此外,在視覺藝術上,浪漫派的畫家同樣偏愛黑暗、凄涼的景緻。在哥特小說中最典型的象徵就是吸血鬼(vampire),經典作品Bram Stoker的「Dracula」甚至在書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圖象,其可謂為發19世紀哥特文學以吸血鬼為題的濫觴。
And Also the Trees現在已經很少被人注意了。樂隊創作了大量優秀,令人悲傷的音樂,值得每個歌特音樂愛好者去體味。從技術的角度來講And Also the Trees無法與當今的歌特一族相提並論,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他們的音樂中尋找真摯的情感。了解And Also the Trees的最好的方法是感受他們的現場,Evening of the 24th 中收錄了樂隊1986年現場演出的大量歌曲都是來自樂隊最為成功之作。
時間來到1980年代,新的哥特運動在英國開始上演,哥特運動的出現或許可視為是對先前朋克文化(Punk)的反動,不論如何,哥特精神開始在音樂上展現其影響力,哥特音樂同樣喜好以人性的黑暗、空虛面為題,並且對死亡亦有著濃烈的興趣,緩慢、悲傷甚至是恐怖都是其音樂的特色,而吸血鬼再度成為這些主題的最佳象徵。
除了音樂上的表現,哥特派的藝人團體亦在視覺上展現死亡美學,如臉色畫以慘白,著黑色服裝,或是英國19世紀維多利亞式的褶邊服裝,而中古世紀的廢墟、哥特式建築亦被廣泛運用。英國的哥特運動在80年代中期達到了最高峰,最具代表性的樂團為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和Fields of the Nephilim等。
就音樂風格來說,此時期的英國哥特音樂被稱為New Wave,其在搖滾樂中加入了大量的合成器(鍵盤),以及前述的哥特元素,甚至也帶有電子味。而Gothic rock/New Wave在傳入美國後則進一步發展出instrial的分支,著名的團體有Ministry和Nine Inch Nail等;另一方面,在歐洲則更驅向電子樂發展。
而雖然哥特音樂在歐洲各地多朝向電子樂發展,同時也有一些其他的變形,但事實上哥特式的金屬樂也在90年代初期開始蘊釀,並終於在1995年由挪威名團Theatre of Tragedy的首張同名專輯昭告了哥特氣氛金屬時代的來臨。
不過在開始談哥特金屬前,我們不得不先從毀滅金屬(doom metal)講起,doom metal是一種沈重、黑暗、緩慢、憂郁而哀傷的音樂型態,有人認為doom metal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Black Sabbath的首張同名專輯,及隨後的專輯,不過真正doom metal風格的確立則是從瑞典名團Candlemass於1986年發表的專輯開始。相當多的doom metal團都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時誕生,隨後的英國名團My Dying Bride更將小提琴的編制納入其中,成為了日後凄涼派doom metal樂團借鏡的先驅。
而doom metal在90年代後也開始有多方面的發展,Theatre of Tragedy便是率先將doom metal與來自gothic rock的啟發,相互融合進而開創出了新一派的gothic doom metal,而T.O.T.也可說是帶起了哥特風再一次復興的首要功臣,T.O.T.的成功使得這股哥特金屬風潮由北歐開始迅速向外蔓延。
Theatre of Tragedy的幾項特色都成為此後哥特派金屬的基本要素,尤其是已成為今日主流風格的gothic death,如采death metal殘暴男腔(甚至是black metal的尖吼黑腔)搭配柔美女音的對唱形式,這正是 色浪漫的哥特精神,這種對比作風亦象徵著黑暗(死腔和金屬樂部份)與光明、生命及愛(女音、鋼琴和交響部份)之間的
對抗。而T.O.T.女高音主唱Liv輕柔、不食人間煙火的曼妙唱腔也不知早已征服多少鋼鐵男子的心了。
不過歐洲各國因為文化的差異,使得gothic metal亦發展甚至延伸出許多不同的形態,除了gothic doom外,在荷蘭則由The Gathering奠立了以優美女音做為主唱、著重心靈感受的純gothic metal,其主唱Anneke van Giersbergen飄渺而渾美的音色,可說是gothic metal界的完美典範,在稍後的另外兩支荷蘭gothic metal團Within Temptation及After Forever,也都以擁有音色近似Anneke的女主唱著稱,足見The Gathering對荷蘭歌德金屬的影響力。不過The Gathering卻在近期逐漸轉變風格,金屬成份已愈來愈淡。
另外,北歐樂團則進一步地將一些black metal元素融入gothic當中而成為gothic black,著名的樂團有同為來自挪威的Tristania和The Sins Of Thy Beloved等,然而,事實上,gothic在北歐的發展,已是將gothic、doom、death、black融為一體,所以已難以將之歸類於單一風格,如Tristania除了盛大的交響氣勢外,甚至採用clean男腔、黑死腔加上歌劇女主唱和唱詩班的大合唱。
當然北歐樂團的音樂思維也不僅此而已,瑞典的Therion便與眾不同地發展出以管弦樂器(合成器取樣音色)與金屬樂器並重式的交響歌劇金屬,其在演唱部份於近期已全然採用專業的男女歌劇唱詩班。另外,芬蘭的As Divine Grace則以沈靜淡雅的atmosphere gothic予人一種看盡世間繁華的感受。
在德國方面則發展出古典民謠式的gothic folk,如Lacrimosa、Haggard等,這些團體除了合成器外,更採用了真實的管弦樂器,因此古典味相當濃厚,如Lacrimosa直接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而Haggard的團員包含管弦樂手甚至達到18人。
義大利近年來以前衛金屬和交響速彈金屬揚威於全歐洲,不過其在哥特金屬方面的發展亦不落人後,Inner Shrine、Macbeth即是 中翹楚,前者氣氛凄涼哀美,後者則充滿浪漫感與動人旋律。另外還有一些專注於氣氛營造的樂團,如充滿中古世紀感的Dunwich和Crown of Autumn,其中Dunwich更運用了中古樂器和僧侶唱詩班。
至於其他的歐洲國家也都有代表性的樂團,如波蘭的Sirrah,匈牙利的Even Song,羅馬尼亞的On Thorns I Lay等,風格上皆完全不同。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哥特派的金屬樂已得到全面性的發展,不再限於單一風格,而哥特不單是一種音樂型態,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哥特是一個可以讓人逃離現實而進入的幻想世界,一個黑暗而浪漫的世界,哥特精神除了可以表現在音樂上,也可以在衣著上,藝術上和文學上,帶有大量蕾絲的衣服、象徵浪漫的玫瑰,墳墓、吸血鬼、女巫,廢墟、哥特大教堂等等,這些種種都是哥特的符號象徵。當然,純就音樂上來說,一般喜好強烈直接的金屬樂迷,或許會對速度緩慢、著重氣氛發揮的哥特金屬較難以接受,不過若是能從根本上去了解這種樂派的背景和其所欲呈現的意境,適度地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或許就能體會到另一種不同的聆聽感受與樂趣。
另外,現在動漫界中出現了很多哥特風格的漫畫,例如星野桂的《 D.Gray-man》:
《D.Gray-man》可以說溶合了如今「必紅」的關鍵要素,首先星野桂本身畫風精美,頗有由貴香織里和小煙健的影子,即使放到少女漫畫雜志亦不會顯得不合時宜。[剛刊出《ZONE》時曾有眼拙的讀者懷疑星野桂是小煙健的化名……就不知道他對此是高興還是郁悶了] 其次,情節很敢鋪,一開始架子就張得大,至少已經先達到了「死里唬人」的效果,之後往哪個方面填內容都不會顯得說不過去。[大家切記以後寫作文要以「我們這個宇宙」為開頭……說笑而已]第三,整篇風格很有些十七世紀機械時代味道,如今不少讀者都喜歡這種[有人評價它是《鋼煉》的跟風之作,就連主角也被稱為「豆芽仔」,想想艾德被稱為「豆子」……真是矮子一家親]。接著,「救世主」與打鬥戲完全符合《JUMP》雜志一向的主流設定,最後,頻繁出現的十字架與服飾極符合時下流行的「哥特風」[不少玩COS的讀者已經紛紛將目標對准這部作品了]。這種男女讀者兩面討好的作品不紅實在沒天理了,今年4月發表的排行榜上,星野桂力壓空知英秋摘取2004年度「新人王」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編輯本段]哥特新生代
哥特皇朝是最新哥特風格的代表,在哥特皇朝創建人DC的帶領下,哥特風已席捲整個深圳。
哥特皇朝是DC一手創辦,是51.com哥特族的領頭軍.可以說全是他的心血在裡面,成員不是很多,但都很團結.現在深圳這邊已經掀起了一股小小的哥特風,少男少女們都爭向模仿DC,哥特打扮,穿黑衣服,帶銀首飾.染黑頭發,塗黑眼影....
⑦ 哥特式是什麼意思
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志性元素。哥特式風格用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與邪惡的邊緣,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是英語詞Goth的音譯,Gothic一詞(意為「哥特式」)即源自該詞,原指代哥特人。另有一說稱Gothic源於德語Gotik ,詞源是Gott音譯「哥特」(意為「上帝」),因此哥特式也可以理解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哥特式」只是德語詞的音譯,平時所說的一切「哥特式」都可以理解為「形式上或感覺上給人一種接近上帝的感覺」,比如建築藝術,文學,音樂等哥特式。
哥特式被廣泛地運用在建築、雕塑、繪畫、文學、音樂、服裝、字體等各個藝術領域,藝術是誇張的、不對稱的、奇特的、輕盈的、復雜的和多裝飾的,以頻繁使用縱向延伸的線條為其一大特徵,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玫瑰、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等等。
起源
哥特(Gothic),又譯為「歌德」,原指代哥特人,屬西歐日耳曼部族,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5~15世紀)的藝術風格,它的源由是來自於曾於公元3~5世紀侵略義大利並瓦解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族人,在15世紀時,義大利人有了振興古羅馬文化的念頭因而掀起了燦爛的文藝復興運動,由於義大利人對於哥特族摧毀羅馬帝國的這段歷史情仇始終難以釋懷,因此為了與這段時期有所區分,他們便將中世紀時期的藝術風格稱呼為「gothic」,即「哥特」,意為「野蠻」。
盡管「哥特」這個詞多少有些負面的意味,但事實上,中世紀後期哥特形式的寓意並非是消極而負面的,反而具有流動狀態的特點,即哥特式並非一種固定的形態,而是表現出一種狀態,一種過程,是歷經中世紀漫長思想禁錮過程後人們開始對世界重拾思考的跡象,可能體現了一種「雖然真理永不可得,但仍舊要追求不息」的精神。
建築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常被使用在歐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宮殿、會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其基本構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頂,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哥特式建築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有重大影響,其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飛升。這種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特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哥特式大教堂等無價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其也成了一門關於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
在中國境內知名的哥特式建築包括北京的西什庫教堂、青島天主教堂、永寧天主教堂等等。
哥特式建築的基本構件是尖拱(ogival,或稱尖拱券、尖券)和肋架拱頂(ribbed vault)。
哥特式建築雖曾於歐洲全境流行,不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一度頗為被藐視。
1137-1144年,聖鄧尼斯修道院院長絮熱(Suger,1081-1151)主持了聖鄧尼斯修道院教堂(Abbey Church of St. Denis)的重建。聖鄧尼斯修道院教堂始建於8世紀晚期,以早期基督教時期的一位聖徒聖鄧尼斯(St. Denis,約258年卒)
⑧ 哥特式風格指的是什麼它最重要的特徵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哥特式風格,是指12世紀時在法國巴黎附近出現的一種裝飾精細,帶尖拱的新建築風格,這種新風格最先是巴黎北面的聖德尼修道院院長蘇熱爾重修該教堂時規劃設計出來的,後來風靡整個歐洲,他最重要的特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肋架交叉式拱頂。2.二圓心尖券。3.點支撐。4.以大面積的玻璃窗代替厚重牆面。5.結構要素的垂直線條、豐富多彩的彩繪玻璃與充足的光源構成了整個內部裝飾。
法國夏特爾教堂是盛期哥特式建築藝術的典範,號稱「哥特式建築的網路全書」。
⑨ 哥特藝術名詞解釋
哥特藝術 基本解釋:歐洲12世紀中葉至16世紀初的一種藝術。以大教堂建築為主,一反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的式樣,以廣泛運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飛扶壁、尖拱結構和新裝飾體系為特徵。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時代觀念和中世紀城市發展的物質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英國的林肯教堂和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等。
哥特藝術名詞解釋:又名哥特式藝術,是歐洲中世紀後期的基督教藝術,源於法國,遍及全歐洲,代表了中世紀藝術發展的高峰。其建築具有輕盈、纖細的結構,廣泛運用尖券、肋拱,以巨大的彩色玻璃花窗取代牆壁,使得內部空間寬敞、明亮。總體感覺高聳挺拔,充滿強烈的向上動感。代表建築:法國巴黎聖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