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雲賞藝術有哪些

雲賞藝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7 20:33:25

① 民間藝術品都有哪些

中國的民間藝術有以下這些:

1.剪紙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術,在我國流傳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是我國的藝術瑰寶,至今任然綻放著絢麗的光芒。

中國在西漢以及東漢時期就發明了造紙術,從那以後就有了剪紙藝術。剪紙是我國最普及、最具有群眾基礎的民間藝術,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藝術特色。

② 建築藝術的欣賞方法有哪些

1.建築藝術的審美特徵
(1)建築藝術是物質功能性與審美功能性相結合的藝術
建築的物質功能性是指建築的實用性、群眾性、耐久性。所謂實用性,即是說,建築的目
的首先是為了「用」,而不是為了「看」。即使是紀念碑、陵墓也要考慮舉行紀念儀式時人流活
動的具體要求。其它各類藝術,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築卻必須和實用聯系在
一起。建築的實用性特點,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即是說,建築物對人類生活的功能好壞,
往往決定著人們觀感的美與丑,因而建築的審美意義,有賴於實用意義。試想,一座通風不
良、雜訊震耳、光線幽暗的車間,打扮得再花哨,也不會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華貴高大的樓
房,如果風一吹就要傾倒,那麼色彩無論怎麼鮮艷,多姿多彩,住在這座樓房裡的人也不會覺
得它美。相反,如果實用功能處理得好,往起來很舒適,即使外形簡單一般,也會給人以美的
感受。即使是藝術比重大的建築,比如展覽館、歌劇院、大會堂、高級酒店、園林,如果用起來
讓人別扭,也會被認為「華而不實」。建築的實用性是藝術性的基礎,而藝術性中也常常包含
著實用性。
建築的物質功能性還表現在它的群眾性上。沒有一個人能離開建築,建築的審美是帶
「強制性」的。人們可以不聽音樂,不看戲劇,不欣賞畫展,不讀小說,但卻不可能不住住宅,
不可能對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築機而不見。因為它是物質存在,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不管
你自覺還是不自覺,有興趣還是無興趣,都會經常面臨著各種類型、不同形式的建築物,這些
建築都會「逼迫」人們提出自己的審美評價。
建築的物質功能性另一表現是在於它的耐久性。建築是巨大的、造價可觀的物質實體,
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災和戰爭破壞,它都會長期保留下去,很難被人遺志或丟失,事實上成
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紀念碑。建築的物質功能性決定了建築物具有紀念性。比如希臘
的神廟、羅馬的廣場、巴黎的鐵塔、中國的萬里長城、非洲的原始村落,還有數不清的古城市。
古村鎮,當初並不是為了紀念而專門建築的,但是到了後來,卻成了紀念性很強的古跡,成為
人們欣賞的歷史文化了。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建築與工藝沒有質的區別,只有量的區別。」英文「建築」一向本意
為「巨大的工藝」。前面已經說過,建築同工藝一樣是從實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僅有實
用又是不夠的,還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還要講究藝術件。比如,住宅建築最基本的要求
是舒適、親切、順眼;園林建築講究清新、自然、雅緻;游樂場所的建築則應輕快、活潑;而紀念
性的建築則應崇高、庄嚴。實用功能性與審美功能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和諧的統
一。同時,建築的審美功能,往往藉助於其它藝術門類給予加強,有的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
作用。雕塑、繪畫(主要是壁畫)、園藝、工藝美術以至音樂都能融合到建築藝術中去。比如
歐洲古典建築中的雕刻、壁畫就是當時建築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這些東西,那
么這些建築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國的古代建築是群體取勝,造成群體序列的性格和
序列展開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這些附屬的藝術,如華表、石獅、燈爐、屏障、碑喝等,單獨的
古建築也常用壁畫、匾聯、碑刻、雕塑來加以說明。從這個意義上,也說明了建築具有一定的
藝術綜合性,具有鮮明的審美功能性。自古以來,人類花費在非實用方面的財富和這方面的
創造是相當驚人的。尤其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把建築的美餚重,有時甚至超過實用價值。
日本在愛知縣甚至建造了一座別致的音樂橋。這是一條人行便橋,全長僅31米,寬兩米,橋
兩側欄桿裝有109塊不同規格的音響欄板。過橋的人,只要拿起水槌,輕擊欄板,不管你
懂不懂音樂,會不會唱歌,就能奏出一首法國民謠《在橋上》。回來時,敲擊橋的另一側,就會
響起日本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民歌《故鄉》。人們稱譽它是「石琴橋」、「聲情並茂的建築物」
……你大概想不到,這座小橋最初的設計提出者,竟是一個愛哼小曲的中學生呢!
當然,建築的實用功能性和審美功能性,在木同的建築對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審美
功能比重大收,甚至佔主要的地位,比如紀念碑、游樂園、陵墓等;有的比重大體相等,如商
店、學校、醫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倉庫、廠房、橋梁等。但即使審美比重小的建築在建設時
也離不開一定審美觀念的支配,建築本身也要具有和諧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韻律,也要
考慮周圍的環境,比如前面所說的倉庫、廠房、橋梁等,就要考慮合適的位置,適當的高度等,
也是直線和曲線的組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也具有了審美功能性。
(2)建築是空間延續性和環境特定性相結合的藝術
建築是個空間環境,它要佔據一定長、寬、高的位置。那麼,我們在一定的視點上,本可
能一下子看到全體,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比如,看一座坡屋頂的房子,在室外我們只看到
三個面。如在室內,我們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個面。我們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動自
己,才能陸續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說,人們在任何一點上欣賞建築,感覺都是不完整的,
只有在各個位置,從遠而近,從外而內,從上到下,從前而後,圍繞建築走遍,才能獲得完整的
感覺。如果是一個建築群體,那就更復雜,更需我們未斷地變換觀賞位置。人們就是在這種
位置的不斷變換中,也就是空間的不斷延續中獲得了審美感受。
正因為建築具有空間延續性,因此,它的藝術形象永遠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有的甚
至還主要靠環境才能構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簡單,建築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動,除非特
殊情況,不會出現房子搬家、橋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審美效果也隨之改變,原來的
效果不復存在,後來的又出現新的審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須是置於埃及這廣闊無
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恆的性格,如果搬到了東北大森林,很難設想,那是一種什麼效果。又
如,歐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須是在中世紀狹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顯示飛騰向上的氣
勢,如果放到寬闊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樓中間,就很難設想是什麼景象了。再如,濟
南火車站的尖頂鍾樓和穹形的建築物,當年也許是十分氣派和別具特色的,而今天,在旁邊
那些大樓和煙向的對比下,就很難行出當年的氣派和特色,由此可見,正是這種空間的延續
性和環境的特定性構成了建築藝術的又一個審美特徵。
(3)建築藝術是正面抽象性與象徵表現性相結合的藝術
建築藝術在空間里塑造的永遠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說它是正面的,是因為建築所反
映的社會生活只能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現什麼悲劇式的、頹廢式的、諷刺式的、傷感式的、
漫畫式的形象。就建築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麼進步的或落後的,革命的或反動的。天
安門過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門,今天卻是國徽上的圖案,是偉大祖國的象徵。萬里長城本來是
民族交往的障礙,是刀光劍影的戰爭產物,現在卻成了全體中華民族的驕傲,是聞名世界的
游覽聖地。
同時,它塑造的這個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是由幾何形的線、面、體組成的一種物質實
體,是通過空間組合、色彩、質感、體形、尺度、比例等建築藝術語言造成的一種意境。氣氛,
或庄嚴,或活潑,或華美,或朴實,或凝重,或輕快,引起人們的共鳴與聯想。人們很難具體描
述一個建築形象的具體情節內容。所表現的時代的、民族的精神也是不明確、不具體的,是
空泛的、朦朧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像繪畫、雕塑那樣細膩地描摹,再現現實;更不能像小
說、戲劇、電影那樣表達復雜的思想內容,反映廣闊的生活圖景。正因如此,建築藝術常用象
征、隱喻、模擬等藝術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臘曾有人認為人體各部分都體現著理想的
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建築藝術的精華——多立安柱式建築就以粗壯狂放的
線條,形象地模擬了男子挺拔雄健的體形特徵;而安奧尼柱式建築則以柔和精細的線條,形
象地模擬了女子擁雅柔美的體形特徵。近代紐約航空港的TWA公司,則用典型的象徵主義
手法,建成了一座外形像展翅欲飛的大鳥的候機大樓。巴黎明星廣場上的凱旋門,建造的初
衷,則是象徵了拿破崙一世軍威、強權、做世的特點。北京的天壇公園的雙環亭、南京天王府
的雙亭,則象徵了親密無間的摯友關系。由此可見,建築藝術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徵表現性構
成了它的又一審美特徵。
在建築藝術中,象徵的意義也是很廣泛的,可以容納很多內容,昨天可能是象徵著是權
神威,今日可以是象徵著統一團結,比如前面提到的天安門就是明顯的例子。
2.建築藝術欣賞
在欣賞建築藝術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建築藝術自身的特點,通過感受建築藝術的形式
美,既把握建築藝術的形象,又感悟出它的內在意蘊,從中獲得審美愉悅。
(l)欣賞建築藝術要把局部的審美觀照與整體的審美知覺結合起來。建築藝術的形象
一般是由建築物的體積布局,比例關系,結構形式,空間安排等構成。建築的外在裝飾常有
圓柱,柱頭、飛檐、貼臉,雕塑,圖案和壁畫等,這些裝飾因素是建築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它
們應該與建築形象保持內在一致,從造型和色彩上豐富和發展建築的藝術構思,使建築形象
錦上添花,增加藝術感染力。因此,欣賞建築藝術不僅可以對建築藝術的局部構成進行審美
觀照,而且還應該把局部的藝術構成納入整個建築藝術及從環境中加以觀照。使欣賞者從
整體的審美知覺中感悟建築藝術的美。美國在三十年代建立的「瀑布別墅」就非常注重局部
與整體的和諧美,萊特的設計新穎奇特,將別墅直接建造於瀑布之上。凌空而出、巨大陽台
與瀑布兩側的巨石相映生輝,而瀑布則在陽台底下自由灑脫地傾瀉,使建築與山石。樹木、瀑
布有機融合,形成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和諧美,使建築的人工美與自然美渾然一體。
在欣賞建築藝術時,既要欣賞建築色調、尺度、比例、景觀及空間變化,看其是否符合美
的規律,又要注意具體的建築構成要素是否實現優化組合、建築的整體是否和諧統,進而
可以把該建築納入建築群的總體風貌中加以欣賞。
(2)感悟建築形象的象徵意義。建築藝術通常藉助象徵意義來蘊含其審美意蘊,這也
是建築美學的一個重要命題。象徵意義首先是最初的象徵性,即建築藝術在物化成特定的
建築物時就已經具有的象徵意義。如北京故宮的對稱和諧、層次分明、主要建築位居中央,
顯現出封建時代帝王對國家的主宰以及封建制度的「寶塔」結構。我國秦朝建立的萬里長
城,當時象徵著秦帝國的「大~統」。但是,隨著社會歷史實踐的發展變化,建築藝術又會產
生出一些新的象徵意義。現在,北京故宮已成為中外遊客所欣賞的審美對象,它既顯現了我
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偉大成就,又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當我們現在登上萬里長城,極目遠
眺,萬里長城象一條巨龍在群山環抱中婉蜒游動,顯得氣勢非常恢宏遼闊。在我們的審美視
野中,長城已不再是秦帝國「大一統」的象徵,而是中華民族創造力量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
凝聚力的象徵。
要感悟建築形象的象徵性,還必須了解建築藝術創造的時代背景及其民族特點。北京
故宮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其結構上,從正陽門到景山,通過一系列錯落有致,高低不同的空
間處理,象徵著皇權形象。北京天壇的設計具有明顯的漢民族特點,象徵著天帝的崇高神
聖,表達出漢民族「天人感應」的思想意識。
在欣賞建築藝術的象徵性時,還可以結合心理美學的「移情說」,充分展開自己的審美想
象,在感知建築形象的同時,把建築形象擬人化,賦予建築藝術以新的生命,使本無生命的建
築有了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生氣。比如找們欣賞一座幽靜別致的別墅,就會感受到它
非常幽雅婉靜;欣賞那些高聳入雲的建築,會使我們產生向上飛騰的感覺;欣賞那些新穎奇
特,色彩疏淡而簡潔的建築,則會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機勃勃,游灑飄逸;看到那些富有穩定感
的建築,就會使人產生端莊穩重的感覺。當然,欣賞建築藝術時的移情,只能根據建築藝術
質的規定性加以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想像,而不能胡思亂想,違背藝術欣賞規律。
(3)要善於欣賞建築藝術的音樂美,建築藝術通常以錯落有致的空間造型顯現出類似
音樂的節奏感。歌德和謝林都把建築看成是「凝固的音樂,」正是在於他們感受到建築藝術
的音樂美。建築藝術的外在造型都是按照形式大的規律創造的,它無論向空間什麼方向延
伸,都是有比例、有規劃、有變化地排列的,從而形成一定的節奏。而「優秀的建築物,它各方
面的節奏,總能歸於統一。這便形成一種統一的調子,統一的旋律。當你在觀賞這座建築
時,你便能在一定時間過程中感受到節奏上反復多樣的流動,產生音樂般的旋律感,正是這
種旋律感,把你引向特定的情緒氛圍」,從而獲得類似感受音樂美的情感愉悅。
感受建築藝術的音樂美,要善於調動自己的通感,以動態的視覺對建築造型顯現的空間
序列進行審美觀照。欣賞建築藝術同欣賞繪畫不同,欣賞繪畫主要靠靜態的直觀把握,而欣
賞建築卻不能只靠靜態觀照,還應運用動態觀照,從視點的高低、視角的俯仰、視野的遠近大
小、空間的開合、視覺的分隔聯系中去觀照建築的空間序列,才能感受到空間序列的節奏感
和音樂感。也只有從這個意義上才可以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4)建築藝術的欣賞過程。建築藝術的欣賞過程通常包括欣賞角度、欣賞距離和欣賞
方法這三個組成部分。
欣賞角度可以分為水平方向上的正視與側視,在垂直方向上的平視、仰視與俯視。欣賞
角度也就是審美角度或審美視角。在審美活動中,審美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客體審美價值的
實現,不僅需要客體自身的審美同伴,而且還需要審美主體的密切配合,需要審美主體選擇
合適的審美角度,盡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把握審美客體。建築藝術是立體的空間藝術,欣
賞者更應從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欣賞建築藝術的整體美。
建築藝術又是視覺藝術,欣賞者與建築物距離的遠近直接影響制約著審美效果。一般
來講,近距離可欣賞建築的細節或局部;中距離可直觀全貌;遠距離能概觀大致輪廓。欣賞
者時間充足,可近、中、遠三者兼而有之;時間倉促,則只能或中或遠的覽其概貌。一般來講,
欣賞古典建築可多作近、中距離的觀照;欣賞現代的宏偉建築可多作中、遠距離的概覽。當
然,欣賞距離的遠近不是絕對的,應該因人而異,因建築藝術不同而不同。
欣賞方法對於欣賞建築藝術有著重要意義,它一般分為靜態欣賞和動態欣賞。靜態欣
賞是指欣賞者在特定的欣賞點上對建築物的靜態觀賞,動態欣賞是指欣賞者按照欣賞需要,
在一定的觀賞路線上對建築物的觀賞。在欣賞中,應該把靜態欣賞與動態欣賞有機結合起
來,作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隨著欣賞路線的流動,欣賞者的大腦中就會出現一幅幅具體可
感而又各不相同的建築形象畫面,即不同的建築形象,從而感受到建築形象的空間序列。同
時,由於欣賞者視點的高低、視角的仰俯。視野的大小、視覺的轉換等是不斷流動變化的,這
樣當欣賞者去感受建築形象的空間序列時,就會產生一種節奏感,這也正是人們把建築比喻
成是凝固的音樂的內在依據。
總之,在欣賞建築藝術的過程中,欣賞者應了解建築藝術的一般特點和具有較高的審美
修養,充分調動自己的想像、情感等因素,積極能動地進行審美觀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
欣賞建築藝術的美。

③ 民間的藝術活動有哪些

1、剪紙

剪紙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根據歷史的記載和出土的實物來看,剪紙至少有將近1,500年的歷史了。剪紙的出現應該是在漢代造紙術發明之後的事情,造紙術的發明,為剪紙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到了唐代,剪紙藝術大大發展,以剪紙招魂是當時民間的重要習俗之一。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漢至南北朝時期,而真正繁盛卻是在清朝中期以後。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朴天然,均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剪紙進入城市後,不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參入剪紙藝術,而千家萬戶擁擠在一起,互傳成習,需要頗巨。

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轉向精巧,藝人也就不止於婦女了。然而,時代更迭、生活改變和審美轉化,傳統民間藝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所以現代新興剪紙藝術孕育而生。

2、木雕

刻紙也是民間工藝的一種常見形式,剪紙和刻紙兩者雖然最終形式相同,但製作技法卻不同。剪紙是一種以紙為加工對象,以剪刀為工具進行創作的藝術。

刻紙則需要用墊板、刻刀、尖錐子、釘子等工具,先將原有的樣子放在20張或者30張薄紙上,然後將它們放在墊板上並用釘子固定,用刻刀由里到外一層層的刻,刻好花樣後,刻紙就完成了。一般來說,剪紙更注重原創性,不受刻刀和紙張的限制,造型更加自由和隨意。

刻紙則更適合表現細膩的畫面效果,如浙江的細紋刻紙細如發絲,令人驚嘆。刻紙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剪紙的不足,但在創作上,受到了較多的限制。

3、捏麵人

捏麵人也稱麵塑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它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的處理,製成柔軟的各色面團。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4、木偶

中國木偶藝術從不同側面反映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特徵,從質材、操縱方法上看,木偶藝術有提線、杖頭、掌中、鐵枝、葯發、水力等不同形式;從表演劇目上有歷史傳奇、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間,馳幻入魔,還有現實小品,可謂多種多樣。

從造型上可以大至與人同高(漢代大木偶高193厘米),又可小於一尺,偶頭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繪五官端正、比例准確、線條均稱、色彩鮮明。

如粵西地區的杖頭木偶,《芙蓉仙子》中的書生陳秋林,以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豬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誇張卻仍保持著合度比例。

5、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藝術活動。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活動,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④ 身邊的藝術有哪些

1、攝影

攝影是一種現代感很強的視覺藝術。自從法國人達蓋爾(Daguerre)在1839年發明攝影術以來,無論在技術還是審美方面,攝影都取得了全面迅速的發展。

尤其是,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審美視野擴展到了從太空到海底、從微觀到宏觀的廣闊世界。攝影已成為如今人的視覺審美的主要表現工具之一,成為人類的「第三隻眼睛」。

2、建築

建築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視覺藝術,它「一般只能用外在環境中的東西去暗示移植到它裡面去的意義」,「創造出一種外在形狀只能以象徵方式去暗示意義的作品」。

建築充分體現了功用和審美、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盡管各種建築的形式、用途各不相同,但它們總體上都體現了古羅馬建築學家維特魯威(Vitruvius)所強調的「實用、堅固、美觀」的原則,總是力圖展現各種基本自然力的形式、人類的精神與智慧。

3、書法

書法作為一門獨特的中國藝術,是從實用升華而來的。它利用毛筆和宣紙的特殊性,通過漢字的點畫線條,

在字體造型的組合運動與人的情感之間建立起一種同構對應的審美關系,使一個個漢字彷彿具有了生命,體現出書法家的精神氣質與審美追求。「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

4、音樂

音樂是通過聽覺感官(耳朵)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音樂通過有組織的樂音來表現主體情感境界,其基本構成要素有節奏、旋律、音色、和聲、音調和力度等,它們構成了無比豐富的音樂形態。貝多芬(Beethoven)曾經推崇「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學還崇高的一種啟示」,而海涅(Heine)則強調「音樂也許是最後的藝術語言」。

5、舞蹈

舞蹈是人的身體按一定節奏進行連續性動作的藝術形式。它起源於遠古人類的生產勞動,並和音樂、詩歌相結合,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作為一種表現人體美的藝術,舞蹈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的人體動作姿態為表現手段,傳達人類的審美情感,表現生活的審美屬性。

在舞蹈中,人的身體動作伴隨著音樂在時間里不斷延續和變化,不僅感染著欣賞(接受)者的情緒並給予審美的愉悅,同時還創造出一種直接宣洩情感的氣氛,鼓舞了舞蹈者的情緒,使其從節奏和運動中獲得娛樂性的精神滿足。

⑤ 語文詩歌鑒賞方面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1、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景襯情)、寓情於事、寓情於理等。

2、結構形式:常見的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主要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復、象徵等。

4、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5、藝術風格:包括雄渾、曠達、沖淡、飄逸、沉鬱、豪放、婉約等。

語文語句特色評價用詞:

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富有感染力、說理透徹、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委婉含蓄。

語文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形象、點明中心、突出主題

語文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伏筆、做鋪墊、承上啟下、前後呼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⑥ 身邊的藝術有哪些

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藝術,比如畫繪、鏤刻、染織、彩扎、童玩、器用、裝飾造等等,還有一些甚至連我們都注意不到的小工藝品都是一個十分好的藝術品,今天,我就來講一講我們身邊的藝術,是一項民間藝術,也是中國人的國粹,那就是——京劇。

京劇用歌舞演繹故事,是包括文學、音樂、舞蹈、武術、美術、雜技等各藝術行類的綜合體現。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出。它具有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三大藝術特徵。京劇的行當有:「生、旦、凈、丑」。京劇的四功五法分別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京劇的前身是徽班。徽班就是由安徽商人出錢組織的以演唱徽劇為主的戲曲班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劇團。徽班進入北京以後,大量吸收了當時在北京流行的崑曲、京腔、秦腔等各種戲曲藝術的成就,同時又受到北京的語言、風俗等地方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從徽班到京劇,這是一個漫長的、逐漸發展變化的過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北京,京劇,或者說是變了種的徽劇,仍舊被稱為徽班、徽戲,有時也稱為「皮簧戲」,或二簧戲。這是因為徽劇和京劇所唱的兩種主要曲調是「西皮」和「二簧」。因此直到今天,也有把京劇稱為皮簧的。

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刻劃人物。京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男性)、旦(女性)、凈(男性)、丑(男性、女性 皆有)。
京劇,是我們離不開的藝術,我相信,京劇將會成為國際化綜合性表演藝術!!
藝術對於我們並非遙不可及。或者應該說,藝術距離我們近在咫尺。
在很古遠的時候藝術就開始形成了。課本中也曾提到,原始人的岩洞壁畫被認為是藝術產生的最早跡象。或許勞動和巫術帶來了藝術,但人們很快在其中發現了樂趣,也都沉迷於其中。藝術是人們對美的追求的過程,不管有沒有結果,當人們做一件事不是單純為了解決溫飽問題,而其中帶有精神上的渴望和對虛幻的滿足時,就已經帶有藝術性了。
不管藝術來源於什麼,它後來完全發展成人們對虛幻世界的追求。藝術家們如痴如狂地用畫筆顏料、泥巴石塊、膠片銀幕等這些物質創造一種非物質的精神上的美時,人們也如痴如醉地欣賞這些虛像世界的美,即使這些美永遠與人們的現實世界有距離。事實上正是距離產生美,藝術有這種魔力,正是因為它所表現的通常超越現實,或是人們所企盼卻達不到的。在現如今這種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藝術將人們內心的情感展露出來,人們需要藝術給與他們啟迪,帶給他們超越一切的豐富的精神生活。
我認為藝術都是美的,什麼形式的都是。不論是音樂繪畫電影,還是文學雕塑戲曲,又或者是各門各類、各行各業,藝術都存於其中。藝術應該是包含情感、道德、愉快與全身心自由奔放的創造,是能夠全心去了解、去接受、去欣賞、為之痴狂的喜歡,甚至膜拜。
藝術和宗教精神有著緊密的聯系。有很多藝術作品都是畫的宗教題材,比如名畫《最後的晚餐》、《聖母和聖嬰》, 巴赫的名曲《聖母頌》等等,無不是作者懷著極其尊崇和虔誠的心清,用自己整個身心來完成的藝術品。但是,不管畫家是不是為宗教信仰而畫,他們所要表現的是自己的一種情感,一種超越具體宗教的情感,要表現高於物質的精神、高於現實的心靈,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這就是藝術家與宗教信仰者的相同之處,他們都相信情感和內心的召喚,為了美好的精神世界甚至不惜犧牲物質世界。他們相信,在物質和肉體之上,精神和靈魂是最永恆的、不滅的,是最應該追求的。
並且,人們需要生活下去的支撐物,尋求存在的意義,要求克服個體的孤獨。人們從藝術作品中提出疑問,也在藝術作品中揭示世界並不是匾乏的而是豐富的領域。這種思考是人類所特有的,也是人們尊嚴的體現。
即使藝術僅存在於虛幻世界中、僅存在於人們的精神層面中,它也能在另一方面對現實世界有很大的影響。應該說,這種非物質的表象世界是能夠和物質的現實世界相互影響的。人們從古至今通過創作藝術作品、欣賞藝術、理解藝術來滿足精神上對美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感悟,以此能夠提高思想的境界,變得更為道德,這有利於人們製造和平有序的生活環境,人們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安然的享受生活,醉心於藝術;或者,在殘酷的經年戰亂中,藝術家的心靈被悲壯的戰爭所震撼,創作潛質被最大范圍地激發出來,由此也能創作出撼人心魄的藝術作品,在世界的中心呼喚和平與愛。
然而藝術雖然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但有些所謂的「藝術」不能被稱之為藝術,其原因多種多樣。有的人為了名利為了虛榮,做出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毫無意義只是為了引人注意的作品;有的人雖有想法,但他們的作品根本不能表現出自己的主張、想法或感受,使觀賞者完全不知其所雲;更有甚者,故意做出一些違反道德的骯臟黑暗的令人作嘔的東西,美其名曰是「新銳」,而這樣的東西也有人擁護才更是可笑。這些「藝術」通常是被冠上「現代藝術」之名,有很多還以此之名堂而皇之的進了大雅之堂,著實欺騙了一些不懂藝術卻偏偏裝懂的人,玷污了藝術之名。
當然,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現代藝術,只是冒牌貨而已。沒有一位真正的藝術品是違反道德的,道德沒達到標尺的作品是不美的,不道德的作品是醜陋的,不會被人們所接受也不會被稱作為藝術品。之所以人們常說一位藝術家是「德藝雙馨」,就是因為能做出真正藝術品的人也必定擁有美好的品德。
說到自己,我也是一個為藝術而痴迷的人,文學繪畫音樂等我無一不愛,對於動漫則更是狂熱,也因此我才在動畫學院。動畫原本就是電影的一種形式,既然電影是一門藝術,動畫又何嘗不是呢?至今我看了這么多的動畫、漫畫,我可以說動漫也是一門藝術。很多動畫是製作者們花很多心血作的,表達了很多很深刻的東西——關於情感和生命的思考。大部分的行外人都認為動畫只是給小孩子看的娛樂片,其實還有很多動畫是不折不扣的藝術品,是能夠給人以啟迪的嘔心之作。我想,不論我今後是做什麼職業,都必定離不開動畫的范圍,這樣應該就是我對動畫的獻身了吧。因為這是我真正熱愛的一門藝術,我沉迷和醉心的一門藝術。
剪紙,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民間工藝,又被稱為剪花、窗花和刻紙。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人把它叫做「窗戶上的藝術,」倒也貼切。剪紙,因為原料很容易能得到,為藝術家們進行即時創作提供了廣闊天地。它往往不需要精雕細琢,便就已然有了幾分或淳樸或纖巧的古意,令人油然而生一份喜愛。
剪紙多以剪刀鉸出為主,趣味渾朴天然;內容取材廣泛,多反映民族風情。過去大都出自農家婦女之手,現在則不僅僅局限於婦女。作為一種鄉土藝術,它在民間藝術中經久不衰,保存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極大的美化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

⑦ 雲波賞石藝術

——訪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廣西環華實業總裁黃雲波

Yun Bo's arts of the visual stone

—An interview with Huang Yun Bo,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Stone and the President of Guang Xi Huan Hua Innustry and Commerce

賞石,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石文化的表現形式、審美標准,大都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來表現,乃至引導欣賞的價值取向。我們當今所見到的絕大多數關於賞石文化相關的無論配座、布展、圖冊、報刊等無一不是因襲傳統風格樣式,已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模式。

黃雲波在摩爾石的藝術創作中大膽地運用西方雕塑藝術元素、光影效果以及三維或四維空間表現,展現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賞石藝術。

在柳州市區一個偏僻的巷口,牆壁上掛著一個極其醒目、設計考究而又時尚的廣告引導牌。沿著崎嶇的巷路行駛,在巷子深處一座廢棄的倉庫前停下車來,斑駁的牆壁上,依然是那醒目藍色的「雲波藝術」牌子。推開陳舊的大鐵門,彷彿置身於現代雕塑藝術館之中,這就是黃雲波的石館——「雲波藝術館」,一個極具藝術創造力的石館。在第四屆柳州國際奇石節期間,我有幸參觀了這座藝術館,並與它的主人進行了賞石藝術探討。

【名稱】雄渾

「雲波藝術館」內景

如何展示、表現所收藏的奇石,黃雲波有自己的創作理念,他的定位是「雲波藝術」;而筆者以為「雲波賞石藝術」更為准確。無論怎樣,黃雲波對觀賞石藝術的感悟力、創造力是非凡的;無論是誰看了他的展品,不能不被他那具有強大震撼力的摩爾石藝術創作所吸引。

面對不善言辭的黃雲波及他那柳州「普通話」,讓我們的語言交流不是很暢快,但是從他贈給我的畫冊和呈現在眼前的藏石以及石館的裝飾、展台製作布局、展品命名等方面漸漸地了解了他和他的賞石藝術。

黃雲波美術設計的職業,成就了他的事業,他的廣西環華實業就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及裝飾設計的集團實業公司。2000年,當黃雲波從澳大利亞歸來時,當時柳州的賞石熱潮如火如荼,極具藝術感悟力的他,很快就投身其中。

黃雲波的藝術修養和欣賞品位,使他對奇石有著獨特的鑒賞力。2000年,廣西大化岩灘出現一種青灰色奇形怪狀的石頭,質地粗獷、色澤單純,這種石頭沒有大化彩玉石艷麗的色彩和堅硬的質地,也無傳統賞石所強調的包漿及皮質,更不具備傳統賞石理念所推崇的瘦、透、漏、皺的形態,這種來自大化岩灘深水中的「奇石」,最初被稱為磨刀石,並不被看好,造型較好的「磨刀石」一般也就是千八百元一方。然而,從小就熱愛藝術,更喜愛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羅丹、列賓等西方藝術家作品的黃雲波,對這些造型抽象、起伏跌宕、線面結構獨特、簡潔流暢、極富雕塑感的石頭情有獨鍾,他從這種石頭奇特的形態捕捉到了藝術的靈感,也成就了他的賞石藝術創作。這種石頭後來被有鑒賞力的人改稱「摩爾石」,這個命名正好切合了黃雲波的賞石藝術理念。

亨利·摩爾是當代西方具有影響力的雕塑藝術大師之一,他的作品不是幾何形體的簡單構成,而是空間與主體的有機結合,介於抽象與寫實之間,類似於中國畫的意境;其雕塑作品自然流暢、獨具親和力,毫無造作,如老子所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正是摩爾的偉大之處。造型的多變構成了突出的藝術語言,給人以強大的震撼力。

摩爾石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追求「具象」和單純追求皮質的賞石觀念,使中國賞石文化的審美取向有了新發展;這些獨具藝術特質的奇石,所包含的靈性、內涵、意境,其以線與面的自然過度,以動感和抽象形態取勝,忽而急驟,忽而緩弛的立面造型,構築成三維空間的實體美感,近似於英國著名的現代雕塑大師亨利·摩爾的作品風格。

黃雲波以一種現代審美的視角,用現代人的藝術觀念、意識去探索和發現摩爾石新文化源。在摩爾石藝術創作中,掌握了它的自然性、人文性、時尚性、藝術性的創作基本要素,人與石的貼近與融合,形成人與自然相互依戀之情,這也是他的摩爾石藝術創作的原動力。黃雲波認為,通過聯想與想像,一旦試著把摩爾石的審美情感變成一種表達方式,其形式是多元的,有古典的、有浪漫的,也有抽象的。摩爾石看似平常,卻蘊藏著千變萬幻的意象。

黃雲波的摩爾石藝術創作不光停留在殿堂陳設,也開始走上社會,裝點人們美的生活。北京環貿大廈是矗立在北京北三環中路的一座現代化建築,這座由美國與加拿大設計大師設計的大廈,其華貴的中央大廳,就有黃雲波的三塊巨型摩爾石與一顆金色瑪瑙樹組合而成的造型,與金碧輝煌大廳交相輝映,使一座極具現代感的建築大廳平添了幾分古樸的幽美。

21世紀呈現出多元文化現象,摩爾的雕塑與雲波摩爾石藝術之間,體現西方美學觀念與東方審美情趣的對接。東方美學是發現情結,而西方美學是創造激情;雕塑藝術是一種情結的創造,雅石藝術則是一種發現和探索。東西方的石文化,殊途同歸,黃雲波的藝術創作正走在一條東西方賞石藝術觀念朝聖的道路上。

【名稱】超越

⑧ 有哪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1、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豎排線裝書、剪紙。

2、風箏、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彩陶、紫砂壺、蠟染。

3、中國瓷器、青銅器鼎、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石獅、飛天、太極、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4、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長江、黃河、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泥人麵塑。

5、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

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6、漢字、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7、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拓展資料:

1.中國皮影,北方以灤州皮影代表,影人結構分七大部分:頭、上身、上臂(兩件)及下臂(兩件)、手(兩件)、下身、腿(腳與腿相連,兩件),共11個組件。

2.中心控制是脖條。以桿子操縱。生旦臉部鏤空,凈丑則塗色,臉形稜角分明,尖下巴,平額頭。形體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驢皮雕鏤。以黃牛皮雕鏤的陜西皮影亦分11個組件。

3.南系以成都燈影戲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燈影身高60-80厘米,個別高達1米,中燈影40-60厘米,小燈影24-30厘米。成都燈影全身共分14關節:

4.帽、頭、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頭子可插進脖項上用細鐵絲纏繞的皮圈內。其餘關節用細麻繩連結。一個穿戴整齊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頭作一段,統稱「帽子」(北方稱「頭荏」),衣履共作一段,統稱「把子」(北方稱「戳子」)。

5.中國皮影關節靈活,在優秀藝人操縱下,行坐顧盼,端帶撩袍,舞刀揮劍,駕霧騰雲,打鬥馳馬,出神入化,令人叫絕,扮演種種傳奇故事,塑造了生、旦、凈、丑、神、佛、靈、怪、獸種種難以想像的影窗形象,成為馭物為靈的藝術。

閱讀全文

與雲賞藝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