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什麼樣的戲劇藝術

什麼樣的戲劇藝術

發布時間:2022-09-18 00:49:35

㈠ 戲劇藝術的特徵是什麼

(1)劇場性

戲劇是在場劇里演出的。戲劇藝術這種創作的條件和具體的樣式便形成了它的一大特性:劇場性。戲劇的中心要素是演員的表演。表演的依據是劇本,表演的處所即劇場。表演是給人欣賞的,欣賞者即觀眾。故演員、劇本、劇場、觀眾便是戲劇的四要素。

(2)假定性

假定性是戲劇藝術的又一特徵。假定性這個概念是從外國戲劇理論中借鑒來的,有時又譯為‌「約定俗成」、‌「程式化」、‌「象徵性」等等。任何藝術都有假定性,但戲劇藝術的假定性更為突出。因為戲劇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出的時間和空間都有極大的局限性。

(3)綜合性

戲劇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門獨特的綜合藝術。一出戲,不僅要有劇本、演員、布景、燈光、服裝、道具,而且還往往有音樂穿插其間。這里就包含了文學、表演、舞蹈、美術、音樂乃至武術、雜技等各種藝術因素。因此,戲劇藝術需要各類藝術家們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由具備組織、指揮才能的導演來完成整台戲劇演出的創造過程。

(4)扮演性

戲劇要通過演員扮演角色,用語言和動作的方式來表現生活。演員要將自身化為劇中的人物,並以這個人物的身份和面貌去思想、去行動,去創造出一種與演員自身毫不相乾的‌「劇中人生活」。戲劇表演藝術的創造者(演員)、創造材料(劇中人)和創造結果(藝術形象)是三位一體的;戲劇表演的創造過程與觀眾的欣賞過程是同步進行的;戲劇的表演是以動作和語言(即對話)為其表現手段的。

(5)集中性

戲劇受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空間位置局限在舞台上,舞台三面是封閉的,敞開一面對著觀眾,迴旋餘地很小,戲劇表演只能在這個極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觀眾看戲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極為興奮,持續時間不可能太長,因此,戲必須在二、三小時內演完。

(6)沖突性

沖突性是戲劇最鮮明的特點。戲劇要求有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所謂矛盾沖突,是指構成作品情節的人物性格間的矛盾和沖突。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受舞台的時空限制,不允許徐緩從容地展開情節,要求組織尖銳的矛盾沖突,迅速地展開情節。

(1)什麼樣的戲劇藝術擴展閱讀

戲劇藝術是一種綜合藝術。它融文學、美術、表演、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於一爐,由語言、動作、場景、道具等組合成為表現手段,通過編劇、導演、演員的共同創造,把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十分尖銳、強烈、集中地再現於舞台之上,使觀眾猶如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戲劇中發生的事件一樣,從而獲得具體生動的藝術感受。

戲劇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按照作品容量的大小,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按照作品題材不同,可以分為歷史劇、現代劇、兒童劇等;按照作品的樣式分類,又可以分為悲劇、喜劇、正劇三大類。

在世界戲劇史上,這三種類型具有很大影響。悲劇和喜劇均在古希臘時代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相對而言,正劇是出現較晚的戲劇類型,自從文藝復興之後逐漸發展,但是直到18世紀,法國思想家狄德羅和劇作家博馬舍稱這種劇為「嚴肅劇」,並且大力倡導之後,這種取材於日常生活並具有社會實現意義的正劇才迅速發展起來。

悲劇是戲劇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常常通過正義的毀滅、英雄的犧牲或主人公苦難的命運,顯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偉大人格,悲劇是通過毀滅的形式來造成觀眾心靈的巨大震撼,使人們從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凈化。戲曲藝術:中國傳統戲劇形式總稱。我國各地有三百多個劇種,全國性劇種為京劇。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 電影電視劇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戲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㈡ 戲劇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集中性,戲劇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時,要受到舞台、空間和演出時間的限制,不能任意地描寫各種場景,連貫地敘述人物的行動和事件的進程,必須把發生在廣闊空間和漫長時間里的事情,濃縮在有限的舞台上和兩三個小時的演出中。因此,要求人物、事件、時間、場景、矛盾高度集中。矛盾的集中,是為了防止喧賓奪主,淡化主要矛盾。場景的集中,是為了防止對制景、換景和表演帶來麻煩。如老舍的三幕話劇《茶館》,它所反映的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近五十年來舊中國的風雲變幻。作者按戲劇的要求,做到了人物、事件、時間、場景高度集中。出場的人物盡管多達幾十人,但其中大多數是「跑龍套」式的人物,作者著力刻畫的只有幾個典型人物,即王利發、常四爺和秦仲義三個人物。全劇以這三個人物的經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由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過程,表現了埋葬舊社會的主題。全劇場景只有一個,即「裕泰茶館」。再如曹禺的《雷雨》,劇作者巧妙地將周家幾十年的罪惡史,用魯侍萍到周公館找女兒一天內發生的事表現了出來,通過對話使人物關系明朗化,使戲劇故事完整化,從而體現了深刻的主題。沖突性。戲劇和其他文學作品一個鮮明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後者可以不表現矛盾沖突,而戲劇則必須有矛盾沖突,而且要以矛盾沖突作為情節發展的主要線索,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沖突,便沒有戲劇。另外,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表現豐富的社會生活,就要求戲劇抓住生活事件中的主要矛盾,加以典型化,形成激烈、尖銳的矛盾沖突,以利於展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關漢卿的雜劇《單刀會》就是圍繞著荊州的歸屬問題這一矛盾沖突展開的。赤壁之戰後,劉備尚無立足之地,他趁孫權與曹操爭奪荊州之際,用計謀取了荊州。當時劉備的兵力遠不及孫權,只好向孫權稱說暫借荊州安身,待取西川後歸還。但劉備進川後,仍無意歸還,並命關羽鎮守荊州。東吳魯肅清關羽赴宴,企圖借機要挾關羽索取荊州,關羽威風凜然,隻身過江單刀赴會,戰勝了對手。全劇的高潮就在第四折戲里,劇中關羽、魯肅展開了一場面對面的激烈斗爭,關羽以勇敢和機智贏得了勝利,揭露了對方陰謀後,安然返回。作者圍繞這一尖銳的矛盾沖突,精心刻畫了關羽這一熟諳韜略、膽識過人的英雄形象。扮演性。戲劇要通過演員扮演角色,用語言和動作的方式來表現生活。戲劇中的人物語言要求個性化,同時還要動作化,就是說人物的語言要反映人物的動作、表情與心理變化,與人物的動作密切配合,能推動劇情的發展。

中國戲劇的起源史是什麼?

我國戲劇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時代的歌舞,如狩獵舞、戰爭舞。到了奴隸社會,有了階級,奴隸主用歌舞誇耀個人的功績,裝點自己的威嚴,有所謂的樂舞、戰舞和文舞。在西周末年出現了由貴族供養專供他們聲色之娛的職業藝人——「優」,也叫「倡優」或「俳優」,全都由男子充任。此後,秦漢時期出現「角抵戲」,三國南北朝時期出現「參軍戲」,不僅有歌舞,而且有簡單的情節以諷喻世事。但是,唐以前的戲劇基本處於萌芽狀態,各方面還不成熟,只能算具備一些戲劇的因素而已。

㈢ 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徵是什麼

戲曲藝術具有著瑰麗無比的美的魅力。她集傳統藝術美之大成,含蘊著人物性格的美,戲劇意境的美、舞蹈的美、音樂的美、美術的美、語言的美以及氣韻的美,系統全面地體現了我國人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心理。戲曲美學就是在這個博大深厚、源遠流長的藝術氣脈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了獨特的美學傳統。系統地整理戲曲美學思想,探尋古典戲曲美學傳統的基本特徵,對於紅樣民族文化傳統和戲曲藝術的發展,有著迫切的意義。
古典戲曲美學作為一門理論學科,主要是研究古典戲曲中理論形態的審美意識,即研究古人對戲曲的審美本質和審美規律的見解和論述。這些見解和論述又大多體現為古典的戲曲美學范疇和命題,所以古典戲曲美學就是以研究古典的戲曲美學范疇和命題的關聯和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在浩如煙海的戲曲理論形態和准理論形態的著作中(包括專著、序跋、評點、筆記、尺牘等),我們看到,歷代前人提出許多戲曲審美范疇和論斷,諸如:道、理、氣、機、神、形、意、趣、味、悟、虛、實、真、假、情、景、化工、畫工、氣韻、風神、意象、本色、當行等范疇,以及"曲可興觀群怨"、"傳奇皆是寓言"、"填詞皆尚真色"、"填詞需用本色語"、"因物賦形"、"摹情彌真"、"賤相色、貴本色"、"多虛少實,真假相半"、"氣和調肅、神凝志一"、"妙在不工而工"等論斷。其中有的雖然理論化的程度不夠,但已屬於理論形態的審美意識范疇之內。正是這些范疇和論斷的產生、聯系和發展、轉化,構成了我國古典戲曲美學體系。歷代的戲曲美學家就是在對戲曲審美的探索中,提出這些范疇和命題,豐富和發展這些范疇和命題,逐步完成了戲曲審美意識的理論化。我們關於古典戲曲美學的基本特徵的辨析,就是對於這些理論形態的審美意識的初步認識。
值得注意的是,古典戲曲美學與其母體中國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戲曲審美意識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層土壤中,戲曲美學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古代哲學作為戲曲審美的理論基礎,不僅一些戲曲美學范疇直接來自古代哲學,如:道、理、氣、形、神等,都是從哲學延伸到美學,而且戲曲美學中有關審美的本質、審美體驗、審美趣味、審美方式和審美境界等,都受到古代哲學決定性的影響,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同時,由於戲曲雖起源於遠古時代,卻形成於封建社會後期的宋元,先於戲曲形成的各種文藝品種,如詩、詞、散文、音樂、舞蹈、美術、小說、曲藝等,多已發展成熟,形成系統和豐富的審美思想,作為綜合各門藝術而形成的戲曲藝術,不能不受到各門藝術美學思想的影響。事實上,古典戲曲美學的多數審美范疇,大多是自古典詩論、文論、樂論、畫論、舞論中引進的。如:意象、意境、趣味等是從詩論引進的,神、形、虛、實是從畫論引進的,真與假則來自小說論中。這種情況要求,理解和弄清古典戲曲美學的范疇和命題,必須首先從傳統的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的角度進行,弄清了傳統哲學和美學的基本特徵,才可能正確理解戲曲美學的基本特徵。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弄清,這些審美范疇和思想被引進戲曲藝術中時,其內涵已經產生的變化,研究它們在戲曲審美方式中所包含的特定意義,從而考察它們及其所構成的戲曲審美體系的獨特之點。
古典戲曲美學的內容,大致包含以下三個方面:有關戲曲本體的美學、戲曲創作的美學和戲曲欣賞的美學。戲曲本體的美學主要是探討戲曲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徵。戲曲創作美學和戲曲欣賞美學,則主要探討戲曲創作與欣賞過程中的規律性的美學問題。古典戲曲美學與戲曲社會學和戲曲審美心理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受中國古典哲學的影響,古典戲曲美學高度重視戲曲的社會價值和作用,故此,戲曲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關聯的探討,成為美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古典哲學重了悟,不重形式上的細密論證,重生活上的實證或內心神秘的冥證,而不重邏輯的論證,長時間的體驗,忽有所悟,疑難渙然消釋,即直接寫出所得所悟,而不加仔細的證明。古典哲學認為經驗上的貫通與實踐上的契合,就是真的證明。因此,中國哲學的文章形式常常是片斷的,哲學家並不認為系統的長篇比片斷的議論更為可貴,反而常常認為長篇的論述是一種贅疣。受古典哲學的影響,戲曲美學同樣具有這一特點。戲曲美學著作除少數具有較系統論述和內在的體系外,多數為戲曲創作實踐和欣賞經驗的總結,常常是一種描述性的直觀性的內容。由於這些內容多是一種體悟性的產物,這些體悟更多是同表象、情感、想像、理解等心理功能相融合,因而帶有豐富的心理內容,具有突出的心理學特點。對心理體驗和感受的研討,在戲曲美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不少美學著作都涉及到審美心理學的內容。所以,古典戲曲審美心理學成為戲曲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本體論、戲曲社會學和戲曲審美心理學,構成了古典戲曲美學的三個重要方面。本文以下所論述的古典戲曲美學的基本特徵,就是對這三個方面內容的粗淺的概括。

㈣ 什麼是戲劇藝術

綜合藝術的一種。有兩種含義:狹義專指以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為開端,首先在歐洲發展繼而在世界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中國稱為話劇.廣義還括東方一些國家、傳統舞台演出形式,如戲曲、歌舞伎、古典戲劇、朝鮮的唱劇等。

㈤ 戲劇的特點有哪些

戲劇的藝術特點:

1.藝術的綜合性 戲劇藝術要遵循極為復雜的、互 相制約的許多藝術門類的特徵,它本身具備多方面的審美價值。除了以形體藝術為基礎的表演以外,還包含有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成分等,但戲劇又不是各種成分簡單相加的總和,這些成分在戲劇中構成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使戲劇成為一種全新的獨立藝術。

2.形象的直觀性 戲劇藝術是行動的藝術,是摹仿 行動中的人的藝術,人物必須具有強烈的直觀的動作。因此,戲劇是演員在舞台空間中的直觀表演,是通過舞台空間展現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事件」來感染人。

其中的人物、環境和情節發展都是直觀再現,而不像其他文學作品那樣必須通過閱讀和想像,才能在腦海中間接呈現出來。

3.矛盾的集中性 戲劇的本質特徵在於直接、集中地反映社會的矛盾沖突,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台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劇本中的矛盾沖突大體分為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演出中,從矛盾發生時就應吸引觀眾,矛盾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稱為高潮,這時的劇情也最吸引觀眾,最扣人心弦。

㈥ 戲曲藝術的三大特徵是什麼

中國戲曲主要有三大特徵即虛擬性、程式性和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它是包含舞蹈、音樂、文學、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等等各種因素有機結合而成的一門綜合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也是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最顯著特點。
虛擬性是指沒有實物的表演。盡管在舞台上沒有的道具和場景,但根據演員的虛擬表演,可以將其表現出來,使得觀眾產生身臨其鏡的感覺。
程式性是指在我國戲曲的表演中講究用「唱念做打」四種藝術表現人物。而戲曲中的唱腔、龍套、臉譜、服飾以及演出場地所涉及的露台、廟台、舞台等也有其固定的角色,這為戲劇增添了不少獨特的韻味。
中國戲曲藝術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戲曲部分包含的精神,審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劇藝術等等,作為文化的觀念層面,構成某一種文化特色的價值體系。
戲曲對於中國文化,意義尤其重大:不僅一般地形成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而且最終鑄成中國文化的詩性特徵和人格魅力。
古代戲曲在我國文學藝術園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戲曲與詩、詞、文、賦等文學體裁不同的是:戲曲既作為閱讀的文本存在,包括劇本的情節、結構、關目、宮調、曲牌、文辭、聲韻等方面;又有著復雜的藝術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檯布景、音樂伴奏等,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

㈦ 戲劇是什麼,代表什麼樣的表演藝術,為什麼很多人都說

傳統的戲劇是對人們生活的復刻,我們的世界每天都在和他人交往著,不斷的和周邊的人和物發生著關系。正如戲劇家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中說的「世界是一座大舞台」,所有人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要扮演著好幾個角色。」由此可見表演是與生俱來的,它並沒那麼神秘,它來源於生活。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生活著,只不過每個人扮演的是不同的社會角色,展現的地方也並非戲劇舞台。但是豐厚的生活經驗可以為專業的表演提供堅實的後盾,從而進行再創作。
戲劇藝術的表演要求,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們對演員的基本要求的「七力」和「四感」。觀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感受力、思考力、適應力、表現力以及真實感、形象感、幽默感和節奏感。
其次,就是戲劇和影視劇的一些不同之處。
話劇演員是在虛擬的舞台和規定的情景內進行表演創作,這就要求話劇演員的創作在假定的舞台上要有很強的信念感,要相信自己所在假定的環境中,並真實的去感受舞台上的一切。
戲劇演員是在舞台上,要用自己的全身行動去表演,完全要融入到規定情景中,和影視的區別是,當站在話劇舞台上時,因為演員距離觀眾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很多面部表情和細小的動作看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話劇舞台上必須要放大這些細小的動作,才能使觀眾感受到演員所要傳達的東西。
戲劇表演的生活化並非是要用生活去代替表演,再現一切生活內容,它是以生活原型為基礎,經過選擇、提煉,再現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的藝術,展現手法要相對誇張一點。
時空局限是戲劇藝術的特點,在正式演出時,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直到演出結束為止,從而也就造成了戲劇的連續性。
戲劇演員在舞台上進行創作,注重的是外部整體感,因為舞台是固定的,要根據場景的假定性來使觀眾相信。戲劇演員在台上分析調度、空間結構,讓舞台愈加真實。因此戲劇演員更注重的是舞台整體,而不是個體。

㈧ 什麼的戲劇

綜合藝術的一種。有兩種含義:狹義專指以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為開端,首先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繼而在世界廣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 ,英文為drama(美音:['drɑmə]英音:['drɑ:mə]) ,中國稱之為話劇。廣義還包括東方一些國家、民族的傳統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戲劇、朝鮮的唱劇等。
戲劇的概念
指通過舞台演出而訴諸觀眾感官的藝術形式,其中心是演員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稱為「舞台藝術」或「演員藝術」。圍繞著演員的表演,戲劇包含著文學因素(劇本)、音樂因素(音樂伴奏、音響效果及戲曲、歌劇中唱腔等)、美術因素(布景、燈光、舞檯布景)、舞蹈因素(演員優美的動作、姿態)等多種因素,是一種綜合藝術。在戲劇作品中,人物與人物之間,由於性格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開的矛盾斗爭叫戲劇沖突。戲劇作品總是由一個沖突的提出、發展和解決而得到完成的。戲劇沖突的成功與否是戲劇失敗的關鍵,所謂戲劇性正是由於戲劇沖突解決得獨特、新穎、有豐富內涵而形成的。由於受演出的時間、空間和觀眾的限制,戲劇的矛盾沖突應當更集中、更簡練、更尖銳的反應現實生活中的矛盾的沖突。

西方戲劇的誕生 西方戲劇的曙光,普遍認為是古希臘悲劇,而古希臘悲劇則是源於古希臘城邦的 蒂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儀式。在祭典中,人們扮演蒂厄尼索斯,唱「戴神頌」,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動物)。古希臘悲劇都是詩劇,嚴謹古雅、莊重大氣。表演時有歌隊伴唱,史實表明歌隊先於演員存在。關於這個起源,也可以參考德國哲學家尼採的早期哲學著作《悲劇的誕生》。

中國戲劇的誕生 就西方的定義來說,中國沒有「話劇」的傳統。不過一般在討論中國戲劇時,若不以嚴格的定義劃分,中國古代的戲曲應歸入戲劇的大類。 中國戲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漢代的巫只儀式,但是宋代南戲的發展才有了完備的戲劇文本創作,現存最早的中國古代戲劇劇本是南宋時的《張協狀元》。元代時以大都、平陽和杭州為中心,元雜劇大放異彩。後世形成了諸多戲曲形式,也就是各劇種。明代的崑曲經過發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愛,他們大量創造劇本,不斷修改曲譜,同時修正崑曲的戲劇理論,並使得傳奇劇本成為一種新的主流文學形式。隨後崑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宮廷皇室的喜愛,成為貴族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獲得官方肯定的戲劇藝術,故稱「雅」;而以各地方言為基礎的地方戲,廣受民間喜愛,則稱「花」。於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爭」,實際上是戲曲共同繁榮的局面。這豐富了戲曲藝術的門類,也形成了各自的藝術特色。 舞台精品工程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近年來台灣的戲劇研究學者曾永義提出一套說法,認為在討論中國戲劇起源時,應該要區分「大戲」與「小戲」,大戲是成熟的戲曲,而小戲則是戲劇的雛型。大戲是在到了金元雜劇之後才發展完成,而之前的宋雜劇、唐代的代面、踏搖娘、缽頭、參軍戲、樊噲排君難等,都可列入小戲的行列,而中國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戲。 中國在與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觸前,沒有西方意義上的「戲劇」(主要指話劇)傳統。中國傳統的戲劇為一種有劇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的綜合藝術形式,也就是戲曲曲藝。 作為文學的戲劇 戲劇文本(即「劇本」)是一出戲劇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戲的先決條件。 劇本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舞台上搬演。戲劇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歷代文人中,也有人創作過不適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劇本。這類的戲劇文本則稱為案頭戲(也叫書齋劇)(比較著名的如王爾德的詩劇《莎樂美》。)現代戲劇中也出現了沒有劇本的演出實例。 戲劇的文學本,在不演出的狀態下,可以作為單獨的文學樣式欣賞。

戲劇種類
按容量大小,戲劇文學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和小品;京劇演員張火丁按表現形式,可分為話劇、歌劇、詩劇、舞劇、戲曲等; 按題材,可分為神話劇、歷史劇、傳奇劇、市民劇、社會劇、家庭劇、科學幻想劇等; 按戲劇沖突的性質及效果,可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 不過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類是悲劇、喜劇和正劇,其中悲劇出現的時間早於喜劇,正劇也稱為悲喜劇。 悲劇:沖突的實質:「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悲劇的審美價值:「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喜劇:審美價值:「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正劇:將悲劇和喜劇「調解成為一個新的整體的較深刻的方式」。

閱讀全文

與什麼樣的戲劇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